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射线鉴定绿泥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然[1](2021)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柴达木周缘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中央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东昆仑和祁连两大造山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不仅造就了区内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揭秘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和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想试验地。论文选取了柴达木周缘近年来新发现的产在陆相火山岩区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强调野外实际调研地质现象,结合详细的室内观察分析,系统的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准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对矿区内的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开展岩石学、锆石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结合矿相学、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等一系列实验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柴北缘造山带内牦牛山组酸性火山岩结晶年龄为407Ma、378Ma、377Ma,结合该时期前人的研究资料,系统的总结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陆陆碰撞-后碰撞的动力学演化事件,~410Ma的时间点为重要的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时间,此时柴北缘地区发生板片断离事件,整体从挤压造山环境转为伸展环境,标志着正式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随着地壳持续增厚在~380Ma发生岩石圈拆沉,大量的幔源岩浆上涌。本文获取的柴北缘晚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结晶年龄为240Ma、232Ma、230Ma,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后,柴达木地块已经与祁连地块拼贴完成,本文研究认为该时期并未裂解出新的洋盆,而是与东昆仑造山带一同受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作用影响。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详细研究发现具有明显岩性差异、时代差异和构造背景差异的两期火山岩事件,而非前人认为的均为鄂拉山组,基于上述地质事实,本文建议将鄂拉山组解体,并建立夏河组,与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相区分。夏河组成岩年龄为印支早期,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源区来源于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与熔融的镁铁质地壳形成的混合岩浆,形成于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其成岩年龄为印支晚期,源区具有强烈壳-幔混合岩浆特征,形成于陆陆碰撞之后的后碰撞伸展-强烈的岩石圈拆沉背景。由此可见,柴周缘显生宙存在三期陆相火山岩,而非前人认为的两期。本文对选取的六个典型矿床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和室内工作,研究认为:柴北缘达达肯乌拉山多金属矿为热液脉型矿床,非VMS型矿床。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特征为斑岩型矿床,虽然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但是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东昆仑造山带夏河铜多金属矿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和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矿床。其中夏河,鄂拉山口和哈日扎均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属于H2O-Na Cl-CO2体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多元性,受酸性岩浆和地层共同影响。夏河铜多金属矿床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为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性,演化到晚期大量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硫同位素来源于中酸性岩浆活动。哈日扎和那更康切尔矿床流体包裹体以CO2三相和气液两相为主,C-H-O-S-Pb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幔源初生水特征,铅来源于幔源和地壳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此外首次在那更康切尔矿区发现碲化物的存在,种种迹象体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银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区域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耦合关系,东昆仑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水和金属硫、亲流体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卤素以及其他组分输送到上地幔中,为形成富含Ag、Au成矿物质的幔源C-H-O流体相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控矿构造,该时期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沿断裂上侵携带了成矿物质,在上升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硫化物沉积形成如本文鄂拉山口和夏河矿床。演化到印支晚期洋盆闭合之后,区域经历强烈的构造体制转换,储存在上地幔的大量富含Ag、Au等金属元素的幔源C-H-O流体沿深大断裂运移至浅部地壳,成矿流体运移的过程中,也同样不断萃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在运移至浅部时,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最终沉淀形成银多金属矿床。明确了产在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的矿床的找矿方向,既寻找形成深度较浅的矿床类型,如斑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部分热液脉型矿床。由于中生代柴北缘远离俯冲带,因此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明显强于柴北缘地区。由于陆相火山岩区剥蚀深度较浅,本文认为陆相火山岩区是接下寻找此类Ag多金属矿床的重点靶区。本文以新的视角,内容涵盖丰富,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部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规律。进一步厘清了柴达木盆地周缘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观点、方法、阐述过程及结论方面不足之处,承蒙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李娜娜[2](2021)在《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殊的地理单元之一,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介于3169-4649 m,受南亚、东亚、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共同影响,对气候响应灵敏,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区内沉积物成为研究古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借助色度及粘土矿物指标来记录青海湖地区的沉积环境,探讨色度及粘土矿物的古气候意义,发挥其揭示古环境变化的精确性及可行性,可丰富青海湖周边及类似高寒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使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能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以厚度10 m的青海湖地区大水溏剖面(QDST)为研究对象,利用CM-5分光测色计及Rigaku D/Max 2500 PC X射线衍射仪测得232个土壤样品的色度参数(a*、b*、L*、C*、h*)及粘土矿物含量,分析了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并辅以SC/D(粒度敏感指标)、磁化率、Rb/Sr、CO32-、有机质、p H值等指标,结合OSL测年,恢复了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a*、b*、C*自剖面底部向上呈波动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态势,均大致呈下层古土壤高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温湿气候,低值示冷干气候;L*、h*自剖面底部向上先急剧减小后微升,且存在下层古土壤略低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冷干气候;L*可反映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降水量;h*高值指示冷干气候、低值指示温湿气候。(2)QDST剖面存在8种主要粘土矿物,其含量变化特征明显,能记录一定的古环境信息,揭示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剖面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I)含量占主导(67.10%),高岭石+绿泥石(K+C)组合(27.13%)及绿泥石(C)(16.95%)次之,高岭石(K)(10.18%)和蒙脱石(S)(0.39%)含量较低。粘土矿物含量高低为:伊利石(I)>高岭石+绿泥石(K+C)>绿泥石(C)>IC/S>高岭石(K)>绿蒙混层(C/S)>伊蒙混层(I/S)>蒙脱石(S)。其中QDST剖面绿泥石(C)和伊利石(I)高值指示冷干气候;蒙脱石(S)高值指示降水量增加;剖面高岭石(K)含量高值指示水热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高岭石+绿泥石(K+C)含量可反映青海湖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伊/蒙混层(I/S)矿物可用来表示QDST剖面形成以来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3)QDST剖面色度参数与粒度、磁化率、地化学元素、有机质、p H值等典型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应良好。结果显示:a*、b*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a*与p H值呈显着负相关,L*与p H值的峰谷区对应较好;a*、b*、C*与磁化率、L*与Rb/Sr均呈显着负相关,L*与碳酸盐呈显着正相关且与SC/D值变化态势一致;碳酸盐对L*贡献较大。(4)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整体向冷干方向发展,且经历了温湿-冷润-温润-凉干-温润-温湿-凉干-温凉-冷干的环境演变过程,进一步可划分为:a*、C*较高、b*最高、h*低,伊利石(I)、绿泥石(C)含量相对较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蒙脱石(S)含量最多,气候整体较为温湿的末次冰期间冰阶(32.0-23.3 ka);a*、b*、C*低、L*、h*较高、伊利石(I)含量全剖面最高,高岭石(K)含量低,气候整体偏冷润的末次冰期冰盛期(23.3-15.2 ka);a*、b*较低、L*最低,伊利石(I)和绿泥石(C)含量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气候整体温凉偏湿的末次冰消期(15.2-10.4 ka),该阶段记录的典型冷暖气侯事件较多;以及色度参数及粘土矿物曲线谷峰变化明显,气候冷暖波动频繁的全新世(10.4ka至今)。色度与粘土矿物反演的青海湖地区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与典型夏季风指数(EASMI)与利用石笋资料重建的氧同位素EAδ18O指标对应良好,特征吻合度较高,反演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一致。
任雪萍[3](2021)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解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极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区域/全球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这一科学问题的典型案例。青藏高原隆升不仅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高原隆升能通过增强硅酸盐化学风化,进一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取可靠的长序列气候变化历史和硅酸盐化学风化记录是全面理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既处于构造活跃区,又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同时,盆地内发育巨厚且基本连续的富含古生物化石的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比较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气候变化、构造变形和化学风化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出露较好的大红沟剖面,在已有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磁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别进行古气候和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研究,利用重矿物组合结合前人发表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证据讨论祁连山构造隆升历史。最后,综合对比分析古气候、化学风化记录和构造隆升历史,探讨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红沟剖面环境磁学指标-频率磁化率/高场等温剩磁(χfd/HIRM)记录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在17-14 Ma和11-5 Ma时期发生增强,与黄土高原和南海地区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相似,说明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影响。(2)通过对大红沟剖面全岩和分粒级(0-5,5-20,20-63和>63μm)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17-14 Ma期间,大红沟剖面记录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强,14 Ma以来风化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利用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组合,并结合前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等数据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大红沟剖面物源在~19 Ma、~11 Ma和~8 Ma发生了三次转变,表明祁连山可能在~19 Ma发生轻微抬升,在~11 Ma和~8 Ma发生快速抬升。(4)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记录、同期构造事件和全球气候记录,发现中中新世暖期(17-14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全球气候暖期对应,支持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该期夏季风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晚中新世时期(~11-5 Ma)和晚上新世时期(4-2.7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间一致,支持夏季风增强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驱动。(5)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化学风化强度记录、全球气候(深海δ18O和海表温度)和构造隆升事件,发现中中新世以来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记录变化相似,表明全球温度是控制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的主要因素。
金雅琪[4](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李佳昱,梁婷,朱小二,郭玉鑫[5](2021)在《重庆涪陵二龙口剖面P—T界线附近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中,利用大气暴露面上沉积物恢复古环境的研究至今尚未展开。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二龙口剖面在二叠纪末位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内,为礁后开阔台地相,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界线附近沉积了较为完整的海相碳酸盐岩。该地层从下到上可分为1~31层。其中,上二叠统长兴组(1~6层)顶面为侵蚀不整合面,下伏于厚3~10cm(平均厚度约5cm)的古风化壳(7层)。相较于1~6层,飞仙关组7~19层中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黏土矿物含量增高。而20~31层以泥晶灰岩为主,偶尔伴有薄层黏土岩夹层。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位于19~20层之间。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显示,风化壳以黏土矿物为主,主要为规则伊蒙混层(I/S)和少量伊利石。在扬子台地范围内不同的沉积相带中,该黏土矿物组合具有较好的地层可对比性,说明研究区长兴组之上风化壳中黏土矿物形成的主控因素可能是区域性的,如火山活动带来的外源沉积。结合其下伏围岩(1~6层)岩石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均缺乏淡水改造特征,可以判断该风化壳形成于加积模式而非改造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此种黏土矿物以规则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的组合方式,与二叠纪末出现的碱性、高温、缺氧的沉积环境一致。自7层向上,黏土矿物中伊蒙混层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且混层比逐渐减小,而伊利石、绿泥石、绿蒙混层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则与逐渐加剧的碱性-高温-缺氧的极端沉积环境有关。因此,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矿物对扬子台地二叠纪末古环境突变有较好的记录能力。
张真[6](2021)在《西秦岭大水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与战略矿种,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西秦岭地区自加里东构造期以来有多期酸性岩浆活动,不仅多种稀贵金属与此有关,而且也为大量金矿床形成提供了物源。大水金矿属于超大型金矿,具有规模大、矿化独特和品位高等特点。随着该金矿的勘探开发与理论研究,对金矿成因研究存在较大分歧,对蚀变迁移规律研究较为薄弱。此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成矿过程的认识,以及对找矿方向的指导。本文以甘南玛曲大水金矿Au20-2号主矿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镜下鉴定、主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方法,开展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大水金矿成矿与硅化、赤铁矿化和方解石化关系密切。硅化-赤铁矿化主要表现为Au、Th、Co、W的带入,Sr、Ba、Pb、Cr、Hf、Zr的带出;硅化-赤铁矿化-方解石化主要表现为Au、Ba、Th、Co、W的带入,Sc、Sr、U、Pb、Cr、Hf、Zr的带出;硅化-方解石化主要表现为Au、Th、W的带入,Sc、Sr、Cs、Ba、U、Pb、Cr、Hf、Zr的带出。(2)根据碳氧同位素特征推测大水金矿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自花岗岩浆热液,深部高温热液沿着构造断裂或裂隙向上运移至三叠系地层,在成矿过程中热液不断与碳酸盐岩围岩发生交代反应,成矿物质Au被萃取,当物化条件发生变化时,导致Au沉淀,进而富集成矿。(3)元素和矿物共生组合反映大水金矿成矿作用是由高温至低温变化的过程,但以中低温热液为主。大水金矿围岩蚀变发育显示矿区的找矿潜力较大。热液蚀变是区域上找矿的重要前提标志,Au与As、Mo、Sb、Hg和W等正异常可作为矿体的指示元素组合,据此建立了元素迁移模式。
殷天涛[7](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认为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邱君炜,曹建劲,刘翔,党万强,邓永康[8](2020)在《莱州湾东岸三山岛地区表层土壤矿物分析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了解莱州湾东岸三山岛地区的表层地质特征,使用X射线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土壤含盐量测试方法,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进行矿物成分及其特征识别,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主要由白云母、方解石、石英、硅灰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菱镁矿、磷灰石等9种矿物组成,根据近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土壤样品中白云母Al—OH的吸收峰集中在2 206 nm附近,位于2 200~2 210 nm,表明其为形成于较低温度的富Al、K白云母;样品中绿泥石Fe—OH的吸收峰集中在2 245 nm处,位于2 240~2 250 nm,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可以确定其为富镁绿泥石,符合绿泥石在表生环境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含盐量平均值为1.195 g/kg,属轻度盐渍化。结果表明:有效识别了研究区土壤矿物成分及组合,为未来找矿相关研究提供土壤矿物成分背景信息;土壤矿物成分及组合与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地表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土壤含盐量测试结果提示研究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土壤盐渍化风险。使用X射线衍射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土壤含盐量测试进行综合分析,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环保、精确可靠等优势,为土壤矿物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施雪松[9](2020)在《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塌方、大变形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致使安全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蚀变带、岩溶等不良地质影响区有关。施工过程中,识别隧道沿线赋存的不良地质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从地质分析角度识别不良地质是最基础的方法,方便进行,不影响施工。然而传统隧道内通过地质分析识别不良地质依靠经验,仅进行定性分析,致使识别结果主观性强、误差大,常出现误判漏判现象。不良地质影响区内会出现围岩元素和矿物异常变化的现象,且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因此本文对断层、蚀变带、岩溶不良地质影响区内岩石的元素和矿物异常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地球化学、数理统计等异常数据分析方法,对围岩元素和矿物进行定量化分析,建立一种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具体成果如下:(1)建立了隧道围岩元素和矿物数据异常的动态评判标准和评判方法,提出了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是对隧道内传统地质分析法识别不良地质依靠定性分析到(半)定量分析的提升。(2)研发了 TBM搭载式元素数据测试装置,实现了 TBM快速掘进过程中自动采集围岩元素数据,为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3)依托新疆**工程KS隧洞,对提出的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进行应用验证,通过采集围岩元素和矿物数据进行异常评判,预测识别出了里程142+800~900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揭示了穿越该断层破碎带过程中元素和矿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断层破碎带内矿物转化特征,推测里程142+800~860范围最接近断层。
陈娜[10](2020)在《片状组构弱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矿山、水利的地下工程中,常常遇到片状组构的软弱片岩,这类片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片状构造的几何和力学性状密切相关,具有显着的各向异性特征,深入研究有助于对其工程特性的认知,尤其是对指导相应工程设计、施工和稳定性分析与预测,具有深远且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唐县-尚市隧洞中带有片状组构的绿泥石为研究对象,以各向异性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为突破口,展开了绿泥石物理和力学试验,首先物理特性方面,采用XRD方法和偏光显微测试技术测定不同风化程度下的绿泥石矿物成分与矿物结构,基于SEM研究其细观结构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绿泥石是具有片状组构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其不同风化的状态导致内部矿物成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次在力学特性方面,针对角度效应、风化效应和水软化效应三个方面分别开展了单轴、三轴与声发射测试研究,并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方法解译了各试验中片状组构对强度、变形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片理角度导致绿泥石出现显着的横观各向同性力学行为,其力学参数各向异性等级属于低各向异性岩体,片理结构是诱发绿泥石各向异性损伤的主要内因;(2)试验研究结合颗粒流离散元数值模拟揭示了显着片理组构的绿泥石在加载过程中以剪切破裂为主;三轴加载条件下,围压不仅对岩样抗压强度存在影响,也会影响岩样的破裂方式;(3)开展了单轴压缩声发射测试研究片理结构控制下的损伤机制。研究表明不同片理组构岩样,其声发射能量和释放速率不同,b值也不同,表现为抗压强度的差异性。总之,通过对片状组构绿泥石物理、力学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绿泥石各向异性强度和破裂模式的核心控制因素为片理组构、风化程度导致绿泥石矿物成分的差异、水软化过程不同矿物与水分作用的程度,其中片理组构是最核心控制因素,意味着在评估片岩工程力学行为,如地下工程开挖响应中要重点考虑片岩的片状组构因素,要深入研究其对片岩强度、变形与破坏模式的控制作用,才能更好地分析片岩的稳定性和变形破坏失稳成因条件,从而有效指导地下工程的科学分析与设计。
二、X射线鉴定绿泥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射线鉴定绿泥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0.1.1 项目依托及选题来源 |
0.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0.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3.1 陆相火山岩区矿床研究现状 |
0.3.2 研究区区域地质和矿产研究工作 |
0.3.3 存在问题 |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5 主要工作量 |
0.6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柴周缘东昆仑造山带 |
1.2.2 柴北缘造山带 |
1.3 区域构造 |
1.3.1 昆南断裂 |
1.3.2 昆中断裂 |
1.3.3 昆北断裂 |
1.3.4 柴达木南缘隐伏断裂 |
1.3.5 柴达木北缘隐伏断裂 |
1.3.6 丁字口-乌兰断裂 |
1.3.7 宗务隆山南断裂 |
1.3.8 宗务隆-青海南山断裂 |
1.3.9 阿尔金断裂 |
1.3.10 哇洪山-温泉断裂 |
1.4 区域岩浆岩 |
1.4.1 东昆仑地区 |
1.4.2 柴北缘地区 |
第2章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及动力学演化研究 |
2.1 前加里东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 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1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期强烈构造体制转化和构造迁移 |
2.2.2 柴北缘造山带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3.1 华力西-印支期东昆仑造山带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
2.3.2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北缘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3 柴周缘中生代相邻板块时空演化关系 |
2.4 关于中生代火山岩问题 |
2.4.1 印支早期夏河组火山岩 |
2.4.2 印支晚期鄂拉山组火山岩 |
2.4.3 夏河组和鄂拉山组火山岩差异性对比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柴周缘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1.1 鄂拉山口铅锌矿床 |
3.1.2 夏河铜多金属矿床 |
3.1.3 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 |
3.1.4 那更康切尔银矿床 |
3.2 柴周缘古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2.1 达达肯乌拉山铜铅锌矿床 |
3.2.2 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金多金属矿床 |
第4章 区域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
4.1 柴周缘成矿带的时空结构 |
4.2 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解析 |
4.3 柴周缘印支早期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 柴周缘印支晚期陆相火山岩区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1 幔源C-H-O流体与银、金元素的关系 |
4.4.2 成矿深源性问题探讨 |
4.4.3 东昆仑富Ag幔源流体向地壳活化运移成矿过程分析 |
4.4.4 成矿模式 |
4.4.5 矿床的剥蚀保存条件 |
4.5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研究进展 |
1.3.1 土壤色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1 国外研究进展 |
1.3.1.2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粘土矿物揭示环境信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植被土壤 |
3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测定 |
3.2.1 土壤色度 |
3.2.2 粘土矿物 |
3.2.3 粒度 |
3.2.4 磁化率 |
3.2.5 地化学元素 |
3.2.6 有机质含量 |
3.2.7 土壤p H值 |
3.2.8 年代 |
3.3 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
3.3.1 土壤色度主要研究方法 |
3.3.2 粘土矿物主要研究方法 |
4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
4.1 剖面概况 |
4.2 QDST 剖面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2.1 土壤色度参数变化特征 |
4.2.2 色度参数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
4.3 QDST 剖面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3.1 粘土矿物含量特征 |
4.3.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
4.3.3 粘土矿物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
4.4 其它气候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1 粒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2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3 地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4 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5 土壤pH值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5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
4.5.1 色度参数与有机质、pH 值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
4.5.2 色度参数与 SC/D 值、磁化率及地化学元素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
5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及对比 |
5.1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重建 |
5.2 末次冰期冰消期典型特征冷暖事件研究 |
5.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 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 |
1.2.1 高原东北缘沉积盆地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
1.2.2 黄土高原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
1.2.3 南海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
1.3 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进展 |
1.3.1 新生代高原隆升风化假说进展和挑战 |
1.3.2 青藏高原周边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 |
1.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
1.4.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阶段 |
1.4.2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7 论文工作量和创新点 |
1.7.1 论文工作简介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1.3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和年代 |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测试 |
2.2.3 化学风化指标测试 |
2.2.4 重矿物提取和测试方法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磁学、化学风化和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
3.1 磁学指标指示意义及结果 |
3.1.1 磁学指标的指示意义 |
3.1.2 大红沟剖面磁学指标结果 |
3.2 粒度指标意义及结果 |
3.2.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
3.2.2 大红沟剖面粒度指标结果 |
3.3 全样和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意义及结果 |
3.3.1 化学风化指标的指示意义 |
3.3.2 大红沟剖面全样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
3.3.3 大红沟剖面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
3.4 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
3.4.1 重矿物指标的指示意义 |
3.4.2 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结果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
4.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
4.2 东亚夏季风降水演化历史 |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重建 |
5.1 硅酸盐化学风化指标的评估 |
5.1.1 粒度分选效应评估 |
5.1.2 成岩作用评估 |
5.1.3 化学风化强度和物源效应 |
5.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源区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 |
第六章 物源变化及其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
6.1 大红沟剖面物源变化及构造响应 |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历史 |
6.2.1 祁连山隆升过程 |
6.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过程 |
第七章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 |
7.1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
7.2 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的控制因素 |
7.2.1 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和构造隆升的关系 |
7.2.2 对风化-构造-气候之间关系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
2.3.1 黄土层(Sect-0) |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
2.4.1 磁化率测试 |
2.4.2 微量元素测试 |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
2.4.4 X射线衍射(XRD) |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
3.1 磁化率特征 |
3.2 泾川年代序列 |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5)重庆涪陵二龙口剖面P—T界线附近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采样与实验 |
2.1 采样标准与样品处理 |
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2.2.1 全岩和黏土X射线衍射 |
2.2.2 碳氧同位素 |
3 结果 |
3.1 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
3.2 稳定同位素特征 |
4 解释 |
4.1 地层 |
4.2 黏土矿物 |
4.3 稳定同位素特征 |
5 讨论 |
5.1 风化壳演化模式 |
5.2 古环境演化 |
6 结论 |
(6)西秦岭大水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矿研究现状 |
1.2.2 大水金矿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金矿床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结构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测试 |
4.1 样品采集 |
4.2 样品鉴定 |
4.3 主量元素测定 |
4.4 微量元素测定 |
4.5 碳氧同位素测定 |
第五章 矿床的矿物组成与地球化学特征 |
5.1 矿物组成特征 |
5.2 元素相关性分析 |
5.2.1 主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5.2.2 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5.3 蚀变过程元素迁移规律 |
5.3.1 主量元素迁移特征 |
5.3.2 微量元素迁移特征 |
5.3.3 稀土元素迁移特征 |
5.3.4 蚀变岩元素变化特征 |
5.4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分析与元素迁移规律 |
6.1 矿床成因分析 |
6.1.1 构造与成矿关系 |
6.1.2 花岗岩与成矿关系 |
6.1.3 共生组合分析 |
6.1.4 成矿流体来源分析 |
6.2 元素迁移规律 |
6.2.1 蚀变分带 |
6.2.2 迁移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及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矿床特征 |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物源分析 |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14)C测年原理 |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 分析结果 |
4.4 地层时代讨论 |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矿物学分析 |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
6.1 元素地球化学 |
6.2 硫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卤水化学分析 |
6.5 古盐度分析 |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环境 |
7.3 盐矿成因 |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莱州湾东岸三山岛地区表层土壤矿物分析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采样与测试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测试 |
3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1 XRD和NIR测试分析结果 |
3.2 矿物组合与成因 |
3.3 土壤含盐量 |
4 结论 |
(9)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方面 |
1.2.2 地质体元素和矿物异常方面 |
1.2.3 元素和矿物测试方法方面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 |
2.1 不良地质影响区元素异常 |
2.1.1 断层带影响区元素异常 |
2.1.2 蚀变带影响区元素异常 |
2.1.3 岩溶影响区元素异常 |
2.2 隧道围岩元素异常评判方法 |
2.2.1 元素异常分析方法 |
2.2.2 围岩元素异常评判流程 |
2.2.3 评判案例 |
2.3 不良地质影响区矿物异常 |
2.3.1 断层带影响区矿物异常 |
2.3.2 蚀变带影响区矿物异常 |
2.3.3 岩溶影响区矿物异常 |
2.4 隧道围岩矿物异常评判方法 |
2.4.1 矿物异常分析方法 |
2.4.2 围岩矿物异常评判流程 |
2.4.3 评判案例 |
2.5 识别方法及实施流程 |
2.6 识别方法适用范围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围岩元素和矿物信息快速获取方法与装置研发 |
3.1 元素信息快速获取方法 |
3.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 |
3.1.2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
3.2 矿物信息快速获取方法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法 |
3.2.2 便携式X射线衍射分析仪 |
3.3 TBM搭载装置研发 |
3.3.1 总体设计 |
3.3.2 岩石X射线荧光光谱仪 |
3.3.3 六关节机械臂 |
3.3.4 控制系统 |
3.3.5 TBM搭载装置现场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隧洞围岩元素异常分析 |
4.2.1 初始背景样本 |
4.2.2 初始异常界限值 |
4.2.3 元素异常评判-里程142+765~810 |
4.2.4 背景样本扩充及异常界限值调整 |
4.2.5 元素异常评判-里程142+810~920 |
4.3 隧洞围岩矿物异常分析 |
4.3.1 初始背景样本及异常界限值 |
4.3.2 矿物异常评判-里程142+750~810 |
4.3.3 背景样本扩充及异常界限值调整 |
4.3.4 矿物异常评判-里程142+810~920 |
4.4 不良地质识别预测及开挖验证 |
4.4.1 里程142+800~830识别预测及开挖验证 |
4.4.2 里程142+830~860识别预测及开挖验证 |
4.4.3 里程142+860~920识别预测及开挖验证 |
4.4.4 整体识别预测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 |
发明专利 |
软件着作权 |
在读期间所获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片状组构弱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问题 |
2.1 唐县~尚市隧洞工程概况 |
2.2 工程问题 |
2.3 绿泥石片岩现场取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泥石片岩片理结构与矿物组成分析 |
3.1 引言 |
3.2 矿物组成分析 |
3.3 岩石细观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片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案 |
4.3 试验前期准备和试验流程 |
4.4 片岩各向异性强度特征与变形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片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 |
5.3 试验过程 |
5.4 片岩各向异性强度特征与变形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片状组构控制下片岩破裂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单轴压缩条件下破裂机制分析 |
6.3 三轴压缩条件下破裂机制分析 |
6.4 破裂损伤声发射规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X射线鉴定绿泥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李浩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2]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D]. 李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D]. 任雪萍. 兰州大学, 2021
- [4]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重庆涪陵二龙口剖面P—T界线附近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李佳昱,梁婷,朱小二,郭玉鑫. 地质学报, 2021(03)
- [6]西秦岭大水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D]. 张真. 兰州大学, 2021(09)
- [7]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8]莱州湾东岸三山岛地区表层土壤矿物分析及其意义[J]. 邱君炜,曹建劲,刘翔,党万强,邓永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4)
- [9]基于元素和矿物异常分析的隧道不良地质识别方法[D]. 施雪松. 山东大学, 2020(02)
- [10]片状组构弱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试验研究[D]. 陈娜.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