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辑与社会文化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英[1](2021)在《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图书编辑在整个文化传播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在整个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图书编辑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编辑出版在文化传播活动中是以载体的身份而存在的,图书编辑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是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主体。随着时代发展的更迭,图书出版和编辑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在时代的要求下,需要有新出版,而新出版的背后就需要有新编辑的支持。为此,图书编辑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把握好时代发展方向,才能确保出版物的专业性,同时,图书编辑的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势。为此,该文就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看法。
牛旻[2](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王卫星[3](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任佳[4](2020)在《我国现有音乐网站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互联网时代来临,信息传播手段再次革新。网络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媒介,然而作为时下流行的传媒载体,“音乐网站”的研究在学术界较为匮乏,仍有较大研究空间。与传统媒介相比,音乐网站可听、可视、可唱、可聊、存储量大,作品选择多样且便利。音乐网站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使随时随地传播音乐成为现实,传播方式由单向变为交互式传播。同时,音乐网站改变了受众群体范围,改变了大众审美和评论风向,影响了音乐作品创作风格和质量。而这一切变化都可能对音乐网站造成不良影响,为保证音乐网站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还需编辑群体做出贡献。通过调查“中国音乐学网”、“弹琴吧”、“酷我音乐”“凤凰音乐”、“8775动听网”等五家现有音乐网站,了解它们的基本信息、流量数据,编辑职位等,推测音乐网站的传播和编辑:学术类和教育类音乐网站编辑对专业的高要求,娱乐类和宣传类音乐网站编辑对当下流行热点的捕捉力,销售类音乐网站编辑对消费群里的了解等。无论哪种类型的音乐网站,编辑都在其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编辑自始至终对每家网站发挥着策划方案、优化内容、宣传内容、联系反馈等作用。音乐网站编辑与传媒介编辑或一般音乐编辑相比,编辑工作也有一定变化。作为音乐编辑和网站编辑的合体,音乐网站编辑除一般编辑素质外,还应具备音乐编辑才能和网络实操能力。音乐网站编辑人员要熟练使用电脑、编辑软件,具备音乐内容组织和文案编写能力,有专业音乐鉴赏和分析能力,具备营销和推广能力,具备挖掘和联系良好作品和音乐人的能力。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有责任的编辑队伍,需要编辑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以有力保障音乐网站的健康质量。音乐网站也应将编辑培养作为重点,针对网站的特色培养一支优秀编辑群体,且这项工作应是长久且持续。本文将借助“中国音乐学网”、“酷我音乐”等五家音乐网站,通过调查分析具体案例,研究音乐网站编辑职责的特殊性,以及新媒体环境对音乐编辑职业的新要求。
宋晋凯[5](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张超[6](2019)在《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文中认为人物交游活动触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它将个人的社会属性具体到群体活动中,并通过群体的有序构建形成多元共同体。共同体有认同意识、促进思维、归属观念的功能,可以将多个一元概念融合从而组成一个新的多元架构。研究人物的交游活动既能够还原一个社会个体乃至共同体的历史经历,又能够反映现实政治及其文化背景。从近代文化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共同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塑造,对人物以及时代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张元济是一个跨时代的历史人物,从晚清到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交过众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通过诗文、书信、集会等交游方式在政治、商业、教育、藏书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张元济的交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在学界、政界、文化出版界的代表性人物,诸如严复、沈雁冰、王云五、毛泽东、傅增湘等不同领域的社会人进行群体研究,来分析张元济在交游中创建个人关系网络、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想情怀与实践活动,试图从近代文化传播的视角总结出以张元济为中心的人物交游特点以及对个人和近代文化产生的作用影响。张元济通过学缘、业缘、地缘、亲缘等关系构建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人际关系网,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共同体。本文编制了《张元济交游活动简表》,列出张元济与一百三十多名重要人物的交游概况,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张元济交游活动的整体面貌。在交游活动中,张元济不断丰富完善自身思想内容,并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引进新思想、传播科学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承担起启发世人的精神使命与社会责任,进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马晨莲[7](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董甜甜[8](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张晓菲[9](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给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新兴产品,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平台,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平台。满族作为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且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统治阶级,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满族创造了大量宝贵的文化,然而现实中满族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汉化的进程正在逐渐衰退。现实环境不断警醒着我们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发展,为单一的文化传播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吉祥满族”公众号是依托中国最大的满族门户网站,吉祥满族网,建立起来的微信公众号,因此选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于“吉祥满族网”的发展态势,“吉祥满族”公众号从建立初就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是现在满族文化传播公众号中较有影响的文化类微信公众号。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借鉴拉斯韦尔5W模式对公众号内容、营销策略、传播效果以及公众号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媒介选择等相关理论,为公众号的发展趋势提供相应建议。研究得出:“吉祥满族”公众号在内容上,采用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所推送文章间的联系,努力建立用户民族情感共通性;在运营策略上,加强线上线下联系的同时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加强用户的身份认同感;在运营效果上,“吉祥满族”公众号对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发挥了积极意义,对人们了解满族文化,传承满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吉祥满族”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同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发展策略分析,以期在今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郭峥[10](2019)在《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正在经历网络化、日常化转向,以阅读场景的改变为核心机制,以社交、多元、碎片、日常、互动、去中心为基本特征。“后阅读”是与新媒体、新需求相适应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后”意味着对传统阅读的批判与反思。与传统阅读方式相对应,“后阅读”强调阅读方式的全方位转向,不只是阅读形式的转变,更是阅读功能和阅读内涵的转变。在“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用户接受习惯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发生改变,诸多现有的既定规则需要重新梳理和构建以适应这种新型阅读引发的变革。本文围绕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后阅读”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后阅读”是新媒体驱动下的新型阅读方式。传播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引发了阅读方式的“创造性破坏”,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阅读方式的影响更为彻底。“后阅读”的产生以第三次阅读革命为背景,以全新媒介景观为参照,以后现代主义为文化依托。“后阅读”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纳为“机械论”和“最终因”。从机械论的视角看,传播新科技的确直接导致了“后阅读”现象的出现,但这并非技术决定论的视角,技术并未决定社会,而是技术具体化了社会。从最终因的角度来看,“后阅读”行为的出现契合了社会与人的需求,尤其是娱乐、消遣、释压、实用性需求。新技术促使“后阅读”形成新的特征,阅读载体、阅读文本、阅读行为、阅读关系、阅读体验、阅读需求、阅读场景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从辩证角度来看,“后阅读”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交织着自由与非自由,民主与控制,最终通过双重自我修改、自我完善,能够促使“后阅读”朝着正确进路不断发展。2)“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文本的生成渠道逐渐多样化。随着受众的传播权力与能力的提升,出现了用户生成内容;在传播新科技尤其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出现了机器生成内容。这一变化具革命意义,用户生成内容打破了主流传播者的权威,稀释了其主导地位;机器生成内容则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人工生成内容的方式。机器生成内容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驱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内容生成方式,它超越了人工生成方式,以其高效性、交互性、客观、全面等优势在内容生成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与文本生成革新相对的是文本叙事的革新,随着可消费信息量的增加、媒介渠道的增多、受众能动性的提升,受众对于内容接收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在接收的同时能够调动更强更多元的感官感知,以产生游戏体验。游戏化叙事是在传播新科技的基础上,利用游戏机制生成、组织、传播内容,要求既借鉴游戏思维,又符合叙事框架,避免沦为单纯的游戏。3)“后阅读”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实现——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例。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阅读的整体性、系统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然而,“后阅读”已经逐渐取代传统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它的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社交性阅读的特点已经对传统文化的信息传播形成冲击性影响。实际上,“后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后阅读”与传统文化并非并列关系,也不相互排斥。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根基,当今社会我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完成数字化、现代化与通俗化转型。利用“后阅读”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已经逐渐发展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利器,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适应“后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方式,双方之间有共通处,亦有矛盾处,希望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借助于传播新科技的优势,传统文化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传统文化已经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传播新科技的包装下,以一种新型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4)辨证的视角:“后阅读”的双向审视。“后阅读”引发了新的文化转向与权力重组。阅读的场域是语意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也是实现“符号民主”、“文化民主”的场域。在这个意义上,“后阅读”是把双刃剑。在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双重视域下审视“后阅读”,新的传播生态中文化产品既具备民主基因又隐藏控制力量。从读者被赋权的解放趋向来看:在对文本的解读与意义阐释上,由读者主导“结合”、“偏好式解码”失灵;读者成为跟“占领军”地位相同的“正规军”,抵抗也从私下变为公开;“后阅读”是场景化的阅读,灵活的场景决定了读者对“话语位置”的感知,带来文本意义的多元解读。从读者被异化的控制趋向来看:阅读文本有工业化与控制力量的痕迹,文本的工业化出现了跨媒体整合与大规模定制的特点;技术隐藏了资本与权力对受众的控制,隐匿路径包括培养“个性化”虚假需求、实施参与式控制、用代偿性满足替换真正的满足。有着二律背反特点的“后阅读”是一种正在被广泛实践的、随着技术不断变化的新型阅读方式,因而是一种充满可能性的阅读方式。要趋利避害,以批判为武器,将批判精神内化,让批判眼光指导阅读实践,以发挥“后阅读”的进步作用。
二、编辑与社会文化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辑与社会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编辑概述 |
1.1 图书编辑工作内涵 |
1.2 图书编辑角色分析 |
2 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2.1 把关不严,图书导向存在偏差 |
2.2 盲目跟风,选题同质化严重 |
2.3 编校粗疏,图书质量不高 |
3 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 |
3.1 选择作用 |
3.2 组构作用 |
3.3 传播作用 |
3.4 增值作用 |
4 图书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
4.1 具备高屋建瓴的政治思想觉悟 |
4.2 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
4.3 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
5 结语 |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创新 |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
(二)企业传播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
(一)包钢企业形象 |
(二)包钢企业文化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1.发表论文 |
2.科研项目情况 |
3.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4)我国现有音乐网站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音乐网站研究的整体状态 |
二、音乐网站研究的相关文献 |
第三节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音乐网站相关概念 |
第一节 传播相关概念 |
一、传播的发展历程 |
二、音乐网站带来的音乐传播变化 |
第二节 编辑相关概念 |
一、什么是编辑 |
二、音乐网站编辑的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音乐网站分类特色 |
第一节 音乐网站的样式及分类 |
第二节 音乐网站不同的创办宗旨 |
一、具体案例分析 |
二、不同类型音乐网站的传播效应 |
三、不同类型音乐网站的编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音乐网站编辑职责作用及要求 |
第一节 音乐网站的编辑变化 |
一、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介编辑 |
二、音乐编辑与一般编辑 |
第二节 音乐网站中编辑如何发挥作用 |
一、音乐网站编辑的策划作用 |
二、音乐网站编辑的把关作用 |
三、音乐网站编辑的宣传作用 |
四、编辑的联系与反馈作用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六、概念释名 |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
1.3.4 国外着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
4.2.1 数学之于科学 |
4.2.2 数学之于社会 |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4.3.1 数学与统计学 |
4.3.2 数学与经济学 |
4.3.3 数学与艺术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
7.3.1 《罗素月刊》刊创 |
7.3.2 《罗素月刊》概貌 |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动态 |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张元济生平概述 |
第一节 翰林之路 |
第二节 文化传承之心 |
第三节 放眼世界之行 |
第二章 张元济与学界人士的交游 |
第一节 张元济与思想界人士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严复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梁启超、康有为的交游 |
第二节 张元济与教育界人士的交游 |
(一)张元济在翰林任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学校校长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教育部官员的交游 |
第三节 张元济与文学团体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文学革命提倡者的交游 |
第三章 张元济与政界人士的交游 |
第一节 张元济与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吴稚晖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王云五的交游 |
第二节 张元济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陈云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陈毅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毛泽东的交游 |
第四章 张元济与文化出版界的交游 |
第一节 张元济与报刊编辑群体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时务报》编辑群体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东方杂志》编辑群体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国闻报》编辑群体的交游 |
第二节 张元济与出版、藏书界群体的交游 |
(一)张元济与铁琴铜剑楼主人的交游 |
(二)张元济与嘉业堂主人的交游 |
(三)张元济与陆费逵的交游 |
第五章 张元济交游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张元济交游的特点 |
(一)交游的学缘关系 |
(二)交游的地缘关系 |
(三)交游的业缘关系 |
第二节 张元济交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
(一)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共同体 |
(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
(三)传播了西方科学文化 |
(四)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
1.1.1 西学释义 |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
3.2.1 “新”与“旧”调和论 |
3.2.2 “动”与“静”调和论 |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现存问题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设计 |
2 满族的文化背景与传播的媒体环境 |
2.1 满族文化的形成 |
2.2 满族文化的传播平台 |
2.3 满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
2.4 微信公众号对满族文化传播的促进 |
3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
3.1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概述 |
3.2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析 |
3.3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分析 |
4 “吉祥满族”公众号致力文化传承 |
4.1 满族文化公众号传播现状 |
4.2 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
4.3 丰富满族文化传播平台 |
5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存在问题的原因 |
6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策略研究 |
6.1 完善公众号建设 |
6.2 加强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联系 |
6.3 线上线下结合,加强特色 |
6.4 品牌联合,文创出新 |
7 结论与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方式变革 |
1.2.2 新媒介生态下文本生成与叙事创新 |
1.2.3 传播新科技与传统文化传播 |
1.2.4 互联网阅读与信息秩序批判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后阅读”: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新型阅读方式 |
2.1 阅读的基本概念 |
2.2 阅读的发展历程 |
2.2.1 阅读方式的变迁 |
2.2.2 阅读史上的三次阅读革命 |
2.3 新媒体技术催生新型阅读方式 |
2.4 “后阅读”概念阐释及缘起 |
2.4.1 “后阅读”概念阐释 |
2.4.2 “后阅读”的提出背景 |
2.5 “后阅读”的产生原因:机械论与最终因 |
2.6 新媒体技术促使“后阅读”形成新特征 |
2.6.1 依赖于新媒体技术的阅读需求 |
2.6.2 多元化的内容生成 |
2.6.3 多形态的内容传播 |
2.7 “后阅读”:辩证否定的发展状态 |
2.7.1 狂欢节的幻象 |
2.7.2 对用户的控制、利用与麻醉 |
2.7.3 双管齐下发挥正向作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 |
3.1 从用户中发掘富矿:阅读文本生成的新起点 |
3.1.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盈余下的阅读文本生成 |
3.1.2 用户生成内容提升用户创作积极性 |
3.1.3 用户生成内容为行业“造血” |
3.1.4 用户生成内容的不足 |
3.2 机器生成内容:新技术驱动下的阅读文本生成方式 |
3.2.1 机器生成内容的分类 |
3.2.2 机器生成内容的构成 |
3.2.3 机器生成内容的优势分析 |
3.2.4 机器生成内容的局限性 |
3.2.5 完善技术手段,控制数据质量,提升机器生成内容的“情感”内涵 |
3.2.6 机器生成内容引起的思考:“娱乐式”的包容 |
3.3 游戏化叙事:“后阅读”影响下的阅读文本新叙述 |
3.3.1 游戏与游戏化 |
3.3.2 游戏者受众与叙事游戏化 |
3.3.3 阅读文本与游戏的适配 |
3.3.4 游戏化叙事的案例分析 |
3.3.5 游戏化叙事的关键点 |
3.3.6 游戏化叙事下的社交转向 |
3.4 场景化、碎片化的内容分发:阅读文本生成与叙事的最终归宿 |
3.4.1 与接收场景适配的内容分发 |
3.4.2 碎片化趋势的辩证对待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阅读”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实现——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例 |
4.1 传统文化的内涵 |
4.2 “后阅读”影响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状态 |
4.2.1 传统文化整体性正在受到冲击 |
4.2.2 文化内涵的传播方式正在改变 |
4.2.3 “后阅读”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辩证对待 |
4.3 新媒体发育的“后阅读”方式,传统经典的传播利器 |
4.4 传统经典与新媒体“后阅读”的有效对接 |
4.5 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
4.5.1 “交互式”传播塑造文化新体验 |
4.5.2 “碎片化”内容形态提升文化传播广度 |
4.5.3 “浅阅读”方式渗透文化传播深度 |
4.6 “后阅读”的解构与逆反,传统经典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障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辨证的视角:“后阅读”的双向审视 |
5.1 辨析的双重理论视域 |
5.2 “后阅读”的读者解放与“符号民主”——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呼声 |
5.2.1 读者主导的“接合” |
5.2.2 “游击队员”到“正规军”的角色转换 |
5.2.3 灵活的阅读场景催生多元意义 |
5.3 “后阅读”的隐性异化与魔力控制——法兰克福学派的警惕 |
5.3.1 “后阅读”中工业化的新表征 |
5.3.2 新技术引发的控制升级 |
5.4 以批判为武器,让抵抗成为常态 |
5.4.1 批判的日常生活转向 |
5.4.2 延展为“外向性批判知识” |
5.4.3 批判型受众的培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的总结、不足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工作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编辑与社会文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图书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J]. 徐海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32)
-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3]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我国现有音乐网站分析与研究[D]. 任佳.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5]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6]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D]. 张超.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8]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9]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D]. 张晓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D]. 郭峥.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