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系膜疾病11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艳[1](2021)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流突然中断,使其供血区域肠管骤然缺血而产生以剧烈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由于SMAE在临床上不常见,公众对其认识较少,加之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缺少特征性,不易明确诊断。SMA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发展成为透壁性肠坏死,大量的误诊漏诊增加了本病的治疗难度,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某三甲医院的42例SMAE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总结SMAE的临床特征;同时,通过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疾病史、发病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探讨影响SMAE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某三甲医院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所有诊断为SMAE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筛选最终选取42例作为SMAE组(研究组),其中6例为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确诊,36例为血管CT检查确诊。根据SMAE组的治疗结果,将其分为死亡组(n=10例)与好转组(n=32例),两组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选取同期出院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SMAE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所有病例的住院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烟酒史、既往病史、主要临床症状、血常规、血生化、血脂、凝血常规、肝肾功能、腹部超声、腹部CT、外周血管超声、治疗方法及结果、住院天数等),分析SMAE组、死亡组与好转组相关资料,总结SMAE的临床特征;分别对比SMAE组和对照组、死亡组和好转组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SMAE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1.1 性别、年龄方面,SMAE组中,男性27例(64.3%),女性15例(35.7%),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1~88岁,平均65.8±13.7(岁),44岁以下1例(2.4%),45 至 59 岁 15 例(35.7%),60 至 74 岁 11 例(26.2%),75 岁及以上 15 例(35.7%)。表现出SMAE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SMAE组死亡病例10例(23.8%)。死亡组男性6例(60.0%)、女性4例(40.0%),年龄60~88(岁),平均74.5±9.8(岁),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好转组男性21例(65.6%)、女性11例(34.4%),年龄41~87(岁),平均62.8±13.7(岁)。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好转组(P<0.05),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疾病史方面,SMAE组患病较多的分别为高血压病22例(52.4%)、动脉硬化16/39例(41.0%)、房颤17例(40.5%)、栓塞史14例(33.3%)、糖尿病9例(21.4%)、腹部手术史8例(19.0%)、冠心病4例(9.5%)。死亡组伴有心脏疾病病例显着多于好转组(P<0.05)。1.3 临床症状方面,SMAE组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腹痛起病,但腹部症状较重而体征相对较轻。死亡组伴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膜刺激征人数多于好转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 实验室检查方面,SMAE组中指标异常较多的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2例(76.2%)、白细胞升高27例(64.3%)、C-反应蛋白升高29例(69.0%)、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2例(76.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7例(40.5%)、纤维蛋白原升高22例(52.4%)、D-二聚体升高23例(54.8%)。以炎性指标及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死亡组尿素氮水平显着高于好转组(P<0.05),血小板明显低于好转组(P<0.05)。其余指标死亡组均高于好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影像学检查方面,SMAE组36例患者经血管CT确诊,均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充盈缺损(36/36,100%)。死亡组中多处血管栓塞(栓塞部位≥2处)(6/10,60%)明显多于好转组(6/32,18.7%)(P<0.05)。1.6 治疗方面,SMAE组患者单纯溶栓治疗25例(59.5%),死亡7例(28.0%);手术取栓治疗12例(28.6%),死亡2例(16.7%);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11.9%),死亡1例(20%)。单纯溶栓治疗死亡率最高。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2.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房颤、栓塞史、动脉硬化、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发生SMAE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栓塞史、腹部手术史、动脉硬化、纤维蛋白原与发生SMAE呈正相关(P<0.05)。2.2 影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预后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示,心脏疾病、多处血管栓塞、年龄与SMAE患者死亡呈正相关(P<0.05),血小板数量与SMAE患者死亡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血小板与SMAE患者死亡呈负相关(P<0.05),多处梗阻与SMAE患者死亡呈正相关(0.05<P<0.1)。[结论]1.SMAE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男性多于女性。本研究中SMAE死亡率为23.8%,死亡组年龄大于好转组,死亡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性别与死亡率无关。2.SMAE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无特异性,但腹部症状较重而体征较轻为其特点之一;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炎性指标升高、凝血功能紊乱最为明显。腹部CTA检查是诊断SMAE的最佳方法。血管内溶栓或取栓,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心脏疾病、血小板显着减少及多处血管栓塞者预后差。3.房颤、栓塞史、腹部手术史、动脉硬化、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小板减少是SMA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王一同[2](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郑瑞鹏[3](2020)在《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慢性肝病是一种由病毒、酒精或药物等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肝损伤的进行性疾病。慢性肝病的持续性进展,可导致进行性肝脏损伤、炎症和修复的恶性循环,患者通常会经历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过程,如疾病不能被有效控制,最终可发展为肝癌。早期的肝炎主要是以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为特征,炎症的持续存在则可进一步引发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发生,患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将导致肝脏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形成肝癌。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的最常见类型。我国是肝病高发国家,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且80%的新增病例处于晚期癌症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等外科手段对肝癌进行治疗,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给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和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现并干预慢性肝病的早期阶段,如肝炎和肝硬化的进程,对于延缓其进展并阻止肝癌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肠道菌群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代谢平衡以及营养摄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一个被遗忘的代谢“器官”。肝脏通过门静脉、胆道与肠道连接,向肠道输送胆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维持机体需要,而肠道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会沿着门静脉逆行至肝脏进而对肝脏造成损伤,此通路被称为肠-肝轴。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在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肠道菌群与某种特定的肝病之间的关联性,但肠道菌群结构分布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有害菌增多,产生大量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通过与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MyD88-NF-κB通路,最终促进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与合成分泌,从而加重炎症反应。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并能延缓慢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肝病的恶化和死亡率。但益生菌不能在肠道中长期定殖,且不同菌株间功能差异巨大,对肝病的治疗作用仍具有较大争议。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整体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对肠道菌群进行重塑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以及肠道免疫缺陷等疾病。目前应用FMT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与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未被彻底揭示相关。此外,FMT治疗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也并不明确。为了解多种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进而探讨FMT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16S rRNA)检测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解析不同病因和不同阶段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探讨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以FMT对肝硬化大鼠进行干预,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慢性肝病的诊治技术开辟新的领域。一、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方法:(1)以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个体为研究对象,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慢性肝病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变化;(2)根据HCC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分为肝硬化肝癌(LC-HCC:52例)和非肝硬化性肝癌(NLC-HCC:23例)两组,通过与单纯肝硬化组对比,分析肝硬化的并发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3)根据疾病诱因将HCC分为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BV-HCC:35例)、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CV-HCC:25例)和酒精性HCC组(ALD-HCC:15例),探讨不同病因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1)与健康组、肝炎组和HCC组相比,肝硬化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降低,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明显增高(p﹤0.05),软壁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01);在属水平上,叶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肠球菌属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而青枯菌属、Catenibacterium菌属和Lachnospir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健康组和肝炎组相比,尽管HCC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梭杆菌门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同时劳特氏菌属、Clostridiates菌属以及Sarcin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加(p﹤0.05)。这表明,在四组中,肝硬化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最为严重,尽管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但菌群种类的比例变化可能与HCC的发生相关。(2)与肝硬化组相比,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而N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菌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硬化相比,LC-HCC组中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以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菌属丰度显着增高(p﹤0.05)。结果提示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减少以及有害菌的增多可能是肝硬化进展为HCC的原因之一。(3)在HBV-HCC组、HCV-HCC组和ALD-HCC组之间,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尽管在三组中发现了肠球菌属等18个差异性菌属,但在门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二、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CCL4和CCL4联合酒精的方法分别构建了两种肝硬化大鼠模型,并每天给予健康大鼠的粪便菌液进行干预治疗。(1)连续造模12周后,比较分析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腹水形成时间、生存时间和死亡率;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HE染色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检测,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2)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炎症因子以及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对各组大鼠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组织中细菌含量以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进行检测;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结果:(1)与肝硬化组相比,FMT治疗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体重增加,腹水形成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显着降低(p﹤0.01);血清中ALT、AST和GGT等肝功能指标均显着改善(p﹤0.05,p﹤0.01),而白蛋白指标则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表面的结节数量减少,肝组织中假小叶结构减少,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减轻。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生活状态,恢复肝功能并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2)ELISA结果显示,FMT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内毒素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中的细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屏障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大鼠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FMT可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肝硬化大鼠的炎症水平。三、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方法:(1)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探讨FMT能否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紊乱;(2)使用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大鼠血浆中差异性代谢物进行鉴别和分析,探讨FMT能否通过调节肝硬化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发挥保护作用。结果:(1)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中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而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紊乱;FMT治疗后,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增高,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降低,说明FMT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进而通过肠-肝轴延缓肝硬化的进程。(2)肝硬化大鼠血浆中鞘氨醇和LysoPC(18:1(9Z))的含量显着降低,而视黄醇、8,9-环氧二十碳三烯酸、9-顺式视黄醛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显着增高;FMT可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通路。以上结果表明,FMT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的代谢通路,进而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结论:1.慢性肝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如HBV感染、HCV感染或过度饮酒)无显着关联性。肝硬化进展为HCC可能与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的降低,且与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的菌属丰度的增高有关。2.粪菌移植(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进而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FMT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FMT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等代谢通路,改变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延缓肝硬化大鼠的疾病进程。创新性:1.本研究表征了我国吉林省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等慢性肝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现HCC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2.本研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验证了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发现粪菌移植(FMT)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相关症状。3.本研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阐释了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发现FMT可通过调整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并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紊乱,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
张凯[4](2020)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外分支内的血栓形成。PVT在正常人中的发生率较低,而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概率明显升高。大多数PVT患者进展缓慢,无临床症状。然而,一些患者尤其是急性PVT患者,腹痛等腹部体征出现的概率较高,慢性PVT多在已发生的肝脏疾病基础上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加重。急性PVT患者往往起病急、症状重,慢性PVT患者临床症状相对缓慢,而一旦发现已出现临床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若发展并累及到肠系膜静脉,有导致肠缺血甚或出现危及生命的肠坏死的可能。门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也使其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复杂,随介入微创技术和专用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年TIPS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门静脉高压治疗也引起临床很大兴趣,已被认为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安全且有效方法。但门静脉血栓有范围和程度的差异,这些不同血栓范围、不同血栓程度和不同血栓类型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转归和TIPS治疗效果,目前尚有不同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为此,本论文就以上问题分为两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回顾分析303例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行TIPS的疗效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回顾复习肝硬化并PVT为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而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分析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患者不同的TIPS操作方案;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对TIPS术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特别是有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史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第一部分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303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IPS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PVT184例(急性PVT患者24例,慢性PVT患者160例),无PVT组119例。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对PVT组(184例)与无PVT组(119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疗效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急性PVT组(24例)与慢性PVT组(160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临床疗效。结果1.肝硬化合并PVT组患者较非血栓组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更高(χ2=20.514,P<0.001),有出血史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χ2=7.587,P=0.006),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2.543,P=0.01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957,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急性腹痛发生率较非PVT组更高,但并无显着性差异(χ2=2.771,P=0.096)。两组间基线腹胀病人所占比例及基线肝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2.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与肝硬化合并慢性PVT组,急性PVT组基线Child-Pugh 评分更高(t=2.615,P=0.010)、基线 Child-Pugh 分级更高(χ2=7.072,P=0.021)、基线腹痛发生率更高(χ2=27.727,P<0.001)、基线腹胀发生率更高(X2=6.660,P=0.010)、基线腹水程度更重(χ2=12.930,P=0.005)、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4.327,P<0.00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426,P=0.001),但基线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所占比例较低(X2=15.777,P<0.001)。3.PVT组随访29.4±25.9个月,非PVT组随访22.8 ±21.4个月,虽然两组间随访时间存在差异,但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患者相较于不合并PVT的患者在施行TIPS后具有更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χ2=9.498,P=0.002)。且两组间在TIPS成功率、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4.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随访25.7±24.7个月,慢性PVT组随访29.9±26.1个月,两组患者在TIPS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在有限的随访期内两组间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结论(1)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加重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等失代偿事件的发生,加重肠道血流循环障碍如腹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是肝硬化合并急性PVT,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更高,腹痛等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更高。(2)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行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无PVT者相对较高,但手术成功率并无明显差别,基于有限的随访资料PVT的存在不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临床分型和不同血栓程度对TIPS的技术要求,探索肝硬化合并PVT不同临床分型的个体化TIPS操作方案;进而观察肝硬化合并PVT分型和程度对TIPS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肝硬化伴PVT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其中急性PVT 16例,慢性PVT 149例。本研究在既往PVT分型的基础上,结合TIPS操作技术要求及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要素,提出了 PVT的新的分型:(1)Ⅰ型,无门静脉主干阻塞,仅有门静脉分支或属支阻塞(肝内分支包括门静脉左支或右支;肝外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2)Ⅱ型,仅有门静脉主干阻塞,未累及肝内门静脉分支;(3)Ⅲ型,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右支阻塞(Ⅲa)或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左支阻塞(Ⅲb);(4)Ⅳ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b);(5)Ⅴ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b)。根据PVT分型的不同,选择不同TIPS治疗方案:Ⅰ型,首选常规TIPS途径多可门静脉穿刺成功;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选择经皮经肝辅助TIPS途径。Ⅱ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联合经皮经肝途径;门静脉肝内分支纤细经皮经肝途径仍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时可考虑联合经皮经脾途径。Ⅲ型,常规TIPS操作困难时,可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左支穿刺辅助(Ⅲa)或经皮经肝门静脉右支穿刺辅助(Ⅲb);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者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Ⅳ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时推荐联合经皮经肝途径;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Ⅴ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行经皮经肝辅助途径;若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在血栓为新鲜疏松血栓的情况下,可试行经皮经脾途径辅以取栓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分别观察临床分期、血栓程度等对肝硬化合并PVT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归纳出可以指导TIPS个体化操作的新的PVT临床分型,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和预后特点。结果1.共复习肝硬化PVT合并消化道出血行TIPS治疗165例,根据血栓的范围和程度,其中Ⅰ型20例,TIPS成功18例,14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4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Ⅱ型32例,TIPS成功29例,18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7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4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Ⅲ型42例,TIPS成功42例,27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5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IV型27例,TIPS成功25例,11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1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3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Ⅴ型44例,TIPS成功35例,13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20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2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五组间TIPS操作成功率(χ2=10.49,P=0.0313)、门静脉穿刺途径(χ2=19.377,P=0.013)、经皮经肝或经皮经脾穿刺病例所占比例(χ2=11.559,P=0.021)均有显着性差异,从Ⅰ型至Ⅴ型,五组患者操作难度逐渐增加,操作成功率呈下降趋势,非常规TIPS途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2.五种类型患者在实施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获得显着性下降。Ⅰ型基线PVP 30.1±6.2mmHg,术后 PVP 18.2±3.6mmHg(t=9.771,P<0.001);Ⅱ 型基线PVP 28.5±6.0mmHg,术后 PVP 18.9±5.8mmHg(t=12.818,P<0.001);Ⅲ 型基线 PVP 26.2±7.0mmHg,术后 PVP 17.0±5.7 mmHg(t=10.491,P<0.001);Ⅳ型基线 PVP 29.1 ± 5.8mmHg,术后 PVP 19.7 ± 5.0 mmHg(t=9.4,P<0.001);Ⅴ型基线 PVP 28.2±5.9mmHg,术后 PVP 15.5±6.7mmHg(t=10.305,P<0.001)。五种类型患者在PVP下降绝对值(F=2.449,P=0.050)、PVP下降百分比(F=2.449,P=0.050)均有显着性差异,且V型患者的PVT下降绝对值及下降百分比均为最高。3.在实施TIPS成功后,各分型患者间生存率(χ2=1.610,P=0.807)、再出血率(χ2=2.778,P=0.596)、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χ2=1.470,P=0.832)、支架狭窄率(χ2=5.274,P=0.260)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根据所需TIPS操作方案不同,本研究将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分为五种临床分型,并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TIPS操作方式,从Ⅰ型至Ⅴ型,TIPS操作难度逐渐增加,Ⅴ型(弥漫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成功率最低。(2)五种临床类型患者术后生存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狭窄率等疗效指标无显着性差异,但五种临床类型患者在成功实施TIPS后均可实现门静脉压力的显着下降,尤其是门静脉阻塞范围及程度最重的V型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幅度最大。(3)根据本研究的临床分型,肝硬化合并PVT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可以实现TIPS操作的个体化选择,并达到患者较高的TIPS成功率,即便在成功率相对较低的V型患者,与其他临床类型患者相比在成功实施TIPS后仍能同等获益。
王安[5](2020)在《基于“脾为之卫”探讨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放射诊疗手段的普及,人类暴露于辐射环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1 Gy的均匀或比较均匀的全身照射,即可引起急性放射损伤,这极大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辐射防护剂的研究一直是电离辐射相关研究的重点。然而,现有辐射防护剂存在着诸如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效果不稳定或治疗窗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普及推广。近年来,中医学界对放射损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病因学、治疗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草药以其安全、方便口服、吸收迅速、价格低廉等特点,被认为是辐射防护剂研究的新热点。但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或中药单体上,中药复方研究较少,难以凸显中药多系统、多靶点、整体防护的作用优势。同时,中医药防治放射损伤的理论体系尚未构建,“理法”阐释不够透彻、全面,“方药”选择亦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持,且围绕药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与中医理论间的关联性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基于上述问题,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在理论研究上将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命名为“电离毒”,并明确了中医“脾”在电离辐射致病过程及防治方法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中医“脾”的功能定位涵盖了现代解剖学的脾脏及肠道,这两者均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免疫防御中发挥作用,从而保护机体。对于“脾”的这种护卫机体的功能,中医有“脾为之卫”之说,认为“脾”在疾病发生、传变、防治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生理情况下,“脾”旺则不受邪,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脾脏、肠道发挥免疫功能、护卫机体的作用不谋而合;病理情况下,“脾”伤则百病由生,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射线易致脾脏和肠道免疫损伤,进而引发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引发并发症的病理过程相似。因此,本研究首次将中医“脾为之卫”理论引入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中,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补充、完善放射损伤的中医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自拟益气解毒中药复方,利用急性放射损伤小鼠模型,总结照射后脾脏及肠道免疫的损伤特点,探究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防护效应和机制,为从“脾失之卫”论治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以及“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目的:在理论上明确“脾为之卫”的源流与内涵,并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学病机,为“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验研究中,首先总结电离辐射对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损伤特点,然后探究益气解毒方对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防护效应,为从“脾失之卫”论治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以及“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最后,围绕“铁死亡”这一近些年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探讨益气解毒方预防急性放射损伤的潜在药理学机制,为其今后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支持。方法:理论研究:(1)查阅、分析古代文献记载,阐述“脾为之卫”理论的源流与内涵;(2)分析急性放射损伤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理论,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各阶段病机;(3)根据分析得出的中医病机,从“补脾实卫,益气解毒”论证急性放射损伤各阶段的防治方法,为益气解毒方的组方提供依据。实验研究:(1)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后1、3、7、14、21 d观察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特点,为中药防护效应研究提供基础。(2)预防性给药10 d,2.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后1、3、7天,观察益气解毒方对脾脏及肠道免疫的防护效应。(3)根据中药的防护特点,围绕“铁死亡”这一近些年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探讨益气解毒方防护急性放射损伤的潜在药理学机制。结果:理论研究:(1)“脾为之卫”理论肇起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诠释与补充,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其内涵包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长养肌肉,抵御外邪;脾为五脏六腑之源,灌溉四傍,脏安难伤;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化生卫气,防御外邪。(2)通过分析急性放射损伤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我们从“脾失之卫”角度对其阶段病机进行论述。我们认为:在急性放射损伤发病之初,其中医病机为“毒邪致病,伤于脾卫”;在疾病发展、变化阶段,中医病机为“脾失之卫,百病由生”;在疾病转归、预后阶段,中医病机为“脾卫渐复,抗邪外出”。(3)我们根据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提出“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基本防治原则,并根据损伤不同阶段的侧重,提出分阶段的防治方法。我们认为,在损伤发生之前,以“未病先防,补脾实卫”为原则;感病之后以“既病防变,益气解毒”为原则;恢复阶段以“瘥后防复,益气扶正”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益气解毒方进行了组方分析,我们认为该方,配伍精当,用药以补脾、益气、实卫为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符合照射前“未病先防,重补脾实卫”的治疗原则。且复方中多味药物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作为预防性给药不会造成机体阴阳偏颇。实验研究:(1)①根据急性放射损伤的定义,以及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本研究采用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成功复制急性放射损伤小鼠模型。②从整体情况及脾脏、肠道免疫的变化规律来看,对Balb/c小鼠行2.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后1d即可观察到显着损伤,其中整体情况及脾脏免疫在照后3d损伤最为严重,照后7 d出现好转,肠道免疫在照后1 d损伤最为严重,3 d可观察到好转。提示照后7 d之内为损伤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期,亦是观察防护效果的重要时期,故下一步将选取照后1、3、7d进行中药的防护效应研究。③上述小鼠照射后整体情况与脾脏、肠道免疫的变化特点表明,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存在“脾失之卫”这一病理表现,且“脾卫”功能的损伤及恢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病情变化,为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提供了科学支持。(2)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引发的整体及脾脏、肠道免疫损伤有一定的防护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整体情况的恢复;抑制照后脾脏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减少,促进免疫细胞数量恢复,改善脾脏、肠道组织结构;改善照后脾脏及肠道免疫细胞亚群分布,调控照后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促进机体免疫平衡的恢复;减轻电离辐射引发的脾脏、肠道氧化损伤。(3)益气解毒方通过减轻照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铁过载、调控LPCAT3/LOX途径,来抑制照后细胞铁死亡,进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复方中的一些药物或其活性成分,具有明确的抗氧化、调控铁代谢、防辐射作用,这些成分或成为益气解毒方抑制铁死亡、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的潜在物质学基础。结论:理论研究表明,“脾失之卫”为急性放射损伤的重要病机,益气解毒方以“补脾实卫,益气解毒”为治则组方,符合其基本病机。动物实验表明2.0 Gy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可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为从“脾失之卫”论治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以及“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照后细胞铁死亡,进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陈桂菊[6](2020)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9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进行比较。以期进一步提高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认识,并探讨二者异同。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9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24例住院IC患者和107例住院活动期UC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等。整理并分析124例IC的临床资料,并与107例U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IC的人口学因素:124例IC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82例(男女比例0.51:1);发病年龄最小27岁,最大85岁,平均(61.27±11.44)岁,其中小于50岁22例(17.74%),50岁及以上102例(82.26%),60岁及以上73例(58.87%)。2.基础疾病:IC患者存在一种及以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或疾病的有84例(67.74%);腹部手术史31例、便秘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急性左心衰1例、银屑病6例。3、临床特征:124例IC患者中温暖季节和寒冷季节发病例数分别是51 例(41.13%)和 73 例(58.87%);111 例(89.52%)急性起病,慢性起病急性加重者13例(10.48%);118(95.16%)例有腹痛及大便急迫感,血便116例(93.55%),110(88.71%)例腹痛后依次出现便血,其中54例依次出现腹痛-黄色大便-血便(43.55%),8例仅有腹痛(6.45%),6例以血便为唯一表现(4.84%);主要阳性体征为左侧腹部及下腹部压痛72 例(58.06%),反跳痛 14 例(11.29%)。4.辅助检查:结肠镜检查发现IC病变部位以脾曲、乙状结肠、降结肠为主,累及上述三个部位之一及以上共111例(89.52%),直肠9例,横结肠47例,升结肠21例,盲肠7例;病变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多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溃疡、肠腔狭窄、表附白苔等;124例IC患者中30例行CT检查,24例表现结肠壁增厚水肿,强化不均匀,伴不同程度的周围脂肪间隙毛糙,11例不同程度的腹盆腔积液。27例行CTA检查,15例(55.6%)可见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粥样斑块。5、转归及随访结果:124例IC患者中122例好转出院,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随访60名患者,随访率48.39%,时间2个月到9年,5例(8.33%)明确复发。6、IC与UC的比较:①IC组发病年龄显着大于UC组(P<0.05)。②IC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慢性便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显着高于UC组(P<0.05)。③IC多起病急,病程短,而UC多起病缓,病程长;IC组腹痛、单纯血便、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较UC组高,而UC组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发生率较IC组高(P<0.05)。④IC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UC组(P<0.05);UC组血小板显着高于IC组(P<0.05)。⑤UC组结肠镜下表现为粘膜粗糙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的例数显着多于IC组(P<0.05);IC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与周围粘膜界限多清楚,而UC多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UC组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的例数明显多于IC组(P<0.05)。⑥病理学检查UC组隐窝炎或隐窝脓肿,坏死或糜烂的例数显着多于IC组(P<0.05)。结论:1、老年女性是IC的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腹部手术史可能与IC有密切关系;寒冷季节可能是IC的诱发因素。2、急性起病可能是IC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痉挛性腹痛、大便急迫感和便血,尤其是突发腹痛后依次出现便血可能是IC相对特异的临床表现之一。3、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C的重要手段,镜下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渗血和溃疡等,病变多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降结肠、乙状结肠和脾曲好发;病理改变缺乏特异性。4、CT检查对IC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TA可发现腹腔血管粥样斑块,直接提示动脉硬化的存在,腹部平片对IC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或许有意义。5、IC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预后良好。6、IC好发于老年女性,而UC好发于中青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可能与IC有密切关系,而与UC无明显关系。7、急性起病、痉挛性疼痛和单纯血便是IC的重要特点,而缓慢起病、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是UC的临床特点;血小板计数可能对鉴别活动期UC和I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对鉴别UC和IC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肠镜下直肠受累、病变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粘膜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可能是肠镜下UC有别于IC的重要特征,组织学表现隐窝炎或隐窝脓肿可能是UC区别于IC的重要病理学特征。
周若愚[7](2020)在《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进行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能够在具体临床工作中,为诊疗该病提供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的中医药诊疗思路与选择。方法:选取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地点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并且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对应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共计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2例,剔除1例,对照组32例,剔除2例,脱落1例,最后得到治疗组患儿31例,对照组患儿29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免煎颗粒“香砂平胃散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肠道益生菌“金双歧”内服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变化及肠系膜淋巴结多普勒彩色超声的缩减情况,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进行评定,并进一步作出疗效评价。结果:经过临床观察所得出的各项数据的比较分析,显示:1.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90.32%,对照组75.86%,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总体疗效相对于对照组更优。2.对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及腹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在主症腹痛的程度、时间、频率以及主要次症和淋巴结大小各项积分总体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香砂平胃散加减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显着,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腹痛症状;2.香砂平胃散加减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在主症的程度、时间、频率以及主要次症的治疗上总体对比对照组治疗优势明显;3.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在改善患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李小兰,陈宗礼,吴泽湘,彭馨[8](2020)在《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Brennemann syndrome),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因本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常致小儿再发性腹痛,且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也易降低患儿抵抗力,增加二重感染的机会,还会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与家长的焦虑心理。目前西医对本病的诊治仍存在不确定性,临床主要予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治疗,虽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患儿腹痛、纳差等临床不适,但仍未能完全有效控制。此外,近来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探索对本病疗效更好,复发率较低的治疗措施成为儿科医生们当前最关心的课题。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费用少及家长易于接受等特点。但也存在诊疗与评价标准不统一、药物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样本量少及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等;同时随着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实现中西医互补,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做准备。
葛明[9](2019)在《MSCT平扫及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影像征象及诊断价值分析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的影像学征象,评价各种征象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同时比较各种征象在区分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到2019年0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71例纳入病例组,将同期行MSCT检查,临床及随访排除急性阑尾炎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16/64排MSCT扫描仪(东软Neuviz 16、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Edge 64)对腹部进行扫描检查。所有患者检查前胃肠道未做任何准备,均为CT平扫。全腹部扫描范围从剑突至耻骨联合水平,下腹部扫描范围从腰3椎体上缘至耻骨联合处。分析评价每个MSCT平扫影像学征象(阑尾外径、管壁厚度、腔内积液宽度、张力增高、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周围脂肪浑浊、周围脂肪条纹征或浑浊改变、阑尾粪石、粪石嵌顿、阑尾腔内积气、腔内小气泡、腔外积气、腔外粪石、阑尾腔外积液、后腹膜或肾前筋膜增厚、邻近肠壁增厚、系膜淋巴结增大及小肠梗阻改变)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急性阑尾炎组与对照组之间各种CT征象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间各种影像征象的发生几率;同时对单纯型、化脓型及坏疽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阑尾外径、阑尾管壁厚度及阑尾腔内积液宽度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法)进行比较。结果:单个MSCT平扫影像学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不同,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较大,范围分别为:1.4%98.6%、24.4%100%、20.7%91.9%。其中,阑尾管径增粗、管壁增厚、腔内积液增加、张力增大、粪石嵌顿及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在急性阑尾炎与非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出现的概率差异性显着(P<0.01);阑尾管壁增厚、张力增高、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或浑浊改变、腔外积液及邻近肠壁增厚在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出现的概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MSCT平扫快捷、方便,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同时对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二部分基于腹部横径的MSCT低剂量扫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定位片横径的低管电流CT扫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部CT检查,根据扫描定位片所测量的横径(D)分为大、中、小3组:横径较大组(D大),D大>34cm,横径中等组(D中),28cm≤D中≤34cm,横径较小组(D小),D小<28cm,预设的管电流分别为标准管电流(SmAs,220mAs)、0.7SmAs、0.3SmAs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且将管电流选为自动管电流(ACS)+剂量调节(DOM)模式,对3组不同辐射剂量的检查图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价并作出诊断,统计3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数值,对照手术病理结果,比较3组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效能。结果:D大、D中、D小3组患者腹部定位片横径DM值分别为(36.67±3.31)cm、(30.66±1.76)cm、(26.41±1.4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3.60,P<0.001);CTDIvol值分别为(10.28±1.57)mGy、(6.59±0.91)mGy、(3.63±0.13)m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3.53,P<0.001);DLP值分别为(419.80±40.39)mGy·cm、(235.83±11.03)mGy·cm、(138.61±6.24)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4.60,P<0.001);3组之间两两比较CTDIvol值及DL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中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D大组:100%(27/27),50%(1/2),96.43%(27/28),100%(1/1),96.55%(28/29);D中组:94.29%(33/35),100%(2/2),100%(35/35),50%(2/4),94.59%(35/37);D小组:87.5%(14/16),100%(4/4),100%(14/14),66.67%(4/6),90%(18/20)。结论:根据患者腹部定位片横径分组,采用不同管电流扫描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且操作方便,能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刘思嘉[10](2019)在《元术汤合理气止痛膏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自拟方剂“元术汤”合理气止痛膏治疗乳食积滞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新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理气止痛膏外敷,治疗组给予口服元术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5天为1个疗程。通过临床观察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真实、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腹部超声结果、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单项积分等方面无显着差别。(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0%,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在腹痛改善,增加食欲,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改变,随访2个月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元术汤可有效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证候,减轻患儿腹痛及增加食欲,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小肠系膜淋巴结,降低腹痛的复发率,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方剂,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二、肠系膜疾病11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系膜疾病11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
2. VM的形成机制 |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
3.4 其他潜在靶点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筛选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5 提取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评价 |
1.8 统计方法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总体资料分析 |
2.2 疗效评价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
3. 讨论 |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病毒性肝病 |
1.1.2 酒精性肝病 |
1.1.3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1.4 药物性肝病 |
1.1.5 自身免疫性肝病 |
1.2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肠道菌群的概念 |
1.2.2 肠-肝轴学说 |
1.2.3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2.4 FMT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2章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1.2 粪便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
2.1.3 16S rRNA V4 区扩增与纯化 |
2.1.4 16S r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临床信息统计 |
2.2.2 16SrRNA测序深度 |
2.2.3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
2.2.4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2.2.5 肝硬化组、LC-HCC组和NLC-HCC组中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分析 |
2.2.6 肝硬化组、LC-HCC组,NLC-HCC组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2.2.7 肠道菌群紊乱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
2.2.8 肠道菌群紊乱与HCC病因的关联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FMT改善了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时间 |
3.2.2 FMT延缓了各组大鼠的体重下降和腹水形成时间 |
3.2.3 FMT减轻肝损伤保护肝功能 |
3.2.4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发展进程 |
3.2.5 FMT可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含量 |
3.2.6 FMT可减少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移位 |
3.2.7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粘膜的屏障功能 |
3.2.8 FMT抑制了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TLR4 信号通路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16SrRNA测序深度 |
4.2.2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2.3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影响 |
4.2.4 UPLC-Q/TOF-MS的稳定性评估 |
4.2.5 FMT对肝硬化大鼠体内代谢组学的影响 |
4.2.6 FMT治疗后差异性代谢物鉴别 |
4.2.7 FMT对肝硬化大鼠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 |
附录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五) 附录 |
第二部分 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五) 附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5)基于“脾为之卫”探讨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铁死亡与放射损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脾为之卫”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
1 中医学对脾的认识 |
2 “脾为之卫”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
3 “脾为之卫”理论与现代医学“免疫功能”的联系 |
4 结语 |
第二节 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 |
1 “脾失之卫”的含义 |
2 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 |
3 结语 |
第三节 从“补脾实卫,益气解毒”论治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治方法及益气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
1 从“补脾实卫,益气解毒”论治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治方法 |
2 益气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
3 结语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对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损伤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的防护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γ线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的防护机制研究 |
实验(一) 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与铁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
实验(二) 益气解毒方通过减轻照射后细胞铁死亡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124例IC的临床分析 |
1 结果 |
2 讨论 |
第二部分 IC与UC的对比分析 |
1 结果 |
2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文献研究 |
1.ML的中医药研究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1 古代文献研究 |
1.2.1.1 外邪伤中 |
1.2.1.2 中虚脏寒 |
1.2.1.3 饮食积滞 |
1.2.1.4 痰湿蕴结 |
1.2.1.5 气滞血瘀 |
1.2.1.6 虫毒内扰 |
1.2.2 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1.3 ML的中医治疗进展 |
2.现代医学对ML的研究进展 |
2.1 生理及流行病学特点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
2.3 诊断及鉴别诊断 |
2.4 西医治疗进展 |
二、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主要疗效及评分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和终止标准 |
2.临床研究方法 |
2.1 临床观察方法 |
2.2 具体治疗方案 |
2.3 一般观察项目及安全性观测 |
2.4 观察疗效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分析 |
3.1 基线资料 |
3.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1.本研究立题依据 |
2.对ML中医生理病理的探讨 |
3.香砂平胃散的历史沿革、临床应用及组方依据 |
4.ML的中医治疗优势与不足 |
5.不足与展望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西医研究综述 |
一、ML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
二、ML的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件2: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附件3:不良反应表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概况 |
2 病因病机 |
2.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1.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2.1.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 |
2.2.1 感染因素 |
2.2.2 其他因素 |
3 治疗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3.2.1 从患儿“腹痛”结局指标分析 |
3.2.2 从“缩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结局指标分析 |
4 结语 |
4.1 诊疗标准和评价标准不统一、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以及基础实验研究较少等 |
4.2 药物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
(9)MSCT平扫及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影像征象及诊断价值分析 |
引言 |
1.1 资料和方法 |
1.1.1 患者一般资料 |
1.1.2 CT检查方法 |
1.1.3 图像分析及评价 |
1.1.4 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及表现 |
1.1.5 评价方法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两组病例阑尾MSCT平扫及后处理显示情况 |
1.2.2 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的影像征象 |
1.2.3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MSCT影像征象比较 |
1.2.4 三种类型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客观测量结果比较 |
1.3 讨论 |
1.3.1 阑尾的解剖与MSCT平扫检查 |
1.3.2 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影像征象及其相关病理基础 |
1.3.3 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影像征象与临床联系 |
1.3.4 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部分问题思考 |
1.3.5 不足 |
1.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腹部横径的MSCT低剂量扫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
引言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检查方法 |
2.1.3 图像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急性阑尾炎低剂量CT检查的意义及方法选择 |
2.3.2 “智能毫安”模式与应用 |
2.3.3 基于腹部定位片横径分类的依据及价值 |
2.3.4 急性阑尾炎低剂量MSCT平扫价值评估 |
2.3.5 不足 |
2.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课题 |
(10)元术汤合理气止痛膏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药治疗腹痛 |
2 西医学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
2.1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定义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诊断方法 |
2.4 鉴别诊断 |
2.5 西医治疗 |
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临床试验方法 |
2.1 临床研究方法 |
2.2 观察项目及指标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3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5 安全性评价 |
6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乳食积滞型)的病因病机 |
2 元术汤的组方思想及方药分析 |
2.1 组方思想 |
2.2 方药分析 |
3 临床资料分析 |
4 疗效分析 |
5 预防与调护 |
6 不足与展望 |
7 体会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肠系膜疾病11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肖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D]. 郑瑞鹏. 吉林大学, 2020(01)
- [4]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D]. 张凯. 山东大学, 2020(12)
- [5]基于“脾为之卫”探讨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防护研究[D]. 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研究[D]. 陈桂菊.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7]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若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究进展[J]. 李小兰,陈宗礼,吴泽湘,彭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1)
- [9]MSCT平扫及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D]. 葛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元术汤合理气止痛膏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思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