非货币交易会计

非货币交易会计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红[1](2014)在《浅谈非货币性交易》文中提出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业务一方面为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一些企业会计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作利润等问题。本文试图从非货币交易会计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其会计处理中需要了解和注意的地方,并给出了笔者对非货币性交易的认识和建议。

苏亚民[2](2013)在《论管理视角下的非货币性交易》文中研究表明非货币性交易一方面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企业利用其粉饰财务状况,甚至操纵利润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非货币性交易的内涵及商业实质判断,介绍了非货币性交易的相关文献综述,从会计管理、税收管理、监督管理、经营决策等层面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交易的对策。

李寿喜,朱慧芬[3](2013)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经历的前后三次变迁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三版会计准则的差异,并把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同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出我国新准则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认为强化关于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监管,通过改进准则内容来更好地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何哲,刘冬荣[4](2013)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对我国先后发布的三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与国外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横向比较,阐释了我国现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国外相关准则的差别,分析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及国际的合理做法,并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针对现行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期完善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李家红[5](2011)在《非货币性交易的特点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非货币性交易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参与交换的主体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首先,将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出去,这一交换行为使该交换主体扮演"卖者"的角色;其次,将所需要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来,这一交换行为使其扮演"买者"的角色。因此,任何一笔非货币性交易的完成,实际上是两种交易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若干变化,探讨了我国非货币性交易问题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何金敏[6](2010)在《有关非货币性交易与会计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我国财政部根据市场需要在前几年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主要作用是能够促使企业非货币交易事项的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化,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由于非货币交易的会计核算具有比较特殊的一面,需要对其概念、特点进行理解熟悉,本文重点研究了非货币性交易与会计的相关问题。

胡玲燕[7](2010)在《中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差异探讨》文中认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本文就我国新修订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美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增强对非货币性交易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加强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

陈玥[8](2010)在《论非货币性交易及会计处理》文中研究说明财政部于1999年6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2001年1月对1999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在此基础上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非货币交易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非货币交易的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此有必要在理解相关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非货币性交易及其会计处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郝延梅,常艳[9](2008)在《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原则,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要区分是否涉及补价进行会计处理。如果非货币性交易没有涉及补价,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如果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补价,则不区分支付补价与收到补价分别进行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非货币性交易都应该视同销售处理。在新准则中,规定非货币性交易在资产置换中产生的差额收益不能计入企业利润,只能算做是资本公积金。

侯益玲[10](2008)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与涉税处理》文中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与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有很大区别。又由于会计核算原则与税收核算原则存在差异,其具体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的流转税、所得税的处理也有其特点。

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非货币性交易(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非货币性交易
    1. 非货币性资产概念
    2. 非货币性交易的分类
    3. 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核算
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三、非货币性交易的税收核算
四、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中须注意的事项
    1. 合理确认
    2. 科学计量损益
五、结束语

(2)论管理视角下的非货币性交易(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内涵及商业实质判断
二、文献综述
三、管理视角下完善非货币性交易的对策
    (一) 从会计管理的层面, 加大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监管力度。
    (二) 从税收管理的层面, 进行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
    (三) 从监督管理的层面, 重视非货币性交易审计。
    (四) 从经营决策的层面, 加强非货币性交易的成本管理的针对性。
    (五) 从系统管理的层面, 关注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管理。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发展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内比较
    (一) 准则框架的比较。
    (二) 准则名称的比较。
    (三) 基本概念的比较。
    (四) 会计处理的比较。
    (五) 披露要求的比较。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际比较
    (一)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同美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1. 基本定义的比较。
        2. 非货币性交易类别划分标准的比较。
        3. 会计处理的比较。
        4. 披露要求的比较。
    (二)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的比较。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区分方式的比较。
        3. 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比较。
        4. 损益确认的比较。
四、我国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新准则定义中存在的问题。
    (二) 对补价比例的确认问题。
    (三) 对商业实质的判断问题。
    (四) 对关联方关系的认定问题。
五、结论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回顾
    (1) 新旧准则的变化
    (2) 新准则所产生的影响
    (3)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运用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际比较
    (一)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比较
    (二)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的比较
    (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披露范围的比较
    (四)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比较
        (1) 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2) 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四、完善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建议
    (一) 关于商业实质问题的建议
    (二) 关于操纵利润问题的建议
    (三) 关于补价方面问题的建议
五、结论

(5)非货币性交易的特点及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货币交易及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意义
二、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特点
三、非货币性交易及其会计处理所应注意的问题
    1、非货币性资产的计量
    2、盈利过程是否完成的确认标准
    3、换出无形资产所确认的交易损益的归属

(6)有关非货币性交易与会计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新特征
    1.1制定出了公允价值的划定方式
    1.2充分显现了谨慎原则
    1.3积极展现出重要性原则
二、会计在处理非货币性交易中需要关注的事项
    2.1核算非货币性资产
    2.2盈利能否达到预期的标准
    2.3实现无形资产交易损益的有效转变

(7)中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差异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则涵盖范围的比较
    (一) 互惠性交换与非互惠转让的涵盖比较
    (二) 非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涵盖比较
    (三) 非货币性资产范围的比较
二、非货币性交易分类标准的比较
三、中美准则中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
    (一) 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
    (二) 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
    (三) 非补价条件下的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
四、中美准则中损益确认及披露信息方式的比较
    (一) 损益确认的比较
    (二) 非货币性交易中披露信息方式的比较
五、准则和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 现行非货币性交易涵盖的范围
    (二) 非货币性交易的分类

(8)论非货币性交易及会计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非货币交易及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意义
2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特点
    (1) 首次明确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2) 谨慎原则得到了充分运用。
    (3) 体现了重要性原则。
3 非货币性交易及其会计处理所应注意的问题
    3.1 非货币性资产的计量
    3.2 盈利过程是否完成的确认标准
    3.3 换出无形资产所确认的交易损益的归属

(9)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内涵
二、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三、非货币性交易中的利润操纵
四、完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

四、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非货币性交易[J]. 李卫红.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4(18)
  • [2]论管理视角下的非货币性交易[J]. 苏亚民. 财政监督, 2013(20)
  •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 李寿喜,朱慧芬. 财政监督, 2013(20)
  •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J]. 何哲,刘冬荣. 财务与金融, 2013(03)
  • [5]非货币性交易的特点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 李家红. 中国科技财富, 2011(03)
  • [6]有关非货币性交易与会计问题的探讨[J]. 何金敏. 财经界, 2010(08)
  • [7]中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差异探讨[J]. 胡玲燕. 经济论坛, 2010(01)
  • [8]论非货币性交易及会计处理[J]. 陈玥.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1)
  • [9]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J]. 郝延梅,常艳. 西部财会, 2008(09)
  • [10]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与涉税处理[J]. 侯益玲. 经济师, 2008(07)

标签:;  ;  ;  ;  ;  

非货币交易会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