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曲国娜,李红健,贾廷贵,强倩,王来贵[1](2021)在《煤堆自燃特征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梯形煤堆自燃特征,构建煤堆温度远程监测系统,利用煤堆迎风面深度方向上温度分布函数,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与传热传质理论,建立煤堆自燃多场耦合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孔隙率煤堆堆积条件下温度随风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孔隙率一定的煤堆,处在低风速条件下,煤堆内部最高温度与煤堆深度为0.75 m的煤体温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处在高风速条件下,随风速的增加整体上呈降低趋势;在同等外界环境下,孔隙率越低的煤堆越不易自燃,但需考虑煤堆周围风流条件。
曲国娜,贾廷贵,强倩,王来贵,刘剑,郝宇[2](2021)在《煤堆粒径对煤堆自燃风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煤矿露天煤堆自热-自燃问题,为研究煤堆粒径对煤堆自燃的影响,运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流体力学等理论,以某煤堆为原型建立了煤堆的自热-自燃二维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风速(0.05~13.00 m/s)条件下不同粒径(0.5~35.0 mm)煤堆的内部温度、氧化耗氧速率及漏风速度规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粒径煤堆在不同风速下最高温度的变化曲线,对不同粒径下煤堆的自燃风速范围进行了划分,并得到了不同粒径下煤堆的最小、最大、最易自燃风速随煤堆粒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除粒径0.5、2.0 mm的煤堆外,其他粒径煤堆内部最高温度均随风速增加呈现"快速增加—达到最大值—快速下降—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值"的变化规律,区别在于随煤堆粒径的不同,其温升、温降的速率表现不同,较高风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稳定温度也不同。当自燃风速低于1 m/s时,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煤堆平均粒径越小煤堆内部最高温度越低;当自燃风速大于1 m/s时,在相同风速条件下平均粒径小于10 mm的煤堆温度更高。当煤堆平均粒径<0.5 mm时,一般不会发生自燃;当煤堆粒径≥1 mm时,在不同风速范围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燃现象。当煤堆平均粒径≤10 mm,在自燃风速≤1 m/s时,粒径越小,煤堆最高温度越低;当自燃风速>1 m/s时,粒径越小,煤堆的温度越高。
王建乔,吴哲鹏,季雄冠,朱圣云,徐智慧,杨建国,赵虹[3](2021)在《大型煤堆自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褐煤与高水分烟煤在堆存过程中具有显着的自燃倾向,为了提高煤堆安全性并减少储存热损,以实际大型煤堆为对象,进行了长时间堆放试验,研究了煤堆压实、喷水对煤堆自燃的影响,以及冒烟点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堆压实处理或表面喷水后,自燃概率不减反增;在煤堆温度监测过程中,较合适的测量方法是测枪插入深度约1 m、测点间距在4~5 m;定义了预警温度(60℃)和警戒温度(75℃),当所测得的温度达到60℃预警温度以上时,该区域及其附近区域需要加以关注,当温度达到75℃警戒温度时,需要重点监视或提前处理。
高婧[4](2021)在《褐煤低温氧化过程特性分析及煤堆自燃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煤炭的自燃一直以来是影响煤矿安全的危险因素,科研工作者们也试图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探索煤自燃的机理。其中,煤自燃中的传热特性是煤自燃过程的显着特征,传热特性与自燃煤样的性质息息相关,深入认识煤自燃过程中的传热机理可以为防治煤自燃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研究煤自燃的传热特性入手,将三种易自燃煤样的性质与自燃特性参数结合分析。并对三种褐煤样进行低温氧化动力学分析。动力学计算的结果可作为参数代入到煤堆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的结果也可为防治煤自燃提供依据。首先,试验的三种煤样煤化度低,挥发分高,自燃倾向等级均为Ⅰ级,均属于易自燃煤种。选用三种粒径,六种升温速率,分别研究三种煤样的自燃特性参数(着火温度,可燃指数,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以及单位放热总量),并与红外等表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发现,水分含量高,官能团含量多的昭通褐煤最易自燃。此外,粒径和升温速率也会对自燃特性参数造成一定影响。然后,进行低温氧化动力学分析,低温氧化分为缓慢氧化,加速氧化和快速氧化三阶段。通过Kissiniger-Akahira-Sunose(KAS)法对自燃特性最好的蒙东褐煤进行表观活化能计算发现,缓慢氧化阶段,粒径越小活化能越大,是由于该阶段主要受传质控制,在加速氧化和剧烈氧化阶段,粒径越大活化能越大,与这两阶段主要受传热控制有关。使用Coats-Redfern(Coats)法计算并对比了三种褐煤在低温氧化三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发现缓慢氧化阶段活化能主要与含水量有关,由于游离水形成的过氧化络合物对煤与氧的反应有着催化作用,所以在缓慢氧化阶段含水量最高的昭通褐煤活化能最低。加速和剧烈氧化阶段的反应主要与活性位点的化学反应有关,所以含氧官能团较高的蒙东和小龙潭褐煤的活化能较低。此外,反应机理函数与所处反应阶段有关与粒径无关。最后,构建了煤堆模型以及处于烟囱效应处的煤柱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将Coats法计算的指前因子和活化能代入模拟进行计算。得到随着风速的增大,空隙率减小以及时间增加,煤体受温度影响的区域增大,且最高温度点均水平向深部移动,同时随着风速增加最高温度点有垂直向上移动的趋势。风速和空隙度的增加均加速自燃,其中,空隙度影响的渗流量是自燃时间的重要控制步骤。进而以煤粉覆盖煤堆实验为原型进行模拟计算,发现覆盖粉煤越厚,阻燃效果越好,覆盖100cm厚的粉煤可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实验与模拟吻合度较高,说明模型构建的准确性。最后使用该模拟方法对三种褐煤堆在缓慢氧化阶段(<90℃)进行自燃预测,得到水分含量高的昭通褐煤堆内部温度扩散范围较大,更易自燃,与动力学分析结果一致。同时说明该模型预测的方法对防治煤炭自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30幅,表15个,参考文献81篇
赵欢欢,李艳群,赵宁宁[5](2020)在《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文中提出准确可靠、及时有效的预警信息与控制措施是煤场预防自燃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本文总结了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的传统方法及现代预警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针对煤场自燃不同阶段检测参数变化(如温度、气体)及对应控制措施;分析了目前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做到预防控制一体化、自动化,实现全天候多参数监测。
闫沁阳,刘星魁,常绪华[6](2020)在《露天煤堆群自燃特性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露天煤堆群中各煤堆之间自燃趋势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先低后高、等高、先高后低3种排列方式下煤堆群整体的温度及CO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迎风向首座煤堆的形状规模会影响后方煤堆的漏风强度,首座煤堆越高,掠过的风流越不易直接进入第二座煤堆;在堆放18 d时先高后低排列方式的煤堆群高温区面积较其他2种排列方式的显着缩小; CO最易集聚的地点在2座煤堆之间区域,煤堆高度不均易使风流绕过煤堆后形成大面积低速涡流,产生CO富集区;煤堆间距从2 m增大至8 m后,煤堆间CO质量分数从2.3×10-5降低至1.2×10-5以下。煤堆群中每座煤堆体现出不同的自燃危险性,日常安全管理应考虑煤场中每座煤堆的自燃特性,合理制订防火技术方案,及时采取防火措施。
汤进[7](2020)在《印尼煤低温氧化热值损耗及温升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的低温氧化严重威胁着煤炭的储运安全,同时给煤炭产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产业仍以火力发电为主,有效防治煤炭低温氧化,研究煤炭低温氧化特性,确定煤低温氧化的温升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依据电厂实际用煤的情况,以印尼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整套低温氧化过程中主要参数测试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实验系统,进行了热天平实验、恒温氧化试验、温升氧化试验以及现场煤堆试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指标。首先进行了三种煤的煤质特性分析,所得三种煤的碳氧比分别为:印尼煤(36.00)>澳蒙煤(18.74)>澳煤(14.3),初步判定氧化倾向;在元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燃烧特性了解说明印尼煤着火及反应速度等要比高挥发分的烟煤还要快速,与对比煤种澳蒙煤和澳煤同时进行的热重氧化试验研究表明,三种煤的受热分解温度分别为:印尼煤(185.06℃)<澳蒙煤(274.02℃)<澳煤(290.81℃),着火点温度分别为:印尼煤(284.92℃)<澳蒙煤(395.12℃)<澳煤(422.22℃),揭示了在煤氧化过程中氧含量与氧化剧烈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且印尼煤更加容易受热分解与氧化。接着建立了煤堆恒温氧化试验台,通过模拟煤的氧化温度场研究煤的热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05℃条件下,煤的热值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建立了煤堆升温氧化试验台,通过模拟煤的氧化温度场研究煤的氧化温升情况,结果表明印尼煤属于非常危险煤种,其蓄热温度达到105℃时,内部氧化即开始加速,蓄热温度达到120℃时,内部氧化变得非常剧烈,危险性升高;澳蒙煤属于较为危险的煤种,其堆积过程的氧化具有阶段性循环发展的趋势,即氧化蓄热升温?加速内部氧化?到达临界温度?氧化蓄热升温,在氧化蓄热达到第一个加速氧化温度点105℃后,有一段加速氧化的过程,但达到130℃临界温度后,氧化开始减缓,直到达到第二个氧化加速温度175℃后继续加速氧化;澳煤属于比较稳定的煤,其堆积过程基本是安全的。最后根据前期研究结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确定了印尼煤的氧化区高度以及氧化点深度,即煤堆的1 5高度至3 5高度区域(即煤堆2m6m高度层)为煤的氧化高速区,垂直于煤堆表明d(28)1.5m深度处为煤的低温氧化剧烈点;同时得出了印尼煤堆内部某一剧烈氧化点氧化蓄热所达到的特征温度,即达到87℃左右时,煤的内部氧化蓄热与向外界的散热逐渐趋于平衡,这与实验室基础研究的结果保持一致。
杜龙飞[8](2019)在《含水分煤堆蓄热分布特性与移热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虽然我国近些年正在强调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是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完全替代。煤炭在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安全问题,其中储煤堆自燃是煤炭储运和安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的严峻考验。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针对储煤堆自燃提出了挖掘熄灭法、注浆、注三相泡沫技术等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极大地降低了煤自燃发生的概率和减少煤自燃的发生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鉴于以上的研究,提出并设计一种有助于水分吸收与蓄热导向排放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储煤堆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地传导,并且不会造成煤体热值的损失。本文对该装置的传热性能、中温及高温热源温度下装置不同布置方式下的作用半径、移热量等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本文先对含水分煤堆蓄热温度场的分布、煤自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然后研究了在50℃和100℃两种加热温度下,装置在插入深度为30cm,40cm,50cm和60cm,插入角度为30°,45°,60°和90°时,对高温热源点的降温幅度、典型测点的降温速率、装置的有效移热半径、移热量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整理结果表明,布置装置后,能够直观显示出装置移热降温性能的高温热源点的降温幅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对降温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两种热源温度下,装置不同布置方式下典型测点的降温幅度及降温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装置在布置深度为60cm时,降温速率:60°>90°>45°>30°;两种热源温度下,装置在布置深度为60cm时,不同倾角下的移热作用半径分别为:42.7cm,42.3cm,45.3cm,43.6cm和43.2cm,42.6cm,44.3cm,43.6cm,即作用半径60°>90°>30°>45°;两种热源温度下,装置在布置深度为60cm时,不同倾角下的移热量分别为:806.7 k J,823.9 k J,864.1 k J,838.3 k J和829.7 k J,841.1 k J,887.1k J和866.9 k J,即移热量60°>90°>45°>30°。综上所述,装置布置方式为深度60cm,倾斜角度60°时的移热作用效果最好。通过上述研究,为水分吸收与蓄热导向排放装置应用于储煤堆自燃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赖鑫琼[9](2019)在《超细水雾抑制储煤堆火灾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矿井自燃火灾的发生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不仅是煤矿井下采空区等区域自燃现象时有发生,煤炭在地面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露天开采的煤层以及电厂、码头、远洋运煤船舶和铁路运煤车厢等储煤场所,自燃现象也普遍存在。目前存在的储煤堆自然发火防治方法主要为“打密眼”、浇水等,不仅防治效果有限而且对煤质损害严重。因此,本文试验了超细水雾抑制储煤堆火灾方法。本文从防治储煤堆自燃火灾出发,理论阐述了超细水雾防灭火机理、雾滴在雾场中的运动和受力分析;数值模拟了不同喷雾参数下雾滴速度、粒径的变化情况;实验测量了雾滴粒径大小、分析出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喷头在不同位置水雾对火源的熄灭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储煤堆引燃条件下自然发火的超细水雾防治方法,搭建了储煤堆超细水雾灭火实验平台,进行储煤堆超细水雾灭火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喷嘴压力越大,雾滴速度越大,雾滴粒径越小;喷雾角度由20°增加到60°时,雾滴速度逐渐减小,但雾化范围更广,雾化角度为40°时雾化效果相对较好;采用双喷头喷射距离为50cm时喷雾灭火效果最好;储煤堆煤自燃过程中,储煤堆内部温度场分布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区域温度差最大可达350℃;实验中的水雾发生设备生成的雾滴具有良好的运移扩散能力,能够达到对储煤堆进行降温的效果;超细水雾能够抑制煤体的燃烧、降低CO、CO2、C2H6、C2H4以及C2H2的生成量、降低储煤堆燃烧的耗氧量与CH4产生量,具有较好的灭火效果。该论文有图35幅,表9个,参考文献63篇。
刘洪魁[10](2019)在《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文中认为论文对煤堆自燃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自燃倾向性、供氧条件、氧化时间以及储热条件是造成煤堆自燃的主要原因。然后,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煤堆自然,给出鉴定煤炭自燃倾向、加强煤堆维护、选择合理贮煤时间、做好压实工作等有效措施。最后,提出煤堆自燃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根据煤堆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进而防止煤堆自燃。
二、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煤堆自燃特征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煤样绝热氧化试验 |
1.1 试验准备与过程 |
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 煤堆自燃温度分布特征 |
2.1 测试系统 |
2.2 测点布置 |
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 煤堆自燃特征的数值模拟 |
3.1 煤堆自燃数学模型 |
3.2 自燃煤堆的几何建模 |
3.3 边界条件 |
3.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 结 论 |
(2)煤堆粒径对煤堆自燃风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堆自燃数学模型的建立 |
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1.1.1 自由与多孔介质流动 |
1.1.2 煤堆内部传质过程 |
1.1.3 煤堆内部传热过程 |
1.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2.1 物理模型 |
2.2 初始条件的确定 |
2.3 结果分析 |
2.3.1 粒径对煤堆最高温度的影响 |
2.3.2 粒径对煤堆自燃风速范围的影响 |
2.3.3 粒径对最小、最易、最大自燃风速影响 |
3 结论 |
(3)大型煤堆自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试验方法 |
1.1 试验煤种煤质 |
1.2 试验煤堆 |
1.3 煤堆冒烟处温度测试 |
1.4 试验过程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煤堆的冒烟次数统计分析 |
2.2 煤堆冒烟处不同深度的温度分布 |
2.3 冒烟处热源点温度场分布规律 |
3 结 语 |
(4)褐煤低温氧化过程特性分析及煤堆自燃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煤自燃理论研究 |
2.2 煤燃烧特征温度研究 |
2.3 煤燃烧动力学研究 |
2.4 煤自燃数值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3 褐煤的自燃特性分析 |
3.1 煤样基础表征 |
3.2 煤样红外分峰 |
3.3 褐煤自燃特性参数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褐煤低温氧化动力学研究 |
4.1 KAS法动力学计算 |
4.2 Coats法动力学计算 |
4.3 动力学补偿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煤堆自燃数值模拟 |
5.1 模型构建基础 |
5.2 煤堆煤柱模拟结果 |
5.3 煤粉覆盖防治煤自燃 |
5.4 三种褐煤自燃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场预警方法研究与应用现状 |
1.1 传统检测方法 |
1.1.1 人工观测 |
1.1.2 测温法 |
1)温度传感器测温法。 |
2)光纤测温技术。 |
3)红外测温法。 |
1.1.3 气体检测系统 |
1.2 现代预警技术 |
1.2.1 综合监测系统平台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 |
2 煤场控制手段研究与应用现状 |
2.1 堆煤前煤场控制手段 |
2.2 煤场储煤控制手段 |
2.2.1 水分蒸发阶段 |
1)喷淋。 |
2)风障联合压实。 |
2.2.2 低温氧化阶段 |
1)重力热管移热。 |
2)离子液体。 |
3)液态CO2。 |
2.2.3 自燃阶段 |
3 目前应用存在问题 |
3.1 检测准确性较差 |
3.2 网络可靠性较差 |
3.3 防控不够及时 |
1)预警延迟。 |
2)控制延迟。 |
4 总结 |
(6)露天煤堆群自燃特性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假设及数学模型 |
2 物理模型及计算结果 |
2.1 物理模型设置 |
2.2 煤堆群自燃升温趋势模拟 |
2.3 煤堆群间CO分布趋势模拟 |
3 结论 |
(7)印尼煤低温氧化热值损耗及温升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煤堆低温氧化机理 |
1.2.1 煤堆堆积氧化的条件 |
1.2.2 内部因素对煤堆氧化的影响 |
1.2.3 外部因素对煤堆氧化的影响 |
1.2.4 煤堆温度场的变化 |
1.2.5 热值损耗的防治措施 |
1.2.6 煤堆温度测量技术介绍 |
1.3 研究内容 |
2 印尼煤及其对比煤种的热重氧化试验 |
2.1 煤的煤质特性分析 |
2.2 煤的常规热重氧化试验 |
2.2.1 试验参数 |
2.2.2 TG/DTG曲线分析 |
2.2.3 特征温度分析 |
2.3 印尼煤恒温热重氧化试验 |
2.3.1 试验条件 |
2.3.2 试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印尼煤及其对比煤种的实验室恒温和温升氧化试验 |
3.1 试验介绍 |
3.1.1 试验原理设计 |
3.1.2 试验煤种 |
3.2 实验室煤堆恒温氧化试验 |
3.2.1 试验过程及步骤 |
3.2.2 煤质分析结果 |
3.2.3 恒温氧化对煤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
3.2.4 恒温氧化对发热量的影响 |
3.3 实验室煤堆温升氧化试验 |
3.3.1 试验过程及步骤 |
3.3.2 煤堆温升氧化过程的温度分析 |
3.3.3 煤堆温升氧化过程的温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印尼煤堆氧化区的现场试验 |
4.1 试验介绍 |
4.1.1 煤堆概况 |
4.1.2 煤堆温度测量 |
4.2 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8)含水分煤堆蓄热分布特性与移热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煤堆自燃理论研究 |
1.2.2 储煤堆自燃防治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储煤堆水分吸收和蓄热导向排放装置的设计 |
2.1 水分吸收与蓄热导向排放装置设计构思 |
2.1.1 设计背景 |
2.1.2 设计目标 |
2.1.3 设计思路 |
2.2 装置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2.2.1 装置工作原理 |
2.2.2 装置特点 |
2.3 装置移热特性参数分析 |
2.3.1 装置移热影响半径 |
2.3.2 装置在煤堆中的移热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储煤堆热量排放实验设计与实验台制作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方案 |
3.1.3 测点布置 |
3.2 实验台设计 |
3.2.1 实验环境 |
3.2.2 实验系统组成 |
3.2.3 实验设备简介 |
3.3 实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水分煤堆蓄热温度场分布特性 |
4.1 煤堆自燃蓄热温度场的形成 |
4.2 煤堆蓄热温度场的分布影响特性分析 |
4.2.1 煤堆蓄热温度场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4.2.2 煤堆蓄热温度场与氧气的关系 |
4.2.3 储煤堆自燃高温区域的时空变化规律 |
4.3 自然堆积状态下储煤堆温度场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置作用于储煤堆移热能力分析 |
5.1 实验数据处理 |
5.1.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5.1.2 实验数据处理内容 |
5.1.3 实验数据处理步骤 |
5.2 储煤堆高温热源降温曲线分析 |
5.2.1 大幅下降阶段 |
5.2.2 过渡阶段 |
5.2.3 稳定平稳阶段 |
5.2.4 降温曲线拟合 |
5.3 装置布置方式对储煤堆移热效果分析 |
5.3.1 布置方式对煤堆温降分析 |
5.3.2 装置移热影响半径的计算 |
5.3.3 装置在煤堆内移热量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超细水雾抑制储煤堆火灾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超细水雾防治储煤堆自然发火理论基础 |
2.1 煤自燃理论 |
2.2 超细水雾防灭火方法 |
2.3 超细水雾的特性参数 |
2.4 超细水雾雾滴的运动特性 |
3 超细水雾特性参数的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研究 |
3.1 超细水雾的特性参数及实验测量 |
3.2 雾场数值模拟研究 |
4 储煤堆超细水雾灭火实验方法与实验模型 |
4.1 实验方法 |
4.2 实验模型及装置 |
5 超细水雾储煤堆灭火实验 |
5.1 储煤堆燃烧实验 |
5.2 储煤堆灭火实验 |
5.3 实验结论总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
3 煤堆自燃防治措施分析 |
3.1 鉴定煤炭自燃倾向 |
3.2 加强煤堆维护 |
3.3 采用合理堆置方式 |
3.4 选择合理贮煤时间 |
3.5 做好压实工作 |
4 结语 |
四、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堆自燃特征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 曲国娜,李红健,贾廷贵,强倩,王来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 [2]煤堆粒径对煤堆自燃风速的影响[J]. 曲国娜,贾廷贵,强倩,王来贵,刘剑,郝宇.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9)
- [3]大型煤堆自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王建乔,吴哲鹏,季雄冠,朱圣云,徐智慧,杨建国,赵虹. 能源工程, 2021(02)
- [4]褐煤低温氧化过程特性分析及煤堆自燃数值模拟[D]. 高婧.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 赵欢欢,李艳群,赵宁宁. 山西煤炭, 2020(04)
- [6]露天煤堆群自燃特性的数值模拟[J]. 闫沁阳,刘星魁,常绪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0(05)
- [7]印尼煤低温氧化热值损耗及温升变化的研究[D]. 汤进. 浙江大学, 2020(08)
- [8]含水分煤堆蓄热分布特性与移热实验研究[D]. 杜龙飞.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9]超细水雾抑制储煤堆火灾实验研究[D]. 赖鑫琼.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10]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刘洪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