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拉机检测及测定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栋[1](2021)在《基于角度检测的悬挂耕深电液监控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土壤黏重潮湿,机具碾压使地表平整度差,耕作时耕深不稳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拖拉机车身俯仰角与悬挂装置提升臂转角的耕深监控方法。该系统主要由耕深检测系统、耕深控制系统和耕深执行系统组成,能预设耕深值和显示实时耕深。耕深检测系统中的角位移传感器测定悬挂装置提升臂转角,车身倾角传感器实时测定不同地表平整度下的拖拉机倾仰角度;耕深控制系统基于检测系统反馈实时耕深发送电信号至耕深执行系统的电磁比例换向阀,控制提升臂转角精准调节耕深至预设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合理设计耕深电液监控系统方案,开展了液压器件的选型和耕深控制装置设计制造与装配。分析了拖拉机常规液压悬挂系统详细结构以及工作过程,确定了耕深电液监控系统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液压悬挂系统油路,确定了电磁比例换向阀,选用SP12-20电子比例阀控制方向,换向阀拥有独立的回油口,能将换向阀直接接回油箱。对装置的排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耕深电液监控系统改装于东方红LX954拖拉机上。(2)分析了机械控制液压悬挂系统耕深调节工作原理,确定耕深自动检测系统以检测悬挂装置提升臂转角和拖拉机车身俯仰角为目标参数,分析悬挂装置连接旋耕机作业时姿态,建立耕深与角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式,构建耕深检测模型,利用角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分别测量提升臂转角和拖拉机车身俯仰角的变化间接确定耕深。完成了角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的设计选型。(3)结合耕深电液监控系统工作原理,为满足监控系统的闭环控制要求,采用位置式PID控制算法运用于监控系统调节耕深。对耕深电液监控系统控制器硬件结构进行分析,确定核心部分为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监控系统总体电路的设计。设计了耕深控制原理图,完成了耕深电液监控系统控制器程序编程,对单片机及其外围电子元器件进行了仿真调试。(4)为检验耕深自动检测系统和液压执行系统对PID控制信号的反应时间,通过Simulink软件建立拖拉机悬挂耕深电液监控装置物理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显示设定目标耕深后,耕深电液监控系统运行0.6 s实现平稳,当地表平整度差导致拖拉机产生车头上仰5°时,系统能实现快速调整三点悬挂系统保持耕深稳定,调整时间约为0.2 s。仿真验证了耕深监控系统能快速响应到达耕深设定值,当地表平整度差时,仍可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满足拖拉机耕深控制的基本要求。(5)田间试验中,为了验证拖拉机悬挂机械控制液压悬挂系统进行田间旋耕作业时,耕作阻力变化波动大,常规力调节法难以保持其耕深均匀,首先进行了拖拉机旋耕作业牵引力测定试验,采用拖拉机悬挂机械控制液压悬挂系统进行田间旋耕作业,将牵引力负载传感器安装于三点悬挂的左、右悬挂下拉杆和上拉杆处,实时监测拖拉机后悬挂装置受到的牵引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旋耕作业时,后悬挂装置上各处的牵引力负载传感器数值均变化很大,说明旋耕机作业耕作阻力变化波动大,力调节法难以保持其耕深稳定。采用耕深自动检测系统准确性试验,获得了系统能检测因倾仰导致的三点悬挂下拉杆悬挂点高度值变化量,调控高度稳定在设定值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耕深自动检测系统的性能;为检验耕深电液监控装置田间作业性能,选择所设计的电液监控系统与原机械控制系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电液监控系统进行旋耕作业,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值在各工况中最大为4.28%,试验后田块各项参数显示耕深标准差和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均低于机械控制系统,表明电液监控系统能提高耕深稳定性,实现良好的稳定耕深效果。
李辉[2](2021)在《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文中提出水稻直播是一种先进的轻简栽培技术,省水省力不减产,尤其是水稻旱直播。但水稻旱直播易受低温和草害影响,针对水稻旱直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旱地水稻覆膜直播种植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水稻覆膜旱直播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技术解决了白色污染并利用了自然降雨。对普通PE地膜与可降解地膜以及传统平作模式与微型垄沟集雨种植模式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两种种植模式均采用大小行距配置:大行距250 mm,小行距120 mm,微型垄沟的垄高即沟深为30-40 mm,在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中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模式综合表现最佳,与平作无覆盖种植模式比较,提高土壤温度10.91-19.5%、发芽率6.54-78.46%、株高59.38%、叶面积45.21%、地上干物质量34.3%、地下干物质量54.41%和粮食产量14.28%。(2)离散元法是散粒物料模拟和装置设计的重要手段,仿真参数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模拟结果的可信度。对本文设计中涉及的物料(石块、土壤和稻种)和机具间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了测量和标定,并采用手持式3D扫描仪进行颗粒模型的构建,提高了颗粒模型的精度,获得的仿真参数和仿真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穴直播机的作业过程,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测试结果间的差异<10%,模型可靠,仿真结果可信。(3)提出的“微型铲+伸缩管”组合式播种方法实现了膜上开孔播种的功能,并有效减少了投种堵塞现象,降低了漏播和重播率,提高了播种质量。对装置的作业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装置的理论计算和设计;滚筒直径为410 mm,12组微型铲和伸缩管均匀的分布在滚筒的圆周上,微型铲的长度为70 mm,装置入土后的重合度为2.7868,有效降低了滚筒作业时的滑移率,保证了穴距的稳定;并采用Solid Works Motion对装置的运动学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Design Expert进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的三因素三水平的离散元仿真实验,以进一步探究装置的投种机理,构建了以播种深度为响应值,前进速度V、伸缩管伸出长度h1和斜切高度h2为变量的回归模型,根据农艺要求寻优得到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V=0.5 m/s,h1=15 mm,h2=15 mm,该作业参数组合下的田间试验结果为穴距合格率、孔穴错位率、播种深度合格率、穴粒数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100%、4.84%、95%、83.33%和3.23%,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满足播种要求。(4)播种层土块破碎以及石块等硬物的排出,为播种和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种床环境,设计的排石辊直径为210 mm,拨石齿长度为100 mm,拨石齿在排石辊上按照螺距为1200 mm,间距为40 mm均匀分布,石块由中间向两侧排出。利用Design Expert创建Box-Behnken Design试验组合,进行了离散元仿真试验研究,构建了石块排出率、排石速率、水平作业阻力以及扭矩为响应值的数学模型,3个因素对石块排出率、排石速率、水平作业阻力以及扭矩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分别为入土深度>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入土深度>旋转速度>前进速度、入土深度>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和入土深度>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寻优得仿真试验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V=0.5 m/s、入土深度H=61 mm和旋转速度n=110 r/min,在该组合条件下仿真试验得到石块排出率y1=85.65%,排石速率y2=35.47块/米,水平作业阻力y3=719.23 N,转矩y4=174.89 N·m,对该作业参数组合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石块排出率为77.23%,该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可信。(5)覆土镇压是北方水稻旱直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地膜的采光率,采用对行覆土的方式,并将排土环口改为镂空的排土孔,减少大的土块或石块落在种子上方,排土孔大小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机组前进速度、覆土圆盘工作转角和覆土圆盘入土深度为因素,覆土量为响应值进行连续试验设计,构建覆土量模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各试验组覆土量信息的采集,对覆土量模型分析得各因素对响应值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覆土圆盘工作转角>覆土圆盘入土深度>机组前进速度。满足覆土量要求,机组前进速度为0.5m/s条件下求得的作业参数组合为覆土圆盘工作转角为21°,覆土圆盘入土深度为50 mm,此时覆土的膜边覆土合格率为93%,种孔覆土合格率为96%,均满足农艺和设计的目标要求。(6)为验证本文设计的穴直播机作业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播种时0-100 mm土层的平均土壤紧实度为133.18 k Pa,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5.35%,作业时机组的工作参数组合为机组前进速度为0.5 m/s,排石辊转速为110 r/min,入土深度为61 mm,伸缩管伸出长度为15 mm,田间试验结果为膜边覆土合格率为91.67%、穴距合格率为95.56%、孔穴错位率为4.26%、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5.56%、穴粒数合格率为91.11%和空穴率为3.23%,满足使用要求。播种后23天采集出苗信息,以穴为单位,平均出苗率为76.73%。综上所述,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模式缓解了水稻直播面临的风险和白色污染,提高了自然降雨的利用率,同时增加了作物的产量;研制的水稻覆膜旱直播机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了行业标准以及实际生产的农艺要求。
张宏建[3](2021)在《现代苹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作为我国第一大水果,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量稳步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优质苹果的最大产区。基肥施肥作为苹果周年生产中最重要的施肥方式,不仅可以供给果树整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养分,为果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施肥质量、增加施肥效果,实现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苹果园基肥施肥仍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作业强度大、施肥效率低、施肥效果差,已严重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基肥施肥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是实现苹果园减肥、提质、增效的关键措施。本文结合苹果树基肥施肥的农艺要求和土壤、肥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设计研发一种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并对其关键技术和作业性能进行试验与研究。重点从苹果树开沟施肥的农艺要求和土壤、肥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入手,设计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整机结构及关键部件,应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其作业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分析土壤、肥料的受力和运动过程,优化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关键结构及作业参数,基于粒形特征构建肥料压碎力预测模型,探究影响肥料破碎的关键粒形特征,减小作业过程中肥料的破碎率。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研制解决了苹果树机械化混合深施有机肥和化肥的难题,提高了基肥施肥的作业效率和效果,对实现苹果树机械化生产和化肥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整机结构设计。结合苹果树开沟施肥的农艺要求,通过理论分析设计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整机结构和开沟装置、施肥装置、开沟深度自动调节装置等关键部件,搭建基于STM32F103的核心控制系统,实现苹果树开沟、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深施、覆土一体化作业。(2)土壤与肥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通过烘干法、环刀法、坚实度测量仪、斜面滑动法、自由跌落法等测量并分析土壤与肥料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为准确建立“土壤”、“肥料”、“土壤-开沟刀”、“肥料-机体”的离散元模型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20%、17.44%、18.72%,土壤密度分别为1.67 g·cm-3、1.76 g·cm-3、1.80 g·cm-3,土壤坚实度分别为1508 Pa、1715 Pa、1848 Pa,土壤休止角分别为35.58°、41.10°、48.20°,土壤泊松比分别为0.36、0.40、0.42;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土壤与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1、0.53、0.58,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8、0.16、0.19,恢复系数分别为0.39、0.50、0.54。有机肥、复合肥含水率分别为8.25%、1.12%,有机肥、复合肥密度分别为1.05 g·cm-3、1.33 g·cm-3,有机肥、复合肥休止角分别为17.71°、16.27°,有机肥、复合肥刚度分别为76.58 N/mm、88.69N/mm;有机肥、复合肥与钢板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30、0.23,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6、0.18,恢复系数分别为0.29、0.38。(3)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开沟作业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开沟机理,建立土壤颗粒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影响开沟作业质量的关键试验因素,在EDEM软件中完成土壤颗粒离散元标定,并以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沟底宽度一致性系数、覆土率为试验指标,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规律,并综合优化各试验因素,得到最优作业参数组合:整机前进速度0.8 m/s、开沟刀转速348 r/min、开沟刀偏转角32°,此时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8.33%、沟底宽度一致性系数为96.32%、覆土率为81.53%。(4)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混合深施肥技术研究。研究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施肥机理,建立肥料颗粒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影响施肥作业质量的关键试验因素——排肥螺旋转速、排肥链轮转速、传送带转速、导板角度,并以化肥均匀分布系数、有机肥均匀分布系数、混合肥均匀分布系数为试验指标,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规律,并综合优化各试验因素,得到最优作业参数组合:排肥螺旋转速70r/min、排肥链轮转速45 r/min、传送带转速200 r/min、导板角度35°,此时化肥均匀分布系数为93.58%、有机肥均匀分布系数为91.12%、混合肥均匀分布系数为95.25%。(5)基于粒形特征的肥料筛选技术研究。为减小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作业过程中肥料的破碎率,自主研发基于双目视觉的肥料粒形特征测定仪,无损测量复合肥与有机肥颗粒的粒形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和改进差分进化算法构建肥料压碎力的预测模型,并根据此预测模型探究影响肥料破碎的关键粒形特征参数,得到复合肥与有机肥的粒度优化范围分别为4.30~5.44 mm和3.90~4.60 mm,为肥料筛选提供理论依据。(6)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整机研制、性能试验和田间试验。根据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设计参数完成整机研制,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开沟、施肥机械作业质量评价试验方法,以开沟深度一致性、施肥均匀度和肥料破碎率等为关键试验指标,对机具作业效果进行性能验证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后有机肥、复合肥的破碎率均小于筛选前各肥料的破碎率,肥料的压碎力预测模型及粒度优化范围合理有效;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可一次实现果园双行开沟、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深施、覆土一体化作业,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5.25%、沟底宽度一致性系数不小于95.59%、覆土率不小于81.09%、有机肥分布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1.92%、化肥分布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2.40%、混合肥分布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4.02%,评价指标符合果树开沟施肥的技术要求。
朱慧超[4](2021)在《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技术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小麦种植规模较大,但配套播种机械智能化率与作业精细程度不足,实用化智控精量播种机械较少。针对传统小麦播种机械断垄、疙瘩苗现象众多的问题,本研究以前期经验与数据为参考,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针对小麦种子粒径小而不规则的特点,以液压控制的气吸式精量播种器为研究核心,深入探讨了当前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的播种器设计问题、传动动力来源和精量控制问题,并以稳定性、合理性为配置基础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经样机试验验证,该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在以淄麦28为播种对象的条件下,选用-2.5k Pa风机负压,70 rev/min马达转速为最优参数,播种效果符合小麦播种国家标准,且播种性能较好。本研究具体工作有:(1)采用多种工具对小麦麦种进行了物理特性测量,并基于此对气吸式播种器的相关机构进行了设计,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有限元和离散元仿真,得到了播种器最优结构与最佳负压值。测得试验用小麦麦种千粒重44.68g,麦粒密度1.25g/cm3,粒宽为3.47mm,含水率为3.78%,据此对播种器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改进风道、增加吸孔、改良孔型的方式,运用EDEM和FLUENT软件结合流体力学、机械动力学、理论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分别对播种器的落种以及吸种进行了离散元仿真和有限元仿真,对播种器的三种吸孔孔型、两种风管器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及选优,最终设计了一款采用-2.5k Pa负压值、直筒式风机气压管、直筒型吸孔的气吸精量播种器。(2)设计了一套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控制阀设计,依托于拖拉机本身液压系统,可以为风机马达和播种盘马达提供动力,解决了播种器的吸力来源和吸种盘转动动力来源问题。(3)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建立了一套BP-PID控制模型,该模型结合速度反馈传感器,可实现实时的电-液-速度控制。对该模型结合液压传动、微电子技术知识,通过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式,仿真验证了电液比例控制模型的控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控制模型,可实现对播种器吸盘转速跟随牵引器速度进行自我调节的电液比例控制,进而实现播种精量化、实时化、智能化。(4)为整机系统设计了反馈系统并配备了人机交互系统,可实时反馈、显示精量播种的速度、故障等重要参数。通过样机对该系统进行了试制,在该系统以及控制模型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样机播种试验结果符合小麦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播种变异性较好,整体稳定性高、控制性好、智能化高。
赵金[5](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韩静[6](2020)在《基于微波多普勒效应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农业生产中对颗粒肥料的施播量测量的需求,以微波多普勒效应为基本原理,设计了颗粒肥料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研究微波多普勒信号的频率、浓度与颗粒肥料质量流量的关系,对多普勒信号进行滤波去噪、频带细化、阈值谱峰搜寻等算法分析,优化系统,实现微波多普勒法在农业施肥中的应用。通过施肥作业中颗粒肥料流量的实时监测,为精量施肥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对促进精量施肥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分析、算法研究、模型改进及试验处理等方面,对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对三种颗粒肥料进行物理力学特性分析以磷酸二铵、尿素和氮钾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得肥料颗粒的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三种颗粒肥料球形度均为80%以上,出厂时颗粒肥含水率最高不超过2.35%,颗粒密度最高为1.53g/cm3,容积密度最高为1.67g/cm3,休止角最大为38.5°。颗粒肥料的含水率与刚度系数和破碎力成反比。2.构建多普勒回波信号与颗粒肥料的下落速度、排肥管道颗粒浓度的关系根据多普勒回波信号中所包含的频率及能量信息特征,得到频率与颗粒肥料下落速度、功率与排肥管道颗粒浓度的关系,确定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模型。通过微波多普勒信号频谱算法对比分析,采用Zoom-FFT复调制细化算法及周期图法(直接法)得到肥料颗粒的浓度参数。3.颗粒肥料流量测量装置结构设计及微波多普勒回波信号的滤波去噪通过颗粒肥料流量检测装置的台架试验,采集微波多普勒回波信号,选择EMD分解并保留模态混叠分量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保留有效回波信号特征的平滑曲线。得到滤波去噪信号的互相关系数R为8.693、信噪比为0.962、相对能量比为0.049。4.微波多普勒信号阈值谱峰搜寻及台架试验针对排肥量频谱信号中存在的频谱混叠、栅栏现象和谱线泄漏等现象,在Zoom-FFT复调制细化的过程中,选择旁瓣效果性能良好的Nuttall(4项3阶)窗函数,减少频谱分析的误差。采用阈值谱峰搜寻得到颗粒肥料的平均下落速度,通过功率谱密度计算,得到排肥管道中不同测量高度下颗粒肥料下落速度与浓度的反比关系。5.单通道及多通道排肥台架试验通过2F-12型变量施颗粒化肥试验台完成单一品种及混合品种颗粒肥料排肥试验。通过修正经验模型参数将颗粒肥料质量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减小到0.20%-2.80%之间。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在0.30%-0.67%之间,播种施肥电子监视仪能够正确判断出异常工作状态的肥管序号及空堵等异常情况。6.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田间性能试验设计了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通过秋施肥田间试验验证,排肥管的测量排肥量与实际排肥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平均误差为8.58%,各排肥管道测量值的变异系数为0.91%,2条垄施肥量的变异系数为0.25%,空堵试验报警准确率为98.75%。
闫祥海[7](2020)在《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拖拉机是量大面广的重要农业动力装备,“中国制造2025”及“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对拖拉机产品创新发展提出了以智慧农业、精准农业为目标,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拖拉机新产品向大功率、高速、低耗、智能方向和高效复式的现代作业方式发展的新要求。动力换挡传动系(PST)是拖拉机的关键动力传动部件,可实现作业过程中动力不中断自动换挡,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拖拉机,使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及作业效率得到了显着提高。试验验证作为先进产品开发研制的重要技术之一,贯穿于产品需求分析、设计、研制、使用等全生命周期。虚拟试验将计算机仿真技术、测控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产品的性能试验、指标考核、品质评价提供了试验新技术,将试验环境、试验系统和试验产品转换为数字化模型,测试参数的修改、控制策略的优化、试验过程的控制等在计算机上运行,消耗少、周期短、零排放,可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先验指导。本研究为提高PST虚拟试验的系统可扩展性、模型重用性、模型互操作性及实时性,设计了基于体系架构的PST虚拟试验系统。通过研究PST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发了涵盖模型构建、试验设计、试验运行、试验管理及试验结果评价功能的虚拟试验支撑平台,对开展拖拉机PST性能试验验证奠定了基础。研究了PST虚拟试验体系构建关键技术。根据PST试验特征,分析了PST虚拟试验功能和性能需求,研究了PST虚拟试验系统构建及运行原理。在对比分析高层体系结构(HLA)与数据分发服务(DDS)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HLADDS复合体系的PST虚拟试验系统框架,开发了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虚拟试验系统支撑平台,为提高系统可扩展性、模型重用性、模型互操作性和实时性提供了框架支撑。研究了PST虚拟试验体系互连关键技术。在分析HLA、DDS数据交互机理及数据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对比了3种HLA与DDS互连方案,制定了基于桥接组件的PST虚拟试验系统数据交互方案。基于元模型理论和Rational Rose平台建立了桥接组件元模型和组件UML模型,制定了模型映射规则。利用Rational Rose双向工程功能,对桥接组件UML模型进行了代码转换,生成了插件框架代码。提出了基于桥接组件的虚拟试验时间推进方式和基于最小时间戳下限(LBTS)的虚拟试验时间推进算法,完善了PST虚拟试验系统数据交互机制。研究了PST虚拟试验体系建模关键技术。分析了模型改造的体系建模方法,在PST多领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PST机械组件、PST液压组件、PST控制组件和基于Access数据库的载荷组件。分析了组件间消息对应关系,对仿真组件和载荷组件进行了HLA封装。建立了PST试验台架组件和PST控制器组件,对其进行了DDS数据类型和主题封装。实现了PST仿真组件、载荷组件和物理组件与PST虚拟试验系统的融合。研究了PST虚拟试验管理与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分析了试验管理组件运行原理,对虚拟试验基本指令格式进行了定义,开发了试验流程基本指令集库,利用XML Schema语言定义了标准的虚拟试验流程文件格式。分析了PST虚拟试验结果数据特征及数据管理原理,利用实体-联系图(E-R图)描述了数据管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开发了基于数据库与版本控制系统(VCS)的试验管理组件数据管理功能。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了试验管理组件静态类图和动态活动图,开发了界面友好的试验管理组件。对试验监控组件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基于Lab VIEW软件开发了试验监控组件。研究了PST虚拟试验验证关键技术。测取了拖拉机机组犁耕、旋耕和驱动耙3种作业田间实验的PST输出轴转矩载荷,采用经验模态分解软阈值降噪方法对载荷进行了预处理,采用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算法抑制了载荷分解过程中出现的端点效应。通过对载荷频次外推与合成,建立了典型单工况、综合多工况下PST虚拟试验验证载荷环境。对试验数据中隐含的PST挡位、作业工况和换挡信息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提取。研究了基于灰度关联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法的虚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一致性检验方法。对桥接组件数据传输时延和传输吞吐量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桥接组件满足系统设计需求。对PST电控单元性能、换挡离合器接合规律、起步品质和换挡品质进行了虚拟试验,虚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证明了PST虚拟试验系统的有效性。研发的虚拟试验系统具有可扩展、模型重用、模型互操作及实时的优势,为拖拉机新产品的开发验证提供了新方法与技术。
王杰[8](2020)在《云南山地深松施肥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农业实践中,有机肥不但能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效防治土壤传染病。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近年来有机肥总生产规模达到600多万吨/年,施用商品有机肥的作物面积达到300万亩左右。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在商品有机肥的施用量会大幅增加。因此,云南亟需一款针对商业有机肥的深松施肥机。本文通过实际实验测定某商品有机肥特性参数,为理论设计提供基础参数,结合仿真分析检测排肥效果,设计加工了一款适用云南山地地形的深松施肥机,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深松施肥机作业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测定有机肥颗粒的几何参数(三维尺寸、球形率)、物理参数(真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含水率)和力学参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碰撞恢复系数)。(2)深松施肥机的整机设计。本课题的最大创新点是排肥器装置采用下料段—变径变螺距螺旋叶片,传输段—等径等螺距螺旋叶片,下料段—双螺距螺旋叶片,保证颗粒肥料在排肥桶中运动流畅的同时能够满足实际施肥量。(3)仿真分析。用离散元软件EDEM对颗粒肥料在排肥器中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肥料颗粒的运动规律。(4)制作样机、田间试验。检验深松施肥机的整体工作性能。探究深松施肥机的变径变螺距段螺距个数和排肥轴转速与排肥量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深松施肥机的深松和施肥合格率。试验结果,深松施肥机的排肥轴变径变螺距段螺距个数为3个时,排肥量的稳定性变异系数为6.93%-7.5%,施肥深度合格率为80%,深松深度的合格率为87%,完全满足行业标准。
李凯[9](2020)在《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液压加载试验台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十二五及十三五计划的推进和实施,农业机械化被上升到十大战略计划,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高效快速发展,拖拉机在农业机械中占有非常庞大的比重。对拖拉机来说,悬挂系统的提升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对拖拉机整机使用性能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拖拉机提升系统提升能力进行下线检测,对于判断拖拉机整机制造质量是否合格至关重要。拖拉机液压悬挂提升承载性能的检测是拖拉机重点检测环节,现阶段国内外的检测标准和检测试验基本是对拖拉机出厂性能进行检测,即针对拖拉机悬挂系统最大提升力、运动行程、静沉降等指标进行试验检测,检测试验准备周期和检测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且自动化程度低。而目前对于拖拉机提升系统的下线检测,即对提升系统额定提升力、提升行程、提升时间、提升次数和静沉降关键指标的全面检测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成熟的方法。因此,本论文针对洛阳市某生产企业的要求,研究和设计了一套先进高效,检测指标全面的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液压加载试验平台。本试验台采用高效安全的液压加载方式、根据杠杆原理进行快速挂接、利用PLC自动化电控操控手段,能对不同型号不同功率拖拉机进行高效快速检测,检测范围涵盖提升系统额定提升力、提升行程、提升时间、提升次数和静沉降全面检测的指标,为拖拉机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对拖拉机提升系统检测试验需求的研究,结合拖拉机工作情况和现有的开发经验,对设计的液压加载试验台工作原理和实际工况要求做了阐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加载试验台方案的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和分析选择最终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利用UG对加载试验台的机械结构进行三维模型建立,完成试验台的总体结构设计。(2)加载试验台主要由机械电控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其中液压加载系统是整个试验台的动力源以及主要的工作执行装置。因此,对于液压加载系统的设计、整个试验台的兼容配合度、以及液压泵站的安全节能性决定了整个试验台的使用效率与稳定性,本论文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绘制原理图以及电控中的液压元件执行表,并对其原理和功能进行总体说明。(3)基于液压系统的设计,利用Amesim建立了试验台液压系统模型,选定合适的子模型及设定参数得到液压加载缸和电磁阀的工作曲线图,并对所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试验台的液压系统可靠性。(4)电控是整个液压加载试验台的控制中心,本文对试验台的电控装置进行设计,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液压泵站为试验台提供动力,利用电控装置控制电机、电磁比例溢流阀和和电磁换向阀,从而控制液压缸的加载和试验动作,完成对电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5)完成试验台的搭建、安装和试验方法步骤的设计,对拖拉机悬挂总成进行提升能力的检测试验,并对设计的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试验台的性能进行评价。
吴腾飞[10](2019)在《小型遥控式履带拖拉机转向性能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西南丘陵地区因田块小适合发展小型履带式农业机具,优良的履带式农业机具在各项田间作业时,不仅要有很好的通过性能,而且还要有稳定的转向性能,履带转向性能主要包括转向角速度、最小转向半径、发动机载荷增长情况等。本文将小型履带式拖拉机的操纵系统改制为遥控系统,在此基础上对样机进行试验研究,以自制转向测试系统为工具,以遥控式履带拖拉机转向性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直线性能、转向半径、转向周期、转向消耗功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建立了遥控系统结构方案。分析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设计,绘制全部样机图纸,改制出样机,进行样机的试验。经试验,遥控系统安全可靠,其控制范围可达1500 m,转向测试灵敏度为0.5s/40°,达到了项目提出的要求。(2)建立了履带车辆转向时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履带车辆大半径转向和小半径转向时转向功率消耗的影响因素,其与地面摩擦系数f,驱动轮行驶速度V1、V2,机车质量G,转向阻力系数μ,履带结构参数L/B等因素相关联。(3)完成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以52单片机作为核心,与接近传感器、三轴磁组传感器、1602液晶显示屏等元器件组成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结合软件程序的开发编程完成了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实现转向角速度、履带左右两侧驱动轮速度、转向半径的实时测量和显示。经试验表明: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精度为0.928,可用作本项目测试试验使用。(4)进行履带拖拉机转向性能试验。通过实验测得,直线行驶平均偏驶率为0.72%,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最小转向半径为0.043 m;最小转向周期为15.85 s。对履带式拖拉机进行单因素和全因素试验。经单因素试验,得到转向半径R、转向速度V,机车质量G对转向功率具有显着影响,并确定三因素显着范围。经全因素试验,得到三个因素的对转向功率显着顺序为:转向速度V,机车质量G,转向半径R,转向功率的二次项回归方程为:Pw=6861.4-247.06R+269.75V+200.81G+59RV+69.88RG-34VG-38.14R2-224.76V2-105.14G2转向半径R为0.9 m、转向速度V为1.2 m/s、机车质量为600 Kg时,转向消耗的功率最小。
二、拖拉机检测及测定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拖拉机检测及测定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角度检测的悬挂耕深电液监控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耕深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耕深自动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电控液压悬挂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2.1 液压悬挂系统工作原理 |
2.2.2 耕深电液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2.3 液压悬挂系统设计 |
2.3.1 液压悬挂系统的油路设计 |
2.3.2 液压缸基本参数确定 |
2.3.3 主控阀——电磁比例换向阀 |
2.4 电控液压悬挂系统改装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深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作业机组姿态分析 |
3.3 基于角度检测耕深的模型建立 |
3.4 基于角度检测耕深的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深电液控制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耕深电液控制算法分析 |
4.2.1 PID控制算法简介 |
4.2.2 PID控制原理 |
4.2.3 位置式PID控制技术 |
4.2.4 PID控制设计 |
4.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3.1 控制芯片选型分析 |
4.3.2 控制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4.3.3 电控系统总体电路 |
4.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1 软件运行环境 |
4.4.2 控制系统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深监控系统动态仿真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仿真环境与方法 |
5.3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1 控制系统模型 |
5.3.2 液压系统模型 |
5.3.3 悬挂机构模型 |
5.3.4 拖拉机倾仰产生的干扰模型 |
5.4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田间试验 |
6.1 引言 |
6.2 试验目的和条件 |
6.2.1 试验目的 |
6.2.2 试验条件 |
6.2.3 试验前田间环境测定 |
6.3 试验方法 |
6.3.1 拖拉机旋耕作业牵引力测定试验 |
6.3.2 自动检测系统准确性试验 |
6.3.3 耕深电液监控装置田间作业性能试验 |
6.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6.4.1 牵引力测定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2 自动检测系统准确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3 耕深电液监控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符号注释说明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申报专利 |
致谢 |
(2)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外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
1.3 现有水稻旱地穴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地膜性能 |
2.2.3 试验设计 |
2.2.4 采样与测量 |
2.2.5 统计与分析 |
2.3 田间试验结果 |
2.3.1 土壤温度 |
2.3.2 发芽率 |
2.3.3 幼苗生长 |
2.3.4 产量 |
2.3.5 地膜降解进程 |
2.3.6 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
2.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散元仿真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料的本征参数测定 |
3.2.1 含水率 |
3.2.2 密度 |
3.2.3 外形尺寸 |
3.2.4 恢复系数 |
3.3 物料颗粒模型构建 |
3.4 物料离散元模型标定 |
3.4.1 土壤和稻种休止角测定与离散元标定 |
3.4.2 石块斜面试验与离散元标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覆膜旱直播机总体设计 |
4.1 引言 |
4.2 旱地水稻穴直播农艺要求 |
4.3 设计原则 |
4.4 总体方案设计 |
4.5 整机传动方案 |
4.6 工作原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播种机理与装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播种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5.2.1 总体结构 |
5.2.2 工作原理 |
5.3 播种机理研究 |
5.3.1 取种过程 |
5.3.2 运种过程 |
5.3.3 投种过程 |
5.4 关键部件设计 |
5.4.1 滚筒设计 |
5.4.2 驱动滑道设计与仿真 |
5.4.3 微型铲与伸缩管设计 |
5.4.4 分种装置设计 |
5.4.5 平行四杆机构设计 |
5.5 电控系统设计 |
5.5.1 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5.5.2 电控系统的组成 |
5.6 基于EDEM的投种过程研究 |
5.6.1 仿真模型与参数 |
5.6.2 仿真试验设计 |
5.6.3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4 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
5.6.5 最佳参数组合 |
5.7 田间试验 |
5.7.1 田间条件 |
5.7.2 数据采集 |
5.7.3 试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种床整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6.1 引言 |
6.2 种床整理装置的结构与设计 |
6.2.1 总体结构 |
6.2.2 工作原理 |
6.2.3 驱动辊与拨石齿设计 |
6.2.4 压槽辊设计 |
6.3 基于EDEM的种床整理装置设计与优化 |
6.3.1 仿真模型与参数 |
6.3.2 仿真试验设计 |
6.3.3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4 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
6.3.5 最佳作业参数组合 |
6.4 传动系统设计 |
6.4.1 带轮减速系统设计 |
6.4.2 单级锥齿轮减速系统设计 |
6.4.3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系统设计 |
6.5 田间试验 |
6.5.1 试验条件 |
6.5.2 数据采集 |
6.5.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覆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7.1 引言 |
7.2 覆土装置的结构组成与理论分析 |
7.2.1 总体结构 |
7.2.2 工作原理 |
7.2.3 滚筒与带状螺旋设计 |
7.2.4 排土孔尺寸与调整 |
7.2.5 覆土圆盘的选型 |
7.2.6 镇压轮的选择 |
7.3 田间覆土作业模型构建 |
7.3.1 试验设计 |
7.3.2 试验方法 |
7.3.3 数据采集 |
7.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稻覆膜旱直播机田间试验 |
8.1 试验条件 |
8.2 田间试验 |
8.2.1 田间作业性能参数测定 |
8.2.2 田间试验测定结果 |
8.3 出苗情况测定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3)现代苹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苹果园基肥施肥的机械化农艺要求 |
1.3 国内外基肥施肥装备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整机结构设计 |
2.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整机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2 关键部件设计 |
2.2.1 机架设计 |
2.2.2 开沟装置设计 |
2.2.3 化肥排肥装置设计 |
2.2.4 有机肥排肥装置设计 |
2.3 控制系统设计 |
2.3.1 开沟深度自动调节原理 |
2.3.2 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2.3.3 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土壤与肥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土壤物理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
3.1.1 土壤样本采集 |
3.1.2 土壤含水率 |
3.1.3 土壤密度 |
3.1.4 土壤坚实度 |
3.2 土壤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
3.2.1 土壤休止角 |
3.2.2 土壤静摩擦系数 |
3.2.3 土壤动摩擦系数 |
3.2.4 土壤恢复系数 |
3.2.5 土壤泊松比 |
3.3 肥料物理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
3.3.1 肥料样本采集 |
3.3.2 肥料含水率 |
3.3.3 肥料密度 |
3.4 肥料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
3.4.1 肥料休止角 |
3.4.2 肥料静摩擦系数 |
3.4.3 肥料动摩擦系数 |
3.4.4 肥料恢复系数 |
3.4.5 肥料刚度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4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开沟作业关键技术研究 |
4.1 土壤颗粒运动学分析 |
4.1.1 土壤颗粒上升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
4.1.2 土壤颗粒碰撞回落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
4.1.3 土壤颗粒直接回落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
4.2 土壤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
4.2.1 接触模型选取 |
4.2.2 本征参数确定 |
4.2.3 接触参数标定 |
4.3 离散元模型建立与试验 |
4.3.1 离散元模型建立 |
4.3.2 开沟作业评价指标 |
4.3.3 试验仿真过程与分析 |
4.4 单因素试验 |
4.4.1 试验设计 |
4.4.2 试验结果 |
4.4.3 单因素效应分析 |
4.5 正交试验 |
4.5.1 试验设计 |
4.5.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4.5.3 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
4.5.4 模型参数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混合深施肥技术研究 |
5.1 混合深施肥技术评价指标 |
5.1.1 化肥施肥均匀度 |
5.1.2 有机肥施肥均匀度 |
5.1.3 混合肥施肥均匀度 |
5.2 肥料颗粒运动学分析 |
5.2.1 化肥颗粒从动运动特性分析 |
5.2.2 有机肥颗粒从动运动特性分析 |
5.2.3 肥料颗粒主动运动特性分析 |
5.3 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与试验设计 |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2 接触模型选取 |
5.3.3 全局参数设置 |
5.3.4 仿真试验设计 |
5.4 试验结果分析与参数优化 |
5.4.1 仿真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5.4.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5.4.3 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
5.4.4 模型参数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粒形特征的肥料筛选技术研究 |
6.1 肥料粒形特征表征方法 |
6.1.1 肥料三轴特征 |
6.1.2 肥料圆度 |
6.1.3 肥料球度 |
6.1.4 肥料粒度 |
6.2 肥料粒形特征测定仪 |
6.2.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6.2.2 图像采集控制系统 |
6.2.3 肥料粒形特征提取过程 |
6.3 肥料压碎力预测模型的构建 |
6.3.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6.3.2 支持向量机回归 |
6.3.3 组合核函数构建 |
6.4 肥料压碎力预测模型的优化及验证 |
6.4.1 预测模型参数优化 |
6.4.2 肥料粒度优化范围 |
6.4.3 预测模型验证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7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性能试验与田间试验 |
7.1 性能试验 |
7.1.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7.1.2 开沟性能试验 |
7.1.3 施肥性能试验 |
7.1.4 肥料筛选试验 |
7.2 田间试验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4)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技术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小麦精量播种器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液压气吸式小麦精量播种器研究的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课题研究基础及整体设计方案 |
2.1 课题研究基础 |
2.1.1 初代小麦精量播种机 |
2.1.2 次代小麦精量播种机 |
2.2 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整体设计方案 |
2.2.1 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整体结构设计 |
2.2.2 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播种器部分设计 |
2.3 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控制结构框图 |
2.4 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 |
2.5 章节小结 |
3 播种器部件设计及仿真 |
3.1 麦种物理特性测定 |
3.1.1 试验材料与研究目的 |
3.1.2 麦种千粒重 |
3.1.3 麦种含水率 |
3.1.4 麦种粒径宽度 |
3.1.5 麦种密度 |
3.1.6 参数总结 |
3.2 播种器吸种盘及储种腔设计 |
3.3 播种器型孔设计与仿真模拟 |
3.3.1 播种器有限元气吸仿真软件概述 |
3.3.2 播种器有限元气吸仿真原理 |
3.3.3 播种器有限元气吸仿真步骤 |
3.3.4 播种器有限元气吸仿真分析 |
3.4 播种器麦种落种离散元仿真 |
3.4.1 播种器麦种落种离散元仿真软件概述 |
3.4.2 播种器麦种落种离散元仿真步骤 |
3.4.3 播种器麦种落种离散元仿真分析 |
3.5 章节小结 |
4 播种器动力设计及仿真 |
4.1 风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
4.1.1 风机的选型 |
4.1.2 风机液压系统设计 |
4.2 播种器转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 |
4.2.1 电液比例换向阀控制原理及选型 |
4.2.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4.2.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其他硬件选型与设计 |
4.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BP神经网络算法概述 |
4.3.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仿真软件概述 |
4.3.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元件模型 |
4.3.4 BP-PID电液控制系统算法模型 |
4.3.5 BP-PID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4 播种器报警系统 |
4.5 章节小结 |
5 样机试制与试验 |
5.1 样机试制 |
5.2 样机试验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5)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充种沟的设计 |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
2.3.4 投种片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
3.2.6 仿真试验 |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整机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
5.1 机具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微波多普勒效应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颗粒物料流量测量方法 |
1.2.2 多普勒信号频谱分析算法 |
1.2.3 微波多普勒信号滤波去噪方法 |
1.2.4 微波多普勒信号频率解算及谱峰搜寻算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颗粒肥料物理和力学性质试验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2 颗粒肥物理力学特性测定 |
2.2.1 颗粒肥的形状及几何平均等效粒径的测定 |
2.2.2 颗粒肥含水率的测定 |
2.2.3 颗粒肥密度的测定 |
2.2.4 颗粒肥休止角的测定 |
2.2.5 颗粒肥料刚度系数的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3 微波多普勒颗粒肥料流量测量 |
3.1 微波多普勒效应原理 |
3.2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的计算 |
3.2.1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定义 |
3.2.2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方法 |
3.3 颗粒肥料速度测量原理 |
3.3.1 微波多普勒频率 |
3.3.2 微波多普勒信号频谱分析算法 |
3.3.3 Zoom-FFT对颗粒肥料速度的分析 |
3.4 颗粒肥料浓度测量原理 |
3.4.1 微波多普勒功率 |
3.4.2 微波多普勒信号功率谱估计 |
3.5 微波多普勒颗粒肥料测量系统设计 |
3.5.1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检测系统结构 |
3.5.2 系统硬件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微波多普勒信号小波阈值滤波去噪 |
4.1 经验模态分解(EMD) |
4.1.1 经验模态分解原理 |
4.1.2 时空滤波分析 |
4.1.3 IMF的模态混叠分量识别 |
4.2 微波多普勒信号模态混叠分量的小波去噪 |
4.2.1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4.2.2 模态混叠分量的小波阈值去噪 |
4.3 微波多普勒信号重构 |
4.4 基于EMD-Wavelet方法的微波多普勒信号滤波去噪 |
4.4.1 微波多普勒信号的EMD分解 |
4.4.2 模态混叠分量的确定 |
4.4.3 EMD与小波阈值去噪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微波多普勒信号的频率解算及阈值谱峰搜寻算法 |
5.1 频谱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
5.2 复调制细化算法 |
5.3 窗函数的选择 |
5.4 Zoom-FFT细化谱阈值谱峰搜寻 |
5.4.1 阈值谱峰搜寻及阈值设置 |
5.4.2 颗粒肥料下落速度测量 |
5.4.3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功率谱密度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台架试验 |
6.1 单通道颗粒肥流量测量 |
6.1.1 速度测量试验 |
6.1.2 浓度计算 |
6.1.3 混合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 |
6.2 多路颗粒肥料流量测量 |
6.2.1 试验设备 |
6.2.2 车载终端人机界面 |
6.2.3 多路排肥一致性试验 |
6.2.4 排肥管空堵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系统设计与田间试验 |
7.1 测量系统总体结构 |
7.2 试验时间、地点、内容 |
7.3 试验材料及施肥作业 |
7.4 试验结果 |
7.4.1 作业面积的统计 |
7.4.2 施肥量统计分析 |
7.4.3 排肥管空堵情况试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ST原理、结构及试验技术 |
1.2.1 PST原理与结构 |
1.2.2 PST性能与评价方法 |
1.2.3 PST试验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PST虚拟试验原理、方法与现状 |
1.3.1 虚拟试验概念与原理 |
1.3.2 PST虚拟试验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3 虚拟试验系统构建方法与特点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构建 |
2.1 PST虚拟试验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功能需求 |
2.1.2 系统性能需求 |
2.2 PST虚拟试验系统构建原理 |
2.2.1 功能实现模块 |
2.2.2 数据传输模块 |
2.2.3 运行管理模块 |
2.3 PST虚拟试验系统设计 |
2.3.1 支撑体系对比分析 |
2.3.2 基于HLA的虚拟试验系统 |
2.3.3 基于HLA-DDS的虚拟试验系统 |
2.3.4 虚拟试验系统硬件支撑平台 |
2.4 PST虚拟试验系统技术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桥接组件开发 |
3.1 HLA与 DDS数据交互机理 |
3.1.1 HLA体系数据交互机理 |
3.1.2 DDS体系数据交互机理 |
3.1.3 体系间数据映射关系 |
3.2 基于桥接组件的HLA与 DDS互连 |
3.2.1 HLA与 DDS互连方案设计 |
3.2.2 桥接组件结构原理分析 |
3.3 基于元模型的桥接组件开发 |
3.3.1 元模型理论 |
3.3.2 桥接组件元模型 |
3.3.3 基于元模型的桥接组件UML模型 |
3.3.4 模型映射及桥接组件插件生成 |
3.4 虚拟试验系统时间管理 |
3.4.1 时间推进方式 |
3.4.2 时间推进算法 |
3.5 小结 |
第4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建模 |
4.1 基于体系的多领域建模方法 |
4.1.1 HLA多领域建模方法 |
4.1.2 DDS多领域建模方法 |
4.2 系统仿真组件建立 |
4.2.1 PST机械组件 |
4.2.2 PST液压组件 |
4.2.3 PST控制组件 |
4.3 系统载荷组件建立 |
4.3.1 载荷数据库 |
4.3.2 载荷组件SOM |
4.3.3 组件间消息映射关系 |
4.4 系统物理组件建立 |
4.4.1 PST试验台架组件 |
4.4.2 PST控制器组件 |
4.5 组件接口封装 |
4.5.1 仿真组件HLA封装 |
4.5.2 载荷组件HLA封装 |
4.6 小结 |
第5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试验管理与监控 |
5.1 试验管理组件运行原理 |
5.1.1 试验管理组件架构 |
5.1.2 试验管理组件流程基本指令 |
5.1.3 试验管理组件流程文件 |
5.1.4 试验管理组件数据管理 |
5.2 试验管理组件设计 |
5.2.1 试验管理组件静态类图 |
5.2.2 试验管理组件动态活动图 |
5.2.3 试验管理组件界面 |
5.3 试验监控组件运行原理及设计 |
5.3.1 试验监控组件运行原理 |
5.3.2 基于LabVIEW的试验监控组件设计 |
5.4 小结 |
第6章 PST虚拟试验系统产品试验验证 |
6.1 试验验证载荷环境建立 |
6.1.1 田间实验载荷获取 |
6.1.2 EMD软阈值载荷降噪 |
6.1.3 载荷统计特性分析 |
6.1.4 载荷频次外推与合成 |
6.2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
6.2.1 试验关键参数提取 |
6.2.2 基于一致性检验的试验数据有效性评估 |
6.3 系统桥接组件性能测试与分析 |
6.3.1 数据传输时延性能测试与分析 |
6.3.2 数据传输吞吐量性能测试与分析 |
6.4 虚拟试验系统试验验证分析 |
6.4.1 电控单元虚拟试验分析 |
6.4.2 离合器接合规律虚拟试验分析 |
6.4.3 起步品质虚拟试验分析 |
6.4.4 换挡品质虚拟试验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 I 桥接组件代码框架文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云南山地深松施肥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国内深松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深松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有机肥的特性测定 |
2.1 有机肥几何特性参数测定 |
2.1.1 试验目的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1.4 试验结果 |
2.2 有机肥物理特性参数测定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2.4 试验结果 |
2.3 有机肥力学特性参数测定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方法 |
2.3.3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3.4 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深松施肥机的总体结构设计 |
3.1 深松施肥机的整体方案确定 |
3.1.1 设计要求 |
3.1.2 整机设计方案 |
3.1.3 整机工作原理 |
3.2 机架和行走装置的设计 |
3.2.1 机架的设计 |
3.2.2 行走装置的设计 |
3.3 排肥装置的设计 |
3.3.1 排肥器的选择 |
3.3.2 变径变螺距螺旋叶片参数化模型建立 |
3.3.3 变径变螺距螺旋叶片参数计算 |
3.3.4 等径等螺距螺旋叶片参数确定 |
3.3.5 双螺距螺旋叶片参数确定 |
3.4 肥箱和深松装置设计 |
3.4.1 肥箱的设计 |
3.4.2 深松装置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深松施肥机排肥器的仿真分析 |
4.1 EDEM软件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肥料颗粒的离散元模型建立 |
4.2.2 排肥器几何模型建立 |
4.2.3 仿真参数的设定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设计 |
4.3.2 仿真结果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深松施肥机样机加工及试验分析 |
5.1 样机的加工制作 |
5.2 田间试验 |
5.2.1 试验设备与试验田气象数据 |
5.2.2 深松施肥机的排肥量验证试验 |
5.2.3 深松施肥机的排肥量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
5.2.4 深松施肥机的排肥量稳定性分析 |
5.2.5 深松施肥机施肥深度检测分析 |
5.2.6 深松施肥机深松深度检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9)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液压加载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拖拉机提升系统研究现状 |
1.3 拖拉机提升系统检测研究现状 |
1.3.1 拖拉机提升系统性能检测研究现状 |
1.3.2 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研究现状 |
1.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液压加载试验台工况分析及试验台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检测试验工况分析及试验台工作原理 |
2.2.1 检测节拍和地基工况分析 |
2.2.2 液压部分工况分析 |
2.2.3 电控部分工况分析 |
2.3 拖拉机液压提升下线检测试验台总体设计 |
2.3.1 试验方案一 |
2.3.2 试验方案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液压加载系统设计要求 |
3.2.1 液压加载系统概况 |
3.2.2 液压加载系统执行元件能够完成的动作 |
3.3 液压加载油缸运动分析 |
3.3.1 液压加载油缸速度设计 |
3.3.2 液压加载油缸负载分析 |
3.4 液压加载系统参数确定 |
3.4.1 液压系统初选压力 |
3.4.2 液压加载油缸主要参数设计 |
3.4.3 拖拉机提升时液压加载油缸被动吸油最大流量 |
3.4.4 油泵供给液压加载油缸最大流量 |
3.4.5 微型液压缸所需流量 |
3.4.6 液压系统参数确定 |
3.5 液压加载系统技术方案的设计 |
3.5.1 液压加载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
3.5.2 液压加载系统运行原理说明 |
3.6 液压加载系统液压元件的选取 |
3.6.1 液压油泵的选择 |
3.6.2 液压电机和液压阀的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试验台液压系统建模及仿真 |
4.1 引言 |
4.2 Amesim软件介绍 |
4.3 搭建液压系统模型原理图 |
4.4 参数设置与验证 |
4.4.1 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试验台电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
5.1 引言 |
5.2 电气控制方案设计及功能 |
5.2.1 电气控制方案 |
5.2.2 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 |
5.3 试验台硬件的电气特性 |
5.3.1 电机与液压元件电气特性 |
5.3.2 传感器的分析与选型 |
5.4 试验台PLC控制模块 |
5.4.1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 |
5.4.2 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变量分析 |
5.4.3 控制模块的设计 |
5.5 试验台电气控制系统界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试验台试验方法及结果 |
6.1 试验台搭建 |
6.2 检测试验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小型遥控式履带拖拉机转向性能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研究方法 |
1.2.1 数学模型法 |
1.2.2 理论与试验对比分析法 |
1.2.3 软件仿真法 |
1.3 国内外遥控驾驶拖拉机的控制方法发展情况 |
1.3.1 国外遥控驾驶发展情况 |
1.3.2 国内遥控驾驶发展情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遥控系统设计 |
2.1 履带式拖拉机全液压技术简介 |
2.2 遥控系统硬件设计 |
2.2.1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选择 |
2.2.2 启动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2.2.3 行驶转向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2.3 遥控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2.4 遥控系统的测试试验 |
2.4.1 启动单元测试试验 |
2.4.2 行驶转向单元灵敏度测试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转向理论分析与测定方案 |
3.1 转向理论分析 |
3.1.1 大半径转向理论分析 |
3.1.2 小半径转向理论分析 |
3.2 转向行驶主要参数的测定方案 |
3.2.1 转向速度的测定方案 |
3.2.2 转向角速度的测定方案 |
3.2.3 转向半径的测定方案 |
3.2.4 转向功率测定方案 |
3.3 小结 |
第四章 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
4.1 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1 时钟电路设计 |
4.1.2 复位电路设计 |
4.1.3 接近开关电路设计 |
4.1.4 转角测量电路设计 |
4.1.5 数据显示电路设计 |
4.1.6 USB转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4.2 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的设计 |
4.2.2 初始化程序的设计 |
4.2.3 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
4.2.4 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
4.2.5 显示程序的设计 |
4.3 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精度测试 |
4.3.1 转向性能测试系统安装与调试 |
4.3.2 转向性能测试系统的精度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遥控式履带拖拉机转向性能试验研究 |
5.1 直线性能试验 |
5.1.1 试验内容和方法 |
5.1.2 试验结果及处理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最小转向半径试验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结果及处理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最小转向周期试验 |
5.3.1 试验内容 |
5.3.2 试验结果及处理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田间作业转向功率试验研究 |
5.4.1 转向功率的单因素试验 |
5.4.2 转向功率的全因素试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内容 |
6.3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转向性能测试系统主程序 |
2.角度测量函数 |
3.转向半径计算函数 |
4.延时函数 |
5.显示函数 |
6.数据传送函数 |
7.中断初始化函数 |
8.串口中断程序 |
9.HMC5883L相关函数 |
10.1602 液晶函数 |
作者简历 |
四、拖拉机检测及测定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角度检测的悬挂耕深电液监控系统设计与试验[D]. 李栋.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D]. 李辉. 吉林大学, 2021
- [3]现代苹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D]. 张宏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液压双吸盘小麦智控精量播种机技术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D]. 朱慧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6]基于微波多普勒效应的颗粒肥料质量流量测量系统研究[D]. 韩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8)
- [7]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虚拟试验关键技术研究[D]. 闫祥海.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云南山地深松施肥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 王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拖拉机提升系统下线检测液压加载试验台的研制[D]. 李凯.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小型遥控式履带拖拉机转向性能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D]. 吴腾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