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实施初探

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实施初探

一、非农业建设计划用地的实施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姜海,陈磊[1](2021)在《县域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管制策略——以江苏赣榆为例》文中指出从县域出发,深化主体功能区概念应用,探究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其管制策略对深化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主体功能区与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理论关系,借助C-D生产函数考察江苏赣榆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并差别化提出管制策略。研究表明,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质是"以地为本",功能区划理念下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应遵循边际净收益相等的转化度,具有增进用地效率、减少自发优势竞争效率损失的可能。对赣榆区研究发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数量存在过量配置,具有帕累托改进空间,其根源在于现行土地计划管理缺乏弹性机制调节指标,造成实际落地中的空间错配。因此,赣榆区应从全区统筹主体功能定位,协调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优化开发区"革新土地空间结构,转变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式"、重点开发区"助力城镇工业化进程,确保土地资源利用效益"、限制开发区"着力粮经产品安全,创新农业生产用地经营模式"、禁止开发区"划定生态空间红线,探索农旅生态用地结构布局"。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范晓鹏[3](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侯玉杰[4](2021)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汶上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孙小雁[5](2021)在《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4亿,占人口总量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亿,占13.5%。121世纪中叶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高达30%-50%。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代际赡养关系和老年人的养老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理衰退,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收入将逐步减少乃至丧失,另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医疗与长期护理需要将显着增加,如果家庭转移支付与公共转移支付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本收入,他们极易陷入贫困。论文将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大主体对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收入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户籍之上附加了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政策,使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模式等方面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差异。伴随着子女数量减少和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赡养关系受到极大挑战,农村以家庭供养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经济更发达的城镇聚集,农村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家庭成员将难以向农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提升为覆盖全民,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正在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障水平差距仍然相当悬殊。为进一步研究近十年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和收入差距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城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开展研究,重点考察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来源和决定因素。第一,论文根据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三个不同主体,将总收入划分为来源于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家庭的收入和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对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城乡、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城乡、区域、年龄段、性别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最大,收入结构差异也非常显着。第二,论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相关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度。本文采用各类不平等指数分别测算全体老年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并从两个维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一是用泰尔指数对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组间组内分解,二是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农村内部差距趋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显着缩小,结果总体差距缩小。在各类收入来源中,社会保险转移净收入对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综合贡献率最高。第三,论文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城乡总体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个体收入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包括个人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个人相关因素,家庭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有显着差异,城镇老年人收入受社会保障制度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则受家庭转移支付的影响较大。第四,论文进一步研究了近年来社会保障在缩小老年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发现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藩篱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差距悬殊,城乡老年人来自社会保障的收入差距远高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第五,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收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在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维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基本养老金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保证低收入者的经济来源;完善收入最低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贫困和患病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继续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提升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效率;加大对未来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减缓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等。

吴俊[6](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合作社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生计资本是农户的主要资源,其有效运用不仅是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更是优化生计组合,降低生计脆弱性、维持生存和求得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农村合作社的成立为石漠化地区农户生计提供了帮扶,在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合作社通过整合生产资源,给农户提供了多种生计策略的选择,对进一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人文地理学、管理学和运筹学有关人地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聚类优化理论以及可持续生计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与生计资本优化配置效率不高、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不明确以及农村合作社对农户生计作用途径不明晰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2017-2020年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法、聚类分析模型等方法,对比分析农村合作社对农户生计策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石漠化农村合作社农户生计资本的特点及农户生计资本可持续发展因素,阐明不同等级石漠化合作社对现阶段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路径和表现方面,揭示合作社与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机制以及生计资本要素变化对合作社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提出石漠化治理中合作社农户生计资本可持续的对策,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农村合作社农户生计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变迁和源动力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论证了合作社在提升农村合作社农户生计本中的重要作用及途经。外力通过作用于生计背景或直接输入对贫困居民生计资本存量产生影响,贫困居民所处脆弱性生存背景、制度和经济形势、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农户生存的外部环境变迁规律和趋势。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相关种植、养殖的技术经验,帮助农户生产经营,对于生产技术落后的农户给与技术扶持,以此来提升绩效水平。合作社通过直接提供生产资本帮助农户发展生产,从而有效缓解农户金融资本的约束;提高基于制度的信任关系,提高成员农户社会资本水平;通过组织层面投资,提高成员农户可控的物质资本;通过集体投资有效改善农户自然资本水平。(2)研究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合作社影响农户生计的显着性因素,合作社技术帮扶农户情况(显着性2.35)和合作社生产经营市场认可情况(显着性2.07)是提升农户生计的主要因素。农村合作社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合作社经营对农户生计的影响,采用线性组合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提出影响农户生计的显着性因素。研究调查模型中所包含的6种显着性变量的情况,通过显着性分析方法得出:合作社经营制度(显着性0.79)、合作社注册资本(显着性0.67)、合作社生产经营产品的品牌(显着性1.23)、合作社生产经营市场认可(显着性2.07)、合作社技术帮扶农户(显着性2.35)、合作社技术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显着性1.14)。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巨大,合作社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变化表现为选择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选择经济作物为主和选择粮食作物为主和选择传统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并重的经营方式;因而引起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主动性变化,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扩大了自身生计的策略选择,有机会参与更多的经济活动进行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增加了农户主动参与合作社经营的意愿;合作社影响下农户生计资本的嬗变带给农户更多的生计方式,从而达到抵御生计风险的目的。(3)研究了农户最优生计策略的选择方式,通过对比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与未参加合作社农户的年平均收入指标,农户选择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生计策略的人均收入要明显高于其他生计策略。在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中选择六个典型合作社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对比分析三个研究区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异同,调研掌握了农户家庭收入的基本构成,基于聚类分析模型将农户的生计策略进行分类,得出5种不同生计策略的类别,在三个研究区中,选择策略2以花椒生产为主的农户人均收入最高,也代表了该地区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方向。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对比研究表明:一方面,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对农户生计提升效果显着,在无-潜在石漠化地区农户的人均收入明显高于石漠化地区;另一方面,农户选择合作社影响下的经济作物的生计策略优越性较好。(4)在合作社影响农户生计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2016年-2020年喀斯特地区农户各生计资本增长状况,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增幅最大金融资本次之,自然资本最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喀斯特地区农村合作社农户生计资本可持续适应策略。加强本地农户生产经营经济作物的意识和技能,通过合作社对农作物生产相关技能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合作社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引领作用,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帮扶指导,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在喀斯特地区土地种植和经营作物的方向上探索农户土地流转新模式,提高自然资本利用效率;将农户的生产生活用地进行整体规划,引入合作社进行集中生产,最大限度的释放人力资本,提高物质资本投入与异地搬迁相结合;对金融机构向贫困家庭发放贷款给予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向贫困居民发放小额贷款和无息贷款。整合和规范发展民间金融资本,帮助贫困家庭多渠道获得贷款需求帮助农户生产经营实现多方贷款;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引导农户之间加强交往,向合作社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借助合作社的平台推广效应,推广成熟的种植品种。

刘成龙[7](2021)在《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郊农村融入城市实现一体化,城市农村产业互动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完善,是当前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近年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主要采取的发展措施为产业一体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以及产业互动。本文研究立足于新时期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对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同时借鉴国内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经验,为威海市今后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别从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加速发展阶段出发,分析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历程。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推进、城镇化整体布局合理、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四个方面。但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亦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认为,存在主要问题有,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管理瓶颈、区域城乡发展均衡性亟需提高、部分农村转移人口难以顺利融入二三产业、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以及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有待开拓。通过借鉴国内外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本文提出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第一,要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对农村非法用地行为的治理,全方位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第二,要从医疗、教育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均衡威海市城乡经济发展,提高产业互动水平。第三,针对城镇化失地居民问题,需要在增加工作岗位的同时,强化对农村失业居民的科学引导,提高农村居民就业率。第四,要充分挖掘威海市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全面促进农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第五,通过引进民间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投融资渠道等方法,为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扶持。

高春明[8](2021)在《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扩大,土地资源总量约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因此,土地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要素特征也更加凸显。我国城镇化发展在人口总量大,但人均可利用土地不足的国情限制下,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特征以及国有产权性质,意味着土地资源配置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宏观调控职能。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起步早增速快,但是近年来却出现增速减缓和质量较低的问题。尤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影响了东北地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损害了居民公共健康。所以,本文从土地利用效率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使用的经济机制、产出效率、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效率决策视角,从而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调整和集约增长路径转变,探索一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引导方向。土地在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更加侧重于土地资源概念,突出强调地球表面土地的可利用性和稀缺性。土地集约利用更多关注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的合理利用和配置。而土地利用效率自然以其经济效益的有效发挥为重点,其内涵在于土地资源利用实际效益与最优效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及其与其他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在于非农业用地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迅速集聚。城镇化的要素集聚会带来城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中的主要依托力量就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共享使得集聚经济的外部性溢出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吉林省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主要存在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土地规模扩张过快和土地集约效率不高三个方面的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投入利用密切相关。本文以多维因素综合评价法详细测算评价了全省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用地集约化水平呈递增趋势,但城市间的差距非常显着。主要体现在利用强度、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初步探索了城镇化与用地效率之间呈现长期协调关系,发现人口城镇化是引致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的长期格兰杰原因。短期内人口城镇化可能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波动失衡,但二者之间存在某种修正机制促进其向长期协调状态进行调整。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在全国处于偏下水平,省内城市间的效率差异非常显着,耕地资源丰富的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其农地效率往往并不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在大多数年份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均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同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和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这也使得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其技术效率水平。基于全省城市面板数据的超效率CCR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城市大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耕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城市其农地利用效率并不高,甚至部分城市的利用效率远远小于东部地区。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受自身生产条件及城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且时序内呈现倒N型变动特征,省内城市间的效率差异非常显着,人口规模较大的地级城市表现并不突出。基于全国技术参照集的超效率模型测算显示,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在东北振兴初期呈下降态势,中期有所回升,但是在2010年之后则又转入下滑路径。吉林省城市间的建设用地效率差异非常显着,规模较大的地级城市用地效率表现并不出色,8个地级市中年平均利用效率大于0.5的仅有3个,其余地级城市的利用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时序内,大多数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处于波动递减态势,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这也使得多数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递减幅度要大于技术效率,粗放型的建设用地扩张而没有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的跟进使得用地效率持续走低。吉林省多数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持续递减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的逐年扩大,而结构无效则在此基础上加剧了其效率水平的进一步恶化,推动无效城市的生产技术进步是改善建设用地效率的重点。基于全省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表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投入强度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直接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农地产出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农业机械化投入受到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因此单位土地机械化投入强度变量并不显着,但是具有正向符号。农业人口规模的正向作用机制反映了当前劳动密集型农业在全省依然占据较大中,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人口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效应,模型中主要体现为负的交互项估计系数与正的从业人口系数的制约。当单位播种面积上的机械化投入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提高农业人口规模则有助于农地利用效率改善。但是这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城镇化发展规律相违背,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吉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能够显着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但是受到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的制约。只有当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提高投资强度才会有效,而人均建设用地扩大则会导致用地效率持续损失。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用地效率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显着正效应,但是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却呈现逆向制约机制。这反映了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中结构的不合理性。吉林省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呈现不明显的倒U型特征,这与当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集聚水平不高密切相关。产业关联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影响呈现正U型特征,大部分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距离平均门槛临界点尚有较大差距,推进产业多样化进而带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依然任重而道远。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引致的效率损失在吉林省城市中普遍存在,居住用地比重过高会导致建设用地出现持续的效率损失,样本数据估计结果显示了大多数城市居住用地供给过快的事实。空间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用地资源丰富的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和城镇化水平所限制,基础设施、机械利用强度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都小于中东部地区,只有非技术性的化肥使用强度的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整体下降地区由于主要为城市扩张地区,投资强度和单位财政支出的拉低效应都最显着,但居住用地占比以及工业用地占比的促进作用都最显着。最后,基于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机制以及计量模型揭示的经验关系来看,从农业用地效率优化、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化以及城镇化发展格局有化三个大方面,针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三大主体战略落地给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推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农地确权改革、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可以实行总量以及增量控制、合理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

叶四方[9](2021)在《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南巴山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是汉江流域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最大的一个,其农村社会生活水平改善与乡村振兴的任务也很艰巨。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作为城市与乡村及其生态系统与功能空间的过渡区域,承载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本研究以协调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为导引,依托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与GIS技术平台,针对县城城边村发展中的生态、生产、生活问题,契合该地区未来城边村转型发展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尝试提出以生态空间保护为核心的生产空间多元化与生活空间宜居化的发展思路,从“三生”系统与空间布局现状特征与问题研究、“三生”系统转型及空间布局优化方向研究、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等方面构建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框架,并以该地区镇巴县李家坪村为研究实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优化方向及方法的可适用性,旨在为该地区类似乡村的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通过梳理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与“三生”空间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结合该地区“三生”系统转型的动力与趋势,提出匹配“三生”系统转型的“三生”空间优化方向,并基于此方向构建了“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最终以李家坪村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首先是得出了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为生态空间问题丰富、斑块切割、破碎度高,生产空间农耕为主、类型单一、分布混乱,生活空间分散分布、设施差异、联系不便。其次是得出生态系统的转型趋势是向着生态综合效益优良的方向发展,生产系统是向着村城绿色产业融合方向发展,生活系统是向着现代生活宜居高效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发展方向。最后是构建了村域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三生”空间用地评价——“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并以李家坪村为实证对方法体系进行了验证。

丁震[10](2021)在《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文中指出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愈发突出。对此,各大城市普遍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来应对。其中,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绿色公共交通,得到了普遍认可并由此快速发展,国家也愈加重视其高质量建设。随着中国城市逐渐进入存量发展时期,摒弃大拆大建,转为对城市建成区的谨慎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主基调,现有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也因此成为城市更新中的关键一环。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既是一个交通空间也是城市空间,是一个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重要地区。在大城市,每天都有数百、甚至数千万人踏入此处进行各类活动。如何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城市更新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活体验。北京作为轨道交通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之一,拥有大量的轨道站点。但是早期建设以及新建的许多站点,在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方面有所不足,轨道站点和城市建设出现脱节现象,令前往此处的人们难以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活便捷。北京作为首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其着名的城市中轴线更是重要的形象展示地区。在中轴线上,北京南中轴地区城市建设相对缓慢,没有高效利用轴线与轨道交通线路的互动关系是其中一个缩影。作为城市轴线,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能够成为实现其高质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可作为关键切入点进行高品质的规划和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南中轴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重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对轨道交通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TOD以及轨道站点分类进行详细综述,明确研究内容。第二,对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通过梳理南中轴地区发展历史,对南中轴地区数十个轨道站点进行详细调研和分类,从土地层面、道路交通层面、建筑层面、公共空间层面、行为活动层面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结症。第四,对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要素和需求做出详细阐述。第五,提出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在政策层面,建议提供政策支持和放宽一定设计限制;在土地层面,建议打造契合TOD的街道布局,优化用地性质,控制用地开发强度;在道路交通层面,建议采用高效的交通一体化设计,建设P+R停车场,全面改善步行环境;在建筑层面,建议重塑老旧建筑或再开发新兴建筑,加强建筑和周边的一体化设计;在公共空间层面,建议增加品质一流的城市开放空间,提升现状公共空间的品质,并根据具体需求增补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在行为活动层面,根据具体行人活动轨迹或者停留聚集情况,对上述层面进行辅助指导。最后,通过梳理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对南中轴沿线地段和各类型站点地区进行更新策略指引,以及对南中轴地区的轨道站点——永定门外站周边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应用文章的更新策略体系,为今后其他轨道站点地区的更新设计提出发展思路和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二、非农业建设计划用地的实施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农业建设计划用地的实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管制策略——以江苏赣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主体功能区与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1.1 主体功能区与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理论关系
    1.2 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差别化效率最优
2 研究区的确定: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
3 赣榆区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
    3.1 空间配置效率评价计量模型与思路
    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3.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3.4 赣榆区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损失原因与改进路径
4 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战略理念下赣榆区土地资源空间管制策略
    4.1 赣榆区层面:统筹主体功能定位,协调地区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4.2 优化开发区:优化土地空间结构,转变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式
    4.3 重点开发区:助力城镇工业进程,确保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4.4 限制开发区:着力粮经产品安全,创新农业生产用地经营模式
    4.5 禁止开发区:划定生态空间红线,探索农旅生态用地布局结构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与养老保障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
        四、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研究
        二、关于老年人群体收入差异的研究
        三、关于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四、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差异研究
    第一节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一、老年人收入来源分类
        二、来源于个人的收入
        三、来源于家庭的收入
        四、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趋势比较
        二、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比较
    第三节 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四节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五节 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六节 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乡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一、个人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二、家庭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三、政府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测度收入差距的指数
        二、泰尔指数分解法
        三、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方法
    第三节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城乡总体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二、城镇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三、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第四节 老年人不同人群组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各类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二、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三、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第六节 社会保障对老年人收入差距作用的分析
第五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二节 城乡总体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总体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镇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四节 农村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农村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五节 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六章 发达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第—节 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一、美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二、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三、对美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一、日本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二、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三、对日本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英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
        一、英国养老金制度
        二、英国老年人的其他收入保障制度
        三、对英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美日英三国养老收入保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合作社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农村合作社与农户生计资本
    (二)石漠化治理中农村合作社与农户生计资本
    (三)农村合作社与农户生计资本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野外调查数据
        2 收集资料数据
三 石漠化治理中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变化对生计资本发展的作用
        1 脆弱性生存背景对生计资本的影响
        2 政策和市场对生计资本的作用
        3 社会发展对生计资本的作用
        4 外部环境下生计资本发展困境分析
    (二)农村合作社农户生计资本发展的源动力影响因素
        1 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保证稳定工资收入
        2 间接提供金融资本或其替代品
        3 提高基于制度的信任关系,提高成员农户社会资本水平
        4 通过组织层面投资,提高成员农户可控的物质资本
        5 通过集体投资有效改善农户自然资本水平
四 喀斯特地区农村合作社与农户生计资本作用机理
    (一)喀斯特地区合作社调查概况及统计分析
        1 调查数据来源
        2 合作社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 合作社经营对农户生计影响的调查分析
        4 合作社帮扶对农户的显着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响应机理
        1 合作社影响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
        2 合作社影响下农户生计方式分化
        3 农户参与合作社的主动性变化
        4 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模型
五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合作社农户生计绩效评价
    (一)典型合作社概况
        1 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合作社
        2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撒拉溪研究区合作社
        3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合作社
        4 合作社影响生计资本情况分析
    (二)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1 分析框架
        2 分析方法
        3 生计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三)农户生计策略分析
        1 农户生计策略类别
        2 农户最优策略比较
    (四)农户最优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自然资本变量的影响
        2 人力资本变量的影响
        3 金融资本变量的影响
        4 社会资本变量的影响
        5 物质资本变量的影响
        6 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
六 喀斯特地区农村合作社农户生计可持续适应策略
    (一)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1 制定农户生产经营培训的长效机制
        2 引进科学种植养殖专业人才
    (二)提高自然资本利用效率
        1 转变纯农业型农户生计策略
        2 完善自然生态补偿机制
    (三)提高物质资本投入与异地搬迁相结合
        1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 部分贫困居民施行异地搬迁
    (四)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1 帮助农户生产经营实现多方贷款
        2 加大农作物种植的技术推广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2019年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合作社发展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 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路线图
    第五节 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新型城镇化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
        二 农村新型城镇化定义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特征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经济增长理论
        二 城市化发展理论
        三 城乡统筹理论
第三章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举措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一 缓慢发展阶段
        二 快速发展阶段
        三 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一 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三 小城镇发展
        四 产业互动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概念框架及模型假设
        二 调查说明与数据分析
        三 模型可行性验证
    第四节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分析
        一 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推进
        二 城镇化整体布局合理
        三 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四 农村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第四章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建设威海新型城镇化特色方向
    第一节 国内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一 温州模式
        二 深圳模式
        三 南宁模式
    第二节 国外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
        一 日本横滨市寿町模式
        二 英国格拉斯哥贫民窟治理模式
        三 国外贫民住区治理的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经验对建设威海市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一 注重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
        二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 合理规划农村产业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章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管理瓶颈
    第二节 城乡发展均衡性亟需提高
    第三节 部分农村人口难以融入二三产业就业
    第四节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第五节 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有待开拓
第六章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
    第一节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规划
        一 健全土地规划与利用政策
        二 强化对非法用地问题的管理
        三 充分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优势
    第二节 进行城乡区域一体化建设
        一 城乡师资流动带动乡村教育发展
        二 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促进城乡医疗一体化
        三 构建城乡工人同等社保机制
    第三节 优化农村居民就业管理机制
        一 鼓励优先录用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二 引导失地农民开展配套服务业创业
        三 加强对城镇化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四节 产业融合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 激发农村产业的优势
        二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三 助力农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第五节 为城镇建设提供投融资条件
        一 精准掌握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短板
        二 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三 引进民间资本推动城镇化发展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依据
        1.1.1 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特征更加突出
        1.1.2 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1.1.3 土地资源的配置具有宏观调控职能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文献梳理评述
        1.3.1 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1.3.2 土地配置效率研究
    1.4 研究框架设计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土地资源及利用效率的界定
        2.1.1 土地资源内涵简述
        2.1.2 土地利用效率界定
    2.2 土地投入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2.2.1 包含土地投入的索洛模型
        2.2.2 包含土地投入的OLG模型
    2.3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理论
        2.3.1 城镇化理论简述
        2.3.2 土地的集约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1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3.1.1 吉林省城镇化演变历程
        3.1.2 吉林省城镇化存在问题
    3.2 吉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状况
        3.2.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3 城镇化与土地效率关系初探
        3.3.1 模型设定及其变量选取
        3.3.2 计量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评价及分析
    4.1 用地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4.1.1 模型框架
        4.1.2 数据指标及来源
    4.2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省际比较分析
        4.2.1 变量选取
        4.2.2 省际农业土地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4.2.3 省际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4.3 省内农业用地效率的地区差异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省内农业用地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4.3.3 省内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城镇建设用地效率评价及分析
    5.1 省际建设用地效率的比较分析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1.2 省际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5.1.3 省际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5.2 省内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分析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省内建设用地经济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5.2.3 省内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城镇化对土地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6.1 吉林省城镇化对农业用地效率的影响
        6.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2 估计模型确定
        6.1.3 实证结果分析
    6.2 城镇化对建设用地效率的影响
        6.2.1 模型变量选取
        6.2.2 估计模型确定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城镇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化异质性分析
        6.3.1 省内城市区域异质性区分
        6.3.2 城镇化影响农业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
        6.3.3 城镇化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用地效率优化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
        7.1.2 吉林省农业及建设用地效率评价分析
        7.1.3 吉林省城镇化对用地效率的影响
    7.2 对策建议
        7.2.1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优化路径
        7.2.2 吉林省建设用地效率优化路径
        7.2.3 用地效率视角下的吉林省城镇化格局优化路径
    7.3 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7.3.1 可能创新之处
        7.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状况简介
致谢

(9)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陕南巴山地区
        1.5.2 城边村
        1.5.3 空间布局优化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与空间布局现状及问题
    2.1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概述
        2.1.1 陕南巴山地区概述
        2.1.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概述
        2.1.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概述
    2.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现状及问题
        2.2.1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系统现状
        2.2.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系统主要问题
        2.2.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系统现状
        2.2.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系统主要问题
        2.2.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系统现状
        2.2.6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系统主要问题
        2.2.7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关系现状
    2.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特征及问题
        2.3.1 典型研究样片选取与现状特征分析方法
        2.3.2 城边村数据获取与处理
        2.3.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现状特征
        2.3.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空间主要问题
        2.3.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空间主要问题
        2.3.6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空间主要问题
        2.3.7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关系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转型及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1 “三生”系统与“三生”空间的关系
    3.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转型
        3.2.1 转型动力
        3.2.2 转型趋势
    3.3 匹配“三生”系统转型的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1 空间布局优化目标
        3.3.2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3 生产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4 生活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协同优化方向
    3.4 本章小结
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4.1 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
        4.1.1 城边村“三生”空间与上位规划“三线”
        4.1.2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4.1.3 城边村“三生”空间优化方法
    4.2 城边村“三生”空间用地评价
        4.2.1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原则与方法
        4.2.2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模型与权重确定
        4.2.3 生态空间用地重要性评价
        4.2.4 生产空间用地潜力评价
        4.2.5 生活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
    4.3 城边村“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
        4.3.1 生态保护管控线
        4.3.2 生产发展管控线
        4.3.3 生活建设管控线
    4.4 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4.4.1 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4.4.2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
        4.4.3 生产空间布局优化
        4.4.4 生活空间布局优化
5 陕南巴山地区镇巴县李家坪村空间布局优化实证研究
    5.1 李家坪村“三生”系统与空间现状及问题
        5.1.1 镇巴县及李家坪村概述
        5.1.2 李家坪村生态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1.3 李家坪村生产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1.4 李家坪村生活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2 李家坪村“三生”系统转型与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5.2.1 发展机遇与“三生”系统转型
        5.2.2 空间布局优化方向与优化模式
    5.3 李家坪村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5.3.1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
        5.3.2 “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
        5.3.3 “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10)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愈加重视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建设
        1.1.2 存量发展时期的城市建成区轨道交通站点亟需优化
        1.1.3 轨道交通能够成为北京城南地区高质量规划建设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对象界定和分析
        1.2.1 轨道交通
        1.2.2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1.2.3 北京南中轴地区
        1.2.4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的研究
        1.3.2 关于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的研究
        1.3.3 关于轨道站点分类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轨道站点地区相关研究评述和国内外案例分析
    2.1 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同发展研究
        2.1.1 节点-场所模型
        2.1.2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
        2.1.3 站城一体化理念
        2.1.4 轨道站点区位因素与开发强度的分析
    2.2 国内外案例分析
        2.2.1 日本东京涩谷站周边地区更新建设
        2.2.2 日本东京多摩田园都市沿线一体化开发
        2.2.3 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内部社区城市更新发展项目
        2.2.4 中国香港打造融合交通的综合发展模式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调查和问题分析
    3.1 南中轴地区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
    3.2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实地调查和结果分析
        3.2.1 调查轨道站点和范围选择
        3.2.2 用地性质的分类标准
        3.2.3 调查主要内容
        3.2.4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
    3.3 轨道交通站点类型分类结果
        3.3.1 北京南中轴整体地区站点分类结果
        3.3.2 北京地铁8 号线(永定门外站-瀛海站)的进一步分类结果
    3.4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现状情况分析
        3.4.1 城市综合型站点现状情况
        3.4.2 特定功能型(居住)站点现状情况
        3.4.3 特定功能型(商业)站点现状情况
        3.4.4 特定功能型(产业)站点现状情况
    3.5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3.5.1 土地层面问题
        3.5.2 道路交通层面问题
        3.5.3 建筑层面问题
        3.5.4 公共空间问题
        3.5.5 行为活动问题
    3.6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症结分析
        3.6.1 城市在早期难以落实和实施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理念
        3.6.2 轨道站点地区的建设方式单一并且缺乏高品质的设计
        3.6.3 有关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城市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要素及需求分析
    4.1 TOD带动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关键内容
        4.1.1 优化轨道站点地区发展布局,集约节约土地资源
        4.1.2 改善轨道站点地区空间形态,打造多姿多彩的城市空间
        4.1.3 挖掘轨道站点地区潜能,提升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
        4.1.4 提供时间维度的保障,促进国际企业落地
    4.2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思想
    4.3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要素
        4.3.1 城市硬件要素
        4.3.2 行人活动要素
    4.4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需求
        4.4.1 宏观政策层面
        4.4.2 土地层面
        4.4.3 道路交通层面
        4.4.4 建筑层面
        4.4.5 公共空间层面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构建
    5.1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5.1.1 总体目标
        5.1.2 基本原则
    5.2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构建
        5.2.1 土地更新策略
        5.2.2 道路交通更新策略
        5.2.3 建筑更新策略
        5.2.4 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5.2.5 行为活动更新策略
    5.3 南中轴沿线地段和各类型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分析
        5.3.1 第一段(永定门外站至东高地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2 第二段(火箭万源站至瀛海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3 城市综合型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4 特定功能型(居住)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5 特定功能型(商业)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6 特定功能型(产业)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4 实证研究:永定门外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4.1 选择永定门外站进行实证的原因
        5.4.2 基本概况
        5.4.3 上位规划对永定门外站点地区的指引
        5.4.4 永定门外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5.4.5 更新策略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5.4.6 具体更新策略
    5.5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非农业建设计划用地的实施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管制策略——以江苏赣榆为例[J]. 姜海,陈磊. 自然资源学报, 2021(09)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汶上县为例[D]. 侯玉杰.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5]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D]. 孙小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6]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合作社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D]. 吴俊.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刘成龙. 烟台大学, 2021(12)
  • [8]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 高春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9]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D]. 叶四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D]. 丁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实施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