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玉米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静,许敏,王玲,许冬,杨妮娜,丛胜波,万鹏[1](2021)在《邻作作物对玉米田害虫与天敌发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邻作显着影响害虫、天敌的发生与互作。本研究以湖北省玉米为对象,分析邻作作物对玉米田天敌及害虫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玉米单作相比,邻作棉花的玉米田玉米蚜总体发生量大幅减少;邻作棉花、大豆的玉米田中玉米螟总体发生量分别减少29%、45%。邻作大豆和棉花的玉米田的蜘蛛、瓢虫、寄生蜂较多。由此可见,玉米与棉花邻作可降低玉米蚜、玉米螟等害虫的发生量,增加天敌的数量。以上结果可为湖北省玉米害虫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罗真,汤颢军,赵耀,陶猛,罗珍美[2](2020)在《襄阳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结构调整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从品种应用、气候影响和加工用途3个方面阐述了湖北省襄阳市夏玉米(Zea mays L.)生产现状,并结合调研分析了当前襄阳市夏玉米种植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稳多调"的结构调整建议,即发展多元化模式和提升种植水平,稳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供生产参考。
王佳新[3](2020)在《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玉米和水稻、小麦被列为人类三大最重要的粮食,全世界约20亿人口将玉米作为最主要的口粮。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家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在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推进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应急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玉米产业发展仍存在产需脱节和供给质量较低、生产成本高和长期竞争力弱、资源环境压力大和绿色发展效能低、基础保障能力不足和保护政策不完备、玉米加工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较多、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和流通效率低等诸多挑战。2018-2019年,是我国玉米市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国内玉米价格稳中上涨,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步止减回升,开始了新的增长周期;中美贸易战以及非洲猪瘟的爆发,政策调整上不断增加的压力使得玉米价格的形成及调节更加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吉林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公主岭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产粮大市、生猪外调大市、农产品加工大市。玉米一直是公主岭的“黄金名片”。近10年来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其中玉米占粮食总产的95%以上,且连续多年居于全国县级市前列,是唯一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米之乡”的城市。因此,大力发展该市玉米生产,提高优质玉米产能供给,对调节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及特色农业产业增质增效的促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竞争理论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实地调研及考察,从玉米的生产、销售、深加工三个角度阐述了公主岭市玉米产业的现状,深入的分析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和吸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最新农业发展政策,提出针对公主岭市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首先,对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即玉米产业作为公主岭市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拉动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粮农生产投入意愿和能力下降、优质专用型玉米发展滞后等问题。其次,立足于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实际,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该地玉米生产中各个要素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探寻其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通过对以上研究及对美国农业尤其是玉米产业生产的经验借鉴,分别从断开发新产品,发展玉米综合利用、建立长效、协同的产能调控机制以及重视对玉米乙醇的开发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冯冠南[4](2020)在《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愈发成熟,市场中转基因作物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20余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的农业压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以及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并未批准除棉花和番木瓜之外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种植,然而近年来我国用来满足国内日常生活、生产应用的需要的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的来源主要依赖进口,且大多为转基因作物。长此以往,不但在国内出现了“能吃不能种”的尴尬局面,且不利于我国掌握粮食主权、国际贸易竞争地位,还会使本土转基因作物产业边缘化。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在2020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可能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在此产业化大背景下,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不能忽视。本文以多种法学研究方法为工具,对转基因作物在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研究。例如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现实应用受阻的问题、侵害转基因技术专利问题、转基因作物品种权保护问题等,若不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旦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纠纷普遍发生,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也会难以推进,进而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本研究首先通过资料检索和数据收集,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进行量化分析,将其在全球的各类型分布现状做出梳理,再围绕我国转基因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对目前我国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知识产权储备现状做出梳理,将二者进行对比,总结出差距和优势所在。随后,在前述对比结论的基础上,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结合现实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背景,对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在创新激励、应用进程、保护方面依旧存在或即将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知识产权问题背后成因的挖掘和研究,力求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最后,从中国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以期为未来我国产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冯鹏,胡飞,李新彦,马现斌,郭莉,李有明[5](2020)在《襄阳市青贮玉米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分析了襄阳市青贮玉米(Zea mays L.)的生产现状,种植青贮玉米的效益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养定种、农牧部门大协作、加强政府引导、加强产业发展研讨和技术培训等建议,以推动襄阳市畜牧业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
袁浩博[6](2019)在《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研究的视角,产业融合不仅局限在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而且在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发生,具体讲,产业融合是指相互渗透、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同一产业,最终得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产业融合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本文研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休闲、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和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产业融合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且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重构和升级产业功能,从而发生产业形态的变化。当今,农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产业分立、界限清晰,向各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演进。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三次产业的渗透,极大增进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原有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融合,使之逐渐模糊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并突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融合、互补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诸如供求结构失衡、成本攀升、库存高企、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难题的破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这既体现了产业内部发展逻辑,又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一产基础强化、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功能健全等方面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践农村三次产业多种融合模式是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与咨询专家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摸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借鉴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融合程度及影响效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并力求为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包含六个章节及结论。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行为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本论文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本章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必要性,指出当前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测定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第五章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对农业竞争力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论。这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提出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得出全文研究结论。第一,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融合阶段。通过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测定得知,尽管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强化,但目前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属低水平的融合。究其原因,主要受产业融合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农村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可从多个维度推进形成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及一体化农村产业体系。从横向看,产业融合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尤其是深度利用二三产业资源和在市场中的重新定位,使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新的农业形态在产业融合的模式下呈现;从纵向看,农村三次产业的纵向融合发展,即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产前和产后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第三,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理念,由以往的三次产业分立发展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树立融合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态势,产业之间可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及交叉重组,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跨界融合。努力探索“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全链协作、共担风险、运营持久”的互利共赢关系。第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尤其是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必须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农业服务业。第五,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产业融合主体。财政涉农资金要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第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反映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两种状态和发展趋势。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产业分工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反映了由于技术进步、业务渗透、价值链整合,使分立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协作、协调的趋势和状态。由于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所以产业融合又可以认为是产业分工新的起点。作为交叉互动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共同推进着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刘慧宇[7](2019)在《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攀升,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玉米加工能力和流通能力与其产量严重不相符,同时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种植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黑龙江省作为第一农业大省,2017年玉米产量高达3703.11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1%。2015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成为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黑龙江省玉米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玉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等7大玉米主产省玉米产业为研究样本,基于2000年-2017年玉米产业相关数据,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测算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多元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由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算与评价、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三部分构成。其中,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分析部分,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发展现状,提炼现阶段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算与评价构建部分,以波特“钻石”理论,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玉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数理测算,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趋势。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以竞争力评价测算结果为支撑,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多元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工作的开展,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和观点:(1)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科技人才储备不足,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提高。(2)玉米单产水平低,影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而影响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3)玉米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对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缺乏弹性。(4)玉米加工业发展缓慢,精深加工能力弱是影响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5)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农力度不足,阻碍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水平、提升机械化生产质量、强化深加工能力及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胡飞,马现斌,李新彦,郭莉,潘高峰,李有明[8](2019)在《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湖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文中指出以湖北省2009年玉米(Zea mays L.)区域试验数据为例,介绍了GGE双标图在评价玉米品种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以及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的运用。结果表明,Hk9509、Sx0759、Hz06148、Kn0901共4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建始县地点鉴别力较大;恩施市、仙桃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点代表性较强;综合地点鉴别力和代表性分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宜昌市试验点较好。
关丽丽[9](2018)在《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三农问题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地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也在不断的加大,以此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玉米以其多样的用途、广泛的分布、丰富的营养,成为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发展对调节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辽宁省玉米生产、销售、加工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生产方面存在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差、农民缺乏科学的知识等问题;在玉米销售方面存在种子质量差及推广的滞后性、玉米的流通体制有待调整、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较差等问题;在玉米深加工方面存在玉米深加工的总量小且转换方式落后、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少、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能力有限等问题。综合上述对辽宁省玉米产业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为辽宁省玉米产业更好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在玉米生产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土地流转进行集约化生产、加大力度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在玉米销售方面要提高玉米种子的质量做好农业推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在玉米深加工方面要加快玉米的深加工转化、提高玉米加工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塑造深加工玉米的品牌效应。
张士龙,贺正华,李珍连,黄益勤[10](2017)在《湖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对策》文中认为总结了湖北省玉米生产、消费现状,分析了湖北省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以期为湖北省玉米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湖北省玉米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玉米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邻作作物对玉米田害虫与天敌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2)襄阳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结构调整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襄阳市夏玉米生产现状 |
1.1 夏玉米品种选育加快,但生产应用仍显不足 |
1.2 饲用产业基础较好,但玉米多元化开发不足,子粒玉米种植收益面不宽 |
1.3 玉米生长期间的干旱问题已成为制约夏玉米发展的瓶颈 |
2 襄阳市夏玉米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2.1 常年旱情无水区域只有种植玉米风险较低 |
2.2 市场行情相对稳定牵制了玉米的结构调整 |
3 夏玉米结构调整及生产建议 |
3.1 针对调整引入多元化发展模式 |
3.2 针对抗旱生产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抗旱技术研发 |
3.2.1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
3.2.2 加强抗旱技术总结 |
(3)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玉米产业 |
2.1.2 玉米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3章 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玉米种植现状 |
3.1.1 玉米生产现代化水平提升 |
3.1.2 玉米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
3.1.3 农民种植玉米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玉米深加工现状 |
3.2.1 传统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延长 |
3.2.2 玉米食品深加工转型升级 |
3.2.3 玉米秸秆深加工发展迅速 |
3.3 玉米销售现状 |
3.3.1 玉米需求由增转降 |
3.3.2 全产业链实践,拉动粮食供给 |
3.3.3 市场化运作,接轨国际市场 |
3.3.4 鲜食玉米消费群体逐步建立 |
第4章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
4.1 经济指标的选择 |
4.1.1 投入指标 |
4.1.2 产出指标 |
4.1.3 样本数据 |
4.2 模型的建立及估计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4.3 结论 |
第5章 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种植成本高,效益低 |
5.1.2 粮农生产投入意愿和能力下降 |
5.1.3 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
5.1.4 优质专用型玉米发展滞后 |
5.1.5 玉米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 |
5.2 成因分析 |
5.2.1 产业产出结构不协调 |
5.2.2 产业融合的深度不够 |
5.2.3 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区域带动力有限 |
5.2.4 玉米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5.2.5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较差 |
第6章 美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6.1 美国玉米产业地位概述 |
6.2 美国政府在玉米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
6.2.1 实施扶持政策 |
6.2.2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6.2.3 金融扶持措施 |
6.2.4 教育培训和农产品推广 |
6.3 美国玉米产业化体系 |
6.4 美国玉米产业化对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的启示 |
6.4.1 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玉米综合利用 |
6.4.2 做大企业规模,发挥行业协会功能 |
6.4.3 重视对玉米乙醇的开发 |
第7章 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关于玉米供给的对策建议 |
7.1.1 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专用型玉米 |
7.1.2 强化玉米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
7.1.3 创建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力量整合 |
7.1.4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7.1.5 大力扶持畜牧业,推动农牧结合发展 |
7.2 关于玉米深加工的对策建议 |
7.2.1 激活玉米产业经济 |
7.2.2 建立长效、协同的产能调控机制 |
7.2.3 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玉米等级标准 |
7.3 关于玉米销售的对策建议 |
7.3.1 擦亮“玉米之乡”金字招牌 |
7.3.2 提升玉米功能,拓展增收模式创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及其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
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2.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 |
2.2.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趋势 |
2.2 产业化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具体要求 |
2.3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
2.3.1 转基因作物专利分布现状 |
2.3.2 已获得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情况 |
2.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中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
2.3.4 小结 |
3 我国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考察 |
3.1 激励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法律制度 |
3.1.1 财政投入及投资制度 |
3.1.2 税收优惠制度 |
3.2 规范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法律制度 |
3.2.1 转让制度 |
3.2.2 许可制度 |
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保护体制 |
3.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3.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
4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面临的困境 |
4.1 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环境 |
4.1.1 我国财政投入集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 |
4.1.2 有关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税收优惠力度不高 |
4.2 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受阻 |
4.2.1 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缺失 |
4.2.2 部分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高 |
4.2.3 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不足 |
4.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 |
4.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范围较窄 |
4.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与农民留种权之间存在冲突 |
4.3.3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立法阶层较低 |
4.3.4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不明确,侵权处罚力度较低 |
4.3.5 权利人维权困难 |
5 解决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的建议 |
5.1 强化我国转基因作物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5.1.1 有针对性的加大财政投入 |
5.1.2 完善创新激励税收优惠制度 |
5.2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 |
5.2.1 对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进行补白 |
5.2.2 提高法律可操作性 |
5.2.3 对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其他思考 |
5.2.4 建立健全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机制 |
5.3 提高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5.3.1 考虑增加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5.3.2 在转基因作物领域合理限制农民留种权 |
5.3.3 适时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5.3.4 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重视程度 |
5.3.5 明确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加大侵权处罚力度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5)襄阳市青贮玉米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襄阳市畜牧业和青贮玉米生产现状 |
1.1 畜牧业生产现状 |
1.2 青贮玉米现状 |
1.2.1 青贮玉米发展模式 |
1.2.2 青贮玉米种植模式 |
1.3 青贮玉米市场行情与效益 |
1.3.1 青贮玉米市场行情 |
1.3.2 玉米青贮生产效益显着高于收获子粒 |
1.3.3 青贮玉米打包贮藏后效益更高 |
1.4 青贮玉米科研进展情况 |
2 青贮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土地成片流转比较困难 |
2.2 生产用地困难 |
2.3 政策引导支持力度不够大 |
2.4 产业链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 |
2.5 青贮饲料产业科技创新储备不足 |
3 发展建议 |
3.1 以养定种,稳步推行青贮玉米发展工作 |
3.2 农牧部门大协作,为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3.3 加强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研讨和技术培训工作 |
3.4 加强政府引导,支持中间带动两头 |
(6)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 |
1.2.4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式 |
2.1.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
2.2 农业发展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主要农业发展理论 |
2.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
2.3.2 创新驱动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
2.3.3 政府放松管制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
2.3.4 消费结构变化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与进展 |
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3.2.1 产业融合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3.2.2 产业融合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3.2.3 产业融合有利于乡村振兴 |
3.2.4 产业融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3.3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展 |
3.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测度分析 |
4.1 已有研究方法分析 |
4.1.1 相关系数分析法 |
4.1.2 赫芬达尔指数法 |
4.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
4.1.4 熵指数 |
4.1.5 产业贡献度法 |
4.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 |
4.2.1 构建模型遵循的原则 |
4.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方法 |
4.2.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定 |
4.2.4 测度结果分析 |
4.2.5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总体融合程度测定 |
4.2.6 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5.1.1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水平 |
5.1.2 农业竞争力水平 |
5.1.3 农村产业结构 |
5.1.4 农民收入水平 |
5.1.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5.2 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4 基于B-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农业竞争力方面 |
5.3.2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 |
5.3.3 农民收入水平方面 |
5.3.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能力 |
6.1.1 引导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 |
6.1.2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服务产业融合主体 |
6.1.3 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 |
6.2 稳步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 |
6.2.1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
6.2.2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
6.2.3 做大农业服务业 |
6.3 建立与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
6.3.1 完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
6.3.2 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
6.3.3 强化链式利益联结 |
6.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
6.4.1 财税政策 |
6.4.2 金融政策 |
6.4.3 产业政策 |
6.4.4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玉米产业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玉米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钻石模型”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 |
3.1.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特点 |
3.1.2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布局 |
3.2 黑龙江省玉米加工现状 |
3.2.1 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加工能力 |
3.2.2 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布局 |
3.3 黑龙江玉米流通现状 |
3.3.1 黑龙江省玉米外运量情况 |
3.3.2 黑龙江省玉米运输成本情况 |
3.3.3 黑龙江省玉米仓储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算与评价 |
4.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方法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算分析 |
4.2.1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分析 |
4.2.2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历史趋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确定 |
5.2 模型介绍 |
5.2.1 模型形式 |
5.2.2 建模步骤 |
5.3 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5.3.1 数据检验与模型识别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提升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科技投入以促进玉米品种改良 |
6.2 提升玉米机械化生产质量 |
6.3 优化整合玉米加工企业 |
6.4 加大农村金融支农力度 |
7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湖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适应性 |
2.2 地点鉴别力和代表性 |
2.3 品种稳产性和丰产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9)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辽宁省玉米的生产现状 |
2.1.1 玉米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况 |
2.1.2 玉米生产的特点 |
2.1.3 玉米种植分布 |
2.2 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
2.2.1 种植结构不合理 |
2.2.2 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差 |
2.2.3 农民缺乏科学的知识 |
2.3 辽宁省玉米销售的现状 |
2.3.1 玉米的消费现状 |
2.3.2 玉米的贸易情况 |
2.4 辽宁省玉米销售存在的问题 |
2.4.1 种子质量差及推广的滞后性 |
2.4.2 玉米的流通体制有待调整 |
2.4.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较差 |
2.5 辽宁省玉米深加工现状 |
2.6 辽宁省玉米深加工存在的问题 |
2.6.1 玉米深加工的总量小且转换方式落后 |
2.6.2 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少 |
2.6.3 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能力有限 |
第三章 农民视角下的玉米产业的调查与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3.1.1 数据来源 |
3.1.2 调查内容 |
3.1.3 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农民种植玉米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年龄 |
3.2.2 文化程度 |
3.2.3 家庭人口数 |
3.2.4 年纯收入 |
3.2.5 政策了解程度 |
3.3 农民玉米销售的分析 |
3.3.1 农民玉米销售价格 |
3.3.2 农民玉米销售渠道 |
3.4 农民玉米深加工分析 |
第四章 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
4.1 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对策 |
4.1.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4.1.2 鼓励土地流转进行集约化生产 |
4.1.3 加大力度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
4.2 辽宁省玉米消费的对策 |
4.2.1 提高玉米种子的质量做好农业推广 |
4.2.2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
4.2.3 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
4.3 辽宁省玉米深加工的对策 |
4.3.1 加快玉米的深加工转化 |
4.3.2 提高玉米加工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
4.3.3 塑造深加工玉米的品牌效应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湖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1.1 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
1.2 玉米生产布局基本形成 |
1.3 产业开发快速推进 |
1.4 市场缺口增大 |
2 湖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品种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
2.2 生产技术落后, 新技术集成到位率低 |
2.3 机械化程度低, 生产效益有待提高 |
2.4 土壤贫瘠, 水肥利用效率低 |
2.5 病虫草害有加重趋势 |
2.6 产业化水平低 |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与对策 |
3.1 加强新品种选育, 使产品高产、优质、高效 |
3.2 优化品种结构, 大力推广重大适用技术 |
3.3 推广多种耕作模式, 扩大玉米面积 |
3.4 建立育繁推产业体系, 保障种业安全 |
3.5 转变生产方式, 提高产业化水平 |
3.6 培育玉米加工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化水平 |
3.7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促进玉米产业发展 |
四、湖北省玉米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邻作作物对玉米田害虫与天敌发生的影响[J]. 李文静,许敏,王玲,许冬,杨妮娜,丛胜波,万鹏. 湖北植保, 2021(02)
- [2]襄阳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结构调整建议[J]. 罗真,汤颢军,赵耀,陶猛,罗珍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7)
- [3]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研究[D]. 王佳新. 吉林大学, 2020(08)
- [4]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 冯冠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襄阳市青贮玉米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冯鹏,胡飞,李新彦,马现斌,郭莉,李有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9)
- [6]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袁浩博. 吉林大学, 2019(02)
- [7]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刘慧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
- [8]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湖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J]. 胡飞,马现斌,李新彦,郭莉,潘高峰,李有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2)
- [9]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D]. 关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10]湖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对策[J]. 张士龙,贺正华,李珍连,黄益勤. 中国种业,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