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互电视技术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海[1](2020)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产业。数字电视具有许多优点,如信号稳定、可靠性高和实用性强。尤其是信号接收变得更加稳定,清晰度也大大提高,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极大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全国居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提供了便利。本文对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对数字电视的定义与优势进行简单介绍,并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对常用的数字电视技术以及有线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促进我国有线网络电视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张烨[2](2020)在《一种新型数字电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作为发展最快且用户需求最大的消费产品,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已成为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企业掀起了研究数字电视传输策略,制定数字电视标准,研发数字电视设备,引导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数字电视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数字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其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总结了我国数字电视标准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目前国内外有关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有关的数字电视标准和数字电视设备,研发一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终端软件系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为了能够设计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软件系统,结合有关的软件系统理论,在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可移植性以及模块化的标准基础之上,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方法,构建基于分层设计的软件框架结构,明确接收终端内部的各个代码之间关系,利于后续软件的开发升级与维护。(2)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人机交互层的智能化设计模式。采用HI2016主芯片附带的高效创建高性能跨平台交互图形程序OSG(Open Scene Graph)和屏幕菜单式调节的OSD(on-screen display)功能,快速构建一个人机交互层,实现基于消息通讯机制的人机交互通道,进而在软件系统内部设置一个任务主控系统,用于统筹规划用户的各种业务。这种智能化的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软件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反应能力,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3)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备总线驱动设计模式。对信道解调模块、音视频解码及控制主模块、音视频放大输岀模块和电源模块进行分析与设计,进而设计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硬件结构;对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备驱动层的调解芯片、无线音频连接芯片、TUNER以及SPI驱动程序进行设计与测试,实现接收终端软件系统的通讯功能;设计一个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接口,实现设备驱动层与系统操作的软件联系,维持上层软件在整个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可行性。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终端软件系统设计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多次调试与功能完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终端软件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且较低的成本,符合数字电视市场需求,促进了数字电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
于潇[3](2020)在《媒介技术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融媒体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正当电视新闻革命在新世纪之初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它原本的改革步伐,互联网技术等新的媒介技术从根本上革新了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的全过程。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该如何应对?它的前景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当今显得极为迫切。互联网媒体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互联网媒体与其展开了话语权“争夺”,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又不断开拓互联网媒体业务进行转型改革。特别是在融媒体建设的呼声愈加高涨的今天,各大电视台纷纷整合资源,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媒体矩阵,电视新闻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其传播过程有了新变化,比如在形式上开辟了不同的传播渠道、增加新的节目形式,扩大受众的广度;从风格上把握“分众传播”的规律,树立适应受众特点的媒体形象;从内容上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利用媒体技术和“IP化”运营,让节目内容“老话新谈”。通过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和案例来看,电视新闻传播策略与媒介技术的更新息息相关。自1958年电视新闻诞生之日起,我国电视媒介技术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集成化、融合化,与之相对应的电视新闻传播策略也不断保持更新,从最开始的增加播放时段和次数、增加电视直播、提升报道能力,一直到今天构建了全媒体矩阵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电视新闻融媒体的传播策略在新的媒介技术的加持下,除了要继续做好电视新闻节目这个“老本行”,还应注重提升“多屏”情境下的互动传播效率,广泛运用网络素材、保持技术设备更新等。从研究结果来看,电视新闻网络化传播已是必然趋势,“短视频化”亦是其融媒体转型的关键一步,因此,电视新闻有必要向互联网视频媒体学习经验。电视新闻可尝试以自身节目为品牌依托,实现新闻节目“IP化”运营,逐步构建基于不同传播渠道的节目群,精准运用科技设备提升传播能力,打造服务型、多功能媒体,逐步构建融媒体背景下的全新电视新闻生态。
廖北北[4](2019)在《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规划与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用户对电视高清化、交互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逐步实现了有线与电信双向融合,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在广电领域不断渗透。特别是北京歌华有线高清交互机顶盒置换工作的深入推进,地区居民要求收看高清节目、置换高清机顶盒的呼声日益强烈,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在节目资源、业务模式、技术能力等领域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原有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的收看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参与节目、个性化定制节目服务的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大的用户压力,研究新一代高清交互电视系统的规划与实施,对于重塑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发展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在梳理航天一院电视系统发展历程及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剖析系统存在的弊端。确定项目总体规划目标和各子模块的规划设计方案。明确项目实施的总体原则、计划和主要内容,提出加强项目过程控制的具体措施。阐述项目的预期实施效果,并提出确保项目建设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吴圆圆[5](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高祥荣[6](2018)在《数字电视技术新进展与校园数字交互电视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以及数字电视的GPS技术、单频网与多频网、数字电视复用系统及信道编解码解调等关键技术,对校园数字交互教育电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该系统当中主要涉及到三部分内容,即用户个性化服务系统、校园DV数字教育电视制作系统、数据信息服务系统等。校园数字交互教育电视的承载网络为IP专用网、双向交互互联网,显示终端以PC机为辅,电视机为主,专为校园内用户进行数字视频教育信息资源的提供。在内容性价比、交互性、安全性等方面,校园数字交互教育电视要比数字电视高很多,图像质量也比网络电视要清晰稳定。
张磊[7](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王一星[8](2015)在《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诞生了。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变化,电视体育节目已经成为我国电视传播中十分重要的节目形式。回顾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近60年的演进历程,我们发现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力量在背后推动着它的发展。其中,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推动不可忽视,其影响也最为深刻和持久,尤其是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牢牢地支撑着电视体育节目的运作,还时刻引领着电视体育节目的不断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给电视体育节目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电视体育节目的微观元素、中观形态和宏观传播。在微观元素上,数字技术不仅促使体育节目画面更加清晰和震撼、节目的声音更有现场效果、节目的信号更稳定和便捷,还影响着电视体育节目的数字化采访、剪辑、制作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在中观形态上,数字技术使电视体育节目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体育新闻、体育专题和体育实况转播等节目类型上。在宏观传播上,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采集、制作和传播等具体环节产生影响的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接受方式。受众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甚至还是传播者。此外,数字技术还推动了电视体育节目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产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技术带来的影响,技术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运用技术的人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支配技术,使数字技术更好地推动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从而制作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节目。
宋睿,何向晖[9](2013)在《电视技术发展走入网络互联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正遭受挑战。基于观众交互性、自主性需求逐渐提升的情况,简单介绍网络电视台成立的必然性和业务开展情况,阐明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同时,结合江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的广播——宽带融合型交互电视技术经验和成功案例,分析网络互联时代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龚文英[10](2013)在《我国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媒体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人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每一次媒介变革都有着技术作为巨大的推动力。从早期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蒸汽技术、电子技术、再到现在的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接收技术,我们看到的是技术的进步带领着传媒业不断的变化着。以往的每一次大的科技发明及其成果都会对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最终都使得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习惯发生很大的变化。每一种电视技术的出现都会对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很强烈的影响。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彩色电视,从模拟信号电视到数字电视,从低清晰电视到高清晰电视,再到现在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和3D电视,每一次电视媒体的发展无一不是新的电视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只有灵活地掌握电视技术,才能更好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运营。电视技术不仅给电视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人们对电视媒体有了重新的认识,电视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电视媒体,让我们更能够运用电视媒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本论文前半部分主要是对现有电视技术现状的分析,列举了在电视技术下催生的几种新的电视媒体及现状,后半部分主要从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媒体的改变以及电视媒体发展的趋势方面做出讨论,最后提出了电视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做结论。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讲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列举了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从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电视基础技术的现状。然后又分析了电视技术表现的现状,包括有线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和数字电视等。第三部分是从电视技术对电视媒体的改变上分析,主要讲了电视技术对电视媒体传播方式、内容、受众和运营模式这几个方面的改变。第四部分是在技术背景下分析了电视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讲了电视终端固态形式的消失、无线数字传输的全面应用、增值业务的深入与拓展、个性化内容定制业务常态化、强大数据库的建立、媒体的消融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是对电视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服务意识和差异化理念两个方面提出问题。第六部分是结语,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做出总结。
二、交互电视技术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互电视技术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电视技术概述 |
1.1 数字电视的定义 |
1.2 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 |
2 数字电视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3 数字电视技术 |
3.1 数字点数传输技术 |
3.2 SDL技术 |
3.3 移动电视 |
4 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 |
4.1 主媒体盒 |
4.2 数字电视技术中的多频网和单频网 |
4.3 智能互动电视 |
4.4 电视节目的互动形式 |
4.5 EPON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 |
5 结语 |
(2)一种新型数字电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数字电视简介 |
1.2 数字电视技术的优点 |
1.3 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1.3.1 国外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
1.3.2 国内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
1.4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主要标准 |
1.4.1 国外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简介 |
1.4.2 DTMB标准简介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DTMB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软件系统的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2 软件开发编译环境 |
2.3 实时操作系统?C/OS分析运用 |
2.4 软件系统的结构 |
2.5 软件分层的设计 |
2.6 对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三章 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人机交互层的设计与实现 |
3.1 人机交互层概述及系统结构 |
3.2 人机交互层模块设计及其相关业务管理 |
3.3 界面设计 |
3.3.1 支持机制 |
3.3.2 用户界面的需求分析 |
3.3.3 用户界面的设计 |
第四章 DTMB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备驱动层的设计与实现 |
4.1 DTMB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硬件结构 |
4.2 I~2C总线驱动分析设计 |
4.2.1 I~2C总线概述 |
4.2.2 I~2C总线双向传输的接口特性 |
4.2.3 I~2C总线工作原理分析应用 |
4.2.4 I~2C总线的应用设计 |
4.3 解调芯片LGS-8G42驱动设计 |
4.3.1 硬件连接模式研究 |
4.3.2 软件实现 |
4.4 BLH-702调谐器驱动设计 |
4.4.1 硬件的连接模式研究 |
4.4.2 高频头寄存器流程控制 |
4.4.3 设定高频头的初始化模式及频率 |
4.5 FM调频芯片的驱动设计 |
4.5.1 SPI总线驱动设计 |
4.5.2 FM调频芯片驱动开发 |
4.6 对驱动软件的调试 |
第五章 核心芯片介绍及系统评测数据 |
5.1 解码芯片HI2016E |
5.2 解调芯片LGS-8G42 |
5.3 接收终端参数测试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媒介技术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融媒体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名词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电视融合的研究 |
1.3.2 关于互联网影响下电视传播策略的研究 |
1.3.3 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架构 |
第2章 媒介技术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策略历史回顾(1958-2018) |
2.1 电视新闻传播技术的变化 |
2.2 阶段一:初步完善单一的技术设备 |
2.3 阶段二:逐步普及和优化电视设备 |
2.4 阶段三: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的探索 |
2.4.1 互联网开辟了新传播渠道 |
2.4.2 电视新闻走向融媒体运作趋势 |
2.4.3 融媒体带动电视新闻传播策略创新 |
第3章 媒介技术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融媒体传播的现状 |
3.1 传播者:话语权的分裂与建构 |
3.2 传播内容:构建新的“屏幕形象” |
3.2.1 开发“竖视频” |
3.2.2 根据不同播出平台搭配不同语言风格 |
3.3 传播渠道:融媒体技术构建多元传播形式 |
3.4 受众:多屏互动下新的媒介消费模式 |
第4章 电视新闻融媒体传播策略的建议 |
4.1 搭建融媒体矩阵和互动平台 |
4.2 依托互联网提升时效性 |
4.2.1 依靠设备和技术 |
4.2.2 适当使用网络素材 |
4.3 电视新闻“短视频化”的启示——以抖音、新华网、爱奇艺为例 |
4.3.1 电视新闻“长短结合” |
4.3.2 精准分发信息 |
4.3.3 构建短视频节目群 |
4.3.4 运用特效技术提升内容质量 |
4.3.5 打造IP化电视新闻产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致谢 |
(4)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规划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现状 |
2.1.1 航天一院电视系统的发展历程 |
2.1.2 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概况 |
2.2 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主要特点 |
2.2.1 网络资源优势 |
2.2.2 区域垄断局限 |
2.2.3 受众消费特征 |
2.3 航天一院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存在的问题 |
2.3.1 技术能力方面的主要问题 |
2.3.2 业务功能方面的主要问题 |
2.3.3 业务运营方面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
3.1 总体规划目标 |
3.1.1 技术能力目标 |
3.1.2 用户体验目标 |
3.1.3 业务管控目标 |
3.1.4 投资运营目标 |
3.2 总体规划原则 |
3.2.1 协调一致原则 |
3.2.2 适度超前原则 |
3.2.3 安全稳定原则 |
3.2.4 集约利旧原则 |
3.3 项目总体规划 |
3.4 技术架构子模块的规划与设计 |
3.4.1 智能多媒体平台规划设计 |
3.4.2 数字电视双向网改规划设计 |
3.4.3 智能终端机顶盒规划设计 |
3.4.4 业务管理系统规划设计 |
3.5 业务产品子模块的规划与设计 |
3.5.1 基本收视业务 |
3.5.2 中数付费节目业务 |
3.5.3 境外付费节目业务 |
3.5.4 互动点播付费业务 |
3.5.5 互联网电视业务 |
3.5.6 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的业务产品定价 |
3.6 业务运营子模块的规划与设计 |
3.6.1 节目运营规划思路 |
3.6.2 增值业务运营规划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的建设实施 |
4.1 项目建设实施总原则 |
4.2 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4.2.1 项目实施的步骤 |
4.2.2 项目实施的内容计划 |
4.3 项目建设实施的主要内容 |
4.3.1 智能多媒体系统平台的建设实施 |
4.3.2 双向网改系统的建设实施 |
4.3.3 智能终端安装的实施 |
4.4 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 |
4.4.1 项目预算管理 |
4.4.2 项目进度管理 |
4.4.3 项目质量管理 |
4.4.4 项目风险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的实施效果评估与保障措施 |
5.1 实施效果评估 |
5.1.1 项目收入分析预测 |
5.1.2 项目成本费用预测 |
5.1.3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5.2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组织保障 |
5.2.2 技术保障 |
5.2.3 人员保障 |
5.2.4 培训保障 |
5.2.5 经费保障 |
5.2.6 测试保障 |
5.2.7 运维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数字电视技术新进展与校园数字交互电视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
2.1 数字电视的概念 |
2.2 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 |
2.3 数字电视关键技术 |
2.3.1 GPS技术 |
2.3.2 单频网与多频网 |
2.3.3 数字电视复用系统及信道编解码解调 |
3 校园数字交互电视系统的构建 |
3.1 视音频编码标准 |
3.2 系统相关协议IPETV |
3.3 网络拥塞控制IPETV |
4 校园数字DV视频制作平台构建 |
4.1 数字便携DV摄像机 |
4.2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
5 校园数字交互教育电视管理系统的设计 |
6 结语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字技术发展与电视体育节目演进 |
第一节 数字技术及其发展 |
一、数字技术的界定 |
二、数字技术的电路基础和发展历程 |
三、数字技术的优势 |
第二节 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历程 |
一、电视体育节目的起源 |
二、电视体育节目界定 |
三、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
第二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元素的影响 |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画面元素的影响 |
一、高清画面 |
二、慢动作回放 |
三、3D画面 |
四、4K超高清画面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声音元素的影响 |
一、声音和通话系统 |
二、数字化音频系统 |
三、环绕声技术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信号元素的影响 |
一、卫星传输 |
二、数字信号传输的其他方式 |
第四节 数字技术对其他方面元素的影响 |
一、虚拟现实技术 |
二、数字化摄制 |
三、数字特技及字幕 |
第三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形态的影响 |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新闻节目的影响 |
一、模拟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新闻节目 |
二、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新闻节目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专题节目的影响 |
一、模拟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专题节目 |
二、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专题节目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节目的影响 |
一、模拟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节目 |
二、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节目 |
第四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传播的影响 |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节目传播者的影响 |
一、工作方式 |
二、专业素质 |
三、UGC模式下的传播者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节目受众的影响 |
一、受众角色的变化 |
二、受众的扩大化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节目运营机制的影响 |
一、大编辑部运作 |
二、虚拟电视新闻编辑室 |
三、分散化的组织结构 |
第五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影响的反思 |
第一节 技术发展是电视体育节目演进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一、技术推动电视的发展 |
二、数字技术推动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 |
第二节 数字技术是电视体育节目的一把双刃剑 |
一、数字技术的消极影响 |
二、正确对待数字技术的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电视技术发展走入网络互联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对比 |
2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成立与发展 |
3 网络电视台发展面临的瓶颈 |
4 全媒体时代多屏化转变现状 |
5 国外广播:宽带交互型电视技术 |
6 网络互联时代下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
(10)我国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媒体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二、我国电视技术的现状 |
(一) 我国电视技术的基础 |
1. 无线电通信技术 |
2. 有线电通信技术 |
3. 卫星通信技术 |
4. 网络技术 |
5. 数字技术 |
(二) 我国电视技术的表现 |
1. 无线电视 |
2. 有线电视 |
3. 卫星广播电视 |
4. 数字电视技术 |
三、电视技术对电视媒体的改变 |
(一) 对传播方式的改变 |
1. 传播渠道的扩张 |
2. 传播效率的提高 |
3. 频道专业化 |
4. 交互式传播的出现 |
(二) 对内容生产的改变 |
1. 内容产品数量的增加 |
2. 内容产品服务的丰富 |
3. 个性化内容定制 |
(三) 对电视受众的改变 |
1. 对受众收视时空的改变 |
2. 对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 |
3. 对受众地位的改变 |
(四) 对运营模式的改变 |
1. 打造多通道的综合性内容服务平台 |
2. 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媒体的融合 |
3. 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
四、技术背景下电视媒体发展趋势展望 |
(一) 电视终端固态形式的消失 |
(二) 无线数字传输的全面应用 |
(三) 增值业务的深入与拓展 |
(四) 个性化内容定制业务常态化 |
(五) 强大数据库的建立 |
(六) 媒体的消融 |
五、技术背景下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
(二) 差异化理念的不足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交互电视技术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李景海. 西部广播电视, 2020(22)
- [2]一种新型数字电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烨.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媒介技术视域下我国电视新闻融媒体传播策略研究[D]. 于潇. 吉林大学, 2020(08)
- [4]航天一院高清交互电视系统规划与实施研究[D]. 廖北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6]数字电视技术新进展与校园数字交互电视系统的构建[J]. 高祥荣. 电视技术, 2018(09)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8]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研究[D]. 王一星.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9]电视技术发展走入网络互联时代[J]. 宋睿,何向晖. 电视技术, 2013(16)
- [10]我国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媒体发展影响研究[D]. 龚文英. 河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