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局意识,服务西部大开发

树立大局意识,服务西部大开发

一、树立大局意识 服务西部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林舒倩[1](2021)在《家庭成长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扶贫的个案研究 ——以云霄县“守望学堂”办学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扶贫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新使命。家庭成长教育以智慧父母、子女成长、家庭发展为主要内容,是家庭成员之间双向互动和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它贯穿人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法,以云霄县“守望学堂”办学实践为个案,通过对当地家长、学堂学生、志愿者及举办者的访谈,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再现乡村教育扶贫现实场景。同时,笔者将借鉴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提出新时代家庭成长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对策。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界定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举办者的教育情怀、学堂财物运行、教育质量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等方面对云霄县“守望学堂”展开叙事研究,再现真实场景。第三部分阐述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第四部分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对象和教育成效五个角度指出“守望学堂”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践行。第五部分从举办者的教育情怀、教育质量管理、公共关系管理和财物运行管理四方面出发,形成家庭成长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扶贫的相关思考。

柳杨[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志愿服务,由于具有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全方位长效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也在积极创新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在志愿服务中追求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因此,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志愿服务理论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需要,也是加强中国精神研究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志愿文化形成的需要。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一是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二是在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包括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包括: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来源,包括:“崇德向善”、“积德行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第二,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按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分为初步形成期、成长壮大期、纵深发展期、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等五个阶段。在系统的梳理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包括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及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通过实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时代境遇。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可观、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动机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等。本文从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发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整个社会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总之,志愿服务在一代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不断进行着传承和发展,志愿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光荣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本文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对于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麟凤[3](2020)在《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佛山市三水区各镇街抓住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机遇,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商业型乡镇的典型代表之一。进入21世纪后,全球“三明治”格局愈发凸显,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三水区以镇街作为主战场的发展方式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三水区各镇街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身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也日益重视乡镇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维护稳定的作用,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构建高效简约乡镇管理体制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能力素质是三水区各镇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完成经济转型、政府职能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成熟的胜任力理论,构建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能力模型,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即选择这个课题的背景、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这个课题所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梳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合理界定镇街、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概念,对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方法、验证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形成清晰、正确认识,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从国内外政府部门公务员胜任力建设的实践经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乡镇和以国家对乡镇具有全国适用性的重大战略和部署为视角的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文献成果、基于工作分析法推导的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三个角度、“共性”和“个性”两个层次演绎推理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胜任力,并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和修正模型;第四部分论述了基于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优化选拔任用、激励、培训、考核的对策和建议。

李亚军[4](2020)在《协调发展理念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领导下,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政治制度,采用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方式,充分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利条件和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外动力,在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取得卓越成就。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协调发展思想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以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五大新理念”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理论指导。具体来说,协调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价值追求、发展导向、布局转向密切联系,这是运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实践和价值逻辑。从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主客观制约因素突破缓慢问题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确立和具体工作的规划,注重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我们必须牢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布局,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并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用大局观念认识和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区域城乡、物质精神等重要环节中体现协调发展理念的要求,综合运用协调发展理念的方法认识和处理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中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几方面的关系。最后,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实际,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布局,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践,落实协调发展的具体工作要求,才能促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吴晓曦[5](2020)在《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8年夏天,东北战场上成立了铁道兵纵队,随着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铁道兵纵队演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从铁道兵成立到并入铁道部共35年。在这期间,铁道兵不畏险阻、奋勇争先,参与修建铁路工程50多项,多次参加森林灭火、抢险救灾任务,同时完成许多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建设工程,为国家交通、国防以及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此期间凝聚成了“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渊源,中国革命精神里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本质是铁道兵精神的起源;中国革命精神里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内核是铁道兵精神的基础;中国革命精神里听党指挥、敢于牺牲的元素是铁道兵精神的根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铁道兵精神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中华文化精髓。中国革命和建设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现实条件,解放战争中对铁路运输的需要是铁道兵精神生成的开端;新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是推动铁道兵精神生长的强大动力;广大铁道兵战士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主体。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包含四个内容:爱国爱民、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主要表现为铁道兵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豪情,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献身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创造精神,集中体现在铁道兵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价值追求和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工作与生活态度。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吃苦精神,主要表现为铁道兵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披荆斩棘、坚忍不拔的高尚品格。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大局意识,重点表现在铁道兵不辞辛苦甘愿为国家建设节俭开支,根据任务的需要整编军队,听党指挥、以国为重。铁道兵精神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政治保障功能是指铁道兵精神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政治品德、实现军民融合和民族团结;精神激励功能是指铁道兵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道德规范功能主要强调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乐观向上的品质、艰苦奋斗的意志以及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铁道兵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运用铁道兵精神进行理论教育,加强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论研究,推动铁道兵精神纳入铁路相关院校教育体系和教材。其次,打造校企品牌、拓展传播渠道,运用铁建企业品牌展现具有特色的铁路文化;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和继承铁道兵精神;利用各种文娱载体展现铁路人的精神风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感受铁道兵精神的熏陶。最后,培养“铁道兵精神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工作队伍,打造有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校教育人才,同时利用榜样的力量让铁道兵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

樊昆[6](2020)在《洪湖镇产业扶贫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扶贫工作,为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同步入小康社会,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奋斗目标。重庆市独特的地理地貌,使其同时拥有大都市和大农村、大山区的多重身份,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重庆38个区县中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因此,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虽然洪湖镇不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但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运用贫困相关理论,研究洪湖镇产业扶贫现状及问题。一是界定本文涉及的贫困相关概念,阐述贫困相关的基础理论;二是描述洪湖镇产业扶贫的现状,阐述洪湖镇基本情况及其产业扶贫实施情况和成效;三是分析出洪湖镇产业扶贫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竞争优势不突出、带动作用不明显、资金使用不精准、增收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提出洪湖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改革力度不足、政策引领不足、问题导向和共享理念欠缺等原因造成的。最后,在借鉴其他地区产业扶贫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洪湖镇实际情况,提出了洪湖镇产业扶贫的建议:一是树立大局意识,促进扶贫政策落地生根;二是积极推进改革,提高扶贫产业竞争优势;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本领;四是强化问题导向,做好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保障;五是深入理解共享理念,探索贫困户利益共享机制;六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

陈玲[7](2020)在《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高等教育财政是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将有效增强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校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因此,研究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与过去的宏观研究不同,本文选取一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其第二课堂数据积累时间长、数据类型丰富、个体覆盖完全,从校本微观视角着眼,将不易区分及观测的财政投入以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替代,以普通授课类、申报-审批类、时长转换类三种学分获取模式为自然划分,选取相应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具体效果,给出改善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着眼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断点回归法、双重差分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讲授及活动类课程后,学生参与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的平台课程,诸如思想引导平台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国际培养平台课程,对其第一课堂学习、知识应用、能力成果的取得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校园文化平台的修习有利于学生结识朋辈、锻炼社会化能力,但由于财政投入分散、课程众多,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挤出;社团活动平台的修习与学生综合测评和继续深造正相关;就业创业平台因社会资源介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着相关性,与学生奖学金获得的等级呈负相关关系。第二,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申报-审批类科研立项课程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未对学生科研相关学业成就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相反,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获得了科研资助、参与了科研立项并未提高其科研产出,还反而降低了他们读研和出国深造意愿。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科研经费向学生投入不足、科研经费向指导教师投入不足、科研相关辅助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第三,财政投入作用到学生志愿服务类课程后,对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和就业质量有正向影响。具体来说,财政投入支持的激励政策使受到影响的学生平均比未受到影响的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增加70.613小时,学年平均积点增加0.033,就业质量提升0.343。另外,本文发现志愿服务对学生团队能力培养有正面作用,对个人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供给不足;在学生小我责任感、大我责任感以及综合责任感的培养上,如果以每增加1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为衡量单位,综合责任感、小我责任感和大我责任感的评分以5分制为计,将分别增加0.3、0.3和0.2,显示出志愿服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价值。最后,本文以研究发现为依据,提出三项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一是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价值取向,梳理好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目标体系,巩固和创设更多优质项目,科学设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默认设置”;二是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建立稳态前提下的核心标准、轮动前提下的支撑标准、开放前提下的环境标准;三是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施行科学评估体系,设置评奖评优激励,增强舆论宣传引导。

裘欣璐[8](2020)在《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青团是中国无产阶级青年的组织,是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学校。自其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为宗旨,以“为党团结凝聚青年”为己任,以共产主义建设为目标。引领凝聚青年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其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履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政治责任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正确树立中国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面对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性变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青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给共青团工作带来巨大而严峻的挑战。因此,新时代引领凝聚青年意义重大,是中国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内涵上看,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包括思想层面和行动层面。思想层面,即在政治意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对青年进行教育和引导。行动层面,即联系、组织、服务,将青年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并且通过事业引领、实践引领、文化引领,号召和动员青年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从时代要求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具备“六要素”,即“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相应地,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就要围绕这六点要求进行。从实际情况看,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共青团的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针对目前青年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共青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新问题,上海共青团率先建立以“扁平化”体制为基础,以青年思想引领为关键,以带领青年投身于服务国家及城上海建设为导向的新机制新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当然也存在着不足与挑战。为此,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共青团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分析当前上海共青团在引领凝聚青年工作中的成效与不足,从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期望出发,对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提出因应举措,以期为中国共青团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苏杰[9](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张梦露[10](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二、树立大局意识 服务西部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大局意识 服务西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成长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扶贫的个案研究 ——以云霄县“守望学堂”办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政策依据
        (二)现实需要
        (三)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一)家庭成长教育
        (二)乡村教育
        (三)教育扶贫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育扶贫”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家庭成长教育”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一)叙事研究法
        (二)个案分析法
        (三)文献研究法
        (四)访谈法
第一部分 云霄县“守望学堂”的办学与管理轶事
    一、举办者的教育情怀
        (一)过去:走出大山的信念
        (二)现在:乡村教育的“最短板”
        (三)未来:“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
    二、教育质量管理
        (一)学堂教师: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
        (二)教学工作: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
        (三)德育工作:“世界那么大,带他们去看看”
    三、公共关系管理
        (一)内部公共关系管理
        1.志愿者和孩子:在磨合中寻找“好家长”的秘诀
        2.孩子和孩子:亦喜亦忧的“带动效应”
        (二)外部公共关系管理
        1.学堂与家长:用心浇灌,培厚家庭教育的土壤
        2.学堂和社区:从新里出发,播撒教育的坚守和希望
        3.学堂和特殊公众:乡村振兴使命的积极践行
    四、财物运行管理
        (一)学堂经费管理:从物质满足走向精神独立
        (二)学堂物资管理:从“原生态”走向“信息化”课堂
第二部分 “守望学堂”对乡村教育思想的践行
    一、教育思想:大局意识
    二、教育目的:主体精神
    三、教育方法:教学做合一
    四、教育对象:共同体理念
    五、教育成效:家校协同发展
第三部分 家庭成长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扶贫的思考
    一、举办者教育情怀的初衷:教育扶贫思想
    二、教育质量管理
        (一)教师质量管理:科研、教学和家校沟通
        (二)教学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
        (三)德育工作:实现教育对象全面覆盖
    三、公共关系管理
        (一)学堂跟孩子“结对”:使学堂成为一个大家庭
        (二)学堂跟家长“结对”:对家长“志智双扶”,成为好家长
        (三)学堂跟乡村“结对”:精准推广各个“留守村”
    四、财物运行管理
        (一)学堂经费管理:关于开源和资金使用
        (二)学堂物资管理:图书室的管理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研究编码集
致谢

(2)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2.1.1 “志愿服务”的概念
        2.1.2 “志愿者”的概念
        2.1.3 “志愿精神”的概念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
        2.2.1 日常社区类
        2.2.2 扶贫帮困类
        2.2.3 助学支教类
        2.2.4 应急救援类
        2.2.5 环境保护类
        2.2.6 大型活动类
        2.2.7 海外服务类
    2.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2.3.1 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2.3.2 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
        2.3.3 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
    2.4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2.4.1 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
        2.4.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3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1.1 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3.1.2 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
        3.1.3 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3.1.4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
    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
        3.2.1 “崇德向善”
        3.2.2 “积德行善”
        3.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4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第4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及历史作用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初步形成时期
        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壮大期
        4.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时期
        4.1.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
        4.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
        4.2.1 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4.2.3 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
    4.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作用
        4.3.1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4.3.2 创造经济价值
        4.3.3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5.1 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态势
        5.1.1 志愿者人员数量可观
        5.1.2 志愿服务范围更广
        5.1.3 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5.2.1 对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
        5.2.2 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5.2.3 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
    5.3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
        5.3.2 志愿服务的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5.3.3 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
        5.3.4 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
    6.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
        6.1.1 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党领导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
        6.1.2 广大青年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6.1.3 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同向
    6.2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
        6.2.1 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党建工作
        6.2.2 思政课培育志愿精神
        6.2.3 志愿服务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6.3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
        6.3.1 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品牌
        6.3.2 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
        6.3.3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志愿服务效应
    6.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6.4.1 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动员和遴选机制
        6.4.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
        6.4.3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6.4.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6.5 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
        6.5.1 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
        6.5.2 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6.5.3 塑造志愿文化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个案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镇街
        2.1.2 镇街党政领导干部
        2.1.3 胜任力
        2.1.4 胜任力模型
    2.2 文献综述
        2.2.1 胜任力内涵研究综述
        2.2.2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推导
    3.1 基于国内外政府实践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3.2 基于文献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3.3 基于工作分析法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3.3.1 基于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政策的胜任力推导
        3.3.2 基于三水区镇街政府职能的胜任力推导
    3.4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库的建立
第四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
    4.1 相关胜任力定义
    4.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胜任力实证
        4.2.1 确定绩效标准和访谈对象
        4.2.2 编制访谈提纲和开展访谈
        4.2.3 访谈结果分析
    4.3 基于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4.3.1 问卷调查
        4.3.2 因子分析
        4.3.3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优化
    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优化
    5.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激励优化
    5.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录 B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协调发展理念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述
    第一节 协调发展理念
        一、协调发展的理论渊源
        二、协调发展的含义
        三、协调发展理念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一、跨越式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与问题
    第一节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制度保障和强大动力
        二、思想引导和转变观念
        三、战略规划和政策扶持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显着成就
        一、经济发展实力明显且持续增强
        二、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不断完善
        三、对外贸易与交流合作全面展开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困境与新的要求
        一、制约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突破缓慢
        二、发展中不平衡与不协调问题共存
        三、新常态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要求
第三章 协调发展理念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和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价值密切联系
        一、相同的价值关怀:“以人民为中心”
        二、统一的内在要求: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一致的价值目标:发展的整体和谐
    第二节 为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发展导向
        一、把握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形势
        二、明确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三、指导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第三节 引导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布局转向
        一、发展维度上由单一到多元化
        二、开放层次上多领域全面深化
        三、发展策略上更加明确具体化
第四章 协调发展理念下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协调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内容
        一、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
        二、区域、城乡之间的协调
        三、人与自然、经济的协调
        四、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协调
    第二节 协调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关系
        一、发展目标上系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二、发展要求上高速度与高质量的关系
        三、发展动力上内生性与外援性的关系
        四、发展模式上常规与非常规性的关系
    第三节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解放思想,践行协调发展理念
        二、把握导向,全面科学统筹规划
        三、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协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5)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四、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铁道兵的发展历程
    一、 抢修铁路、保证军事运输,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支援
    二、 抗洪保桥、粉碎“绞杀战”,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
    三、 移山填海、劈路架桥,做祖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
    四、 脱下军装、告别军旗,铁道兵集体转业
第三章 铁道兵精神的形成与基本内涵
    一、 铁道兵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 中国革命精神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三) 中国革命和建设是铁道兵精神形成的现实条件
    二、 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 “爱国爱民、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
        (二)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创造精神
        (三) “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吃苦精神
        (四) “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大局意识
第四章 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铁道兵精神的政治保障功能
        (一)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
        (二)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政治品德
        (三)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实现军民融合和民族团结
    二、 铁道兵精神的精神激励功能
        (一)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铁道兵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攻坚克难的创造精神
        (三) 铁道兵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 铁道兵精神的道德规范功能
        (一)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乐观向上、独立自强的品质
        (二)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艰苦奋斗的意志
        (三) 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的优秀品德
第五章 铁道兵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 运用铁道兵精神进行理论教育,提高铁道兵精神认同感
        (一) 加强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论研究
        (二) 推动铁道兵精神纳入铁路相关院校教育体系和教材
    二、 打造校企品牌、拓展传播渠道,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一) 运用铁建企业品牌展现具有特色的铁路文化
        (二)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和继承铁道兵精神
        (三) 利用各种文娱载体展现铁路人的精神风貌
        (四) 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感受铁道兵精神的熏陶
    三、 培养“铁道兵精神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工作队伍
        (一) 打造有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校教育人才队伍
        (二) 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铁道兵精神讲解员
        (三) 利用榜样的力量让铁道兵精神影响人们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6)洪湖镇产业扶贫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精准扶贫
        2.1.3 产业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平理论
        2.2.2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2.2.3 贫困理论
第3章 洪湖镇产业扶贫的现状分析
    3.1 洪湖镇贫困状况
    3.2 洪湖镇产业扶贫实施情况
        3.2.1 建立产业扶贫机制
        3.2.2 产业扶贫措施机制
        3.2.3 产业扶贫的成效
第4章 洪湖镇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洪湖镇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1 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4.1.2 洪湖镇扶贫产业竞争优势不够突出
        4.1.3 洪湖镇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4.1.4 洪湖镇产业扶贫资金使用不够精准
        4.1.5 洪湖镇产业扶贫增收渠道不够畅通
    4.2 洪湖镇产业扶贫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基层政府落实产业扶贫政策缺乏系统思维
        4.2.2 基层政府推进产业扶贫发展缺乏改革力度
        4.2.3 基层政府培育产业扶贫企业缺乏政策引领
        4.2.4 基层政府提供产业扶贫资金缺乏问题导向
        4.2.5 基层政府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缺乏共享理念
第5章 推进洪湖镇产业扶贫发展的建议
    5.1 树立大局意识,推进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5.1.1 发展产业、提高就业、发展教育
        5.1.2 完成安居扶贫工程
        5.1.3 提升农村健康水平和社会保障质量
        5.1.4 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
    5.2 积极推进改革,提高扶贫产业竞争优势
        5.2.1 加快技术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2.2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消费
    5.3 加强政策扶持,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本领
        5.3.1 鼓励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
        5.3.2 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
    5.4 强化问题导向,做好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保障
        5.4.1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5.4.2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5.5 深入理解共享理念,探索贫困户利益共享机制
        5.5.1 鼓励贫困户有序流转土地
        5.5.2 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5.6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
        5.6.1 坚持扶贫产业资源共享的途径
        5.6.2 完善主体参与共享的激励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高等教育财政的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
        1.1.2 第二课堂财政是高等教育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1.1.3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相对滞后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高校第二课堂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2.1.1 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缘起
        2.1.2 高校第二课堂主体结构
    2.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概述
        2.2.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构成要素
        2.2.2 典型项目投入概述
        2.2.3 部分高校投入概述
        2.2.4 样本高校投入情况
    2.3 文献综述
        2.3.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总体现状
        2.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经费来源及拨款相关研究
        2.3.3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指标相关研究
        2.3.4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评估方法应用相关研究
        2.3.5 文献综述小结
    2.4 理论基础
        2.4.1 绩效预算管理理论
        2.4.2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4.3 学生发展与学生参与理论
第3章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分析框架
    3.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评估的基本指标
    3.2 样本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微观执行结构
        3.2.1 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3.2.2 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3.2.3 直接委托和间接委托的基本特点
    3.3 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体现
        3.3.1 项目实施过程:一个逻辑模型
        3.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作用机理:一个修正模型
        3.3.3 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反映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路径
    3.4 分析框架构建
        3.4.1 基本分析框架
        3.4.2 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
第4章 投入效果(一):基于学习联动的替代数据评估
    4.1 研究数据
        4.1.1 样本选取
        4.1.2 自变量选择
        4.1.3 因变量选择
    4.2 分析方法
    4.3 实证结果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2 第一、第二课堂学习联动分析
        4.3.3 第二课堂学习与知识应用
        4.3.4 第二课堂学习与能力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入效果(二):基于科研资助的替代数据评估
    5.1 研究数据
        5.1.1 样本选取
        5.1.2 自变量选择
        5.1.3 因变量选择
    5.2 分析方法
    5.3 实证结果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模糊断点回归假设条件检验
        5.3.3 结果变量与参考变量的关系
        5.3.4 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补充讨论
        5.4.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投入效果(三):基于志愿服务激励的替代数据评估
    6.1 研究数据
        6.1.1 样本选取
        6.1.2 自变量选择
        6.1.3 因变量选择
    6.2 分析方法
    6.3 实证结果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3.2 A学院改革政策对志愿服务总时长的影响
        6.3.3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学年平均积点的影响
        6.3.4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6.4 对志愿服务投入效果的延伸讨论
        6.4.1 描述性数据统计
        6.4.2 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供需分析
        6.4.3 学生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对责任感自评分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7.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总体讨论
        7.1.1 历史演变和学校特色构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特殊背景
        7.1.2 “黑箱式”投入阻碍“最后一公里”资源有效配置
        7.1.3 科学评估手段缺失影响投入效果的有效发挥
    7.2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基本原则
        7.2.1 科学的“默认设置”原则
        7.2.2 精准的“投入优化”原则
        7.2.3 系统的“刚柔相济”原则
    7.3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7.3.1 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价值取向
        7.3.2 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
        7.3.3 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综合评估体系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研究展望
附录 A 高校第二课堂经费投入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 B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回访问卷
附录 C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问卷数据报告
附录 D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
附录 E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数据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概念界定:“引领凝聚青年”与“青年思想政治建设”
第一章 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历史回顾与现实依据
    第一节 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历史回顾
        一、“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标准用语
        二、“思想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变
        三、“思想引领(引导)”向“引领凝聚”发展
    第二节 共青团引领凝聚工作变迁的现实依据
        一、社会变迁下青年价值观演变
        二、党团关系下共青团职能变迁
    第三节 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时代要求
        一、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范畴
        二、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要求
第二章 新时代上海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上海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工作亮点
        一、工作机制改革,为引领凝聚奠定基础
        二、思想层面引领,打造青春上海品牌
        三、行动层面凝聚,为服务大局搭建青年平台
    第二节 上海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不足之处
        一、组织有效覆盖不足,引领青年“深度”不够
        二、引领凝聚能力不足,凝聚青年“粘度”不强
第三章 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的因应举措
    第一节 深化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建设
        一、推进“扁平化”管理落细落实
        二、推动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
        三、健全基层青少年维权机制
    第二节 从严治团,完善自身队伍建设
        一、从严治团,加强队伍建设
        二、人才战略,提升组织活力
    第三节 明确意识,提升团工作能力
        一、明确“青年友”意识,提升新媒体引导力
        二、明确“服务大局”意识,提升改革创新力
结语:引领思想引导行动青年为本为党凝聚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研究中主要受访人名单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2.2.1 公共政策属性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第7章 结语
    7.1 初步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时代背景
        1.1.2 研究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1.4.1 重点
        1.4.2 难点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2.1 新区建设
        2.1.1 雄安新区建设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2.2 区域发展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2.3 城乡协同发展
        2.3.1 生态文明建设
        2.3.2 乡村文化建设
    2.4 基础建设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2.5 总结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3.1 重视科学规划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4.1 辩证思维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4.2 系统思维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4.3 战略思维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4.4 法制思维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4.5 底线思维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4.6 精准思维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4.7 创新思维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5.1.4 总结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5.2.4 总结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3 创新点
    6.4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树立大局意识 服务西部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成长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扶贫的个案研究 ——以云霄县“守望学堂”办学实践为例[D]. 林舒倩.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 柳杨. 辽宁大学, 2020(07)
  • [3]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张麟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协调发展理念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D]. 李亚军. 江苏大学, 2020(05)
  • [5]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吴晓曦.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洪湖镇产业扶贫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 樊昆.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D]. 陈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裘欣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树立大局意识,服务西部大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