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面河油田面120区块沙三-沙四段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栗亮[1](2018)在《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樊29块为典型的浊积低渗油藏,历经多年勘探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剩余油的分布不仅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和动态开发因素等方面控制,在油田开发后期,微构造对于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也日趋明显,且在油井投入生产以后,其生产状况也往往受到微构造的影响,微构造研究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地质构造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将樊29块沙三中亚段四砂层组划分为42、43、44和45共四个小层,其中各小层内部均划分出4期单砂层,共16期单砂层。在此基础上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指出目的层段为湖底浊积扇沉积,主要发育中扇亚相和外扇亚相,其中中扇亚相又划分为水道主体、水道间、朵叶体和中扇侧缘等微相,同时建立符合研究区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制16套单砂层顶、底面微构造图,在研究区共识别出8种微构造类型,包括微背斜、微鼻状、微断鼻、微向斜、微沟槽、微断沟、微斜面、微阶地等,发育最广泛的微构造是微斜面和微鼻状构造。识别出顶凸底凸、顶平底平、顶凹底凹、顶凸底平、顶平底凹、顶凹底平等6种微构造顶底配置模式,顶凸底凸配置模式最为常见。受宏观地形控制,微构造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地形相对平缓的中部高点周围,微鼻状和微沟槽构造围绕高点呈环状相间出现,微构造发育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研究区微构造的成因主要有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以非构造成因为主。非构造成因主要有沉积环境、差异压实作用和古地形等,其中微构造发育的继承性主要受控于古地形的起伏和断层作用。结合生产数据,指出正向微构造上的油井多为高产井,负向微构造上的油井多为低产井。顶凸底凸配置模式上油井产量最高,顶凹底凹、顶凹底平配置模式上的油井产量低。通过沉积微相图与微构造图叠合,发现正向微构造与水道主体微相叠合,油井产量最高。同一沉积微相带上相邻井因所处微构造类型不同,产量相差大。
田选华[2](2018)在《渤海湾盆地河146块沙河街组低渗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透镜体岩性油藏储层物性差,储集砂体多、面积小、厚度薄、分布零散,纵向层数多、干层与油层交互穿插,非均质性严重,造成其井网适应性差,注采矛盾突出、开发效果差,为当前石油界公认的开发难度最大的油藏类型之一。针对上述问题,以渤海湾盆地河146块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薄层透镜体型中孔低渗透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砂岩岩性油藏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地震、钻井、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目标油藏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建立了无根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去砂等比切片对比模式,完成了研究区及毗邻区126口井地层对比与划分。研究区沙三段中亚段划分为5个砂层组,46个小层,64个单砂层,整体构造形态为一个被一系列近东西向断层复杂化由西南向东北抬升的单斜构造。(2)识别了深水滑塌浊积扇沉积类型,建立了无根型、水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的成因模式,明确了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6个沉积期的沉积演化规律。研究区沙三段中亚段存在以东部物源为主体的水道型远岸缓坡深水洪水浊积扇和以东部、中部物源为主体的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等2种沉积体系,其中在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中无根型、水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发育,沙三段中亚段41沉积期为深水滑塌浊积扇的主要发育期,且基准面的变化、古地形、沉积物的供给和构造运动对沉积类型及沉积特征有重要的控制作用。(3)研究区沙三段中亚段岩石以深灰色、灰色岩屑长石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孔为主,孔隙结构属于细孔、微—微细喉道,微观非均质性较强,且储层物性越差,微观非均质性愈强。岩心孔隙度平均为18.2%,空气渗透率平均为32.7m D,整体上属于中孔低渗透储层。受沉积、成岩作用控制,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严重,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显着,储集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土豆状(透镜体状)分布形态,对应发育条带式、中心式非均质性模式,其中主力小层以条带式非均质性模式为主,非主力小层以中心式非均质性模式为主。(4)提出了薄层透镜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砂岩岩性油藏储层砂体分类评价方法,并将研究区单砂体划分为3类,其中I类单砂体为水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呈带状、席状、不规则或较连片状分布,非均质性模式为条带式,单砂体数量少,含油单砂体面积、厚度大;III类单砂体为无根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呈小土豆状(透镜体状)分布,非均质性模式为中心式,单砂体数量多,含油单砂体面积、厚度小;II类单砂体为水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或无根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呈大土豆状(透镜体状)分布为主,非均质性模式以中心式为主,单砂体数量、含油单砂体面积、厚度则介于I、III类单砂体之间。(5)建立了油层有效厚度解释标准,当储层岩性粉砂岩以上、含油性油浸以上、声波时差≥260μs/m、感应电阻率≥3Ω·m、4米梯度电阻率≥4Ω·m、感应/4米梯度电阻增大率≥3、测井解释孔隙度≥14.5%、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50%时属于油层。含油性主要受储层岩性、物性控制。油层空间上呈现纵向层数多、分布零散、单层厚度薄,主力层数少;主力层含油砂体连片,规模大,非主力层含油砂体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的分布特征,且油层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控制。(6)提出了薄层透镜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砂岩岩性油藏分级相控属性建模方法,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揭示了不同类型含油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Ⅰ类含油单砂体剩余油分布在中低含水期主要受人工压裂裂缝控制,在高含水期主要受沉积相、物性控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网未控制区、断层附近和水道间、扇缘相等区域。II、III类含油单砂体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油水井配置关系控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网未控制区域。单砂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井网控制程度控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I类、连片分布且规模较大的II类含油单砂体中,这部分剩余油地质储量大,开采难度较小,为油藏主要的潜力对象。(7)创建了一套薄层透镜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砂岩岩性油藏精细描述方法,其研究流程主要为:(1)采用深水滑塌浊积扇类型识别及微相研究方法明确沉积类型及沉积微相特征,建立沉积相模式;(2)采用以相控为基础的水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等高程对比方法和无根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扇砂体去砂等比切片对比方法进行单砂层精细对比与划分;(3)采用薄层透镜体型深水滑塌浊积砂岩岩性油藏储层砂体分类评价方法开展含油单砂体综合分类评价;(4)采用以薄层透镜体型岩性油藏分级相控属性建模为核心内容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精细地质模型;(5)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含油单砂体为基本单元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和认识为研究区沙三段中亚段薄层透镜体型三角洲前缘深水滑塌浊积砂岩岩性油藏后续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了基础模型,对类似油藏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及高效开发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安辉[3](2018)在《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开发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是典型的高孔、中渗普通稠油油藏,这种稠油油藏在油气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阶段由于对砂组内的储层平面变化、油井生产特征以及注水见效特征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油藏的下步动用。本文以面14区沙四1砂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构造、地质和测井等资料,分析了储层平面展布特征,根据产量影响因素优选了分类参数结合产能对区域内储层进行了开发分类;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对分类储层的开发方式、产量变化特征、含水变化特征以及注水见效特征进行了研究,弄清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再结合储层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刻画分类储层的地质模型,设计不同的开发方案模拟运算,优选适合各类储层的开发参数,确定合理的开发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流动系数为储层分类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层三类,对三类储层的产能对比研究表明,三类储层产能差异明显:Ⅰ类储层产能大于2.3t,单井累产较高,Ⅱ类储层产能在1.22.3t之间,单井累产一般,Ⅲ类储层产能小于1.2t,单井累产较低。2、明确了三类储层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上升规律:Ⅰ类储层从指数递减,递减率0.027;Ⅱ类储层服从调和递减,初期递减率达0.11,3年后递减率为0.009;Ⅲ类储层服从调和递减,递减率为0.021;Ⅰ类储层含水快速上升,Ⅱ类储层含水平缓上升,Ⅲ类储层含水无明显规律;并确定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有利储层。3、研究表明,研究区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主要沿近东西方向推进;近东西方向井见效快,含水上升快,夹角向井递减慢,含水上升缓;并确定断层附近的井极易形成投产就高含水的特征。4、数值模拟与实际参数对比表明,Ⅰ类储层应使用井距为150×300m的正方形反五点井网,采用先期5个月注水的开发方式;Ⅱ类储层应使用井距为150×300m的正方形反五点井网,采用先期6个月注水的开发方式;Ⅲ类储层采用120×400m的反七点井网,先期注水9个月的开发方式;且三类储层都采用相同的注采比1.1:1~1.2:1。
许欣雨[4](2017)在《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构型分析与精细构造解释》文中认为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区主要为滨南油田滨660断块区,目的层段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四段上亚段。论文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测井、录井、地震及地质资料等,将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相结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储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储层构型的界面识别划分、储层构型要素研究以及构造精细解释,从而对研究区的地层、沉积相、构型和构造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滨660块目的层段沙三下亚段具体可以划分为3-5砂组,沙四上亚段划分1-2砂组,研究区典型井岩性基本一致,电性特征比较稳定,沙三下亚段每个砂组可划分4个小层,沙四上亚段每个砂组可划分3个小层,全区砂体的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西北部靠近物源的区域砂体较厚,往东北部远离物源方向砂体发育厚度变薄。目的层段沉积相标志以及沉积展布特征都表现出典型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等。从沙四上到沙三下是一个退积过程,水体变深,砂体发育范围减小,厚度减薄。其中,对河口坝构型进行研究,将构型界面分为3-5级,3-5级界面将河口坝构型分为三种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单一河口坝构型。通过建立测井与地震响应的对应关系,对沙四段1砂组河口坝复合砂体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划分,把相互叠置的复合厚砂体细分至单砂体级别,建立储层构型模式,沙三下3-5砂组和沙四上2砂组主要是层状模式,沙四上1砂组主要是退积模式。在高精度地震数据体和井点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相结合,配合相干体技术,对滨660块重点层段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整体来看,滨660块位于滨649块滚动背斜北台阶之上,该断块整体上东南部高于北西部,靠近南界断层一侧较高。在区内共发育了7条断层,在剖面上呈阶梯式发育,平面上构造样式简单,南北两条主控边界断层近于平行,低级序的断层与主断层斜交。边界断层是铲式断层,近东西向走向,倾向向南,上陡下缓;受边界大断裂的控制,内部发育的低级序断层多数为东西走向,倾向南倾。
陈彬[5](2015)在《王家岗油田东部地区沙四段沉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的东段,地理位置处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以南,广饶县东北,研究区构造位置处于丁家屋子构造带与八面河构造带之间。研究目的层段为沙河街组沙四段,重点研究层段为沙四上亚段,地层埋深1250-1750m,地层厚度400-500m。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其它分析化验等资料,寻找在岩性、沉积相组合、电测曲线上、地震反射特征上产生的特殊响应,作为识别层序边界的良好标志,建立标准层,划分地层层序,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建立了研究区沙四上亚段纯上段顶界T6’、底界T7、纯下段底界T7’,以及各砂组和小层的对比标准,将沙四上亚段细分为纯上亚段与纯下亚段,其中,纯上亚段分为6个砂层组,纯下亚段分为3个砂层组。本论文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确定了全区的典型岩心相标志,结合测井资料建立了对应的测井相标志,对各种沉积相及微相类型进行了精细划分,确定其中主要包括三角洲前缘相、碎屑岩滩坝相、碳酸盐滩坝相、滨浅湖相。通过岩心单井相、单井相综合分析、连井相和平面相分析等,确定研究区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建立沉积相模式。研究区主要沉积相为滩坝沉积相,重点研究了滩坝砂体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认为滩坝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古地貌、古物源、古水深和古水动力的控制作用。
汪明伟[6](2014)在《八面河油田面138及其邻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选取78口资料丰富、地层齐全的探井,结合研究区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八面河油田M138及其邻区沙三段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与纵向演化规律,预测有利相带和砂体。研究区位于八面河油田南部,包含面138井区及面14和面22井区部分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八面河南部斜坡带和八面河鼻状断裂构造带南段。东南以古近系沙河街组尖灭线为界,与广饶凸起相邻;北部以面26—莱央子盐场西侧为界,南至面19-斜8井,西至面113井,东以面138井为界,东西长约12kmm,南北跨度约5km,勘探面积约60kmm2。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沙河街组第三段和第四段,本研究目的层段为沙河街组第三段。利用测井曲线、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依据“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相控约束”的原则,以“全井满覆盖”形式,建立了26条控制全区的联井剖面,实现对全区的地层精细对比,构建研究区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在对研究区沙三段取芯井的岩心观察、显微镜下微观特征描述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对岩石类型、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系统研究,总结研究区不同沉积相的相标志,认识到研究区沙三段为三角洲相沉积,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2种亚相,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通过单井—联井—平面展布与演化的系统研究,分析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格架,并结合构造背景、地层和砂体展布规律,分析物源,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沙三段沉积早期,研究区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沉积共存,且自下而上,前三角洲沉积逐渐减少,至中后期全部演变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平面上,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分布在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分流间湾穿插其中;席状砂较少,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边缘,而河口坝与远砂坝则零星分布于研究区东北、西北和北部区域。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双向物源的作用,且以东南物源为主,物源来自于广饶凸起。研究区沙三段储集砂体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远砂坝,且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能优于其他砂体;通过小层砂体厚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展布图,掌握了研究区沙三段砂体及物性展布规律,结合研究区实际制定储层分类标准,并绘制重点小层储层综合评价图。其中,S3上51和S3上52小层储层发育最好,为Ⅰ-Ⅱ类储层。
范君[7](2012)在《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二砂组沉积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面河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其中古近系沙河街组是该区主要的油气储集层,但由于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多、断块小、含油面积小,又由于沉积相类型复杂,油气水分布无规律,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勘探资料的局限性,八面河油田对沙河街组的开发方案迟迟不能确定。对于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的类型前人作过很多工作,但观点不尽相同,因此,八面河油田沙河街组的沉积特征有必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八面河油田面138区块是该区主要的含油聚集带,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二砂组为该区块主力油层,也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层位。该砂组共分为2个单砂层,该项目分别对这2个单砂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微相研究。论文结合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和地震反演,在等时标志层的控制下,运用基准面旋回理论,对八面河地区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第二砂岩组进行了沉积旋回划分并对沙四段第二砂岩组进行了沉积相的系统研究。对该区地层进行了全区统层,尤其是对该区目前争议较大的沙四段二砂组地层进行了精细对比和划分,修正了原有地层划分方案,为该区沉积储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地层分层数据,完成了新的地层划分数据表。对研究区122口井沙四段二砂组砂岩,在等时标志层的控制下,进行了精细的地层划分与统层对比,认为,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砂岩厚度最大的是二砂组1小层1号砂体。对湖泊,滩坝砂体沉积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在全面分析了沙四段二砂组沉积环境性质、特征及垂向演化的基础上,认为沙四段二砂组主要发育了滨浅湖砂体,滩坝沉积砂体。沙四段二砂组沉积时期经历了湖平面上升与下降的沉积旋回。在沙四段沉积早期,湖平面开始上升直至逐步淹没了本区,砂、泥岩沉积覆盖在沉积间断面之上形成一定的超覆沉积。但湖水淹没本区时,湖盆湖平面已经接近最高值,就是说,在湖平面较低或快速上升的早期本区并没有被淹没,而是仍然暴露地表遭受剥蚀,直至湖盆湖平面基本涨至最高时本区才被淹没并发育大量的三角洲前缘沉积,所以进入二砂组时期本区湖水短暂退去而重新暴露,而后又发生湖平面较低被湖水淹没成为湖湾,形成滩坝砂体的沉积。研究结果表明,面138区块沙四段二砂组沉积时期发育的滨浅湖、滩、坝和滩砂砂体以细砂岩为主,具有分选好、物性好,泥质胶结,孔隙发育的特征,是油气最理想的储集场所。该区块与深湖相烃源岩相邻,为该地区的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本文结合单井沉积相、剖面沉积相以及砂岩含量、砂岩厚度、地震反射特征等图件,编制了八面河油田面138区块沙四段二砂组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系统分析了沉积相的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滨浅湖、滩、坝的沉积模式。
王西宁[8](2012)在《八面河油田沙子岭地区沙四段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沉积学、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测井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前人研究成果,在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及研究区相标志识别的基础上,在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的控制下,采用由点→线→面→体的研究思路,遵循从沉积相识别、划分到单井、联井沉积相分析及平面上相分布的技术路线,对八面河油田沙子岭地区沙四段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研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从宏观角度揭示了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及纵向演化规律,并对有利砂体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区沙子岭地区位于八面河油田的东北部,该区向西与东营凹陷的主体相连,向东逐渐过渡到青东凹陷,北为青南洼陷和青坨子凸起,南为潍北凸起,东西长约12km,南北宽约8km,勘探面积约100km2。沙子岭地区构造区为整个东营凹陷南斜坡的一部分,区域上又可看作是青南洼陷的南斜坡。本次研究的主体区域海滩断块区可划分为三个断块,其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段。在对研究区内取芯井的岩心宏观观察和显微镜下微观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特征、粒度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生物遗迹化石特征以及测井相特征等方面,总结了研究区各类沉积相相标志,在沙子岭地区沙四段识别出湖泊相和三角洲相两种沉积相类型,2种亚相,13种微相。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建立地层对比格架,进而建立了10条沉积相联井对比剖面,选取资料可靠丰富的骨架部面上的8口井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分析,精细分析和对比了各沉积对比剖面上的沉积微相,分析了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演变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格架。根据泥岩颜色变化特征和湖泊相发育的位置,分析了研究区沉积中心的位置及其迁移规律,并结合构造背景分析、地层和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研究区沉积物源,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沙四段沉积的中晚期,沙子岭地区存在着来自广饶和潍北的两股物源,随着湖平面的升降及物源供应量的变化,中期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晚期则主要是湖泊相沉积;平面上,湖泊相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大部分区域,而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其中三角洲主要是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近端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远端以席状砂、远砂坝沉积为主;湖泊沉积以滨浅湖亚相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滨浅湖滩坝砂体发育为主。从沉积物的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及泥岩颜色及局部发育碳酸盐岩滩等都反映出沉积的水体为浅水湖泊环境,揭示了沙四段沉积时期为较干旱的咸化浅水湖泊的特征。研究区内滩砂和坝砂是良好的储集砂体,通过有利相带分析,结合储层厚度与物性分布特征,对有利储层进行了分析、评价和预测。通过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沙子岭地区沙四段在研究区内储集砂体类型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主体、坝主体、滩边缘、坝边缘、河口坝及远砂坝为主
张彤[9](2011)在《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面河地区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是东营凹陷的油气富集区带之一,沙河街组是主要的含油层系。本论文在前一阶段研究所建立了的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对整个沙河街组的沉积体系展布和演化、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指导。研究区沙河街组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除SQ3为二分层序外,其他层序都为三分层序,根据岩性组合变化及叠置关系对各个层序地层进一步细分,划分为32个准层序组。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在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相序、古生物发育特点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滨浅湖滩坝沉积、三角洲沉积和碳酸盐岩滩等沉积类型。滨浅湖滩坝沉积和碳酸盐滩沉积主要发育在SQ1、SQ2时期(沙四段),滩坝沉积主要分布于南部缓坡带,盆地边缘见砾石滩沉积;碳酸岩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其它部位发育规模相对较小。三角洲沉积从沙四晚期开始一直向西部推进,规模不断加大,SQ4、SQ5(沙三段)沉积时期达到鼎盛,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区。SQ6(沙一段、沙二段)地层受到剥蚀,地层较薄。SQ6低位域和湖侵域沉积时期,物源供应充足,三角洲砂体仍覆盖全区,仅在局部发育水下支流间湾沉积;SQ6-HST(沙一段)沉积时期,水体加深,物源影响减弱,三角洲覆盖面积变小,三角洲前缘发育滨浅湖沉积。八面河地区的储集相带主要为滨浅湖滩坝、碳酸盐滩坝和三角洲沉积,储层以高孔-特高孔、中-高渗型为主。孔隙度和渗透性呈正相关。储层特征研究表明埋藏深度、成岩作用和沉积相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八面河地区陆源碎屑岩储层的物性明显好于碳酸盐岩储层,而对于前者来说粗粒级的储层性质随深度的变化明显优于细粒级储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普遍高于湖相的滩坝砂体。
郭小燕[10](2011)在《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潜力研究》文中指出剩余油是巨大的潜在资源,提高油田采收率正是以采出剩余油为目的。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是目前石油行业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目前石油勘探开发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油田开发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目前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但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分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三种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开发地质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测井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广北区构造位于东营凹陷南部边缘斜坡,在八面河油田的北部,沙四段一砂组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以岩性-构造油藏为主,分布在广北6块、广北8块和广北9块。工区上报探明储量253万吨,但截至2010年6月采出程度4.9%,采油速度0.38%,开发效果差,动用程度低。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储层认识不清,整体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各小层构造及含油面积待进一步落实,剩余油分布待进一步认识;第二,天然能量微弱,地层能量不足;第三,局部井网控制程度差,井型、井网及配套工艺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如何精细描述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情况,研究开发部署潜力,是制定下一步科学开发方案的基础,对指导油藏有效动用、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测井资料、岩心分析及开发动态资料,在测井解释标准研究、地层精细对比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等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储层描述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及油藏工程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工区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并且通过老井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益;其次,通过开发特征、开发方式分析及工艺适应性评价,开展了井型、井网及配套工艺优化,确定了开发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区的开发潜力,完成了开发部署。
二、八面河油田面120区块沙三-沙四段沉积微相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面河油田面120区块沙三-沙四段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油藏开发特征 |
第三章 单砂层精细研究 |
3.1 单砂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1 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原则与方法 |
3.1.2 建立骨架井网 |
3.1.3 选取标志层 |
3.1.4 单砂层划分对比的结果 |
3.2 单砂层沉积微相研究 |
3.2.1 沉积相标志 |
3.2.2 沉积相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3.2.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四章 微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 微构造分布特征 |
4.1.1 微构造图件编制 |
4.1.2 微构造识别 |
4.1.3 微构造分布特征 |
4.2 微构造类型及特征 |
4.3 微构造配置模式及特征 |
4.4 微构造成因分析 |
4.4.1 构造成因 |
4.4.2 非构造成因 |
第五章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 |
5.1 微构造对油井生产的影响机理 |
5.1.1 微构造影响注入水驱油方向 |
5.1.2 微构造影响油井控油范围 |
5.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1 微构造类型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2 微构造配置模式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3 微构造与沉积微相叠合对剩余油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渤海湾盆地河146块沙河街组低渗油藏精细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镜体岩性油藏精细油藏描述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地层与构造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层序 |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
2.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 构造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岩相古地理背景 |
3.2 重力流沉积相标志 |
3.2.1 岩心相标志特征 |
3.2.2 测井相标志 |
3.3 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及特征 |
3.3.1 沉积相类型 |
3.3.2 沉积微相及其相标志 |
3.4 沉积相分布规律 |
3.4.1 单井沉积相特征 |
3.4.2 平面沉积相特征 |
3.5 深水重力流沉积演化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成分 |
4.1.2 岩石结构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4.2.1 物性分布特征 |
4.2.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4.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3.1 孔隙类型及含量 |
4.3.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4.4.1 微观非均质性 |
4.4.2 层内非均质性 |
4.4.3 平面非均质性 |
4.4.4 层间非均质性 |
4.5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4.5.1 储层砂体综合分类评价方法 |
4.5.2 储层砂体综合分类评价标准 |
4.5.3 储层砂体综合分类评价 |
4.6 小结 |
第5章 流体分布特征 |
5.1 油层分布特征 |
5.1.1 有效厚度解释标准 |
5.1.2 油层纵向分布特征 |
5.1.3 油层平面分布特征 |
5.2 流体性质及油气水分布特征 |
5.2.1 流体性质及温压系统 |
5.2.2 油气水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三维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 |
6.1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 |
6.1.1 构造模型 |
6.1.2 变差函数分析 |
6.1.3 属性模型 |
6.1.4 模型检验 |
6.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6.2.1 Ⅰ类含油砂体剩余油分布研究 |
6.2.2 Ⅱ与Ⅲ类砂体剩余油分布研究 |
6.2.3 单砂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
6.3 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开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油藏地质特征 |
2.3 开发历程 |
2.4 储量动用情况 |
第3章 储层分类 |
3.1 分类参数选择 |
3.2 储层分类方法 |
3.3 储层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藏开发动态特征 |
4.1 开发方式评价 |
4.2 产量变化特征 |
4.3 含水变化特征 |
4.4 注水见效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类储层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5.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5.2 合理井网井距 |
5.3 合理注水时机与注采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构型分析与精细构造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2.2 精细构造解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勘探开发现状 |
第三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测井曲线的选取 |
3.2 基本原则与方法 |
3.3 划分与对比标志 |
3.4 划分与对比结果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微相类型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岩性标志 |
4.2.2 粒度特征 |
4.2.3 沉积构造 |
4.2.4 测井响应特征 |
4.2.5 岩相类型 |
4.3 单井相 |
4.4 沉积展布 |
4.4.1 剖面沉积展布 |
4.4.2 平面沉积展布 |
4.5 沉积演化 |
第五章 储层构型分析 |
5.1 构型界面层次分级 |
5.2 构型要素划分方案 |
5.3 构型界面层次识别 |
5.3.1 储层构型界面识别 |
5.3.2 构型界面划分结果 |
5.4 储层构型要素研究 |
5.4.1 单一河口坝构型 |
5.4.2 构型要素空间配置关系 |
5.4.3 构型要素划分结果 |
5.5 储层构型模式 |
第六章 精细构造解释 |
6.1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
6.1.1 基本思路 |
6.1.2 层位标定 |
6.1.3 层位追踪 |
6.1.4 断层解释 |
6.1.5 解释结果 |
6.2 构造特征 |
6.3 微构造特征 |
6.4 构造成因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王家岗油田东部地区沙四段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构造演化特征 |
2.3.2 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3.1 地层的划分依据 |
3.1.1 湖平面变化 |
3.1.2 沉积旋回 |
3.2 地震层位标定 |
3.3 标准层的建立 |
3.4 旋回地层的细分 |
3.5 骨架剖面的建立 |
第四章 沉积特征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的研究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构造特征 |
4.1.3 粒度特征 |
4.1.4 测井相特征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研究 |
4.2.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4.2.2 岩心单井相分析 |
第五章 沉积体系研究及主控因素分析 |
5.1 连井剖面相分析 |
5.1.1 王 17—面23井剖面相分析 |
5.1.2 王21井—面137井剖面相分析 |
5.1.3 王29井—面124井剖面相分析 |
5.1.4 王27井—角5井剖面相分析 |
5.2 沉积相平面图展布 |
5.2.1 砂岩等厚图展布特征 |
5.2.2 沉积相平面图展布特征 |
5.3 主控因素分析 |
5.3.1 古地貌特征分析 |
5.3.2 物源特征分析 |
5.3.3 古水深影响滩坝分布范围 |
5.3.4 古水动力特征分析 |
5.4 沉积相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八面河油田面138及其邻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简况 |
2.2 地层简况 |
2.3 沙三段沉积特征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精细对比 |
3.2 地层展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4.1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
4.2 沉积相标志 |
4.3 沉积相类型 |
4.4 沉积相特征 |
第5章 沉积相 |
5.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5.2 联井沉积相分析 |
5.3 平面沉积相分析 |
第6章 有利储层分析 |
6.1 有利相带分布 |
6.2 储层综合评价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二砂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工作流程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概况 |
2.3 构造背景及沉积背景 |
2.4 物源方向及油藏类型 |
2.5 储层性质 |
第3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 |
3.2 地层对比 |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 |
4.2 测井相标志 |
4.3 粒度概率特征 |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5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4.6 剖面相分析 |
4.7 沉积相模式 |
4.8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5章 地震反演 |
5.1 沙四段二砂组1小层波阻抗反演 |
5.2 地震属性分析及应用 |
5.3 沙四段二砂组1小层人工神经网络油气预测 |
第6章 储层评价及预测 |
6.1 评价方案 |
6.2 储层平面评价 |
6.3 有利储层预测 |
第7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八面河油田沙子岭地区沙四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简况 |
2.2 地层简况 |
2.3 沙四段沉积特征概述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精细对比 |
3.2 地层展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划分 |
4.1 沉积相研究方法 |
4.2 研究区沙四段沉积总体特征 |
4.3 沉积相划分依据 |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5章 沉积相展布与演化 |
5.1 单井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
5.2 剖面沉积相分析 |
5.3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 |
第6章 有利储层分析 |
6.1 有利相带分布 |
6.2 砂体厚度及平面展布特征 |
6.3 小层储层物性及平面展布特征 |
6.4 储层综合评价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4.1 基础数据整理 |
1.4.2 岩芯观察及样品分析化验 |
1.4.3 沉积模式及分布规律 |
1.4.4 储层特征研究 |
1.4.5 各项基础图件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断裂发育特征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及层序划分 |
2.3.1 区域地层特征 |
2.3.2 层序地层格架 |
2.3.3 垂向地层展布 |
2.4 沉积环境 |
第三章 沉积体系研究 |
3.1 沉积特征研究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沉积构造特征 |
3.2 单井相分析 |
3.2.1 面124-斜1 井 |
3.2.2 面138-35-斜9 井 |
3.2.3 广北12-斜2 井 |
3.2.4 莱10-斜12 井 |
3.2.5 面22-平1 井 |
3.2.6 面4-3-斜18 井 |
3.3 剖面沉积相发育特征 |
3.3.1 横一剖面(东西向—南剖面) |
3.3.2 横二剖面(东西向—中剖面) |
3.3.3 纵一剖面(南北向—西剖面) |
3.3.4 纵二剖面(南北向—偏西剖面) |
3.3.5 纵四剖面(南北向—偏东剖面) |
3.4 物源分析 |
3.4.1 岩石组分分析、岩屑成分分析 |
3.4.2 应用砾岩含量判断物源方向 |
3.4.3 应用砂岩含量判断物源方向 |
3.5 沉积相平面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 |
3.5.1 平面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
3.5.2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
3.5.3 沉积体系演化 |
3.6 主要沉积相模式 |
3.6.1 河流一三角洲沉积模式 |
3.6.2 滨浅湖砂质滩坝沉积模式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及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特征 |
4.2 储集空间特征 |
4.2.1 储集空间类型 |
4.2.2 孔隙结构 |
4.3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4 储层成岩作用 |
4.4.1 成岩作用类型 |
4.4.2 成岩特征 |
4.4.3 成岩阶段划分 |
4.5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4.5.1 埋藏深度的影响 |
4.5.2 储层岩石类型的影响 |
4.5.3 岩石组构的影响 |
4.5.4 砂体相类型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概况 |
2.1 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油藏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1.2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1.3 研究区勘探开发简况 |
2.2 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章 储量复算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3.1 储层描述 |
3.1.1 储层相关性质及流体性质 |
3.1.2 地层精细对比 |
3.1.3 测井曲线归一化处理 |
3.1.4 油、水、干层识别标准研究 |
3.1.5 砂岩展布特征研究 |
3.1.6 储层展布特征研究 |
3.2 储量复算 |
3.2.1 储量参数计算 |
3.2.2 储量复算 |
3.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3.3.1 剩余油分布研究思路 |
3.3.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第4章 开发特征及开发方式分析 |
4.1 开发特征分析 |
4.2 工艺适应性分析 |
4.2.1 现有工艺效果分析 |
4.2.2 工艺适应性分析 |
4.3 开发方式分析 |
4.3.1 天然能量评价 |
4.3.2 开发方式分析 |
4.3.3 井型井网分析 |
第5章 潜力分析及开发部署 |
5.1 潜力分析 |
5.2 开发部署 |
5.2.1 开发部署原则 |
5.2.2 方案部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附图 |
四、八面河油田面120区块沙三-沙四段沉积微相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D]. 栗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8)
- [2]渤海湾盆地河146块沙河街组低渗油藏精细描述研究[D]. 田选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3]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开发特征研究[D]. 安辉. 长江大学, 2018(12)
- [4]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构型分析与精细构造解释[D]. 许欣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王家岗油田东部地区沙四段沉积体系研究[D]. 陈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5)
- [6]八面河油田面138及其邻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D]. 汪明伟. 长江大学, 2014(01)
- [7]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二砂组沉积相研究[D]. 范君. 长江大学, 2012(01)
- [8]八面河油田沙子岭地区沙四段沉积相研究[D]. 王西宁. 长江大学, 2012(01)
- [9]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D]. 张彤.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10]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潜力研究[D]. 郭小燕.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