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陈页[1](2021)在《考虑需求响应的微电网云储能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储能的合理建设是微电网削峰填谷与需求管理的重要支撑。随着电网用户侧需求响应规模的增大,微电网运营商在建设云储能时有必要考虑需求响应对储能功率和容量配置的影响。为此,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考虑需求响应的微电网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了微电网环境下云储能的基本框架与通用模型针对当前微电网环境下云储能优化配置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概念多元的情况,本文给出了云储能的基本框架,将其定义为整合区域内的储能资源,通过云平台统一为用户提供储能充放电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同时,结合本文研究重点,基于用户、云储能提供商和储能设备,说明了微电网云储能的基本框架,并以该框架为基础,分别对使用云储能的用户和云储能提供商的储能行为进行分析,构建云储能优化配置的通用模型。2)构建了面向云储能优化配置的微电网用户负荷聚类模型为了降低微电网环境下大量用户带来的冗杂数据对云储能优化配置算法开销的直接影响,本文构建了面向云储能优化配置的微电网用户负荷聚类模型,通过融合考虑密度思想的改进K-means聚类模型与KPCA等数据降维方法,实现对用户负荷的快速、有效聚类,刻画用户用电行为,为提升后续云储能优化配置计算效率奠定良好数据基础。选用美国某地208个用户的年负荷数据作为实验算例,通过设计实验对比验证了融合KPCA和DK-means聚类方法对本文数据的适用性和稳定性。3)提出了考虑需求响应的微电网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针对当前云储能优化配置较少顾及需求响应,未能发挥需求响应在储能配置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等情况,基于上述通用模型和用户负荷聚类方式,提出了考虑需求响应的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了云储能配置中考虑需求响应的可行性和运营机制,建立了含需求响应的云储能用户和微电网运营商两主体用能与管理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基于价格型和激励型两类需求响应模型,分别分析用户和微电网运营商储能行为所受到的影响。同样选用美国某地208个用户的年负荷数据作为实验算例,算例结果表明考虑需求响应可以减小云储能的配置和总成本,其中,价格型需求响应在云储能配置时具有投资回收期较短的优势,激励型需求响应在云储能配置时具有节约储能资源、降低微电网总成本的优势。4)开发了园区需求响应和共享储能应用子系统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成果,以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及其园区实际能源管理需求为牵引,设计开发了园区需求响应和共享储能应用子系统,并在文中对其功能模块、系统架构和系统界面设计及应用场景分别进行简要介绍。通过该系统,实现了本文所述方法从理论到工程的初步转化,侧面印证了本文所述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陈伟平[2](2015)在《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都经历着较为艰难且漫长的经济复苏过程,发达经济体受制于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经济体在肩负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任的同时,也亟待经济转型。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之一,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极为重要。绿色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低碳化、循环化为主要内容,最终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早在2007年巴厘岛气候会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倡议开启“绿色经济”新时代。2012年“里约+20”峰会上,各国就发展绿色经济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鼓励各国实施与各自国情相适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经济增长较依赖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此,绿色经济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绿色经济发展愈发重视,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资源、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以我国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为研究视角,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石,借鉴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实践,综合运用系统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探索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推进我国绿色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绿色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确定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阐述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基础理论。第三章为现状分析,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提炼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第四章为国际经验借鉴,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绿色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国际发展绿色经济经验。第五章为国内经验借鉴,探讨我国上海市、深圳市、长株潭城市群、云南省等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经验。第六章为博弈模型构建,基于博弈论视角构建多主体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框架。第七章为对策建议,从合理分摊绿色成本、合理分配利益和完善绿色经济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路。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阐明研究结论及今后研究方向和构想。本文主要研究结论:(1)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各利益相关者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各利益主体通过反复博弈,意识到不合作所带来的短期收益明显小于合作所带来的长期收益时,就会调整自身策略选择,减少彼此分歧,逐步扩大合作的选择空间,使博弈从非合作向合作转变,最终实现多方利益均衡。(2)政府应依托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强化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措施,培育各利益主体的绿色经济价值观,完善绿色经济机制;企业应改进产品技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声誉,抢占绿色产品市场;消费者应改变消费偏好,树立科学的绿色产品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3)应通过政府承担部分成本、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成本及促使消费者承受额外绿色成本等手段合理分摊绿色成本;应通过促使政府从绿色经济发展中获益、保障企业合法收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措施合理分配绿色产品收益;应通过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标志认证、构建品牌信誉制度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式完善绿色产品市场机制。(4)绿色经济是符合我国战略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应良性互动,各尽其能,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王班班[3](2014)在《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亦是大势所趋。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其中“十二五”期间碳强度下降17%。工业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也是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部门,而技术进步是降低中国工业碳强度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相关研究中,较少研究从微观视角关注技术进步降低碳强度的作用。工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耗,而能源首先是一种生产投入要素,技术进步降低工业碳强度的作用机制也与技术进步对能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偏向有关。有偏技术进步指的是技术进步通过不同比例地改变要素之间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从而对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节约作用。因此,厘清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作用机制,考察中国工业有偏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对于提高中国碳生产率、降低碳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规模依然呈现增长趋势,并集中在排放量1亿吨以上的高排放行业,其碳强度和能源份额也明显高于中、低排放行业。同时,在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中,除R&D之外,FDI的水平和前向溢出、贸易的技术溢出均值在中、低碳强度和能源份额分组都明显高于高碳强度分组。这体现了技术进步改变要素使用比例的有偏技术进步特征。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有偏技术进步及其诱发机制和来源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作用,对如下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一,判别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在包含能源要素投入的框架下,采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36个行业1999-2011年的有偏技术进步IBTECH指数。结果显示,有偏技术进步在大多数行业均能带来生产率的增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在能源和资本之间偏向节约能源,在能源和劳动力之间偏向节约劳动力,在能源和中间品之间偏向节约能源。节约能源的技术进步随着时间得到了增强。第二,计算了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下降的贡献程度和影响效应。对1999-2011年期间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进行DEA分解,发现有偏技术进步每年贡献的碳强度下降为2%左右,且贡献程度2008年以后存在明显提高,近年来已超过中性技术进步,成为促使碳强度下降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控制内生性的基础上,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有偏技术进步影响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净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如果技术进步在能源和资本、劳动力、中间品之间节约能源,则可以分别促使碳强度下降2.05%、2.01%和4.56%。如果有偏技术进步的总效应可以提高生产率,那么它有助于促进碳强度降低:有偏技术进步指数IBTECH每上升1%,碳强度将下降0.107%。第三,考察了能源价格对节约能源技术进步的诱发机制及其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分别建立IV-Probit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发现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存在明显的价格诱发效应,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有助于诱发节约能源的技术进步。在资本、劳动力和中间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源价格每提高1%,将通过诱发节约能源技术进步促使碳强度下降0.461%。由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绝大部分来自于能源消费,碳价格在工业行业可以通过诱发节约能源技术进步来促使碳强度的下降。碳价格每提高1元/吨时,可以通过诱发节约能源技术进步使工业碳强度降低0.055%。第四,甄别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来源,计算出不同来源技术进步的有偏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中性技术进步和有偏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中国36个工业行业1999-2011年的数据进行SUR回归,结果发现:R&D、FDI的水平溢出是能源节约型的,进口、出口、FDI前向和后向溢出是能源使用型的。有偏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一种技术进步表现出较强的能源节约型特征,那么它可以降低碳强度。R&D和FDI的水平溢出和前向溢出可以显着降低碳强度,而出口、进口、FDI的后向溢出将导致碳强度的上升。最后,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为了充分引导技术进步节约能源的偏向,并促进其对碳强度降低的积极贡献,本文提出了有关节能减排、科技、贸易和外资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议,如采用市场化的减排政策工具,区别引导不同来源技术进步节约能源的偏向,促进高排放行业的减排技术研发、引进和吸收的相关政策等。
郝新东[4](2013)在《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关系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关系着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能源瓶颈”问题正在变得日益严峻。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其能源消费结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虽然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经验和教训仍对中国有相当的借鉴价值。本文以能源消费结构为比较对象,广泛收集和消化相关资料,分别从中美能源消费绝对量结构和相对量结构的演进、中美各能源品种的逐一比较分析、能源消费结构的经济、产业和行业效益等视角展开论述,并借助实证分析方法探寻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从而因症施治,对症下药,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全文共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界定论文的论域,阐明研究的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分别从能源替代与优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和产业及低碳经济等方面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第二章集中阐述和评价能源消费结构的相关理论,首先,能源经济革命论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观点与基本内容;其次,介绍能源替代理论,包括能源品种之间的内部替代、能源与技术、资金、劳动等之间的外部替代等;最后,分析低碳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观点等。第三章从纵向角度分析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演进,对中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的内部结构的基本走势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协整方法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视角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进行细化分析,用翔实的数据研究中美各能源品种的变化趋势、特征与原因,比较中美各能源品种变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挖掘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经验和教训,探析可供中国借鉴之处。第四章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做比较分析,第五章对水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和地热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基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效益分析,为设计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以GDP为因变量建立分析模型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经济效益分析。其次,以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进行产业效益的OLS分析。再次,以16个典型工业行业各自的工业增加值作为比较数列,以工业能源消费量为参考数列做行业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最后,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和人口产业结构作为参考数列,选取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作为比较数列进行能源消费结构人口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第七章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首先,在分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引申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战略,并从立足国内是基础、结构节能是重点、技术替代是关键、多元发展是主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次,分别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角度设计了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具体措施。最后,对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做了归纳。
赵洱岽[5](2012)在《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多的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下,各国政府积极行动,努力摆脱传统的高碳能源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实施低碳经济战略,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部门,从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结构上看,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燃煤发电为主要发电方式的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占燃烧化石能源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因此,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电力行业必须承担其重大减排责任。本文将低碳作为关键的因素引入我国电力行业之中展开分析,以此为主线,探究中国电力行业如何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国社会的低碳转型目标。本文在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科研资料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系统开展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本文先后进行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研究、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研究、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研究,最后总结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给全球带来的深刻影响,强调了中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能源的生产和消耗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阐明了电力行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最大的行业,点出了在现实压力下,中国电力行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低碳化转型的重大意义。在对国内和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研究思路,进而介绍了研究方法,并规划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为相关研究理论综述。总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理论与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辨析。论证了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指出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特别对低碳电力等新理论观点进行了阐述,界定了低碳电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低碳电力的发展模式,为后续的研究进行了理论的铺垫和方法的准备。第三章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研究。首先描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概况,结合历史有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其次,对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和减排结构进行了论证,指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5个主要特点。再次,分析归纳了―十一五‖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主要工作,重点说明了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约束为:资源型约束、结构性约束、经济性约束、技术性约束和政策性约束。最后,指出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第四章为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研究。首先,分析一次发电能源结构对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影响,建立了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因素分解模型并展开了实证分析,构建并论证了我国电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弹性关系模型。其次对中国火电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火电发展规模与水平、火电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火力发电的低碳经济性、火电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指出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火电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第三,重点论述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从产业总体状况、中国发展现状、低碳化发展政策、低碳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展开科学论证。第五章为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研究。首先对电网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分析,指出了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智能电网是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后,对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最终论述了国外电网和电力市场低碳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第六章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提炼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一要研究制定电力低碳发展规划、构建行业减排体系;二要强化清洁低碳电源建设、加速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三要大力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提高清洁发电上网比重;四要推进研发低碳电力技术、推广减排科技示范工程;五要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实施综合资源规划;六要加强低碳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任静[6](2011)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有着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十一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十八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并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速,能源产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并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能源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同时,中国能源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问题仍然存在,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能源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并影响居民健康,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产业优势较强,能源产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强调要把中部地区打造成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其中,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是这次建设的重点。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不仅要在现有常规能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努力扩大规模,增加能源产量,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大力推广能源开采和深加工技术,实施多元化能源发展战略。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将会使中部崛起驶入发展快车道。加强中部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扭转全国运输、电力紧张的局面,又可以使中部更好的为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支撑和纽带作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要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健全政策法规,形成良好制度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节约、加强能源环境保护、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本论文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对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供需现状、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中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状况的描述、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首先,论文对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具体包括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理论综述、对能源产业的相关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能源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分析。其次,论文对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中国能源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在分析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特征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分别研究了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的供需情况、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研究了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新能源资源禀赋情况、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肖红蓉[7](2010)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文中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以下简称GHG ETS)是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将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的各种危害降至最低的一种有效的途径。GHG ETS的原理是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这一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将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内在化,利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GHG ETS理论研究的需要,较为全面地论述了GHG ETS的理论渊源,理论框架,国际GHG ETS的发展演化,国际和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交易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以及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纲要,并提出构建国内GHG ETS的原则和设计方案。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探讨了GHG ETS产生的理论渊源。本章首先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属于环境容量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接着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制定该资源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配置目标和手段的必要性。接着本章运用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深入剖析了环境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论证了市场与政府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必要性。最后本章比较了包括市场和政府两类环境资源配置手段的利弊,得出GHG ETS是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第二章通过对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权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理论的阐述,为从经济学视角研究GHG ETS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除了对温室气体的作用、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做简单的介绍以外,本章依据排污权交易理论与《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地界定,从商品价值论、许可证理论和产权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章最后则介绍了“京都机制”下,构成GHG ETS的国家信息通报制度、减排机制、资金机制和遵约机制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评述了国际GHG ETS形成的全球环境背景、政治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以下分别简称《公约》和《议定书》)的缔结过程和主要规则,还对《公约》和《议定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对《议定书》生效后的国际气候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章最后对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欧盟等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选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四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GHG ETS在全球的运行情况,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国际市场规模、主要交易类型、交易平台、市场特征、发展趋势等,旨在介绍我国GHG ETS运行的国际市场环境。第五章的目的是介绍我国建立和完善GHG ETS的社会经济背景,其中包括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导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等。第六章介绍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其中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分析了未来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七章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国的GHG ETS,实现国内与国际制度的接轨,充分利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最优配置,继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论述。其中评述了中国建立GHG ETS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并结合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成功的欧盟ETS的实践,分析了中国在构建排放权交易制度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则通过对GHG ETS的四个主要制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GHG ETS的具体方案。
魏楚[8](2009)在《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提高能源效率是破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两大困境的必经之路。研究中国的能源效率问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什么是能源效率”、“中国的能源效率怎样”以及“哪些因素影响能源效率”。本论文即是一个受上述“问题驱动”的实证分析。通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生产率理论、环境经济理论等知识,利用非参数DEA方法构建出全要素框架下的能源效率模型,根据不同层面数据,对中国及各地区的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借助计量模型对能源效率差异进行解释,以寻求能源效率背后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路径、方向和大小,从而为当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实践提供一定启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能源效率问题?”——在第一章中,从中国能源的供给、需求、利用以及环境污染四个层面,刻画出当前我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境与挑战,从而引出能源效率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本论文研究的动机,同时介绍了本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基本框架。“什么是能源效率?如何测度能源效率?”——为了明确界定能源效率概念,首先在第二章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与概括,沿着单要素能源生产率框架和多要素生产率框架两条主线,对不同的概念、定义、研究方法与结果进行述评,并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缺陷及未来有待深入的方向。接着,在第三章中定义了本论文将要采用的基于DEA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模型、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模型和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模型。“在国际上,中国的能源效率水平怎样?为什么?”——为了搞清楚中国能源效率在国际上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与水平,第四章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研究,通过利用1980-2003年间全球96个国家(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发现了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非常落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规模效率低下,而规模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分权制度所导致的地方竞争与市场分割,以及工业化过程中过度的资本深化。此外,在第五章中,额外考虑了投入要素的价格信息,利用35个国家1998-2003年的数据对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进行考察,发现了中国能源效率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要素的配置效率低下,而配置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所致。“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是否有差异?为什么?”——为了考察我国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是否存在差异性,第六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5-2007年间的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效率差异,而产业结构、产权制度、资本深化、能源结构等因素都能够用于解释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控制住地区差异性,在第七章中选择了浙江省,以浙江省内11市的工业经济为研究对象,评价这些地区在1999-2006年间的工业能源效率,发现地区工业经济的规模大小、技术水平、外资引入程度、信息化程度等因素也能够解释能源效率的地区间差异。“我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代价有多大?”——第八章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利用2005-2007年中国29省的要素投入、经济产出和污染物数据,对各地区的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价,并加总为全国的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在情景分析中发现,即使以“实现10%的节能、减排潜力”来计算,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对于节能减排的经济代价进行了估算,发现其潜在产出损失约为实际产出的0.36%左右,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李彬[9](2006)在《如何提高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写作能力差,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呢?就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学生英文写作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姜星莉[10](20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最显着的特征,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也无一例外的深入到能源领域,并带来一系列新的能源问题。本论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通过对当今世界能源状况和能源安全格局的研究,结合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借鉴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国家(集团)的能源安全战略经验,为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这一问题,能够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理论研究水平,同时对我国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保障能源经济安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能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首先从能源、能源安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分析了能源安全的内涵、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与能源和能源安全的影响和相互关系,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在能源领域的表现以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源安全中的矛盾冲突也更加激烈。第三章首先在世界能源供需状况和安全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种种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然而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种种问题,如:能源资源储备状况堪忧,开发利用难度大,供需矛盾突出,消费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比例较低,利用效率不高,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尖锐等。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对外依赖性在不断增加,全球竞争更加激烈,能源价格日益趋高,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对中国能源市场的争夺等等。如何确保中国能源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第四章对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主要能源国家(集团)的能源安全战略进行了分析,美国制定的能源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能源多元化,欧盟的清洁能源利用,日本的节能技术,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等战略尤其值得中国借鉴。第五章和第六章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过程和整体目标入手,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利用全球化特点和趋势,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实施能源安全战略选择的建议。对内的能源安全战略包括: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实施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能源节约战略,重视环境保护战略等。对外能源安全战略包括:能源供给多元化战略,与能源大国的竞争合作战略,与国际能源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能源合作,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能源运输安全战略等。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在能源领域的表现,国际能源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市场不断多元化,跨国能源公司不断并购和大发展,国际资本开始向能源领域大规模聚集,区域能源一体化也在不断加强等等,同时指出经济全球化在能源领域带来的新问题,包括:能源危机、能源竞争、能源合作、能源科技、能源与环境等等。2、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更严峻的挑战:中国油气的对外依赖性在不断增加,面对一个全球能源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市场,日益趋高的能源价格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中国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抢滩中国能源市场等等,并试图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3、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集团)的能源安全状况的分析和对内对外能源安全战略的研究,提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应该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重视对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鼓励能源企业“走出去”,确保能源运输安全等。
二、能源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源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需求响应的微电网云储能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需求响应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云储能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微电网云储能基本框架与通用模型 |
2.1 引言 |
2.2 云储能基本框架 |
2.2.1 云储能基本概念 |
2.2.2 云储能基本结构 |
2.3 云储能模式下的储能行为分析 |
2.3.1 用户储能行为分析 |
2.3.2 云储能提供商储能行为分析 |
2.4 云储能优化配置通用模型 |
2.4.1 云储能优化配置问题描述 |
2.4.2 目标函数 |
2.4.3 约束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云储能优化配置的微电网用户负荷聚类模型 |
3.1 引言 |
3.2 用户负荷数据预处理 |
3.2.1 异常数据识别与修正 |
3.2.2 用户负荷数据归一化 |
3.2.3 负荷特性分析与指标选取 |
3.3 用户负荷直接聚类模型 |
3.3.1 基于K-means的用户负荷聚类 |
3.3.2 考虑密度思想的DK-means用户负荷聚类 |
3.4 基于组合算法的用户负荷聚类模型 |
3.4.1 融合AE-LSTM与DK-means的用户负荷聚类改进模型 |
3.4.2 融合KPCA与DK-means的用户负荷聚类改进模型 |
3.4.3 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 |
3.5 算例研究 |
3.5.1 算例参数与场景 |
3.5.2 算例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需求响应的微电网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
4.1 引言 |
4.2 需求响应数学模型 |
4.2.1 需求响应基本概念 |
4.2.2 价格型需求响应 |
4.2.3 激励型需求响应 |
4.3 考虑需求响应的云储能模式 |
4.3.1 考虑需求响应的云储能结构 |
4.3.2 云储能模式下的两决策主体储能行为分析 |
4.4 云储能优化配置问题建模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4.3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线性化 |
4.4.4 求解流程 |
4.5 算例研究 |
4.5.1 算例参数与场景 |
4.5.2 算例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园区需求响应和共享储能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块功能 |
5.2.1 共享储能模块 |
5.2.2 需求响应模块 |
5.2.3 其他功能模块 |
5.3 系统架构 |
5.3.1 系统功能架构 |
5.3.2 系统软件架构 |
5.3.3 系统开发工具 |
5.4 系统界面设计及应用场景 |
5.4.1 用户信息验证 |
5.4.2 系统整体界面 |
5.4.3 需求响应与共享储能模块界面及应用场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基础理论 |
2.1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绿色经济的内涵 |
2.1.2 绿色经济的特征 |
2.1.3 绿色经济的主体 |
2.1.4 绿色经济发展的原则 |
2.1.5 绿色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 |
2.2 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低碳经济理论 |
2.3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理论 |
2.3.1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主体 |
2.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规则 |
3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
3.1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1 政府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3.1.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
3.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
3.2.2 经济发展方式不集约 |
3.2.3 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3.2.4 绿色经济发展实际认可度不高 |
3.3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
3.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市场失灵现象严重 |
3.3.3 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3.3.4 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够成熟 |
4 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4.1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1.1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4.1.2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2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2.1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4.2.2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3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3.1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4.3.2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 其他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4.1 巴西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2 加拿大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3 新加坡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4 墨西哥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5 国际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 |
4.5.1 制定绿色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
4.5.2 明确绿色经济重点发展方向 |
4.5.3 明确绿色经济突破领域、践行方式和发展路径 |
4.5.4 健全绿色经济相关法律体系 |
4.5.5 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力度 |
4.5.6 财税支持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
4.5.7 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 |
4.5.8 发挥社会团体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 |
5 发展绿色经济的国内经验与启示 |
5.1 上海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 |
5.1.1 上海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1.2 上海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 |
5.2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5.2.1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2.2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5.3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5.3.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3.2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5.4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5.4.1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4.2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5.5 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 |
5.5.1 制定绿色经济战略规划 |
5.5.2 调整产业结构 |
5.5.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5.4 政府引领绿色经济发展 |
5.5.5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
6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模型 |
6.1 绿色经济发展博弈模型分析 |
6.1.1 企业与消费者两者的博弈模型 |
6.1.2 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 |
6.2 绿色经济发展博弈模型均衡 |
6.2.1 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均衡 |
6.2.2 企业、消费者、政府博弈均衡 |
7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理分摊绿色成本 |
7.1.1 政府承担部分成本 |
7.1.2 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成本 |
7.1.3 消费者承受额外绿色成本 |
7.2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理分配利益 |
7.2.1 促使政府从绿色经济发展中获益 |
7.2.2 保障企业合法收益 |
7.2.3 保障消费者合理权益 |
7.3 完善绿色经济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 |
7.3.1 打击绿色市场的违法行为 |
7.3.2 规范绿色产品的标志认证 |
7.3.3 构建绿色产品的品牌信誉制度 |
7.3.4 完善绿色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碳排放和碳强度的影响因素 |
1.2.2 技术进步的环境能源效应 |
1.2.3 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 |
1.2.4 KLEM框架下要素替代的实证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有偏技术进步与工业碳强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有偏技术进步的基本概念 |
2.2 有偏技术进步的理论演进 |
2.2.1 早期的有偏技术进步理论 |
2.2.2 近期的有偏技术理论 |
2.3 有偏技术进步对碳强度影响的相关理论 |
2.3.1 能源气候变化模型中的外生有偏技术进步 |
2.3.2 能源气候变化模型中的内生有偏技术进步 |
本章小结 |
3. 中国工业的碳排放、技术进步和要素使用现状 |
3.1 中国工业的碳排放和碳强度 |
3.1.1 中国工业的碳排放 |
3.1.2 中国工业的碳强度 |
3.2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现状 |
3.2.1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绩效 |
3.2.2 中国工业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 |
3.3 中国工业的要素使用现状 |
3.4 中国工业碳强度、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份额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4.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 |
4.1 有偏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度方法 |
4.2 技术进步偏向的判别方法 |
4.3 实证结果 |
4.3.1 指标选取 |
4.3.2 中国工业的要素偏向技术进步指数(IBTECH) |
4.3.3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 |
本章小结 |
5. 有偏技术进步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效应 |
5.1 有偏技术进步对工业碳强度变化的贡献程度 |
5.1.1 有偏技术进步对工业碳强度变化的贡献程度测度 |
5.1.2 有偏技术进步对工业碳强度变化贡献程度的实证结果 |
5.2 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影响的净效应 |
5.2.1 有偏技术进步的内生选择问题 |
5.2.2 实证方法 |
5.2.3 指标描述 |
5.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6. 价格诱发的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 |
6.1 价格诱发有偏技术进步和工业碳强度 |
6.2 实证模型设定和估计 |
6.2.1 实证模型设定 |
6.2.2 估计方法 |
6.2.3 指标选取 |
6.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6.3.1 实证结果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7. 不同来源的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 |
7.1 不同来源的有偏技术进步及其对碳强度的影响机制 |
7.1.1 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 |
7.1.2 不同来源的有偏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机制 |
7.2 实证模型设定和估计 |
7.2.1 实证模型设定 |
7.2.2 估计方法 |
7.2.3 指标选取 |
7.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7.3.1 实证结果 |
7.3.2 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8. 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能源替代与优化 |
二、 关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
三、 关于能源低碳化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难点之处 |
三、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能源消费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能源经济革命论 |
一、 能源经济革命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 能源经济革命论的基本主张 |
三、 对能源经济革命论的评价 |
第二节 能源替代理论 |
一、 能源内部替代 |
二、 能源外部替代 |
第三节 低碳经济理论 |
一、 低碳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 对低碳经济理论的评价 |
第三章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演进 |
第一节 中美能源消费总量的基本走势 |
一、 能源与能源消费结构 |
二、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演进 |
三、 美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分析 |
一、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绝对量分析 |
二、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相对量分析 |
第三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一、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二、 结论与借鉴 |
第四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协整分析 |
一、 模型与检验 |
二、 结论与借鉴 |
第四章 中美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煤炭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煤炭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煤炭消费的演进 |
三、 中美煤炭消费的行业比较 |
第二节 中美石油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石油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石油消费的演进 |
三、 中美石油对外依存度比较 |
第三节 中美天然气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美天然气消费的演进 |
二、 中美天然气消费的未来发展 |
第四节 中美核能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国核能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核能消费的演进 |
三、 中国核能的未来发展 |
第五章 中美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水电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水电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水电消费的演进 |
三、 美国水电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中美太阳能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太阳能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太阳能消费的演进 |
三、 美国太阳能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四节 中美风电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风电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风电消费的演进 |
三、 美国风电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五节 中美生物质能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生物质能消费概况 |
二、 美国生物质能消费概况 |
三、 美国生物质能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中美地热能源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地热能源消费概况 |
二、 美国地热能源消费概况 |
三、 美国地热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效益的实证比较 |
第一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经济效益的比较 |
一、 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 |
二、 模型与检验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二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效益的比较 |
一、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 |
二、 模型与检验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三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行业效益的比较 |
一、 中美能源消费的行业结构概况 |
二、 灰色关联分析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四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人口效益的比较 |
一、 人口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理论分析 |
二、 中美人口与能源的灰色关联分析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七章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战略 |
一、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战略的设计思路 |
二、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战略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措施 |
一、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的比重 |
二、 适度增加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比重 |
第三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措施 |
一、 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内涵发展 |
二、 强化对可再生能源消费的政策支持 |
第四节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 强化理论上的指导 |
二、 完善论文结构和逻辑 |
三、 数据更充分,实证更科学 |
四、 拓展研究的广度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内容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
2.1.2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
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 |
2.2.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
2.3 技术经济相关理论 |
2.3.1 技术经济的核心思想 |
2.3.2 技术经济与低碳经济 |
2.4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
2.4.1 低碳经济的主要思想 |
2.4.2 低碳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选择 |
2.4.3 经济全球化推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 |
2.4.4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
2.4.5 低碳电力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 |
3.1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状况述评 |
3.1.1 发电侧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2 电网侧发展历程与现状 |
3.2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主要特点 |
3.2.1 电力行业排放现状 |
3.2.2 电力行业减排结构 |
3.2.3 电力行业排放特点 |
3.3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发展约束 |
3.3.1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相关工作 |
3.3.2 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约束 |
3.4 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
3.4.1 提高火电发电能效、大力推进清洁煤电发展 |
3.4.2 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
3.4.3 提高输配电输送效率、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
3.4.4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低碳电力科技应用 |
3.4.5 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 |
第4章 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 |
4.1 一次发电能源结构对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影响 |
4.1.1 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
4.1.2 我国电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弹性关系模型 |
4.2 中国火电产业的低碳发展 |
4.2.1 火电发展规模与水平 |
4.2.2 火电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 |
4.2.3 火力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性分析 |
4.2.4 火电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分析 |
4.3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
4.3.1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
4.3.2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与碳排放 |
4.3.3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
4.3.4 中国水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
第5章 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
5.1 电网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
5.1.1 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智能电网是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
5.2 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 |
5.2.1 英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
5.2.2 美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
5.3 国外电网和电力市场低碳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5.3.1 要把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
5.3.2 政府主导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 |
5.3.3 加强对智能电网的财政投入 |
5.3.4 制定完善电网低碳化建设的财税政策支持 |
5.3.5 加大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
5.3.6 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电网企业科技创新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制定电力低碳发展规划、构建行业减排体系 |
6.2 强化清洁低碳电源建设、加速电力行业低碳转型 |
6.3 大力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提高清洁发电上网比重 |
6.4 推进研发低碳电力技术、推广减排科技示范工程 |
6.5 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实施综合资源规划 |
6.6 加强低碳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能源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
一、能源的内涵及属性 |
二、能源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 能源经济学理论 |
一、能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阶段 |
二、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供需状况 |
三、中部地区能源企业经济发展状况 |
四、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第三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和问题 |
第一节 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能源资源储量 |
二、能源利用技术 |
三、市场需求 |
四、环境因素 |
五、制度、政策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
一、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
第一节 新能源产业 |
一、太阳能产业 |
二、风能产业 |
三、生物质能产业 |
四、核能产业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新能源产业生产成本较高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不发达 |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加强 |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 |
五、新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偏小 |
第五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经济增长促进能源发展 |
二、能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一、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 |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三、能源消费强度 |
四、不同产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 |
第六章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美国能源产业概况 |
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 |
第二节 日本能源产业发展 |
一、日本能源产业概况 |
二、日本能源产业政策 |
第三节 欧盟能源产业发展 |
一、欧盟能源产业 |
二、欧盟能源政策 |
第四节 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 |
二、俄罗斯能源政策 |
第七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一、推进国际合作 |
二、突出节能 |
三、实行环保 |
四、技术创新 |
五、推动市场 |
六、培育节能意识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一、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
二、健全政策法规以形成良好制度环境 |
三、提高能源效率以促进能源节约 |
四、加强能源环境保护 |
五、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渊源 |
2.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2.1.1 环境容量资源的定义 |
2.1.2 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特征 |
2.2 环境容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
2.2.1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 |
2.2.2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 |
2.3 环境经济政策的选择 |
2.3.1 环境政策概论 |
2.3.2 环境经济政策选择之一;行政管制手段 |
2.3.3 环境经济政策选择之二:市场激励手段 |
第3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框架 |
3.1 温室气体的概述 |
3.1.1 温室气体的种类及其作用 |
3.1.2 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3.2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3.2.1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相关概念 |
3.2.2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内涵 |
3.2.3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经济学特征 |
3.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 |
3.3.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界定 |
3.3.2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特征 |
3.3.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4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4.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的背景 |
4.1.1 政治背景:国际政治力量的博弈和妥协 |
4.1.2 社会经济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4.1.3 制度背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 |
4.2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基础 |
4.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评价 |
4.2.2 《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及其作用 |
4.3 "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发展 |
4.3.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缔约方会议成果 |
4.3.2 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谈判格局 |
4.4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 |
4.4.1 欧盟的CO_2排放权交易制度 |
4.4.2 美国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演变 |
4.4.3 日本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
4.4.4 澳大利亚的排放配额交易 |
第5章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 |
5.1 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因素 |
5.1.1 经济因素 |
5.1.2 政治因素 |
5.1.3 技术因素 |
5.1.4 环境资源因素 |
5.2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构成 |
5.2.1 市场交易主体 |
5.2.2 市场交易的主要类型 |
5.2.3 市场交易方式 |
5.3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现状 |
5.3.1 交易规模 |
5.3.2 市场特征 |
第6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趋势 |
6.1 排放历史与现状 |
6.1.1 历史累积排放情况 |
6.1.2 现实排放状况 |
6.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 |
6.2.1 人口因素 |
6.2.2 济结构失衡 |
6.2.3 收入效应 |
6.2.4 城市化进程加快 |
6.2.5 能源利用效率低 |
6.2.6 政府主导的能源定价机制 |
6.3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
6.3.1 SRES情景设定 |
6.3.2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
第7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
7.1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
7.1.1 中国观测的气候变化数据 |
7.1.2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
7.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框架 |
7.2.1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7.2.2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
7.2.3 未来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宏观经济影响 |
第8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与完善 |
8.1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的前提条件 |
8.1.1 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
8.1.2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着 |
8.1.3 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
8.1.4 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成果显着 |
8.1.5 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经验 |
8.1.6 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已基本建立 |
8.2 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8.2.1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
8.2.2 发展权优先的原则 |
8.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8.2.4 循序渐进原则 |
8.2.5 广泛合作的原则 |
8.2.6 长效性原则 |
8.3 交易制度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
8.3.1 排放权免费分配导致能源企业暴利的问题 |
8.3.2 排放权的超额分配导致减排动力不足的问题 |
8.3.3 交易市场缺乏严格的规范性 |
8.4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设计方案 |
8.4.1 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 |
8.4.2 排放权的总量控制制度 |
8.4.3 排放权的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 |
8.4.4 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制度 |
8.4.5 监督与评估制度 |
附录一:《联合国用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附件一和附件二 |
附录二:《京都议定书》附件A和附件B |
附录三:《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索引 |
图索引 |
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困境 |
1.1.2 实践与挑战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能源效率研究文献回顾 |
2.1 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 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测算 |
2.2.1 基于单要素生产率框架的能源效率指标 |
2.2.2 基于单要素生产率框架的局限 |
2.2.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框架的能源效率指标 |
2.3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结构调整 |
2.3.2 技术进步 |
2.3.3 市场改革 |
2.3.4 其他因素 |
2.4 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2.5 未来有待深入的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3 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 |
3.1 生产率与效率的比较 |
3.2 基于DEA的能源效率模型 |
3.2.1 DEA方法介绍 |
3.2.2 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模型 |
3.2.3 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模型 |
3.2.4 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模型 |
3.2.5 三种能源效率模型的比较 |
3.3 实证比较 |
3.3.1 基于单要素能耗强度的测算 |
3.3.2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 |
3.3.3 两种指标测算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能源效率的跨国比较与解释 |
4.1 问题的提出:中国的能效是高还是低? |
4.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4.2.1 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模型 |
4.2.2 变量及数据 |
4.3 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及比较 |
4.3.1 所有样本比较结果 |
4.3.2 按收入、规模和地区的比较 |
4.3.3 时间趋势比较 |
4.4 规模效率:一个能源低效的解释 |
4.4.1 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的分解 |
4.4.2 规模效率的经济含义与趋势 |
4.4.3 对规模效率下滑的深入考察 |
4.4.4 对规模效率下滑的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附录一: 样本国家(地区)及分组 |
附录二: 资本存量的估算 |
5 配置效率:中国能源效率落后的另一个解释 |
5.1 前言 |
5.2 模型与数据 |
5.2.1 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模型 |
5.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3 实证分析 |
5.3.1 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测算及比较 |
5.3.2 同能耗强度指标的比较 |
5.3.3 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 |
5.3.4 对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深入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附录一: 样本国家(地区)及分组 |
6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与影响因素 |
6.1 前言 |
6.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6.2.1 全要素能源相对模型 |
6.2.2 变量与数据 |
6.3 地区能源效率评价与节能潜力 |
6.3.1 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测算 |
6.3.2 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变化趋势 |
6.4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6.4.2 模型设定 |
6.4.3 回归结果及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附表一: 地区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 |
附表二: 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变异系数 |
7 工业能源效率与影响因素: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
7.1 模型与数据描述 |
7.2 对浙江各地工业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的评价 |
7.2.1 全要素能源相对效率评价 |
7.2.2 节能潜力评价 |
7.3 地区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7.3.2 计量模型设定与检验 |
7.3.3 回归结果及讨论 |
7.4 其他定性讨论 |
7.4.1 结构的影响 |
7.4.2 制度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可行性分析 |
8.1 前言 |
8.2 基本方法与数据 |
8.2.1 基于投入角度的节能模型 |
8.2.2 基于产出角度的减排模型 |
8.2.3 基于产出角度的潜在产出成本模型 |
8.2.4 变量与数据 |
8.3 地区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8.3.1 地区能源效率评价与比较 |
8.3.2 地区节能潜力与重点区域评价 |
8.3.3 地区减排潜力与重点区域评价 |
8.4 节能减排目标及潜在成本分析 |
8.4.1 节能减排预定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8.4.2 节能减排的潜在成本分析 |
8.5 节能减排的政策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启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9.3 对推动我国节能降耗实践的若干启示 |
9.4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 |
第一节 能源与能源安全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挑战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能源问题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影响能源安全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态势 |
第一节 世界能源供需态势及安全格局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能源状况 |
第三节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 |
第四章 主要国家(集团)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二节 欧盟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日本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四节 俄罗斯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对内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一节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演进与战略目标 |
第二节 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能源节约战略 |
第四节 环境保护战略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一节 能源供给多元化战略 |
第二节 能源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能源运输安全战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能源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需求响应的微电网云储能优化配置研究[D]. 陈页. 浙江大学, 2021(08)
- [2]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 陈伟平. 武汉大学, 2015(07)
- [3]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D]. 王班班. 武汉大学, 2014(06)
- [4]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 郝新东. 武汉大学, 2013(10)
- [5]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赵洱岽. 武汉大学, 2012(07)
- [6]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 任静. 武汉大学, 2011(07)
- [7]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 肖红蓉. 武汉大学, 2010(10)
- [8]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 魏楚. 浙江大学, 2009(08)
- [9]如何提高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J]. 李彬.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6(06)
-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 姜星莉. 武汉大学, 2010(07)
标签:绿色经济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碳排放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