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DIS的防空训练空情保障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戴佳君[1](2020)在《哈尔滨市人防防空防灾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友琪[2](2020)在《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空袭武器的快速发展、空袭手段的增多使得空袭行动在隐蔽性、快速性以及突然性等均得以提高。从而对人防疏散的指挥、组织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完备的防御体系是国家人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袭战争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民众的生存率。因此,各国都特别重视人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立健全城市人口疏散体系。人防疏散效率直接关系着被疏散群众的生命安全,以更高的疏散效率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人防疏散的核心宗旨。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有助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有利于形成灵活机动、便捷高效的应对体系,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本文结合通辽市人民防空的疏散效率,借鉴国内外有关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围绕组织指挥体系建设、预案修订、训练演练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讨论通辽市人防疏散体系建设的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研究法,将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法规条例、学术论文、报纸期刊、外文文献、学术着作进行梳理总结,为分析研究提供科学借鉴与理论支撑。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各种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模式的相关经验,通过各影响因素改善前后的结果对比,为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提升人防疏散效率问题的成就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其提升的对策方法,探讨了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的障碍和矛盾,如:组织指挥机构组合滞后、预案编辑脱离实际、群众参与度不高、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针对其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多主体分析缩短人防疏散时间,研究提高人防疏散效率的对策,丰富相关理论。总结人防疏散的发展方式,以疏散效率为出发点不断演进和改善,从而建立高效的人防疏散体系。
廖承军[3](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其强大的并发计算能力和数据挖掘功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人防建设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借助人防大数据技术,利用云平台关键技术,搭建人防战备大数据平台,能有效打破部门信息孤岛,打通现有各层级、各系统、各领域之间的数据通道,构建多渠道、精准化、实时性的大数据体系,推进政府和军事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有效提高城市抗灾应急快速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本文以某省人防战备大数据工程的建成为研究目的,针对该区域各类人防力量数据混乱,各地人防信息数据标准不一致,人防部门之间信息孤岛严重,多部门协作困难,防空防灾应急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首先了解该省人防数据现状,分析采集需求和人防数据规模,并以此为依据,将系统数据采集总分为人防基础数据采集、动态情况数据采集两大部分,并根据其特性设计了各自的采集方案。系统中所有采集数据上传至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存储。结合人防战备大数据工程实际需求,建立基于Spark on Yarn的分布式平台大数据计算中心,它融合机器学习聚类算法、大数据分析技术、概率分布技术等多种技术能对人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旨在整合人防数据采集和大数据计算两大核心模块,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图可视化展示,成为一个完整成熟、集“战时防空,平时支援”功能一体化的人防辅助决策综合管理平台,能满足对人防部门日常业务、指挥决策、综合防护的支撑需求。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主要采用B/S架构。通过终端实地采集、网络信息爬取、数据打包上传以及其它软件平台接入等多种形式完成人防数据全方位采集及存储。数据存储方面,整个平台使用Hbase为主,Redis、Mysql、MongoDB为辅的方式,多种数据库相结合保证数据操作的安全高效。数据计算方面,Spark作为大规模数据处理而设计的快速通用计算引擎,基于内存的并发计算模式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的研究实现可以加快人防信息化建设,为地方人民防空的日常应急减灾和战时防空支援提供有效、可靠的辅助决策支持。目前该平台已投入使用,为该省人防事业保驾护航,取得了不错的反馈。
范啸晨[4](2020)在《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火力模拟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小口径高炮武器系统是近程防空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或半实物形式对防空高炮武器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实装系统的作战过程,可为高炮武器系统论证、重要指标确定、关键算法验证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国产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设计实现了末端防御火力数字模拟器,既可用于重要算法的仿真验证,实现对多火力节点的作战效能评估,也可用于火力系统操作人员的模拟训练。针对分布式高炮武器节点实时性高的要求,选用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平台,确定了人机计算机、解算任务计算机以及三维显示计算机的三机融合的火力节点硬件构成;设计了能充分利用系统优越性能的多任务火力模拟器软件架构,确保实时通信、情报处理、命中解算、身管随动、外弹道计算等模块的并发计算和协同工作能力。针对网络化火力协同打击作战需求,设计了基于无监督聚类学习的目标识别规则生成和基于监督分类的目标识别方法。之后采用了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多目标综合态势威胁评估方法,弥补了以往主观赋权法威胁评价不够准确的问题,对火力分配协同打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火力数字仿真系统在联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仿真系统多节点协同工作、火力系统多任务调度上的优化措施和方法,系统运行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国产翼辉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火力数字模拟器上的首次使用,提升了模拟器的定时精度、多任务调度能力和运行反应速度,为火控系统的国产化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陈猛[5](2019)在《一个市级人防训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防工作信息化的迫切性日益突出。人防建设作为重要的国防工程,其主要职责是城市防空建设以及危急情况时对广大居民进行疏散,确保城市设施以及其他重要目标的安全。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人防工程管理主要以人工管理为主,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管理的人防训练管理系统。通过将管理过程信息化,来达到管理的及时性以及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客观性。人防训练管理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基本遵循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首先分析系统的需求,并且使用UML工具设计系统的用例图,然后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在架构上是基于C++实现的MVC设计模式,选择Visual Studio 2013作为项目的主要开发工具,它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插件并且支持较多开源框架与产品的企业级集成开发坏境。在系统实现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C++语言、Qt与OpenGL等框架和Oracle数据存储以及GIS地理信息插件等开发技术,这些技术分别主要用于系统的业务逻辑层、UI表示层和数据服务层。此外,数据库设计则是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E-R图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与验证。人防训练管理系统提高了人防部门在训练中管理的信息化,大大减少了人防部门训练管理中的人力、物力。同时,系统根据人物角色权限对系统使用功能进行划分,极大促进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对于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也给予了足够重视。
毛亿[6](2018)在《战术空域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高技术条件下的空中对抗,要求各军兵种使用多种先进的武器系统,在空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协同作战,战术空域内一个作战单元时间,可能出现固定翼、旋转翼、无翼、无人、炮弹、导弹、电子对抗等七类装备上万个飞行物体,如何根据任务计划、敌方部署和空域态势,保证空域用户能够高效、安全、灵活地使用有限空域,避免冲突和误伤,是未来联合作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面向联合作战对空域的使用需求,探讨战术空域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重点提出了战术空域管理技术的实现模型和算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一、提出了战术空域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本文的战术空域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部署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主系统和其他空域用户的子系统或远程终端组成,通过空域管控接口互联,实现信息交换和空域使用需求的协调。这里战术空域管理系统的核心是联合空域规划、冲突检测与排解以及空域临机规划。其中联合空域规划要求根据联合作战任务,收集空域使用需求,结合空域基础数据,建立空域总计划和空域控制程序;冲突检测与排解功能会综合作战、军民航、气象等各方面的空域使用需求,发现并排解空域在时-空-频上的冲突,生成解突后的空中任务计划(ATO)和空域控制计划(ACO);设计空域临机规划功能是为了对空域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对计划变化和临时出现的潜在冲突进行检测、预警、调配与协调。再通过态势共享支持,使空域管控系统拥有最全面的空域计划数据,收集空域所有预知的飞行物体情报,为空域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敌我识别方法,提供更加完善的空域态势图。二、构建了战术空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模型和算法。空域运行建模主要描述各类空域要素的空域使用行为,表示各类空域运行过程,包括空域结构要素建模和空域活动要素建模。通过对各类空域要素、属性和运动特性的分析,构建了航空器的活动模型,进而建立多种要素运行环境下的空域系统模型。空域冲突检测主要研究了基于间隔标准的冲突检测模型和算法,包括,(1)空域结构冲突检测,建立了时间、高度、几何边界模板冲突模型,提出了“由粗到精、逐步排除”的空域冲突检测方法,达到快速判定空域与地形、空域与空域之间的冲突情况,(2)空域活动冲突检测,从时-空-频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航空器轨迹与空域之间、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空域活动用频之间的冲突情况,建立了统一的空域活动冲突检测方法流程。空域冲突解脱主要研究了基于空域活动规则的空域冲突解脱策略。作战平台空域规划主要解决协同平台执行不同任务而进行作战空间分配问题,以协同侦察定位为例进行数学推导,求取在空域无冲突目标下,满足平台执行协同任务和机动性需要的作战空间。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设计其他任务平台的空域,为生成空域总计划和空域控制程序奠定基础。三、研究了空域态势监视关键算法。联合作战过程受计划调整、天气状况、战损、战场态势变化等多种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为确保战术空域运行有序高效,战术空域管理系统需要实时处理空域监视信息,监视空域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潜在冲突和违规现象,结合任务调整以及新增需求,进行空域临机规划和动态调整。为此,本文将可能的空域要素(113种)按点、线、区分类,在所有空域使用者、空域参与者、空域规划及监视者之间建立空域信息分发处理模型,并建立基于航迹预测的空域冲突预警和告警方法,达到以“优于实时”的速度发现潜在冲突。针对雷达、侦察等传感器在极坐标系下三维测量具有非相关性的特点,从统计判决理论入手,导出了多元航迹融合相关波门的定量算法,提高航迹质量和空域态势监视的精确性,研究了目标航迹融合算法,为空域执行情况精准监视、目标识别以及临机冲突检测和空域动态规划提供了算法和信息支持。四、进行了空域规划评估技术和模型算法仿真验证。空域规划方案的评估是战术空域管理技术之一,本文从研究空域规划方案的仿真方法入手,对空域规划方案的实时性、空域利用率、空域安全性、机动性限制等,提出了快速测试与评估方法,以判断联合战术空域规划方案的有效性。仿真验证是对所提出的模型算法在系统仿真运行环境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本单位的仿真验证环境,设计典型的联合作战样式,通过空域管控全过程运行仿真,对空域规划方法、空域模型算法、空域态势监视算法、空域规划评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检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关键问题解决方法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湛倩,范锐[7](2017)在《防空旅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总体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军事训练的各个方面,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的防空旅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的需求比较迫切.针对训练需求提出了总体设计的五个原则,对模拟训练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
韩锋,陈岗[8](2016)在《岛礁防空的特点和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岛礁防空中,面临着空情信息获取困难、缺乏防御纵深、机动能力弱、支援难度大、装备人员压力大等难题。通过分析岛礁防空的特点与难点,结合岛礁防空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王懋[9](2013)在《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地面防空作战仿真可以通过考察武器装备性能和作战编排方式对作战效能的影响,从而为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地面防空作战仿真规模越来越大,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大多基于HLA技术开发,在进行分析评估类仿真时存在着性能瓶颈。因此,开展基于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技术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研究,对于缩短系统单次运行时间、提高运行效率、满足仿真应用对时效性的需求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针对地面防空作战仿真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以提高仿真系统运行效率为目标,对基于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技术的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事件流设计及通信优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当前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大都采用基于HLA/RTI技术的分布式架构,以时间步进方式推进,仿真运行过程缓慢,不能满足应用对系统运行效率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技术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总体架构,以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引擎YH-SUPE为核心,将各个仿真对象挂接在仿真平台上,可以方便地将其分发到多节点上并行运行,使用YH-SUPE外部模块连接仿真运行控制模块进行多样本运行控制,从而实现仿真系统的多实体并行和多样本并行;各仿真对象采用独立的数据记录模块记录本地产生的数据并保存到数据文件中,事后通过统一的数据文件收集整理模块将数据进行保存供回放显示和分析评估,从而避免了数据集中记录可能带来的性能瓶颈;通过一次性将想定数据从数据库读入到想定数据缓冲区从而避免仿真过程中的数据库访问;以上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仿真系统的运行效率。(2)事件调度方法是离散事件仿真系统设计的关键,直接使用一对一的事件调度方式难以满足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中不同事件调度类型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分析YH-SUPE仿真平台不同事件类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YH-SUPE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事件调度方法:使用仿真对象事件实现不同实体间的简单事件调度;使用局部事件实现实体的自调度事件;使用非定向交互实现实体间的一对多模式的事件调度。并基于此方法设计了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事件流模型。经测试表明,所设计的事件流模型运行正确、调度高效。(3)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中的实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位置信息传输,导致运行过程中通信量大,影响运行效率。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了利用动态属性技术来实现作战实体运动位置信息发布的方法:将飞机实体的机动路线近似成大圆航线,将地面实体的机动路线近似为等角航线,将导弹实体的“蛇形”机动轨迹表示为自行定义的动态属性项,并通过分发对象分发这些动态位置属性,感兴趣的仿真对象可以通过订购动态属性项在本地计算其位置,从而可以利用计算时间换取通信时间,降低通信链路负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测试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行时间。在上述基础上,基于YH-SUPE并行仿真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地面防空作战仿真原型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实现系统系统的仿真推进速率可以达到1:80,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面防空作战仿真对时效性的需求。
刘孔涛[10](2013)在《雷达未知空情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雷达发现但不能判别真伪的空中情报,常称为未知空情,是指由对空情报雷达发现掌握并上报到防空预警情报中心,但不能判明目标真伪的空中情报,既可由敌对方蓄意制造,也可由自然因素、装备原因以及人为失误等引发。自1936年第一部对空情报雷达在英国投入实战应用,雷达目标真伪识别问题就一直伴随着雷达装备的发展,也不断为雷达技术的创新提供推动力,但至今仍是世界雷达技术领域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雷达未知空情,平时会给国家防空体系和各级指挥机构造成繁重压力,给部队正常作战训练造成严重干扰,并可能被敌方利用来侦察了解我方防空体系运作流程和反应能力;战时将造成指挥机构难辨真假,分散作战力量,空耗战斗资源,甚至贻误战机,给国家空防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首先根据产生机理的不同对未知空情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提炼总结了各种未知空情的特点;再根据未知空情的特点,从雷达技术以及战术运用角度提出了未知空情识别和抑制的技术措施;最后,从未知空情识别和抑制角度,归纳总结了雷达技术及雷达体制的发展建议。
二、基于DIS的防空训练空情保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DIS的防空训练空情保障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防疏散 |
2.1.2 人防疏散体系 |
2.1.3 人防疏散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有机疏散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3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的现状分析 |
3.1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的主要因素 |
3.2.1 指挥机构组合滞后 |
3.2.2 预案编辑脱离实际 |
3.2.3 群众参与度不高 |
3.2.4 疏散群众进入疏散场所时间较长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指挥体系组合时间延长 |
3.3.2 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加快 |
3.3.3 居安思危观念不强及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
3.3.4 疏散场所位置规划不合理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提高疏散效率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概况 |
4.1.1 德国: 出台《民防计划》 |
4.1.2 以色列: 强化民防建设 |
4.2 国内其它地区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概况 |
4.2.1 赣州市: 提高人口快速疏散能力 |
4.2.2 大连市: 建设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人口疏散体系 |
4.3 经验借鉴 |
4.3.1 加快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发展 |
4.3.2 疏散预案覆盖所有突发事件 |
4.3.3 规范训练演练与宣传教育 |
4.3.4 加强疏散保障 |
5 进一步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策分析 |
5.1 建立高效指挥体系 |
5.1.1 实现多种指挥设备相互连通 |
5.1.2 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 |
5.2 修订完善疏散预案 |
5.2.1 动态制定疏散预案 |
5.2.2 建立“一事多案、一案多变”机制 |
5.3 提高参与积极性,加强日常训练演练 |
5.3.1 建立居安思危观念 |
5.3.2 加强群众人防知识技能学习 |
5.4 强化保障措施 |
5.4.1 合理规划疏散场所 |
5.4.2 加强疏散场所与疏散专业队伍联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大数据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2 国内人防大数据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HADOOP |
2.2 SPARK大数据计算框架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技术核心 |
2.3 聚类算法 |
2.3.1 K-means算法 |
2.3.2 DBSCAN算法 |
2.4 SPRING MVC |
2.5 数据存储 |
2.5.1 Redis |
2.5.2 MongoDB |
2.5.3 HBase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 |
3.2.1 终端设备管理 |
3.2.2 终端人防数据采集 |
3.2.3 历史数据上传 |
3.2.4 机房监测 |
3.2.5 应急疏散指挥 |
3.2.6 大数据辅助决策分析 |
3.2.7 地图服务功能需求 |
3.3 系统用例分析 |
3.3.1 系统总用例 |
3.3.2 终端管理模块用例分析 |
3.3.3 人防数据采集模块用例分析 |
3.3.4 历史数据上传模块用例分析 |
3.3.5 应急疏散指挥用例分析 |
3.3.6 大数据辅助决策分析用例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3.5 运行环境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2 数据接口架构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终端授权和登录模块设计 |
4.2.2 终端数据上传设计 |
4.2.3 历史数据录入设计 |
4.2.4 机房监测模块设计 |
4.2.5 应急疏散指挥模块设计 |
4.2.6 大数据辅助分析模块设计 |
4.2.7 数据采集与分发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平台数据库设计 |
4.3.2 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接口规范设计 |
4.4.1 设计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实现 |
5.1 终端授权模块实现 |
5.2 终端采集数据同步模块实现 |
5.2.1 采集终端数据交互实现 |
5.2.2 redis终端数据定时上传实现 |
5.3 历史人防数据上传模块实现 |
5.4 机房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实现 |
5.5 大数据辅助分析模块防空避难所研判实现 |
5.6 部分功能效果展示 |
5.6.1 系统登录主界面 |
5.6.2 统一安全管理实现 |
5.6.3 人防数据展示平台实现 |
5.6.4 机房数据监测中心实现 |
5.6.5 应急指挥疏散实现 |
5.6.6 大数据辅助决策分析中心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功能测试 |
6.2.1 终端设备管理模块 |
6.2.2 终端采集模块 |
6.2.3 机房监测模块 |
6.2.4 应急疏散指挥模块 |
6.2.5 大数据辅助决策分析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火力模拟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军用仿真技术 |
1.2.2 高炮火力系统仿真技术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概述和需求分析 |
2.1.1 设计概述 |
2.1.2 系统组成 |
2.1.3 火力模拟器软硬件功能介绍 |
2.1.3.1 功能需求描述 |
2.1.3.2 关键指标描述 |
2.1.3.3 接口描述 |
2.2 软硬件方案设计 |
2.2.1 模拟器软件开发平台 |
2.2.2 火力数字模拟器软件模块化设计 |
2.2.3 人机机软件总体设计 |
2.2.4 任务机软件总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多目标综合态势威胁评估方法 |
3.1 威胁度评估基本流程 |
3.2 威胁度评估指标选取 |
3.3 基于监督分类方法的目标识别 |
3.3.1 基于聚类分析的目标类别划分 |
3.3.2 基于监督分类的目标识别 |
3.4 目标威胁度指标量化模型 |
3.5 威胁度因素赋权 |
3.5.1 主观赋权法 |
3.5.2 客观赋权法 |
3.5.3 组合赋权模型 |
3.6 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网络化火力模拟器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数据通信设计与实现 |
4.1.1 软件总体通信方式设计 |
4.1.2 多种工作模式的通信架构 |
4.1.3 人机机和任务机通信 |
4.1.4 软件通信具体实现 |
4.1.4.1 人机机通信实现 |
4.1.4.2 任务机通信实现 |
4.2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情报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目标数据采集 |
4.3.2 坐标系转换 |
4.3.3 目标数据融合 |
4.3.4 目标威胁度排序 |
4.3.5 火力分配 |
4.4 系统全自动模式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流程设计与实现 |
4.5 人机界面模块 |
4.6 任务机火力解算模块 |
4.6.1 航迹处理模块 |
4.6.2 火控解算模块 |
4.6.3 伺服随动模块 |
4.6.4 弹丸外弹道仿真和命中统计模块 |
4.6.5 任务机多任务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5 火力模拟器软件的测试和优化 |
5.1 模拟外部接口测试 |
5.2 联调测试 |
5.2.1 接口测试 |
5.2.2 作战模式测试 |
5.3 问题解决和优化 |
5.3.1 火力解算任务调度 |
5.3.2 耦合扰动下的跟踪不稳定问题 |
5.4 待解决问题和构想 |
5.4.1 分布式火力仿真系统网络通信丢包问题 |
5.4.2 分布式火力仿真系统目标分配模糊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一个市级人防训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相关技术介绍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人防训练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项目业务概述 |
2.2 系统可行性分析 |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人防训练管理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人防训练管理系统实现 |
4.1 系统软硬件环境和开发工具选定 |
4.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4.3 系统数据库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人防训练管理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战术空域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顶层设计 |
1.2.2 空域冲突探测与解脱技术 |
1.2.3 空域态势监视技术 |
1.2.4 战术空域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战术空域管理运行概念 |
2.1 概念定义 |
2.2 战术空域管理需求分析 |
2.3 运行活动关系研究 |
2.3.1 系统总体运行活动关系 |
2.3.2 空域协同规划 |
2.3.3 空域计划管理 |
2.3.4 空域运行一致性监视 |
2.3.5 空域临机规划 |
2.4 战术空域规划设计方法 |
2.4.1 协同定位区域模型算法 |
2.4.2 协同定位区域作图法 |
2.4.3 协同平台最优布局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术空域冲突探测与解脱模型研究 |
3.1 空域运行数学建模 |
3.1.1 空域结构要素建模 |
3.1.2 空域活动模型 |
3.2 战术空域冲突检测技术 |
3.2.1 间隔标准分析 |
3.2.2 空域结构冲突检测 |
3.2.3 空域活动冲突检测 |
3.3 战术空域冲突解脱技术 |
3.3.1 空域活动规则 |
3.3.2 空域冲突解脱模型 |
3.4 空域计划生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术空域态势监视技术研究 |
4.1 空域状态监视与动态调整技术 |
4.2 空域冲突预警与告警技术 |
4.2.1 航迹冲突预警和告警 |
4.2.2 最低安全高度预警和告警 |
4.2.3 空域侵入预警和告警 |
4.3 目标监视数据处理技术 |
4.3.1 传感器坐标系与系统坐标系转换 |
4.3.2 多元监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 |
4.3.3 多元监视数据处理算法 |
4.3.4 监视数据误差消除算法 |
4.4 空域态势综合显示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术空域仿真评估技术研究 |
5.1 战术空域规划仿真方法 |
5.1.1 空域系统仿真建模 |
5.1.2 航空器仿真建模 |
5.1.3 空域运行仿真 |
5.1.4 仿真数据生成 |
5.2 战术空域系统评估 |
5.3 评估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术空域管理系统总体架构研究 |
6.1 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
6.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6.2.1 战术空域计划建立 |
6.2.2 空域协同规划与设计 |
6.2.3 空域计划生成 |
6.2.4 空域动态调整 |
6.2.5 态势共享支持 |
6.3 仿真验证系统组成 |
6.3.1 系统基本组成 |
6.3.2 系统结构及配置 |
6.3.3 战术空域管理软件结构 |
6.3.4 系统接口关系 |
6.4 仿真验证 |
6.4.1 系统输入设定 |
6.4.2 空域协同规划 |
6.4.3 空域冲突检测与告警 |
6.4.4 空域冲突解脱方案 |
6.4.5 空中计划生成 |
6.4.6 空域态势监视与目标识别 |
6.4.7 临机冲突检测与动态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创新点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防空旅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总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设计原则 |
2 系统功能设计 |
2.1 基础数据管理功能 |
2.2 仿真想定生成功能 |
2.3 防空作战对抗模拟功能 |
2.4 装备保障指挥模拟训练功能 |
2.5 装备保障实施模拟训练功能 |
3 系统结构设计 |
3.1 系统技术体系结构 |
3.2 系统物理结构 |
3.3 系统软件结构 |
3.4 系统接口结构 |
4 结束语 |
(9)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技术挑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PDES技术及地面防空作战仿真概述 |
2.1 分析仿真概述 |
2.1.1 分析仿真及其特点 |
2.1.2 基于并行处理的分析仿真 |
2.2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及YH-SUPE仿真平台概述 |
2.2.1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 |
2.2.2 YH-SUPE仿真平台 |
2.3 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简介 |
2.3.1 地面作战实体组成 |
2.3.2 地面防空作战想定 |
2.3.3 地面防空作战效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总体架构 |
3.1.1 已有地面防空作战仿真总体架构 |
3.1.2 基于PDES的仿真系统总体架构 |
3.2 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事件流模型 |
3.2.1 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事件调度类型分析 |
3.2.2 基于YH-SUPE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事件调度方法 |
3.2.3 基于YH-SUPE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事件流模型 |
3.3 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通信优化技术研究 |
3.3.1 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通信瓶颈 |
3.3.2 YH-SUPE分发对象与动态属性技术 |
3.3.3 基于YH-SUPE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动态属性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YH-SUPE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原则与系统主要功能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1.2 系统功能描述 |
4.2 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
4.2.1 体系结构 |
4.2.2 功能模块 |
4.3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1 仿真对象模块 |
4.3.2 想定数据解析模块 |
4.3.3 数据记录模块 |
4.3.4 仿真运行控制模块 |
4.3.5 运行节点监控模块 |
4.3.6 数据文件整理模块 |
4.3.7 战场态势回放显示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YH-SUPE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测试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测试内容说明 |
5.1.2 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测试用例说明 |
5.2.3 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 局部事件性能测试 |
5.4 动态位置属性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雷达未知空情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历程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 |
2 未知空情典型案例及其产生机理分析 |
2.1 未知空情典型案例 |
2.1.1 美国典型案例 |
2.1.2 英国典型案例 |
2.1.3 俄罗斯(前苏联)典型案例 |
2.1.4 印度典型案例 |
2.1.5 我国典型案例 |
2.2 未知空情分类 |
2.3 欺骗干扰产生未知空情的机理分析 |
2.3.1 无源航迹欺骗 |
2.3.2 有源航迹欺骗 |
2.4 实体目标产生未知空情的机理分析 |
3 未知空情识别 |
3.1 未知空情识别流程 |
3.2 未知空情识别技术 |
3.2.1 副瓣航迹欺骗类未知空情识别 |
3.2.2 实体类未知空情识别 |
3.2.3 主瓣欺骗干扰识别 |
4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基于DIS的防空训练空情保障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人防防空防灾一体化研究[D]. 戴佳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D]. 张友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应急疏散指挥系统研究与实现[D]. 廖承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火力模拟器设计与实现[D]. 范啸晨.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一个市级人防训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战术空域管理技术研究[D]. 毛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防空旅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总体设计研究[J]. 湛倩,范锐.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7(02)
- [8]岛礁防空的特点和对策[A]. 韩锋,陈岗. 第四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 2016
- [9]基于PDES的地面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D]. 王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3)
- [10]雷达未知空情识别技术研究[D]. 刘孔涛.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