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目录,卷。 2003 年 2 月 25 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目录,卷。 2003 年 2 月 25 日

一、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25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薛瑞[1](2017)在《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营造法式》是一部由北宋官方颁行的侧重于估工算料的营造类法规,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作者李诫在建立《营造法式》术语体系时,考据先代经史典籍以追溯术语的语源,记录了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方言俗语,对传承和发展营造技术及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当代研究者而言,一些术语因年代久远显得艰涩难懂,对解读该书和古代建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近现代以来,已有数代学者对《营造法式》术语做出了大量不同程度的解读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蔚为可观。但是仍有部分术语因缺乏实物印证或在《营造法式》中记载不详,至今未能明确解读。因此,需要及时整理汇总相关研究中的术语解读成果及有争议、存疑待考的问题,明确学界目前对《营造法式》术语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本文在收集整理现有《营造法式》术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现有术语解读成果及其中所涉及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文献及实物例证。将《营造法式》术语按照目前被解读的程度分为释义已有定论、尚存争议和无法解读三类。并结合建筑学及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作出一定程度的判断,以期为后续《营造法式》术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征宇[2](2014)在《礼制与葬俗—吴越国墓葬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述之吴越国泛指自唐乾宁三年(896)钱缪占据两浙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弘俶纳土归宋期间东南之割据政权。基于对这一政权内发现墓葬的分布、类型和年代的研究,结合对古代文献的梳理,来探讨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吴越国墓葬既有唐代传统,受中原王朝影响,又表现出独特性的复杂面貌。我们以907年为界,将之前的钱宽夫妇墓(临M23和临M24)以及临M22归入祖陵,将其后的墓葬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王、后陵,墓例有文穆王陵(杭M27)、王后马氏康陵(临M25)及苏州七子上一号墓;第二等级为王子和王母、妃墓,墓例有普光大师墓(临M20)和吴汉月墓(杭M26);第三等级为品官墓,墓例有临M21、杭M32和青柯M1、M2;第四等级为平民墓,墓例有上驮M23和乐清三座五代土坑墓。礼制以等级来“别尊卑、明贵贱”,并通过法制来维护。论礼法,钱宽夫妇墓应按唐制三品以上官员等级入葬。后梁追封钱宽为王后,其墓属于祖陵。就武肃王、文穆王等吴越国王陵而言,其面貌为依山为陵,陵园有园墙、神道、石刻、门阙等,陵旁有庙,玄宫三室,棺椁内用石及金玉等。目前所知的唐代帝陵应有的各要素,吴越国基本具备,但相对于唐及北宋帝陵而言,规模较小。吴越国墓葬所具有的区域性特征,是本土葬俗的重要反映。吴越国王陵地下部分虽有墓道,但未见天井和过道,墓室内不仅有彩绘壁画,而且是采用浮雕彩绘的形式,墓顶的天文图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准确的,随葬品中的越窑青瓷器,尤其是秘色瓷,乃吴越国特产。用于吴越国品官墓的双室船形墓,具有明显的长江下游地区特色和传统,且一直延续到北宋。这些特征是与其他区域墓葬相区别的主要依据。显然,吴越国墓葬呈现出的复杂面貌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唐代大一统王朝所推行的礼法必然影响至关中以外的各个地区。墓葬在保留传统葬俗的同时,又须符合礼与法的规范和约束。吴越国所处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中国文明多元发展中的重要一元,历经吴越文化、六朝文明、唐宋盛世之变迁,使得墓葬既具有俗的部分,呈现出区域性特征,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讲求礼法。因此,以礼、法、俗三者为主导,共同促成了我们今日所见到的吴越国墓葬的面貌。

胡志刚[3](2014)在《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文中认为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着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三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金坤[4](2014)在《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产业是体育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新领域,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体育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设计特征和策略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和产业体制和政策有关。从体育产业化的角度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具有独特的人文社科视点。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大,而浙江省的体育产业化在国内领先,阶段清晰,研究其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应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借鉴价值.因此从分析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化进程着手,整理和总结了该省公共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特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而对产业化的发展和需求变动对建筑设计特征的影响及相关设计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本研究结论也可供其它地区的体育建筑设计参考。全文共约21.2万字,图表961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第1章),解释研究的背景、意义、基本概念等,陈述研究方法和框架。其次(第2、3章),对体育产业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概念、相互关系作了深化及分析,对产业背景和设计特征的元素作了筛选。并把浙江省的产业化进程分为成长、过渡、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按阶段对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典型实例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产业化进程中设计特征的演变趋势—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接着(第4、5、6、7章),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需求相联系,从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四个方面,对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项研究;并考虑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在附录中选取了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部分实例,并作简要分析。

贾晓亮[5](2014)在《基于军事防御的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基于军事防御对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进行的研究。从史书记载、考古报考、地图资料、田野调查等方面入手对研究对象本体(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城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城池防御设施的单体、以及群体布局的一些特征。进而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以及这些特征对高句丽军事防御的意义所在。首先,以城池单体的分析来看,其选址是以河流、交通因素,同时兼顾地理环境(山势、地形、水源城内水源等)因素为导向的选址结果;城池形态方面,不拘泥于形式,随山就势、筑断为城;防御设施方面,城墙部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人工城墙和天然城墙相结合的方式围筑城墙。城门位置的选择除了顾及出入便捷性,更重视防御,多有瓮城辅之,瓮城的形式丰富多样,不同于中原平地城形制规整的瓮城形制。城内的兵营多为半穴居状态的居住址,充分体现了高句丽人对抗东北地区冬季恶劣的自然条件的解决办法。晾望台多选在城内制高点,便于对外观察以及对内指挥。从城池单体的几个方面来看,高句丽城池以军事防御为主的筑城理念显露无疑。其次,以城池布局的分析来看,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布局形成了“一边”、“一岛”“两条线”、“两王畿”的布局形式。一边”即辽东一线高句丽的西部边界,此处主要防御中原王朝的陆路进攻;“一岛”是辽东半岛,此处主要防御中原王朝海陆方向的进攻;“两条线”主要是高句丽“南、北二道”的防御,这里是通往高句丽早、中期都城桓仁地区、集安地区的疆域腹地交通要道;“两王畿”即桓仁地区的五女山山城和集安地区的国内城和丸都山城,此处为两处王畿的最后防线。这四个部分相互依托形成了中国境内高句丽的城池防御布局形式。最后,关于这种城池布局对高句丽防御中原王朝(特别是隋唐二朝)的意义:尽管高句丽城池布局以丰富的形式、完善的构架、极强的整体性展示在中国境内,但是,面对强大的隋唐二朝,这种成熟的城池防御设施也只是延缓了其灭亡的脚步。

厉华[6](2012)在《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俗建筑是传统文化的历史遗存,也是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象征。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在逐渐丧失,对于民居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开始被重视,如何对民居建筑进行保护,使其得到创新与发展,继承民族文化精神是本文研究古民居建筑的首要目的。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本文从湘西架空式的干栏建筑形式着手,以艺术设计学方向为切入点,介绍了湘西干栏民居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条件;比较湘西干栏民居与兄弟民居干栏的异同;论述其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对其结构形式、构造、建筑艺术特色、总体布局进行细致归纳。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存在的不足,并着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再设计研究。最后针对湘西干栏民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并展望湘西干栏民居的建设前景。论文大致包含六部分内容,绪论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现状、范围、创新点与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入手,概述了干栏建筑的基础理论研究,包含干栏民居建筑的演变、类型、特色、建筑美学性等特点;并针对湘西地区的干栏建筑与其它干栏形式进行系统比较,归纳其自身的优劣。第三章主要是提出问题归纳湘西干栏民居居住空间环境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作出总结。第四章是本文的主要章节,旨在解决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对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进行再设计,以凸显其特色。第五章内容凸显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总结干栏建筑形式对当代民居的智慧启发,提出了其再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并论证其可行性。最后通过对湘西干栏建筑文化的特征分析,探讨民俗建筑在新的时代下的继承发展,为民俗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的保护开发深入研究它的价值,使干栏民居建筑的创新研究更有深度和力度。

谷啸川,谢岩磊[7](2012)在《基于生态文化要素的历史古镇保护规划——以重庆市万州区罗田古镇保护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历史古镇由于过度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特色文化丧失,本文从生态文化要素出发,以罗田古镇为例,按照生态文化的一般构成,从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等方面分层次地探讨了罗田古镇的生态文化要素形态和现状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规划对策,并在保护这些生态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对罗田古镇未来旅游发展提出可持续策略。

费洁[8](2012)在《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和制衡机制研究 ——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政策融合的框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正在逐步确立。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3.1倍。但是,由于各地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过大,不仅导致大量良田被侵占,更导致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的粗放。2010年工矿仓储用地供给面积达到15.27万公顷,占全国建设用地面积总供给的35.67%。归纳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可以发现,工业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而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亦是引起城市增长管理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我国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与制衡机制,探索如何走出目前城市增长管理失效的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了工业用地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现实出发,分析中国的工业发展对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及土地利用各方面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就业对第三产业就业拉动具有“乘数效应”,因而工业发展将带动商业、住宅、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在此基础上,研究结合产业发展与城市增长的规律,得到区域增长模型。然后,进一步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增长的作用结果投影到土地利用上。由于在既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下,地价政策对区域工业用地扩张,以及耕地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在工业用地扩张的概念模型中引入工业地价政策,通过改变工业出让价格的参数值调节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与制衡效果。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区域工业用地扩张模型,模型划分了人口、经济、工业用地、耕地、城市五个子系统,从逻辑上梳理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将模型的各部分进行参数刻画。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通过调节工业出让价格的参数值得到三种模拟情景,分别为基础情景、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情景、耕地保护政策情景。通过辅助子系统合理性检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及历史数据吻合性检验,验证该模型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总体功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系统动力学有机结合了土地政策与产业发展,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地价政策情景下,工业用地面积、耕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城市化率等观测指标有着显着差异。基于模型情景模拟的分析,从工业地价形成机制、土地财政驱动下的政府行为、耕地计划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造成目前城市增长管理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博弈行为、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管理混乱、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存在弊端、耕地计划管理制度失灵。最后,针对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增长管理政策,从工业地价管理、产业协调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四方面提出了调控策略。

谢璇[9](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刘高波[10](2011)在《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是一种良好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具有较高的抗侧刚度、强度和延性,应用前景广泛。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是当前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结构设计地震作用和变形的关键因素。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结构的地震作用折减和位移放大系数》(项目编号:50578099)研究的子课题之一,本文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在设防烈度(中震)下的结构影响系数R和大震下的位移放大系数Cd,进行了下列工作:1、对已有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以及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结合我国抗震规范的有关规定指出,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体系采用统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能充分体现钢结构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必要对钢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进行系统的研究。2、按照我国现行规范,以弹性屈曲为设计极限状态,设计了A、B、C、D共4组10个考虑不同连接刚度、层数、跨数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原型结构。按分析需要,分别建立了能反映剪力墙板屈曲及半刚性连接特性的梁壳有限元模型和等效斜拉杆模型。3、选取D组2跨8层原型结构底部三层的剪力墙跨部分,按照1:3的几何相似关系设计了试验模型,对其进行静力推覆试验,分析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变形、破坏模式、墙板及半刚性连接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破坏形态等。4、用本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及数值分析方法的适用性。5、采用Pushover分析及改进的能力谱法,对所设计的原型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建立考虑高阶振型的能力谱和按照不同延性系数折减的弹塑性需求谱,确定了结构在中震(设防地震)和大震下的性能点,求解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位移放大系数、延性折减系数、超强系数等。研究了结构层数、跨数、连接刚度等因素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6、选取多条地震波,对各组原型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时程(IDA)分析。通过对分析数据拟合,得到了结构基底剪力和顶点位移关系曲线。用改进的能力谱法确定结构的性能点,求解结构影响系数、位移延性折减系数、超强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了结构层数、跨数、连接刚度等因素对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对Pushover分析与IDA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提出了按照我国规范设计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取值。7、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采用本文结构影响系数建议值设计了2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用Pushover方法研究了结构的性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合理性。

二、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25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25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建筑史或《营造法式》研究专着
        1.2.2 词典式术语专项解读
        1.2.3 对《营造法式》中个别术语的辨析
        1.2.4 实例考察中的术语解读
        1.2.5 小结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1.6 研究特色之处
第2章 基本释义已有定论的《营造法式》术语
    2.1 名词性术语
        2.1.1 单义术语
        2.1.2 多义术语
    2.2 动词性术语
    2.3 其他
    2.4 兼类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体释义等尚存争议的《营造法式》术语
    3.1 字形存疑和易被读错的《营造法式》术语
        3.1.1 字形存疑的术语
        3.1.2 易被读错的术语
    3.2 词性尚存争议的术语
    3.3 近义术语辨析
    3.4 具体释义有争议的术语
        3.4.1 所指内容有争议
        3.4.2 做法或用法有争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前无法明确解读的《营造法式》术语
    4.1 《营造法式》中记述不详的术语
    4.2 缺乏实物、技艺印证的术语
    4.3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状小结
        5.1.1 《营造法式》术语解读情况概述
        5.1.2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所涉及的方法及例证
    5.2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存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5.2.1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存的问题
        5.2.2 解决问题的对策
    5.3 本研究未尽的事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营造法式》术语释义汇总
附录B 涉及《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的文献成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礼制与葬俗—吴越国墓葬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范畴与学术意义
    1.2 吴越国墓葬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
        1.2.1 民国时期的调查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调查与发掘
        1.2.3 考古学研究现状
    1.3 金石学阶段的吴越国墓葬研究
        1.3.1 宋元文献关于吴越国墓葬的着录
        1.3.2 金石学研究
    1.4 研究方法
2 吴越国墓葬资料的梳理
    2.1 墓葬分布
    2.2 墓葬类型、年代与等级
        2.2.1 墓葬类型分析
        2.2.2 墓葬年代分析
        2.2.3 墓葬等级关系分析
    2.3 历史文献梳理
        2.3.1 祖陵
        2.3.2 王陵
        2.3.3 其他墓葬
3 相关问题研究
    3.1 吴越国陵寝制度浅析
        3.1.1 钱宽夫妇墓所反映的祖陵制度
        3.1.2 钱缪墓墓上建筑所反映的王陵陵园制度
        3.1.3 钱元瓘墓和康陵所反映的王、后陵玄宫制度
        3.1.4 关于吴越国陵寝制度的小结
    3.2 唐宋变革时期吴越国船形墓的初步研究
        3.2.1 吴越国船形墓的渊源
        3.2.2 吴越国船形墓的流变
        3.2.3 关于船形墓源流与变革的小结
    3.3 吴越国墓葬所反映的礼、法、俗关系初探
        3.3.1 礼、法与葬制
        3.3.2 葬制与葬俗
        3.3.3 关于礼、法、俗关系的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注意选题的创新
        二、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三、注意史料的考证和档案文献的整理使用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
    小结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一、刊行《营造法式》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一、最初的拒绝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
    小结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
    小结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第四节 梁思成、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对民族形式的成功体现: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小结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
    小结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
    小结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小结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梁思成着述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浙江省概况
        1.1.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1.1.3 全民健身和休闲体育在浙江省的普及
        1.1.4 浙江省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
        1.4.1 方法
        1.4.2 理论工具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框架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6 创新点陈述
2 概念深化及关系分析
    2.1 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2.1.1 内涵
        2.1.2 内容分类
    2.2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2.1 国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2.2 国内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3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特点的比较
        2.3.1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2.3.2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2.3.3 国内外体育产业比较和启示
    2.4 公共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
        2.4.1 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物质载体
        2.4.2 产业化在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4.3 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
    2.5 消费需求的驱动力分析
        2.5.1 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2.5.2 体育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2.5.3 关系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6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和发展趋势
        2.6.1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
        2.6.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3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
    3.1 建筑设计特征要素的筛选
    3.2 成长期(1949年—1977年)
        3.2.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2.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2.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2.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2.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2.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2.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3 过渡期(1978年—2000年)
        3.3.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3.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3.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3.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3.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3.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3.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4 快速发展期(2001年—至今)
        3.4.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4.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4.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4.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4.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4.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4.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5 建筑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分析
4 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的综合化趋势
    4.1 产业区域规划与集群化
        4.1.1 体育产业的区域布局
        4.1.2 体育产业的集群化
    4.2 总体布局的综合化
        4.2.1 场馆的区域规划与定位
        4.2.2 场馆的选址与共享
        4.2.3 建筑群体的综合化布局
    4.3 功能组合的综合化
        4.3.1 功能组合的相互促进
        4.3.2 功能综合的多种模式
        4.3.3 竞技单元内的功能综合
    4.4 大众健身休闲的综合化
        4.4.1 健身休闲与产业的发展
        4.4.2 健身休闲与布局综合
        4.4.3 健身休闲与功能综合
5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高效化趋势
    5.1 体育产业的属性与结构调整
        5.1.1 体育产业的高效属性
        5.1.2 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
    5.2 竞赛空间的高效化
        5.2.1 体育场馆的类型细化
        5.2.2 看台区的视线设计
        5.2.3 疏散方式的选择
        5.2.4 比赛厅和休息厅的氛围
    5.3 使用模式的高效化
        5.3.1 场馆的经营风险
        5.3.2 赛时和赛后的平衡
        5.3.3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5.3.4 看台的灵活组合和空间利用
        5.3.5 附属用房的转变
    5.4 赛后转型与临时建筑
        5.4.1 与城市融合的赛后转型
        5.4.2 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临时建筑
6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专业化趋势
    6.1 产业运行机制转变与专业化
        6.1.1 产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6.1.2 场馆管理模式专业化
        6.1.3 竞技体育的职业化
        6.1.4 竞技体育的院校化
    6.2 配套设施的专业化转变
        6.2.1 竞赛辅助空间的专业化改变
        6.2.2 服务配套设施的专业化
        6.2.3 跨产业的服务配套设施
    6.3 技术应用的专业化
        6.3.1 体育工艺的内容与拓展
        6.3.2 新材料应用
        6.3.3 结构选型
        6.3.4 场地设计
        6.3.5 物理环境设计
        6.3.6 智能信息设计
    6.4 特殊群体—残疾人体育建筑的专业化
        6.4.1 残疾人体育的特点
        6.4.2 特殊的管理模式
        6.4.3 配套设施的特殊性
        6.4.4 室外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6.4.5 室内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6.4.6 设备系统的专业化
7 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的多元化趋势
    7.1 体育产业模式的多元化
        7.1.1 体育产业模式的特点
        7.1.2 体育产业与城市人文、设计特征
    7.2 建筑潮流的多元化及整合
        7.2.1 建筑潮流的发展与流派
        7.2.2 多元整合的趋势
        7.2.3 公共体育场馆与建筑潮流
    7.3 设计理念的多元化
        7.3.1 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
        7.3.2 高技术的运用
        7.3.3 新地域主义
    7.4 形式表达的多元化
        7.4.1 新体育风格的形成
        7.4.2 非几何构成——解构
        7.4.3 柔和弹性——简约
        7.4.4 整体覆盖—表皮
8 结论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1.1 体育产业化和公共体育场馆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
        8.1.2 应在产业化的背景中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特征
        8.1.3 公共体育场馆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
        8.1.4 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策略要与体育产业的属性和发展趋势相符合
    8.2 设计策略总结
        8.2.1 布局和功能的整合
        8.2.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优化
        8.2.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拓展
        8.2.4 理念和形式的多元兼容
        8.2.5 前期策划和后期评估的完善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3.1 产业的发展变动对体育场馆发展的不利影响
        8.3.2 产权制度改革对体育场馆发展的影响
        8.3.3 重视社区健身休闲场所的设计研究
        8.3.4 借鉴和学习国外体育产业化和体育建筑设计的经验
        8.3.5 加强对场馆投资、产出的经济分析和比较研究
        8.3.6 对体育场馆特有的设计特征作进一步的重点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实例
    1. 浙江省体育馆
    2. 杭州游泳健身中心
    3. 杭州黄龙体育中心
    4. 台州体育中心
    5. 杭州奥体博览城
    6. 金华体育中心
    7. 嘉兴体育中心体育场
    8. 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
    9. 温州奥体中心
    10. 舟山体育中心体育馆
    1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
    12. 慈溪体育中心
    13. 义乌梅湖体育会展中心
    14. 椒江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15. 临海市体育文化中心体育馆
    16. 三门金鳞体育中心
    17. 嘉兴市残疾人奥林匹克中心
    18. 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
作者简历

(5)基于军事防御的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对高句丽历史的研究
        1.3.2 对高句丽遗址本体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见表1.1)
第二章 中国境内高句丽军事防御概况
    2.1 高句丽疆域形成
        2.1.1 汉、魏时期高句丽疆域形成(见图2.1)
        2.1.2 两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疆域形成(见图2.2)
        2.1.3 隋唐时期高句丽疆域形成(见图2.3)
    2.2 各时期高句丽军事防御形势及范围
        2.2.1 后汉时期高句丽的军事防御形势及范围
        2.2.2 后汉末、魏时高句丽的军事防御形势及范围
        2.2.3 两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的军事防御形势及范围
        2.2.4 隋唐时期高句丽的军事防御形势及范围
    2.3 五部的形成对高句丽军事防御的影响(见图2.4)
        2.3.1 五部的形成及范围
        2.3.2 五部对高句丽防御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四种类型城池军事防御研究
    3.1 都城军事防御特点
        3.1.1 早期都城五女山山城
        3.1.2 中期都城国内城(平地城)
        3.1.3 中期都城丸都山城
    3.2 军事重镇城池防御
        3.2.1 霸王朝山城(见图3.20)
        3.2.2 关马山城(见图3.21)
    3.3 与中原王朝对峙的边界城池防御
        3.3.1 高尔山山城(新城——扼守新城道)
        3.3.2 城子山山城(扶余城)
        3.3.3 催阵堡山城
        3.3.4 英城子山城(安市城)
        3.3.5 大黑山山城(卑沙城)
    3.4 关隘、哨所防御
        3.4.1 望波岭关隘
        3.4.2 “七个顶子”关隘
        3.4.3 湾沟“老边墙”关隘
        3.4.4 大川哨卡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军事设防的高句丽城池分布特点
    4.1 高句丽政权对中原王朝的军事策略
        4.1.1 两汉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军事策略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对中原各个政权的军事策略
        4.1.3 隋唐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策略
    4.2 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现状分布研究
        4.2.1 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分布现状(见图4.1)
        4.2.2 城池分布特点
        4.2.3 城与城分布关系研究
    4.3 为防御中原王朝而形成的城池布局
        4.3.1 西部边界的城池布局
        4.3.2 辽东半岛的城池布局
        4.3.3 “南、北二道”的城池布局
        4.3.4 桓仁、集安地区的城池布局
        4.3.5 以上四部分之间的关系
        4.3.6 这种布局对防御中原王朝的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相关概念阐释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理论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理论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干栏民居概述
    2.1 干栏民居嬗变与演化背景
        2.1.1 地理环境
        2.1.2 历史背景
        2.1.3 自然资源
        2.1.4 民族文化
        2.1.5 经济状况
    2.2 干栏民居建筑布局
        2.2.1 干栏单体建筑基本类型
        2.2.2 平面组织与布局
        2.2.3 竖向空间布局
        2.2.4 节奏韵律
        2.2.5 装饰本土化
    2.3 干栏建筑与外环境关系
        2.3.1 湘西干栏地形的关系
        2.3.2 湘西干栏与道路的关系
        2.3.3 湘西干栏与山体的关系
    2.4 干栏造型与功能
        2.4.1 精神功能影响造型
        2.4.2 使用功能决定造型
        2.4.3 辅助功能建筑构件丰富造型
    2.5 装饰特色及风水美学特征
        2.5.1 建筑符号装饰特征
        2.5.2 干栏建筑风水美学
    小结
第三章 湘西干栏民居居住空间环境使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湘西干栏民居发展概述
        3.1.1 干栏发展概述——湘西土家族干栏建筑为例
        3.1.2 居住形式发展过程——土家族为例
        3.1.3 湘西干栏民居与其它干栏比较
    3.2 湘西干栏民居居住现状分析
        3.2.1 居住文化的缺失与现代生活冲突
        3.2.2 自然因素造成居住建筑的毁坏
        3.2.3 社会因素造成居住建筑的破坏
        3.2.4 新技术、材料的发展对湘西传统居住建筑的冲击
    3.3 干栏民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保护意识落后,人为破坏严重
        3.3.2 法制政策不全,土地利用无序
        3.3.3 住宅空间规划无章及卫生问题
    小结
第四章 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
    4.1 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的总体设想
        4.1.1 原生态空间生态规划再设计
        4.1.2 强调使用功能的空间规划再设计
        4.1.3 可持续开发的空间再设计
    4.2 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目标及原则
        4.2.1 再设计的概念及目标
        4.2.2 再设计的原则
    4.3 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策略研究
        4.3.1 因地制宜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4.3.2 建筑节能策略研究
    4.4 地方特色的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方法(以物理环境进行探讨)
        4.4.1 居住环境不佳——以物理环境进行探讨
        4.4.2 对物理环境进行再设计
        4.4.2.1 对“声环境”进行再设计
        4.2.2.2 对“光环境”进行再设计
        4.2.2.3 对“热环境”进行再设计
    小结
第五章 乡土建筑建设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
    5.1 对当代民居的建设性启发
        5.1.1 挖掘民居中蕴含的建筑经验
        5.1.2 注重地域文化与技术的双重回归
        5.1.3 引导传统民居绿色再生的技术路线
    5.2 “两栖建筑形式”在当代的认知发展
        5.2.1 内容层面探讨
        5.2.2 形式层面探讨
    5.3 干栏民居“架空”建筑符号延伸
        5.3.1 节约用地、适应地形
        5.3.2 利于防洪、减灾
    5.4 现代建筑与干栏特色建筑的融合
        5.4.1 材质的巧妙运用
        5.4.2 架空的合理运用
    5.5 干栏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发展引发的思考
        5.5.1 现实存在的问题
        5.5.2 建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生态文化要素的历史古镇保护规划——以重庆市万州区罗田古镇保护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历史古镇保护的生态文化要素
    2.1 生态文化概念辨析
    2.2 历史古镇的生态文化要素
    2.3 基于生态文化要素的历史古镇规划方法
3 罗田古镇生态文化要素分析与保护规划
    3.1 罗田古镇概况
    3.2 罗田古镇物质生态文化要素构成与保护规划
        3.2.1 山水空间格局
        3.2.2 街巷空间
        (1) 街巷空间重构
        (2) 沿街立面改造
        3.2.3 人文景观
        3.2.4 重点历史建筑
        3.2.5 生产消费方式
    3.3 罗田古镇非物质生态文化要素构成与保护规划
        (1) 社会组织。
        (2) 民俗文化。
        (3) 宗教信仰。
    3.4 罗田古镇旅游发展策略
4 启示与思考

(8)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和制衡机制研究 ——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政策融合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表索引
图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动机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定位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回顾
    2.1 中国工业用地快速扩张的问题分析
    2.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2.2.1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研究
        2.2.2 工业用地扩张对城市规模的作用关系研究
    2.3 城市规模与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进展
        2.3.1 城市规模扩张的驱动力研究
        2.3.2 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
    2.4 工业用地扩张的约束与制衡机制研究
    2.5 城市增长管理研究进展
        2.5.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5.2 城市理性增长与城市增长管理研究
    2.6 有研究总结及展望
3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模型
    3.1 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
        3.1.1 工业用地扩张驱动力的基础理论
        3.1.2 工业用地扩张制衡机制的基础理论
        3.1.3 城市土地竞租理论
    3.2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研究的基本思路
        3.2.1 研究对象的城市性质定位
        3.2.2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设想
        3.2.3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制衡机制设想
    3.3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概念模型
        3.3.1 工业发展战略与政府行为
        3.3.2 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政策融合的工业用地扩张概念模型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工业用地扩张模型的构建
    4.1 系统动力学简介
        4.1.1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4.1.2 系统动力学方法特点与模型仿真基本步骤
        4.1.3 Vensim PLE软件介绍
    4.2 模型构建的相关界定
        4.2.1 系统目标的确定
        4.2.2 系统边界的确定
        4.2.3 系统变量设计
    4.3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3.1 模型各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4.3.2 模型各子系统逻辑关系分析
        4.3.3 模型方程的建立
5 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情景模拟
    5.1 模型仿真模拟的总体思路
    5.2 案例选择
        5.2.1 丽水市概况
        5.2.2 丽水市工业与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5.3 主要变量的确定
    5.4 模型有效性检验
        5.4.1 子系统合理性检验
        5.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3 历史数据吻合性检验
    5.5 模型情景模拟与结果分析
        5.5.1 模拟仿真参数与情景确定
        5.5.2 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5.3 模拟结果小结
6 研究发现与城市增长管理的策略分析
    6.1 研究发现
        6.1.1 工业地价形成机制的反思
        6.1.2 土地财政驱动下政府行为的反思
        6.1.3 耕地计划管理制度的反思
    6.2 城市增长管理的策略分析
        6.2.1 工业地价管理策略
        6.2.2 产业协调发展策略
        6.2.3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策略
        6.2.4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策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7.2.1 研究的创新点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模型方程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4.3.1 山洞疏散区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5.1.1 兵工厂的内迁
        5.1.2 民营厂的内迁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6.3.1 建校经过
        6.3.2 校园建设概况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7.5.1 成立与发展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8.4.1 编制背景
        8.4.2 组成与框架
        8.4.3 主要内容
        8.4.4 实施情况
        8.4.5 评价与总结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插图总目录
表格总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行的抗震设计方法
        1.1.1 基于力的设计方法
        1.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1.1.3 我国现行规范的抗震设计思想及存在的问题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研究现状
        1.3.1 各国规范中的结构影响系数
        1.3.2 结构影响系数的研究现状
        1.3.3 位移放大系数的研究现状
    1.4 半刚性连接刚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1.4.1 钢板剪力墙的构成和分类
        1.4.2 SPSW的特点
        1.4.3 SPSW设计方法
    1.5 梁柱半刚性连接
        1.5.1 梁柱半刚性连接构造
        1.5.2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弯矩-转角(M-θ)关系
    1.6 本文研究内容
        1.6.1 现有研究的不足
        1.6.2 本文内容
    参考文献
2 原型结构设计及有限元模型
    2.1 原型结构设计
        2.1.1 设计条件
        2.1.2 半刚性连接和墙板
    2.2 结构布置
    2.3 结构设计
        2.3.1 半刚性连接设计
        2.3.2 结构内力计算及构件截面选择
        2.3.3 最小剪重比及层间变形验算
        2.3.4 双重抗侧力体系验算
        2.3.5 钢板剪力墙的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2.3.6 梁柱连接的验算
        2.3.7 局部稳定和长细比复核
    2.4 有限元模型
        2.4.1 梁-壳(beam-shell)模型
        2.4.2 斜拉杆模型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试验研究
    3.1 试件设计
    3.2 材性试验
    3.3 测试方案
        3.3.1 位移测量
        3.3.2 应变测量
        3.3.3 数据采集
    3.4 试验装置
    3.5 加载方案
    3.6 试验过程及现象描述
    3.7 剪力墙板的主拉应力分布
    3.8 试验数据与有限元模拟数据的对比
        3.8.1 试件的有限元模拟
        3.8.2 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3.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Pushover和改进的能力谱法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4.1 Pushover方法
        4.1.1 Pushover分析的基本概念
        4.1.2 侧向力分布模式
        4.1.3 Pushover方法的优缺点
    4.2 能力谱法
        4.2.1 建立能力谱
        4.2.2 建立需求谱
        4.2.3 Pushover曲线的折线化
        4.2.4 确定性能点
    4.3 基于Pushover和改进能力谱法计算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4.3.1 Pushover曲线
        4.3.2 确定显着屈服点
        4.3.3 确定能力谱
        4.3.4 确定需求谱
        4.3.5 性能点确定
        4.3.6 计算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各算例结构的推覆曲线
        4.4.2 各算例结构的能力谱及需求谱
        4.4.3 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汇总
        4.4.4 各设计参数对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增量动力分析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5.1 IDA方法简介
        5.1.1 IDA的优缺点
        5.1.2 IDA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步骤
    5.2 地震波的选择
        5.2.1 选波方法
        5.2.2 本文的地震波选择
        5.2.3 地震波的幅值调整
        5.2.4 分析数据的处理
        5.2.5 性能点的确定
    5.3 IDA方法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算例
        5.3.1 有限元模型
        5.3.2 地震波选择
        5.3.3 IDA分析及曲线的拟合
        5.3.4 性能点及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5.4 计算结果分析
        5.4.1 各算例的IDA曲线
        5.4.2 性能点及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汇总
        5.4.3 IDA与Pushover结果的比较
        5.4.4 梁柱连接刚度、层数、跨数的影响
    5.5 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取值建议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本文结构影响系数的应用
    6.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850011-2010)
    6.2 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在设计中的应用
    6.3 按照2010规范用折减后的反应谱进行结构设计
        6.3.1 设计条件
        6.3.2 半刚性连接和钢板剪力墙
        6.3.3 反应谱折减
        6.3.4 结构设计及验算
    6.4 用改进的能力谱法进行结构抗震能力检验
        6.4.1 Pushover曲线的建立及折线化
        6.4.2 建立能力谱
        6.4.3 建立需求谱求解性能点
        6.4.4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6.4.5 验证位移放大系数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试验研究
        7.1.2 Pushover和IDA求解结构性能系数的结论
        7.1.3 本文结构影响系数的应用
    7.2 本文建议
        7.2.1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850011-2010)应用结构影响系数的建议
        7.2.2 对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的建议
        7.2.3 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建议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7.4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获奖等情况

四、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25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D]. 薛瑞. 华侨大学, 2017(01)
  • [2]礼制与葬俗—吴越国墓葬相关问题研究[D]. 王征宇. 浙江大学, 2014(08)
  • [3]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 胡志刚. 南开大学, 2014(04)
  • [4]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 金坤. 浙江大学, 2014(07)
  • [5]基于军事防御的中国境内高句丽城池研究[D]. 贾晓亮.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6]湘西干栏民居空间环境再设计研究[D]. 厉华. 湖南工业大学, 2012(04)
  • [7]基于生态文化要素的历史古镇保护规划——以重庆市万州区罗田古镇保护规划为例[J]. 谷啸川,谢岩磊. 重庆建筑, 2012(03)
  • [8]区域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和制衡机制研究 ——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政策融合的框架[D]. 费洁. 浙江大学, 2012(10)
  • [9]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10]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 刘高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目录,卷。 2003 年 2 月 25 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