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建筑物两端墙体裂缝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熊义磊[1](2021)在《地铁列车振动对长春某文物建筑安全性与完整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愈发密集,地铁的选线绕避环境振动敏感点更加难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所带来的环境振动的影响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地铁列车产生的环境振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地铁列车振动在这种长期往复荷载作用下,容易对文物建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减少对文物建筑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本文研究目的为在地铁列车振动作用影响下,探讨国内现有规范对近现代文物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容许振动设置的合理性。本文依托长春市某近现代文物建筑作为研究案例,分别从结构安全性和建筑完整性两个层面评价既有振动限值对本文研究对象的适用性,并且结合既有研究,对文物建筑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定量评价指标进行探讨。由于文物规范是以结构不出现新裂缝,且旧的裂缝不再扩展为依据,故本文选定长春某待建地铁沿线附近一处文物建筑,进行列车荷载振动作用下既有裂缝动力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的文物建筑的振动评估以及减振隔振等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运用有限元方法(FEM)对地铁列车经过某砌体文物建筑物所致的环境振动影响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建立隧道—土层—建筑物三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长春地铁现场测试数据进行校核,验证数值模型有效性。而后建立简化墙体裂缝模型,提取前者模型建筑附近加速度作为简化墙体裂缝模型的输入荷载,进而分析振动对文物建筑墙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影响。(2)探究5种不同的荷载输入工况,即:满载计算的地铁列车荷载、达到国内GB/T50452-2008破环指标0.6mm/s的荷载、以及建筑结构微振动控制类别等级中的III类限值(1.80mm/s)、IV类限值(3.0mm/s)、V类限值(10.0mm/s)的荷载。给出了不同载荷工况下应力强度因子、裂缝扩展影响系数和应变的计算结果。(3)探究带裂缝墙体的不同裂缝形式、带裂缝墙体的不同裂缝长度和带裂缝墙体的不同裂缝位置条件下裂缝尖端速度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差别。结果表明:从建筑安全性角度来看,当输入的地表振动荷载峰值到3mm/s左右才会引起本文建立的裂缝响应等效模型裂缝的扩展,而荷载峰值到10mm/s左右时,等效模型已经破坏。从建筑完整性角度来看,在单边倒八形裂缝的工况下,等效模型的裂缝相对更难发生扩展,而单边正八形裂缝的工况下,等效模型发生裂缝再扩展可能性相对较大;在裂缝长度0.3m的工况下,等效模型的裂缝相对更难发生扩展,而裂缝长度1.2m的工况下,等效模型发生裂缝再扩展可能性相对较大;在裂缝位于中间窗下中间处的工况下,等效模型的裂缝相对更难发生扩展,而裂缝位于中间窗上边缘处的工况下,裂缝响应等效模型发生裂缝再扩展可能性相对较大。图114幅,表27个,参考文献95篇。
张汉钰[2](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砌体结构房屋裂缝识别及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屋出现结构问题的第一个信号便是其结构构件出现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也是一项长期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结构健康安全监测,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产生的裂缝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使用Mask-RCNN对大量裂缝图像进行训练,标注裂缝的精确位置以及形态走向,训练完成后验证其识别精度,并和传统的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图像识别效果对比。(2)在python中将Mask-RCNN识别的掩膜坐标提取出来,对裂缝图像二值化。每一幅裂缝图像中均包含一个靶标图,作为裂缝尺寸测量的参照,从而测量出裂缝的长度和宽度。此外,还对裂缝的形态和走向进行算法核对。(3)对砌体结构房屋的裂缝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将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结构裂缝视为砌体结构的主要裂缝;将裂缝在房屋内的具体位置按照6个层次划分的方法进行数字及字母编号;根据规范要求,将砌体结构危险构件判定条件优化为数学公式。(4)建立云平台网站,使每一位用户可以上传裂缝图片至裂缝网站,云平台可以对上传的裂缝图片进行识别及测量工作;提出一种新的用户调查表,用来系统性的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历史、周边环境、温湿变化等信息。(5)结合裂缝的长度、宽度、成因、位置、形态等信息,结合国家规范以及结构安全检测人员的经验,以裂缝信息为主对砌体结构房屋健康状况进行鉴定。对昆山市某小区的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安全性鉴定,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周宁彬[3](2020)在《地下室外墙早期温度应力研究与裂缝控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地下室外墙早期温度应力及裂缝控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水泥水化热、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影响显着。首先推导出混凝土热传导方程,理论分析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计算分析不同条件下墙体的温度效应,深入研究影响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通过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温差是导致地下室外墙开裂的重要因素。墙体温度应力随温差增大而增大,故对温差须进行控制。2、墙体长度变化对其温度应力的影响很小,因此超长无缝混凝土墙体设计将成为可能,其中控制温差在设计超长墙体时极为重要。3、墙体厚度小于250mm时墙体厚度与温度应力大致呈反比关系,即随着墙体厚度的减小其温度应力逐渐增大;当墙体厚度大于250mm后,墙体的最大温度应力及墙体中部温度应力随墙厚增长趋于稳定,故墙体厚度越小基础对其约束越大,则温度应力越大;从高度分析可以看出墙体越薄其上端应力范围越大。4、墙体高度越高则墙体温度应力值越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5、地下室外墙与顶板同时浇筑时,墙体受到的约束会明显增大,使得墙体的温度应力幅值整体偏大,故在施工过程中应先浇筑墙体部位,后浇筑顶板部位。6、降低纵筋间距,即提高纵筋配筋率,对墙体裂缝的出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钢筋间距与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钢筋骨架中温度应力大致呈线性递增关系。7、在配筋率近似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导致墙体温度应力的变化较为明显,即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要比采用较粗钢筋的温度应力小,钢筋骨架应力则与之相反。对墙体温度进行现场观测,目的是通过测得实际数据得到因混凝土收缩和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墙体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并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墙体内部应力,得出混凝土墙体中间温度值高于两侧混凝土温度值,且两侧混凝土温度变化大致对称;混凝土温度等温线在混凝土两端呈“八”字形,这与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的位置基本相同;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受由温度作用产生的拉应力,钢筋承担主要的拉应力,混凝土处于低应力状态。最后针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从配合比、设计、施工三方面进行预防;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程度提出合理的修补方法。
刘磊[4](2019)在《兰州铁路局银川房建段房屋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加固措施研究》文中指出砌体结构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量大面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砌体结构墙体会出现多种形式的裂缝,导致危及房屋整体结构安全。特别是对于铁路企业的房建管理部门而言,银川房建段管辖的1248公里铁路线两侧的站区房屋构筑物设备有95%为砌体结构,且大部分建造时间是90年代初,根据历年春秋检得到的数据,部分“四电”房屋出现了墙体裂缝现象,“四电”房屋是为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电力四个专业提供设备保护的房屋,室内的行车信号通信设备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心脏,一旦房屋出现墙体开裂现象,室内行车设备的安全隐患将倍增,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房屋管理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加固修缮,但由于未对墙体裂缝的成因及加固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加固修缮后的效果不佳,有的甚至进行二次修复,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对寒冷地区铁路沿线的站区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墙体加固修缮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银川房建段管辖的宁东南铁路站区房屋墙体裂缝为背景,结合铁路沿线周边实际情况,采用了等时间观察记录法研究了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以施工便捷、费用经济、效果明显为目的,以“异部位、异方法”的思路,分别对外墙、内墙及墙下基础提出了加固方案,并在部分铁路站区房屋的加固修缮中进行了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等时间观察记录法能较精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房屋墙体裂缝的性质和发展变化速度,对确定墙体裂缝的成因较为有效;(2)铁路沿线房屋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勘不详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火车运行震动、散水旁小菜园浇水方式不当导致墙体基础长期受水浸泡。(3)通过“异部位、异方法”的思路既外墙裂缝采用钢丝网片整墙加固法,内墙采用配筋修缝加固法,外墙墙体下的屏础采用植筋加固法,内墙墙体下的基础采用注浆加固法,能够达到预期的加固目标,且施工便捷、费用经济、效果明显。
张文波[5](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魏晓刚[6](2015)在《煤矿巷道与采空区岩体结构地震动力灾变及地面建筑抗震性能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矿区由于煤炭资源持续高效的开采形成了大量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纵横交错、立体分布的采空区,而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桥梁、输电塔以及隧道等各类基础设施不可避免的要建在煤矿采空区场地上,但是煤矿采空区场地的稳定性是否满足建造建筑物的条件值得商榷,并且煤矿采空区岩层的移动变形导致地表塌陷以及地面建筑损伤倒塌现象异常严峻.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各种扰动荷载的动力破坏效应,但矿山建设设计中较少考虑地震等各种动力灾害对矿区地下工程结构的影响及破坏.中国有80%以上的矿区处于在强地震区,但却没有专门细致化的矿山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及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的稳定性、煤矿巷道结构与周围介质、采空区与地面建筑动力响应的相互影响问题是研究煤矿采空区的地震安全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弹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及矿山开采沉陷学,采用现场调研、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煤矿采空区及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及地面建筑抗震性能劣化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1)通过建立煤矿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的弹塑性力学分析模型,得到了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破断的力学判据;探讨了煤矿采动影响下的煤矿采空区岩层的位移变化与应力分布演化区域,指出了裂隙岩体的卸压保护原理:煤炭开采过程中岩体中的弹性能会及时释放,既及时释放了岩体的灾害能量避免了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又可以起到降低岩层的矿山压力保护巷道结构的作用.(2)建立了煤柱的地震动力响应模型,重点探讨了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煤柱内力响应、应力场演化规律,得到了煤柱的地震损伤破坏规律:在上覆岩层的自重作用下,在煤柱的内部明显形成了弹性区、塑性区、破裂区;地震作用下煤柱的塑性区不断向内部演化发展,破裂区逐渐增大,核心弹性区减小,导致煤柱破坏面的摩擦阻力及岩层内部的黏聚力减小,降低了对煤岩的约束作用,煤柱出现剥离脱落,最终整体失稳破坏现象;煤矿巷道不同部位的初始损伤对其失稳破坏的模式有较大影响与区别,对于煤矿巷道结构的顶板、帮部属于高应力集中易损伤破坏位置,需要予以重视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3)研究了煤矿巷道同一截面不同区位(顶板、底板、帮部)地震动力响应的差异,探讨了不同截面形状的煤矿地下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了煤矿巷道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及破坏模式:浅埋煤矿巷道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但深埋煤矿巷道的抗震性能受地应力的影响较大,其安全稳定性能不易保证;圆形巷道的抗震性能相对最好,半圆拱形巷道次之,矩形巷道的抗震性能最弱;低频率的地震动对巷道围岩结构体系的影响较大,随着地震荷载频率的增加,煤矿巷道顶板和帮部的峰值位移响应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最终平缓变化”的变化趋势;地震波在地表的放大效应加剧了近地表浅埋煤矿巷道的动力响应;煤矿巷道的埋置深度较深时,围岩介质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可以降低煤矿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4)探讨了岩体损伤后考虑强度降低刚度劣化的损伤区域应力场分布,对比分析了损伤效应对煤矿地下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灾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波的冲击作用在引起煤(岩)层发生振动的同时又增加了巷道围岩的附加荷载,严重降低了巷道围岩的承载能力;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结构的顶侧部和帮部是高应力集中区域,考虑强度降低刚度劣化的损伤效应的煤矿巷道围岩结构体系的岩层塑性破坏区域明显低于不考虑损伤的巷道围岩的塑性破坏区域;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及围岩的受迫振动形式与地震波的基本振动形式接近,围岩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传播效应、能量吸收与迁移效应;考虑损伤效应的煤矿巷道结构同一截面不同部位的加速度、峰值位移和内力响应有所降低,考虑损伤效应的煤矿巷道围岩介质的“减震层”效应可以减缓和协调岩层的变形,其耗能能力得到提高,有效降低了地震的传播能量以及围岩的变形量.地震横波对煤矿巷道结构的动力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平剪切作用,纵波对煤矿巷道结构的破坏作用主要以拉伸压缩的形式体现,在一定程度了增加巷道结构的荷载;总结了考虑围岩损伤效应的煤矿采动裂隙围岩介质的卸压—耗能—减震特性控制煤矿采动损伤岩层地震动力响应的原理.(5)探讨了地震波作用于岩体时应力波性质的改变;重点分析了地震波在考虑充填效应的煤矿采空区围岩介质与充填材料不同介质之间的传播衰减特性,指出了充填后煤矿采空区的地震动力稳定性的条件,研究发现:地震波对岩体(煤柱)的动力破坏效应主要体现在压缩破坏、拉伸破坏、共振破坏;稳定性较好的煤矿采空区在采用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后,充填岩体的强度需要满足σb+kσa≥σ’的条件就可以保持煤矿采空区的地震动力稳定性;煤矿采空区的存在可以减缓地表的地震动力响应,但强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则成为加剧地表大面积坍塌动力失稳的隐患;地震发生后煤矿采空区地表的地震动力响应相对较小,充填后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及移动破断的岩层的强度降低、刚度劣化、阻尼和耗能能力得到增加,有效的吸收了地震波的灾害能量;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群场地的危险性要高于单一煤矿采空区的场地.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加速响应的振动形式与原激励震源相近,但存在着在时间上滞后并有所延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矸石充填+裂隙岩体复合减隔震层”保证煤矿采空区地震动力稳定性及地面建筑抗震安全的理念.(6)矿区复杂多变的灾害演化系统是涉及到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相耦合的致灾系统,矿区复杂环境下建筑物抗震性能劣化主要受环境与荷载、材料、构件与结构四方面的因素影响:恶劣自然环境与复杂力学环境的耦合效应是矿区建筑抗震性能劣化的驱动力,材料的破坏是矿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构件的破坏是矿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劣化的宏观表现,结构性能的劣化是建筑物抗震性能劣化的直接原因.对于多煤层重复开采影响下的建筑物的损伤破坏,煤矿重复采动是产生高强度采动灾害应力的起因.(7)探讨了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地震灾变演化机制,指出了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抗震性能劣化致灾的过程,分析了煤矿采动损害与地震动力破坏这两种灾害荷载对建筑物的成灾机理,研究发现地下煤炭开采改变了煤矿采空区的地震波动场,煤矿采动损害对建筑物的损伤主要集中于下部楼层,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物的结构薄弱层可能会形成塑性铰,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探讨了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能量耗散演化过程,说明了煤矿采动损害加剧了地震灾害荷载对建筑物的破坏性,提出了“地下开采充填—地面建筑抗开采沉陷隔震”的保护策略,既能控制煤矿采空区的岩层移动变形,又能实现煤矿采动建筑的抗震抗开采沉陷变形保护.
方喜秋[7](2015)在《建筑工程墙体裂缝的防治探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我国在工民建筑领域也在快速的发展着。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赵欣[8](2014)在《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作用是导致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墙体部分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砌体结构本身在整体性及刚度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加之其所采涉及材料的抗拉、抗剪性能一般都不理想,致使砌体结构成为对沉降作用较为敏感的结构类型。一般只要发生较小的相对不均匀沉降就可在墙体产生显着地开裂,而墙体出现裂缝则是造成砌体结构房屋各种质量事故的首要表现形式。为了明确砌体结构房屋在各种不均匀沉降作用下墙体的变形及受力情况,以及裂缝的产生原因和位置特点,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建立了条形基础上的三层砌体结构房屋模型以及其下部的地基模型,并且对所建结构模型在不同类型的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变形形式、受力情况以及破坏形态进行了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且与实际情况相对比,从而为砌体结构房屋预防裂缝出现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研究内容:(1)结合相关参数的选取与设定,从而建立合理的砌体结构房屋模型的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以及地基模型,并且确定不均匀沉降作用的施加方式与施加依据;(2)利用建立好的模型研究建筑物在两端沉降以及中间沉降作用下砌体结构墙体的开裂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后的变形和应力的变化,归纳在两种沉降形式的情况下墙体产生的裂缝的特点,并与实际情况作对比;(3)通过调整地基模型刚度,模拟基坑周边土体的不均匀沉降作用,以此来研究建筑物整体的变形、应力和裂缝的发展变化。最后,对本文所研究的工作进一步归纳总结,综合在三种不均匀沉降形式下产生裂缝的特点并与实际相比较,然后提出本次所做工作的不足以及缺陷和今后可以改进的方向。
何水清[9](2013)在《现代住宅建筑常用材料缺陷的防治(1)》文中认为1彩色混凝土路面砖面层缺陷的防治1.1彩色混凝土路面砖面层缺陷产生原因1.1.1面料裂缝面料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面料水灰比控制不当。通常面料水灰比应大于或等于底料水灰比,而又以不粘模为好。而当面料水灰比小于底料水灰比时,刚成型的彩色混凝土路面砖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非贯穿性裂缝。(2)底料中含有杂质。当底料中含有密度小、吸水率大(如钟乳石、木屑等)的杂质时,彩色混凝土
赵东家[10](2013)在《浅析建筑工程裂缝与地基基础病害原因和防治》文中提出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工作实践,对建筑业内产生的工程质量事故的现象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筑主体的部位,从地基基础到上部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现象、性质、原因、危害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上部结构主要以常见的砖石结构为例展开分析,特别对地基基础的病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对的防治对策。
二、关于建筑物两端墙体裂缝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建筑物两端墙体裂缝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列车振动对长春某文物建筑安全性与完整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振动对文物建筑的影响研究 |
1.2.2 国内外振动控制标准 |
1.2.3 动力荷载下结构裂缝的扩展问题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砌体结构裂缝特征及案例研究中文物建筑概况 |
2.1 砌体结构裂缝情况及调研 |
2.1.1 竖向裂缝 |
2.1.2 水平裂缝 |
2.1.3 斜裂缝 |
2.2 工程案例 |
2.2.1 建筑与地铁位置关系 |
2.2.2 文物建筑砌体结构现状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隧道-地层-建筑物”有限元模型建模及校核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地层参数 |
3.1.2 模型尺寸 |
3.1.3 网格划分 |
3.1.4 边界条件 |
3.1.5 列车动力荷载 |
3.1.6 阻尼特性 |
3.2 振动测试与模型校核 |
3.2.1 长春地铁地表振动测式 |
3.2.2 有限元模型校核 |
3.3 有限元模型建筑物振动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裂缝扩展理论及带裂缝响应等效有限元模型 |
4.1 裂缝断裂力学机理 |
4.1.1 裂缝类型 |
4.1.2 应力强度因子 |
4.1.3 断裂准则 |
4.2 带裂缝的文物建筑结构模型 |
4.2.1 建模思路 |
4.2.2 材料参数 |
4.2.3 模型建立 |
4.2.4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动力荷载影响下文物建筑墙体裂缝规律研究 |
5.1 工况设置 |
5.2 评价指标 |
5.3 荷载对于某文物建筑墙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影响 |
5.3.1 工况一(满载计算的地铁列车荷载裂缝影响分析) |
5.3.2 工况二(GB/T50452-2008限值0.6mm/s) |
5.3.3 工况三(Ⅲ类限值1.80mm/s) |
5.3.4 工况四(Ⅳ类限值3.0mm/s) |
5.3.5 工况五(类限值10.0mm/s) |
5.3.6 总结荷载对于某文物建筑墙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
5.4 裂缝特征计算分析 |
5.4.1 窗洞口的裂缝形式影响规律 |
5.4.2 窗洞口的裂缝长度影响规律 |
5.4.3 窗洞口的裂缝位置影响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6.2 本文结论 |
6.3 本文所做的创新性探索 |
6.4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深度学习的砌体结构房屋裂缝识别及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基于Mask-RCNN的裂缝识别 |
2.1 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 |
2.2 Mask-RCNN隐含层的基本结构 |
2.3 训练集的获取与制作 |
2.4 图像的训练与识别结果 |
2.5 Mask-RCNN参数的调整与验证 |
2.6 Mask-RCNN与形态学的裂缝识别结果比对 |
2.7 本章小结 |
3 裂缝尺寸测量及特征分析 |
3.1 裂缝图像处理基本架构 |
3.2 裂缝的边界提取 |
3.3 裂缝的骨架提取 |
3.4 裂缝尺寸测量 |
3.5 裂缝的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裂缝信息的房屋安全评价系统 |
4.1 裂缝的荷载 |
4.2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分析及判定 |
4.3 房屋建筑裂缝的位置及信息识别 |
4.4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规范及架构 |
4.5 建筑裂缝检测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5 房屋安全鉴定实例分析 |
5.1 基于裂缝信息的建筑结构安全判定 |
5.2 案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地下室外墙早期温度应力研究与裂缝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下室外墙裂缝形成机理 |
2.1 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
2.2 地下室外墙裂缝机理分析 |
2.2.1 环境温度 |
2.2.2 水泥水化热 |
2.2.3 混凝土绝热温升 |
2.2.4 散热温升及降温曲线 |
2.2.5 混凝土收缩作用 |
2.2.6 混凝土徐变效应及应力松弛 |
2.2.7 约束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墙体温度效应分析 |
3.1 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 |
3.2 现浇混凝土温度场 |
3.2.1 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推导 |
3.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3 现浇混凝土的全过程温度场及定解条件 |
3.3.1 全过程温度场热传导方程 |
3.3.2 定解条件 |
3.4 现浇墙板厚度方向温度分布 |
3.4.1 现浇墙板厚度方向温度分布 |
3.4.2 现浇墙体厚度方向温度分布算例 |
3.5 温度应力 |
3.5.1 温度应力的基本概念 |
3.5.2 三维体内温度应力 |
3.5.3 地下室墙体温度应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墙体温度效应有限元分析 |
4.1 墙体温差 |
4.1.1 环境温度 |
4.1.2 混凝土绝热温升 |
4.1.3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
4.2 混凝土龄期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 |
4.3 墙体温度应力分析 |
4.3.1 概述 |
4.3.2 模型的建立与加载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观测及数据分析 |
5.1 测量仪器 |
5.2 现场观测 |
5.2.1 观测目的及内容 |
5.2.2 仪器选择 |
5.2.3 测点布置 |
5.3 观测数据分析 |
5.3.1 温度观测 |
5.3.2 应力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下室外墙裂缝防控及治理 |
6.1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原则 |
6.1.1 裂缝控制等级 |
6.1.2 裂缝控制原则 |
6.2 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 |
6.2.1 优化配合比 |
6.2.2 设计优化 |
6.2.3 施工措施 |
6.3 混凝土结构裂缝治理 |
6.3.1 混凝土有害、无害裂缝判别标准 |
6.3.2 混凝土无害裂缝处理措施 |
6.3.3 混凝土有害裂缝处理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兰州铁路局银川房建段房屋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物墙体裂缝原因和加固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物墙体裂缝原因和加固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技术线路 |
2 宁东南铁路站区供电工区综合办公房屋现场情况调研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情况 |
2.3 病害损伤情况及损伤部位 |
2.3.1 墙体裂缝病害损伤状况及部位 |
2.3.2 地基基础病害损伤状况及部位 |
2.3.3 承重结构病害损伤状况及部位 |
2.4 墙体砖砌体砌筑形式情况 |
2.5 主要构件材料组成情况 |
2.6 本章小结 |
3 宁东南铁路站区供电工区综合办公房屋墙体裂缝特征及分析 |
3.1 屋面裂缝研究方法 |
3.2 房屋墙体裂缝成因分析 |
3.2.1 房屋墙体裂缝初步原因分析 |
3.2.2 房屋墙体裂缝系统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宁东南铁路站区供电工区综合办公房屋墙体裂缝加固方法研究 |
4.1 房屋墙体裂缝加固意义 |
4.2 房屋墙体裂缝加固基本原理 |
4.3 房屋墙体非受力裂缝的处理方法 |
4.4 房屋墙体受力裂缝的处理方法 |
4.5 宁东南铁路站区供电工区综合办公房屋地基基础加固方法研究 |
4.5.1 地基注浆加固法 |
4.5.2 基础加固法 |
4.6 宁东南铁路站区供电工区综合办公房屋加固修缮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6)煤矿巷道与采空区岩体结构地震动力灾变及地面建筑抗震性能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矿采空区安全问题研究的紧迫性 |
1.2.1 煤矿采空区灾害的实际案例分析 |
1.2.2 煤矿采空区灾害的破坏特征及形成原因 |
1.2.3 煤矿采空区地震研究的紧迫性 |
1.3 煤矿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致灾的研究进展 |
1.4 矿区地下巷道结构动力灾变的研究进展 |
1.5 矿区复杂场地地震动力响应的研究进展 |
1.5.1 复杂场地地层应力波传递的研究进展 |
1.5.2 复杂场地地层地震响应的研究进展 |
1.6 煤矿采动区建筑物灾变与防护研究进展 |
1.7 论文的研究方案 |
1.7.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7.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7.3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目标 |
2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煤矿采空区的形成及基本特点 |
2.3 煤矿采空区的分类 |
2.3.1 基于煤矿采空区形成时间的划分方法 |
2.3.2 基于煤矿开采方法的煤矿采空区划分方法 |
2.3.3 基于采深采厚比的煤矿采空区划分方法 |
2.4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矿区的工程地质因素 |
2.4.2 矿区的水文地质因素 |
2.4.3 矿区的工程环境因素 |
2.5 煤矿采空区失稳破坏的基本模式 |
2.6 扰动荷载作用下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基本模式 |
2.7 本章小结 |
3 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破断的力学模型及沉陷致灾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的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破断的力学模型 |
3.3 煤矿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破坏规律的理论分析 |
3.4 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破断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3.4.1 相似材料模型设计 |
3.4.2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开采方案及监测 |
3.4.3 相似材料开采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4 相似材料开采试验位移和应力监测结果分析 |
3.5 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破断的有限元数值计算 |
3.5.1 煤矿采场覆岩移动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
3.5.2 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与应力场分布的对比分析 |
3.5.5 煤矿采动覆岩应力影响区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煤柱动力灾变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波的选取与修正 |
4.2.1 地震波的输入 |
4.2.2 地震波的选择和修正 |
4.3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及其本构模型 |
4.3.1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
4.3.2 莫尔—库仑模型屈服方程 |
4.3.3 莫尔—库仑模型塑性流动势 |
4.4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煤柱动力响应分析 |
4.4.1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煤柱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 |
4.4.2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煤柱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数值计算 |
4.5 煤矿巷道围岩体系失稳破坏的验证性试验分析与数值计算 |
4.5.1 试验材料与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
4.5.2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矿地下巷道结构地震动力灾变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地下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破坏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5.3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位移动力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的埋置深度对位移响应的影响分析 |
5.3.2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的截面形式对位移响应的影响分析 |
5.3.3 地震作用下地应力对煤矿巷道结构位移响应的影响分析 |
5.4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结构应力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结构的埋置深度对峰值主应力的影响 |
5.4.2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结构的截面形式对峰值主应力的影响 |
5.4.3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结构的应力分布 |
5.5 地震荷载对煤矿巷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5.5.1 地震荷载的峰值速度对煤矿巷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5.5.2 地震荷载的频率对煤矿巷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5.5.3 地震荷载的持续时间对煤矿巷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考虑围岩损伤效应的煤矿巷道结构地震灾变分析 |
6.1 引言 |
6.2 扰动荷载作用下煤矿巷道结构围岩介质的损伤分析 |
6.3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动力响应分析 |
6.3.1 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模型 |
6.3.2 地震作用下平面巷道的安全性分析 |
6.4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围岩结构体系的损伤演化分析 |
6.4.1 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围岩结构体系的损伤演化分析 |
6.4.2 地震作用下考虑围岩损伤效应的煤矿巷道动力响应分析 |
6.4.3 小结 |
6.5 考虑损伤效应的煤矿采动裂隙岩体的卸压耗能减震性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7.1 前言 |
7.2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 |
7.2.1 地震作用下煤矿地下巷道围岩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7.2.2 地震作用下考虑充填效应的煤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7.3 煤矿浅埋采空区的地震动力稳定性分析模型 |
7.3.1 煤矿浅埋采空区地表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7.3.2 煤矿浅埋采空区地表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7.4 地震作用煤矿采空区场地条件对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
7.4.1 煤矿采空区的深度对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
7.4.2 煤矿采空区场地岩层刚度对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
7.4.3 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对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
7.5 煤矿采空区群的地震动力稳定性分析 |
7.5.1 煤矿采空区群对地表地震波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
7.5.2 煤矿采空区群对地表地震波位移响应的影响 |
7.5.3 多遇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群应力场演化分析 |
7.5.4 罕遇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群应力场演化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矿区复杂环境下建筑物抗震性能劣化分析 |
8.1 引言 |
8.2 矿区环境的特殊性、恶劣性与复杂性 |
8.3 矿区复杂环境下建筑物抗震性能劣化机制分析 |
8.3.1 矿区复杂环境下建筑物损伤破坏的现场调研 |
8.3.2 矿区复杂环境下建(构)筑物损伤劣化机理分析 |
8.4 煤矿多煤层重复采动影响下建筑损伤破坏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物的地震动力灾变分析 |
9.1 引言 |
9.2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波动效应的理论分析 |
9.3 煤矿采动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分析 |
9.4 煤矿采动建筑物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 |
9.5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建筑的动力响应分析 |
9.5.1 煤矿采动建筑自振周期及频率分析 |
9.5.2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建筑的动力响应分析 |
9.5.3 地震作用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建筑动力响应 |
9.5.4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建筑扭转振动效应分析 |
9.6 基于能量耗散的煤矿采动损伤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9.7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建筑的能量耗散演化分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7)建筑工程墙体裂缝的防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墙体裂缝的种类 |
三、墒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
四、工民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
五、结束语 |
(8)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原因 |
1.1.1 地基土本身原因 |
1.1.2 在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
1.1.3 相邻基础或相邻荷载的影响 |
1.1.4 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
1.1.5 基坑开挖、地下工程等岩土工程的影响 |
1.2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形式 |
1.2.1 水平裂缝 |
1.2.2 竖向裂缝 |
1.2.2.1 底层大窗台下的竖向裂缝 |
1.2.2.2 建筑物顶部的竖向裂缝 |
1.2.2.3 纵横墙角交界处的竖向裂缝 |
1.2.3 斜裂缝 |
1.3 不均匀沉降及其引起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
1.3.1 建筑措施 |
1.3.2 结构措施 |
1.4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概论 |
2.1 砌体材料的模型种类 |
2.1.1 整体式模型 |
2.1.2 分离式模型 |
2.2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模型种类 |
2.2.1 整体式模型 |
2.2.2 分离式模型 |
2.2.3 组合式模型 |
2.3 砌体结构的单元类型 |
2.3.1 SOLID65 介绍 |
2.3.1.1 SOLID65 单元的线性理论 |
2.3.1.2 SOLID65 单元的非线性理论 |
2.3.1.3 失效准则 |
2.3.1.4 屈服准则 |
2.3.2 COMBIN14 介绍 |
2.4 砌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
2.5 课题模型的建立 |
2.5.1 砌体结构部分的参数取值 |
2.5.1.1 砌体材料本构关系 |
2.5.1.2 砌体材料的破坏准则 |
2.5.2 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参数取值 |
2.5.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2.5.2.2 钢筋本构关系 |
2.5.2.3 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 |
2.5.2.4 钢筋与混凝土的组合 |
2.5.3 地基部分参数取值 |
2.5.4 模型各部分具体形式 |
2.5.4.1 模型基础形式 |
2.5.4.2 模型的整体形式 |
2.5.4.3 模型不均匀沉降的施加方式 |
第3章 ANSYS 有限元数值分析 |
3.1 局部沉降作用下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
3.1.1 两端沉降作用下的影响分析 |
3.1.2 中间沉降作用下的影响分析 |
3.1.3 一端阶梯状沉降作用下的影响分析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浅析建筑工程裂缝与地基基础病害原因和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上部结构工程 |
(一) 各类裂缝的特征 |
1、因地基不均匀下沉 (或上胀) 而产生的裂缝。有关地基的病害将在第二章详细论述, 这里只就其产生裂缝的常见形态特征作一介绍: |
(1) 正八字缝 |
(2) 倒八字缝 |
(3) 斜裂缝 |
(4) 竖向裂缝 |
(5) 水平裂缝 |
2、温度的变化造成裂缝的常见形态特征 |
(1) 斜裂缝 |
(2) 水平裂缝 |
(3) 竖向裂缝 |
(4) 女儿墙裂缝 |
3、因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的形态特征 |
4、材料质量或砌筑质量差引起的裂缝特征 |
(1) 灰砂砖砌体裂缝 |
(2) 砂浆体积不稳定 |
(3) 砌筑质量差 |
5、因建筑构造不当引起砌体裂缝的特征 |
6、因机械振动或地震造成砌体震动裂缝的形态特征 |
(二) 砌体中各类裂缝的鉴别 |
1、根据裂缝的位置区别裂缝的原因 |
2、根据裂缝出现的时间区别裂缝原因 |
3、根据裂缝发展与变化情况区别裂缝原因 |
4、根据裂缝的成因或诱发因素区别裂缝原因 |
5、确定为沉降裂缝的参照条件 |
第二:地基基础工程 |
一、地基基础的病害 |
(一) 地基基础病害的现象和特征 |
(二) 地基基础病害的类型 |
二、产生病害的原因 |
(一) 地基不良 |
1、软土地基 |
2、湿陷性黄土 |
3、膨胀土的地基 |
4、季节性冻胀土 |
5、局部软硬土不均匀土 |
6、坡地地基及滑坡危害 |
(二) 基础不良 |
(三) 基础埋深选择不当 |
(四) 地基基础的防水、排水措施不利 (下转第436页) |
(五) 使用维护不全 |
(六) 相邻基础的影响 |
(七) 上部结构的影响 |
三、病害的防治和加固 |
(一) 地基病害的防治和加固 |
1、挤密加固法 |
2、化学加固法 |
3、旋喷桩加固法 |
4、石灰浆加固法 |
5、垫层处理法 |
(二) 基础病害的防治 |
第三:结论 |
四、关于建筑物两端墙体裂缝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列车振动对长春某文物建筑安全性与完整性影响研究[D]. 熊义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深度学习的砌体结构房屋裂缝识别及安全评价研究[D]. 张汉钰.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地下室外墙早期温度应力研究与裂缝控制[D]. 周宁彬. 长安大学, 2020(06)
- [4]兰州铁路局银川房建段房屋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加固措施研究[D]. 刘磊.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5]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6]煤矿巷道与采空区岩体结构地震动力灾变及地面建筑抗震性能劣化研究[D]. 魏晓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5(02)
- [7]建筑工程墙体裂缝的防治探析[A]. 方喜秋. 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上), 2015
- [8]不均匀沉降对砌体结构的影响分析[D]. 赵欣. 济南大学, 2014(01)
- [9]现代住宅建筑常用材料缺陷的防治(1)[J]. 何水清. 砖瓦世界, 2013(03)
- [10]浅析建筑工程裂缝与地基基础病害原因和防治[J]. 赵东家. 科技信息,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