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表现”论批判的兴起

近代中国“表现”论批判的兴起

一、中国现代“表现”说批评的产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群,陈显锋[1](2022)在《论文学批评“批评性”的回归与重构》文中认为"批评性"是关系到文学批评生存发展的本体性问题及命题,也是强化批评的文学评价机制及功能作用的内驱力,更是批评自身建设及完善提高的推进器。作为批评的总体性概念,"批评性"关系到批评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批评性"多维立体的构成系统,从强化批评的现代性、核心价值、功能作用、主体性等方式及路径实现"批评性"。批评的逻辑起点是主客体关系中的经验与理念的统一,在其主体间性及其经验与理念间性中提供批评创造及"批评性"发挥与实现的空间。作为文学批评的总体性及本体性概念,"批评性"与无批评性、缺乏批评性、丧失批评性的批评泾渭分明,亦为好批评与伪批评、精品批评与低劣批评、高雅批评与庸俗批评的试金石,更是批评与捧评、棒评、恶评、误评、炫评、酷评、滥评的分水岭。批评作为"诤友"而着眼于"症候"批评,正是批评大有可为的用武之地,亦是批评精神之所在,更是"批评性"之所在。

姚元彪[2](2021)在《20世纪冰心接受史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般文学史研究的补充,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一个立论根基。所以资借接受史研究方法,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当明确:一是从冰心文学形象接受史的考察,实现对冰心文学形象的厘清与再认;二是实现对一般文学史研究的补益。与一般文学史研究相比,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从作家、作品转移到读者。“一千个读者,两个冰心”对20世纪冰心接受史而言,是有效的说法。回到具体历史场景,在共时性的视域中,读者对审美冰心和政治冰心的接受,分别本着不同的“当下”文学兴趣,表达着不同的历史愿望。于是从历时性角度看,这些读者们就分别前后相继的勾连起两个克罗齐意义上的“特殊(史)”接受史脉络,这两条特殊史脉络对于20世纪冰心接受史具有根本重要的说服力。论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四个步骤全面检视审美冰心的接受史状况。首先,呈现审美冰心建构的历史脉络。这也是第一部分的主体工作。以阶段性历史特点为依据,同时着力呈现脉络上的前后勾连,分为四个时期:一、1920年代初期,《小说月报》的读者对冰心的审美形象进行了集中而热烈的讨论,初步建构起审美冰心的文学面相;二、1920年代到1930年代,文化名人以及文学史不吝赞美之情,初步确立了冰心审美形象的经典地位;三、1980年代之后,审美冰心重回读者的阅读文本,并且走向深化;四、由于文学地域空间的历史调整,1950年代审美冰心的读者流散到大陆以外的地域,开启了一个审美冰心建构的旅外时期,这也是审美冰心接受史最为曲折之处。然后,在一个共时性层面,集中剖析审美冰心建构话语的共性因素。无论是读者对情感形象与艺术风格的关注,还是直观印象式的批评方式,或是独立性精神世界的想象,其实都在显露读者纯文学的文学期待视野,读者们从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角度接受文学。接下来,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读者打开一个检视文学史的路径。冰心的审美阅读史勾连起20世纪读者的纯文学阅读史脉络。纯文学在一般文学史视域内可能无法成为文学事实,但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明确的接受方式。纯文学观念在读者视域内,从来不是文学的最高追求,而是最低限度。在与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冲突中,纯文学读者的持续在场客观上起到一种制衡作用,推进现代文学走向综合与深化,这才是纯文学读者持续在场的重要性所在。最后,本着当下的文学关切,对于冰心审美形象进行总结再认。一方面,在冰心20世纪一般性审美形象讨论中,冰心在文体方面的创造是最为稳定的因素,情感形象以及艺术结构还有讨论的空间。另一方面,从冰心审美意象阅读史的勾连,我们可以发现冰心前后期创作的断裂意义并不是那么彻底。从静穆到热烈的审美转向不仅是对冰心创作道路有效概括,也能让我们看到现、当代文学不仅是断裂,其间有隐秘的审美关联。如果说审美冰心的读者不仅建构出冰心的审美面相,也表达了对20世纪文学学科发展的关怀,政治冰心的读者则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文学单一性视野的局限,或者说其文学期待,显示着20世纪读者对民族文学命运的本真感知。作为另一条特殊的接受史脉络的全面检视,论文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结构上基本对称。首先建构政治冰心接受史脉络,以历史性特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1930年左右,与革命文学主张同声相应,以茅盾阿英为代表的左翼专业读者对冰心的阅读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具有滞后性的接受现象;二、1949年之后,这一时期的读者接受完全以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着作及其当下的政治意见为中心,所以是政治权威参与并主导的政治冰心接受时期;三、1980年之后,读者对政治冰心的接受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断丰满与润饰着冰心政治偶像的身份特征,并且持续发酵,这为冰心赢得了崇高的文学声誉。然后,通过对政治冰心读者的阅读话语进行深入剖析,就可以发现其鲜明特点:本着对20世纪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关切热情,又因为手持最为先进的科学方法,读者往往持着这样的态度,他们的阅读方式是最科学的,在此之外似乎不必再存在其他的文学接受方式,甚至会显露出用科学要素替代文学审美要素的阅读倾向。也就是说,政治冰心接受者与审美冰心接受者的文学接受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背离性。那么,由对政治冰心接受者功利主义文学期待视野的披露,20世纪读者的功利阅读史线索也浮现。在对文学的功利性阅读中,寄予着近现代几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现代性的诉求,政治功利性也成为新文学一个胎生属性之一。中国文学不是天然就应该博大精深,但新文学却天然如此。这是近现代被动现代性的民族困境中,亲历者知识分子对血泪民族现实的文学承担,20世纪读者的生活期待视野对文学接受产生了更具决定性的影响;即使是高扬纯文学意识的读者,也无法逃逸出社会现代性诉求逻辑之外,这最深刻的说明了20世纪读者对文学的功利主义期待。最后,在新世纪的视域内,通过对政治冰心阅读史的检视,必然实现对冰心文学形象的厘清与再认。一方面,冰心在1990年代之后文学地位空前提升,读者的政治阅读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之后乃至当下的文学史叙事中,冰心的政治接受叙事仍旧持续发挥影响。无论是1980年代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还是2010年出版的严家炎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尽管都非常注重对审美冰心的推介,然而一旦对冰心的创作道路进行线性梳理时,却又重回1930年代的阿英和茅盾的政治冰心阅读思路。经过冰心接受史的考察,就能看到这是一种不自然的文学史叙事模式:当下文学史貌似想要呈现一种具有客观普遍性的文学史叙事,但其实无法弥和其中两种特殊文学接受史逻辑的分裂。除了审美形象与政治形象,文化冰心也是冰心文学形象的一个重要面相,在20世纪文化转型的大时代,冰心身上的文化符号对冰心文学作品的接受产生了重要影响。“爱的哲学”是冰心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在1920年代,《超人》最早显示出“爱的哲学”的文化冲击力,也为冰心赢得了广泛的文学声誉;但文化冰心与冰心文学品质的关联并不大,并无法为其赢得持久的文学声誉。

曾小凤[3](2020)在《现代性视野中的“洋画运动”及其批评话语实践》文中认为本文考察以"洋画运动"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批评话语及其实践,从"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吕澂以"创造"为核心的表现说批评、刘海粟"艺术叛徒"的神话,以及"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话语建构等四个方面展开,由此透析并呈现"洋画运动"中一系列批评话语与观念相互生产、相互建构的关系。

彭瑜[4](2020)在《明前“以诗论稗”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诗论稗,是指以诗体形式进行古代小说相关批评的文学现象,它是少有关注的古代小说批评文献,亦是古代诗歌作品中较少受到正视的题材内容。这样一种两不关涉的存在与研究状况,使得有关“以诗论稗”现象的研究获得了相应价值。从小说文献角度而言,古代诗歌中的小说批评,具有丰富和补充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意义;从诗歌题材而言(所谓“涉稗诗”),古代小说批评赖以存在的这类诗歌,有助于研究者客观审视古代士人雅俗兼求的性情追求。就实际研究价值而言,本论题亦将有助于拓展当下古代小说批评研究的相应视野。本文绪论部分对“以诗论稗”的概念作出界定,交代研究对象的选定依据,梳理目前学界关于此论题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旨在探求明前“以诗论稗”现象发生的缘由。将“以诗论稗”置于诗体批评与小说批评的双重框架内,分析小说批评寄生于当时所盛行的诗歌的缘由,并联系“论诗诗”与“咏剧诗”来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再从小说批评家与诗人一身二任的独特身份,以及小说自身为提高地位而用诗歌展开相应批评这两方面原因,来分析“以诗论稗”现象产生的内在因素。第二章主要论述明前“以诗论稗”所体现的小说批评内涵。首先从涉稗诗中探究在明前小说的几种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而论述涉稗诗所论及的小说功能认识。同时,通过分析涉稗诗所体现的小说“尚实”或“尚虚”的不同倾向,来探索古代小说家创作小说所把握的相应原则,以此揭示古代小说艺术的内在审美特质。此外,古人对于小说创作、传播以及接受的认识,在涉稗诗中同样有所体现,本章亦尽量作了相应阐析。第三章主要探讨“以诗论稗”这种小说批评形式的独特性。通过与明前小说序跋、评点、笔记等小说批评形式的比较,彰显“以诗论稗”的语言批评张力、形式批评容量以及情感批评力度。整体来看,“以诗论稗”现象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古代小说理论,而且在形式上拓展了古代小说批评的研究视角,对于我们了解明前的小说观以及感悟诗体批评形式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理应对此现象予以重视。

黄健[5](2020)在《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现代性语境中,文学研究逐渐被文化研究所取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边界不断被打破,由此引起文学科学定位的失衡,及其内在科学性具体内涵的模糊。而且,长期以来对于“科学”的片面理解,造成人们在观念上将“文学”与“科学”决然对立。不过,与文学科学在理论层面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完全相反,在现实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文学科学却仍然十分契合实践的需要。这些事实表明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急需反思和重构。“文学科学”意指对一切文学现象、文学活动和文学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广义上与文学研究、文艺学、文学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基本同义;在狭义上主要是指在现代性语境下作为文学知识生产机制和研究范式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术研究体制的产物。本文对文学科学内涵的探讨主要取其狭义层面。文学科学的生成源自两种因素的合力,即现代性语境从外部促进了文论现代范式的生成,以及在文学研究内部发生了从现代文学观念成熟到现代文学研究生成的渐变。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通过其科学性表现和科学化进程两方面获得。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标准等方面,而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则从历时性角度佐证各时期对于文学科学性的探讨。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纵观他们的文论体系,其中最突出的理念是对于文学科学化的追求。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等三个层级作出突破与完善;其二,基于实证主义原则的形式化思维的运用;其三,语言学研究视角的介入。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们借助于语言学研究视角,从而找到了文学研究的客观基础——作品本身及其语言形式,也因此极大地扭转了人们关于文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过,形式主义的文学科学论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局限:其一,源于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内在缺陷;其二,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形式化思维的负面影响;其三,语言学视角的适用度问题。这些不足使得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科学性表现并不完整,因而是片面的科学性。在后现代语境下,随着形式主义尤其是结构主义的终结,与此同时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从这种转折中也能见出形式主义科学迷梦破碎的缘由。必须指出的是,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的批判历程,并不能表明后现代性话语的立场就构成了批判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最终结论。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如何构建文学科学的科学性才是当前首冲其要的关键点,唯有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历史发展视域,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并行,才有可能趋向文学科学的科学性的相对真理。因而对待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迷梦不能以对错得失判定其价值,而是对其甚至所有的文论进行批判、反思和借鉴,以完善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本文结构展开如下:前言,提出问题及研究重点;第一章,现代性与文学科学;第二章,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第三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第四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最后作出总结。

李鑫[6](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潘润[7](2020)在《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战国七雄等大国国力的强盛影响力较大,在战国史研究中战国七雄往往得到较多的关注,对同时期各个小国的研究则较少。中原泗上及周边邻近的小国,在战国早、中期频繁参与到诸侯征战中。且由于各自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地缘战略价值,其自身的兴衰也深刻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即使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秦末汉初,曾经的诸东方小国故地通过地域性的整合,从而参与到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秦末汉初的历史进程。在战国时期的东方小国中,鲁、宋、郑、越作为影响较大的诸侯国,其兴衰过程对历史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一章首先讨论鲁国三桓在全面掌握政权的大背景下,于战国初期通过驱逐鲁哀公实现“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从而权势达到顶峰的过程,并基于此比较了战国早期特定时代背景下鲁国的政治变迁与齐、晋等国的异同。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战国早中期之交三桓之所以衰微、鲁穆公又能恢复公室,鲁国自身原因在于周代礼制于鲁国的强大惯性,外部原因则是田齐对三桓根据地的攻击削弱了三桓的力量。鲁穆公恢复公室权力后参与到“三晋伐齐”之中,影响了战国早期晋齐争霸格局,并且在三晋列为诸侯的过程中又影响了战国早期剧烈的时代变革。第二章讨论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变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清华简《系年》中的记载,考证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权更替事件“戴氏取宋”应该开始于战国早期,其原因是春秋时期戴氏在宋国的兴起。论文同时讨论了郑国在战国早中期之交发生的“太宰欣取郑”政权更替事件的过程、影响,认为“太宰欣取郑”发生的原因是春秋晚期七穆在郑国的兴起,以及三晋、楚国争霸过程中插手郑国内政。此外,论文由清华简《系年》中的相关记载,讨论了宋、郑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对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特别是其中两场决战连堤之战、大梁榆关之战的巨大影响。论文认为“宋郑之间有隙地”和三晋、楚国集中力量对“隙地”的争夺是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的战略新特点。第三章的研究,首先讨论了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过程,指出这决定了战国中期郑国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当然,韩灭郑并迁都新郑又使郑国继承了“四战之地”位置,这也决定了后来韩国在战国历史中的发展走向。本章还把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与“子南氏取卫”进行比较。论文认为“戴氏取宋”系新兴政权,此与“子南氏取卫”从而变成大国附庸有本质的不同。论文由“鲁酒薄而邯郸围”这样的古谚,指出这恰恰说明战国中期鲁国在齐、魏、楚争战中特别是齐魏桂陵之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讨论了越国在经历“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内乱后,由大国向小国转变并向江东退却的历史进程。论文指出战国中期诸侯纵横中郑、宋、鲁、卫、越等东方小国的自身政治变革和外部地缘环境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命运,而这又对战国中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讨论了宋王偃的强盛和走向灭亡关键在于战国晚期走向一统的历史大势。战国时期宋国作为小国能够强盛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乐毅五国合纵伐齐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论文也讨论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内乱和二周的兴起对秦统一的影响。认为周天子对洛阳控制力的削弱使得秦国可以更便利地灭周并成为新的天下共主。论文认为春申君面对秦国的军事威胁,通过对鲁国以及江东的开发,在越、宋、鲁故地构建了楚国的抗秦大后方。战国晚期东方小国的灭亡和故地治理整合,特别是抗秦后方的建立对新的大一统局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章由“东南有天子气”的讨论,指出楚国在越、宋、鲁故地的抗秦大后方的构建对秦朝统治的巨大威胁。认为战国时期越国的历史记忆是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的重要原因。论文认为战国时期宋国历史和楚、宋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刘邦灭亡秦朝、实现“秦亡汉兴”的重要原因,并进而指出秦汉时期宋国故地彭城一带开始成为楚地的中心。论文认为战国时期鲁国历史和楚、鲁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促成秦始皇焚书与汉武帝“独尊儒术”两种对立政治倾向的重要原因。战国时期越、宋、鲁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既反映出楚文化东渐的背景下“秦亡汉兴”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说明秦末汉初东方对西方胜利的历史偶然性。

侯琨[8](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指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王钢[9](2018)在《法秩序维护说之思辨——兼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秩序维护说(又称"法确证说"或"法保护说")认为,正当防卫通过对不法侵害的消极预防和积极预防维护法秩序的经验有效性。在我国,应当承认正当防卫具备维护法秩序的功能,唯有如此才能与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保护对象的规定相协调。当前学界对于法秩序维护说的批评大多是建立在对该说的误解之上,并不能真正否定法秩序维护说的立场。但是,法秩序维护说也确实面临欠缺理论基础的难题。从理性人普遍同意的角度理解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不仅能够解决法秩序维护原则在正当防卫论中的理论定位问题,也能妥善界定正当防卫的限度。

罗钢[10](2018)在《关于“意境说”的若干问题》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意境"被视为中国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包括作者在内的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挑战。彭锋将这场论争中出现的观点概括为"正统说""西来说""突变说"与"渐变说"等四种。他的分类问题颇多。其基本策略是将反对者的观点以"现代意境说"加以掩盖和收编,从而抹杀了这场论争的实质。作者就"意境说"与西方美学的关系,"意境说"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与彭锋、肖鹰展开了对话。作者指出,尽管两位学者在扞卫"意境说"时诉诸西方解释学理论,但他们不仅曲解了解释学,而且其观点也经不起"解释传统"的检验。

二、中国现代“表现”说批评的产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现代“表现”说批评的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文学批评“批评性”的回归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以提出“批评性”问题
二、“批评性”所指义涵及其构成要件
三、如何实现“批评性”的方式及路径

(2)20世纪冰心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被忽略的冰心接受史研究
    (二)以范畴厘清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1. “从后思索”历史研究方法的借用
        2.从形象建构史到总体接受史
        3.三条线索、四个方面的结构框架
一审美冰心的历史建构
    (一)审美冰心的历史建构脉络
        1.热烈而集中的读者批评:审美冰心的初建
        2.文化名人与文学史的不吝赞美:审美冰心经典性的确立
        3.繁华落尽见真淳:审美冰心建构的回归与深化
        4.审美冰心建构的旅外时期
    (二)自由又优雅的翱翔:审美冰心的建构模式
    (三)文学的现代想象:审美冰心与20 世纪纯文学接受史
        1.文学研究会的“纯文学”接受氛围
        2. “纯文学”读者的持续在场及历史重要性
    (四)由静穆到热烈:审美冰心形象再认
        1.审美冰心的一般阅读与审美意象阅读
        2.从冰心审美意象流变看现、当代文学的审美关联
二政治冰心的历史建构
    (一)政治冰心的历史建构脉络
        1.与革命文学主张同声相应的政治冰心论
        2.政治权威参与并主导的政治冰心论
        3.政治偶像身份的历史遗留及持续发酵
    (二)科学旗帜下的文学“降维”阅读:政治冰心的建构模式
    (三)社会现代性的强烈诉求:政治冰心与20 世纪读者的功利阅读史
    (四)政治冰心形象再认
        1.从“反动作家”到“文学大师”
        2.一般文学史中的冰心:接受逻辑的特殊性、历史性、过渡性
余论
    (一)冰心文学形象的第三面相:文化冰心
    (二)多元到单一:文学形象建构史到总体接受史
    (三)读者的生活视野冲突:20 世纪冰心读者分裂的一个重要环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现代性视野中的“洋画运动”及其批评话语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
二、吕澂:以“创造”为核心的表现说批评
三、刘海粟:“艺术叛徒”的神话
四、“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话语建构

(4)明前“以诗论稗”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二)研究现状之梳理
    (三)研究思路之构建
一、明前“以诗论稗”现象之形成
    (一)诗体批评的流变
        1.批评文体的“时代性”与“寄生性”
        2.诗体批评之论诗诗与咏剧诗
    (二)诗体与小说批评的结缘
        1.诗人一身二任之身份
        2.依附诗歌,提升地位
二、明前“以诗论稗”之内容
    (一)有关小说的本体思考
        1.小说即浅薄之论
        2.小说即野史
        3.小说即“说话”伎艺
    (二)有关小说的功用定位
        1.补史功能
        2.教化功能
        3.政治功能
    (三)有关小说的虚实阐释
        1.言匪浮诡,事弗空诬
        2.有意虚构,设幻为文
    (四)有关小说的创作阐发
    (五)有关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论述
三、明前“以诗论稗”之形式
    (一)明前其他小说批评形式
        1.小说评点
        2.小说序跋
        3.笔记与书信中的小说批评
    (二)明前“以诗论稗”之形式及其意味
        1.以“借镜”组构批评系统
        2.以语言展现批评张力
        3.以形式呈现批评容量
        4.以情感凸显批评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野史考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现代性与文学科学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的影响
    第二节 从现代文学观念到现代文学研究的渐进
第二章 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释疑
    第二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
        一、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
        二、设定可检验的研究标准
        三、建立恰适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
第三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俄国形式主义:作品外在形式
        二、英美新批评:作品内在意义结构形式
        三、结构主义:作品深层意义结构
    第二节 批评标准的建立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性原则
        二、英美新批评:复杂性与统一性标准
        三、结构主义:整体性原则
    第三节 批评方法的运用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对比法
        二、英美新批评:细读法
        三、结构主义:结构模型建构法
第四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
    第一节 科学化追求与科学性不足
        一、科学化追求
        二、科学性不足
    第二节 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
        一、知识秩序化的末路
        二、主体离心化的趋向
        三、从科学走向游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后记

(7)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考古材料与学术史回顾
        (一)相关史料与考古材料
        (二)学术史综述
        1、学者对战国鲁国历史的研究
        2、学者对战国宋国历史的研究
        3、学者对战国郑国历史的研究
        4、学者对战国越国历史的研究
        5、学者对“东南有天子气”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内容
        (二)时空范围
第一章 战国早期鲁国三桓的兴衰及对历史格局的影响
    第一节 、“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春秋战国之交鲁国国内政权的更替
        一、春秋晚期鲁国的内外形势
        二、鲁哀公之死和三桓对鲁国政权全面掌控的历史意义
        三、鲁国的国内政权更替与齐、晋的比较
    第二节 、三桓的衰微与鲁穆公复兴公室权力
        一、田齐对鲁国的攻击与三桓的衰微
        二、鲁穆公复兴鲁国公室权力与新时代的鲁国政治、学术
    第三节 、鲁穆公的外交、军事政策与对齐晋争霸的影响
        一、战国早中期之交田齐的政治内乱及对鲁国的侵略
        二、从清华简《系年》看“三晋伐齐”之战及鲁国的作用
        三、鲁穆公对三晋列为诸侯历史进程的影响
        四、鲁穆公在“三晋伐齐”中的历史作用与春秋时期的比较
    小结
第二章 战国早期宋郑政治变局及其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第一节 、“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战国早期“戴氏取宋”的发生
        一、春秋晚期宋国公室的衰微与戴氏的兴起
        二、“戴氏取宋”的前奏:宋景公之死与乐氏掌握宋国政权
        三、从传世史料和清华简《系年》看“戴氏取宋”发生的时间
    第二节 、“郑人三世杀其父”——战国早期郑国的内乱
        一、郑国七穆崛起与战国初年郑国的乱局
        二、郑相子阳的兴起与“太宰欣取郑”
    第三节 、战国早期的宋、郑外交与连堤及大梁、榆关之战
        一、春秋晚期的晋楚争霸对中原小国的冲击
        二、莫敖阳为的晋楚连堤之战与宋国的作用
        三、大梁、榆关之战的背景:三家分晋后郑国在三晋与楚之间的周旋
        四、“王子定奔晋”对楚悼王伐郑的影响
        五、大梁、榆关之战过程及郑国的作用
    第四节 、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对新时代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一、宋、郑等战国早期新兴政权的过渡期特点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二、战国早期东方小国在大国争战中作用的时代特点
        三、“宋郑之间有隙地”与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战的战略新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战国中期郑、宋、鲁、越的历史及其影响
    第一节 、四战之地中的包围——郑国灭亡的过程和影响
        一、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与迁都
        二、郑国灭亡与韩哀侯迁都新郑
        三、韩国对郑国中原“四战之地”战略位置的继承
    第二节 、四战之地中的突围——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及与“子南氏取卫”的比较
        一、宋桓侯被废与宋剔成君的登位
        二、战国时期卫国的历史背景与子南氏的兴起
        三、魏惠王时期“子南氏取卫”的影响
        四、戴氏强宋与大国附庸——“戴氏取宋”与“子南氏取卫”不同的历史走向
    第三节、“鲁酒薄而邯郸围”——战国中期齐、魏、楚争战中的鲁国外交与内政
        一、齐魏桂陵之战和齐楚徐州之战中的鲁国外交
        二、鲁平公时期的鲁国内政外交及与周边附庸小国的关系
    第四节 、“越人三世弑其君”——越王翳迁都姑苏及被弑
        一、战国早期越国的强盛
        二、越王翳迁都姑苏与“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发生
    小结
第四章 宋国、二周灭亡对秦国统一的影响和春申君对鲁国、江东的开发
    第一节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宋王偃的小霸和灭亡对战国历史走势的影响
        一、宋王偃的称王与宋国的强大
        二、齐闵王灭宋与戴宋灭亡的时代背景
        三、魏、楚对宋地的夺取及其时代背景
    第二节 、“利”与“义”的有机统一——宋国强盛与灭亡对乐毅伐齐“义战”实现的影响
        一、宋国在苏秦谋齐与对合纵的策划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二、宋国灭亡引发的大国战争对齐、秦东西帝并立局面的结束的影响
    第三节 、战国时期二周的兴衰及对秦灭周的影响
        一、春秋晚期周王室内乱和成周的建立
        二、战国早中期二周的分立
        三、二周对秦灭周的影响
    第四节 、春申君北伐与鲁国的灭亡
        一、田单复齐后的历史态势与鲁国灭亡
        二、楚国治理下鲁地的文化融合
    第五节 、越国故地战国晚期前段的混乱局面与春申君时期楚国的统治
        一、楚灭越夺取江东与江东郡的设立
        二、战国晚期前段“政乱兵弱”的江东越国故地
        三、春申君封于江东与对越国贵族的征服
        四、春申君对越国故地的开发和“长三角荆楚化”
        五、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再说“楚未灭越”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战国时期的越、宋、鲁故地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楚国统治下对越、宋、鲁故地的区域整合的最终完成
    二、战国秦汉之交东方小国故地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
    第一节 、“东南有天子气”的江东视角解读
        一、秦朝在江东的统治与“东南有天子气”
        二、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泄江东王气”的过程
    第二节 、楚国对越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一、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
        二、闽越、瓯越兴起下项羽的“过江东”问题
        三、江东子弟对项羽阵营影响的时代背景
        四、刘濞与“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
    第三节 、楚国对宋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一、楚国对丰沛的整合与刘邦帝业的成就
        二、“四面楚歌”与秦汉时期彭城一带成为楚地的中心
    第四节 、楚国对鲁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一、从孔壁书的传抄古文字体看楚、鲁文化结合的完成
        二、儒法矛盾背景下的秦始皇焚书
        三、鲁国文化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
    小结
结论
附一:战国前后郑、宋、鲁、越大事年表
附二:战国时期的宋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附三:战国时期的鲁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附四:战国时期的越王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参考文献
    一、古典文献
    二、考古报告
    三、相关着作
    四、研究论文
    五、学位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9)法秩序维护说之思辨——兼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二、“法秩序维护”的含义
三、法秩序维护说之辩护
    (一) 正当防卫的预防功能
    (二) 法秩序维护与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1. 对超个人法益的保护
        2.“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3. 防卫对象的限定
        4. 第三人强行防卫之否定
        5. 防卫限度的认定
        6. 与防卫意思的协调
    (三) 其他质疑
        1. 正当防卫与刑罚
        2. 正当防卫与国家职权
四、法秩序维护说的定位之失
    (一) 黑格尔的法权学说
    (二) 权利无需向不法让步
    (三) 二元论的不足
五、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
    (一) 理性人同意与法秩序维护
    (二) 防卫限度之确定
六、结论

(10)关于“意境说”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四、中国现代“表现”说批评的产生(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文学批评“批评性”的回归与重构[J]. 张利群,陈显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2)
  • [2]20世纪冰心接受史研究[D]. 姚元彪.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现代性视野中的“洋画运动”及其批评话语实践[J]. 曾小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5)
  • [4]明前“以诗论稗”现象研究[D]. 彭瑜.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D]. 黄健.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D]. 潘润. 上海大学, 2020(03)
  • [8]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法秩序维护说之思辨——兼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J]. 王钢. 比较法研究, 2018(06)
  • [10]关于“意境说”的若干问题[J]. 罗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标签:;  ;  ;  ;  ;  

近代中国“表现”论批判的兴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