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倩,段雷,郝吉明[1](2021)在《中国酸沉降:来源、影响与控制》文中指出总结我国酸沉降观测与模拟、来源与影响以及控制与成效,不仅能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国际酸沉降控制提供参考.本文回顾了40年来我国酸沉降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有关酸雨时空分布特征、致酸气体排放、土壤和地表水酸化、酸化缓冲机制、临界负荷区划以及酸雨控制对策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我国酸雨污染经历了快速发展、污染缓和、再次恶化和持续改善4个阶段,与酸性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趋势相一致.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及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以及四川盆地,而不是排放最为集中的华北地区,反映出氨气和盐基阳离子排放的较强中和作用.作为酸沉降的主要危害,我国土壤酸化严重,而地表水酸化与欧美相比并不突出,原因是盐基阳离子沉降和硫氮转化(如硫酸根吸附和反硝化等过程)提供了特别的缓冲作用.随着二氧化硫排放优先于氮氧化物得到初步控制,我国降水化学组成由硫酸型转变成硫酸-硝酸-铵混合型,从而氮沉降,特别是铵沉降对我国土壤酸化的贡献越发显现.国家"两控区"划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我国酸沉降的发展,酸化的土壤和地表水开始出现恢复的趋势.
张钰[2](2020)在《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气象局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我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贡献了一条政府主导、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中国路径,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在该路径中,“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能否形成合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合力的形成高度仰赖于气候传播取得实效。中国气象局是我国气候传播的核心行动者,本文以之为研究对象,试对我国气候传播行动能力展开评析,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策略。研究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本阐释框架,同时辅以深度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科学与社会视角出发进行审视,本文发现气候问题的特殊性使得气候传播困难重重,急需寻求破解之道。气候问题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已然构成了促进公众理解的重大障碍,非但如此,当气候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气候传播的目标从追求公众理解转为唤起公众协同参与,难度进一步提升。气候变化与治理中蕴含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伦理等相关问题叠加涌现,其中相当部分与公众或个体利益攸关,面临着责任与权益、参与行动与改变既有生活方式等多元冲突的公众将更加难以被说服。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可见,中国气象局同时扮演着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的双重角色,还拥有报纸、电视台、网站以及其他新媒体矩阵等专业媒体下属机构,承担着丰富的功能,并置身于高度复杂的行动者网络之中,与其他行动主体之间互动频密。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气象局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提出创新气候传播协同机制,提升行动者网络整体效能;秉持“恕”的心态,消解“交流的无奈”;强化IP运营,提升品牌综合影响力等建议,期冀对其探索更加高效融通的传播机制,提升我国气候传播综合效能有所启示。
马明睿[3](2020)在《排放、气象对中国区域氮沉降影响及大气氮传输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大气氮沉降问题作为全球酸沉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量的氮沉降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会威胁到人类健康。人为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由风和湍流主导的大气传输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区域大气氮沉降通量水平和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排放、气象对区域大气氮沉降的影响以及氮传输过程对我国进一步针对性地制定大气氮沉降控制措施和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中国三大城市群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气质量模式WRF-EMEP(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Europea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gramme)对2015年的大气氮沉降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人为排放源变化和气象条件变化对区域大气氮沉降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三大区域的大气氮传输过程。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氮排放-沉降收支关系上看,三大区域始终作为氧化态氮的排放输出区且排放/沉降(E/D)率在年变化上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区域间的E/D比表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作为源区的作用最强。还原态氮的E/D比无明显的年际变化规律,三大区域始终作为排放源区且作用相当。(2)大气氮沉降对排放源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还原态氮沉降通量变化与氨氮排放变化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而氧化态氮沉降通量与氮氧化物排放量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干、湿沉降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总氮沉降水平变化的贡献相当,珠三角地区氧化态氮沉降的相对变化则由湿沉降主导,而对于还原态氮沉降来说,干、湿沉降并重。(3)大气氮沉降对气象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局地气象因素改变对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氮沉降影响较小,而对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来说,降水是影响大气氮沉降水平的主要气象因素。(4)对2015年10月份本地氮排放对域内域外沉降贡献的研究发现,三大区域的域内氮排放有约70%沉降到地面(30%发生域内沉降,40%发生域外沉降)。进一步针对不同部门排放源的重点源识别发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氧化态氮沉降的重点源为工业和交通排放,珠三角地区则为交通排放;还原态氮沉降的重点源为农业排放,占比在90%以上。(5)基于新建立的“标准差椭圆中心传输法”对2015年10月三大区域大气氮排放-沉降传输过程的量化研究发现:从传输方向上,京津冀地区的本地人为氮排放向东南方向传输,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则向西南方向输送;传输距离上,不同区域的氮沉降传输距离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传输作用对于京津冀地区影响更大,不同物种间氧化态氮的传输距离是还原态氮的1.6~2.5倍,表明氧化态氮存在更强的大气传输能力。因此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氮沉降问题,对于我国核心城市群地区的大气氮沉降治理应加强对本地氧化态氮排放的控制。
贾小芳,费治伦,倪勇,王缅,冉瑞生,汤洁[4](2019)在《峨眉山酸雨的长期变化趋势》文中认为对1992—2015年间峨眉山降水pH和电导率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在4.45~5.67范围内变化,多年平均降水pH为4.81,多年平均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分别为60.8%和23.5%。峨眉山降水酸度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酸雨污染较轻,而冬季较重。20余年来,峨眉山地区酸雨污染呈现逐步改善的长期趋势,降水pH的平均年变率约为4%,降水酸度持续减弱,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持续降低,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5%和-1.7%。峨眉山地区的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呈现缓慢增加的长期趋势,平均年变率分别为0.3μS/cm和0.8μS/cm。受四川盆地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影响,1992—2005年和2006—2015年,峨眉山降水pH、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特点,前期降水pH、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该地区降水中各类可溶性污染物质并未随着降水酸度减弱而减少,反而趋增;后期降水pH维持持续升高趋势的同时,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双双呈现下降趋势。对降水时段气团输送轨迹的簇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团输送对峨眉山降水影响最大,其贡献在六成以上;陕甘—黄土高原地区、滇西高原—南亚大陆地区的输送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源自天气上游南亚地区的输送对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
汤洁,贾小芳,程红兵[5](2018)在《酸雨观测质量考核方法的改进与评估》文中提出本文汇总整理了20余年来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网未知水样考核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和2007年考核成绩评定方法和考核水样制备方法改进前后的差异,对方法改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显示,改进后的方法与WMO-GAW的标准技术方法接轨,成绩评定更加客观,考核水样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成与实际降水相近,更加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台站降水测量的技术状态,对整个观测站网业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苗,刘敏,王凯,柳晶辉[6](2017)在《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利用湖北省32个监测站20072014年及宜昌、武汉站19902014年酸雨逐日监测资料,对湖北省酸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年均降水pH值为4.68,属于弱酸雨等级;自2008年开始全省酸雨强度不断减弱,20072014期间持续为弱酸雨等级,pH低值区主要位于三峡河谷地区及鄂西部分地区、鄂东南西部及南部;年均酸雨、强酸雨频率分别为69.5%、24.4%,酸雨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强酸雨频率自2009年开始呈现明显减少趋势,酸雨频发区主要位于南部大部地区及鄂西北东部;年均电导率为50.3μs/cm,主要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型;湖北省酸雨强度冬强夏弱,发生频率冬多夏少,电导率冬高夏低;武汉2005年以后酸雨强度趋于增加,20062012年持续为强酸雨,电导率呈增加趋势,宜昌酸雨强度、降水污染程度均高于武汉;另监测显示,湖北上空NO2含量分布范围呈现扩散加重趋势,武汉地区SO2呈减少趋势、NO2呈增加趋势,这种变化有可能导致湖北省酸雨类型逐渐从硫酸主导型向复合型转变。
李倩,杨旭,马梁臣,张俊茹,孙克敏,邢丽元[7](2017)在《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12—2015年长春市酸雨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长春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大气污染物浓度对酸雨的作用。结果表明:2012—2015年长春市由轻度酸雨区逐渐发展为中度酸雨区,降水pH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秋季和冬季降水的pH值低于春季和夏季,降水的电导率K值呈相反的变化态势。长春市区酸雨更易发生在小量级降水中,受偏南风或偏西风影响时,酸雨污染严重;降水pH值随逆温温差和逆温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长春市降水pH值与前一日的SO2和NO2浓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可见NO2和SO2浓度对长春市酸雨污染的贡献更大。
王苗,王凯,刘敏[8](2016)在《2014年湖北省酸雨若干特征及其与霾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湖北省32个酸雨监测站2014年观测资料,本文着重分析了2014年湖北省酸雨特征,并揭示了2008年以来全省酸雨演变趋势,结果显示:2014年湖北省年均降水pH值为4.98,全省仅江夏站为强酸雨,大部地区为弱酸雨区,酸雨强度呈现冬强夏弱、中部强-东西弱的时空分布型;年酸雨发生日数南部多北部少,建始、五峰、金沙站酸雨日数超过100d,全省年均酸雨及强酸雨发生频率分别为56.5%、10%;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酸雨发生频率呈微弱减少趋势,2014年湖北省酸雨强度、酸雨及强酸雨发生频率、K值均为近8年来最低值。另外研究表明湖北省酸雨强度及电导率与霾日出现与否关系密切,霾为酸雨提供了一定的污染源。
王苗,刘敏,王凯,柳晶辉[9](2016)在《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利用湖北省32个监测站2007—2014年及宜昌、武汉站1990—2014年酸雨逐日监测资料,对湖北省酸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年均降水pH值为4.68,属于弱酸雨等级;自2008年开始全省酸雨强度不断减弱,2007—2014年期间持续为弱酸雨等级,pH低值区主要位于三峡河谷地区及鄂西部分地区、鄂东南西部及南部;年均酸雨、强酸雨频率分别为69.5%、24.4%,酸雨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强酸雨频率自2009年开始呈现明显减少趋势,酸雨频发区主要位于南部大部地区及鄂西北东部;年均电导率为50.3μs·cm-1,主要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型;湖北省酸雨强度冬强夏弱,发生频率冬多夏少,电导率冬高夏低;武汉2005年以后酸雨强度趋于增加,2006—2012年持续为强酸雨,电导率呈增加趋势,宜昌酸雨强度、降水污染程度均高于武汉;另监测显示,湖北上空NO2含量分布范围呈现扩散加重趋势,武汉地区SO2呈减少趋势,NO2呈增加趋势,这种变化有可能导致湖北省酸雨类型逐渐从硫酸主导型向复合型转变。
李帅,刘丹,于成龙,高永刚,温秀卿[10](2015)在《1991—2012年黑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文中指出利用1991—2012年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网黑龙江省16个酸雨观测站的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地理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酸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1—2012年黑龙江省酸雨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际差异,秋冬季酸雨发生严重,春夏季酸雨发生较少;且酸雨发生区域呈局部带状分布,酸雨发生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地区。1991—2012年黑龙江省年降水平均pH值>5.60,1月降水平均pH值为4.61,其他月降水平均pH值均大于5.60;从酸雨发生的频率来看,近22 a来黑龙江省酸雨平均发生频率小于30%,其中11月至翌年1月为酸雨的高发期。
二、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酸沉降:来源、影响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中国酸雨的分布及变化趋势(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trends of acid rain in China) |
3 酸雨的成因与前体物排放(Causes of acid rain and emissions of precursors) |
4 酸沉降的观测与模拟(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of acid deposition) |
5 酸沉降的影响(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
5.1 地表水酸化 |
5.2 土壤酸化 |
6 酸化的缓冲机制(Buffer mechanisms of acidification) |
6.1 土壤矿物风化与阳离子交换 |
6.2 盐基阳离子沉降 |
6.3 硫和氮的转化和保留 |
7 酸沉降临界负荷(Critical loads of acid deposition) |
7.1 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 |
7.2 超临界负荷及在多污染物综合控制中的应用 |
8 酸沉降控制与效果(Control and efficiency of acid deposition) |
8.1 “两控区”划分 |
8.2 总量控制 |
8.3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
9 展望(Prospect) |
(2)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气象局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
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
三、公众对气候变化议题处于“高风险低认知”的状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气候传播研究 |
二、国外气候传播研究 |
三、中国气象局的气候传播研究 |
四、文献分析 |
第三节 理论来源与基本概念 |
一、科学与社会理论 |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气象局在我国气候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 |
第一节 行政管理部门与专业科研机构的双重角色 |
一、中国气象局是国家气象行政管理部门 |
二、中国气象局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持 |
第二节 承担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功能 |
一、具有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发挥官方智库作用 |
二、参与和推动科学共同体的专业交流 |
三、统筹协调其他行动主体的气候传播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气象局的气候传播实践与作为核心行动者意识的提升 |
第一节 气候传播实践基本格局及其发展 |
一、媒介形态发展 |
二、全媒体矩阵格局 |
三、借力明星效应开展科普宣传、强化气象传媒IP化运营 |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视角下公众主体意识的提升与气候传播面临的挑战 |
一、从科学普及到公众参与科学,公众主体意识不断高涨 |
二、气候传播科学对话面临挑战 |
第三节 作为核心行动者意识的提升与公众参与气候传播模式的构建 |
一、第一阶段(2010 年-2012 年) |
二、第二阶段(2012 年-2015 年) |
三、第三阶段(2015 年-2017 年) |
四、第四阶段(2018 年至今) |
五、小结 |
第三章 作为核心行动者的中国气象局气候传播行动能力评估 |
第一节 中国气象局创新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协作的实际探索 |
一、中国气候传播中的“行动者”与“异质性网络” |
二、气候传播的“转译”:从参与主体到赋能主体 |
第二节 与气候传播网络中重要非人类行动者的互动 |
一、建立政策制度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
二、新媒体技术构建新的交流环境 |
第三节 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协作的现存问题与治理挑战 |
一、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的发展概况 |
二、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的挑战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气象局赋能我国气候传播网络行动力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创新气候传播协同机制,提升行动者网络整体效能 |
一、发挥核心行动者功能,改革传统协作机制 |
二、激发企业与新媒体技术行动效能,提升行动者网络创新能力 |
三、基于科学与社会视角,鼓励公众成为新的关键行动者 |
第二节 秉持“恕”的心态,消解“交流的无奈” |
一、气候正义视角下交流的无奈 |
二、在“己所不欲”和“己之所欲”之间寻求平衡 |
三、优化话语方式 创新传播策略 |
第三节 强化IP运营,提升品牌综合影响力 |
一、内容生产IP化,提升中国气象局品牌价值 |
二、以优质IP引领整合塑造中国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3)排放、气象对中国区域氮沉降影响及大气氮传输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沉降观测发展 |
1.2.2 氮沉降数值模式发展 |
1.2.3 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气象对大气氮沉降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5 区域大气氮传输过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资料 |
2.1 WRF-EMEP模式简介 |
2.2 模式参数设置 |
2.2.1 模拟范围 |
2.2.2 主要物理化学参数化方案 |
2.3 “标准差椭圆中心传输法”介绍 |
2.4 模式输入资料及观测数据介绍 |
2.4.1 气象及地理输入资料 |
2.4.2 人为排放源清单资料 |
2.4.3 观测资料介绍 |
第三章 模式模拟结果验证与评估 |
3.1 模式评估方法 |
3.2 模式模拟结果验证 |
3.2.1 气象模拟验证 |
3.2.2 污染物浓度模拟验证 |
3.2.3 大气氮沉降模拟验证 |
第四章 排放源变化对大气氮沉降的影响 |
4.1 敏感性试验方案概述 |
4.2 氮排放和沉降时空变化 |
4.2.1 重点区域人为氮排放时空变化 |
4.2.2 重点区域大气氮沉降时空变化 |
4.2.3 重点区域排放-沉降收支关系及演变 |
4.3 重点区域排放-沉降响应关系量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氮沉降对气象条件变化的响应 |
5.1 敏感性试验方案概述 |
5.2 重点区域主要气象因素相对变化 |
5.3 重点区域氮沉降对气象变化的响应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大气氮排放-沉降传输过程定量表征 |
6.1 敏感性试验方案设计 |
6.2 重点区域源-受体关系 |
6.3 重点区域传输过程定量表征 |
6.4 “标准差椭圆中心传输法”参数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及未来展望 |
7.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峨眉山酸雨的长期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观测站址 |
1.2 资料与质量控制 |
1.3 资料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降水pH、K值和KNHC |
2.2 季节变化 |
2.3 长期变化趋势 |
2.4 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
3 结论 |
(5)酸雨观测质量考核方法的改进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历年来的酸雨观测质量考核 |
2 考核成绩评定方法的改进及其评估 |
2.1 测量真值和成绩评定尺度的确定 |
2.1.1 实验室标准法 |
2.1.2 客观统计标准法 |
2.2 两种方法的比较 |
2.3 2007年以来的考核成绩 |
3 考核水样制备方法及比较分析 |
3.1 制备方法 |
3.1.1 标准缓冲溶液稀释调制法 |
3.1.2 降水离子成分模拟配制法 |
3.2 两种方法的比较 |
3.2.1 水样的pH值和κ值 |
3.2.2 考核水样的测量偏差 |
3.2.3 测量偏差与考核水样pH值和κ值的关系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考核成绩评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
4.2 样品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
(7)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资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酸雨变化特征 |
2.1.1 酸雨年变化 |
2.1.2 酸雨月和季变化 |
2.2 气象条件及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 |
2.2.1 降水对酸雨的影响 |
2.2.2 风对酸雨的影响 |
2.2.3 逆温对酸雨的影响 |
2.2.4 大气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 |
2.2.5 个例分析 |
3结论 |
(9)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数据资料与方法 |
2 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变化特征 |
2.1 年际变化特征 |
2.2 年均酸雨空间变化特征 |
2.2.1 降水pH值 |
2.2.2 酸雨及强酸雨发生频率 |
2.2.3 电导率 |
2.3 酸雨的逐月变化情况 |
3 典型台站酸雨变化趋势 |
3.1 酸雨强度变化 |
3.2 降水κ值变化 |
4 酸雨污染源变化情况 |
5 结论 |
四、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酸沉降:来源、影响与控制[J]. 余倩,段雷,郝吉明. 环境科学学报, 2021(03)
- [2]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气象局为个案[D]. 张钰. 青岛大学, 2020(02)
- [3]排放、气象对中国区域氮沉降影响及大气氮传输过程研究[D]. 马明睿. 暨南大学, 2020(03)
- [4]峨眉山酸雨的长期变化趋势[J]. 贾小芳,费治伦,倪勇,王缅,冉瑞生,汤洁.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9(02)
- [5]酸雨观测质量考核方法的改进与评估[J]. 汤洁,贾小芳,程红兵. 气象, 2018(12)
- [6]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A]. 王苗,刘敏,王凯,柳晶辉.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5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 2017
- [7]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倩,杨旭,马梁臣,张俊茹,孙克敏,邢丽元.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4)
- [8]2014年湖北省酸雨若干特征及其与霾关系分析[A]. 王苗,王凯,刘敏.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 2016
- [9]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 王苗,刘敏,王凯,柳晶辉. 气象, 2016(07)
- [10]1991—2012年黑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J]. 李帅,刘丹,于成龙,高永刚,温秀卿.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