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现代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单晓萍[1](2021)在《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文中指出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社会中的各种事物也处于新旧交叠嬗变之际。以《玲珑》为代表的时尚杂志是新事物最敏感的勘探者,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引领潮流的超前表征,并以其独有的姿态呈现了当时社会的现代意识。因此,本篇论文以《玲珑》杂志为研究对象,在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之后,解读文本中显现和隐含的现代意识,进而探究以该刊为代表的时尚杂志与民国现代意识兴起之间的关系。论文的正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民国时期的现代意识,考察了“时尚杂志”与“现代意识”的渊源,并对论文的个案研究对象——《玲珑》杂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了说明。从第二章起,论文对《玲珑》杂志中的现代意识作了具体的分析。首先,第二章分析了《玲珑》杂志之所以萌发现代意识的条件。从外部客观条件来看,《玲珑》杂志刊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这一时期的上海已经具备现代特质,孕育于此的《玲珑》杂志也必然携带着现代意识;从内部主观条件来看,《玲珑》杂志的创办主体是一群接受了现代思想的文人志士,他们富有前瞻性的编辑理念和思想观念为《玲珑》杂志注入了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阐述了《玲珑》杂志中呈现出来的现代意识。经过探究,《玲珑》杂志共呈现出三种现代意识,分别是女性主体意识、新知启蒙意识和享乐意识。其中,女性主体意识又包括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爱国意识。自主意识倡导女性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自由地支配和主导自身,这在《玲珑》杂志中表现为女性的审美自主、婚姻自主以及社交自主;平等意识指的是性别平等意识,倡导女性积极谋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这在《玲珑》杂志中表现为争取平等的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国民参政权;爱国意识倡导女性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家国使命,这在《玲珑》杂志中表现为传达战事信息和动员女性抗战。新知启蒙意识指的是通过向人们传播新知,来达到提高智识、脱离蒙昧的目的。《玲珑》杂志对新知的传播主要包括科学常识、法律知识、育儿知识和文学知识四个方面。科学常识帮助人们破除教条和迷信,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法律知识帮助人们唤醒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育儿知识帮助人们科学抚育幼儿,培育理想儿童;文学知识帮助人们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享乐意识体现为享乐化的生活状态和消遣取乐的价值观,包括精神享乐和物质享乐。《玲珑》杂志中的精神享乐主要通过娱乐新闻、休闲娱乐和旅游玩乐体现出来;物质享乐主要通过向读者示范明星的物质生活、在广告中展示物质消费品体现出来。论文的第四章讨论了《玲珑》杂志现代意识的媒介意义,这是本篇论文的灵魂和落脚点。从媒介角度来说,研究《玲珑》杂志现代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看其对于社会现实的反馈,即《玲珑》杂志通过现代意识的呈现反映出的民国社会的状态。通过探究《玲珑》杂志呈现出来的现代意识,我们可以窥探出两点:一是《玲珑》杂志的现代意识呈现反映了民国现代意识的觉醒;二是《玲珑》杂志在民国现代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同时在这一章中还反思了《玲珑》杂志现代意识的局限性,主要有“矫枉过正”和“矛盾与徘徊”两方面。其中,“矫枉过正”主要体现在裸体图片展示和“厌男”话语;“矛盾与徘徊”主要体现为对某些问题呈现出保守的姿态,进而落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总之,《玲珑》杂志作为民国时尚杂志的代表,用文字和图片保留了专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殊印记,为我们勘探民国时期的社会境况提供了窗口,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夏莹[3](2021)在《贾平凹文艺观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艺观是贾平凹文论思想的核心问题。贾平凹文艺观是围绕民族认同问题建构和展开的。本论文从民族认同角度切入贾平凹的文论文本,主要从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资源、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建构、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及贾平凹文艺观的理论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贾平凹文艺观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承继关系,主要从贾平凹文艺观与传统思想文化和贾平凹文艺观与传统文学艺术两方面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论证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建构,具体从贾平凹小说观与民族认同建构、贾平凹散文观与民族认同建构、贾平凹艺术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三方面来阐述。第三章对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进行论述和评析,主要从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文化立场与主体身份认同、贾平凹文艺观与世界文艺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第四部分是结论,分别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对贾平凹的文艺观作了总结。贾平凹文艺观是中国当代文学处理文艺继承、借鉴与创新关系的一个典型样本。在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遭遇各种紧张与危机的全球化语境下,贾平凹文艺观愈来愈凸显出其独特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席艺柯[4](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亲子选文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老爱幼、重视家庭教育的民族。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中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发展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在当下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精神生活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由于家庭中的亲子沟通,学校中的亲子教育,社会中正面的亲情引导,都未能尽善尽美,由此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关系出现了不和谐不融洽的因素。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此阶段对于学生进行亲子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就语文课程来讲,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不仅仅承担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载体,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论文在借鉴当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统计归纳法、历史主义分析法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亲子选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义务教育亲子选文的学段、国别、时段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从蕴含言语道德训诫、树立尊亲道德榜样、讴歌亲情博大深厚三个方面分析亲子选文中的传统价值取向;以及从引导学生多元生态文明观、肯定学生本位价值观、尊重学生个性独立观三个方面分析亲子选文中所蕴含的新思想。第二章是从相应学段、国别分布、历史时段三个方面分析义务教育亲子选文在编选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传统价值取向明显、负面亲子形象弱化、亲子独立意识不足三个方面分析亲子选文在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热”对选文标准的影响、对学生发展规律认识不足、过分倚重本土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三章是对义务教育语文亲子选文提出三方面的改进建议。第一个方面是从传统优秀元素与新型价值观念互渗、提升国别类型亲子选文的多元化两个角度阐述以开放性眼光合理编排亲子选文;第二个方面是从呈现新世纪之风貌,精挑时下亲子选文、遵循学生心智特点,选准编好亲子选文两个角度阐述遵循现代学生心智规律,科学编选亲子选文;第三个方面是增加选修教材、校编教材、课外读物中亲子选文的比重。
阎玥蓉[5](2020)在《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文中指出陕西是中国当代文学重镇,其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陕西本土的文学批评。而硕果累累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全国的影响远不如文学创作,通过对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审美取向的研究,或许能对个中原因探讨一二。陕西当代文学批评(1977-2000年)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其审美取向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陕西人做学问历来主张躬行践履,陕西文学批评也讲究重实据,具体表现在知人论作的评论起点上,批评家们关注作家的成长历程、考量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还将陕西的地域特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次,陕西文学批评重实据也表现在推崇现实主义的评论风格上,评论家们更关注小说的社会价值,极为推崇小说的社会功用,多专注于评论典型人物,又极度褒奖文学作品的史诗情结;复次,陕西本土作家和评论家大多身份是“城籍乡裔”,所以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偏好评论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品及作品的乡土特色;最后,陕西文学批评又是动态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陕西文学批评呈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评论者积极借鉴西方文艺理论,运用多样的评论方法,以全国文坛为评论坐标,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下不断自审自省,以期冲破思想禁锢。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地域化的审美取向使其取得了丰厚实绩,但这种取向的固化也容易成为它走向全国的掣肘。进入2000年后,新世纪的陕西文学批评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审美取向,这将是我们后期的工作和研究的内容。
李飞[6](2020)在《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跃文以他独特的文学视角占领了一席之地。以官场文学进入大众视野的王跃文突然笔锋一转,专注于土地经验和农村日常生活事件的书写,给读者带来了一部部乡土巨作。实际上,王跃文并没有单方面对乡土世界进行怀念眷顾,也没有单方面对乡土世界的落后愚昧进行批判审视,而是利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创作手法,既寄予了乡土理想的浪漫乌托邦,又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对乡土社会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度的解剖。出生于湘西、生长于湘西的王跃文自然对湘西这片土地具有特殊的感情,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下,当记忆中的故土受到冲击后,文明进步的背后有作者对故乡逝去的美好传统文化的深深隐痛。本文选取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说的乡土文学并不仅仅是指严格按照起源于鲁迅笔下的以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而揭示农村、农民落后愚昧而抒发乡愁的传统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具体地讲就是还包括以农村描写为背景、有乡村人物做支撑、以农村日常生活实践为主线和以地域文化习俗为基础等创造的一切有乡土话语的小说文本。王跃文始终在理想乡土世界的脉脉温情中展现传统乡土里的真善美,又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土现实中挖掘乡土社会呈现出的阴暗丑陋,最后上升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作出深刻的反思;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身上肩负的重大文化历史使命将其文学推向了更高的文学价值诉求。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他创作历程上的文学创作范畴,其创作还在乡土中国的历史上留存了无限的思想底蕴,他用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乡土社会里的种种事务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产生的变异,对其乡土文学的研究是审视乡土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研究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有重要的文学意义。本文运用举例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去观照王跃文笔下的典型人物性格、思想主题意蕴、思想创作动机和艺术创作手法四个不同维度的文学价值诉求。王跃文基于挖掘人性的目的而塑造了典型人物性格的代表;将怀念理想乡土之美和诟病变异乡土之丑的文化诉求作为主题;致力于构造理想乌托邦家园的精神寄托为创作动机;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特色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笔者以文学解读为基础研究手法,采用理性分析的视角探析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对其乡土文本进行多次研读、分析,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反观王跃文的乡土文学作品,结合王跃文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再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深度挖掘王跃文及其文学作品在当今的文学及社会价值。
黄凡[7](2020)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80年代语境下的“文化寻根”诗群,或隐或显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史诗、“新边塞诗派”为寻根先导,在各省挖掘民族文化的实践中,不少地方青年诗作者或自觉加入其中,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后经由编辑有意地引导扶持,各地域性寻根诗群陆续以地方文学刊物为中心聚拢起来,诗坛形成继朦胧诗潮后浩荡的第二浪潮。寻根诗群从萌动、迸发到式微,秉守“传统、现代”的诗学导向,与政治、经济等现实场域有着复杂纠葛。大量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实验,但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病。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重回文艺现场,揭示“文化寻根”诗群的历史形态,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文学期刊运行实践下的寻根诗群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论文包含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下设四章:第一章:论述“文化寻根”前驳杂的语境,包括开放的文学空间、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分析新诗发展道路问题及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以杨炼的现代史诗为主要样本,分析“文化寻根”在初兴起阶段的“传统性”“现代性”特点。第二章:论述1981、1982年间“新边塞诗派”的实践,审视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造势行为。以及考察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步靠拢,突出《滇池》及三大青年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第三章:论述以“清污”运动和受批评的“雪野诗派”为主要样本,探讨地方文学刊物的发展调整与文化实践,以及新诗与该阶段人道主义话语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现实的、历史的”成为安全的文艺选择。开拓文学,以高昂的调子响彻西北。第四章:论述1984、1985年地域性寻根诗群快速喷涌至落潮的过程。以各省级刊物与“红土诗派”“百越境界”“东海诗群”“黄河诗派”为主要样本,分析第二浪潮在“创作自由”环境中的运行状况,找寻诗群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1986年走向衰落的各方面原因与后续影响。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详细梳理、论述,论文最后对“文化寻根”现象做了宏观上的把握和定位,思考了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待思考的新问题。
刘玄德[8](2020)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之初至今,中国社会结构在不断起伏中趋于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很大程度上依托城乡关系的变化,围绕着流动于城乡之间的不同群体形成多种城乡书写模式。本文对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城乡书写模式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从不同的城乡书写模式中探求城乡关系的衍变在乡土小说中形成的影响。文章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城乡关系书写模式的特征及意义。其次,简要分析不同时期乡土文学中对城乡关系的叙述方式,梳理现当代文学中城乡书写模式的发展脉络。最后,概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不同城乡书写模式的特征,明确新世纪以来城乡书写模式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并引入有关城乡书写模式的研究综述,阐释本文的研究思路、目的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进城”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主要分析作家在创作中选择“进城”模式的动因,并且根据作家笔下进城群体的不同动机进行分类,指出作家创作背后的文化意识和思想动态。根据叙述对象的群体性变化,指出进城群体的观念变化在文本中表现为:从“物质求生”到“精神入城”的意识转变。第二节从作家的创作观念入手,以城乡二元对立背景下的“城优乡劣”观念为主要分析方向。通过分析文本中城市人对进城者的态度以及进城者自我的认知定位,分析“城优乡劣”作为一种城乡意识形态在作家创作观念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三节就“进城”模式所形成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作家在“进城”模式下对进城者命运的呈现以及对城乡矛盾的挖掘与探究,提出在乡土小说中的“进城”模式中形成了悲剧性的美学特征。第二章以“返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针对“返乡”模式的形成以及作家的创作观念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立足于返乡群体不同的价值选择,围绕“逃离城市”与“精神返乡”两种不同的返乡方式分析“返乡”模式背后的文学和社会因素。第二节从文本叙述方式的视角切入。根据“返乡”模式在城乡二元对立姿态下对乡土社会的侧重,指出作家对诗意乡土的叙述具有“理想化”的主观倾向。第三节针对“返乡”模式所体现的劳动美学的审美特征,指出作家在“返乡”模式下对诗意乡土的重现和对乡土传统劳作方式的重视等叙述方式,在文本中表现为艺术审美层面上对劳动美学的想象性建构。第三章以“漂泊于城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根据“漂泊于城乡”模式中群体性的往返,指出文本中形成了“进不去的城”和“回不去的乡”两种不同的叙述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呈现漂泊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失根引起的情感波动和精神异变。第二节从作家叙述视角着手。指出作家自我身份确认的焦虑,在作品中表现为漂泊者对自身身份的寻找,并逐渐变为“城市里的乡下人”或“乡村中的城市人”这一尴尬身份。第三节从“漂泊于城乡”模式中抽象出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的审美概念。围绕漂泊者在城乡间的往返中表现出的“恋乡”与“弃乡”共存的矛盾状态,指出文本中形成的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这一美学特征。第四章以“城乡融合”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根据作家创作倾向的转变和创作意识的显现,指出“城乡融合”作为新的城乡书写模式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并从现代化进程下的城乡关系出发,对乡土现代化过程中新的城乡关系在文本中形成的“城乡融合”模式进行概述与论证。第二节提出二元对立的城乡关系在“城乡融合”模式中已经逐渐为多元共存的城乡关系所替代。作家创作观念的转变在文本中表现为:对乡土现代化发展的叙述由表层的空间改造深入到城乡文化和人们意识的转型。第三节根据“城乡融合”模式对乡土传统的挖掘与再现,提出新的书写模式在艺术层面对以往表现城乡关系的乡土小说审美单一化、同质化等问题的纠偏,并在承接乡土小说传统美学的同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为乡土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结语部分总述文章研究主旨,再次表述文章核心观点,展示论证结果,指出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不同城乡书写模式表现出的内在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乡土小说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和展望。
韦君易[9](2020)在《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相较以往的报纸、广播等旧媒体都有了重大的变革,使人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也发生了极大改变。新媒体所具有的超时空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与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鲜感、充满好奇心、自主独立性较强的性格相契合,为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成为了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之一。因此,界定新媒体的核心概念,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体不仅给其他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但它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渗透性等特征也给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传播实效性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关系到大学生正确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新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进行研究,从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界定了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归纳了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网络数据梳理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增强、丰富了教育内容和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方式和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分析了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而从新媒体载体建设、教育主体媒介素养提升和优化相关网络环境等层面,分析提出了若干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陈瑞莲[10](2020)在《论马洛伊·山多尔早期小说的现代意识(1916-1948)》文中研究指明对于马洛伊·山多尔的研究,需将文学的内部和外部研究两相结合探讨其早期(1916-1948)小说中的现代意识。本文对早期马洛伊·山多尔现代意识的表征、源流以及影响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早期马洛伊·山多尔的小说中体现了怎样的现代意识,讨论这种现代意识的产生逻辑,最终明确其现代意识对于二十世纪初东欧文学和社会的意义。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目的、创新等进行阐述,并交代马洛伊·山多尔早期时代(1916-1948)匈牙利及东欧的历史和文学背景,为探寻现代意识的缘起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主题思想和文本形式两方面研究早期马洛伊·山多尔小说的现代意识。指出马洛伊·山多尔深刻反思了两性关系、阶级关系及资本关系,同时小说中出现的内心独白、散点叙事等方面都是马洛伊·山多尔小说中现代意识的体现。四章探寻马洛伊·山多尔现代意识的产生逻辑。明确马洛伊·山多尔的现代意识的产生并非是单方面引起的,而是其个人成长经历与当时社会环境的两相结合所致。最后总结马洛伊·山多尔小说中现代意识的意义。指出其在构建了两次世界大战背景之下的匈牙利民族史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本质和其阶级性质,同时也对匈牙利人民的精神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展望。
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现代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现代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时尚杂志与现代意识的兴起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意识 |
一、现代意识的内涵及特征解析 |
二、民国时期的现代意识呈现 |
第二节 时尚杂志与现代意识的渊源 |
一、词义渊源:时尚与现代的词源“纠葛” |
二、实践渊源:时尚杂志中的现代追求 |
第三节 民国时尚杂志的概况及《玲珑》的地位 |
一、民国时尚杂志的概况 |
二、《玲珑》杂志在民国时尚杂志中的地位 |
第二章 《玲珑》杂志现代意识萌发的条件 |
第一节 外部条件:民国上海特殊的现实环境 |
一、民国上海政治的现代特征 |
二、民国上海经济的现代特征 |
三、民国上海文化的现代特征 |
第二节 内部条件:具有现代意识的创办主体 |
一、创办人林泽苍 |
二、多元异质的编辑群体 |
三、以知识女性为主的执笔群体 |
第三章 《玲珑》杂志的现代意识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意识——女性人格的现代化 |
一、自主意识:自由地支配和主导自身 |
二、平等意识:谋求平等的社会权利 |
三、爱国意识:国家兴亡,匹妇有责 |
第二节 新知启蒙意识——国民智识的开蒙化 |
一、科学常识启蒙:破除教条和迷信,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
二、法律知识启蒙:唤醒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
三、育儿知识启蒙:科学抚育幼儿,培育理想儿童 |
四、文学启蒙: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 |
第三节 享乐意识——生活方式的娱乐化 |
一、精神享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
二、物质享乐:获得物质上的满足 |
第四章 民国时尚杂志《玲珑》的媒介意义 |
第一节 《玲珑》杂志与民国现代意识的互动关系 |
一、《玲珑》的现代意识呈现反映了民国现代意识的觉醒 |
二、《玲珑》对民国现代意识觉醒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玲珑》杂志现代意识的局限性 |
一、矫枉过正 |
二、矛盾与徘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贾平凹文艺观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思路 |
第一章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资源 |
第一节 贾平凹文学观与传统思想文化 |
一、贾平凹文学观与儒家文化 |
二、贾平凹文学观与佛道文化 |
三、贾平凹文学观与巫鬼文化 |
第二节 贾平凹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艺术 |
一、贾平凹文学观与传统文学 |
二、贾平凹文学观与戏曲艺术 |
三、贾平凹文学观与书画艺术 |
第二章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建构 |
第一节 贾平凹小说观与民族认同建构 |
一、文学地理与民族认同 |
二、小说形式与民族认同 |
第二节 贾平凹散文观与民族认同建构 |
一、散文文体与民族认同 |
二、散文境界与民族认同 |
第三节 贾平凹艺术观与民族认同建构 |
一、艺术精神与民族认同 |
二、艺术形式与民族认同 |
第三章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
第一节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文化立场与主体身份认同 |
一、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文化立场 |
二、贾平凹文艺观的主体身份认同 |
第二节 贾平凹文艺观与世界文艺观念的对话 |
一、贾平凹关于文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理论阐述 |
二、贾平凹关于文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理论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亲子选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课题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义务教育语文亲子选文统计及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亲子选文的学段、国别、时段分布情况统计 |
一、亲子选文的学段分布情况 |
二、亲子选文的国别分布情况 |
三、亲子选文的时段分布情况 |
第二节 语文教材亲子选文中的传统价值观 |
一、蕴含言语道德训诫 |
二、树立尊亲道德榜样 |
三、讴歌亲情博大深厚 |
第三节 语文教材亲子选文中的新思想 |
一、引导孩子多元生态文明观 |
二、肯定孩子本位价值观 |
三、尊重孩子个性独立观 |
第二章 义务教育语文亲子选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亲子选文编选布局存在的问题 |
一、亲子选文的相应学段存在的问题 |
二、亲子选文的国别分布存在的问题 |
三、亲子选文的历史时段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亲子选文的价值取向问题 |
一、传统价值取向明显 |
二、负面亲子形象弱化 |
三、亲子独立意识不足 |
第三节 亲子选文编选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文化热”对选文标准影响 |
二、对学生发展规律认识不足 |
三、过分倚重本土资源 |
第三章 义务教育语文亲子选文改进建议 |
第一节 以开放性眼光合理编排亲子选文 |
一、传统优秀元素与新型价值观念互渗 |
二、提升国别类型亲子选文的多元化 |
第二节 遵循现代学生心智规律,科学编选亲子选文 |
一、呈现新世纪之风貌,精挑时下亲子选文 |
二、遵循学生心智特点,选准编好亲子选文 |
第三节 增加选自学读物中亲子选文的比重 |
一、增加选修教材中亲子选文的比重 |
二、增加校编教材中亲子选文的比重 |
三、增加课外读物中亲子选文的比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知人论作”重实据的评论起点 |
2.1 溯源作家的成长历程 |
2.1.1 作家的出身与性格 |
2.1.2 作家的教育与思想 |
2.2 考量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时代背景 |
2.2.1 考察作家作品的创作过程 |
2.2.2 探究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
2.3 关注作品的地域背景 |
2.3.1 陕西的历史地缘文化概述 |
2.3.2 陕西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地域文化背景 |
3 聚焦现实主义作品的评论偏好 |
3.1 注重小说的社会价值 |
3.1.1 人民性——陕西文学批评之源 |
3.1.2 对小说社会效果的分析 |
3.2 专注于评论典型人物 |
3.2.1 长于评论典型人物 |
3.2.2 注重作品的“生活真实” |
3.3 褒奖宏大叙事的史诗情结 |
3.3.1 一九八〇年代的史诗风貌 |
3.3.2 一九九〇年代的整体扫描 |
4 喜好“乡土”的评论特色 |
4.1 乡土—中国文化之根 |
4.2 城籍乡裔身份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
4.3 作家与评论家互动强化乡土特色 |
5 开放包容的评论方法 |
5.1 积极吸取国外的文艺理论 |
5.1.1 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
5.1.2 多元化的批评模式 |
5.2 放眼全国文坛的评论坐标 |
5.2.1 评论对象的交叉转变 |
5.2.2 比较的视野了望全国 |
5.3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自审自省 |
5.3.1 世界文学视阈下的陕西文学批评 |
5.3.2 当下陕西文学批评的出路与展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三、选题的研究动态及研究现状 |
四、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跃文笔下的乡土人物形象 |
第一节 有传统美德的仁义者形象 |
一、仁爱善良的乡土代表 |
二、赤诚厚道的乡土代表 |
第二节 具丑陋姿态的小人形象 |
一、损人利己者 |
二、假公济私者 |
第三节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性变异者形象 |
一、社会经济冲击下的道德滑坡倾向 |
二、现代进程道路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
第二章 王跃文乡土文学的主题意蕴 |
第一节 全方位展现乡土之美 |
一、乡土自然美:自然环境 |
二、乡土社会美:人文环境 |
第二节 深入呈现乡土之丑 |
一、对封闭保守的深度反思 |
二、奴性顺从意识的针砭 |
三、警醒当下人性的异化 |
第三节 深刻反思乡土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变 |
一、乡土社会的失序 |
二、传统道德的失范 |
三、生命的扭曲变异 |
第三章 王跃文乡土文学创作的思想动机 |
第一节 文化心理:知识分子对乡土的矛盾心态 |
一、乡土之美——欣慰 |
二、乡土之丑——隐痛 |
三、乡土裂变——焦虑 |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为乡土社会立命代言 |
一、传统乡土的守护者 |
二、乡土社会的反思者 |
三、乡土未来的探索者 |
第三节 文化目标:建设美丽乡土 |
一、恪守传统之美好 |
二、警示现代功利计算性思维对乡土社会的破坏 |
三、从美丽乡土到美丽中国:王跃文乡土审美反思的时代愿景 |
第四章 王跃文乡土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手法 |
一、真实自然的细节描写 |
二、多元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
三、客观实存的社会空间书写 |
第二节 充满诗性的浪漫主义气质 |
一、乡音土语的诗性建构 |
二、民俗风情间的情感交融 |
三、安宁祥和的浪漫意境 |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 |
一、现实审视与理想憧憬的结合 |
二、现代意识下的批判与赞颂 |
三、原乡的现实思考与异乡的美好希冀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王跃文的乡土小说创作年表 |
(7)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化寻根”前驳杂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开放的文学空间与重要的政治任务 |
一、文学报刊承载包容繁复之声 |
二、新时期初期诗坛现实要求――以建设“四化”为根本 |
第二节 关于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 |
一、修复传统遭遇“崛起论”的现代狂欢——挑战与契机 |
二、杨炼的现代史诗初萌动――文学报刊的新选择 |
第二章 寻根探索:现代史诗对地方特定文化群体的启发 |
第一节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一、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响应造势 |
二、青年诗人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新 |
第二节 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靠拢 |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与扶持青年诗作者 |
二、《滇池》与三大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
第三章 清除精神污染下的“文化寻根”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压力和推动力 |
一、“清污”运动的政治任务、文艺指向 |
二、地方文学刊物的回响——在具体实践中复魅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关于新时期人道主义、人性论再解释 |
一、一场与政治相关的人道主义论战 |
二、被点名批评的“雪野诗派” |
第四章 地域性寻根诗群的快速喷涌与落潮 |
第一节 1984、1985年的报刊气候 |
第二节 “红土诗派”与“百越境界” |
第三节 “东海诗群”与“黄河诗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概念的释义 |
三、乡土文学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综述 |
四、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向城而生:“乡下人进城”的“亚主流”叙述 |
第一节 “物质求生”与“精神入城”的观念转变 |
第二节 “城优乡劣”意识下的偏见 |
第三节 悲剧性的审美建构 |
第二章 由城返乡:“理想化”的返乡书写 |
第一节 从“逃离城市”到“精神返乡” |
第二节 诗意乡土的“理想化”呈现 |
第三节 劳动美学的想象性重构 |
第三章 漂泊于城乡:双重失根下的城乡往返 |
第一节 “进不去的城”与“回不了的乡” |
第二节 城乡视角下的身份焦虑 |
第三节 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 |
第四章 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书写趋向 |
第一节 乡土现代化趋势下的城乡融合 |
第二节 “二元”转向“多元”的创作观念 |
第三节 乡土美学的纠偏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总体评析 |
四、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
一、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 |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类型 |
(二)新媒体的特征 |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
二、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
(一)时代要求 |
(二)主体选择 |
(三)有效载体 |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具体形式 |
(一)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新媒体技术 |
(二)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 |
第二章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一)促进了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增强 |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资源 |
(三)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
(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
(一)新媒体给教育主体带来的挑战 |
(二)新媒体给教育内容和方式带来的挑战 |
(三)新媒体给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 |
第三章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果 |
(一)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
(二)阵地建设初具规模 |
(三)具体运用逐渐成熟 |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者工作难度加大 |
(二)教育内容缺乏改革创新 |
(三)新媒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问题成因分析 |
(一)教育主体媒介素养不高 |
(二)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 |
(三)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
第四章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
一、加强高校新媒体载体建设 |
(一)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加强师生互动 |
(二)开发App应用提升线上影响力 |
(三)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占领舆论主阵地 |
二、提升教育主体媒介素养 |
(一)加强教育者媒介素养培训 |
(二)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网络环境 |
(一)优化社会网络环境 |
(二)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三)优化家庭网络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论马洛伊·山多尔早期小说的现代意识(1916-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马洛伊·山多尔及其时代的匈牙利文学状况(1916-1948) |
第2章 马洛伊·山多尔早期小说主题思想中的现代意识 |
2.1 现代伦理困境及其反思 |
2.2 反叛意识与现代精神的双重构建 |
第3章 马洛伊·山多尔早期小说文本形式中的现代意识 |
3.1 “自说自话”:直接与间接的内心独白 |
3.2 记忆、感觉与想象:意识流小说的自由联想 |
3.3 散点叙事:《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现代”小说表征 |
第4章 马洛伊·山多尔早期小说现代意识的形成逻辑 |
4.1 从古典至现代过渡时期的匈牙利社会环境 |
4.2 作为“市民”的马洛伊·山多尔及其“现代”精神 |
4.3 从反叛精神到“现代”的历史哲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现代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D]. 单晓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贾平凹文艺观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D]. 夏莹.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亲子选文研究[D]. 席艺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D]. 阎玥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研究[D]. 李飞. 吉首大学, 2020(03)
- [7]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D]. 黄凡. 河南大学, 2020(02)
- [8]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D]. 刘玄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韦君易.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论马洛伊·山多尔早期小说的现代意识(1916-1948)[D]. 陈瑞莲.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