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要打战略反攻(论文文献综述)
喻荣军[1](2022)在《音乐剧 烽火家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1931年至1949年。地点上海、哈尔滨、全州、珠河、湘江、苏州、南京、徐州、开封、石家庄、延安、古城、赵县、涉县、光山县、北京等地。人物林书雄男,32岁至38岁。上海达义公学小学教员。共产党地下党员。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战士。林慧歆9岁。林书雄的女儿。(木偶的形象,由一个或是两个女演员来操作)
黄孝阳,陶林[2](2021)在《队伍(长篇小说连载·一)》文中研究指明献给为这片土地热血牺牲的人们,每个春天,他们的队伍从土壤里复活!第一部:重整山河第一章直罗山1人的激情是会干涸的,人的愤怒是会枯竭的,就连人的生命本身也会蒸发殆尽。大战过后,是零零星星的死亡。尽管数日前,在一片如林的手臂间,它们如同海啸,几乎要席卷一切。潮水退去,留下的是这块受伤的土地,坑坑洼洼,被太阳暴晒着,像一只被火烤坏了、散发着焦臭味的动物后腿。
刘蓓蓓[3](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研究 ——以政治动员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内部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动员工作,为提升部队战士的阶级斗争意识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其中,发端于黑龙江军区海伦警备二旅及辽东军区第三纵队七师二十团的诉苦运动,更是为后来全军范围内开展新式整军运动提供了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面对战争期间部队战士普遍存在的厌战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通过开展自下而上的诉苦运动以教育和启发部队战士,以无产阶级斗争思想武装部队战士,以激活部队战士的阶级觉悟与斗争意识,近而增强与拓宽人民军队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也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开展的其他对敌工作提供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全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共划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从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历史底蕴与形成发展角度出发,将作为萌芽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雏形期的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工作加以系统梳理与分析,同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人民军队政治动员工作串联起来,探究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动员工作内容与特点的特殊性与统一性,从中发掘人民军队诉苦运动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研究人民军队诉苦运动形成发展的原因,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部队战士阶级出身、参军缘由及对解放战争的认识角度,全面探究人民军队诉苦运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第三部分内容通过研究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形式与特征,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写的诉苦教材为例深入分析与概括诉苦运动的具体表现方式及特征,进而回扣论文主题与所支撑的理论。第四部分内容通过研究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历史意义,并细化为阶级认同、阶级觉悟、思想提升、阶级解放,深入探究人民军队诉苦运动在解放战争期间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结语部分从人民军队诉苦运动所取得的快速有效的教育效果、军民情感、对敌工作这几个角度,概括了人民军队诉苦运动作为新式整军的一部分,在解放战争期间起到的教育全军和振奋军心的重要保障。
曲成举[4](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柏晓斐[5](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提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宁学峰[6](2019)在《毛泽东与人民军队阵地战的发展》文中指出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作战对手变化、敌我力量对比、我军的作战能力和任务以及战争形势的发展,辩证地看待阵地战这一作战形式,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对于我军阵地战理论的发展起了指导性作用,毛泽东阵地战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作战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阵地战经验,逐步形成了我军阵地战的系统理论,阵地战能力实现了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从不具备打阵地战到能够打现代化阵地战的能力。总结毛泽东阵地战理论与我军阵地战发展历程,对于我军在新时代发展阵地战理论,履行历史使命具有指导意义。
王琪[7](2019)在《《麒麟》杂志中的殖民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殖民地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学杂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具有其独特性。论文选择《麒麟》这一大型通俗文化期刊作个案研究。在全面客观梳理和钩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跳出以往对杂志的研究多从通俗小说入手的单一思路,重新认识和定位《麒麟》杂志。从“虚构”和“非虚构”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麒麟》刊载的所有作品,再现《麒麟》异彩纷呈的文学景观,真实展现伪满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状貌,追寻在浅显作品中蕴藏的殖民文化的内涵。在《麒麟》杂志相关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试图对《麒麟》杂志中的作品做更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并且将《麒麟》中的作品放置于殖民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麒麟》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编辑情况和栏目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说。《麒麟》杂志是在日本强化文艺控制的政策下发展起来的能够展示“满洲国”时期文学面貌的特色样本。论文借鉴了“非虚构”和“殖民”等概念,探讨其作品中殖民文化的内涵及建构。第二部分主要依据学者王晖关于“非虚构”的概念,将《麒麟》杂志中的作品分为完全非虚构类作品、不完全非虚构类作品和虚构类作品,并以典型文本为支撑对《麒麟》中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将作品放入殖民的语境下,发现其中渗透着以“亲日”为核心,以“八纮一宇”为依据的殖民文化,而日本殖民者正是通过“日满互助和王道乐土”的“满洲国”形象、“满洲国的顺民”形象的塑造、“正义合理”的战争形象以及“狡英暴美”的丑化形象与美化的日本形象等形式建构殖民文化,将日本的殖民思想一步步渗透到民众的意识之中,为其殖民野心增砖添瓦。最后一部分从《麒麟》中作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这类虚构类作品出发,作品中蕴含的对乡土的留恋与怀缅和孤独寂寥的情感恰恰表达了在严酷政治文化压制下的微弱反抗之声。而《麒麟》杂志复杂多样的内容反映了殖民地个体与文化的尴尬的处境,在当今这种全新的文化入侵方式之下,我们应重视自身文化的重建。
邓国军[8](2019)在《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视历史研究,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从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是党的优良传统。解放战争时期,党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武装农民、发动农民的重要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军队士兵、宣传员下乡进村开展工作,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路线纲领、政策方针,组织革命斗争。党结合革命中心任务要求,围绕土地革命、支前参战、发展生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农民革命热情,提高农民革命信心、动员了农民革命力量,促进了党的革命事业顺利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善于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影响农民。列宁认为要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教育农民。毛泽东认为党必须重视农民问题、深入调查农民,围绕中心任务、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初创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党不断深化农民问题的认识,把唤醒农民、提高农民政治觉悟作为党的重要政治任务。党根据形势变化和革命具体任务,不断地推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解放战争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急剧变化的国内革命发展形势下,必然需要教育农民认清国内发展趋势,主动选择光明前途,同反革命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革命的全面胜利。与此同时,解放战争的革命对象、革命道路方式也要求必须动员农民力量。没有广大的农民支持是不可能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反革命力量。经过长期的革命历练,中国共产党员也有力量、有组织、有经验教育动员农民。解放战争时期,党根据革命目标任务,结合革命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以形势任务教育为基础,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阶级教育为突破口,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为重点,法制纪律教育为保障,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土地革命、支前工作、冬学活动、诉苦活动、整党运动。党灵活地运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农民,采用最多、最体现时代特色、最管用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启发引导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宣传教育法、形象教育法。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土地革命顺利进行,动员了广大农民参与解放战争,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威望和社会公信力。但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左倾错误思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党的理论教育重视不够、依靠运动式教育等。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历史使命,积累了宝贵经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引领力;结合中心工作,提高创造力;满足利益需求,提高吸引力;注重问题导向,提高说服力;创新途径方式,提高感染力;强调知行一致,提高认同力。新时代下,党要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要在为民办实事中教育提高农民,运用新媒体、文艺等符合时代特色、农民乐于接受的方法教育农民,要严管农村党员干部,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于洋[9](2017)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追溯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今日中国的建设事业,助益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探索思想与实践之间的互动统一关系,不仅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触碰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的本质,又能以最亲密的距离切身感受由革命路径向建设思维转变的曲折与艰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与实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建国形态。抗战结束至伪国大召开是联合建国的尝试阶段。中国共产党处于动态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外有雅尔塔体系四方均势,内有国共之间“战与和”的两难抉择,采取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并行的策略,意图与国民党联合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然而,迫于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以“真民治”为内核的过渡形态的地方自治政权的夭折,标志联合建国尝试的失败。伪国大召开至战略决战前夕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国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共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只战不和”与“和而为战”。在这种转折逻辑下,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一方面在两次民主性反思的作用下,进行了由力量诉求逐渐转向建国探索的土地改革;另一方面受到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构筑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科学、统一的财经工作体系。战略决战前夕至新中国成立是全面建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美苏冷战格局的背景下选择符合人们意愿和历史潮流的方案实现建国理想。形成一边倒的外交思想,国体与政体得以确立并走向成熟,执行机关也在不断具体化,民族问题和国家制度的构思也在日臻完善。而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系之下工业、农业、商业有机结合,城市与乡村兼顾的特征,展示了经济为政治和建国理想服务的逻辑。总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精准地把握了国际国内局势发展的脉搏,并据此不断调整自己的建国思想与实践,始终以建立人民的、统一的、工业化的国家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与实践,既不是苏联建国模式的简单模仿,也不是预设方案的完整呈现,而是一个动态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等思想、理论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建立现代民族民主国家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段顺林[10](2017)在《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平方式”策略,是主张采取积极的政治攻势解决战争问题的灵活斗争策略。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运用主要是在军事强压的态势下,通过灵活的政治攻势使得国民党军队采取包括起义、投诚、和平改编等多种形式的和平方式退出战斗,站到中共和人民的立场上来。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斗争策略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以及毛泽东对其在解放战争前关于“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主张的认识发展。他在解放战争中对“和平方式”策略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重庆谈判期间,对“和平建国”的渴望;解放战争初期,“以战促和”争取和平;解放战争中后期,力求实现“局部和平”。从中可见,其“和平方式”策略是在战争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后以“北平方式”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成熟。“和平方式”策略的具体发展和实践过程,根据时期特点主要分为重庆谈判和战略防御阶段(1945.8-1947.6)、战略反攻阶段(1947.7-1948.8)、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阶段(1948.9-1949.5)、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6-1949.12)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均有毛泽东“和平方式”策略运用于解决战争问题的典型事例,也有其在认识方面的发展过程,其思想策略在解放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主要特点,包括军事压迫与政治引导相结合;分化瓦解敌方势力与区别对待敌方阵营相结合;必须接受和平条件与宽大处置相结合。该思想策略在加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减少战争破坏,从而为社会恢复与建设提供条件;同时,也为后来解决国内军事、政治分歧提供了蓝本,例如在此思想策略的引导下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后来,在吸收毛泽东“和平方式”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影响至今。
二、今年要打战略反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要打战略反攻(论文提纲范文)
(2)队伍(长篇小说连载·一)(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重整山河 |
第一章直罗山 |
1 |
2 |
3 |
第二章曲家沟 |
1 |
2 |
3 |
第三章连城县 |
1 |
2 |
3 |
第四章天子岭 |
1 |
2 |
3 |
第五章老虎崖 |
1 |
2 |
3 |
第六章太平桥 |
1 |
2 |
3 |
第七章横峰站 |
1 |
2 |
第八章平州城 |
1 |
2 |
3 |
第九章尚义街 |
1 |
2 |
3 |
第十章树旗帜 |
1 |
2 |
3 |
第十一章观音庙 |
1 |
2 |
3 |
第十二章城门北 |
1 |
2 |
3 |
第十三章慈云寺 |
1 |
2 |
3 |
第十四章宽良街 |
1 |
2 |
3 |
第十五章小校场 |
1 |
2 |
第十六章绿柳晴 |
1 |
2 |
3 |
第十七章新月钩 |
1 |
2 |
第十八章上莲河 |
1 |
2 |
3 |
第十九章唐家院 |
1 |
2 |
3 |
第二十章河豚宴 |
1 |
2 |
3 |
第二十一章稻河湾 |
1 |
2 |
3 |
第二十二章十八集 |
1 |
2 |
3 |
第二十三章望江楼 |
1 |
2 |
3 |
第二十四章战莲河 |
1 |
2 |
3 |
(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研究 ——以政治动员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历史底蕴与形成发展 |
(一)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历史底蕴 |
(二)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形成发展 |
二、人民军队诉苦运动形成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哀兵必胜”的传统军事思想 |
(二)人民军队战士的阶级出身 |
(三)人民军队战士的参军缘由 |
(四)人民军队战士对革命战争的认识 |
三、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的形式与特征 |
(一)诉苦运动与土地改革相结合 |
(二)诉苦运动与推翻资产阶级压迫相结合 |
(三)诉苦运动与实现自身解放相结合 |
(四)诉苦运动与实现阶级解放相结合 |
四、人民军队诉苦运动历史意义 |
(一)找到了由个人仇恨到情感共鸣的阶级认同 |
(二)完成了由阶级模糊到阶级觉悟的思想提升 |
(三)达到了由阶级觉悟到翻身做主的精神提升 |
(四)实现了由翻身做主到阶级解放的民主革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5)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毛泽东与人民军队阵地战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长期存在的实际,原则上反对打阵地战,只有在极为有利或不得不打的情况下进行阵地战 |
(一)武装起义和游击战时期的阵地战 |
(二)正规战时期的阵地战 |
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持久战战略和敌强我弱的实际,在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反对打消耗性的阵地战,阵地战在战略反攻阶段是重要作战形式 |
(一)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 |
(二)战略反攻阶段 |
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迅速转变和不同阶段我军任务的实际,逐步提高了阵地战在三种作战形式中的地位,总结了一系列阵地战的原则和方法 |
(一)阵地进攻战 |
(二)阵地防御战 |
(三)城市进攻战 |
(四)城市防御战 |
四、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朝鲜战场的特殊实际以及我军现代化作战和保障能力的巨大提升,适时将阵地战提高到战略高度,阵地战首次成为我军主要作战形式 |
(一)运动战阶段 |
(二)阵地战阶段 |
五、国防建设时期,毛泽东根据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可能情况,认为阵地战是重要但不是主要作战形式,同时也要加强一定的阵地战准备工作 |
六、结论 |
(7)《麒麟》杂志中的殖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麒麟》杂志概说 |
1.2 关键词概说 |
1.2.1 “虚构”·“非虚构” |
1.2.2 殖民文化·日本殖民文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麒麟》杂志中作品的构成 |
2.1 基于“事实”的书写:完全非虚构类作品 |
2.1.1 战争时局的宣扬:政论类 |
2.1.2 日常生活的观照:说明类 |
2.1.3 简单生活的消遣:新闻轶闻类 |
2.1.4 人物景观的描绘:传记游记类 |
2.1.5 知识常识的杂说:其他 |
2.2 虚实相间的写作:不完全非虚构类作品 |
2.2.1 附和时局的鼓吹:纪实小说 |
2.2.2 历史事件的展现:历史小说 |
2.2.3 奇闻异闻的改写:实话、秘话小说 |
2.2.4 曲艺形式的表现:弹词、民歌、鼓词 |
2.2.5 传说现实的摹写:脚本、民间传说 |
2.3 想象的叙述:虚构类作品 |
2.3.1 脱离现实的想象:小说 |
2.3.2 童趣十足的写作:童话寓言故事 |
2.3.3 表情达意的书写:诗歌 |
2.3.4 传达情感的叙述:散文 |
第3章 《麒麟》杂志中殖民文化的内涵与建构 |
3.1 称霸野心的矫饰:作品中殖民文化的内涵 |
3.1.1 殖民文化的核心:亲日 |
3.1.2 文化殖民的依据:“八纮一宇” |
3.2 权力话语的操纵:作品中日本殖民文化的建构 |
3.2.1 “满洲国”的表述:“国家”形象的塑造 |
3.2.2 “满洲国”的“顺民”:“满洲国国民”形象的塑造 |
3.2.3 “正义合理战争”的阐释:侵略史实的捏造 |
3.2.4 “日本与英美身份”的重塑:日本与英美形象的塑造 |
第4章 《麒麟》杂志中的反殖因素与对殖民文化的思考 |
4.1 潜藏深处的反抗:作品中的反殖因素 |
4.1.1 微弱的抵抗之声:乡土情结的怀缅 |
4.1.2 压抑的反抗之绪:自我情感的抒发 |
4.2 清醒的展望:作品中殖民文化的思考 |
4.2.1 殖民地个体与文化的尴尬处境 |
4.2.2 变异与发展:殖民文化现象的变异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麒麟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难点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 运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 |
(三) 善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广泛影响农民 |
二、列宁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一)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迫切的问题 |
(二) 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 |
(三) 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教育影响农民 |
三、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一) 重视农民问题,强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二) 深入调查农民,把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
(三) 围绕中心工作,调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四) 运用合理方式,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基础 |
一、解放战争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党初创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解放战争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借鉴 |
(一) 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首要前提 |
(二) 内容科学,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内在要求 |
(三) 方式多样,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条件 |
(四) 组织有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基本保障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背景 |
一、形势要求:需要教育农民认清国内革命发展形势 |
(一) 战和之间,需要教育动员农民积极准备,应对复杂局面 |
(二) 全面内战,需要教育动员农民坚定立场,勇敢反击自卫 |
(三) 战略反攻,需要教育动员农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
二、斗争需要:革命道路方式决定了必须动员农民力量 |
(一) 革命斗争的对象决定了需要教育动员农民 |
(二) 革命斗争的方式和道路决定了需要紧紧依靠农民 |
(三) 农民作为重要民主革命力量需要动员组织 |
三、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有力量组织领导教育农民 |
(一) 党的正确领导是政治保障 |
(二) 人民政权和武装力量是力量保障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形势教育 |
(一) 政治形势教育 |
(二) 军事形势教育 |
(三) 经济形势教育 |
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 |
(一) 革命前途教育 |
(二) 革命性质教育 |
(三) 革命长期性教育 |
(四) “蒋必败、我必胜”的信念教育 |
三、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教育 |
(一) 破除旧思想,宣传阶级观念 |
(二) 讨论“谁养活谁”,提升阶级意识 |
(三) 划成分斗地主,开展阶级斗争教育 |
四、党的政策教育 |
(一) 经济政策教育 |
(二) 军事政策教育 |
(三) 民主政策教育 |
(四) 文化政策教育 |
五、法制纪律教育 |
(一) 法制观念教育 |
(二) 战勤纪律教育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径 |
一、在土地改革中教育农民 |
(一) 宣传党的土地政策,教育农民翻身做主 |
(二) 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激发农民阶级斗志 |
(三) 鼓励保卫土改果实,动员农民参军支前 |
二、在支前工作中教育农民 |
(一) 开展生产支前教育,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
(二) 开展参军参战教育,动员农民走向前线 |
(三) 加强民工组织教育,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 |
三、在冬学活动中教育农民 |
(一) 冬学组织:保障冬学顺利 |
(二) 冬学内容:强调政治教育 |
(三) 冬学方式:力求生动活泼 |
(四) 冬学目的:促进文化翻身 |
四、在诉苦活动中教育农民 |
(一) 走访宣传动员,启发农民忆苦 |
(二) 组织集体诉苦,鼓励苦主吐苦水 |
(三) 引导深挖苦根,积极开展斗地主 |
五、在整党运动中教育农民 |
(一) 整党缘由:推进土地改革 |
(二) 整党实施:开门整党 |
(三) 整党效果:整顿改善了党和群众两支队伍 |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启发引导法 |
(一) 提问启发:解除思想疙瘩 |
(二) 民主讨论:相互提高认识 |
(三) 正面说服:坚持正确方向 |
二、比较教育法 |
(一) 比较鉴别:增强辨别能力 |
(二) 回忆对比:启发思想觉悟 |
(三) 横向比较:促进反思提高 |
三、典型教育法 |
(一) 选树优秀典型 |
(二) 组织学习典型 |
(三) 培养照顾典型 |
四、宣传渗透法 |
(一) 明确宣传内容 |
(二) 改进宣传方法 |
(三) 丰富宣传载体 |
五、形象教育法 |
(一) 改造旧戏剧,创造新内容 |
(二) 改造旧艺人,塑造新文艺工作者 |
第七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问题 |
一、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 保证了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
(二) 动员了广大农民支前参战 |
(三) 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
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思想观念上:错误思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
(二) 教育内容上:党的理论教育不足 |
(三) 教育方式上:依赖运动式教育 |
第八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一、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 |
(二) 结合中心工作,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 |
(三) 满足利益需求,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
(四) 注重问题导向,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 |
(五) 选用合适方法,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六) 强调知行一致,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力 |
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 提高认识,重视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 突出重点,坚持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农民 |
(三) 把握要点,注重在为民办实事中教育农民 |
(四) 创新方式,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农民 |
(五) 抓住关键,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建国思想“场域”的历史解析 |
1.3.2 研究方法: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 |
第2章 联合建国的尝试:地方自治和民主联合政府的夭折 |
2.1 联合建国背后的逻辑:雅尔塔体系均势下的战与和 |
2.1.1 雅尔塔体系中的美国与苏联 |
2.1.2 美、苏、国、共四方达成的均势 |
2.1.3 战与和的此消彼长 |
2.2 联合建国的目标形态:国家民主化 |
2.2.1 联合建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眼中的“民主” |
2.2.2 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的并行 |
2.2.3 国家民主化的形态 |
2.3 联合建国的过渡形态:地方自治政权 |
2.3.1 地方自治政权建设的土壤:战与和 |
2.3.2 以省为基础的地方自治和以县为基础的地方自治的对垒 |
2.3.3 解放联合会的构思:苏联地方自治政权经验与教训的借鉴 |
2.3.4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过渡形态的地方自治政权 |
第3章 独立建国的探索: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协奏 |
3.1 在转折逻辑下建国思想的独立性与探索性 |
3.1.1 转折的逻辑 |
3.1.2 转折逻辑下建国思想的独立性 |
3.1.3 转折逻辑下建国思想的探索性 |
3.2 土地改革:由力量的诉求转向建国的探索 |
3.2.1 土地改革的目的:力量诉求 |
3.2.2 土地政策的变迁 |
3.2.3 对民主的两次反思 |
3.2.4 经济、政治、法律方面的建国探索 |
3.3 财经工作重心的转移:由支持战争转向经济建设 |
3.3.1 财经工作的两条主线:支持战争和发展经济 |
3.3.2 战时的财经工作体系的构筑 |
3.3.3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 |
3.3.4 “工业化”的构思与科学统一的财经工作体系的构筑 |
第4章 全面建国的实践: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展开 |
4.1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形成 |
4.1.1 “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的前提 |
4.1.2 “一边倒”外交政策下的全面建国 |
4.2 政治建设的全面展开 |
4.2.1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互动 |
4.2.2 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向人民民主专政思想过渡 |
4.2.3 政权形式的演变与成熟 |
4.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单一制”国家构想的确立 |
4.3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全面展开 |
4.3.1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存在的外部环境 |
4.3.2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动态演变 |
4.3.3 对于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 |
4.3.4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构思背后的政治指向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1、选题来源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思路和方法 |
2、主要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斗争策略的论述 |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
(三)毛泽东“和平方式”策略的前期经验:“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
第二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形成过程 |
(一)重庆谈判,对“和平建国”的渴望 |
(二)解放战争初期,“以战止战”以战争促和平 |
(三)解放战争中后期,力求实现“局部和平” |
第三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实践 |
(一)重庆谈判期间及战略防御阶段(1945.8—1947.6) |
1、高树勋起义 |
(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7—1948.8) |
1、石家庄战役 |
2、开封之战 |
(三)战略决战及渡江战役阶段(1948.9—1949.6) |
1、吴化文起义 |
2、长春起义 |
3、何基沣、张克侠起义 |
4、北平和平解放 |
5、“北平方式”的提出与“北平和谈”的破裂 |
(四)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6—1949.12) |
1、湖南和平解放 |
2、绥远和平解放 |
3、新疆和平解放 |
4、云南和平解放 |
第四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特点 |
(一)军事压迫与政治引导相结合 |
(二)分化瓦解敌方势力与区别对待敌方阵营相结合 |
(三)必须接受和平条件与宽大处置相结合 |
(四)“和平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存在曲折性 |
第五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影响及意义 |
(一)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影响 |
1、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
2、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
3、减少战争破坏,为社会恢复与建设创造条件 |
4、为后来解决国内军事、政治分歧提供了蓝本 |
(二)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今年要打战略反攻(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剧 烽火家书[J]. 喻荣军. 戏剧文学, 2022(01)
- [2]队伍(长篇小说连载·一)[J]. 黄孝阳,陶林. 作品, 2021(04)
- [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诉苦运动研究 ——以政治动员为视角[D]. 刘蓓蓓. 延安大学, 2020(12)
- [4]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6]毛泽东与人民军队阵地战的发展[J]. 宁学峰. 世纪桥, 2019(09)
- [7]《麒麟》杂志中的殖民文化研究[D]. 王琪.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8]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邓国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D]. 于洋. 清华大学, 2017(02)
- [10]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D]. 段顺林. 湘潭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