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样的大小对混凝土试验强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严诺[1](2020)在《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着较好的力学特性、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从而近年来成为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但随着日益增加的大流量交通、车辆重载超载等问题出现,造成许多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开裂、车辙、破损等病害,其运行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车辙相较于其他病害造成沥青路面的损坏更大、发生率及维修难度更高,对路面交通运输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六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在典型断面钻取芯样进行沥青抽提试验、筛分试验等来探究导致该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基于马歇尔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完成了沥青材料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的研究。对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行车道车辙病害情况较超车道严重,且中面层产生的车辙变形量相对较大。通过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毛体积密度测定,发现压密变形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进一步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筛分试验、沥青抽提试验,发现沥青含量和级配都对车辙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级配偏细也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发生的重要原因。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基础,通过室内车辙试验研究不同沥青材料、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研究了不同温度与不同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级配越细、荷载越大、温度越高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是不利。通过水稳试验研究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表明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大,其水稳定性随之降低。从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措施角度出发,分别从晒水降温处理、设置专用爬坡车道、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宋涵宇[2](2020)在《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力学参数的影响》文中提出现场钻芯取样是一种简单、直观、有效的路面性能检测方法,是道路进行养护决策时最为实用的手段之一。但现场钻取的芯样受路面病害、结构形式、钻芯操作等影响,所钻取的芯样高度往往达不到标准试件的高度,采用已有的评价方法,不能准确得到其力学指标。因此研究尺寸效应对芯样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的组合分析,借助实体工程试验进行论证,对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尺寸效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选取四种沥青混合料类型(AC-13基质、AC-13改性、AC-16基质、AC-16改性),通过试验室成型高度为30mm、40mm、50mm、63.5mm的试件,开展劈裂抗拉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单轴贯入试验。基于数据拟合算法,经过多次数据迭代,研究高度、级配、胶结料及空隙率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推导出试件尺寸与其力学性能的等效方程,进一步推导出尺寸效应公式,拟合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尺寸效应系数公式。其次,基于有限元分析以粘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广义的Prony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获得不同高度试件在劈裂抗拉试验及单轴贯入试验中的受力状态,得出试件高度与尺寸效应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室内试验结果相比较,进行误差对比分析,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尺寸效应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最后,对路面钻取的芯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尺寸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合本文提出的尺寸效应系数公式对非标准试件强度进行转化,分析转化后强度值的离散型,验证尺寸效应系数公式的准确性。
胡炜[3](2019)在《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是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RCC)坝仓面施工中的三大核心目标。然而,目前缺乏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以及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且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量化分析困难,缺乏考虑施工质量影响的进度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围绕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RCC坝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提出层面压实刚度感知方法,解决分层施工条件下振动轮与混凝土动力学响应特征感知的难题,实现层面压实刚度、碾压参数、混凝土性能参数的全面感知;建立压实质量核极限学习机智能分析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混沌布谷鸟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基于快速留一交叉验证,提出压实质量核极限学习机在线更新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相较于多元非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传统预测模型,建立的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升约6.3%、4.8%和13.8%;且通过在线更新,模型对新样本的预测残差绝对值约为3%,模型泛化能力得到增强。(2)RCC坝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基于混凝土生产时间和层面卸料平仓位置时空匹配,提出层间结合时间感知方法;针对不平衡样本数据,基于过采样-代价敏感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建立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模型,实现对不合格层间结合质量的智能判断;在Ada Boost.RT集成学习算法框架下建立层间结合质量相关向量回归(RVR)智能分析模型,实现对小样本条件下合格层间结合质量的精确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建立的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模型G-mean值达到0.90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不平衡数据分类能力;建立的层间结合质量RVR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8881,表明模型对小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3)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构建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框架;建立RCC坝仓面施工精细化仿真模型;基于狄利克莱混合(DPM)模型和排列熵法改进序贯更新和贪婪搜索算法,提出仿真参数自适应更新方法;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提出针对补碾和铺垫层工序的仿真逻辑链自适应调整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得到的仿真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偏差率在3%~4%,模型仿真精度高,证明了提出的自适应仿真方法的有效性。(4)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分析建立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提出自适应参考点法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求解高维多目标下的仓面施工Pareto最优解集;采用相对随机占优度量化和逼近理想值(TOPSIS)法对仓面施工Pareto最优解集进行多属性决策,优选出最优仓面施工方案。结合工程实例,相较于实际值,得到最优施工方案的工期在同为平层施工时缩短约14%,且机械利用率增大约9%,压实度增大约0.5%,抗拉强度比增大约2%,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目标均得到显着改善,证明了提出的多目标优化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董尼娅[4](2019)在《沥青面层混合料粘弹塑性参数及车辙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车辙是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目前江苏省的大部分高速公路路龄已经超过10年,部分超过15年,已经超出了原先的设计使用年限,于是,摆在路面养护管理者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现役的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的是否出现衰减,面层的车辙深度增长是否会在未来数年出现加速。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实际沥青面层抗车辙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未来的车辙深度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测。首先,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多序列重复加载试验,提出了基于该试验的两个全新的评价指标——复合平均应变率及复合蠕变劲度模量。通过进行不同加载顺序、多个应力循环下的多序列重复加载试验以及两种应力下的传统重复蠕变试验,探究了加载顺序对复合平均应变率的影响,应力循环对永久应变率的影响以及永久应变率随应力大小的变化规律,对比了新旧评价指标的变异性和对不同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区分度。基于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力学响应和温度场计算结果,确定了用于改进版的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的压头直径、各面层的加载应力范围及试验温度。然后,基于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提出了一种从蠕变曲线中计算材料动态模量的方法。对不同级配和沥青类型的混合料分别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传统动态模量试验和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根据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探究了加载频率、应力水平、最大公称粒径、沥青类型、PG等级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根据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应力水平、重复加载次数、应力循环次数、混合料类型、试件高度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最后,对比了两种方法测得的动态模量的差异。接着,对不同高速公路断面的中面层芯样分别进行了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和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探究了不同试验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各评价指标与路面车辙性能的相关性。随后,对多条高速公路断面不同层位的芯样分别进行了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分析了取芯位置、沥青类型、混合料密度、层位、累积轴次、路龄等因素对混合料永久应变率的影响,提出了沥青混合料永久应变率随累积轴次的四阶段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层位在不同等级应力下的应变率发展阶段;同时分析了永久变形对不同层位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程度;最后,建立了包含五个经验参数(标定系数、永久变形贡献率、结构层厚度、车道分布系数、累积轴次)和一个力学参数(双重复合平均应变率)的力学经验法车辙预测模型。以沿江高速为例,计算了路面的温度分布系数、轴重分布系数,统计了历年的累计轴次,建立了不同轴重区间下各层混合料的温度复合应变率随路龄的分段拟合规律,计算了历年的双重复合平均应变率,预测了沿江高速从通车至未来五年的车辙发展,通过与实际值的对比确定了标定系数,然后采用该标定系数预测并验证了江苏省镇溧、徐济高速取芯断面于2017-2018年的车辙增量。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供了全新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开辟了新的角度来揭示沥青混合料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和进行符合路面实际轴载谱的车辙预测,可为实际路面车辙病害的养护管理提供更准确的解决方案。
胡茂顺[5](2019)在《豆砾石回填灌浆层在TBM隧洞衬砌体系中的力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TBM施工过程中,回填层强度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那么,究竟回填层是否需要达到目前设计的强度?本文综合利用工程资料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数值模型试验、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充分考虑豆砾石回填、灌浆的工序及豆砾石回填灌浆体的形成过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回填层强度和变形的关系,确定不同强度条件下回填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然后对回填层在联合受力体系中的作用展开研究,揭示回填层的作用机理,研究回填层弹性模量、厚度、泊松比以及地应力侧压力系数对管片上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明确工程中回填层的强度需求,提出有压隧洞和无压隧洞回填层的强度设计建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作参考。本文主要获得成果如下:(1)采用现场取样和室内预制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拟合出回填层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强度的关系,得到随着回填层强度的提高弹性模量随之增大、泊松比随之减小的结论。(2)弹性模量的影响:管片应力与Eb/E(回填层与围岩弹性模量比值)的曲线上存在明显的临界点,临界点所对应的Eb的值可以称作临界值,用符号EK1表示。当Eb小于临界值EK1时,管片应力随回填层强度提高而提高;当Eb大于临界值时,则管片应力随回填层强度提高而降低。(3)泊松比的影响:泊松比变化对管片应力的影响与回填层弹性模量有关,弹性模量存在一个临界值EK2。当回填层弹性模量小于EK2时,管片应力随泊松比增大而增大,且弹性模量越小,这种趋势越明显;当回填层弹性模量大于EK2时,管片应力随泊松比增大而减小,且弹性模量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4)厚度的影响:回填层厚度变化对管片应力的影响与回填层弹性模量有关,弹性模量存在一个临界值EK3。当回填层弹性模量小于EK3时,管片应力随t2/t1(回填层与管片厚度比值)的值增大而增大,且弹性模量越小,这种趋势越明显;当回填层弹性模量大于EK3时,管片应力随t2/t1的值增大而减小,且弹性模量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5)回填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变化对管片应力分布规律基本没有影响,而厚度和地应力侧压力系数的变化有较大影响。(6)对于无压隧洞,当围岩条件较好时,在保证回填层自身不破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回填层的强度;而当围岩条件较差时,应尽量使用高强度的回填层。对于有压隧洞,应尽量使用高强度的回填层。在工程应用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肖栋[6](2019)在《振动搅拌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在公路建设领域应用广泛,近些年工程技术人员对其材料组成和使用性能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过程研究不足。已有研究表明,振动搅拌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可极大的提高混凝土搅拌质量和效率,本文将这种振动搅拌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合过程,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以后公路的修筑提供参考。本文依托安阳西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试验路铺筑等手段,对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振动搅拌的过程特性,振动搅拌对混合料的作用;其次,分析确定了振动搅拌的时间、振动频率等相关参数以及试验方案;最后,设置级配、水泥含量、龄期不同的变量参数,对振动搅拌和常规搅拌方式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室内对比试验。将振动搅拌应用于实体工程,通过铺筑振动搅拌和常规搅拌试验段,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振动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有提高效果,并且提升效果对4%水泥含量较高;振动搅拌对劈裂和弯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同条件下,骨架密实的劈裂和弯拉强度均大于悬浮密实混合料;振动搅拌能够降低混合料干缩过程中的总失水率和干缩系数,提高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振动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温缩性能、抗冲刷性能、疲劳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测实体工程试验段,振动搅拌相比常规搅拌试验段,振动搅拌机生产出的混合料中水泥均匀性好,现场取芯的芯样强度高、观测裂缝少。
李先锐[7](2019)在《机场复合式道面力学行为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民用机场道面主要以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为主,沥青混凝土道面仅占10%左右。随着旧的水泥混凝土跑道达到使用年限末期,航班交通量的不断的增加,使得现有的水泥混凝土道面急需进行改造,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进行加铺改造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改造模式。由于机场复合道面的力学行为缺乏系统研究,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撑,导致一些沥青道面加铺工程中,轮辙滑移裂缝病害普遍。因此有必要针对复合式道面结构,进行飞机荷载作用下复合式道面结构力学行为分析。论文以国内相关的复合式道面的损坏调查数据为基础,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复合式道面结构病害损坏,建立三维数值仿真分析模型,修建足尺复合式道面结构进行加速加载,得到了复合式道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得出了复合式沥青道面的主要损坏模式,以及病害的空间分布规律。裂缝类病害与荷载作用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轮辙与飞机荷载作用直接相关,沥青道面松散病害与荷载作用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与紫外老化有关,同时松散范围与程度与机场使用时间呈正相关性。2、得到加铺层内的应力分布和影响因素。沥青加铺层-水泥板块的层间结合状态和飞机轮载是否施加水平应力显着影响沥青层内横向、纵向拉应变、层底拉应变。水泥板板底弯拉拉应力受到板的厚度,水泥板-水稳基层层间状态的显着影响。沥青加铺层-水泥道面板的层间结合状态对于提高复合道面的抗轮辙性能非常重要。层间滑移+横向水平力+高温环境三个因素耦合作用下,是沥青加铺层最容易出现滑移开裂的不利条件。3、得到实测道面相应规律。实测轮辙变形量与加载次数的关系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体积压密阶段,第二阶段——增长平缓阶段,第三阶段——显着增长阶段,其中温度增长对变形影响显着。竖向变形无论隆起、凹陷,主要的变形量集中在中下面层。层间粘结状态对应变响应的影响数值较为可观,和有限元得到的结论一致,因此层间粘结状态应为道面设计所重视。论文成果揭示了飞机荷载作用下复合道面结构内部的力学响应和变化规律,为复合道面结构设计指标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李博楠[8](2018)在《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应用实践,并以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和经济性能受到较高评价。但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冷再生路面结构也已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收缩开裂、抗水损坏能力变差、强度及耐久性降低等病害,需要通过改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性能,使其能够在不改变材料原有优势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路用效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用仿钢纤维(PPTF)作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的加筋材料,并通过室内外试验的方式对其性能进行验证,进一步指导工程实际应用。本文首先以复合材料理论、断裂力学、沥青材料自愈特性机理以及纤维复合多相材料的细观结构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纤维加筋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特性,指出了用于改善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外掺纤维的基本技术要求,进一步验证了仿钢纤维(PPTF)作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加筋材料的可行性。然后通过配合比设计,对RAP料、新集料、仿钢纤维、水泥等材料进行基本物理特性试验,确定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所需的矿料级配;对沥青材料进行发泡特性试验,获取其最佳发泡条件;以劈裂试验(15℃)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作为基本设计指标进行仿钢纤维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其适宜的泡沫沥青用量和最佳仿钢纤维用量。再对不同配合比下的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进行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刚度特性和疲劳特性等试验,确定不同纤维用量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基本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实体工程及试验路段,探索再生机组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以及加入仿钢纤维的合理方式,抽样检验了纤维分散性情况和试验路段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仿钢纤维加筋材料有效地改善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施工可操作性,为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刘建[9](2018)在《钢纤维和聚合物在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修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混凝土桥梁出现的病害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对于修补材料和修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论文主要对聚合物和钢纤维在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修补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取得了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提出以聚合物水泥净浆应对微裂缝、以短切钢纤维聚合物水泥砂浆应对较宽裂缝、以短切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应对混凝土表面较严重的剥蚀。根据修补结构的特点,提出上述三类修补材料应具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并给出了材料的组成与配合比设计。通过抗压、抗折试验,探究钢纤维和聚合物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在混凝土中掺入聚合物会使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有所降低。②通过钻芯拉拔试验和界面剪切试验,探究了界面处理方式、粗集料最大粒径、修补材料类型、养护条件、成型工艺及轻微振动等因素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新老混凝土界面上涂抹界面剂和增加界面粗糙度皆可提高界面粘结性能,两者结合效果更佳;适当降低粗集料最大粒径、提高环境的湿度可以增强界面粘结性能;在新浇筑混凝土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侧面粘结不如上表面粘结效果好。③通过三点弯曲梁断裂试验,探究了钢纤维和聚合物的掺入、修补材料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同修补层厚度和轻微振动等因素对新老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修补材料中复掺0.6%(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和6%(聚灰比)的聚合物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老混凝土复合体的韧性和整体强度,达到了增强增韧的效果;修补过程中由于钢筋的植入,大幅度提高了新老混凝土断裂性能;轻微振动发生在新混凝土不同凝结时期,对新老混凝土复合体断裂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④模拟了三种不同宽度的裂缝,并设计了三种修补材料:聚合物改性水泥净浆、短切钢纤维聚合物水泥砂浆及短切钢纤维聚合物细粒式混凝土。对三种不同宽度裂缝进行了修补,然后做了抗硫酸盐侵蚀试验,并与传统普通修补材料进行对比,取的了较好的效果。
吕晓[10](2018)在《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火灾后剩余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由于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方便、耐火性能突出及经济效果佳等诸多优点在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高层、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对钢管内部填充高强甚至超高强混凝土的受压构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往的文献对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极限研究及火灾全过程分析较多,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构件火灾后的力学性能的研究不多见。本文首先进行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火灾下的耐火极限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剩余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在总结国内外文献有关高温下钢材和高强混凝土热力学性能,以及组成钢管混凝土的钢材和高强混凝土的热-力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下圆形、方形、圆套圆管中空夹心、方套方管中空夹心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试件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热膨胀、初始几何缺陷以及钢管和混凝土之间接触关系,符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在火灾下的实际工作特性,将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耐火极限数值计算结果与前期火灾下试件的耐火极限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对火灾下钢管高强混凝土的耐火极限进行参数化分析,确定了荷载比、正则化长细比是钢管高强混凝土耐火极限的主要影响参数。(2)分别对圆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试件及方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试件提取标准芯样,共计54个,对高强混凝土标准芯样进行轴压试验,以试件火灾下经历的最高温度为参数,得到经历不同的最高温度并自然冷却后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的变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得到过火后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与内部高强混凝土所经历的最高温度相关的计算公式及高强混凝土无量纲化本构关系公式。(3)根据前期火灾试验中试件所经历的最高温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切割并制作完成16个钢材材性标准试件。材性试验结果分析发现,不论是普通热轧钢S355(屈服强度fy=355MPa)还是高强钢HSS-RQT701(屈服强度fy=700MPa),其火灾后的材料性能相对于火灾下都有较大的恢复,尤其是当钢管经历的最高温度不高于40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可以恢复到常温时的状态。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过火后钢材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与钢管所经历的最高温度相关的计算公式。(4)将火灾后圆形、方形钢管高强混凝土长柱切割形成18个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试件,其中包括10个圆形试件(6个直径为219.1 mm的试件,4个直径为273 mm的试件)、8个方形试件,并进行火灾后轴心受压试验。轴压试验结果揭示了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试件荷载-变形规律: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试件仍然有较高的剩余承载能力和剩余刚度,相对于方形试件来说,圆形的延性性能更好;与圆形试件相比,方形试件的钢管更容易发生屈曲和焊缝撕裂现象,其延性性能相对较差,且钢管屈服后其承载能力迅速降低。圆形试件的轴压破坏形态以两端出现鼓曲为主,部分试件靠近中间位置出现鼓曲;方形试件的破坏形态则以其中一端钢管壁四面出现均匀的屈曲为主,部分试件的屈曲位置发生在中间位置。对钢管混凝土试件轴压试验来说,由于火灾下的耐火试验已经对长柱试件的力学性能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因此,剖开试验后的短柱可以发现其内部混凝土的碎裂情况比较严重,但由于外部钢管的约束作用,混凝土的整体性仍保持良好。(5)在深入研究火灾后钢材及内部高强混凝土材料性能变化的基础上,本文确定了考虑钢管对内部高强混凝土约束效应影响的高强混凝土火灾后本构关系模型及钢材火灾后的本构关系模型。分别建立了圆形、方形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试件火灾后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将短柱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分别将圆形、方形试件火灾后的剩余承载力的试验结果与按国内外不同规范计算得到的常温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试件剩余承载力变化系数和剩余刚度变化系数。对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试件剩余承载力和剩余刚度进行参数化分析,确定了影响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试件剩余承载力和剩余刚度的主要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工程常用参数范围内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试件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系数和剩余刚度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二、芯样的大小对混凝土试验强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芯样的大小对混凝土试验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车辙类型及形成机理 |
2.1.1 车辙的分类 |
2.1.2 车辙形成机理 |
2.2 车辙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沥青材料性质与添加剂 |
2.2.2 集料性能与级配 |
2.2.3 环境温度 |
2.2.4 行车荷载与速度 |
2.2.5 路面纵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1 沥青路面实地车辙调查 |
3.1.1 概况及路面结构 |
3.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3.1.3 车辙调查 |
3.1.4 典型路段钻取芯样 |
3.2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2.1 沥青面层变形分析 |
3.2.2 沥青面层密度分析 |
3.2.3 沥青面层油石比分析 |
3.2.4 沥青面层级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4.1.1 沥青材料 |
4.1.2 粗、细集料和矿粉 |
4.2 试验仪器 |
4.3 配合比设计 |
4.3.1 矿料级配设计理论 |
4.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实证分析 |
5.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
5.1.1 车辙试验方法 |
5.1.2 级配类型和沥青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3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4 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5.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2 冻融劈裂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改善措施 |
6.1 洒水降温处理 |
6.2 设置专用爬坡车道 |
6.3 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 |
6.4 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力学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技术性能与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技术性能 |
2.1.1 矿料 |
2.1.2 沥青 |
2.2 级配确定 |
2.3 最佳沥青含量确定 |
2.3.1 AC-13最佳沥青含量确定 |
2.3.2 AC-16最佳沥青含量确定 |
2.4 试件的制备与成型方法 |
2.4.1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 |
2.4.2 旋转压实成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尺寸效应分析 |
3.1 常温劈裂抗拉试验 |
3.1.1 常温劈裂抗拉试验设计 |
3.1.2 试样破坏过程及强度试验值 |
3.1.3 空隙率对强度影响的系数定义 |
3.1.4 空隙率与高度对强度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3.2 冻融劈裂抗拉试验 |
3.2.1 冻融劈裂抗拉试验设计 |
3.2.2 试样破坏过程及强度试验值 |
3.2.3 空隙率对冻融劈裂抗拉强度值的影响 |
3.3 单轴贯入试验 |
3.3.1 单轴贯入试验设计 |
3.3.2 试样破坏过程及强度试验值 |
3.3.3 空隙率对贯入强度值的影响 |
3.4 尺寸效应系数的定义及公式 |
3.4.1 强度尺寸效应系数的定义及公式 |
3.4.2 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尺寸效应系数 |
3.4.3 单轴贯入剪切强度尺寸效应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4 沥青混合料试件尺寸效应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软件介绍 |
4.1.1 ABAQUS分析过程 |
4.1.2 粘弹性力学模型 |
4.2 劈裂抗拉试验数值模拟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3 单轴贯入试验数值模拟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体芯样性能检测与分析 |
5.1 取芯方案及芯样切割 |
5.1.1 取芯方案 |
5.1.2 芯样切割 |
5.2 试验流程及试验结果 |
5.2.1 常温劈裂试验 |
5.2.2 冻融劈裂试验 |
5.2.3 单轴贯入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工多目标优化研究现状 |
1.2.2 压实质量量化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层间结合质量量化分析研究现状 |
1.2.4 大坝智能化建设研究现状 |
1.2.5 施工进度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
1.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RCC坝压实质量智能分析 |
2.1 研究框架 |
2.2 压实信息全面感知 |
2.2.1 全面感知框架 |
2.2.2 振动轮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 |
2.2.3 层面压实刚度感知 |
2.3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建模 |
2.3.1 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
2.3.2 基于混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参数优化 |
2.3.3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建模流程 |
2.4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模型在线更新 |
2.4.1 基于快速留一交叉验证的模型更新判断 |
2.4.2 核极限学习机模型在线更新 |
2.5 案例分析 |
2.5.1 压实信息全面感知 |
2.5.2 压实质量智能评价建模分析 |
2.5.3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模型在线更新 |
2.5.4 压实质量智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CC坝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 |
3.1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方法研究框架 |
3.1.1 问题分析 |
3.1.2 建模对策 |
3.1.3 研究框架 |
3.2 层间结合信息全面感知 |
3.2.1 全面感知框架 |
3.2.2 层间结合时间参数感知 |
3.3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建模 |
3.3.1 Borderline-SMOTE算法 |
3.3.2 代价敏感半监督支持向量机模型 |
3.3.3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建模流程 |
3.4 合格条件下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建模 |
3.4.1 相关向量回归模型 |
3.4.2 Ada Boost.RT集成算法 |
3.5 案例分析 |
3.5.1 层间结合信息全面感知 |
3.5.2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类建模分析 |
3.5.3 合格条件下层间结合质量智能评价建模分析 |
3.5.4 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 |
4.1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仓面施工自适应仿真框架 |
4.2 仓面施工精细化仿真建模 |
4.2.1 建模对策分析 |
4.2.2 精细化仿真模型 |
4.2.3 仿真流程 |
4.3 基于感知数据分析的仿真参数自适应更新 |
4.3.1 基于DPM模型的概率密度估计 |
4.3.2 改进的SUGS算法 |
4.4 考虑质量控制工序的仿真逻辑链自适应调整 |
4.4.1 基于压实质量智能分析的补碾工序自适应调整 |
4.4.2 基于层间结合质量智能分析的铺垫层工序自适应调整 |
4.5 案例分析 |
4.5.1 仿真参数自适应更新分析 |
4.5.2 仿真逻辑链自适应调整分析 |
4.5.3 进度仿真有效性分析 |
4.5.4 仿真输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分析 |
5.1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数学建模 |
5.1.1 仓面施工多目标优化分析 |
5.1.2 数学模型 |
5.2 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多目标优化分析框架 |
5.2.1 多目标优化分析流程 |
5.2.2 求解难点分析 |
5.3 基于改进NSGA-Ⅲ算法的高维多目标寻优 |
5.3.1 模型确定性转换 |
5.3.2 NSGA-Ⅲ算法 |
5.3.3 自适应参考点法 |
5.3.4 改进NSGA-Ⅲ算法流程 |
5.4 基于随机占优-TOPSIS法的仓面施工方案多属性决策 |
5.4.1 随机占优理论 |
5.4.2 TOPSIS法 |
5.5 案例分析 |
5.5.1 仓面施工高维多目标寻优分析 |
5.5.2 仓面施工方案多属性决策分析 |
5.5.3 多目标优化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沥青面层混合料粘弹塑性参数及车辙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形成原因分析 |
1.2.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试验方法 |
1.2.3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
1.2.4 路面车辙预估模型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的多序列重复加载试验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试验方法 |
2.2.1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2.2 级配设计 |
2.2.3 最佳沥青用量 |
2.2.4 试验条件 |
2.2.5 加载应力级别的确定 |
2.2.6 多序列重复加载试验方案设计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多序列重复加载试验的结果分析 |
2.3.2 重复加载蠕变试验的结果分析 |
2.3.3 两种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2.4 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的设计 |
2.4.1 压头尺寸的确定 |
2.4.2 加载应力范围的确定 |
2.4.3 试验温度的确定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传统动态模量试验 |
3.2.1 试验试件的制备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步骤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基于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的动态模量研究 |
3.3.1 研究意义 |
3.3.2 基于蠕变曲线的动态模量计算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不同试验方法的动态模量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方案 |
4.2.2 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 |
4.2.3 汉堡车辙试验 |
4.2.4 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结果 |
4.3.2 汉堡车辙试验结果 |
4.3.3 多序列局部加载试验结果 |
4.4 方差及相关性分析 |
4.4.1 不同评价指标的方差分析 |
4.4.2 不同试验结果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3 室内试验结果与路面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永久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研究 |
5.2.1 应变率随路龄的变化规律 |
5.2.2 应变率的发展阶段判断 |
5.3 路面车辙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取芯路段信息及试验条件 |
5.3.2 取芯位置的影响 |
5.3.3 沥青类型的影响 |
5.3.4 混合料密度的影响 |
5.3.5 层位的影响 |
5.3.6 累积轴次的影响 |
5.3.7 路龄的影响 |
5.4 永久变形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
5.4.1 应变率的变化 |
5.4.2 动态模量的变化 |
5.5 力学经验法车辙预测模型 |
5.5.1 车辙预测公式 |
5.5.2 车道分布系数 |
5.5.3 复合平均应变率 |
5.5.4 车辙预测流程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复合平均应变率的车辙预测研究 |
6.1 不同层位平均压应力的确定 |
6.1.1 面层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分布 |
6.1.2 面层动态模量的衰变状态 |
6.1.3 面层动态模量的应力依赖性 |
6.1.4 模量对面层受力的影响 |
6.2 温度复合应变率的计算 |
6.2.1 永久应变率的应力依赖性 |
6.2.2 永久应变率的温度敏感性 |
6.2.3 永久应变率的温度复合 |
6.3 温度复合应变率随路龄的发展规律 |
6.3.1 温度复合应变率的发展阶段及最小值的确定 |
6.3.2 温度复合应变率随路龄的预测规律 |
6.3.3 温度复合应变率与路龄的拟合函数 |
6.4 车辙预估 |
6.4.1 双重复合平均应变率的计算 |
6.4.2 车辙预估结果 |
6.4.3 车辙贡献率分析 |
6.4.4 对其它路段的车辙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豆砾石回填灌浆层在TBM隧洞衬砌体系中的力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洞支护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1.2.2 TBM隧洞衬砌设计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现有工程对回填层工程要求研究 |
1.2.4 TBM隧洞豆砾石回填层力学理论分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豆砾石回填层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1 试验样品来源 |
2.1.1 原材料选择 |
2.1.2 回填层现场取样 |
2.1.3 豆砾石灌浆结石体室内预制样 |
2.2 豆砾石灌浆结石体单轴压缩特性研究 |
2.2.1 试验样品 |
2.2.2 试验结果 |
2.3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2.4 豆砾石灌浆结石体三轴压缩试验特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弹性理论的联合受力体系分析 |
3.1 圆形隧洞弹性理论 |
3.2 联合支护体系中计算参数的确定 |
3.2.1 围岩和管片的物理力学特征 |
3.2.2 豆砾石结石体的物理力学特征 |
3.2.3 地应力场特征 |
3.3 计算地应力的确定 |
3.3.1 支护体系受力模式分析 |
3.3.2 Ⅱ、Ⅲ、Ⅳ类围岩条件下支护体系受力模式分析 |
3.4 回填层弹性模量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3.5 回填层泊松比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3.6 回填层厚度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3.7 地应力侧压力系数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围岩-回填层-管片”联合受力体系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型及模拟过程介绍 |
4.2 回填层弹性模量对管片的影响 |
4.2.1 回填层弹性模量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4.2.2 回填层弹性模量对管片应力分布的影响 |
4.3 回填层泊松比对管片的影响 |
4.3.1 回填层泊松比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4.3.2 不同弹性模量条件下回填层泊松比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4.3.3 回填层泊松比对管片应力分布的影响 |
4.4 回填层厚度对管片的影响 |
4.4.1 回填层厚度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4.4.2 不同弹性模量条件下回填层厚度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4.4.3 回填层厚度对管片应力分布的影响 |
4.5 地应力侧压力系数对管片的影响 |
4.5.1 侧压力系数对管片受力的影响 |
4.5.2 侧压力系数对管片应力分布的影响 |
4.6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6.1 回填层弹性模量影响对比分析 |
4.6.2 回填层泊松比影响对比分析 |
4.6.3 回填层厚度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6.4 侧压力系数影响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兰州水源地项目回填层强度需求研究 |
5.1 模型及计算参数 |
5.1.1 数值模型介绍 |
5.1.2 计算参数选取 |
5.2 Ⅱ类石英片岩工况 |
5.2.1 Ⅱ类石英片岩工况施工期研究 |
5.2.2 Ⅱ类石英片岩工况运行期研究 |
5.3 Ⅲ类花岗岩工况 |
5.3.1 Ⅲ类花岗岩工况施工期研究 |
5.3.2 Ⅲ类花岗岩工况运行期研究 |
5.4 Ⅳ类砂砾岩工况 |
5.4.1 Ⅳ类砂砾岩工况施工期研究 |
5.4.2 Ⅳ类砂砾岩工况运行期研究 |
5.5 三种工况综合分析 |
5.5.1 三种工况施工期综合分析 |
5.5.2 三种工况运行期综合分析 |
5.6 回填层强度设计建议 |
5.6.1 回填层强度无压隧洞设计建议 |
5.6.2 回填层强度有压隧洞设计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振动搅拌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振动搅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动搅拌设备的应用研究 |
1.2.2 振动搅拌混合料性能的研究 |
1.3 传统搅拌方式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作用机理 |
2.1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机理 |
2.2 振动搅拌特性 |
2.2.1 搅拌过程 |
2.2.2 振动搅拌混合料的流动特性 |
2.3 振动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性能试验方案 |
3.1 原材料技术指标及混合料组成 |
3.1.1 碎石集料 |
3.1.2 试验用水泥 |
3.1.3 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4 击实试验 |
3.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3.2.1 试验内容 |
3.2.2 搅拌试验装置 |
3.2.3 振动搅拌参数的确定 |
3.3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制备及养生 |
3.3.1 圆柱形试件 |
3.3.2 梁式试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1.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劈裂性能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2.1 劈裂性能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弯拉强度性能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3.1 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耐久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5.1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分析 |
5.1.1 干缩试验方法 |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1.3 温缩试验方法 |
5.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抗冲刷性能分析 |
5.2.1 冲刷性能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疲劳性能分析 |
5.3.1 疲劳试验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振动搅拌的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试验段方案设计 |
6.2.1 配合比设计 |
6.2.2 重型击实 |
6.2.3 成型试件 |
6.3 试验路段铺筑施工质量控制 |
6.3.1 混合料的拌制 |
6.3.2 混合料的运输和摊铺 |
6.3.3 混合料的碾压与养生 |
6.4 振动搅拌和常规搅拌试验段对比 |
6.4.1 施工质量控制 |
6.4.2 取芯及芯样强度测定 |
6.4.3 弯沉测定、裂缝观测 |
6.5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经济效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机场复合式道面力学行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道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
1.2.2 机场沥青加铺道面主导损坏的机理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场沥青加铺复合道面损坏调查与分析 |
2.1 沥青道面的主要损坏类型 |
2.1.1 裂缝类 |
2.1.2 分解类 |
2.1.3 变形类 |
2.1.4 抗滑性能丧失类 |
2.1.5 其它类 |
2.2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的主导损坏 |
2.2.1 裂缝 |
2.2.2 轮辙 |
2.2.3 松散 |
2.3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病害的空间分布 |
2.4 小结 |
第3章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结构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
3.1 三维数值有限元模型 |
3.1.1 沥青加铺层开裂及轮辙分析数值分析模型 |
3.1.2 沥青加铺层滑移开裂数值分析模型 |
3.2 考虑开裂的沥青加铺复合道面结构响应 |
3.2.1 沥青加铺层内拉应变 |
3.2.2 水泥道面板底弯拉应力 |
3.3 考虑轮辙的沥青加铺复合道面结构响应 |
3.3.1 沥青加铺层内竖向压应变 |
3.3.2 沥青加铺层内剪切应变 |
3.4 考虑滑移开裂的沥青加铺复合道面结构响应 |
3.4.1 沥青加铺层纵向拉应力分析 |
3.4.2 沥青加铺层径向剪应力分析 |
3.4.3 沥青加铺层滑移开裂的力学机理 |
3.5 小结 |
第4章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室内模型试验 |
4.1 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
4.1.1 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研究方法简介 |
4.1.2 道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研究方法 |
4.2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 |
4.2.1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轮辙发展试验 |
4.2.2 沥青加铺复合道面足尺加速加载多源结构响应试验 |
4.3 结果分析 |
4.3.1 轮辙发展规律 |
4.3.2 多元响应规律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概述 |
1.2.1 沥青路面冷再生的原理 |
1.2.2 泡沫沥青及泡沫沥青冷再生的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概况 |
1.4 国内外纤维加筋增强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1.5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存在的问题 |
1.6 泡沫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的可行性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纤维加筋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理论研究 |
2.1 复合材料及相关理论 |
2.1.1 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分析 |
2.1.2 复合材料强度分析 |
2.2 基于断裂力学的复合材料韧性分析 |
2.3 基于分子扩散理论的泡沫沥青自愈特性分析 |
2.4 用于加筋增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纤维技术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方法 |
3.1.1 设计原则 |
3.1.2 设计指标 |
3.1.3 设计步骤 |
3.2 原材料试验 |
3.2.1 RAP料 |
3.2.2 细集料 |
3.2.3 沥青 |
3.2.4 水泥 |
3.2.5 纤维 |
3.3 沥青发泡实验 |
3.3.1 沥青发泡机理 |
3.3.2 评价指标 |
3.3.3 试验设备与步骤 |
3.3.4 试验方案 |
3.3.5 试验结果 |
3.3.6 最佳发泡条件 |
3.4 集料级配设计 |
3.5 纤维用量的选择 |
3.6 确定最佳拌合用水量 |
3.7 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 |
3.7.1 试验方法 |
3.7.2 试件成型与养生 |
3.7.3 试验结果 |
3.7.4 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试验 |
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1.1 试验要求与步骤 |
4.1.2 泡沫沥青用量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4.1.3 仿钢纤维用量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4.1.4 水泥用量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4.2 冻融劈裂试验 |
4.2.1 试验要求与步骤 |
4.2.2 泡沫沥青用量对混合料抗冻融性的影响 |
4.2.3 仿钢纤维用量对混合料抗冻融性的影响 |
4.2.4 加入仿钢纤维前后水泥用量对混合料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
4.3 刚度特性试验 |
4.3.1 试验要求与步骤 |
4.3.2 仿钢纤维用量对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仿钢纤维用量对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 |
4.3.4 加入仿钢纤维前后水泥用量对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5 加入仿钢纤维前后水泥用量对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 |
4.4 疲劳特性试验 |
4.4.1 试验要求与步骤 |
4.4.2 仿钢纤维用量对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 |
4.4.3 加入仿钢纤维前后水泥用量对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施工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
5.2.1 路用材料 |
5.2.2 级配设计与调整 |
5.2.3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
5.2.4 配合比设计现场验证 |
5.3 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
5.3.1 施工设备及准备 |
5.3.2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 |
5.3.3 加入仿钢纤维的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 |
5.4 质量控制与验收 |
5.4.1 材料质量控制 |
5.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4.3 养生与试验路段性能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钢纤维和聚合物在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修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括及发展趋势 |
1.2.1 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类型及成因 |
1.2.2 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修补方法 |
1.2.3 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修补材料 |
1.2.4 现有修补技术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性能测试及修补材料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性能测试 |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 混凝土工作性能 |
2.4 短切钢纤维聚合物水泥砂浆和聚合物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纤维和聚合物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3 结果处理分析 |
3.3.1 钢纤维和聚合物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2 钢纤维和聚合物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1.1 钻芯拉拔试验 |
4.1.2 界面剪切试验 |
4.2 界面处理方式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4.2.1 试件制作与界面处理 |
4.2.2 钻芯拉拔测试结果 |
4.2.3 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下的界面粘结强度影响结果分析 |
4.3 粗集料粒径大小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4.3.1 粗集料最大粒径选择和材料配合比 |
4.3.2 钻芯拉拔测试结果 |
4.3.3 不同粗集料粒径对界面粘结强度影响结果分析 |
4.4 养护条件及成型工艺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4.4.1 养护和成型方案设定和材料配合比 |
4.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轻微振动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4.5.1 振动方案设置和材料配合比 |
4.5.2 钻芯拉拔测试结果 |
4.5.3 不同振动方式对界面粘结强度影响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老混凝土复合体断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1 三点弯曲梁试验方法 |
5.2 粗集料粒径大小对新老混凝土复合体断裂性能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案 |
5.2.2 断裂试验结果 |
5.2.3 不同粗集料最大粒径对断裂性能影响结果分析 |
5.3 不同修补层厚度对新老混凝土复合体断裂性能的影响 |
5.3.1 修补层厚度与修补材料选择 |
5.3.2 试件制作与钢筋植入 |
5.3.3 试验结果处理 |
5.3.4 不同修补层厚度下断裂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4 轻微振动在不同龄期对新老混凝土复合体断裂性能的影响 |
5.4.1 振动方案和养护龄期设定 |
5.4.2 断裂测试结果 |
5.4.3 不同振动方式对断裂性能影响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拟裂缝修补及其耐久性能研究 |
6.1 模拟裂缝 |
6.2 不同宽度裂缝修补 |
6.3 抗硫酸钠侵蚀试验 |
6.4 试验结果 |
6.5 修补材料耐久性能分析与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火灾后剩余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管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管混凝土温度场研究 |
1.2.2 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 |
1.2.3 数值方法与计算模型 |
1.2.4 钢管高强度混凝土应用及研究 |
1.2.5 标准火灾后钢管混凝土构件 |
1.3 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1.3.1 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爆裂性能研究 |
1.3.2 高温后混凝土损伤研究 |
1.4 研究基础 |
1.5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火灾下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 |
2.1 高温下材料的热工力学性能 |
2.1.1 钢材的热工性能 |
2.1.1.1 钢材的导热系数 |
2.1.1.2 钢材的热膨胀系数 |
2.1.1.3 钢材的比热 |
2.1.2 高温下钢材的力学性能 |
2.1.2.1 高温下钢材的强度 |
2.1.2.2 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 |
2.1.2.3 高温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
2.1.2.4 高温下钢材的密度和泊松比 |
2.1.3 高强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2.1.3.1 高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
2.1.3.2 高强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 |
2.1.3.3 高强混凝土的比热 |
2.1.4 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1.4.1 抗压强度 |
2.1.4.2 弹性模量 |
2.1.4.3 应力-应变关系 |
2.1.5 耐火材料 |
2.2 温度场模型计算 |
2.2.1 传热学基本原理 |
2.2.1.1 热对流 |
2.2.1.2 热辐射 |
2.2.1.3 热传导 |
2.2.2 热传导方程的定解条件 |
2.2.3 热分析界面处理 |
2.2.4 火灾模型 |
2.2.5 网格划分与单元选取 |
2.2.6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2.2.6.1 圆形构件温度场 |
2.2.6.2 方形构件温度场 |
2.2.6.3 圆套圆管中空夹心构件温度场 |
2.2.6.4 方套方管中空夹心构件温度场 |
2.3 耐火极限分析 |
2.3.1 荷载取值依据 |
2.3.2 构件破坏准则 |
2.3.3 单元选取及界面处理 |
2.3.4 耐火极限计算结果分析 |
2.3.4.1 圆形构件耐火极限 |
2.3.4.2 方形构件耐火极限 |
2.3.4.3 圆套圆管中空夹心构件耐火极限 |
2.3.4.4 方套方管中空夹心构件耐火极限 |
2.4 参数化分析 |
2.4.1 圆形构件耐火极限影响参数分析 |
2.4.1.1 荷载比 |
2.4.1.2 混凝土强度 |
2.4.1.3 钢材屈服强度 |
2.4.1.4 钢承载力贡献率 |
2.4.1.5 正则化长细比 |
2.4.2 方形构件耐火极限影响参数分析 |
2.4.2.1 荷载比 |
2.4.2.2 混凝土强度 |
2.4.2.3 钢材屈服强度 |
2.4.2.4 钢承载力贡献率 |
2.4.2.5 正则化长细比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及钢材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3.1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标准芯样试验 |
3.1.1 高强混凝土芯样提取 |
3.1.2 高强混凝土标准芯样锯切与处理 |
3.1.3 标准芯样试验概况 |
3.1.4 试验方法 |
3.1.5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1.6 试验结果分析 |
3.1.7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芯样应力-应变曲线 |
3.1.7.1 圆形构件芯样应力-应变曲线 |
3.1.7.2 方形构件芯样应力-应变曲线 |
3.1.8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折减 |
3.1.9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 |
3.1.10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应变 |
3.1.11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泊松比 |
3.1.12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无量纲表达式 |
3.2 火灾后钢材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3.2.1 标准试件拉伸试验 |
3.2.2 材性试验结果 |
3.2.3 火灾后钢材屈服强度折减 |
3.2.4 火灾后钢材弹性模量折减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方法与过程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破坏现象 |
4.4.2 试件荷载-应变曲线 |
4.4.2.1 圆形试件荷载-应变曲线 |
4.4.2.2 方形试件荷载-应变曲线 |
4.4.3 荷载-位移曲线 |
4.5 试件内部破坏现象 |
4.5.1 圆形试件内部破坏现象 |
4.5.2 方形试件内部破坏现象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剩余承载力分析 |
5.1 火灾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力学性能 |
5.1.1 火灾后钢材的力学模型 |
5.1.2 火灾后核心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模型 |
5.1.3 火灾后轴心受压短柱的荷载-变形全过程理论分析 |
5.2 火灾后轴心受压短柱的荷载-位移曲线 |
5.2.1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5.2.2 典型试件计算破坏模式与试验破坏模式对比 |
5.2.3 荷载-位移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 |
5.2.3.1 圆形试件荷载-位移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5.2.3.2 方形试件荷载-位移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5.3 火灾后剩余承载力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对比 |
5.4 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系数参数化分析及简化计算方法 |
5.4.1 钢材屈服强度 |
5.4.2 混凝土强度 |
5.4.3 截面含钢率 |
5.4.4 构件截面尺寸 |
5.4.5 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5.5 火灾后剩余刚度系数参数化分析及简化计算方法 |
5.5.1 钢材屈服强度 |
5.5.2 混凝土强度 |
5.5.3 截面含钢率 |
5.5.4 构件截面尺寸 |
5.5.5 火灾后剩余刚度简化计算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工程实践 |
致谢 |
四、芯样的大小对混凝土试验强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D]. 严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力学参数的影响[D]. 宋涵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基于施工质量智能分析的RCC坝压实质量-层间结合质量-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D]. 胡炜. 天津大学, 2019(01)
- [4]沥青面层混合料粘弹塑性参数及车辙预估模型研究[D]. 董尼娅. 东南大学, 2019(05)
- [5]豆砾石回填灌浆层在TBM隧洞衬砌体系中的力学效应研究[D]. 胡茂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振动搅拌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 肖栋. 长安大学, 2019(01)
- [7]机场复合式道面力学行为分析研究[D]. 李先锐. 长安大学, 2019(01)
- [8]仿钢纤维加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研究[D]. 李博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钢纤维和聚合物在混凝土桥梁结构缺陷修补中的应用研究[D]. 刘建.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10]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火灾后剩余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D]. 吕晓.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