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祆教画像石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论文文献综述)
贾永强[1](2021)在《天水石棺床研究现状及其相关问题》文中认为石棺床作为粟特人独特的葬具,备受考古及其他学科研究者的重视。收集当前有关天水石棺床论着可以看出,20多年来学界主要集中在天水石棺床的年代、图像、宗教、艺术风格等方面研究。当前学界对天水石棺床年代、宗教派别等问题已达成共识。在今后要加强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文化史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期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张宇翎[2](2021)在《入华粟特人服饰审美研究》文中指出
李煜东[3](2020)在《甘、宁考察日志》文中认为2018年12月12日至12月16日,由余欣老师组织、带领,孙晓峰老师陪同,博士生李煜东,硕士生熊钿、邱雨组成的考察队,赴甘肃兰州、天水、庆阳,以及宁夏固原等地考察。现将考察记録整理爲日志,以飨读者。考察队成员及分工:余欣(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孙晓峰(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煜东(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行前准备、司机)熊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拍摄、财务)邱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杂务)
冯敏[4](2020)在《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的葬俗变化与中华文化认同》文中研究表明中亚粟特人曾是"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业民族之一,他们不惮艰险,致力于"丝绸之路"长途贩运贸易,辉煌一时。北朝隋唐时期沿"丝绸之路"入华的粟特人不断向东方开展贸易与移民扩张,并陆续进入中原内地,或从事贸易,或以技艺、军功入仕。因久居内地,渐染华风,不断华化。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国内粟特考古资料等,主要利用固原粟特史姓人墓地考古资料,梳理由丧葬习俗的变化所反映的入华粟特人的逐渐华化,及其葬俗变化背后所包含的中华文化认同。
庞晓林[5](2018)在《入华祆教圣火崇拜丛考》文中提出源自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strianism),以圣火崇拜着称,其拜火仪式非常复杂。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亚粟特地区后发生变异,汉籍称为火祆教;在中古时期,祆教随粟特移民入华,在中国传统文明影响之下逐步华化,展现出具有汉式文化特征的现象。本文即以三地所见该教火庙、火坛等为研究对象,考察琐罗亚斯德教从西向东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情况。本文第一部分考察波斯三朝琐罗亚斯德教火庙形制及功用。第二部分结合考古发现和汉籍文书记载,考察中亚粟特与中土地区祆教火庙形制及功能的嬗变。第三部分比较了三地火坛的不同形制,就入华粟特人墓葬中所见火坛形象进行辨析。第四部分考察了琐罗亚斯德教丧葬中的燃火仪式,从祭火角度对安伽墓所见的火焚痕迹提出新认识。
陈振旺[6](2018)在《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聚焦隋代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基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通过对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形制、图案类型、造型演化、文化源流和语义变迁等专题研究,探求这一时期各阶段藻井图案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第一至第五章将隋和唐前期藻井图案予以分期,结合各阶段之时代特征,分别从藻井形制、图案内容和类型变化等视角进行分组和比较,论述隋及唐前期藻井图案承前启后、由简入繁、融汇中西、吐故纳新之特征,探寻隋代瑰丽多变、唐前期雄浑华美风格形成的进程及影响要素。在第六和第七章将这一时期主要代表性图案置于世界工艺史和中国图案史之框架,综合各类历史典籍和文物史料,考察莫高窟图案之源流,论述隋唐莫高窟图案“兼收并蓄、胡汉杂糅”之精神,探寻其“亦中亦西”面貌背后蕴藏的多元文化基因。隋唐佛教艺术空前发展,随着佛教义理中国化及由此带来的开窟思想之变化,藻井审美意向也发生转化,文章从图案题材、审美思想两个维度研究隋唐莫高窟藻井意象从“建筑式”向“织物式”、从“宗教性”向“世俗化”的嬗变。文章以莲花纹、联珠纹、忍冬纹等图案为例研究隋及唐前期图案“外来”特征的退隐和“本土”特征的强化。初唐以降,莫高窟图案深受京洛影响,到开元、天宝时期逐渐与中原保持同步,文章结合莫高窟和中原各类工艺美术图案序列资料,解析宝相花和卷草纹的构成来源、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予以分组和分型。本文同时将莫高窟图案与中原和广大西域地区的图案比较,通过具体案例比较论述莫高窟图案与不同地域图案的关联和差异。隋及唐前期的代表性图案如葡萄纹、石榴纹、忍冬纹、联珠纹、宝相花和卷草纹的来源、类型及其发展脉络亦为本文重点,文中分别统计、归纳和分型,由此辨析隋唐藻井图案的源流,并探析及其嬗变、融合、创新的具体表现方式。此外,文章对藻井边饰中的回纹、菱格纹、龟甲纹及垂角帷幔的意蕴和出典也予以释读和研究。
胡啸[7](2018)在《祆教“中国化”在地呈现——南响堂山石窟乐舞图像考释》文中研究说明立足于历史语境、宗教发展史与田野工作可知:南响堂山石窟乐舞图含波斯因素,即小竖箜篌和"祆教"。这两项波斯因素提示我们:今日音乐学视域下的"西域"概念不宜泛化或下意识"中亚化""天竺化"或"佛教化",需进一步细化西域音乐文化内涵,波斯及其音乐与祆教也应纳为考量的范畴。
李国,沙武田[8](2016)在《敦煌石窟粟特美术研究学术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是丝路重镇,不同文明在这里交融交汇,敦煌资料的研究,一直以来是中西交通史和丝绸之路研究精彩的篇章。作为华戎所交一都会的敦煌,中古时期延续不断的石窟营建中,来自中亚的粟特胡人及其美术的影响也不曾间断,此现象也是自敦煌学发凡以来,敦煌学、艺术史、图像学、中西交通史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学术总结,梳理敦煌石窟粟特美术的研究,或可为理解敦煌图像的意义,今天的丝路研究等问题有所启示。
孙武军[9](2012)在《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至今,陕西、河南、宁夏、甘肃、山西等省考古新发现了近二十座入华粟特人墓葬,多出土围屏石榻、石堂或石椁等葬具。加之流失海内外的葬具构件,目前已知北朝隋唐时期的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近二十套。石质葬具表面的多幅图像具有内容丰富、雕绘精细、装饰奢华等特征,与同时期汉人墓葬图像的文化风格和审美旨趣有着明显差异。粟特故地的考古发现,包括盛骨瓮图像和庙宇、宫殿、宅邸壁画,为我们深入研究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提供了参照系。本文在全面搜集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和消化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图像细读法、互证法、内容形式二分法、统计法、定量分析法、综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和诠释。本文首次将已知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将墓葬图像区分为图像内容和图像形式两大方面,并分别作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本文第一章按照时代顺序,对北齐、北周、隋、唐的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留存及图像程序做了统计与清理,特别是对青州石椁构件进行了尝试性复原,为后面各章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图像内容的专题研究。第二章的主题为丧葬习俗和死亡观念。本章对葬俗和死亡观的体现与转变,墓主画像的表现手法、特征及观念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推测畏兽为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乌获形象。第三章的主题为宗教文化及观念。本章结合中亚盛骨瓮和汉人墓葬,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祆教艺术(主要表现为火坛、祭司、祆神等)、守护神、飞天、森莫夫、卡拉鱼的文化来源、图像流变、象征意义和功能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辨和论述。第四、五章的主题为乐舞艺术、日常生活和物质文化。本章在对乐舞出现场合、乐队组合、舞蹈种类和特征、葡萄酒文化、服饰、建筑、狩猎、搏斗等图像细读的基础上,追溯其文化渊源,探索其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旨趣。第六章第一节至第三节属于图像形式的专题研究,从形式美角度对图像布局和构图、质感、技法、色彩和装饰纹样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观念做了论述。第六章第四、五节为图像内容和图像形式的综合研究。第四节将图像题材分为日常生活、萨保或悻臣身份、丧葬仪式、祆教信仰等四类,对图像的粟特、中国、突厥、波斯等文化渊源做了归类梳理。第五节认为入华粟特文化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善恶二元的袄教审美观、彼岸世界的憧憬与灵魂不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身体审美等方面,对胡、汉审美文化的接受做了初步探索。结语对入华粟特人墓葬风格独特图像产生的历史原因做了分析和推定,认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入华粟特人进入中原的历史进程、当时的历史状况和政治形势、入华粟特人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
杨磊[10](2011)在《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研究》文中认为石碑作为一种独特的石刻形式,源远流长,历代相承,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汉魏晋南北朝是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承前代之余绪,创造了石碑初步形制,发展至东汉桓灵时期,已十分成熟。魏晋石碑发展一度低靡。南北朝时复苏,成为隋唐乃至明清石碑形制的直接来源。根据历代金石文献、地方志、《水经注》及解放后考古新发现等统计,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可考可见者约700余件。在两汉、魏晋、南北朝不同时代,它们有不同的集中分布区域。受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各期各区域石碑之间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点。石碑碑首形制大致分为圆首、圭首、方首三大类,其中圆首类又细划为素面、晕纹、蟠龙、蟠螭四个亚类,三大类各自具有明显的形制特征及清晰的演化顺序。灵帝之前,圭首类碑数量最多,形制成熟完善;方首类碑数量居二,碑面多施画像;圆首类碑数量较少,形制多样。灵帝时期,石碑以圆首晕纹居多,北方地区出现圆首蟠龙类。方首类碑面简洁。献帝时期,四川地区出现圆首蟠螭类。魏晋石碑形制多为圭首类。南北朝则以圆首蟠龙类为主,石碑内容及装饰图案还多见佛教题材。在中国石碑发展过程中,石碑形制与功用密切关联。两汉时期,墓碑多为圭首类形制,古朴稚拙。功德碑多为圆首晕纹类形制,精美华丽。纪事碑为方首类形制,简洁纯朴。魏晋时期,墓碑鲜见,可见者形制朴素简单。功德碑多为圭首类,简朴瘦长。纪事碑为圭首类。南北朝时期,各类功能的石碑均以圆首蟠龙式样为主。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各类型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类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石碑相互影响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还使它们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点。石碑作为中古时代的文化产物,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文化的结晶,也是古代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一件件冰冷的石碑被赋予了潜在的文化含义和人类无限的精神追求。它作为时代界标矗立于世,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变迁,维系了时代精神的传统。
二、祆教画像石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祆教画像石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论文提纲范文)
(1)天水石棺床研究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水石棺床发掘简报及报道 |
2 石棺床年代 |
3 图像研究 |
4 石棺床其他方面介绍研究 |
5 结语 |
(4)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的葬俗变化与中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祆教关于葬俗的规定 |
(一)葬具以纳骨瓮为主 |
(二)火崇拜 |
(三)“弃尸于山”的天葬习俗 |
二、史姓家族墓地所见入华粟特人丧葬习俗的变化 |
(一)史姓家族墓地是一种汉地聚族而葬的习俗 |
(二)棺椁使用的普遍化 |
(三)墓室设计汉地化 |
(四)口含金币或受中华葬俗影响所致 |
三、墓志及纹饰反映的中华文化影响 |
(一)墓志使用的普遍化 |
(二)墓葬装饰上的四象纹 |
结语 |
(5)入华祆教圣火崇拜丛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火庙形制 |
第一节 印伊人及圣火崇拜 |
第二节 阿契美尼时期的神庙与火庙 |
第三节 过渡时期:从希腊化到帕提亚 |
第四节 萨珊时期火庙的建立 |
图版 |
第二章 粟特到中土:火庙形制及其功能嬗变 |
第一节 粟特考古所见的火庙 |
第二节 中土祆祠形制补考——以敦煌祆祠为中心 |
第三节 中古入华祆祠及其嬗变 |
图版 |
第三章 圣火坛的形制与演变 |
第一节 古波斯考古与文献所见火坛 |
第二节 粟特壁画及骨瓮上的火坛形象 |
第三节 北朝隋唐胡裔墓葬所见火坛辨析 |
余论 |
图版 |
第四章 安伽墓所见火焚痕迹辨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琐罗亚斯德教丧葬中的燃火仪式 |
第三节 安伽墓中的火焚痕迹与燃火仪式 |
图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论文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辉煌的前奏..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 |
第一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隋代的大一统和中西文化交流 |
二、隋代佛教和佛教艺术的发展 |
三、隋代丝绸业的发展和丝绸图案的繁荣 |
第二节 北朝末隋初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分类和特征 |
一、北朝末隋初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
二、北朝末隋初莫高窟藻井图案特征 |
第三节 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分类和特征 |
一、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
二、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特征 |
第四节 隋代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分类和特征 |
一、隋代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
二、隋代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特征 |
第五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整体特征 |
一、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风格 |
二、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色彩特征 |
第二章 承前启后..隋代莫高窟藻井图案的演化 |
第一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形制的变化和图案的转型 |
一、隋代莫高窟藻井形制的变化 |
二、藻井图案向“织物”特征转化 |
三、外来特点鲜明,胡汉杂糅 |
第二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几种代表性图案研究 |
一、三兔共耳 |
二、异兽神像 |
三、莲花化生 |
四、莲花色轮和摩尼宝火焰纹 |
第三节 隋代莫高窟藻井莲花纹的本土化研究 |
一、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中的莲花 |
二、隋唐莫高窟藻井莲花纹的本土化演变 |
第三章 繁花似锦—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
第一节 唐前期莫高窟图案发展的文化背景 |
一、统一、上升、自信、开放 |
二、创造与兼融并存 |
三、佛教和佛教艺术空前发展 |
四、植物纹样繁荣发展 |
第二节 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和特征分析 |
一、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
二、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统计和分型 |
第三节 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风格和色彩特征分析 |
一、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风格 |
二、初唐莫高窟藻井图案色彩的三种类型 |
第四节 初唐莫高窟葡萄纹和石榴纹的形成和变化 |
一、唐代葡萄纹和石榴纹的来源和形成 |
二、唐代莫高窟葡萄纹和石榴纹的兴起及变化 |
第四章 妙宝庄严—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
第一节 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和内容 |
一、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
二、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统计和分型 |
第二节 初唐后期、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特征 |
一、图案发展与中原近乎同步 |
二、宝相花独占鳌头,造型圆浑 |
三、结构严谨,布局严密 |
四、叠晕繁密,庄重辉煌 |
第五章 气盛而微—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
第一节 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和内容 |
一、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类型划分和内容分析 |
二、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内容统计和分型 |
第二节 盛唐后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特征 |
一、宝相花气盛而微,莲花纹回归 |
二、图案色彩趋向化繁为简 |
三、边饰图案层次增多,开启中唐新风 |
第六章 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的形成及演变 |
第一节 宝相花的构成来源和形成过程 |
一、宝相花的基本纹样和单位纹样 |
二、唐代宝相花的类型 |
第二节 宝相花的变化过程 |
一、第一阶段(唐开国至贞观前期) |
二、第二阶段(贞观后期至开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天宝时期至贞元二年) |
第七章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边饰纹样研究 |
第一节 隋代莫高窟忍冬纹的式微和变异 |
一、隋代莫高窟忍冬纹的式微 |
二、忍冬纹在隋末唐初的变异和融合 |
第二节 唐前期莫高窟卷草纹的形成、变化和类型 |
一、唐代莫高窟卷草纹的主要构成来源 |
二、唐前期莫高窟卷草纹类型和发展阶段分析 |
第三节 隋唐莫高窟联珠纹的兴起和式微 |
一、联珠纹在中国的传播和衰微 |
二、隋唐时期中国对联珠纹的改造 |
三、隋唐联珠纹兴起和式微的社会背景 |
四、隋唐莫高窟联珠纹的类型和统计 |
第四节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中的其他几种边饰 |
一、菱格纹 |
二、龟甲纹 |
三、回纹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敦煌石窟粟特美术研究学术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粟特九姓胡人与敦煌石窟营建 |
二、敦煌石窟粟特胡人供养像研究 |
三、敦煌的胡人胡商画像 |
四、敦煌画胡服研究 |
五、敦煌画胡舞胡乐研究 |
六、敦煌画胡俗研究 |
(一) 莫高窟第158窟涅盘变各国王子举哀图的研究 |
(二) 莫高窟盛唐第23窟“雨中耕作图”与赛祆祈雨活动 |
七、敦煌石窟中亚———波斯风格图案研究 |
八、敦煌石窟外来器物研究 |
九、敦煌画粟特美术特征构图 |
十、敦煌画祆教神只 |
十一、敦煌景教美术 |
结语 |
(9)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资料来源与运用 |
第一章 镌盛德于长夜,播徽猷于万祀——墓葬艺术与图像程序 |
第一节 北齐入华粟特人墓葬及图像程序 |
第二节 北周入华粟特人墓葬及图像程序 |
第三节 隋代入华粟特人墓葬及图像程序 |
第四节 唐代入华粟特人墓葬及图像程序 |
第二章 彩威麟凤,寿非龟鹤——丧葬文化与死亡观念 |
第一节 葬俗 |
第二节 死亡观 |
第三节 墓主像 |
第四节 畏兽为乌获述考 |
第三章 事火为道,灵光照泉——宗教文化与神祗护佑 |
第一节 火坛与祭司 |
第二节 祆神图像考辨 |
第三节 守护神与飞天 |
第四节 祥禽瑞兽 |
第四章 秋夜挥弦,春朝命酌——日常生活与审美之一 |
第一节 乐舞出现场合及其审美观 |
第二节 胡腾舞、胡旋舞与柘枝舞述考 |
第三节 舞蹈审美 |
第四节 葡萄酒文化审美 |
第五章 饰金杂宝,狩禽猎兽——日常生活与审美之二 |
第一节 紧身的魅惑 |
第二节 平头与圆拱顶的交响 |
第三节 狩猎与好运 |
第四节 搏斗与善、恶交锋 |
第六章 慕中夏之风,怀西域之俗——形式审美与文化互动 |
第一节 图像布局与构图——形式美之一 |
第二节 图像质感、技法与色彩——形式美之二 |
第三节 装饰纹样审美——形式美之三 |
第四节 图像题材与内容 |
第五节 文化渊源与审美特征 |
结语 |
附录1: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一览表 |
附录2:北朝隋唐石质葬具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资料范围及来源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分布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汉代石碑分布概况 |
第二节 魏晋石碑分布概况 |
第三节 南北朝石碑分布概况 |
第二章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分类及其功用 |
第一节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分类 |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各类型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与功用的关系 |
第三章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分期 |
第一期:汉魏晋时期 |
第二期:南北朝时期 |
第四章 汉魏晋南北朝石碑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石碑是社会发展的路标 |
第二节 石碑中的图腾意识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论文类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祆教画像石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水石棺床研究现状及其相关问题[J]. 贾永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14)
- [2]入华粟特人服饰审美研究[D]. 张宇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甘、宁考察日志[J]. 李煜东. 中古中国研究, 2020(00)
- [4]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的葬俗变化与中华文化认同[J]. 冯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入华祆教圣火崇拜丛考[D]. 庞晓林. 暨南大学, 2018(01)
- [6]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D]. 陈振旺. 兰州大学, 2018(10)
- [7]祆教“中国化”在地呈现——南响堂山石窟乐舞图像考释[J]. 胡啸. 中国音乐, 2018(02)
- [8]敦煌石窟粟特美术研究学术史[J]. 李国,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2016(04)
- [9]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D]. 孙武军. 西北大学, 2012(01)
- [10]汉魏晋南北朝石碑形制研究[D]. 杨磊. 山东艺术学院,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