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多芬不忘恩师情(论文文献综述)
梁鸿[1](2021)在《吾书只宜属草稿 又见人间老画师——记秦仲文《书画册》里的一段诗画交游》文中研究表明家父梁志斌曾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萧劳、秦仲文、郭风惠等前辈学习诗书画,结成忘年交,是诸多"京派"大家晚年艺术活动的见证者,亲眼目睹过他们的创作风采和学者风范。秦仲文《书画册》便是前辈墨迹中弥足珍贵的一则,它见证了萧劳与秦仲文的同好交情和二人与梁志斌的师生情谊。萧劳与秦仲文同生于一八九六年,同时还是北京大学校友,但二人的个性和遭际不尽相同。翻开这本册页,见墨迹如见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陈年过往即在眼前······
景惠[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其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凭借和载体,文选型教科书是其典型特征,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纳入教材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需要,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责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教材也经历了多次变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也在发生变化,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教材编写的影响。查阅文献可知,一线教师和学者们多倾向于从教学论层面研究“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问题,较少关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编变革。因此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四个主要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篇目,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方面,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革命传统以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究概况,明确研究意义,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取向,明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第二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四个版本教材的选编情况,为后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做铺垫。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分别对选文篇目、特征以及编排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四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情况和编排情况给予评价与建议。第五部分,根据选文和编排特点,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可行性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成果并反思不足之处。
张锐[3](2019)在《“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时至今日,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概括而言大体上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嵌入,深刻地重构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各个单元既往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网本身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互联网独特的技术架构与运行演变规律,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话模式,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新运行逻辑的认知成果或所谓“互联网思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这一问题本身的浮现,并逐渐演变为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近年来,围绕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探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认为互联网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自身也展现出意识形态属性。这两种观点和主张都有自身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入,上述两类观点不仅各自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指向,而且其相互之间也开始产生出日益深化的辩驳与争论。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的在于明确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究竟是作为“载体”时所体现的服务于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功能,还是作为“本体”时技术自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外显。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澄清无疑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基于传统的“载体论”视角,论证互联网作为技术载体工具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或外在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维度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二是基于“本体论”视角,从互联网技术自身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更,论述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的内在意识形态功能或其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嵌入社会结构的全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既是作为载体工具而体现的,也是互联网技术自身的一种内在属性,即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样态。最后,本文还尝试结合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语境,提出整合“本体论”与“载体论”基础上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及治理思考。论文具体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问题的由来: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在概要性地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争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问题;第二章“‘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维度,分析互联网作为技术社会的载体的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第三章“‘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技术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性本体的角度,分析互联网作为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统一体的意识形态属性;第四章“‘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是文章对之前两类观点的融合创新,分析了互联网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互联网思维”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并对新的互联网意识形态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进行比较,以图为互联网境遇下治理意识形态的相关实践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为“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实践应用部分,该章针对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特殊矛盾状况,提出建构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并通过“互联网+‘一带一路’”这样的案例,进行了如何掌握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权的实证分析。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分析架构及其具体阐释,本文从总体上指出: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已经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全过程,通过影响当前社会结构实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本身,互联网也通过其技术结构所形成的新的存在及选择方式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特定的技术意识形态,并具体地通过互联网思维呈现出来。因此,从互联网技术产生、发展到深度应用的整个过程来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一个“载体论”与“本体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深化的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当代意识形态的互联网存在或互联网的意识形态面貌,无疑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时代境遇。由此来看,“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既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作为技术“本体”的复杂性,也要处理好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互联网“载体”工具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中的策略性问题,既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技术创新“硬实力”,也要强化工具治理的“软实力”,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创新,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及治理方略。
杜童[4](2018)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异国文化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际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跨文化教育在当今文化求同存异的时代已然成为国际教育的一种新思潮。为了促进人类间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包容、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在学校教育中丰富学生对不同社会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也要求充分考虑学科课程的文化属性,由此语文的“人文化育”属性再次被赋予新的使命。在此基础上,教科书作为知识与文化的控制载体,最大程度地反应出社会存在的主流价值,语文教科书因此逐渐备受关注。另外,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变为语文教科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者逐渐从注重语文教科书学科知识转变为关注教科书文化,语文教科书异国文化的研究成为语文教科书文化研究新的突破口。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蕴含着怎样的异国文化?这些异国文化有怎样的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对待异国文化存在怎样的文化取向?这些问题值得引起研究者的思考。本研究立足于教育文化学、文化与文本相关性研究理论等基础上,以目前正在使用且内容成熟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为异国文化研究的载体,主要通过蕴含异国文化的文本分析发现与挖掘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异国文化的表征与内涵,为教师理解与把握教科书中蕴含异国文化的选文提出建议。本文共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异国文化研究缘起进行简单阐述,后概述本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并对研究中需要明晰的概念“教科书”“文化”“异国文化”进行严格界定。在文献综述中,主要通过对前人关于“小学语文教育”、“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异国文化”相关文献的梳理,择选出与本研究相关性较高的文献进行述评,针对前人研究中对教科书选文的异国文化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最后对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设计作出全面解释。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在此部分,本研究有针对性地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教育文化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首先考虑到儿童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对象之一,其心理发展水平影响着教科书内容编选与文化取向,并从皮亚杰及其后续理论发展中得出教科书异国文化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适龄儿童的文化识别、文化理解以及文化反思能力。其次,本研究作为教育中的文化研究需要建立在教育文化学的理论之上,因此从教育与文化交互关系的方面选取教育筛选文化、文化制约教育走向两个层次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选用,主要以目前较为适切的文化与文本相关性理论作为基础,以此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异国文化的研究进行设计。第三部分为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异国文化研究维度的划分。此部分是本研究的重难点之一。通过参考前人研究中对其划分的基本框架,并结合自身研究所需,将维度划分建立在对文化的理解与研究基础上,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概括并划分为五个维度:人文地理、角色形象、人际关系、风俗制度、经典名篇。后对每个维度划分的依据与意义进行详细地论述。第四部分为小学语文教科书异国文化选文整体概况的预览。首先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整体选文进行梳理与认知,挑选出异国文化相关的选文篇目,从统计数量和比例进行特点概括,发现异国人文地理整体篇目较少,年级分布零散;异国角色形象关注程度较高,以人物角色为主;异国人际关系表达层次分明,以家国情怀为主;异国风俗制度分类角度多维,以小故事见大制度;异国经典名篇年级分布均匀,以文学传递文化的特点。并按照文学作品的角度对选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翻译(原着)选文、编译选文、编着选文、作者及出处不明选文。第五部分为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蕴含异国文化的文本剖析,是本研究的核心之处。通过五个维度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探索出异国文化的表现特征。本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出现人文地理涉域广袤、角色形象刻画细致、人际关系展现多维、风俗制度内涵深刻、经典名篇意蕴深厚等异国文化特征。与此同时,在选文的片段式分析中,我们也感受到文本所渗透出的不同维度下异国文化育人的积极价值,以及编者对一些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对大国文化的关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科书编者在内容选取方面的导向。第六部分为问题与思考。主要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从选文安排、选文来源、选文内容呈现等方面提出拙见,以期本研究为教科书选文的文化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王瑞琳[5](2018)在《后期张爱玲的“重写”小说及评价问题》文中指出张爱玲常常修改甚至重写自己的作品,这种现象在她的创作后期尤其突出。有的研究者认为后期张爱玲的“重写”小说体现了更成熟的技艺和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一个作家不断重复、重述早年创作,显然是江郎才尽、创造力衰退。本文关注张爱玲的“重写”现象,主要是以此为切入口,探讨学界关注却尚无定论的晚年张爱玲评价问题。具体而言,本文有两方面的主要目标:第一,对张爱玲重写前后的文本进行细致的对比,发现“重写”造成的不同并探究造成不同的深层原因。第二,在目前研究界两种分歧评价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借用艾略特所说的“传统与个人才能”观念,本论文认为晚年张爱玲过分执着“个人才能”,忽略了与时代对话的问题。她的后期创作在个人意识、文学技巧自有成就,但也必定有所限度。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章是对晚年张爱玲重写早年作品的历史描述和内容分析,第四章则在描述和分析基础上,引出对张爱玲后期创作评价不宜过高的结论。具体而言,第一章探讨张爱玲重写《金锁记》,她对小说基调、人物、情节等做大幅度修改,才有《怨女》问世。张爱玲有着强烈的“反五四”情结,她有意识地与主流和时代保持距离,因此将唯一一部呼应“五四”时代主题的作品进行了重写。作为重写产物,《怨女》突出苍凉而不是反抗,更不是激越的斗争。张爱玲并不喜欢描写极端的人,她在写作上推崇“参差的对照”。第二章论述晚年张爱玲重写《十八春》、《小艾》,这两部小说的重写十分相似,都是删除了原本中与政治相关的内容、斩去了“光明的尾巴”,正是其“去革命”意识的体现。第三章主要论述张爱玲回归个人和家族的重写,将其早年的散文《私语》、《童言无忌》和《烬余录》等重写为自传小说《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技巧成熟,但过于细碎冗长,在美国扣关失败。其失败原因正是她太重个人“独语”,忽略了时代语境,也就难以得到读者的共鸣。第四章主要探讨后期张爱玲的评价问题。张爱玲时时警惕时代潮流、要突显个人和个性,然而颇具反讽意义的是,她无论成名还是重获关注,无一不与时势相关。整体而言,后期张爱玲不能在个人才能与社会时代之间找到平衡,其成就是有限的。
赵绅[6](2018)在《《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Faber Piano Adventures)是由美国着名儿童心理学家、钢琴教育家兰德尔·菲伯尔(Randal Faber)和作曲家南希·菲伯尔(Nancy Faber)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出的一套适合儿童的钢琴启蒙教材。这套教材注重对儿童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运用多重感官和音乐教学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从分析和理解音乐出发,使学生真正做到享受音乐。2012年这套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引进中国,丰富了钢琴教师对于启蒙教材的选择。笔者力图对这套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以探求其教学价值。本文第一章对《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进行文献综述,以文献研究的视角探究菲伯尔教材在国外和国内的使用情况;第二章对《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本体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教材的结构与特点;第三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核心优势与局限,同时总结这套教材带给钢琴教师的教学启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力图使学习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掌握这套教材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特色,对于丰富完善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内容,推进钢琴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张立亮[7](2017)在《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件令师生头疼的事,有些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还很传统、落后。甚至有的教师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用尽心血,但依然难改学生作文苍白、无话可说的局面。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恰恰是教师一味的追求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作文素材的积累而造成的。素材是文章生命的载体,没有素材作文就无从着手。即使拼凑成篇会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这种情况下,提高作文教学便成了口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也将无从谈起。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作文素材积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素材积累的方法,给初中生在作文素材积累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本论文以写作学相关原理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写作与积累的关系;教育学等为理论依据,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为参照,拟在素材积累方面找到解决当前初中作文低效问题的突破口。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对初中作文素材积累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研究综述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出素材积累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一章主要介绍初中作文素材积累的概述。从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原则、要求以及影响素材积累的因素展开。第二章对素材积累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素材积累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究问题的成因。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介绍在作文素材积累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改进策略。本论文希望通过以上论述,帮助初中生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缺乏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的弊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素材积累,从而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作文水平。
梁鸿[8](2016)在《诗文书画饱精研——秦仲文的艺术成就》文中研究表明北京作为传统艺术的圣地,因其丰厚的文化土壤和包容的艺术氛围成就了20世纪以来的诸多画坛大家,秦仲文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秦仲文(1896—1974)是20世纪以画家身份成名的学者型艺术家,他不仅擅长山水竹梅,而且精通诗文书法,同时着书立说,理论建树颇丰。1934年即出版了《中国绘画学史》,这是民国以来首次将中国绘画作为一门学科来梳理和研究的专着;同时致力于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国立北平艺专,
李琳[9](2016)在《《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傅雷是中国着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接受了西方艺术文化的感染,《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妻子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书信汇编,从家书内容分析,傅雷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书信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包括人格教育、德行教育、孝道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而得出傅雷的家庭教育重视早教、因材施教和终身学习等特点,还得出了傅雷家庭教育遵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家庭教育原则,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思想,才对傅聪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能否对现代家庭教育现状带来一些启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家庭教育应当学习傅雷注重孩子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孩子德行教育及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操等方面的教育思想,随着当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孩子的发展也就越重视,要是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参照标准,就能为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法,而《傅雷家书》对现代家庭教育在思想、德行、修养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所以加强学习传统家庭教育有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梁鸿[10](2016)在《诗文书画饱精研——秦仲文艺术成就综述》文中指出北京因其丰厚的文化土壤和包容的艺术氛围,成就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诸多画坛大家,秦仲文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秦仲文(一八九六—一九七四)是二十世纪以画家身份成名的学者型艺术家,不仅擅长画山水、竹、梅,而且精通诗文书法,同时着书立说,理论建树颇丰。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其《中国绘画学史》,是民国以来首次将中国绘画作为一门学科来梳理和研究的专着。秦仲文还致力于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
二、贝多芬不忘恩师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多芬不忘恩师情(论文提纲范文)
(1)吾书只宜属草稿 又见人间老画师——记秦仲文《书画册》里的一段诗画交游(论文提纲范文)
一吾书只宜属草稿 |
二又见人间老画师 |
三文章道德垂风范 |
(2)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 |
1.救亡图存的抗争主题 |
2.维护统一的爱国主题 |
3.社会主义的建设主题 |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
1.传承革命传统文化 |
2.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
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二、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概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概述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选编概述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三、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分析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分析 |
1.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的篇目概况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分析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四、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与建议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 |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评价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评价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建议 |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建议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建议 |
五、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师教学策略 |
1.设定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的教学目标 |
2.选择挖掘作品育人价值的教学内容 |
3.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环节 |
4.运用契合语文学科素养的评价方式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生学习策略 |
1.提升革命素养,落实学科育人 |
2.迁移运用知识,书写阅读感受 |
3.多向延伸阅读,拓宽学习视野 |
4.参与实践研学,传承红色基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篇目汇总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由来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一、“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
(一)意识形态涵义 |
(二)“意识形态属性”判定条件 |
二、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观点与局限性分析 |
(一)作为技术载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
(二)作为技术自身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
(三)局限性分析 |
三、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 |
(一)“载体论”还是“本体论” |
(二)基于载体与本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
第二章 “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 |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维度 |
(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自由平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经济维度 |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 |
(二)共享意识的兴起 |
(三)服务价值的强化 |
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维度 |
(一)创新理念的普及 |
(二)知识权力的凸显 |
(三)网络文化的繁荣 |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生活维度 |
(一)娱乐主义的盛行 |
(二)虚拟生存的异化 |
(三)绿色理念的深化 |
第三章 “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 |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思维”研究方法 |
(二)“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 |
二、互联网技术体系特点:互联网思维方式形成的技术前提 |
(一)“互联互通”:时空观念重组与互联思维的普及 |
(二)“去中心化”:对权力结构和权威意识的消解 |
(三)“拟态空间”:虚拟身份兴起与实体世界的解构 |
三、互联网思维特征:互联网运行逻辑的思维认知 |
(一)大数据思维 |
(二)众筹思维 |
(三)关系思维 |
(四)自组织思维 |
(五)不确定性思维 |
(六)分布式思维 |
第四章 “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 |
一、以互联网媒介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正在形成 |
二、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 |
(一)作为“载体”:互联网媒介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干预 |
(二)作为“本体”:基于技术存在决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偏向 |
三、媒介技术的社会化中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分析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化过程 |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
(三)载体性与自主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表现 |
四、交往关系中的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分析 |
(一)互联网媒介技术形成的交往关系 |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交往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
五、互联网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比较分析 |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比较 |
(二)“互联网作为特殊意识形态”与“科技即意识形态”辨析 |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 |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新意识形态的新挑战 |
(一)互联网载体意识形态功能治理难度的改变 |
(二)互联网自身意识形态功能的认知具有复杂性 |
三、“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创新构建的逻辑进路 |
(一)宏观上创新互联网意识形态构建理念:从监管到治理 |
(二)中观上调整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策略:从观念意识形态到技术意识形态 |
(三)微观上改进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方式:从官方话语形式到共识效用思维 |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实践应用:重构互联网意识形态中国话语权 |
(一)构建全新合作场域:推动“一带一路”信息的互联互通 |
(二)孵化民心连通方式:以数字化体验想象唤醒文化认同 |
(三)创新主题内容建构:打造“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异国文化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国际理解的要求 |
2.语文课程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深化 |
3.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异国文化传递的忽视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教科书 |
2.文化 |
3.异国文化 |
(四)文献综述 |
1.语文教育文化性的研究 |
2.语文课程与文化的研究 |
3.文学作品与语言教学异国文化研究 |
4.语文教科书异国文化的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
(二)教育文化学理论 |
(三)当代文化研究范式理论 |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异国文化的研究维度 |
(一)异国人文地理 |
(二)异国角色形象 |
(三)异国人际关系 |
(四)异国风俗制度 |
(五)异国经典名篇 |
四、小学语文教科书异国文化的选文概况 |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蕴含异国文化选文的统计 |
1.异国人文地理整体篇目较少,年级分布零散 |
2.异国角色形象关注程度较高,以人物角色为主 |
3.异国人际关系表达层次分明,以家国情怀为主 |
4.异国风俗制度分类角度多维,以小故事见大制度 |
5.异国经典名篇年级分布均匀,以文学传递文化 |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蕴含异国文化选文的分类 |
1.翻译作品年级分布均匀 |
2.编译作品关注度较低 |
3.编着作品内容繁杂 |
4.出处不明作品篇幅较大 |
五、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异国文化的文本剖析 |
(一)异国人文地理涉域广袤 |
1.国家选择覆盖地域广阔 |
2.自然风光勾勒异国风土 |
3.人文景致表现异国情感 |
(二)异国角色形象刻画细致 |
1.动物主角形象拟人化,传递“真善美” |
2.人物主角国别多元化,展现大国形象 |
3.人物主角职业层次化,反映大众生活 |
4.人物主角性别意识化,体现社会话语 |
5.反面性格特点弱化,正面积极形象加强 |
(三)异国人际关系展现多维 |
1.交往语言细微真挚,展现质朴生活 |
2.交往行为博爱融洽,体现普世真情 |
3.交往目的单纯友善,反应国际情谊 |
(四)异国风俗制度内涵深刻 |
1.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传递宗教文化 |
2.历史事件客观真实,反应文化史实 |
3.国家法律严谨有据,体现生命关怀 |
4.社会制度内涵深邃,渗透价值体系 |
(五)异国经典名篇意蕴深厚 |
1.作者国别来源广泛,重视异国经典作家 |
2.经典巨匠思想深刻,渗透多维社会文化 |
3.作品文体层次多元,侧重儿童故事选取 |
4.经典作品主题鲜明,反应现世核心价值 |
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异国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思考 |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异国文化选文有待关注之处 |
1.略读或选读篇目比重大,关注度较弱 |
2.编译与编着表达不清晰,产生未知影响 |
3.人物角色信息不明确,多以虚拟形象呈现 |
4.人物职业层次分化,教师与医生关注较弱 |
5.社会性别问题明显,女性弱势特征被放大 |
(二)小学《语文》对异国文化关注的侧重之处 |
1.大国文化关注与选择 |
2.经典文学重视与传承 |
(三)小学《语文》异国文化选文使用的建议 |
1.合理开发异国文化的课程资源 |
2.强化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能力 |
3.教学关注文本情感与价值导向 |
4.恰当编排异国文化的选文篇目 |
5.适切呈现异国文化的社会问题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包含异国文化选文篇目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致谢 |
(5)后期张爱玲的“重写”小说及评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后期张爱玲创作的重写现象及相关研究 |
2.对于后期张爱玲创作的两种对立评价 |
3.本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反五四”情结与重写《金锁记》 |
1.1 从《金锁记》到《怨女》 |
1.2 《怨女》之“怨”与“自己的文章” |
1.3 由来有自的“反五四”情结 |
第2章 “去革命”意识与腰斩《十八春》 |
2.1 关于《十八春》、《小艾》的重写 |
2.2 去革命:“只是写男女间的小事情” |
第3章 “碎拆七宝楼台”的个人史、家族史 |
3.1 重写早年经验的《雷峰塔》、《易经》 |
3.2 《小团圆》:细碎繁冗的长篇忆旧 |
3.3 “扣关”之败:消隐的传统,突显的个人 |
第4章 有限度的个人才能 |
4.1 自信以至自负的“天才梦” |
4.2 张爱玲成名:无法割裂的“时势” |
4.3 失衡:在个人才能与社会时代之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张爱玲重写、改写作品列表 |
附录二:后期张爱玲创作年表(自1952年离大陆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一、期刊文献 |
二、学位论文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一、期刊文献 |
二、学位论文 |
第二章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本体分析 |
第一节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结构分析 |
一、音乐理论部分解析 |
二、演奏技巧部分解析 |
第二节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材设计 |
一、教学模式多维立体 |
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 |
三、教材编创富有童真 |
四、音乐能力多重培养 |
第三章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思考 |
第一节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实践应用 |
一、《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效果 |
二、《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困惑 |
第二节 《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启示和未来展望 |
一、《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启示 |
二、《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声明 |
附录 |
附录一 :有关钢琴启蒙教学和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 :有关钢琴启蒙教学和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家长版) |
附录三 :专家访谈 |
个人简历 |
后记 |
(7)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概述 |
第一节 素材积累的相关概念 |
一、素材 |
二、素材积累 |
第二节 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原则及要求 |
一、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素材积累的原则 |
三、素材积累的要求 |
第三节 影响素材积累的相关因素 |
一、学生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其他因素 |
第二章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现状调查 |
一、对教师问卷的调查分析 |
二、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教师指导之“因” |
二、学生积累之“因” |
第三章 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教师指导素材积累的策略 |
一、采用新方法指导素材积累 |
二、尝试“下水”,参与习作 |
三、联系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
第二节 学生素材积累的策略 |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
二、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
三、从创设情境中积累素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8)诗文书画饱精研——秦仲文的艺术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绘画史建树 |
二、诗书画创作成就 |
三、中国画思想及其坚守 |
(一) “三教授罢教” |
(二) 与王逊等的论战 |
(9)《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比较法 |
3. 整合法 |
4. 经验总结法 |
二、《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 傅雷的生平经历 |
(二) 《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 《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三、《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一) 《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 |
1. 人格教育 |
2. 品质教育 |
3. 爱国主义教育 |
4. 孝道教育 |
5. 心理健康教育 |
6. 音乐教育 |
(二) 《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 |
1. 重视早教 |
2. 因材施教 |
3. 严父慈爱 |
4. 终身学习 |
四、《傅雷家书》家庭教育原则 |
(一) 明辨是非 |
(二) 爱憎分明 |
(三) 坚持真理 |
(四) 拥护正义 |
(五) 守公德 |
(六) 守纪律 |
(七) 诚实不欺 |
(八) 质朴无华 |
五、《傅雷家书》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
(一)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 |
(二) 加强德行教育 |
(三)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
(四) 加大交流沟通 |
(五) 尊重个性发展 |
(五) 采取言传身教 |
(七)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贝多芬不忘恩师情(论文参考文献)
- [1]吾书只宜属草稿 又见人间老画师——记秦仲文《书画册》里的一段诗画交游[J]. 梁鸿. 荣宝斋, 2021(12)
- [2]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D]. 景惠. 延安大学, 2021(11)
- [3]“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D]. 张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异国文化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D]. 杜童.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5]后期张爱玲的“重写”小说及评价问题[D]. 王瑞琳. 河北大学, 2018(12)
- [6]《钢琴之旅·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分析与思考[D]. 赵绅. 中国音乐学院, 2018(01)
- [7]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研究[D]. 张立亮. 河南大学, 2017(06)
- [8]诗文书画饱精研——秦仲文的艺术成就[A]. 梁鸿. 大匠之门 13, 2016
- [9]《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李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6)
- [10]诗文书画饱精研——秦仲文艺术成就综述[J]. 梁鸿. 荣宝斋,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