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粗饲料资源分布与肉牛生产区域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李栋[1](2013)在《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是奶业发展的“第一车间”,生鲜乳的安全优质是奶业立足的基础。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呈现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共存的局面。面对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了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奶牛养殖模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全面剖析了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化规律,探索了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的不同特点和典型作法,揭示了奶牛养殖重点地区的养殖模式特征和问题,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提出了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五年里,居民对乳制品的强烈需求推动了国营奶牛场(牧场)的大发展,国营奶牛场的规模养殖模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推动了奶牛养殖模式由国营规模养殖为主向个体散养、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新世纪以来,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崛起对高质量生鲜乳的需求,推动了奶牛养殖由散养模式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模式转变。2.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都是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模式。美国是以土地、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新西兰是以土地投入为主的草地放牧模式;荷兰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家庭牧场模式。日本是以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专业化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印度是以劳动力密集,以小规模合作社为主的散养模式。3.通过对河南省不同养殖模式的实地调研。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在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方面科学合理,养殖环境较好,优于散养模式;规模奶牛场饲养管理科学,饲料供给和配比合理,挤奶和给水等环节较为规范,养殖小区及散养模式存在优质粗饲料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挤奶操作和给水不规范问题;规模奶牛场奶牛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小区和散养户,牛奶质量也好于养殖小区和散养户;规模奶牛场单产水平和生鲜乳价格高于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4.在对河北省等7个定点监测省615户养殖场(户)的连续监测基础上,对2011-2012年23个月共计14144个观测值的定量分析得出,中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散养模式技术效率最小。两年平均来看,中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效率为49%,小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效率为38%,散养模式为20%。养殖模式对产出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要显着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养殖模式对产出效率的稳定性有积极影响,相比散养模式来说,同等条件下,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5.中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建议:一是要推动散养和小区饲养模式向规模养殖转变;二是要开发利用优质饲草,推进种草养牛模式;三是要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奶畜品种多元化。
曲悦嘉[2](2012)在《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力发展特产经济,既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吉林省东部地区资源丰富,特产经济发展条件优越,长白山下的通化地区既是吉林省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吉林省特产的重要产出地区。其丰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通化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尤其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在东部地区的优势地位。本文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采用SWOT分析法对通化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综合标准指数对通化市的特色农业产业进行了选择,最后还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逐一分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对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特色农业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并分析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义。第三部分对通化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进行SWOT分析,认为:通化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为气候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劣势为经济实力不强、信息滞后、人才科技劣势、抗灾能力较弱,发展机遇是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区域经济迎来发展良机,挑战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第四部分是通化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分析。通化市农业18个样本产业中,有8个产业的综合标准指数大于1,适合作为通化市的特色农业产业,这8个产业分别是水稻种植业、烟叶产业、园参种植业、肉牛养殖业、蜂蜜产业、鹿茸产业、葡萄种植业和营林产业。第五部分是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评价。8个特色农业产业中,除了鹿茸产业外,其他产业的比较优势都很突出。从发展看,较好的产业是烟叶产业、肉牛养殖、鹿茸产业和营林产业,并且鹿茸产业正是凭借好的发展才达到特色产业的标准。最后是研究结论及简短的建议。
郭耀武[3](2011)在《会宁县草畜平衡状态与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对会宁县粗饲料资源现状、利用水平与草食畜牧业分布规模的调查,计算分析了草畜平衡状态。指出衡量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要充分考虑粗饲料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实际载畜量等因素,彻底改变理论载畜能力主导草畜产业发展规划的做法。提出实现会宁草畜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舍饲退牧、退耕种草、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优化牛羊种质资源,探索尝试适合会宁实际的生态养殖模式。
戚建永[4](2010)在《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肉类食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三次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是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之一。为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满足消费需求,拓宽就业领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跨越,必须大力发展肉类食品产业。河南作为有近1亿人口的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充足的饲料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肉类食品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实现河南经济腾飞的一个战略选择。河南肉类食品产业凭借自己的优势,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在国内同行业也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领先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部六省大力发展肉类食品产业的强强攻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先进供应链管理理念引入肉类食品产业链,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面临一定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肉类食品产业真正发展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优质安全肉产品核心产区。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势有目共睹,部分学者对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进行总体分析,但对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发展系统分析的较少,鉴于此,本文第二章具体分析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发展条件以及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发展情况,并与邻近省份进行了比较分析,较清楚地了解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发展的形势。第三章对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存在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肉类食品产业链的重要性及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的带动效应情况。第四章以前几章为分析基础,指出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制约了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优化肉类食品产业链思路。第五章确定河南肉类食品产业链今后的工作思路:走产业集聚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走产业链整合之路。并从政府、企业、中介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对策。文章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和指出不足、进一步研究的工作方向,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和新的研究视角。
盛巧玲[5](2010)在《基于氮平衡的北京地区畜禽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畜禽养殖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畜禽粪便处理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走低碳农业道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畜禽养殖业的饲料消耗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产出来保障,而畜禽污染的排放需要有一定的种植业规模来消纳。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不匹配是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关区域土地、人口、生态、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广泛而深入,而对畜禽养殖业中的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对缺乏。北京为建设宜居城市,畜禽养殖业不仅已经全面退出主城八区,而且轻牧、弃牧,甚至取缔首都畜禽养殖业的呼声时有发生。从循环经济和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来看,北京只有保留一定规模的畜牧业,才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本文以京郊1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将每个区县的农耕地作为一块大的“农田”,用来与养殖场进行配套以消纳畜禽粪便。假设农田耕作无需外购化肥,畜禽粪便全部还田。在农业种植和养殖两者之间用氮平衡的方法,计算出京郊13个区县的畜禽环境承载力大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畜禽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级别,在种植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直观判断畜禽养殖规模的合理与否,并为北京市发展畜禽养殖的合理规模及相关调整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总体上,本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畜禽环境承载力和标准畜的概念,提出了标准畜的计算方法。2、通过下乡调研、实测和专家咨询的方法,定量计算出基于畜禽日粪便氮排量的标准畜的折算系数。计算结果为:1头标准牛=23.11头标准猪=2.65头标准羊=497.59只标准鸡=226.01只标准鸭。3、运用氮平衡的方法,通过定量计算京郊各个区县在现有的种植制度下农作物的需氮总量和土壤供氮量获得作物所需畜禽粪便最大供氮量,进而计算出京郊各个区县的畜禽环境承载力。研究确定畜禽环境承载力的预警值,并划分预警级别。对京郊各个区县的畜禽环境承载力现状及预警级别进行分析可知,总体上,目前整个北京市畜禽养殖已经超载,超载程度较轻,各个区县养殖超载程度分布不均。通州区和大兴区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近似匹配的区县,其他区县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脱节,门头沟区、顺义区、房山区、昌平区和密云县的畜禽养殖规模应加大控制力度;平谷区、怀柔区和延庆县的养殖规模应该适当增加;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可以在远离城市、种植业面积较大的地方保留并适当增加一些畜禽养殖规模。京郊各个区县在畜禽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畜牧业,只要畜禽粪污得到合理收集和处理,就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而会促进种养业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有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北京农业的生态功能。从而改变首都目前存在的“养殖=污染”的误区。
石伟[6](2009)在《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体系的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转牧”政策的实施,大庆市奶牛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以奶牛生产为代表的畜牧业已经成为大庆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产业也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草食家畜的数量逐年增加,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青粗饲料的数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已经成为奶牛养殖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为探讨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的持续有效供应途径和供给措施,促进大庆市奶牛生产健康持续的发展,本课题对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的资源状况和供应的现状,并根据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制约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体系的主要问题。其次,采用估算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的需求量及供给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未来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的供需状况,明确了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的供需差异。再次,利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典型的供应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不同养殖条件下青粗饲料供应的最佳模式。并系统地探讨了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链及供应机制,并对目前的供应链模式进行了优化。最后,结合大庆市资源与环境状况,提出了提升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能力、改善青粗饲料利用具体的对策。
蒋宏飞[7](2008)在《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退耕还林(草)持续发展的同时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使农户切实的从结构调整中解决收入问题而不反耕,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试图通过对区内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再通过可行性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最优方案。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退耕前后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及对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基本上只对种植业和牧业产生了影响,对第二、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内部的林业和渔业的影响不大,具体表现在:第一,退耕区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还存在传统夕阳产业比重过大的现象。第二,退耕区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坝上地区畜牧业的竞争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即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以减少区域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代价的,并同时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坝上地区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户没有找到相应的替代产业,境遇甚至比退耕前的还要差。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存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障碍而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在分析坝上退耕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进行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在对政策、资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约束条件的可控制程度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坝上地区不宜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并揭示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约束条件构成了坝上退耕还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障碍,如难以找到突破点,也就宣告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可能走向失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经济并重的产业代替传统产业、区域内资源的适度开发、区域间资源的互补开发来解决区域内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结合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推导出三种具体结构调整方案,分别是退耕—还经济林、退坡梁劣耕地—还林(草)—滩洼良田种菜、退耕—还草—养畜。经过三种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在比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果后得出退坡梁劣耕地—还林(草)—滩洼良田种菜方案是最优方案。
吕鹏[8](2007)在《内蒙古肉牛产业分析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畜产品产出地区。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是发展牛羊养殖业的理想区域。肉牛业一直以来都是内蒙古的一个独特的行业,具有古老悠久的优良地方品种,也拥有产肉量大,饲料转化率高,肉品质好等优点的改良品种。其既有地域上的发展优势,在产品消费上也有传统的客户信誉的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内蒙古的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根据地域类型不同,可以看出肉牛的主要产地集中分布于北部草原、河套平原以及西辽河平原。近几年来,地方品种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了品种改良,极大的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加强,以及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政府实施的“北繁南肥”工程的推进,内蒙古自治区肉牛饲养方式从以前的单纯放牧为主向舍饲半舍饲转变。肉牛日粮由粗饲料为主转变为营养均衡的高营养水平日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内蒙古肉牛业的迅速发展。此外,在销售方面,实行分割出售的方式,牛肉的分割工艺对内蒙古地区肉牛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利用已经拥有的优势,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推动内蒙古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实行肉牛产业发展的区域规划,发展绿色肉牛产业建立完善的肉牛繁殖和改良体系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发展规模化饲养加强肉牛屠宰业的监管力度,选用先进的分割标准,发挥价格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建立有效的疾病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展“绿色”肉类食品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内蒙古肉牛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李建才[9](2006)在《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探讨》文中指出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最为完美的食品。2005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2864.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1.7千克,奶牛存栏1330万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营养的不断追求,推动了我国奶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奶业作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产业链长等特点,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而农村居民的占有量则只有城镇居民的1/10。巨大的差距同时也意味着奶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随着奶类消费的增加,特别是鲜奶消费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我国奶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奶牛养殖热空前高涨,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农民的奶牛养殖技术并没有随之提高,仍存在现代化程度不高、奶牛养殖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组织化程度不足、科技入户普及率低、奶农的质量卫生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奶牛养殖小区是由众多相对独立经营的养殖户所组成的适度规模的特殊奶牛场,是投资者与经营者主体不完全相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奶业经济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对农民来说是生产方式的创新,是加速农村奶牛发展的现实选择。因为它突破了家庭经济的局限,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速了奶牛养殖规模化进程,对科学地组织奶牛生产,提高奶牛业的生产力具有深远意义。①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奶牛养殖小区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产生顺应了我国发展奶业的需要。②大规模小区更有利于现代化生产,大农场经营显然比小农场经营有效率,奶牛养殖小区将农户分散饲养形式变为规模饲养,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③奶牛养殖小区集中资金优势,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实行奶牛规模养殖,发展奶牛养殖小区,便于实行机械化生产,进行品种改良,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开展社会服务,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奶牛的效益。国内外实践证明,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奶牛饲养业的必由之路,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奶牛养殖小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后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很好载体,发展奶牛养殖小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奶牛养殖小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缓解或解决日趋严重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同样发展小区养殖也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适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很好形式,是奶牛养殖业由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渡类型。
王林枫[10](2006)在《我国奶业主产区奶牛生产效益与牛奶品质的调研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经济效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奶业主产区不同类型奶牛养殖户的奶牛生产效率。根据我国奶牛的规模和生产特点把我国奶牛养殖户分为散养户、规模户和奶牛养殖场。调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奶牛养殖户采取不同的饲料、饲喂方法、饲养管理和挤奶方式,奶牛的经济效益和牛奶品质有显着差异。奶牛场采用比较优质的饲料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散养户采用粗劣的饲料和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规模户介于二者之间;就奶牛的生产效益而言,在牛奶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牛奶场经济效益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散养户,单头成母牛的效益分别为散养户980.7元、规模户1367.2元和奶牛场1787.6元;但是由于散养户和规模户由于场地折旧的原因,三种类型奶牛养殖户的净利润分别为散养户944.2元、规模户1184.7元和奶牛场1342.3元;就牛奶品质而言,牛奶成分在脂肪和蛋白质方面没有大的差异,但在微生物数、体细胞数方面散养户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奶牛场;总体而言,奶牛场的牛奶品质优于规模户,规模户优于散养户。在以质论价的条件下,奶牛场的利润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散养户,分别为944.2元、规模户1734.7元和奶牛场2542.3元,分别提高0、46.4%、89.4%。经过分析发现,产奶量对散养户的影响最大,达到50.8%,规模户和奶牛场分别为40.52%和35.76%;以质论价的价格体系对散养户的效益影响不大(0%),对奶牛场和规模户的影响较大。在奶牛体况方面,奶牛场的奶牛体况优于规模户,规模户的牛奶体况优于散养户;在奶牛卫生状况和疾病方面,奶牛场的卫生状况优于规模户,规模户优于散养户,因此散养户的疾病发生率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奶牛场。此外,散养户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越来越突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考虑,限制散养户,适度发展规模牛场和股份合作制的奶牛养殖公司将是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奶牛的发展需要有政策引导、土地、育种、生产方式、优质饲草和饲料、机械设备、兽医服务体系、牛奶的生产、贮存与加工、粪污处理与循环发展等各方面的条件,本研究归纳了影响我国奶业高效发展的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河北省粗饲料资源分布与肉牛生产区域化体系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粗饲料资源分布与肉牛生产区域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奶业是长盛不衰的产业 |
1.1.2 奶牛养殖业是奶业发展的基础 |
1.1.3 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今后奶业发展的关键 |
1.2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
1.2.1 中国奶业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对中国奶牛养殖业及生鲜乳生产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研究 |
1.2.4 关于生鲜乳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奶牛养殖模式及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奶业经济理论 |
2.2.2 农业发展模式理论 |
2.2.3 技术效率理论 |
2.3 中国目前奶牛养殖模式的分类 |
2.3.1 散养模式 |
2.3.2 养殖小区模式 |
2.3.3 规模养殖模式 |
第三章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迁 |
3.1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发展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私人散养奶牛迅速发展(1949-1957 年) |
3.1.2 实行奶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国营奶牛场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24(1958-1978 年) |
3.1.3 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多种奶牛养殖模式全面发展(1978-1999 年)27 |
3.1.4 新世纪以来,个体散养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转变(2000 以后) |
3.1.5 不同时期奶牛养殖模式特点比较分析 |
3.2 乳制品加工和消费的发展变化对奶牛养殖模式的影响 |
3.2.1 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变化特点 |
3.2.2 乳品消费趋势变化特点 |
3.2.3 乳品加工及消费的发展变化对奶牛养殖模式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及分类 |
4.1.1 美国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2 新西兰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3 荷兰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4 日本模式及特点分析 |
4.1.5 印度模式及特点分析 |
4.2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业模式的共同特点和启示 |
4.2.1 因地制宜发展本国奶牛养殖业 |
4.2.2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发达的奶业合作组织实现了行业效益的最大化 |
4.2.3 培育和扩大乳制品消费人群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源动力 |
4.2.4 政府对奶牛养殖业发展高度重视,采取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 |
4.2.5 健全的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
第五章 河南省奶牛养殖模式案例分析 |
5.1 河南省奶牛养殖模式研究分析 |
5.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5.1.2 三种不同模式饲养管理比较分析 |
5.1.3 不同养殖模式牛奶综合效益分析 |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2.1 散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小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3 规模养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六章 中国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
6.1 概念的界定 |
6.2 研究假说 |
6.3 研究方法 |
6.3.1 SFA 模型简介 |
6.3.2 SFA 实际应用 |
6.4 数据来源及说明 |
6.5 实证模型设定 |
6.5.1 技术效率 |
6.5.2 估计方法 |
6.6 不同模式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 |
6.7 不同模式技术效率的计量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
7.1 推动散养和小区饲养模式向规模养殖转变 |
7.2 开发利用优质饲草,推进种草养牛模式 |
7.3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奶畜品种多元化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发展变化特点 |
8.1.2 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及特征 |
8.1.3 中国规模养殖、养殖小区、散户 3 种养殖模式案例分析结论 |
8.1.4 我国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效率分析主要结论 |
8.1.5 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建议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讨论特色产业选择和评价方面的文献 |
1.2.2 讨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文献 |
1.2.3 吉林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通化市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文献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色农业产业概述 |
2.1 特色农业产业概念界定 |
2.2 特色农业产业的特征 |
2.2.1 地域属性的特殊性 |
2.2.2 产品的独特性 |
2.2.3 产品的高商品性 |
2.2.4 产业的高效性 |
2.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背景及意义 |
2.3.1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背景 |
2.3.2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意义 |
第三章 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 |
3.1 优势 |
3.1.1 气候资源优势 |
3.1.2 自然资源优势 |
3.1.3 产业经济优势 |
3.2 劣势 |
3.2.1 地区经济实力不强 |
3.2.2 信息滞后 |
3.2.3 人才科技劣势 |
3.2.4 抗灾能力较弱 |
3.3 机遇 |
3.3.1 政府的扶持政策 |
3.3.2 区域经济迎来发展良机 |
3.4 挑战 |
3.4.1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 |
3.4.2 市场竞争加剧 |
3.4.3 贸易保护主义影响 |
第四章 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分析 |
4.1 通化地区农业产业概述 |
4.2 通化地区农业产业的区域比较分析 |
4.2.1 通化地区农业产值的区域比较分析 |
4.2.2 通化地区农业内部结构比较分析 |
4.3 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4.3.1 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
4.3.2 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依据 |
4.4 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4.4.1 特色农业产业选择标准介绍 |
4.4.2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4.4.3 各优势指数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通化地区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评价 |
5.1 水稻种植业发展评价 |
5.2 烟叶产业发展评价 |
5.3 人参产业发展评价 |
5.4 肉牛养殖业发展评价 |
5.5 蜂蜜产业发展评价 |
5.6 鹿产业发展评价 |
5.7 葡萄种植业发展评价 |
5.8 营林产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会宁县草畜平衡状态与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计算材料与方法 |
2 粗饲料资源及其载畜量 |
2.1 粗饲料总量与理论载畜量 |
2.2 饲草利用率与实际载畜量 |
2.3 草食家畜总量 |
2.4 发展潜力与问题 |
3 讨论与分析 |
4 实现草畜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退耕种草, 提高人工牧草利用率 |
4.2 推广应用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提高秸秆利用率 |
4.3 改变传统饲养方式, 舍饲退牧, 保护天然草地 |
4.4 优化种质资源, 发展草食畜牧业[5] |
4.5 组装配套, 探索切合实际的养殖模式 |
(4)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肉类食品产业的研究 |
1.3.2 关于肉类食品产业链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发展现状 |
2.1 肉类食品产业链相关概念界定 |
2.2 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发展条件 |
2.2.1 区域前提条件 |
2.2.2 区位发展条件 |
2.2.3 政策支持条件 |
2.2.4 消费容量空间 |
2.2.5 资源优势基础条件 |
2.2.6 企业条件 |
2.3 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情况 |
2.3.1 肉类生产情况 |
2.3.2 肉类加工发展情况 |
2.3.3 市场销售情况 |
2.3.4 肉类消费状况 |
2.3.5 肉类市场状况 |
第三章 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1 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
3.1.1 养殖链区域发展不平衡 |
3.1.2 产业链价值增值能力低 |
3.1.3 产业链配套设施不健全 |
3.1.4 产业链的品牌效应得不到发挥 |
3.1.5 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
3.2 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面临的挑战 |
3.2.1 产业链竞争加剧的挑战 |
3.2.2 产业链被外资控制的挑战 |
3.2.3 龙头企业大而不精的挑战 |
第四章 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思路 |
4.1 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目标 |
4.1.1 增加农民收入 |
4.1.2 提高农业效益 |
4.1.3 生产高档优质肉类食品 |
4.1.4 壮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4.1.5 放大出口拉动效应 |
4.2 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原则 |
4.2.1 全面系统性原则 |
4.2.2 科学性原则 |
4.2.3 发展性原则 |
4.2.4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原则 |
4.2.5 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原则 |
4.2.6 立足地方特色的原则 |
4.3 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路径 |
4.3.1 产业链整合 |
4.3.2 建设信息链 |
4.3.3 贯通组织链 |
4.3.4 国际化品牌营销战略 |
4.3.5 走产业集聚之路 |
4.3.6 产业链延伸 |
4.4 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方案设计 |
4.4.1 肉类食品产业信息链模型构建 |
4.4.2 肉类食品产业组织链模型构建 |
4.4.3 优化的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 |
第五章 优化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的对策 |
5.1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
5.2 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统等服务设施 |
5.3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
5.4 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
5.5 强化中介组织的协调功能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启示 |
6.3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氮平衡的北京地区畜禽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
1.1.2 北京市畜禽养殖现状 |
1.2 研究理论基础 |
1.2.1 氮平衡基本理论分析 |
1.2.2 本文研究氮平衡的系统前提 |
1.3 论文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畜禽环境承载力 |
2.1 承载力及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土地承载力 |
2.1.2 生态承载力 |
2.1.3 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
2.1.4 人口承载力 |
2.2 承载力的测算方法 |
2.2.1 土地承载力的测算方法 |
2.2.2 生态承载力的测算方法 |
2.3 载畜量和畜禽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
2.3.1 载畜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2.3.2 畜禽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2.4 评述 |
3 标准畜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
3.1 标准畜的概念 |
3.2 标准畜的折算方法 |
3.2.1 确定标准畜折算系数的参考因素 |
3.2.2 计算标准畜折算系数 |
4 基于氮平衡的畜禽承载力研究 |
4.1 北京现有作物所需畜禽粪便最大供氮量 |
4.1.1 北京市农作物的氮源分析 |
4.1.2 北京主要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及作物需氮量 |
4.1.3 作物所需畜禽粪便最大供氮量 |
4.2 京郊各个区县畜禽环境承载力 |
4.2.1 单位面积畜禽环境最大承载力 |
4.2.2 单位面积畜禽环境实际承载量 |
4.3 畜禽环境承载力实况分析 |
5 北京郊区畜禽环境承载力预警分析 |
5.1 预警值的确定及等级划分 |
5.2 预警现状分析 |
5.3 北京市合理发展畜牧业的相关建议 |
5.3.1 控制京郊畜禽养殖数量及布局而非取缔,避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严重脱节,走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 |
5.3.2 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研发力度及环境立法工作,弥补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和防治管理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真空" |
5.3.3 从思想意识上端正对农业功能的认识,防止片面追求局部和暂时的经济利益而牺牲全局和长远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
6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6)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体系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发展与供应的现状 |
2.1 青粗饲料的概念与种类 |
2.2 大庆市青粗饲料资源现状 |
2.3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需求量的趋势分析 |
2.4 大庆市青粗饲料生产供应现状 |
2.5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大庆市未来奶牛青粗饲料的供需水平分析 |
3.1 大庆市未来奶牛青粗饲料需求量分析 |
3.2 大庆市未来奶牛青粗饲料生产供应能力分析 |
3.3 估算结果讨论 |
第四章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链与供应机制分析 |
4.1 供应链的内涵 |
4.2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链分析 |
4.3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链的运行机制分析 |
4.4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链的优化研究 |
第五章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典型供应模式分析 |
5.1 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模式的类型 |
5.2 不同奶牛养殖模式下青粗饲料供应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提升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能力的措施研究 |
6.1 继续加强草原禁牧工作,逐步恢复草原的生产能力 |
6.2 更新广大养殖户的传统观念,推广优质青粗饲料 |
6.3 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 |
6.4 政府加强对饲草饲料加工企业的扶持 |
6.5 完善奶牛合作社等服务体系 |
6.6 广泛采用高效青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提高青粗饲料利用效率 |
6.7 总体举措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区域的确定及代表性 |
2 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及退耕还林(草)情况 |
2.2 河北省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2.2.1 退耕前后农业生产结构对比 |
2.2.2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2.3 当前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 |
2.3.1 各产业比重不协调 |
2.3.2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
2.3.3 种植业结构单一 |
2.3.4 畜牧业缺乏产品竞争力 |
2.3.5 收入结构不稳定 |
3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 |
3.1 政策约束 |
3.2 资金约束 |
3.3 自然资源约束 |
3.4 劳力约束 |
3.5 技术约束 |
3.6 其他约束 |
4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1 约束条件的可控性 |
4.1.1 可控制的约束条件 |
4.1.2 难以控制的约束条件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区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
4.2.1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
4.2.2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
4.2.3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前提条件 |
4.2.4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4.2.5 退耕还林(草)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4.2.6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
4.3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3.1 基于现状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3.2 基于约束条件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5 坝上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合理性选择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
5.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5.2.1 退耕—还经济林方案可行性分析 |
5.2.2 退坡梁劣耕地—还林(草)—滩洼良田种菜方案可行性分析 |
5.2.3 退耕—还草—养畜方案可行性分析 |
5.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案的确定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8)内蒙古肉牛产业分析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肉牛业的主要现状 |
1.4.2 国外肉牛业的研究现状 |
1.4.3 内蒙古肉牛业的发展 |
1.5 世界牛肉业及肉牛贸易分析 |
1.5.1 世界牛肉生产概况 |
1.5.2 世界及中国活牛交易情况 |
1.5.3 世界畜产品贸易趋势 |
1.6 中国与世界肉牛业发展的比较 |
1.7 中国牛肉市场的发展 |
1.7.1 中国肉牛业的区域分布 |
1.7.2 中国牛肉市场的发展动态 |
1.7.3 国内牛肉的消费情况 |
1.7.4 国内肉牛的屠宰加工 |
1.7.5 国内活牛及牛肉的销售渠道 |
1.7.6 国内牛肉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二章 影响内蒙古肉牛生产的主要因素 |
2.1 地域因素对内蒙古地区肉牛生产的影响 |
2.1.1 北部草原地区的肉牛生产 |
2.1.2 鄂尔多斯高原的肉牛生产 |
2.1.3 河套平原的肉牛生产 |
2.1.4 西辽河平原的肉牛生产 |
2.2 品种因素对于内蒙古地区肉牛生产的影响 |
2.2.1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肉牛品种 |
2.2.2 品种改良对牛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 饲养管理模式对于内蒙古地区肉牛生产的影响 |
2.3.1 饲养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饲料来源对内蒙古肉牛生产的影响 |
2.4 牛肉的分割工艺对于内蒙古地区肉牛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内蒙古地区肉牛业发展策略 |
3.1 实行肉牛产业发展的区域规划,发展绿色肉牛产业 |
3.2 建立完善的肉牛繁殖和改良体系 |
3.3 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发展规模化饲养 |
3.4 加强肉牛屠宰业的监管力度,选用先进的分割标准 |
3.5 加大政府在肉牛生产中的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 |
3.6 发挥价格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
3.7 建立有效的疾病防控体系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奶业总体情况 |
2.1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 |
2.2 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我国奶业的发展趋势 |
2.4 奶业发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三章 奶牛养殖业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
3.2 农村奶牛养殖业的社会经济意义 |
3.3 我国发展奶牛养殖的有利条件 |
3.4 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我国进口奶牛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以进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奶牛情况为例) |
3.6 奶牛养殖业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奶牛养殖小区的出现与发展 |
4.1 奶牛养殖小区的产生 |
4.2 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奶牛养殖小区的主要内容 |
5.1 我国现有奶牛养殖模式研究 |
5.2 发展奶牛养殖小区的意义 |
5.3 奶牛养殖小区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
5.4 小结 |
第六章 奶牛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6.1 奶牛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2 针对奶牛养殖小区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6.3 奶牛养殖小区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对奶牛养殖小区发展的建议 |
7.1 确保奶农的基本利益,这是促进我国奶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
7.2 优化奶牛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 |
7.3 推广普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
7.4 加强行业管理 |
7.5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
7.6 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
7.7 做好奶牛养殖小区的生产环境保护 |
7.8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奶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8.2 发展奶牛养殖小区符合我国国情 |
8.3 奶牛养殖小区适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我国奶业主产区奶牛生产效益与牛奶品质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
1.1 奶类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主导产品 |
1.2 发展奶业是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 |
1.2.1 奶业发展可以促进种植业三元结构的快速形成 |
1.2.2 奶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 |
1.2.3 奶业是促进农产品加工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动力 |
1.3 发展奶业是促进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
1.3.1 发展奶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
1.3.2 发展奶业有利于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
1.4 发展奶业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5 发展奶业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先导 |
第二章 我国奶业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概况 |
2.1 中国奶业发展历程 |
2.1.1 计划经济发展时期的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2年) |
2.1.3 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调整发展阶段(1993-1998年) |
2.1.4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速发展时期(1999-2003年) |
2.2 农村奶牛养殖业在我国奶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
2.3 我国奶牛饲养的基本状况 |
2.3.1 奶牛良种覆盖率 |
2.3.2 我国奶牛的饲养规模和生产水平 |
2.3.3 原奶质量 |
2.3.4 饲料来源及饲料结构 |
2.3.5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
2.3.6 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 |
2.3.7 产业化程度 |
2.3.8 环境污染问题 |
第三章 我国奶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和研究对象的确立 |
3.1 我国奶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3.2 确定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奶业主产区奶牛养殖的基本状况 |
4.1.1 大兴区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
4.1.2 天津武清区奶牛养殖基本状况 |
4.1.3 唐山市丰润区奶牛养殖基本状况 |
4.1.4 黑龙江双城市奶牛养殖基本状况 |
4.1.5 定襄县区奶牛养殖基本概况 |
4.1.6 九原区奶牛养殖基本概况 |
4.1.7 和林格尔县奶牛养殖基本概况 |
4.1.8 呼图壁县奶牛养殖基本概况 |
4.2.不同养殖类型条件下奶牛的经济效益分析 |
4.2.1 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因素 |
4.2.2 经济效益核算 |
4.3 小结 |
第五章 目前我国奶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散养户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仍是制约我国奶牛生产效益的主要原因 |
5.2 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饲养管理方法落后,发病率高 |
5.3 奶牛品种质量差 |
5.4 粗饲料单一,营养不平衡 |
5.5 种草养畜没有补贴,种草积极性低 |
5.6 原料上涨,盈利空间缩小;奶价不稳,影响奶农积极性 |
5.7 技术支撑体系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 |
5.8 养殖户和企业没有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
5.9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
第六章 提高我国奶牛生产经济效益和牛奶品质的对策与建议 |
6.1 进一步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和良种繁育、良种推广体系建设 |
6.2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
6.2.1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扭转"小、散、低"的局面,实现五个转变 |
6.2.2 推动奶牛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
6.3 发展奶牛养殖小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
6.4 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多种类型的牛奶产品 |
6.5 建立奶农和乳品企业的"利益共沾、风险共担"关系 |
6.6 制定完善奶业相关政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6.7 加强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
6.7.1 制定专门针对原奶及乳制品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法律 |
6.7.2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 |
6.8 合理利用资源,开发使用优质饲草 |
6.9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
6.10 发展有机生态养殖,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6.10.1 高温堆肥还田 |
6.10.2 人工湿地处理方法 |
6.10.3 综合利用技术 |
6.10.4 生态处理技术 |
6.10.5 粪肥的多重利用法 |
6.11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河北省粗饲料资源分布与肉牛生产区域化体系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D]. 李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2]通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D]. 曲悦嘉.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3]会宁县草畜平衡状态与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浅析[J]. 郭耀武.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1(03)
- [4]河南省肉类食品产业链优化研究[D]. 戚建永. 河南工业大学, 2010(06)
- [5]基于氮平衡的北京地区畜禽环境承载力研究[D]. 盛巧玲. 西南大学, 2010(08)
- [6]大庆市奶牛青粗饲料供应体系的系统研究[D]. 石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 [7]退耕还林(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D]. 蒋宏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内蒙古肉牛产业分析及发展策略[D]. 吕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9]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探讨[D]. 李建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10]我国奶业主产区奶牛生产效益与牛奶品质的调研分析[D]. 王林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