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龙山水库水质变化趋势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清[1](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王添[2](2020)在《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生态需水及其保障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保障河湖生态需水,促进河湖自然恢复。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流域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需水长期处于被挤占的状态,无法保证。本论文结合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改变,对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生态需水保障措施。对水资源环境及生态需水量进行深入研究,为吉林省生态需水保障工作提供依据,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东辽河、伊通河和饮马河流域现状年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较小。河流生态基流不能保障,主要原因是包括区域水资源条件与其经济发展定位的矛盾,本质是资源型缺水导致的。但由于区域农业、工业节水水平不高,城市和农业发展掠夺了河流生态基流,是区域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采用改进Tennant法计算各河段的基本生态需水量,考虑水生生物需水量、河流水体自净需水量等,综合确定上述流域的生态需水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东辽河流域目标生态需水量为30983.9×104m3,基本生态需水量为7788.1×104m3;饮马河流域目标生态需水量为46573.9×104m3,基本生态需水量为9642.3×104m3;伊通河流域目标生态需水量为23394.9×104m3,基本生态需水量为3982.3×104m3。并根据生态流量保障的主要任务和北方河流的特点,提出推荐生态流量保障方案。(3)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流域主要生态需水保障控制性水利工程分别为二龙山水库、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通过对水库供水任务的调整,是可以实现生态基流90%的保证率的。中部引松供水通水后,可以实现推荐生态流量保障方案的保障程度达到90%。(4)东辽河流域二龙山水库和王奔断面作为生态基流监控的重点监控断面(其中王奔断面为把口断面、考核断面),杨木水库等5个断面作为兼顾监控断面。石头口门水库和德惠断面作为饮马河流域生态基流监控的重点监控断面(其中德惠断面为把口断面、考核断面),烟筒山水库等3个断面作为兼顾监控断面。确定新立城水库和农安断面作为伊通河流域生态基流监控的重点监控断面(其中农安断面为把口断面、考核断面),伊通站等4个断面作为兼顾监控断面。提出断面监测内容和预警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流域生态需水。
鱼晓惠[3](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张宁[4](2020)在《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于水利政策的调整,吉林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对等,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突出,如果想要解决此地区的缺水情况,需要在节水、治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通过从水质较好的松花江调水来解决吉林中部地区的缺水情况。中部供水工程从丰满水库库区引水,是解决吉林省中部地区城市供水问题的大型调水工程,中部供水工程的实施将为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及所属的九台区、德惠市、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市、伊通县、东辽县、长春双阳区等11个市、县、区的城区供水。在中部供水工程11座城市中,除长春市建设了“引松入长”供水工程外,其它10座依靠当地水资源供水的城市,现状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按照退还农业、生态用水并合理开采地下水核算,供水能力仅为5.61亿m3,缺水量2.89亿m3,缺水率高达34%。受本区水资源条件限制,本区已无条件新建城市水源地,超采地下水和挤占农业用水成为城市增加供水量的现实选择。中部供水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30年。设计水平年多年平均引水量为8.94亿m3,丰满水库取水口设计引水流量为38.0m3/s。根据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中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吉林省中部地区用水效率低等因素初步拟定中部供水工程三个水资源配置方案(三个节水方案),本文研究采用吉水院使用的数学建模对中部供水工程中的三个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模型建立,使用水科院研制的模型求解并且考虑供水城镇缺水深度之后,选2030年强化节水方案为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文章中通过对模糊决策法和水资源配置的研究过程的充分研究和分析。对于定性目标在调水工程中不能进行定量分析这一问题结合相关规范和指导原则,在资料研究,现场查勘,咨询专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半结构化的模糊决策分析方法来建立中部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比选模型。同时对模型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测试和调整。根据模糊决策理论的应用要求,向专家咨询各层系统每个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对工程决策的影响程度,并根据模糊决策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定每个目标的相对优属度,最后将2030年强化节水方案作为中部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最优方案。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证明了,模糊决策理论方法在中部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中是可行的。模糊决策理论方法是将定性目标进行定量,之后将已经定量的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一起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可以对方案进行完整的优劣分析。这一可以完整的分析工程方案优劣的方法对于中部供水工程及其他调水工程来说是一种新的方法。
张彬[5](2016)在《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提供了数千亿斤商品粮,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玉米带也出现了耕地和水资源透支性使用问题,具体表现为玉米常年连作、耕作方式不合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玉米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玉米带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深入推进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界定松辽平原玉米带、资源透支、农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等概念,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玉米带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总结评价了玉米带现有生态补偿措施,对影响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决定性因素——农户生态补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提出建议。本文拟突破的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寻找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但学者们一般是从区划的资源环境本身去思考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多数成果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问题,系统研究成果少见,立足于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和黄金玉米带特定区域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微观经济组织,农户既是农业生态的受益者和破坏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主体,亦是农业生态的保护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客体。研究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户的生态补偿行为方式和特点及剖析其原因,才能全方位思考、制定系统和有效的生态补偿对策;(2)本文利用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6个市县市地区35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向后LR迭代剔除方法对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农户认知、意愿等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因素的相关程度;(3)本文以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切入点,创造性地构建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从激励和约束微观主体农户行为这一新视角,提出符合玉米带生态补偿实际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葛淑芳[6](2012)在《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研究》文中提出水环境容量即水体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它是解决水污染问题和实现水质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协调水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通过核算水体的环境容量,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深入归纳总结了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接着从应用的角度,以辽河吉林省段为对象,进行环境容量的研究。辽河吉林省段是辽河的源头,也是吉辽两省的跨界河流,同时也是四平市和辽源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和纳污水体,因此对其开展水环境容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吉林省辽河流域的污染源进行统计分析和估算,为确定污染物的削减量打下坚实基础。结果表明:2006~2010年,点源污水排放量逐年升高,COD排放量逐渐降低,NH3-N排放量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城镇生活污水中COD和NH3-N排放量的5年均值分别占各自排放总量的81.1%和91.5%;2007~2010年,非点源COD和NH3-N的平均入河量分别为各自平均入河总量的74.6%和56.6%。通过对2001~2010年吉林省辽河流域12个监测站点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了解其污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劣Ⅴ类断面在58.3%~66.7%间变化;主要超标因子为COD、BOD5和NH3-N,将COD和NH3-N作为计算环境容量的指标。根据2001~2010年COD和NH3-N的年际变化趋势,将2007~2010年每个水期COD和NH3-N的平均浓度作为相应水期的设计浓度。2001~2010年ρ(COD)和ρ(NH3-N)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进一步证明了污染源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也表明分水期核算容量的必要性。在总结前人对综合衰减系数(K)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辽河流域的社会与环境特征,完善K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水期近4年的水质均值和同时段污染源均值及多年同期流速均值,运用两点法确定吉林省辽河流域丰、平、枯3个水期的K值。结果表明:KCOD的变异范围为0.01~0.709d-1;KNH3-N在0.005~0.59d-1之间变化。根据吉林省辽河流域的水环境特征,选取一维稳态水环境容量模型进行计算。在核算水环境容量的过程中,首先划分计算单元,其次确定设计条件和相应的模型参数,最后从分期尺度上核算辽河吉林省段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削减量。结果表明:不同水期COD和NH3-N环境容量的关系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COD环境容量比NH3-N环境容量大得多;3条河流的COD和NH3-N环境容量均为东辽河>条子河>招苏台河;在现状排污条件下,COD和NH3-N在不同水期的削减压力均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NH3-N的削减压力比COD的大,3条河流的COD和NH3-N削减压力则为条子河>招苏台河>东辽河。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为改善吉林省辽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大力改造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点源和非点源的治理力度,采用土地处理技术和水生植物复合护岸技术;分时段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设置过渡带,调整产业布局,完善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措施和加快“引松入辽”的步伐。
王平,李鑫[7](2011)在《二龙山流域水环境状况与控污保洁体系》文中指出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质量状况事关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以二龙山水库流域为例,指出了水资源环境挑战,分析了水环境面临的森林系统功能降低、洪旱灾害压力增加,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7方面问题。按照流域总体规划,提出流域水环境建设应建立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从分水岭到水库分区构建山地森林生态体系、矿区工程植物措施、景区建设管理措施、河库湿地生态修复管护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等配套措施,形成控制水污染保持水清洁的措施体系,恢复流域生态环境。
王晓娜,尹华[8](2010)在《二龙山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其污染防治措施》文中提出通过二龙山水库近十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了二龙山水库水质类别和富营养化状态,并找出其富营养化变化趋势,针对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贾洪纪,石长金,严尔梅[9](2008)在《城市饮用水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以黑龙江省宾县县城水源地二龙山水库为例,阐述了水源污染状况,面源污染形成的过程、机理及来源和途径。分析了流域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化肥和农药施用,农业生物质类废弃物利用管理和水土流失对水源污染的影响。从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迁移途径控制和水生态修复控制体系构建出发,提出了加强坡耕地农业生产管理、新农村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和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人水和谐。
尹军,赵可,焦畅,霍玉丰[10](2006)在《二龙山水库水体污染评价及治理措施》文中指出连续监测和分析了二龙山水库的水质,对水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水库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超标严重,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总体水质为Ⅳ类和Ⅴ类,已无法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要求.针对水库污染严重的现状,提出了控制污染源、削减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措施.
二、二龙山水库水质变化趋势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龙山水库水质变化趋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和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
3.1.1 VIC模型简述 |
3.1.2 VIC模型的特点 |
3.2 VIC模型的原理 |
3.2.1 能量平衡 |
3.2.2 蒸散发 |
3.2.3 冠层水量平衡 |
3.2.4 地表直接径流 |
3.2.5 基流 |
3.2.6 土壤水 |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
3.3.2 流域信息提取 |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
3.3.6 区域控制文件 |
3.4 VIC模型的运行 |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
3.4.2 汇流模型运行 |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流域径流分析 |
4.1.1 径流平均值 |
4.1.2 数字特征值 |
4.1.3 相关分析 |
4.1.4 趋势分析 |
4.1.5 突变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
5.4.1 生态需水 |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生态需水及其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生态需水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区域水资源量 |
2.3.2 水利工程(蓄水工程)情况 |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4 生态需水保障不足原因分析 |
第3章 生态需水量(流量)计算 |
3.1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3.1.1 Tennant法的特点及其改进方案 |
3.1.2 水文资料 |
3.1.3 水文资料变异分析 |
3.1.4 生态水量组成 |
3.2 生态需水量计算 |
3.2.1 东辽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3.2.2 饮马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3.2.3 伊通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3.3 计算结果对比及复核 |
3.3.1 水利部门已发布的生态需水保障目标 |
3.3.2 东辽河流域计算结果复核分析 |
3.3.3 饮马河流域计算结果复核分析 |
3.3.4 伊通河流域计算结果复核分析 |
3.4 生态流量保障过程 |
第4章 生态需水保障措施研究 |
4.1 现状生态需水量保障程度分析 |
4.2 加强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 |
4.2.1 东辽河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研究 |
4.2.2 饮马河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研究 |
4.2.3 伊通河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研究 |
4.2.4 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通水后相关控制性工程优化调度趋势 |
4.3 生态流量监测和预警方案 |
4.3.1 监测方案 |
4.3.2 预警方案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4)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2章 受水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2.1 基本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受水区水资源概况 |
2.2.1 受水区范围 |
2.2.2 受水区水资源总量 |
2.2.3 受水区水资源质量 |
2.3 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利工程现状 |
2.3.2 供水现状 |
2.3.3 用水现状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受水区需水预测 |
3.1 需水预测 |
3.2 需水定额分析 |
3.2.1 供水城镇现状用水定额 |
3.2.2 用水水平 |
3.2.3 需水定额 |
3.3 节水量预测 |
3.3.1 生产节水 |
3.3.2 生活节水 |
3.3.3 节水率分析 |
3.4 需水量预测成果 |
第4章 水资源方案配置(三次平衡思想) |
4.1 水资源配置思想与模型 |
4.1.1 水资源“三次平衡”的配置思想 |
4.1.2 水资源配置模型 |
4.2 水文系列与需水方案 |
4.3 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4 基于现状供用水模式的“一次平衡”分析 |
4.5 基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二次平衡”分析 |
4.5.1 配置方案设置 |
4.5.2 水资源“二次平衡”分析 |
4.6 基于外调水的“三次平衡”分析 |
4.6.1 配置方案设置 |
4.6.2 水资源“三次平衡”分析 |
4.7 推荐的水资源配置成果 |
第5章 水资源方案配置(模糊决策法) |
5.1 半结构多目标决策理论 |
5.1.1 多目标系统的目标相对优属度矩阵 |
5.1.1.1 定量目标相对优属度确定 |
5.1.1.2 定性目标相对优属度确定 |
5.1.2 半结构性决策系统模糊优化方法 |
5.1.3 多层系统模糊优选 |
5.2 模糊优化理论在引松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
5.2.1 第一层单元系统相对优属度 |
5.2.1.1 水资源指标系统 |
5.2.1.2 工程投资指标系统 |
5.2.1.3 社会影响指标系统 |
5.2.1.4 环境影响指标系统 |
5.2.1.5 施工难易指标系统 |
5.2.2 整体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向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中部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比选结果 |
6.1.2 模糊决策模型比选结果 |
6.1.3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5)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
文献评述 1.4 |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 |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6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
本文创新之处 1.8 |
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业地位 2.1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形成与发展 2.2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牧结构 2.3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3.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 3.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 3.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生态补偿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结构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5.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 第六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6.1 |
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影响机理分析 6.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 6.3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4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与保障措施 7.1 |
建立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7.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
研究结论 8.2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
(6)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基本理论 |
1.2.1 水环境容量基本概念 |
1.2.2 水环境容量的分类 |
1.2.3 水环境容量的特征 |
1.2.4 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
1.3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吉林省辽河流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水文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流域范围及人口 |
2.2.2 经济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区污染源调查与水质分析 |
3.1 污染源调查 |
3.1.1 点源 |
3.1.2 非点源 |
3.1.3 污染源污染负荷估算结果 |
3.2 水环境质量特征 |
3.2.1 水质监测断面 |
3.2.2 评价因子 |
3.2.3 评价方法 |
3.2.4 评价标准 |
3.2.5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水环境容量核算 |
4.1 河流水质模型 |
4.2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4.3 设计条件的确定 |
4.3.1 计算单元 |
4.3.2 确定节点 |
4.3.3 水文参数计算 |
4.3.4 边界条件 |
4.4 综合衰减系数的确定 |
4.4.1 测算使用的模型 |
4.4.2 测算的基础数据 |
4.4.3 参数率定 |
4.5 水环境容量核算 |
4.5.1 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 |
4.5.2 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分析 |
4.6 对策与建议 |
4.6.1 对策 |
4.6.2 建议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二龙山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其污染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库基本情况 |
2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质类别评价 |
2.1 富营养化评价 |
2.2 水质类别评价 |
3 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
3.1 点源污染 |
3.2 面源污染 |
3.3 内在污染源 |
4 水库污染治理措施 |
4.1 控制污染源 |
4.1.1 点源污染的控制 |
4.1.2 面源污染的控制 |
4.1.3 内源治理 |
4.2 生物治理 |
4.3 混凝除磷 |
4.4 生态修复 |
5 结语 |
(9)城市饮用水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饮用水源及其污染概况 |
1.1 水源地流域概况 |
1.2 水质污染状况 |
2 面源污染机理与成因分析 |
2.1 面源污染的过程机理 |
2.2 面源污染的来源途径 |
2.2.1 农业生产管理 |
(1) 化肥施用。 |
(2) 农药施用。 |
2.2.2 农业生物质废弃物 |
2.2.3 水土流失污染 |
3 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
3.1 坡耕地农业管理措施 |
3.2 新农村建设工程措施 |
3.3 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3.4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 |
(10)二龙山水库水体污染评价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二龙山水库水质的监测和评价 |
1.1 二龙山水库水质总体评价 |
1.2 污染物的变化和分布 |
1.3 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
2 二龙山水库综合治理措施 |
2.1 有效控制外源污染 |
2.2 底泥的环保疏浚 |
2.3 疏浚污泥的处理措施 |
2.4 生态治理工程技术 |
2.5 底泥氧化技术 |
2.6 底泥封闭技术 |
3 结语 |
四、二龙山水库水质变化趋势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2]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生态需水及其保障措施研究[D]. 王添. 吉林大学, 2020(03)
- [3]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D]. 张宁.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5]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6]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研究[D]. 葛淑芳. 吉林大学, 2012(10)
- [7]二龙山流域水环境状况与控污保洁体系[J]. 王平,李鑫.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1(01)
- [8]二龙山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其污染防治措施[J]. 王晓娜,尹华. 吉林水利, 2010(12)
- [9]城市饮用水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 贾洪纪,石长金,严尔梅. 水土保持通报, 2008(01)
- [10]二龙山水库水体污染评价及治理措施[J]. 尹军,赵可,焦畅,霍玉丰.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