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派的互动

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派的互动

一、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互动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许忠明[1](2021)在《中国政党政治的百年演进与制度定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力量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国家总体性危机,"政党-国家"方式成为中国克服低组织化状态的最佳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断探索中国政党政治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以自身为领导核心的吸收和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并进行提升的现代国家机制。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力量,发现中国政党政治百年进程具有特定的演变机理和历史规律。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多党竞争试验失败,为中国共产党产生和探索有效政党政治及据此建设现代国家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现实空间。此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主导和领导中国政党政治,先后探索出党内合作型、党际互动型和多党合作型三种政党政治运行模式。党内合作型模式标志中国政党政治的转型,中国共产党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迅速成长为中国政党政治的主角。这是后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力量推动党际互动和多党合作的历史起点。党际互动型模式标志中国政党政治的演变,中国共产党日益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主导力量。多党合作型模式标志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核心力量。中国政党政治百年演进的制度成果是确立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从"多党合作型模式"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升级,意味着中国政党政治形态得到质的飞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核心力量与关键变量组织在一起,形成"核心凝聚型政党制度"。核心凝聚型政党制度具有主体优势、结构优势、平衡优势、能力优势和实践优势,并在国家建设中转变为治理效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通过展示自身文明价值而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孔丹阳[2](2020)在《国共两党报纸关于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的对比研究 ——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以《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两份党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抗日战争与民主宪政运动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比两份党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相关报道的文本呈现两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的具体立场,寻找两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报道同与不同的深层动因。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铺陈民主宪政运动历史,以为后面章节报道内容起到论从史出、融会贯通的目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呈现两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相关报道的立场与态度,并以宪政议题、民主议题以及自由议题为逻辑进行勾连;第四章则在前两章呈现的基础上对比两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立场的同与不同,为本文的论证核心;第五章将从党派力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范式探讨两报报道立场差别背后的原因。综合对《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有关民主宪政运动相关报道梳理和对比之后,我们认为:两报对于民主宪政运动的报道呈现出同中存异的现象。具体来看,两报均对于宪政议题积极报道,支持宪政建社,特别是支持宪草研究以及国民大会的召集。同时,两报均认同中国应当加入世界民主潮流,促成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对于战时自由均表现出应受约束的立场。囿于代表党派的不同,两报相关报道还在这五方面呈现出分歧:其一,对于宪政问题是问题还是过程继续推进的不同;其二,对于国民大会的召开立场,特别是代表选举办法的报道不同;其三,两报虽都关心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进展,但可看出其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实现程度地认识不同;其四,报道中所谏言的对于民主政治的建设措施不同;最后,其对于人民所应追求的自由观的宣扬也不同。万事皆有因,促使两报报道立场产生相同之处在原因在于两报相关议程设置以及各取所求的报道目的。同时,以马克思的党报理论作为研究支撑,促使两报报道立场产生差异的原因两报所代表党派对于民众的人士与态度以及国共两党政治思想于理念的不同。

闫磊[3](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研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张怡[4](2020)在《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是以执政为目的的政治组织,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社会制度优势等作用,体现了鲜明的制度特色。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支柱之一,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采用的这一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探索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2018年3月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制度自信。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研究,将有助于对现行中国的政党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研究。第一部分对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新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现状等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政党、政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三个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西方政党制度和近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三个维度来阐释。第三部分对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历程加以阐释,主要从新中国政党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形成的历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对新中国政党制度确立的背景探寻方面,分别从团结抗战是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党训政的破产和苏联政党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将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程划分为萌芽时期、探索时期、确立时期及发展时期,以此来理清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程。第四部分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论述。指出新中国政党制度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独立平等和政治协商”、“执政参政与相互监督”、“结构多元和协调统一”等特点,认为新中国政党制度具有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民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第五部分对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现实启示进行阐述。本文认为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具有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壮大了人民革命阵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构建了稳定和谐的政党关系等历史作用。并指出,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对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即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党制度随时代发展要不断发展完善、和谐的政党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共同的政治理念是政党制度稳定发展的前提、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权益且发挥其作用。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证明,新中国初期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政党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他始终根植于人民,立足于人民,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服务,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长治久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这一政党制度。

唐诗[5](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唐伯友,扶小兰[6](2019)在《四十年来国民参政会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学界关于国民参政会的研究成果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整理出版了部分档案文献,二是发表(出版)了大量学术论着。资料整理方面,普通文献得到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但官方档案刊布明显滞后。学术研究方面,国民参政会的成立背景、政治属性、组织机构、参政员遴选、职能职权等5个领域是主要研究对象,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在参政员群体、各类提案,以及国民参政会与战时国内各政治势力、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国内外社会舆论互动、与陕甘宁边区议会关系等6个领域有所涉及,但研究明显不足;在国民参政会秘书处、驻会委员会和各专委会等机构,及其历届历次大会会议和各专委会会议等3个领域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姚尚贤[7](2017)在《司法的专业化与政治化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司法改革史(1943-1949)》文中研究表明

王小梅[8](2015)在《社会认同:中国抗战历程流转与民众之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对抗日战争与国家、民族、社会认同及其多重互动进行系统研究,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浅尝辄止的想法。早在1985年8月出席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关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讨论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抗日战争领导权的中介环节问题。1995年9月,出席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后,我们更坚定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信心,并将抗日战争与华北社会问题研究确定为一个主攻方向。经过进一步思考,并受"新革命史"范式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现领导权过程之启发,我认为,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主要在于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启蒙的话,抗日战争则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国家、民族、社会等多方面认同上达成广泛共识,是近代以来思想解放的一个高峰。上述想法促使我们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着手研究抗日战争与国家、民族、社会认同互动关系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实现,除了持久战、游击战等军事谋略之外,更主要的是日军全面侵华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使中华民族的认同空前高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不动摇,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进程中,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同观念在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当中逐渐传播开来,并日渐深入人心,进而在当时的各种关于国家重构和社会整合的理论学说中脱颖而出。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雏形——根据地的建设成就,以及根据地对争取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又让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使中共牢牢掌握了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还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后来的国家重构和社会整合指明了前进方向。

罗敏[9](2015)在《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长达30年间,在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的叙事框架中,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一直是大陆学界批判和揭露的对象。1980年代以来,由于学术研究逐渐步入正轨,尤其是海内外原始档案资料的开放,学者们进一步摆脱传统党史研究框架的束缚,转向客观研究国民党政权在抗战时期的调适与演变。6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界关于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的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趋势:其一,学界关于战时体制的评价,从全盘否定转向局部肯定,既注意到战时国民党政权专制、反动的一面,又注意到其抗日、进步的另一面;其二,受社会史眼光向下研究视野的影响,大陆学界对战时国民党的研究从关注高层派系斗争,转向研究基层组织和政权;其三,随着国、共双方档案资料的公布,学界对战时国共关系的研究,从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变化为基本线索,转向关注国民党对中共态度的演变;其四,1990年代前后,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现实需要,大陆学界开始以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为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在抗战时期国际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其五,对抗战时期民主政治运动的研究,从传统强调中共的领导作用,转向以第三种势力的出现为视角,同时关注国民党内部的各种力量对战时民主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钟奕诚[10](2013)在《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国共三年内战起源问题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共三年内战(1946—1949)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之一,因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和对近代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而备受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冷战史、军事史及国际关系史学界等多方的关注。其中,关于内战起源的问题研究成果最广、引起的争论最多。鉴于学术界目前尚未对此问题作过一个系统的学术史回顾,笔者希望能对这一缺憾有所补足。受限于篇幅、学识和资料收集状况,本文仅重点

二、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互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政党政治的百年演进与制度定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力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政党政治演进的动力系统
二、多党竞争型模式的失败:中国政党政治的出场
三、党内合作型模式的探索:中国政党政治的转型
四、党际互动型模式的出现:中国政党政治的演变
五、多党合作型模式的酝酿: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
六、从多党合作型模式到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政党政治形态的飞跃
七、核心凝聚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与效能:中国政党政治特质的彰显
八、结语

(2)国共两党报纸关于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的对比研究 ——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主宪政运动
        (二)《新华日报》
        (三)《中央日报》
        (四)当下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加深对于《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的对比研究
        (二)从报纸宣传角度出发,厘清民主宪政运动中国共两党关于民主宪政运动的声音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具体设想
第一章 民主宪政运动的背景论述
    第一节 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第二节 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第三节 民主宪政运动的特征
第二章 《新华日报》有关民主宪政运动的报道呈现
    第一节 《新华日报》有关宪政议题的相关报道研究
        一、热情关注宪政建设,认为国内亟待解决宪政问题
        二、支持宪草研究全民参与,主张国民大会代表民众普选
        三、报道边区宪政建设,关注其余党派意见
    第二节 《新华日报》有关民主议题的相关报道研究
        一、声援世界反法西斯潮流,呼唤中国政治民主出现
        二、支持民主联合政府建立,呼吁各党派地位平等
    第三节 《新华日报》有关自由议题的相关报道研究
        一、认为个人自由为民权的基础,人民尚缺三大自由
        二、报道战时客观环境因素,支持自由应受合理约束
第三章 《中央日报》有关民主宪政运动的报道呈现
    第一节 《中央日报》有关宪政议题的相关报道研究
        一、积极报道宪政运动,认同促进宪政建设
        二、支持设立三民主义宪草,主张钦定国民大会代表
        三、强调国府领导地位,认为宪政建设以国府政策为基础
    第二节 《中央日报》有关民主议题的相关报道研究
        一、报道世界民主新潮,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已现
        二、坚持国民政府一党领导,告诫各党派切莫混淆民主
    第三节 《中央日报》有关自由议题的相关报道研究
        一、认定团体自由为战时之需,认为人民自由已得保障
        二、强调法律应为民主准绳,强调战时自由应受严苛管制
第四章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对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的异同
    第一节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对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的相同之处
        一、均积极报道宪政议题,力推民主宪政进程
        二、均密切关注宪草研究进程和国民大会召集问题
        三、均支持世界民主潮流,关注中国政治民主
        四、均认为战时环境下自由应受限制
    第二节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对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的不同之处
        一、认为宪政建设已有基础与认为宪政建设尚存诸多问题之不同
        二、强调国民大会代表民选与强调钦定之不同
        三、强调民治为法治之基础和强调法治为民治之基础的不同
        四、强调民主联合与强调一党专政之不同
        五、强调个人自由与强调团体自由之不同
第五章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对民主宪政运动报道异同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民主宪政运动报道存在相同之处的原因分析
        一、宪政运动规模较大,大众媒介议程反被设置
        二、三民主义纲领与新民主主义思想渗透,国共两党各取所需
    第二节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民主宪政运动报道存在不同之处的原因分析
        一、两党对民众的认识与态度之不同决定了两报报道之不同
        二、两党政治思想与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两报报道之不同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前史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3.1.2 “第三时期”理论
        3.1.3 新的反帝路线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第7章 总结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1.4.3 研究不足
第2章 新中国政党制度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
        2.1.1 政党
        2.1.2 政党制度
        2.1.3 中国政党制度
    2.2 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
        2.2.2 西方政党制度
        2.2.3 近代中国的政党制度
第3章 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历程
    3.1 新中国政党制度确立的背景
        3.1.1 团结抗战是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1.2 国民党一党训政的破产
        3.1.3 苏联政党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2 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程
        3.2.1 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是新中国政党制度的萌芽时期
        3.2.2 抗日战争时期是新中国政党制度的探索时期
        3.2.3 解放战争后期是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确立时期
        3.2.4 建国初期是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时期
第4章 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4.1 新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4.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4.1.2 独立平等和政治协商
        4.1.3 执政参政与相互监督
        4.1.4 结构多元和协调统一
    4.2 新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4.2.1 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民主
        4.2.2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4.2.3 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2.4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2.5 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2.6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5章 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现实启示
    5.1 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作用
        5.1.1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5.1.2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5.1.3 壮大了人民革命阵营
        5.1.4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5.1.5 构建了稳定和谐的政党关系
    5.2 新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现实启示
        5.2.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5.2.2 政党制度随时代发展要不断发展完善
        5.2.3 和谐的政党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5.2.4 共同的政治理念是政党制度稳定发展的前提
        5.2.5 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权益且发挥其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6)四十年来国民参政会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整理及学术研究的肇始
二、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一) 专题文献整理及评价
    (二) 学术专着及评述
    (三) 学术论文及述评
        1. 历史背景研究
        2. 政治属性研究
        3. 职能职权研究
        4. 历史作用研究
        5. 与战时政治民主化关系研究
        6. 参政员研究
        7. 与中共及中间党派互动关系研究
        8. 参政员提案研究
        9. 与陕甘宁边区议会比较研究
三、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的不足
    (一) 文献整理不足
        1. 缺乏对其它官方档案的搜集和整理
        2. 缺乏影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3. 缺乏文献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二) 学术研究不足
        1. 综合性学术研究不足
        2. 参政员提案研究不足
        3. 各相关专门机构研究不足
        4. 会内各派政治势力研究不足
        5. 对相关社会舆论研究不足
        6. 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关系的研究不足

(8)社会认同:中国抗战历程流转与民众之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战之前的中国社会与社会认同主体的生存状况
二、全面抗战之初对国共两党协力抗战的社会认同
三、抗战中后期国共比较之下的社会认同

(9)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时体制: 从全盘否定到强调“双重性格”
二、战时国民党: 从高层派系转向基层组织
三、战时的蒋介石: 从“人民公敌”到“国家领袖”
四、战时外交: 从妥协投降到大国地位的确立
五、战时国共关系: 从共国关系向国共关系的转变
六、战时民主政治运动: 立足于第三种势力与国民党自身视角的出现
七、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

(10)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国共三年内战起源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相关史料
研究模式之一:内外因结合说
研究模式之二:内因说
研究模式之三:外因说
关于国共内战起源研究的现存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向
    1.中下层微观视角研究
    2.外援与内战起源关系之研究
        (1) 来自美国的援助问题
        (2) 来自苏联的援助问题
    3.社会危机与内战起源关系之研究
    4.军事专题研究
    5.人物专题研究
    6.内战与冷战、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

四、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互动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政党政治的百年演进与制度定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力量的考察[J]. 许忠明.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02)
  • [2]国共两党报纸关于民主宪政运动报道的对比研究 ——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为例[D]. 孔丹阳. 兰州大学, 2020(01)
  • [3]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研究[D]. 张怡.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四十年来国民参政会研究综述[J]. 唐伯友,扶小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司法的专业化与政治化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司法改革史(1943-1949)[D]. 姚尚贤.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 [8]社会认同:中国抗战历程流转与民众之选择[J]. 王小梅. 河北学刊, 2015(05)
  • [9]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J]. 罗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2)
  • [10]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国共三年内战起源问题研究述评[J]. 钟奕诚. 中共党史研究, 2013(04)

标签:;  ;  ;  ;  ;  

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派的互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