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虫杂交棉湘K-5选育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苗兴武[1](2019)在《山东东营市棉花“四化”生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山东省东营市积极推广棉花"四化"(机械化、化学化、一体化、简化)生产,使单位面积年用工从过去的300工日·hm-2降到150工日·hm-2以内。利津春喜农机合作社是东营市棉花"四化"生产的代表,2019年合作社承包托管666.7 hm2棉花,全年单位面积用工可控制在75工日·hm-2以内。1 "四化"的主要内容
张丽娟,夏绍南,李永旗,高红兵,谢业涛,李直兴[2](2017)在《新型脱叶剂欣噻利在赣北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初报》文中研究说明为考察新型脱叶剂欣噻利在赣北的使用效果,以中棉所425为试验材料,进行脱叶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欣噻利18002700 mL·hm-2有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在此范围内其剂量越大,脱叶催熟的效果越好;喷施欣噻利对棉花铃重、铃壳质量、衣分以及纤维品质没有显着影响。
车升国[3](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曹海燕[4](2015)在《棉花农杆菌活体转化方法及其在棉籽品质改良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纤维,棉纤维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除此以外,棉花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棉籽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这使得棉籽成为生产蛋白质和食用油等的潜在资源,棉籽的营养品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改良和利用棉籽的营养品质性状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以高油基因VgDGAT1a为目的基因,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草甘膦基因(EPSPS-G6)为植物筛选标记基因,通过农杆菌活体转化技术将表达载体转入受体棉花植株-中棉所49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并经过一系列的自交纯化,获得纯化转基因种质系-T3种子,采用无损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转基因种质系进行营养品质的分析,评价转VgDGAT1a棉花种质系的利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已经构建的带有VgDGAT1a目的基因和植物筛选标记(抗潮霉素基因-hyp)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G6替代表达载体自带的抗潮霉素基因hyp,重新构建表达载体。2.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1-VgDGAT1a+EPSPS-G6转入农杆菌EHA105中,利用农杆菌活体转化技术将其转入棉花植株中,收获转化种子共1268g。3.用20mmol/l的草甘膦对拟转化幼苗进行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共125株,自交后获得T1种子,继续进行草甘膦筛选和严格自交,并经PCR鉴定和Southern blot检测确定,最终获得51个纯合转VgDGAT1a基因的种质系。4.对51份纯合转基因种质系和非转基因对照系进行种子营养品质的无损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转VgDGAT1a种质系棉籽的油分含量提高,平均为32.70%;蛋白质含量降低,平均为45.18%;氨基酸含量也都降低。转基因种质系的蛋白质与油分负相关关系并没有改变,即转入VgDGAT1a基因提高棉子中含油量,但降低了其蛋白质的含量,同时也降低了其氨基酸的含量。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5](2014)在《棉花杂种F2代利用及发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的研究和生产上的实践均已证明,一些组合杂种F2代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纤维品质的分离问题、F2的自交衰退、抗虫性分离问题、不能根据F1的产量来判断F2的优势等。对棉花杂种F2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棉花杂种F2利用的发展思路,包括优化制种技术及降低种子成本、发展棉花杂种F2代的产量优势、避免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分离、增强棉花杂种F2适应性等,以促进棉花杂种2代的利用。
陈丽丽[6](2013)在《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内蒙古通辽草甸野大豆与当地栽培大豆品种大白眉进行杂交,产生大量性状分离后代,经过近30年逐年选育,目前共获得后代株系50余个。本研究以从获得的杂交后代株系中分别筛选出产草量高的饲草型新品系、种子产量高的籽实饲料型新品系及草实兼用型新品系为最终目的,针对部分表型性状基本稳定的株系材料,分别从形态学、农艺性状、分子遗传学以及耐盐性生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杂交后代株系的变异程度、变异来源、材料间的遗传关系和不同材料苗期对抗盐胁迫的反应机制及耐盐性的高低比较,并对主要目标株系进行生产性能评价及适应性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31供试材料叶、花、荚果及种子等器官中,发生变异最大的是籽粒颜色,种脐和种皮分别呈现出了7种不同的颜色。单株有效荚数、四粒荚数、三粒荚数、分枝数、粒茎比、株粒重、一粒荚数、秕荚率、底荚高等9个性状是所有供试材料的主要变异来源。16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互相独立的6个主因子。2筛选出的11个引物对31份供试材料进行ISSR扩增,共获得条带123个,多态性位点94个,其中引物S23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进行区分。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94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5。聚类分析结果将31份材料分为7类,主坐标分析将31份材料分为10类。3通过对供试材料苗期6个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耐盐性强弱顺序为15>17-1>0004>zs01>2>CK2>9002>S002>10=0005>S001>ny01>CK1>12-4>pz01。根据耐盐性强弱可划分为4类。根据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脯氨酸和SOD酶活性的相关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S001在草产量及种子产量方面明显优于野大豆,增产效应明显,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作为草食兼用型新品系进行进一步推广种植试验及申报新品系。S002草质较柔嫩,干草产量特别是种子产量明显高于野大豆,可以作为饲草型株系继续进行推广试验。亦可将其作为可与玉米混播及混贮的草种,提高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混贮比例为玉米与S0027∶3或8∶2。
张新忠[7](2013)在《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为进一步了解大麦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开发与大麦强优势相关的分子标记,促进大麦杂种优势的应用,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选育的10个核质互作不育系(A)及其相应保持系(B)和11个恢复系(R)为材料,于2009年与2010年分别按4×2和8×9配制F1杂种播种于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2011年按8×6配制Fl杂种分别播种于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3个试验点,植株成熟后随机取竞争株考种,考种性状包括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和稳定性及配合力效应。利用改进的大麦cDNA-AFLP技术分析4×2杂交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可能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差异谱带进行回收测序分析;基于差异谱带的序列信息开发大麦杂种优势表现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利用8×9和8×6试验对分子标记的选择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利用大麦cDNA-AFLP技术分析了4×2试验中8个杂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性,256对引物共扩增出8538条带,其中杂种与亲本差异谱带为3971条,占46.52%;杂交大麦与亲本间基因表达主要有共同表达型(111)、P1表达型(100)、P2表达型(001)、F1表达型(010)、P2F1表达型(011)、P1F1表达型(110)和P1P2表达型(101)七种类型,其中后6种类型为杂种亲本差异表达类型,在不同组合间的比例具有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差异谱带类型与杂种优势后,对23个可能与大麦杂种优势相关的TDFs进行回收并BLAST分析,23个片段依据功能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参与植株的生长发育调控的主要功能蛋白,第二类主要涉及信号传导和能量传输,第三类为未知功能或新发现的转录本片段。(2)杂交大麦8个性状普遍存在中亲优势,但超优亲优势仅存在少部分组合中。8×9和8×6两个试验的120个杂种8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的组合出现率为57.60%,其中正向显着的组合占88.24%;显着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为25.94%。组合间和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5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94.2%、84.2%、66.7%、62.5%和67.5%,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3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较低,仅为17.5%、25.0%和37.5%,穗下节间长、穗长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2%、41.7%和59.2%,每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4个产量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出现率均低于10%;株高性状没有出现显着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大麦杂种的超优亲优势与组合棱型具有密切的关系,异棱型杂交种的显着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综合各性状,A1×R3、A1×R10、A2×R9、A2×R10、A6×R3等组合为强优势组合。(3)8×6试验中的48个杂交大麦在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3个试验点共调查了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7个性状,7个性状在3个试验点的中亲优势和超优亲优势平均出现率分别为36.81%和8.23%;不同环境下杂种优势的出现率具有明显差异,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3个点的显着中亲优势出现率分别为12.76%、32.03%和51.04%,超优亲优势的出现率分别为2.86%、2.86%和15.89%。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在3个试验点之间也具有差异,部分组合仅在单个或两个试验点的超优势优势达显着水平。(4)21个亲本各性状上的GCA效应方差在8×6和8×9试验中均达到显着水平,大部分性状的SCA效应方差也达到显着水平;相同亲本不同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两个试验中相同亲本的GCA和相同组合间的SCA也存在差异。依据不同性状的GCA和SCA方差对亲本进行聚类分析,能有效地对亲本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5)基于回收谱带的序列或其同源序列信息,共设计开发了23对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分子标记。通过8×9和8×6两个试验进行验证,共有4对标记对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的筛选效果较好,分别是TDF5-P、TDF6-P、TDF10-P和TDF12-P。4对标记的对千粒重性状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特异度变幅为43.48%~73.68%,敏感度变幅为50.00%~78.95%;对单株粒重性状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特异度变幅为5.26%~56.52%,敏感度变幅为33.330%~100%。
徐飞[8](2012)在《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田间广泛出现了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症状。对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认识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关键。但是目前对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十分有限。鉴此,本研究在分析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广泛分布的原因。针对第一个问题,本研究从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共分离和收集到34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从3个层面揭示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有来源于华中棉区30个县(市)52个取样点129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7块不同发病率棉田86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6个典型黄萎病株的126个菌株。本研究分别对3个群体进行了营养亲和性(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ing,简称VCG)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在第一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VCG1A型占94.6%,VCG2型占5.4%。在第二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源于5块棉田的病菌均为VCG1A型。在源于另外两块棉田的菌株中,VCG1A(?)型分别占94%和90.9%,而VCG2型分别占6.0%和9.1%。在第三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来源于6个典型病株的菌株全部属于VCG1A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菌株已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在陆地棉品种鄂棉24和银瑞361上测定了VCG1A型和VCG2型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14天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均能引起棉苗发病,VCG1A型菌株引起典型的落叶症状(defoliation,简称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D型。而VCG2型菌株则没有引起落叶症状(non-defoliation,简称N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ND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评价了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的主栽品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感性以及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4TM6-15极其感病,而6个棉花品种(C111、湘杂棉3号F2、富抗杂3号F1、湘杂棉2号F2、盛杂棉9号F1、华丰杂1号F1)对VCG2/ND型菌株1HN-1感病,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19F1、富抗杂518F1、鄂杂棉4号)对菌株1HN-1中感,另外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3号、福棉2号、丰棉03F1)对菌株1HN-1抵抗。结果还表明:在株高、根重、叶重和茎重等4个指标上,VCG1A/D型菌株接种的棉苗显着(P<0.05)低于VCG2型菌株接种的棉苗。这些结果表明:目前在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推广的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高感。在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反应方面,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308下,VCG1A/D型菌株在PDA和CDA上生长速度显着(P<0.05)快于非落叶型菌株。在10~33℃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25/25℃、27/27℃、30/25℃(昼/夜温度)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导致棉花植株落叶,而VCG2/ND型菌株也导致棉花植株发病,但不引起棉花落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病害进程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简称AUDPC)和维管束变色指数值(Vascular discoloration index,简称VDI)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引起的AUDPC值和VDI值。在30/30℃、33/27℃条件下,在鄂棉24上,VCG1A/D型菌株和VCG2/ND型菌株引起轻微病害症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VDI值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银瑞361上,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均没有引起病害。在33/33℃下,两类菌株接种棉苗后,棉苗叶片和维管束都没有显现任何病害症状。这些结果表明:VCG1A/D型菌株对高温(30℃)的忍耐性较VCG2/ND型菌株强,可能更适应湖北省的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说明:VCG1A/D型菌株在湖北省已广泛流行。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的高度敏感性以及VCG1A/D型菌株对湖北省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可能是造成VCG1A/D型菌株广泛流行的原因。
梁凯[9](2012)在《矮牵牛优势组合F2代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作为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应用的草花,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面对国外矮牵牛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的局势,我国也加快了培育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步伐。本实验在前人选育出优良杂交组合的基础上,对6个组合的F1和F2代各性状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的品种推广中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矮牵牛几个重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并对其遗传模型及遗传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为矮牵牛育种提供指导;并对整个F2代进行主成分分析,为F2代优良单株选择提供客观的标准。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组合的F1与F2在某些相应的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整个F2代在不同的性状上都显示出衰退,其中花朵数性状的衰退最为严重,衰退率达到-40.5%,只有花筒长性状的衰退率为正值;在遗传变异系数表现方面,花朵数变异幅度最大,为50.8%,花朵直径变异幅度最小,为13.2%。2.分别对11个观赏性状的观测数据进行通径系数与遗传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花朵数与株幅、株高、分枝数、叶片长、叶片宽呈现正相关,花朵直径与萼片长、分枝数与花筒长呈现正相关,花筒长度与分枝数、萼片长、节间距、花径、株幅及株高均呈现正相关,花柄长度与节间距、萼片长、叶片长、叶片宽、株高、株幅和分枝数呈现正相关,且分别达到显着水平。综合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可知,选育多花品种要求植株健壮、分枝数多且花径不宜过大;选育大花品种尽量挑选萼片比较长、分枝数多且花朵数比较少的个体,小花品种则相反;选育花筒长度较短品种要尽量挑选分枝数少、节间距和萼片较短个体。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F2群体中主成分得分排名前十的优良单株编号分别为181、87、75、89、83、84、95、25、124、180。3.利用植物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花柄长、花径和花筒长进行遗传模型判定。结果显示花柄长和花径都符合C类多基因控制和E类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两种遗传模型,花筒长符合C类多基因、D类一对主基因+多基因和E类两对主基因+多基因三种遗传模型。这三个观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为矮牵牛观赏性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陈先红[10](2012)在《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特性与蛋白表达差异及抗虫杂交棉生理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认为虫害和草害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防治虫害和杂草的用工投入大,而培育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新品种将有助于进一步简化棉花栽培体系,降低植棉投入,提高棉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低酚棉的诞生使棉花成为“棉、油、粮、饲”四位一体的新型作物,但低酚棉因棉酚和其它萜醛缺乏而易遭虫害。因此,培育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低酚棉品种对发展低酚棉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因兼具抗虫高产优质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加速选育新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也成为热点。基于棉花生长变化和遗传发育,结合生理生化指标评估外源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品系影响以及为选育潜力亲本和杂交组合提供生育期筛选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转Bt基因抗虫低酚棉和转1EPsPS-G6基因低酚棉近等基因系在生育、生理代谢上的差异,以期从形态学、生理学及蛋白表达谱方面探讨外源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农艺与生理性状及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另外,利用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品种(系)进行双列杂交研究杂种F1优势利用潜力,通过多变量条件分析来评估生理生化性状对皮棉产量贡献,寻找影响皮棉产量的关键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抗虫棉的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及早期筛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Bt基因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生化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以一对低酚棉近等基因系为材料(仅cry1Ac差异),分析比较生育、生理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其受体相比,转Bt低酚品系有较高的株高和有效结铃率,内围铃较多;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单株产量较低。与其受体相比,转Bt低酚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较低、Chl a/b、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较高。转Bt低酚结铃期可溶性蛋白显着高于其受体,但初花期低于其受体;初花期Ca、Mg、Cu、Zn、Mn及Fe,结铃期P和Cu显着高于其受体,但初花期P、K和B,结铃期K.S.Zn及Fe显着低于其受体;结铃期转Bt低酚系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初花结铃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着低于其受体。蛋白质组分析在转Bt低酚系与其受体之间检测到20个显着差异蛋白点,其中4个上调蛋白点,分别属于信号转导、能量代谢、防御响应;另有16个下调点,可归结为信号转导和蛋白合成代谢。2.转基因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生化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以一对低酚棉近等基因系为材料(仅EPSPS-G6差异),分析比较光合特性、矿质元素吸收、活性氧代谢及蛋白表达谱差异,结果表明,与其受体相比,转耐除草剂低酚棉转5629结铃期显示高净光合速率和低蒸腾速率,始絮期高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结铃期和始絮期叶绿素a、b及a+b含量显着低于其受体。.EPSPS基因导入改变了元素营养吸收:与其受体相比,转5629N、Mg及K含量较低,P、Ca、Fe、K、Cu、Mn及Zn含量较高。结铃期和始絮期可溶性糖含量、盛花结铃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受体,但盛花期可溶性糖和蕾期可溶性蛋白低于其受体;与其受体相比,转5629盛花始絮期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低;除盛花期外,其它三个时期转5629MDA含量显着高于其受体;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转5629与其受体之间共检测到11个差异蛋白点,其中7个蛋白点上调、4个下调。转5629显示上调了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亚基、CP4EPSPS及ATP合成酶,下调了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2,1氨基酸变位酶以及锰稳定蛋白。3.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不完全双列杂交生理生化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2010年以6个常规陆地棉品系(P1-6)和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P7-9)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16个组合,分析测定生理生化、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以AD模型和条件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苗蕾期和初花期功能叶Chl a和Chl b含量可以考虑用于F1组合选择,盛花始絮期可用选择亲本:苗蕾、初花期和始絮期功能叶C/N可以用于筛选F1组合,盛花期选择亲本指标:初花盛花始絮期功能叶N含量以显性为主,可以用于选择F1组合;P和K含量四个时期均以显性为主,可以用于选择F1组合;抗氧化酶系(SOD、POD、APX及CAT)及MDA含量可考虑用于选择F1组合。盛花期K含量表现正向极显着超亲优势。选择Chl a、苗蕾初花盛花期C/N和N、初花盛花始絮期K加性效应高的亲本有利于获得皮棉产量高的F1杂交组合。单株总铃数、衣分、麦克隆值及纤维长度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纯系来改良。皮棉产量的加性贡献率主要来自衣分,显性贡献率最大的是单铃重。衣分对比强度、麦克隆值及纤维长度的加性贡献率最高,表明选择衣分高的亲本可以提高后代纤维主要品质。亲本1(P1,31)可以作为常规棉亲本来提高后代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亲本8(P8,B7抗)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衣分和皮棉产量。16个杂交组合中,皮棉产量正向达显着或极显着显性效应的组合有8个:H18(P1×P8)、H28(F2×P8),H29(P2×P9),H37(P3×P7),H48(P4×P8)、H59(P5×P9)、H67(P6×P7)及H69(P6×P9)。4.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双列杂交生理生化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2011年以4个常规陆地棉品系和5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为亲本进行NC Ⅱ设计配置20个组合,遗传分析表明,参试的12个生理生化指标三个时期均以显性效应为主;杂交组合K含量均有显着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C/N对皮棉产量在三个时期均有显着的加性贡献率。果枝数、铃数、铃重及皮棉产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纯系来改良。单株总铃数加性贡献率主要来自外围铃和中下部铃,而显性贡献主要来自于外围铃和中部铃。皮棉产量的加性贡献率主要来自铃数和衣分,显性贡献率主要来茎粗、株高和铃重。衣分对比强度的加性贡献率最大,株高和铃数对麦克隆值的加性贡献率最高,茎粗对纤维长度的加性贡献率最大。P3(慈96-21)可以作为常规棉亲本来提高后代的皮棉产量,P9(黄岗抗)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的皮棉产量。20个杂交组合中,皮棉产量正向达显着或极显着显性效应的组合有:H39、H16、H35、H28、H47、H45。5.转Bt基因抗虫杂棉与常规棉正反交生理生化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常规陆地棉品系(慈-ZJ6,P1)和5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外4、B9抗、E29、太抗、黄岗抗)进行正反交,遗传分析表明,Chl a初花始絮期以加性为主,盛花期以显性为主;Chl b初花以显性为主,盛花始絮以加性为主;Ch1a/b三个时期均以加性为主;N初花盛花以加性为主,始絮期以显性为主;P初花始絮期以显性为主,盛花以加性为主;K初花以显性为主,盛花始絮以加性为主;C/N初花始絮以加性为主,盛花以显性为主。抗氧化酶系和MDA三个时期均以加性为主。F1杂交组合参试12个生理生化指标在三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显着的平均优势,但没有正向显着的超亲优势。茎粗、外围铃数、上部铃数、单株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麦克隆值及纤维比强度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纯系来改良。对于亲本而言,铃数加性方差比率主要来自上部和外围铃。对于杂交组合而言,铃数加性方差比率主要来自外围铃及中下部铃。皮棉产量的加性贡献率主要来果枝数、茎粗、上部铃及衣分。衣分对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加性贡献率最大。常规棉亲本P1具有衣分、单铃重、纤维长度、比强度极显着加性效应,可以用来改良后代的衣分、单铃重、纤维长度、比强度,P5(太抗)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的果枝数和单株总铃数,从而获得正向皮棉产量。P4(E29)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的单株总铃数和纤维长度,也获得正向皮棉产量。10个杂交组合中,皮棉产量的正向达显着或极显着显性效应的组合有:H13、H15及H41。正反交组合中,H15和H51茎粗、纤维长度有平均优势,H12和H21有株高、内围铃、衣分平均优势,H13和H31有衣分平均优势,H16和H61有单铃重平均优势,说明常规亲本P1和5个抗虫亲本正反交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以常规亲本P1为母本,抗虫亲本为父本的组合明显高于反交组合,说明转基因抗虫棉正交在农艺产量组分纤维品质性状方面存在细胞质遗传。
二、抗虫杂交棉湘K-5选育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虫杂交棉湘K-5选育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东营市棉花“四化”生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四化”的主要内容 |
1.1 机械化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 |
1.2 化学化就是利用化学措施减少人工 |
1.3 一体化就是将多种工序合并完成以减少用工。 |
1.4 简化就是简化作业程序、减少管理环节 |
2 主要推广措施 |
2.1 搞好棉花生产技术指导 |
2.2 加强棉花生产技术培训 |
2.3 强化示范带动 |
(2)新型脱叶剂欣噻利在赣北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剂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4 调查与统计方法 |
1.4.1 脱叶率与吐絮率调查。 |
1.4.2 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测定。 |
1.4.3 统计方法。 |
1.5 施药期间气温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脱叶效果 |
2.2 催熟效果 |
2.3 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
2.4 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3 小结 |
(3)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棉花农杆菌活体转化方法及其在棉籽品质改良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生产概况 |
1.2 棉籽营养品质性状 |
1.2.1 棉籽油分 |
1.2.2 棉籽蛋白质及氨基酸 |
1.2.3 棉籽营养品质研究现状 |
1.3 棉花遗传转化技术 |
1.3.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
1.3.2 花粉管通道遗传转化体系 |
1.3.3 基因枪法 |
1.4 棉花基因工程的主要成就 |
1.4.1 转基因抗虫棉 |
1.4.2 转基因抗除草剂棉 |
1.4.3 棉花纤维品质的改良 |
1.4.4 棉籽营养品质的改良 |
1.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1.5.1 近红外的基本原理 |
1.5.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特点 |
1.5.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棉副产品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抗草甘膦筛选标记表达载体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载体 |
2.1.2 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原载体中VgDGAT1a基因的PCR验证 |
2.2.2 重组质粒中VgDGAT1a基因和EPSPS-G6基因的PCR验证 |
2.3 讨论 |
第三章 农杆菌活体转化及转基因种质系的获得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材料 |
3.1.2 植物材料 |
3.1.3 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1.5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基因幼苗抗草甘膦筛选 |
3.2.2 抗草甘膦植株的PCR分析 |
3.2.3 Southern blot分析 |
3.2.4 转VgDGAT1a基因棉花种质系的创制 |
3.3 讨论 |
第四章 转VgDGAT1a基因棉花种质系种子品质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光谱预处理 |
4.2.2 转VgDGAT1a基因棉籽营养品质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农杆菌活体转化技术操作规程及转VgDGA1a基因棉花种质系的应用前景 |
5.1 农杆菌活体转化技术操作规程 |
5.2 转VgDGAT1a基因棉花种质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5)棉花杂种F2代利用及发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杂种F2利用存在的问题 |
1.1 纤维品质的分离 |
1.2 F2的自交衰退 |
1.3 抗虫性分离 |
1.4 不能根据F1的产量来判断F2的优势 |
2 棉花杂种F2利用现状 |
2.1 F2纤维品质性状利用研究 |
2.2 F2产量性状利用研究 |
2.3 F2抗病性状利用研究 |
2.4 F2抗虫性状利用研究 |
3 棉花杂种F2代利用的发展思路 |
3.1 优化制种技术, 降低种子成本 |
3.2 发展棉花杂种F2代的产量优势 |
3.3 避免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分离 |
3.4 增强棉花杂种F2适应性 |
(6)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豆科牧草的研究动态及地位 |
1.2 野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
1.2.1 野大豆自身价值 |
1.2.2 野大豆利用概况 |
1.2.3 野大豆分布现状 |
1.3 国内外大豆种植及产业发展概况 |
1.4 大豆属育种研究概况 |
1.4.1 杂交育种 |
1.4.2 诱变育种 |
1.4.3 分子育种 |
1.4.4 引种 |
1.5 杂交后代鉴定 |
1.5.1 形态学观察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
1.5.2 细胞遗传学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
1.5.3 同工酶技术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
1.5.4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
1.6 大豆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6.1 主要产量性状 |
1.6.2 结荚习性 |
1.7 植物耐盐机理研究概况 |
1.7.1 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7.2 大豆属耐盐性研究概况 |
1.7.3 植物耐盐性评价常用生理指标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基础 |
1.8.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形态学及农艺性状研究 |
2.3.2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 ISSR 鉴定 |
2.3.3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苗期耐盐性研究 |
2.3.4 2 个目标株系饲用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内蒙古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形态学及农艺性状研究 |
3.1.1 物候期观测 |
3.1.2 植株及种子形态基本特征观察 |
3.1.3 数量性状研究 |
3.1.4 变异系数分析 |
3.1.5 数量性状多变量统计分析 |
3.1.6 聚类分析 |
3.2 内蒙古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 ISSR 分析 |
3.2.1 DNA 质量及浓度 |
3.2.2 ISSR 反应体系确定 |
3.2.3 引物退火温度的确定 |
3.2.4 多态性位点 |
3.2.5 遗传相似系数 |
3.2.6 聚类分析 |
3.2.7 主坐标分析 |
3.3 内蒙古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苗期耐盐性研究 |
3.3.1 MDA 含量变化 |
3.3.2 CAT 活性变化 |
3.3.3 POD 活性变化 |
3.3.4 SOD 活性变化 |
3.3.5 脯氨酸含量变化 |
3.3.6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3.3.7 各供试材料耐盐性隶属函数研究 |
3.3.8 聚类分析 |
3.3.9 各供试材料在盐胁迫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相关系数 |
3.4 2个目标株系饲用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研究 |
3.4.1 2个株系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3.4.2 2个株系饲草及种子产量 |
3.4.3 2个株系常规营养成分 |
3.4.4 2个株系结瘤情况 |
3.4.5 S002 与玉米混播表现及与玉米混贮后的感官评定 |
4 讨论 |
4.1 杂交后代株系植株及种子特征 |
4.2 数量性状 |
4.3 ISSR 标记在远缘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利用 |
4.3.1 ISSR-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 |
4.3.2 ISSR 技术在遗传关系上的应用 |
4.3.3 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 |
4.4 常用耐盐生理指标的应用 |
4.4.1 MDA |
4.4.2 渗透物质调节 |
4.4.3 抗氧化酶 |
4.5 野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途径 |
4.6 选择 2 个目标株系依据及意义 |
4.7 下一步研究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 玉米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2. 水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3. 油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4. 棉花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2. 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
2.1. 显性假说 |
2.2. 超显性假说 |
2.3. 上位性效应 |
2.4. 杂种优势的混合效应 |
2.5. 基因表达调控 |
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
3.1. 利用杂种酶谱预测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 |
3.3. 利用差异表达基因预测杂种优势 |
4.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
4.1. 示差筛选与扣除杂交技术 |
4.2. 代表性差示分析技术与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 |
4.3. mRNA差异显示技术 |
4.4.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
4.5. 微阵列技术 |
4.6. 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
5.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5.1. 大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5.2.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杂交大麦及其亲本间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单株性状考察 |
1.4. 杂种优势分析 |
1.5. 大麦cDNA-AFLP分析 |
1.6. 差异谱带回收、克隆和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2.2. 大麦总RNA提取效果检测 |
2.3. 双链cDNA的合成与酶切效果检测 |
2.4. 选择性扩增产物分析 |
2.5. 大麦杂种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6. 与杂种优势相关的特异谱带回收分析 |
2.7. 回收转录本片段序列的BLAST分析 |
3. 讨论 |
附表 |
第三章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单株性状考察 |
1.4. 杂种优势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大麦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表现 |
2.2.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中亲优势特征分析 |
2.3.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分析 |
2.4. 亲本棱型与杂交大麦超优亲优势表现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杂交大麦株高与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与育种利用 |
3.2. 杂交大麦单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组合综合表现的关系 |
第四章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
1.2. 配合力效应分析 |
1.3. 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3. 杂交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4. 亲本利用价值评价 |
3. 讨论 |
3.1. 关于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选择 |
3.2. 关于环境对亲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 |
第五章 杂交大麦杂种优势表现的稳定性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杂种优势分析方法 |
1.3. 杂种优势稳定性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表现 |
2.2.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中亲优势分析 |
2.3.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分析 |
2.4.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超优亲优势的稳定性分析 |
附表 |
3. 讨论 |
第六章 特异性PCR标记开发与筛选效果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特异PCR引物的设计 |
1.3.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1.4. 利用RT-PCR进行特异引物PCR扩增体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阳性回收片段的验证 |
2.2. 特异片PCR引物对试验Ⅱ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分析 |
2.3. 特异片PCR引物对试验Ⅲ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
1. 大麦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 |
2. 大麦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 |
3. 大麦强优势相关分子标记的利用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及今后打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主持基金目录 |
(8)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棉花 |
1.1 棉花分类地位和用途 |
1.2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面积和产量 |
1.3 长江流域气候条件、棉花种植历史以及棉花黄萎病发病状况 |
2 棉花黄萎病 |
2.1 棉花黄萎病症状 |
2.2 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和分类地位 |
2.3 棉花黄萎病菌的寄主范围 |
2.4 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
2.5 接种体来源和病原菌传播 |
2.6 棉花黄萎病病害循环 |
2.7 非生物因素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
2.8 其它病原菌、线虫和杂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
3.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3.2 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性分析 |
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3.4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营养亲和群、分子标记之间的联系 |
4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5.1 课题的提出 |
5.2 课题的意义 |
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棉花黄萎病病杆样品收集 |
1.1.2 其它省份菌株的收集 |
1.1.3 参考菌株的收集 |
1.1.4 供试的棉苗的准备 |
1.1.4.1 供试棉种 |
1.1.4.2 种子催芽 |
1.1.4.3 基质装盘 |
1.1.4.4 播种 |
1.1.4.5 营养液的准备 |
1.1.5 供试的培养基 |
1.1.6 DNA提取所用到的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
1.2.2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
1.2.3 棉花黄萎病菌产孢量的测定 |
1.2.4 SCARS分子标记鉴定 |
1.2.4.1 DNA的提取 |
1.2.4.2 特异性PCR扩增 |
1.2.5 营养亲和性分析 |
1.2.5.1 nit突变体的诱导和类型鉴定 |
1.2.5.2 营养亲和性测定 |
1.2.6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1.2.6.1 代表性菌株接种菌液制备 |
1.2.6.2 棉苗的接种 |
1.2.6.3 调查记载 |
1.2.7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
1.2.8 温度对代表性菌株的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的分离和培养特性 |
2.2 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 |
2.2.1 来源于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
2.2.2 来源于不同发病率田块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
2.2.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测定 |
2.3 特异性引物的扩增 |
2.4 营养亲和性分析 |
2.4.1 nit突变体的诱导 |
2.4.2 nit突变体的配对 |
2.4.3 营养亲和群分布 |
2.4.3.1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分布 |
2.4.3.2 不同发病率田块的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种类 |
2.4.3.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 |
2.5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2.6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
2.7 代表性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棉花主栽品种对黄萎病菌的抗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棉种 |
1.2 供试菌株 |
1.3 棉苗培育 |
1.4 菌液制备 |
1.5 棉苗的接种 |
1.6 调查记载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培养基 |
1.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
1.4.1 供试的棉花品种 |
1.4.2 棉苗培育 |
1.4.2.1 种子催芽 |
1.4.2.2 基质装盘 |
1.4.2.3 播种 |
1.4.2.4 营养液的准备 |
1.4.3 菌液的制备 |
1.4.4 接种方法 |
1.4.5 调查记载 |
1.5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
2.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混合接种对病害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棉种 |
1.2 供试菌株 |
1.3 棉苗培育 |
1.4 菌液制备 |
1.5 棉苗的接种 |
1.6 调查记载 |
1.7 样品采集 |
1.8 田间不同发病率田块和典型发病单株收集 |
1.9 棉花黄萎病菌和植物DNA的提取 |
1.10 通过双重巢式PCR检测棉株体内的棉花黄萎病菌类型 |
1.11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接种对棉苗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
2.2 田间病株中病菌类型检测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矮牵牛优势组合F2代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矮牵牛育种研究进展 |
1.1.1 矮牵牛的遗传资源 |
1.1.2 矮牵牛育种技术 |
1.1.2.1 常规育种 |
1.1.2.2 生物技术育种 |
1.1.3 矮牵牛育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1.2 杂种F_2代利用研究进展 |
1.2.1 F_2代利用的生物学基础 |
1.2.2 F_2代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
1.2.3 研究F_2代的意义 |
1.3 植物花色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花色的定义 |
1.3.2 植物花色的表现形式 |
1.3.3 影响植物花色形成的因素 |
1.3.4 植物花色的进化 |
1.3.5 花色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矮牵牛优势组合主要性状调查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测定项目及标准 |
2.2 统计分析 |
2.2.1 F_2代衰退率计算公式 |
2.2.2 F_2代遗传变异系数计算公式 |
2.2.3 主要观赏性状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F_1与F_2主要观赏性状差异分析 |
2.3.2 F_2代主要观赏性状衰退率分析 |
2.3.3 F_2代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四个重要性状的通径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_2代花朵数与主要观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2 F_2代花朵数与主要观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3.3 F_2代花径与主要观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4 F_2代花径与主要观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3.5 F_2代花筒长与主要观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6 F_2代花筒长与主要观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3.7 F_2代花柄长与主要观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8 F_2代花柄长与主要观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3.9 F_2代性状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三个重要性状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F_2代群体的性状表现 |
4.3.2 F_2各性状遗传模型的确定与分析 |
4.3.3 矮牵牛花色遗传分析 |
4.4 讨论 |
4.4.1 矮牵牛三个重要性状遗传模型 |
4.4.2 矮牵牛花色遗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10)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特性与蛋白表达差异及抗虫杂交棉生理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转基因低酚棉 |
1.1.1 转基因抗虫低酚棉 |
1.1.2 转基因抗除草剂低酚棉 |
1.2 转基因抗虫有酚棉 |
1.2.1 转基因抗虫棉及杂交棉生育特点 |
1.2.2 转基因抗虫棉及杂交棉早衰 |
1.2.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转Bt基因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样与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农艺产量纤维性状的影响 |
2.2.2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叶绿素、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3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及蛋白的影响 |
2.2.4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 |
2.2.5 Bt基因导入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转基因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取样与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2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叶绿素、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3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4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 |
3.2.5 EPSPS基因导入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不完全双列杂交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取样与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理生化和经济性状的平均表现 |
4.2.2 遗传分析及聚类分析 |
4.2.3 杂种优势分析 |
4.2.4 遗传贡献率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双列杂交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试验设计 |
5.1.3 取样与分析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理生化、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平均表现 |
5.2.2 遗传分析及聚类分析 |
5.2.3 杂种优势分析 |
5.2.4 遗传贡献率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正反交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田间试验设计 |
6.1.3 取样分析与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生理生化、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平均表现 |
6.2.2 遗传分析及聚类分析 |
6.2.3 杂种优势分析 |
6.2.4 遗传贡献率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四、抗虫杂交棉湘K-5选育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东营市棉花“四化”生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 苗兴武. 中国棉花, 2019(12)
- [2]新型脱叶剂欣噻利在赣北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初报[J]. 张丽娟,夏绍南,李永旗,高红兵,谢业涛,李直兴. 中国棉花, 2017(06)
- [3]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4]棉花农杆菌活体转化方法及其在棉籽品质改良上的应用[D]. 曹海燕. 浙江大学, 2015(08)
- [5]棉花杂种F2代利用及发展研究进展[J].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3)
- [6]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D]. 陈丽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7]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D]. 张新忠. 扬州大学, 2013(04)
- [8]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D]. 徐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9]矮牵牛优势组合F2代遗传分析[D]. 梁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10]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特性与蛋白表达差异及抗虫杂交棉生理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D]. 陈先红. 浙江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