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学分制的一些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农振航[2](2020)在《完全学分制政策研究 ——A大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学分制虽说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采取学分制的高校多为学年学分制,严格说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则突破了学年的限制,实行弹性毕业年限、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我国教育部提出要推进和发展学分制。A大学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学分制指导意见,从2015年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经过几年的实践,该校选课工作较为繁杂且选课结果欠佳。在2019年毕业的约4500名毕业生中,竟无一人可以提前毕业,这与实施学分制弹性毕业年限的初衷是不符合的。结合本人工作经历,本文拟以A大学为视角,研究该校实施政府学分制政策的执行效果:一是运用调查问卷法,研究毕业学分结构设置、课程设置、任课老师评教结果、课程考核难易程度、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对学生选课结果有着怎样的影响,进而研究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二是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学生提前毕业受限的因素:从学分上限、选课自由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相关设置以及外部环境限制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从上述分析结果中提出优化我国现有学分制政策的建议:建立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建立学分制课程考核体系以及制度、建立评教结果公开制度、建立并完善选课制、建立并完善选课指导体制、探索跨校区选课、加强学分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接受程度、优化毕业资格审核程序、建立并完善学分制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等。以期改善目前我国学分制政策,为完全学分制的科学实施提供可借鉴参考的建议。
张燕[3](2019)在《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胶州Z中职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德育学分制是目前许多学校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它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本研究以胶州市Z中职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为对象,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深入剖析德育学分制下德育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如:德育学分制万能的思想;过于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管理;学校的学生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缺乏协调性等问题。立足于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德育学分制评价机制、德育学分制下管理队伍体系、德育学分制过程管理体系、校园软环境育人氛围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效果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就提升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管理效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学校和主管部门要完善德育学分制评价机制;强化德育学分制下管理队伍建设;搭建德育学分制过程管理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渗透德育学分制,形成育人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家校合作,形成支撑学生健康发展的家校合力;服务社会,打造“职教义工”志愿服务品牌。
刘勤[4](2019)在《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情况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德育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受到国家和党中央的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教育会议、方针、政策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提升。在当代高校中,德育学分制是德育工作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将学分制应用于德育工作中。由于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时间比较短、实施经验不丰富、实施体系不完整、理论发展不完善,导致当前高校实施的德育学分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严重阻碍了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本文章从此现实问题出发,遵循高校教育、高校德育、高校受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基于云南师范大学,对德育学分制相关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云南师范大学这一个案推广到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促进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问题的解决。本文章试图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相关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立足于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现状,并且以国外高校德育的发展现状为参考,对解决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相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索,促进高校德育学分制体系的完善,推动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本文章包括绪论部分、正文四章部分以及结语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概括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界定了德育学分制的相关概念,提出了相关理论依据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维度与研究视角。第二章是对本研究的调查研究设计,包括问卷调查研究设计、访谈调查研究设计。第三章对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实施的调查结果分析。从德育学分制实施的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评价维度,基于问卷结果、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云南师范大学在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的相关问题。第四章是基于第三章研究内容,从不同维度对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提出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此次调查研究进行的总结。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清晰明确的找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并推广到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中。说明了本研究的不足,研究角度过于细小,没有宏观的进行研究;提出了研究期望,对高校德育学分制进行更多层面的研究,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彭锦[5](2018)在《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滕曼曼[6](2018)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毕业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高校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观测点。然而,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差异显着,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困惑性,而这不利于探究大学本科毕业率所反映的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放眼全球,大学本科毕业率表现出三点特征:国别差异、院校差异和个体差异。例如,美国与法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率(学制内)不到40%,英国与日本(学制内)则达到80%,而这些国家同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国家内部,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生个体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上同样存在差异。与世界经验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状呈现整体偏高(98%的平均值超过任何一个OECD成员国)且院校间差异不大(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率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高的现状遭到多方质疑,为了追溯根本问题所在,首先需要揭示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探究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直面问题解决之道。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质上,大学本科毕业率,即学生群体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满足程度。因此,客观地说,大学本科毕业率和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并可能引发矛盾。所谓“一元”,指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率仅意味着学生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程度,评价者仅为大学;“多元”指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期望,评价者为多元利益主体。“一元”与“多元”关系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大学评定“合格”的毕业生未必为其他利益主体所认可,由此可能会出现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但高等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反之亦然。因此,不能简单线性地使用大学本科毕业率的高低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严守大学学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首要的一项;由此来看,以上两个条件是密切相关,首尾相合的。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求以复杂性和多元性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院校影响理论”,从大学的外部系统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在“大学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外部力量对高等教育提出自身价值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大学。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仍然支配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简单划一的刚性评价制度和绩效性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就业市场上对“学历本位”的推崇仍然牵制着高校的办学行为,体现为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双证”的要求;我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强有力的“浸润着”大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呈现为社会对大学生不毕业的无法接受。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学不得不追求高的本科毕业率,甚至于采取了一些明知是错和自损质量的措施,例如“清考”制度。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过程,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可预见的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未来仍将保持高走位趋势。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一元与多元”的逻辑关系下,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多元影响因素,表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大学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严格性不足”或“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未达到大学的学业要求或者人才培养目标而毕业,造成毕业率的“虚高”,违背了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一元”本质;而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则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性”的多元需求,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应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和“问题本质”,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学坚守学术标准并不畏艰难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基于质量视角,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协调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达到互融共生。
凡文吉[7](2016)在《大学课程资本视野下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的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观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等问题都植根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放眼世界,课程改革往往被视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对于大学而言,高等教育最微观的落脚点就在课程。课程折射出整个高校改革,而高校改革的落脚点在课程。在大学课程被日益关注的同时,课程资本主义基于学术资本主义的大环境也应运而生,课程资本主义行为的实质是大学课程资本理念的演绎。大学课程资本是指大学教育主体(组织系统及相关教师)所有或控制的,在能给其带来经济效益的课程资源的前提下,经由课程载体开发并以商品的形式发生交换,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课程价值存量资产总和。本文创新地提出大学课程资本概念,并遵循大学课程资本成立何以可能,大学课程资本为何,大学课程资本对课程管理适用性的逻辑论证了大学课程资本理论。在大学课程资本理论视域下,针对课程管理中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流通、课程评价等环节展开对我国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研究。大学课程资本理论是本文的理论依据,所涉及的主要是规定性研究。通过梳理大学课程资本的理论起源、实践背景以及运用政治经济学及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证明了大学课程资本的存在并对其定义,对大学课程资本所具有的特性及功能等加以论述。根据课程管理基于课程演绎的逻辑,以及课程资本通过课程资本主义作用于课程管理的现实依据,验证了通过课程资本理论更有助于我们解决涉及课程改革中课程管理的诸多问题的假设,并对大学课程资本应用于课程管理的边界和分析逻辑加以限定。对于我国的大学课程开发而言,存在课程目标知识本位、课程导向政府本位、教师课程开发主动性缺失等问题。从大学课程资本角度考量而言,其原因主要由于“国家本位”思维惯性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锁定,课程资源配置市场环境不完善以及大学课程产权被忽视。对大学课程资本的观念借鉴,可促使我国大学课程开发管理从改革政府课程决策体制、改善课程资源配置市场环境和明晰大学课程产权进行改革。课程资源流通问题是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实施环节的重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校内课程资源“诸侯割据”,校际间学分互换阻碍重重,开放性课程资源获取裹足不前。究其根本,从大学课程资本角度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流通交易成本过高,课程管理变迁存在制度阻碍,开放性课程资源建设诱致性因素缺失。参考西方大学课程流通管理中的课程流通“货币流动化”、课程流转协同合作化以及独立课程市场认证化等可借鉴经验。主要针对“学分货币”对课程管理改革提出建议,通过学分互换机制建设倒逼校际课程流通管理改革,加大开放性课程资源认证力度促进独立课程市场建设。课程效益评价是整个课程管理中重要的反馈与质量保障环节。在我国的课程评价中,往往存在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课程评价对象窄化,课程评价方法单调等问题。对大学课程资本而言,课程评价管理问题主要成因于政府垄断供给侧课程评价导致课程评价效益不均衡,课程评价体系计划经济思维影响课程评价指向,高校基于成本-收益预期降低自身课程评价标准。通过以第三方评价打破原有课程评价垄断,丰富课程评价标准体系和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突围原有课程评价困局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大学课程评价管理改革。
刘昕[8](2016)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学年制下,学生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按专业、年级统一上课,修业年限是一样的,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授课老师,自主决定修业年限,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程式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极大的尊重个性差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引发了教学与教育的深刻的变革,对以往学年制背景下高校形成的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以班级为主要管理单位,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党建带团建,以辅导员为主力军,以综合测评为学生评价标准的学生工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创新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对策迫在眉睫。大学生教育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应的是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校教育教学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对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带来许多新问题,我们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已很难依据和解答。完全学分制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亟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加以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完善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进行该领域的系统研究,这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保证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除绪论外还有六章内容,现分别加以概述。完全学分制及大学生教育管理具有丰富(或特定)的内涵和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区别于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来衡量学习总量的学年制。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授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己决定修业年限,学分进行累计,只要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指的是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具有丰厚的理论资源。一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二是作为重要资源的西方管理学理论包括柔性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三是作为又一种重要资源的西方教育学理论包括进步主义理论、要素主义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四是作为重要理论依托和传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资源。这四个方面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完全相同的做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可以为三个阶段:一是学年学分制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这种学年学分制仍然继承了学年制的计划性,强调整齐划一(除个别课程可分散选修),与原来学年制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二是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对以往学年制下形成的学生工作机制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这是一个被动适应探索对策的阶段。三是完全学分制改革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面对完全学分制的挑战,大学生教育管理已找到许多应对措施,逐步建立起了与完全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机遇主要表现一是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二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四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五是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从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体制模式、管理内容、手段方法途径、队伍素质和水平等五个方面。我们要做好完全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国外一些国家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美国的主要做法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多样化,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法制化、人性化、专业化的特点,美国的主要经验是树立生本理念和服务至上意识,改进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了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英国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以学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工作内容侧重就业指导、生活服务和经济帮助,英国的主要经验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强调服务的职业化和规范性,用法规制度保障学生事务管理的有序运转;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是发挥宗教教育、心理咨询和网络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追求事务管理服务体系高度社会化。以上国家的这些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国家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的启示和借鉴。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要根据完全学分制的实际深化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完全学分制需要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本章是论文的重点和主要部分,从强化学生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学生服务的创新性、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对策。通过这些举措给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高校提供参考经验和借鉴启发。
冯阳[9](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李红[10](2014)在《美国高中学分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分制最早诞生于高等教育领域,而随着学分制优点的凸显,其逐渐推广到高中教育阶段。由于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学分制改革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将学分制应用于高中教育中,并积累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美国中学学分制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模式。因此,笔者选取美国高中学分制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高中学分制的实施情况和特色,试图为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提供启示和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中学分制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搜集和整理了关于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研究资料,分析了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和实施情况,并总结了其特点以及对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思考。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着重探析了美国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国际背景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当时欧洲国家普遍采用双轨制教育体系,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它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弊端显露。同时,当时流行的班级授课制已无法满足经济的发展,实施学分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内背景方面:美国国内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思想的盛行,为高中学分制提供了思想保障;高中选课制度的引入、“卡内基单位”(Carnegie Unit)的确立以及综合高中的建立也为美国高中学分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内容。此部分首先分析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基础,然后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美国州、学区和学校的最低毕业学分要求、美国高中课程设置和成绩等级划分与对应的学分要求,此外,探讨了选课指导制度与学分制以及走班制与学分制,最后分析了美国高中学分流动与互认的相关规定。第四部分总结了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特点。本部分着重总结了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特点: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施弹性学制,课时安排相对宽松;学分制对学生具有分流作用;学分制注重课程国际化及与大学的衔接;学分制不是独立实施的课程管理制度。第五部分重点论述了美国高中学分制引发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思考。这一部分通过比较的视角,基于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特点与经验,结合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中学分制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学分制是与所处时代和地方特点紧密结合的理念,因此我国实施学分制应考虑到我国高中目前的实际情况。其次,在此基础上,明白学分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应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运用,与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相呼应。再次,保证师资队伍先进性,适应学分制改革。最后,加强学分制互认制度建设,保证学生择校权利,完善学分制建设。
二、关于学分制的一些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学分制的一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完全学分制政策研究 ——A大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 |
1.7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7.1 学分制的定义及其发展 |
1.7.2 选课制的定义及其发展 |
第二章 A大学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现状 |
2.1 完全学分制相关政策简介 |
2.1.1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 |
2.1.2 地方政府层面相关政策 |
2.2 A大学实施学分制政策的背景以及意义 |
2.2.1 A大学实施完全学分制的背景 |
2.2.2 A大学实施学分制政策的意义 |
2.3 A大学学分制相关制度介绍 |
2.3.1 选课制制度 |
2.3.2 其它配套制度介绍 |
2.4 A大学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
2.4.1 选课制存在的问题 |
2.4.2 弹性毕业年限受限 |
第三章 基于学分制政策下影响学生选课结果因素的分析 |
3.1 对最低毕业学分结构设置的分析 |
3.2 对课程设置的分析 |
3.3 对拟选课程考核难易程度的分析 |
3.4 对任课老师评教结果的分析 |
3.5 对学生主观因素的分析 |
第四章 A大学弹性毕业年限受限的因素分析 |
4.1 学生无法提前修满学分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学分上限 |
4.1.2 学生选课自由度 |
4.1.3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开设学期 |
4.2 外部客观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学分制政策的建议 |
5.1 建立并执行各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标准 |
5.2 建立学分制配套的课程考核体系以及制度 |
5.3 完善评教指标体系,建立评教结果公开制度 |
5.4 建立并完善选课制,出台规范性标准 |
5.5 建立并完善选课指导体制,加强学业规划指导 |
5.6 探索跨校区选课,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
5.7 加强学分制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接受程度 |
5.8 改善毕业资格审核程序,优化审核时间 |
5.9 完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我校学生自主选课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胶州Z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德育学分制 |
(二)学生管理 |
(三)德育管理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一)关于中职德育管理研究概况 |
(二)关于德育学分制的研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Z中职学校德育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Z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学分制管理的背景 |
二、数据来源 |
三、Z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学分制后德育管理的效果现状 |
四、德育学分制实施下学生德育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校方面因素 |
(二)家庭方面因素 |
(三)社会方面因素 |
第三章 Z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思考建议及提升策略 |
一、完善德育学分制评价机制 |
(一)健全德育学分制管理组织机构 |
(二)完善德育学分制评定程序 |
(三)修订德育学分制相关量化管理细则 |
(四)完善德育学分制网络管理评价系统 |
二、强化德育学分制下学校管理队伍建设 |
(一)营造全员育人模式氛围 |
(二)增强教师的德育素质与能力 |
(三)强化班主任德育管理核心力量 |
(四)提高学校德育科研水平 |
(五)打造高素质学生会管理队伍 |
三、搭建德育学分制过程管理体系 |
(一)“三级监督管理机制”筑监察体系 |
(二)“双管齐下”促进学生发展 |
四、营造德育学分制下良好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
(一)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 |
(二)以活动为引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
(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
五、加强德育学分制下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一)组建家长学校,完善家庭教育服务站 |
(二)加强班级家庭教育工作指导 |
六、打造德育学分制下社会志愿服务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情况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外高校德育实施的状况研究 |
二、关于国内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伦理 |
第一章 德育学分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德育学分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校德育 |
二、高校德育学分制 |
第二节 德育学分制的相关理论支撑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 |
三、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
第三节 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维度和视角 |
一、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维度 |
二、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视角 |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实施的调查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的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调查内容 |
二、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的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
一、访谈问题内容 |
二、访谈对象情况 |
三、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实施的德育学分制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状况调查分析 |
一、实施动因 |
二、推行德育学分制所具体实施的举措 |
三、学校2015—2016 年德育成绩的分析 |
第二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的问卷结果分析 |
一、目标维度 |
二、内容维度 |
三、方法维度 |
四、评价体系维度 |
五、问卷调查小结 |
第三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访谈结果分析 |
一、目标维度 |
二、内容维度 |
三、方法维度 |
四、评价体系维度 |
五、访谈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建议 |
第一节 明确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目标 |
一、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接班人 |
三、形成科学的高校德育学分制发展理念 |
第二节 丰富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内容 |
一、引入符合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
二、重视传统文化的德育地位 |
三、突出德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优化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方法 |
一、提高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效率 |
二、建立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的网络体系 |
三、探索德育学分制实施新方法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体系 |
一、加强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的监督管理 |
二、推动高校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
三、开展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
第五节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问卷一 |
三、访谈问卷二 |
致谢 |
(5)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MOOC的定义 |
2.1.2 民办高校的概念 |
2.1.3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网络学习环境理论 |
3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 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方法和过程 |
3.1.2 调查内容和结果 |
3.2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 |
3.2.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
3.2.3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3.2.4 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
3.2.5 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 |
3.2.6 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 |
4 MOOC的特征及其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1 MOOC的特征 |
4.1.1 大规模 |
4.1.2 开放性 |
4.1.3 个性化 |
4.2 MOOC的技术背景 |
4.2.1 MOOC平台的功能 |
4.2.2 MOOC平台的基本技术架构 |
4.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3.1 现实与契机 |
4.3.2 MOOC促进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
4.3.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
4.3.4 民办高校利用MOOC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以D校为例 |
5.1 D校的基本情况 |
5.1.1 学校概况 |
5.1.2 D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
5.2 D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设计原则 |
5.2.3 设计思路 |
5.2.4 方案构架 |
6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
6.1 制度保障 |
6.1.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
6.1.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
6.1.3 建立健全导师制 |
6.1.4 建立健全收费制度 |
6.1.5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
6.2 经费保障 |
6.3 后勤保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超星尔雅综合素养选修课目 |
附录四: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
附录五: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理论探究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内涵 |
一、本科和本科教育 |
二、本科毕业 |
三、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质量意蕴 |
一、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的分析框架 |
二、本科毕业率的内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三、本科毕业率的外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关系探究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本质指向一元: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向多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
三、一元与多元——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冲突 |
第三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全球图景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世界图景——以OECD成员国为例 |
一、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及特征 |
二、OECD的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说明 |
三、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毕业率状况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典型国家——以美、法、英、日为例 |
一、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法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英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四、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域下的典型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率特征分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国别差异 |
二、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院校差异 |
三、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个体差异 |
第四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回溯与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演变 |
一、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状研究 |
一、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
二、2015年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三、2015年中国大学不同学科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第三节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历史与现状的反思 |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本科毕业率统计制度 |
二、从发展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演变呈现历史延续性 |
三、从现状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且院校之间呈弱差异性 |
第五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机制探析 |
第一节 政府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行政管理体制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教育政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政府评估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就业市场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民众心理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三节 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学生的课程考核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生的就业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四节 大学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 |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严格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四、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性”与“灵活性”的反思 |
第六章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探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象剖析与趋势研判 |
一、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特征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复杂原因 |
三、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发展的趋势研判 |
第三节 基于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实问题的思考 |
一、回归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 |
二、妥善处理大学组织本质与现实外部社会多元需求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大学课程资本视野下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的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课程的研究 |
二、关于课程资本的启发文献研究 |
三、关于大学课程管理改革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大学课程资本理论 |
第一节 大学课程资本何以可能 |
一、大学课程资本理论溯源 |
二、大学课程资本实践发展背景 |
三、大学课程资本的成立缘由 |
第二节 何谓大学课程资本 |
一、大学课程资本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课程资本的特性 |
三、大学课程资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大学课程资本对课程管理改革的适用性 |
一、大学课程资本对课程管理适用性的生成基础 |
二、大学课程资本应用的边界 |
三、高校与企业资本分析逻辑的比较 |
第二章 大学课程资本视野下课程的开发管理改革 |
第一节 我国大学课程开发管理现状与问题 |
一、课程目标知识本位 |
二、课程导向政府本位 |
三、教师课程开发主动性缺失 |
第二节 大学课程开发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一、“国家本位”思维惯性下人才培养目标路径锁定 |
二、课程资源配置市场不完善 |
三、大学课程产权被忽视 |
第三节 我国大学课程开发管理改革建议 |
一、改革政府课程决策体制 |
二、改善课程资源配置市场环境 |
三、明晰大学课程产权 |
第三章 大学课程资本视野下课程资源流通管理改革 |
第一节 我国大学课程资源流通管理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内部课程资源“诸侯割据” |
二、校际间学分互换“阻碍重重” |
三、开放性课程资源获取“裹足不前” |
第二节 大学课程资源分配流通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一、课程流通交易成本过高 |
二、课程管理存在制度变迁阻碍 |
三、开放性课程资源建设诱致性因素缺失 |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课程资源流通管理的可借鉴经验 |
一、课程流通“货币流动化” |
二、课程流转协同合作化 |
三、独立课程市场认证化 |
第四节 我国大学课程资源流通管理改革的建议 |
一、基于“学分货币”的课程管理思考与建议 |
二、通过学分互换机制建设倒逼校际课程流通管理制度改革 |
三、加大开放性课程资源认证力度 |
第四章 大学课程资本视野下大学课程评价管理改革 |
第一节 我国大学课程评价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
二、大学课程评价对象狭窄化 |
三、大学课程评价方法单调 |
第二节 大学课程评价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一、政府垄断供给侧课程评价导致课程评价效益不均衡 |
二、课程评价体系计划经济思维影响课程评价指向 |
三、高校基于成本-收益预期降低自身课程评价标准 |
第三节 我国大学课程评价管理改革的建议 |
一、以第三方评价打破原有课程评价垄断 |
二、丰富课程评价标准体系 |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突围原有课程评价困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
一、完全学分制的含义和内容 |
(一) 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 |
(三) 完全学分制的主要内容 |
(四)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意义 |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
(一)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 |
(二)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
三、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
(一) 有利于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
(二)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三)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四)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
第二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本指导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 |
(一) 柔性管理理论 |
(二) 精细化管理理论 |
(三) 人本管理理论 |
三、现代西方教育学理论 |
(一) 进步主义理论 |
(二) 要素主义理论 |
(三) 存在主义理论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主要内容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
第三章 国内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历史进程 |
一、学年学分制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及学生日常管理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 |
(二) 学生工作体系层次清楚完整 |
(三) 学生评价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及学生日常管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
(二) 学生工作体系被打乱,作用降低 |
(三) 学生评价发挥作用不大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成熟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功能得到强化,学生日常管理趋于规范有序 |
(二) 学生工作体系调整完善后重新发挥作用 |
(三) 学生评价重新发挥作用 |
第四章 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一、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 |
(一) 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 |
(二)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
(三)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
(四) 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
(五) 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
(六)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 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二)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三) 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内容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四) 学生教育管理手段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五) 学生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六)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素质和水平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第五章 国外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美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美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二、英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英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英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英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三、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德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德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德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
一、强化学生教育的实效性 |
(一) 学生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内容 |
(二) 创新学生教育实效性的方式与手段 |
(三) 创新学生教育实效性的载体 |
二、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
(一) 学生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内容 |
(二) 创新学生管理思维模式 |
(三) 创新学生管理的组织体系 |
(四) 建设一支高效的学生工作人员队伍 |
三、增强学生服务的创新性 |
(一) 创新学生服务的内容 |
(二) 创新学生服务的平台与途径 |
(三) 创新学生服务的方式与机制 |
四、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
(一) 建立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
(二) 创新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 |
(三) 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
五、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
(一) 辅导员职业化的背景 |
(二) 辅导员职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10)美国高中学分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学分 |
2. 学分制 |
二、美国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1. 教育公平理念和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 |
2. 个性化教育理念盛行 |
3. 高中引入选课制 |
4. 高中“卡内基单位”(Carnegie Unit)的确立 |
5. 美国综合高中的建立 |
三、美国高中学分制的实施 |
(一) 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基础 |
1. 学制与学期 |
2. 高中教育目标 |
(二) 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内容 |
1. 美国高中毕业要求 |
2. 课程设置与学分 |
3. 成绩等级划分与学分 |
4. 选课指导与学分制 |
5. 走班制与学分制 |
6. 学分流动与互认 |
四、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特点 |
(一) 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二) 实施弹性学制,课时安排相对宽松 |
(三) 学分制对学生具有分流作用 |
(四) 学分制注重课程国际化及与大学的衔接 |
(五) 学分制不是独立实施的课程管理制度 |
五、美国高中学分制引发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思考 |
(一) 我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现状 |
(二) 对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建议 |
1. 确立符合中国学情的学分制 |
2. 学分制与选课指导制度相配合 |
3. 学分制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 |
4. 学分制与高考改革结合 |
5. 学分制与师资队伍建设 |
6. 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关于学分制的一些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完全学分制政策研究 ——A大学视角[D]. 农振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胶州Z中职学校为例[D]. 张燕. 青岛大学, 2019(02)
- [4]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情况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D]. 刘勤.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D]. 彭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6]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D]. 滕曼曼. 厦门大学, 2018(06)
- [7]大学课程资本视野下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的改革研究[D]. 凡文吉.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8]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 刘昕. 山东大学, 2016(03)
- [9]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10]美国高中学分制研究[D]. 李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