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提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何勇[2](2021)在《《蜀籁》熟语研究》文中认为《蜀籁》是四川遂宁人唐枢编辑的四川方言熟语集子,留存了民国及民国以前湖北、云贵、江西和陕西等地与四川方言接触后形成的四川口语实际。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婚丧习俗,社会生产、生活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传统,是地区生活史和人文史研究的重要辅助材料。本文对《蜀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研究,利用该书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借助田野调查、方言志书和古籍文献等,对《蜀籁》中已消失或行将消失在实际中的部分四川方言熟语条目进行了梳理、阐释。从而可以看到四川人民综合运用比喻、引申、谐音、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塑造的一个个极具四川地域特色的方言熟语,展示了四川人民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源远流长的蜀地文化和深厚久远的人文底蕴。
何一民,钟思文[3](2021)在《刘邓潘起义的“蝴蝶效应”与蒋介石川西会战之梦的幻灭》文中提出1949年是国共两党决定胜负的关键之年,年末的川西战役为最后一次大决战。四川西部地区聚集了国民政府近百万的军队,蒋介石亲自坐镇成都指挥,准备与人民解放军在此决一胜负。但是川西会战以国民党的惨败而告终,蒋介石仓皇逃离成都,近百万的国民政府军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土崩瓦解,或起义、或投降、或被俘,仅少数人逃往西昌方向,次年3月前被全部消灭。蒋介石的川西大会战计划之所以幻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考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四川地方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发动的彭县起义对战局的影响。彭县起义的发生,打破了蒋介石的计划,迫使蒋介石迅速撤离大陆,飞往台湾,导致麇集川西的国民政府军队群龙无首,指挥失措;刘、邓、潘的起义部队配合人民解放军拦截南逃的国民政府军队,并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从而产生了"蝴蝶效应",致使蒋介石的川西战役防线彻底瓦解。
闫晨[4](2020)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研究》文中提出抚顺战犯管理所是作为一个特殊机构存在的(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管理战犯的机构),它与太原战犯管理所是新中国为关押和改造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及国民党战犯而设立的特殊机构。作为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抚顺战犯管理所与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后续解决密切相关,它是为了解决苏联移交给中国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俘获的战争犯罪分子问题而设立的。苏联移交给中国的战犯包括日本战犯和伪满战犯两大部分,中国将交接过来的这些战犯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在关押改造日本战犯、伪满战犯的同时,中国对国民党战犯也进行了集中的关押与改造,部分国民党战犯便集中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同日本战犯、伪满战犯一起接受改造。抚顺战犯管理所根据中央的指示,对在所内关押的所有战犯实行了人道主义的待遇。抚顺战犯管理所对改造战犯工作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进,形成了一整套不同于以往国家关押与改造战犯的方法。通过这些特殊的方式方法,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战犯对自己所犯的罪行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在1956年的沈阳审判时被审判的战犯全部认罪,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事件。抚顺战犯管理所创造了“抚顺奇迹”,为中国和世界对战犯的管理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抚顺战犯管理所这一机构以及这一机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主要阐述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成立与接收战犯。重点研究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成立、组织机构,人事设立以及接收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前的具体准备工作与接收战犯的具体内容。其次主要论述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设施、抚顺战犯管理所中的战犯,包括日本战犯、伪满战犯以及国民党战犯。研究探讨对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具体收容。再次,主要论述抚顺战犯管理所对战犯的改造。其中,(1)分析抚顺战犯管理所对关押战犯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战犯进行思想学习,对战犯做思想工作来达到教育改造战犯的目的。(2)分析通过组织战犯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行教育改造战犯。(3)分析抚顺战犯管理所组织战犯参加劳动的目的,探讨劳动改造对战犯改造的重要作用。(4)研究战犯自我认罪,自我坦白,自我悔过。第四,主要论述对战犯的审判与释放。分析新中国对日本战犯、伪满战犯以及国民党战犯的审判,探讨对战犯的收押与释放。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总结抚顺战犯管理所在战犯改造、释放以及对中国内政、外交所产生的影响。
冯叶[5](2020)在《张钫文教活动研究》文中提出张钫是以军功出身的民国时期军阀,虽长久带军征战,但身上却不乏文人气息,他一生热爱慈善,醉心文教活动,在豫陕地区颇有名望,被河南人民称为“大家长”。在近代河南教育曲折发展的大背景下,张钫通过新旧教育的学习经历、家国情怀的激励及亲友影响逐渐认识到了开办文教活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自身条件上,张钫身居要职为兴办文教活动提供了便利,积极兴办实业为文教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在社会条件上,张钫受到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影响及社会上多方力量的支持,不断激励着他为祖国兴办教育,输送人才。双重条件共同推动张钫坚持文教活动的热情。张钫的文教活动涉及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活动、帮助青年学子等多个方面。在张钫长达四十多年的文教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主张。在学校教育中,他认为办好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紧跟世界趋势发展西式教育,立足中国现状注重乡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张钫认为要培育出能够服务社会、开创风气、维辅国政的实用性人才。在保护传统文化中,张钫认为要增强文化的引导力,让百姓自发形成保护文化的觉悟,发扬优秀文化,走出国门,扩大影响。张钫的文教思想和实践活动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不仅开启了民智,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从现实意义看,张钫的文教活动也颇有启迪作用,为我国目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都起到一定借鉴意义。在历史学提倡研究目光下移的大背景下,展开对张钫文教活动的研究,不仅顺应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增加对张钫文教活动的了解,并对张钫的文教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李昊原[6](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宗灵[7](2019)在《“撑伞”与“扎根”:试析抗战时期中共在四川地区的统战活动》文中提出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位于大后方的四川地区进行了细致持久且多层并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拓工作。这既推动了四川地方实力派转向"联共抗日"的方针,促进了川内民众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也大大增强了中共在西南区域社会各界的思想辐射力与政治影响力,为民主革命在四川的最后胜利做了重要的铺垫。中共在四川施行的统战活动,作为一则区域性个案,可让后人管窥其如何在历史重要关口把握机遇,向中国社会深植以完成崛起兴盛的目标,亦有助于认知中国革命胜利的密码。
张皓[8](2019)在《蒋桂南撤之争与解放军战略大追击》文中指出1949年,蒋介石、桂系双方在败退之际产生南撤之争。蒋介石计划退往台湾;桂系企图撤退入粤割据两广,迫不得已时退守海南岛。桂系的战略导向是防守湘桂粤边一线并与解放军进行湘南决战,因之要求蒋介石调其嫡系军队参战,以便桂系军队入粤。蒋介石则通过加强广州部署阻止桂系入粤。其后,白崇禧部拟经滇黔进取云南并相机撤入缅甸或越南,但蒋介石通过布兵黔东和云南设阻使白崇禧的计划再次落空。中共中央军委利用蒋桂之间矛盾,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指挥解放军南线部队采取大迂回大包围战略,接连进行衡宝战役、广州战役、粤桂边战役,并在桂越边展开大追击。在蒋介石的掣肘和解放军的战场打击下,桂系军队最终覆灭,国民党军华南防线瓦解。解放军顺利达成华南大追击的战略目标,并一举奠定解放海南岛的基础。
史煜[9](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宋霖[10](2018)在《新四军第四支队组建全过程考述》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通电,呼吁"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致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
二、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2)《蜀籁》熟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蜀籁》简介 |
1.2 《蜀籁》研究现状 |
1.2.1 《蜀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蜀籁》语言背景及方言熟语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蜀籁》熟语概述 |
2.1 惯用语 |
2.2 谚语 |
2.3 歇后语 |
2.4 其他 |
第三章 《蜀籁》熟语文化内涵 |
3.1 《蜀籁》反映的地方文化风俗 |
3.1.1 婚俗 |
3.1.2 丧俗 |
3.1.3 其他风俗 |
3.2 《蜀籁》反映的社会生产生活 |
3.2.1 社会生产 |
3.2.2 社会生活 |
3.2.3 娱乐方式 |
3.3 《蜀籁》反映的生活智慧 |
第四章 《蜀籁》所辑方言本字考 |
第五章 《蜀籁》熟语例释 |
4.1 三字格 |
4.2 四字格 |
4.3 多字格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刘邓潘起义的“蝴蝶效应”与蒋介石川西会战之梦的幻灭(论文提纲范文)
一、刘、邓、潘与蒋介石关系的疏离与博弈 |
(一)刘文辉与蒋介石关系的疏离 |
(二)邓锡侯与蒋介石关系的疏远 |
(三)潘文华与蒋介石关系的疏离 |
二、中共的争取与刘邓潘起义的策划 |
(一)邓锡侯部的起义筹划 |
(二)刘文辉部的起义筹划 |
(三)潘文华部的起义筹划 |
三、彭县起义与川西战役的瓦解 |
(一)起义前形势变化与多方面博弈 |
(二)刘邓潘彭县起义与蒋介石建立“陆上基地”计划的破产 |
(三)彭县起义的“蝴蝶效应”与川西战役的终结 |
结语 |
(4)抚顺战犯管理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 |
0.2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主要成就 |
0.3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不足 |
0.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0.5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成立与战犯接收 |
1.1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前身 |
1.2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成立及组织 |
1.3 接收战犯 |
2 抚顺战犯管理所中的战犯 |
2.1 抚顺战犯管理所中的设施 |
2.2 日伪战犯的收容 |
2.3 国民党战犯的收容 |
3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战犯改造 |
3.1 思想学习 |
3.2 参观社会主义的成就 |
3.3 劳动改造 |
3.4 坦白运动 |
4 战犯的审判与释放 |
4.1 日伪战犯的审判 |
4.2 国民党战犯的审判 |
4.3 战犯的收押与释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张钫文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二、学术史梳理 |
(一)近代河南教育研究现状 |
(二)张钫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背景及动因 |
第一节 近代河南时代背景 |
一、近代河南的社会背景 |
二、近代河南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动因 |
一、家庭教养与学习经历 |
二、家国情怀推动 |
三、好友影响 |
第二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条件 |
第一节 自身条件 |
一、身居高位有实力 |
二、创办实业有财力 |
第二节 社会条件 |
一、教育救国 |
二、各界支持 |
第三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内容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一、创办各级学校 |
二、资助各级学校 |
三、张钫的教育办学理念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活动 |
一、支持社会教育 |
二、保护民族文化 |
三、援助文化传人 |
四、张钫的文化活动理念 |
小结 |
第三节 扶助青年人才 |
一、帮助青年人才 |
二、张钫的人才理念 |
第四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成效 |
一、开启民智 |
二、培养人才 |
第二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不足 |
一、缺乏健全体制 |
二、个人影响过大 |
结语 |
附录 :张钫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
3.2.1 杂志内容概况 |
3.2.2 重点文章分析 |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
结语 |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撑伞”与“扎根”:试析抗战时期中共在四川地区的统战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
二、撑伞:中共组织在四川地区的上层统战工作 |
三、扎根:中共组织在四川地区的下层统战工作 |
四、结语: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开展统战工作的特点及成效 |
(8)蒋桂南撤之争与解放军战略大追击(论文提纲范文)
一、蒋桂撤退企图与中共战略部署 |
二、蒋桂入粤之争与广州解放 |
三、桂系西逃南撤与粤桂边战役 |
结 论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蜀籁》熟语研究[D]. 何勇.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刘邓潘起义的“蝴蝶效应”与蒋介石川西会战之梦的幻灭[J]. 何一民,钟思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抚顺战犯管理所研究[D]. 闫晨. 辽宁大学, 2020(01)
- [5]张钫文教活动研究[D]. 冯叶.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撑伞”与“扎根”:试析抗战时期中共在四川地区的统战活动[J]. 刘宗灵. 兰州学刊, 2019(11)
- [8]蒋桂南撤之争与解放军战略大追击[J]. 张皓. 历史研究, 2019(03)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新四军第四支队组建全过程考述[A]. 宋霖. 铁流(3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