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水云[1](2022)在《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体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以科学的数据教育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章丘区农业农村局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基地项目,建设了深松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对比田,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对比试验及效果监测,对小麦、玉米两种作物整个生育期数据进行了全面监测,取得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杨玥[2](2021)在《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肥特征与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旱地占我国耕地的60%以上,干旱缺水与土壤贫瘠是旱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有效改善降雨保蓄率和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土地生产力。本研究以陕西省富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为基地,通过7年(2014-2020)长期定位试验,以冬小麦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NP、NPK、单施有机肥M以及NPM配施)及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NPS秸秆覆盖、NPF地膜覆盖、NPR裸露垄沟、NPRFS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以及NPG绿肥翻压)对冬小麦春玉米产量、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微生物与土壤肥力之间关系的影响,同时利用DSSAT模型对冬小麦春玉米产量及土壤含水量进行验证和模拟。目的在于优化旱地土壤养分及水分管理,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土壤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产量提升的机理。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保蓄、降雨利用效率以及作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是提高旱地小麦玉米产量的最优措施,该措施集成了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保蓄与高效利用,秸秆覆盖还田又提高了土壤肥力的双重优势,因此产量的提升包括水分和肥力两大因素。2015-2020年NP+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措施(NPRFS)较其它处理小麦平均产量增幅为8.2%-63.6%,玉米为6.4%-77.5%,从水分角度,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能减少休闲期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增加生育期有效耗水量。休闲期耗水量顺序为NP>常规裸地CK>NP+地膜覆盖>NP+秸秆覆盖>NP+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保护性耕作措施均能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小麦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NPRFS)降水储存效率较其它处理增幅为5.2%-67.6%。玉米降水储存率较其它处理增幅为30.1%-60.7%。从养分角度,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NPRFS)措施可以降低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较其它措施更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少氮素残留,提高化肥利用率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2)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水分、养分及作物产量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氮磷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佳,2015-2020年氮磷配施有机肥处理(NPM)较其他处理小麦总产量增幅为0.19%-24.4%,玉米为2.7%-40.4%。NPM处理提高了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CK小麦增幅为5.7%-23.1%,玉米增幅为0.6%-45.1%。同时,氮磷配施有机肥减少了土壤硝态氮累积,2015-2020年小麦氮素利用率较NP提高了53.6%,玉米较NP提高了121.8%,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该结论也得到了DSSAT模型的验证,确认了在雨养农业区DSSAT模型对不同施肥处理未来产量及水分预测的可行性。(3)旱地种植绿肥消耗了休闲期土壤贮水量,在不同降雨年份,对作物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正常降雨或丰水年份,种植绿肥造成的水分亏缺会得到补充,同时,长期种植绿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因此对作物的产量有积极影响。小麦2016-2020年绿肥翻压(NPG)较NP有机质增幅为2.0%-31.8%,速效氮增幅为16.5%-25.3%。对春玉米,绿肥处理(NPG)较NP在2016-2019年有机质增幅为3.8%-4.6%,速效氮增幅为42.3%-87.8%。在降雨量不足年份,会造成作物的严重减产。种植绿肥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受年降雨量、生育期降雨量和降水储存率的影响。(4)长期施肥会造成土壤养分盈余,对于小麦,氮盈亏值每增加100 kg/hm2,硝态氮的累积盈余量增加约37 kg/hm2,磷盈亏值每增加100 kg/hm2,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7 mg/kg。对于玉米,氮盈亏值每增加100 kg/hm2,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盈余量增加45 kg/hm2,磷盈亏值每增加100 kg/hm2,速效磷的盈余量增加2.3 mg/kg。钾肥的施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产量。可见农田养分的盈亏决定了土壤养分的消长。(5)施肥及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施有机肥(M)、NPK以及配施有机肥(NPM)较NP有机碳含量提高了48.2%、3.7%和26.9%。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依次为单施有机肥(M)>NP配施有机肥(NPM)>NPK>NP>常规裸地(CK),可见有机肥以及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同时,有机肥的施入提高了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对于保护性耕作措施,秸秆覆盖(NPS)、垄上覆膜沟内覆盖秸秆(NPRFS)和绿肥翻压(NPG)较NP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44.6%、23.1%和11.4%,同时也提高了>7mm粒径团聚体数量以及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但对过氧化氢酶无显着差异。(6)通过OTU数量的检测及alpha多样性分析,氮磷配施有机肥(NPM)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多样性依次为NPM>NPK>NPG>CK,保护性耕作中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处理(NPRFS)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Beta多样性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有显着差异。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RDA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对于细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是最主要驱动因子;对于真菌,速效氮和有机质是主要驱动因子。因此,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较常规裸地明显促进了微生物多样性,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分布,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土壤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综上所述,保护性耕作措施中垄上覆膜沟内覆秸秆及施肥措施中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提高作物产量的机制是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降水保蓄率,有机碳的增加扩充了土壤碳库,提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李瑞平[3](2021)在《吉林省半湿润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东北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中国黑土带”,总面积103万km2,黑土是宝贵的土壤资源。然而,长期“重用轻养”的土地利用方式加速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致东北粮食生产“压舱石”的作用发生动摇风险,黑土退化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通过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解决传统耕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保护东北黑土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被认为是保护黑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直接途径。吉林省半湿润区是吉林省粮食生产主要区域,也是东北黑土带典型代表区域。为此,在该区域内,研究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对于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香山村进行(43°45’N,125°01’E),采用田间定位大区试验,设置了常规耕作(CT)、秸秆深翻耕作(PT)、秸秆碎混耕作(RT)、免耕(秸秆全量粉碎覆盖)(NT1)、免耕(30%秸秆移除田外)(NT2)、免耕(30%秸秆移除田外)+深松(NT3)、免耕(留高茬全量秸秆覆盖)(NT4);免耕(全量秸秆条带覆盖)(NT5)8个处理,测试了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生育进程、出苗率、苗期株高整齐度、干物质积累、产量)、土壤物理特性(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三相比)、土壤化学特性(有机质含量、全量氮磷钾和速效氮磷钾、p H值)、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指标,明确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效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解析了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关键因子及潜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会影响玉米出苗、生长发育和产量。与CT相比,PT和RT虽然降低了V6期干物质积累,但是,玉米出苗及全生育进程基本与CT处理一致,提高了苗期株高整齐度,分别提高为31.7%和12.3%;PT和RT玉米产量有增产势趋,PT三年平均增产2.0%,RT平均增产0.5%。所有保护性耕作处理出苗时间及全生育期延迟,降低株高整齐度,单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延迟出苗和成熟期2-7天和1-4天,其中NT1和NT4延迟时间最长;降低株高整齐度11.7%-30.2%;降低产量0.7%-11.0%,其中NT1和NT4分别降低产量达到11.0%和10.1%,NT2、NT3和NT5分别降低产量为2.4%、2.9%和0.7%。出苗率和百粒重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生育进程差异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2)耕作方式会影响0-40 cm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三相比,以及0-30 cm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但是,对10-20 cm土壤物理特性和0-5 cm土壤化学特性影响更大。与CT相比,PT、RT和NT1处理分别降低10-20 cm土壤容重4.6%-10.7%、4.1%-5.9%和0.7%-4.1%,降低三相比R值6.7%-48.3%、14.5%-24.3%和15.8%-20.6%,提高土壤总孔隙度6.0%-14.6%、3.6%-8.0%和1.0%-5.6%。保护性耕作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三相比R值,降低幅度为0.7%-10.0%和8.9%-56.3%,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幅度为1.0%-13.7%。PT和RT降低了0-5 cm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而所有保护性耕作处理增加了0-5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其中,PT和RT处理0-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8.7%和7.9%,NT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2.6%;所有保护性耕作处理增加了0-5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幅度为1.4%-22.6%。(3)耕作方式会影响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和生育前期土壤温度。与CT相比,所有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其中NT1和NT4提高幅度最大,PT、RT、NT1、NT2、NT3、NT4和NT5分别在玉米全生育增加0.13-2.45个百分点、0.91-3.35个百分点、2.79-6.82个百分点、2.3-5.0个百分点、1.95-3.27个百分点、1.14-5.35个百分点和1.33-5.16个百分点。耕作方式主要影响了播种至V12土壤温度,其中对播种至出苗期影响更大,PT、RT、NT1、NT2、NT3、NT4和NT5分别较CT降低0.51℃、0.96℃和2.73℃、1.90℃、1.70℃、2.17℃和1.49℃。同时,耕作方式显着影响了土壤积温,PT、RT、NT1、NT2、NT3、NT4和NT5处理5 cm土层≥10℃积温三年平均分别降低22.6℃、86.1℃、216.2℃、158.3℃、111.8℃、210.0℃和112.7℃。(4)有效穗数和百粒重是决定产量的直接因子,在间接因子中,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的因子,二者通过影响出苗时间,进而影响有效穗数和百粒重,最终影响产量,对于保护性耕作而言,土壤温度对玉米产量影响贡献更大。(5)研究表明,在吉林省半湿润区,如果以玉米产量为目标,秸秆深翻耕作(PT)和秸秆碎混耕作(RT)两个处理是比较适宜的耕作方式;如果以保护性土壤为目标,免耕(秸秆全量粉碎覆盖)(NT1)和免耕(留高茬全量秸秆覆盖)(NT4)两个处理效果更佳;如果是以农业可持续为目标,优先选择免耕(30%秸秆移除田外)(NT2)、免耕(30%秸秆移除田外)+深松(NT3)和免耕(全量秸秆条带覆盖)(NT5)这三个处理。
王奕娇[4](202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对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亦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占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50%以上,分布广泛且坡缓地长。由于不同程度不尽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我国黑土坡耕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尤为严重。过度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使坡耕地种植面临更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结构稳定性变差等负面风险。近年来,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收后地表残留大量玉米秸秆难以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对多样化的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及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科学选择,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裂区实验,以3种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旋耕秸秆碎混,RT;翻耕秸秆深埋,PT)结合2种种植制度(玉米大豆轮作,SR和玉米连作,CS)为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4个采样期(0 d、50 d、100 d和150 d)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结果,系统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同时,结合机组作业相关测试结果和实验区调研数据,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集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应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分析,进而为寒区黑土坡耕地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寒区黑土坡耕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机械化耕种作业特点,构建了玉米茬地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包含土壤扰动量、进地次数、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技术生产率、产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15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均可通过田间实验和实地调研获取量化数据。(2)土壤物理特性随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规律实验研究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测定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数据,探究寒区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150 d的0-15 cm和15-30 cm土层,PT处理土壤坚实度均值分别低于NT和RT处理26.7%、32.3%和28.2%、32.3%。对于不同种植制度,在150 d的15-30 cm和30-45 cm土层,SR处理比CS处理土壤坚实度分别显着降低11.5%和15.4%,其他土层SR和CS处理土壤坚实度差异不显着。无论耕作措施及种植制度如何,土壤坚实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各因素对土壤坚实度影响的重要性表现为土层深度>坡地位置>耕作措施>种植制度。2)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10-20cm和20-3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5.8%、12.8%和17.5%;在150d的0-1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4.7%和19.7%,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土层,NT、RT和PT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无论50 d或150 d的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未随种植制度不同而产生显着性差异。除PT(50 d)处理外,无论50 d或150 d,每种处理的土壤容重在各土层深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3)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PT处理8.7%。在100 d的0-40 cm各土层,尽管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但NT处理均高于RT与PT处理。在150 d的10-20 cm土层,NT与PT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显着高于RT处理10.6%和10.2%,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CS处理,SR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提高2.3%、0.8%、0.8%和1.4%。除150 d外,0 d、50 d和100 d的土壤含水率在各土层均随耕地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上、下坡位间具有显着差异。4)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0 d的0-10 cm土层,PT处理土壤温度显着高于NT处理0.54℃,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50 d和100d的0-40 cm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150 d的20-3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0.47℃和0.55℃,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SR处理,CS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值分别提高4.8%、3.5%、1.0%和0.2%。在0 d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下坡位0.40℃、0.73℃和1.27℃、0.93℃。在150 d的0-10 cm土层,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上坡位0.70℃、0.58℃。(3)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技术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扰动量、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进地次数等机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扰动量在NT处理下最小(33330 mm2),RT处理下次之(169000 mm2),PT处理下最大(338000 mm2);进地次数在NT处理下较少(1次),RT和PT处理下较多(3次);土壤压实程度在NT处理下最小(1057 kg/m2),RT处理下次之(4435 kg/m2),PT处理下最大(5875 kg/m2);与NT和RT处理相比,PT处理显着降低玉米出苗率14.51%和14.22%,与NT处理相比,RT处理显着降低大豆出苗率10.20%;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在NT处理下最大(2.92 hm2/人),PT处理下次之(2.51 hm2/人),RT处理下最小(2.34 hm2/人);当量技术生产率在NT处理下最大(0.58 hm2/h),PT处理下次之(0.36 hm2/h),RT处理下最小(0.33 hm2/h)。(4)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经济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实地调研和田间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生产投入、产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机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从大豆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8139.3元/hm2),PT处理下次之(7498.7元/hm2),RT处理下最低(6318.9元/hm2);从玉米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9114.6元/hm2),PT处理下次之(8392.5元/hm2),RT处理下最低(7228.7元/hm2)。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投入总成本由高到低表现为PT(玉米)、RT(玉米)>NT(玉米)>PT(大豆)、RT(大豆)>NT(大豆)。投资回收期在NT处理下最短(第3.1年),RT处理下次之(第8.8年),PT处理下最长(第28.9年)。净现值在RT处理下最大(50.15万元),PT处理下次之(46.06万元),NT处理下最小(18.86万元)。内部收益率在NT和RT处理下均为12%,PT处理下仅为6%。(5)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与建议基于所构建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6种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得分顺序为CS+NT(0.651)>SR+NT(0.642)>SR+RT(0.415)>SR+PT(0.395)>CS+RT(0.381)>CS+PT(0.256)。无论轮作大豆还是连作玉米,综合评价结果均以NT处理得分最高;3种耕作措施下SR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值高于CS处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优选时,耕作措施应优先选用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种植制度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轮作制度。
敖曼,张旭东,关义新[5](2021)在《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相对于世界其他黑土区由于犁耕、秸秆翻埋耕作而引起的土壤退化,我国东北黑土区以旋耕、秸秆离田、秸秆田间焚烧为主的常规耕作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更为严峻。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土保护与利用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文章简述了保护性耕作的由来、定义、国外成熟的技术模式及其在我国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15年来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联合吉林省农业部门、高校、地方农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攻克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黑土地实施的难关,研发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和条带耕作机,以及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免耕、条带耕作、垄作少耕等技术,总结形成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的历程。同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应用后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崔宁波,范月圆,巴雪真[6](2021)在《中国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进程、逻辑与展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文中提出探究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脉络和内在逻辑是持续推进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中国保护性耕作政策大致经历了"政策孕育—政策萌芽—政策发展—政策细化"四个变迁阶段。从政策变迁逻辑来看,中国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行动团体由中央政府这一初级行动团体和地方政府、农业经营主体、科研联盟等次级行动团体构成,且在外部诱因"经济体制变革"和内在动力"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保护性耕作政策基本遵循强制性与诱导性相互配合的变迁方式。基于对中国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主体、动因、方式的初步阐释,展望未来,需要从厘清行为主体权责、采用重点突破方式、拓宽民主参与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保护性耕作政策。
尚小龙,曹建斌,王艳,杨炳南,李道义,王辉[7](2021)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保护性耕作体系将耕作方法和种植农艺结合起来,通过避免土壤扰动以减少农田侵蚀和水分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增加和改善健康土壤。中国的农田土壤存在肥力偏低、退化严重、水土流失、污染加剧等问题,亟待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方法。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需求,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在保护性耕作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秸秆还田、免耕少耕、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和技术装备,并对今后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提出了建议。我国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面积超过7.3×107 hm2,旱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平均每年可获经济效益409元/hm2,水稻保护性耕作可节省肥料使用量15%,农药10%。保护性耕作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农业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应当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发展适合各自区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并构建完善的农机农艺配套体系。
李猛[8](2021)在《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肥沃,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持续性高强度利用,黑土已经出现肥力下降等相关的问题。保护性耕作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免耕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然而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1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免耕和传统耕作0-5 cm和5-2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探索耕作、土壤、微生物群落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在东北构建高效、生态、可持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提高了表层土0-5 cm大多数的土壤化学指标p H、SOC、TN、DOC、DON、NO3-N、NH4-N、TP、AP、TK、AK和微生物指标MBC、MBN、BR、q MIC、q CO2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LF、POC、f POC、MOC的含量。另外,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免耕农田应该每隔几年翻耕一次,使表土及底土混匀。本研究为东北冷凉地区的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2)NT5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度。传统耕作两个深度之间的共有OUT数量多于免耕处理。免耕和传统耕作中细菌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等。NT5处理Chao 1和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NT20处理。NMDS分析表明免耕和传统耕作两个深度的土壤细菌群落都形成各自的聚类分布,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与下层有显着的差异。NT5处理的指示物种为Lautropia。细胞外结构、转录、辅酶的运输和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染色体分割、能源生产与转换、脂质转运与代谢、细胞骨架在免耕两个深度下有显着变化。与C、N有关的优势功能菌Arenimonas、Devosia、Ferruginibacter、Flavobacterium、Hyphomicrobium、Mesorhizobium、Oryzihumus、Pedomicrobium、Segetibacter和Tumebacillus的相对丰度在NT5和NT20之间有显着差异,在CT5和CT20之间没有差异。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耕作和土壤深度解释了细菌群落88%的多样性和82%的组成,耕作和土壤深度通过BD、p H和SOC对物种多样性和组成有显着的间接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免耕土壤中如果仅仅取0-20 cm一层,可能会掩盖了土壤上下层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异。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保护性耕作在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中的作用的认识和对土壤理化性质驱动细菌群落结构的理解。(3)NT20的真菌基因拷贝数显着低于其它处理。免耕和传统耕作中真菌的优势菌门包括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等,优势属包括被孢霉菌、普兰久浩酵母和木霉镰刀菌等。Chao 1和Shannon指数在NT5处理显着高于NT20,CT5和CT20之间没有差异。免耕和传统耕作0-5 cm和5-20 cm两个深度的真菌群落组成可以很好地形成聚类分布。免耕改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并且真菌多样性和组成随土壤深度而变化。NT5的指示物种为Coniochaetales_sp。大部分潜在的致病菌相对丰度在NT5显着高于NT20,而CT5和CT20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但潜在的有益菌没有一致的趋势。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耕作和土壤深度可以解释真菌群落的64%多样性和95%组成。耕作方式和土壤深度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p H和容重间接改变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组成。(4)免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固氮菌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大。属水平上慢生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最大,其次是未分类细菌属和地杆菌属等。慢生根瘤菌属在所有处理中差异不显着。耕作、土壤深度对nif H基因拷贝数、Chao 1和Shannon指数无显着影响,PCo A分析表明免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固氮菌群落的组成差异显着。所有土壤理化特征与nif H基因拷贝数、Chao 1和Shannon指数都没有显着相关性,土壤容重与PC1显着相关。Mantel Test检验表明固氮菌群落与土壤容重显着相关。本研究结果突出了土壤容重对免耕土壤固氮菌群落组成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耕作方式和土壤深度对土壤固氮菌群落作用的理解。
张培鸽[9](2021)在《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
周正萍[10](2021)在《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50年来,保护性耕作普遍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少、免耕与秸秆还田逐渐被认为是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空气质量的先进耕作技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为一年两熟至三熟制,土壤耕作较为频繁,养分淋溶严重,一方面造成肥料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也引起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方稻麦两熟区,为研究保护性耕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种植的适用性,扬州大学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从2001年秋播开始进行长期定位试验,设置6种耕作模式:稻麦免耕秸秆还田(NTS)、麦季免耕秸秆少还田(轮耕1,RNT)、稻季免耕秸秆少还田(轮耕2,RCT)、稻麦翻耕秸秆还田(CTS)、稻麦少耕秸秆少还田(MTS)、稻麦翻耕无秸秆还田(对照,CT),本文基于该试验平台,以弱筋小麦扬麦22号和中筋小麦扬麦23号为供试品种,在2018-2020年对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筋型小麦高产优质的响应效果,为当地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下为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1、长期免耕还田处理土壤的容重显着提高,土壤板结严重,稻免少还处理土壤容重较低;秸秆覆盖还田提高土壤表层0-7 cm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长期免耕还田影响中下土层养分的分配,少耕少还处理则有利于整个土壤耕层有机质和全氮的累积;轮耕促进秸秆氮素的释放,提高土壤的碱解氮含量;除连续免耕还田外,其余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改善。2、长期免耕还田处理小麦前期生长受到抑制,植株株高较低,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也显着降低,影响累积吸氮量;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开花期的累积吸磷量,少耕、翻耕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小麦开花期的累积吸氮量。少耕少还处理成熟期株高较高,但其后期叶片生长不足;翻耕还田和麦免少还有利于提高小麦成熟期氮、磷含量和累积吸收量。3、长期免耕还田处理显着降低小麦穗数和实粒数,小麦实际产量较对照处理平均减产8.11%;轮耕处理小麦籽粒千粒重较高;少耕处理小麦生育中期生长良好,有利于粒数的形成,具备实现高产的潜力;总之,轮耕、翻耕或少耕秸秆还田处理小麦产量较为稳定,无明显减产现象。4、长期免耕还田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但没有显着差异。对于弱筋小麦,麦免少还处理粗蛋白含量达到弱筋小麦的国家标准要求,小麦籽粒谷蛋白、可溶性蛋白、谷醇比均较高,且该处理小麦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等淀粉糊化参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加工品质突出。对于中筋小麦,翻耕还田提高小麦的粗蛋白含量、硬度指数、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籽粒醇溶蛋白含量和占比较高,有利于提高小麦面筋含量和面团的延展性,改善加工品质;此外,可溶性蛋白也得到提高,改善小麦营养品质。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验监测目的 |
二、试验监测设计 |
三、监测数据测定 |
四、试验监测对比结果分析 |
(2)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肥特征与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膜覆盖研究现状 |
1.2.2 秸秆覆盖研究现状 |
1.2.3 填闲作物覆盖 |
1.2.4 垄沟覆盖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
1.2.5 DSSAT模型研究进展 |
1.2.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小麦玉米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
1.4.2 休闲期种植绿肥对旱地土壤水、肥利用的影响 |
1.4.3 施肥及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
1.4.4 保护性耕作及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
1.4.5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土壤样品采集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土壤水分相关指标测定 |
2.4.2 土壤及植株养分相关指标测定及计算 |
2.4.3 土壤真菌测定方法 |
2.4.4 土壤细菌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降雨量 |
3.2.2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3.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耗水及降水利用情况的影响 |
3.2.4 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3.2.5 降雨量、耗水量、储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冬小麦与春玉米休闲期种植绿肥对土壤水肥利用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降雨量 |
4.2.2 冬小麦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4.2.3 小麦玉米土壤贮水量 |
4.2.4 休闲期土壤蓄水保墒效果 |
4.2.5 冬小麦春玉米土壤耗水及降水利用情况 |
4.2.6 土壤养分差异性分析 |
4.2.7 降雨量、耗水量、储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绿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2 绿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3.3 绿肥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及施肥对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硝态氮含量变化 |
5.2.2 作物吸氮量 |
5.2.3 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小麦土壤氮、磷、钾素平衡的影响 |
5.2.4 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玉米土壤氮、磷、钾素平衡的影响 |
5.2.5 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值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及施肥对旱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玉米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2.2 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及酶活性 |
6.3 讨论 |
6.3.1 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 |
6.3.2 土壤团聚体 |
6.4 小结 |
第七章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农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
7.1 试验设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真菌和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 |
7.2.2 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
7.2.3 细菌和真菌群落分布 |
7.2.4 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 |
7.2.5 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的相关性 |
7.2.6 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7.3 讨论 |
7.3.1 保护性耕作对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
7.3.2 保护性耕作对微生物物种分布情况的影响 |
7.3.3 微生物群落与耕作措施之间的关系 |
7.4 小结 |
第八章 施肥对玉米田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影响及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8.1 试验设计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 |
8.2.2 基于分类树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
8.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8.2.4 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DSSAT模型对旱地作物产量及土壤水分的模拟与验证 |
9.1 试验设计与数据来源 |
9.1.1 试验设计 |
9.1.2 数据来源 |
9.1.3 模型的校正与验证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作物遗传参数的调试与验证 |
9.2.2 DSSAT模型的校正 |
9.2.3 DSSAT模型的验证 |
9.3 讨论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吉林省半湿润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耕地保护与耕作制度 |
1.2.2 东北主要耕作方式 |
1.2.3 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影响 |
1.2.4 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处理 |
2.2.2 试验材料 |
2.2.3 播种与施肥 |
2.2.4 田间管理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3.1 玉米生长发育 |
2.3.2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3 土壤物理特性 |
2.3.4 土壤化学特性 |
2.3.5 土壤温度 |
2.3.6 土壤含水量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1.1 耕作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3.1.2 耕作方式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
3.1.3 耕作方式对玉米苗期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
3.1.4 耕作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5 不同耕作方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 |
3.1.6 玉米主要生长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
3.2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3.2.1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2 耕作方式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
3.2.3 耕作方式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
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
3.3.1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2 耕作方式对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4 耕作方式对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5 耕作方式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3.4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4.1 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4.2 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含水量差异 |
3.4.3 耕作方式对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
3.4.4 耕作方式对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
3.5 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5.1 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温度变化动态 |
3.5.2 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温度差异 |
3.5.3 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温度与气温关系 |
3.5.4 耕作方式对日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
3.5.5 耕作方式对土壤积温的影响 |
3.6 影响玉米产量因素分析 |
3.6.1 土壤物理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 |
3.6.2 土壤温度和水分与产量的相关性 |
3.6.3 土壤化学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 |
3.6.4 影响玉米产量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
4 讨论 |
4.1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4.2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
4.3 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4.4 吉林省半湿润区新型耕作方式应用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机械化耕种方式发展动态 |
1.2.2 机械化作业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综合评价概述 |
2.1.2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2.2 待评价机械化耕种方式确定 |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 |
2.4.1 技术效应指标 |
2.4.2 经济效应指标 |
2.4.3 生态效应指标 |
2.5 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农业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实施 |
3.2.5 实验数据测试与处理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坚实度特性 |
4.1.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1.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1.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1.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1.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4.2 土壤容重特性 |
4.2.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2.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2.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2.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3 土壤水热特性 |
4.3.1 随生育期累积响应规律 |
4.3.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3.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3.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 |
5.1 技术效应指标 |
5.1.1 土壤扰动量 |
5.1.2 机组进地次数 |
5.1.3 土壤压实程度 |
5.1.4 出苗率 |
5.1.5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
5.1.6 技术生产率 |
5.2 经济效应指标 |
5.2.1 产量及产值 |
5.2.2 成本投入 |
5.2.3 利润 |
5.2.4 投资效果 |
5.3 生态效应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6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6.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 指标权重确定 |
6.2.1 权重确定方法 |
6.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6.3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综合评价方法 |
6.3.2 基于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评价模型 |
6.4 评价结果分析 |
6.5 对策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北平原是世界上退化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黑土区 |
2 保护性耕作的由来和定义 |
2.1 保护性耕作的由来 |
2.2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
2.3 保护性耕作在世界黑土保护与利用中的广泛应用 |
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东北推广面临的问题 |
3.1 国外主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3.2 国外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 |
4 我国东北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索 |
4.1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早期探索 |
4.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对保护性耕作的早期探索 |
5 中国科学院在东北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探索 |
5.1 理论探索与长期实施效果监测 |
5.2 保护性耕作重点技术攻关 |
6 农业农村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通过示范项目全面推动保护性耕作推广落地 |
7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梨树县的长期实施效果 |
7.1 秸秆覆盖免耕能够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 |
7.2 秸秆覆盖免耕增加土壤养分库容量和养分供应能力 |
7.3 秸秆覆盖免耕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土壤生物功能 |
7.4 秸秆覆盖免耕增加土壤蓄水抗旱保墒能力 |
7.5 保性耕作技术实现了秸秆资源有效循环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本节肥、增产增效 |
8 保护性耕作在东北推广亟待解决的问题 |
8.1 观念冲突 |
8.2 技术实施到位率低 |
8.3 技术区域化创新化不足 |
8.4 农机、农艺技术需同步配套升级 |
9 保护性耕作应用前景及效果展望 |
(6)中国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进程、逻辑与展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进程 |
1.政策孕育阶段(20世纪60年代—2001年):保护性耕作的适应性探索 |
2.政策萌芽阶段(2002—2006年):政策变迁依赖外部环境变化 |
3.政策发展阶段(2007—2014年):规模化经营主体地位显现 |
4.政策细化阶段(2015年至今):诱致性政策变迁作用显着 |
三、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逻辑 |
1.政策变迁主体: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 |
2.政策变迁动因:经济体制变革与技术进步 |
3.政策变迁方式:强制性与诱致性相配合 |
四、保护性耕作政策的完善对策 |
1.厘清行为主体权责,重视地方政府主体地位 |
2.采用重点突破方式,强化政策变迁内在动力 |
3.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促进诱致性变迁的发生 |
(7)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
1.1 国外发展现状 |
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1 寒带地区保护性耕作现状 |
1.2.2 温带地区保护性耕作现状 |
1.2.3 亚热带地区作现状 |
1.2.4 热带地区保护性耕作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2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 |
2.1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 |
2.1.1 秸秆还田技术 |
2.1.2 免耕播种技术 |
2.2 保护性耕作设备配套情况 |
2.2.1 旱田保护性耕作设备配套情况 |
2.2.2 水田保护性耕作设备配套情况 |
2.3 存在问题 |
2.3.1 保护性耕作理念尚未普及 |
2.3.2 现有农业经营模式对保护性耕作有限制 |
2.3.3 保护性耕作装备不配套 |
3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建议 |
3.1 秸秆适量还田 |
3.2 免耕少耕农艺 |
4 结论与展望 |
(8)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2.2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免耕对土壤基础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3 土壤理化生性质测定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免耕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的影响 |
2.2.2 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土壤理化生属性对耕作和土壤深度的响应 |
2.3.2 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储量对耕作和土壤深度的响应 |
2.4 小结 |
第3章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2 细菌的定量PCR测定 |
3.1.3 细菌高通量测序 |
3.1.4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免耕对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
3.2.2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3 免耕对土壤功能细菌的影响 |
3.2.4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3.3.2 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1.2 真菌ITS的荧光定量PCR |
4.1.3 真菌ITS的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
4.1.4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
4.1.5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免耕对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2.2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2.3 免耕对土壤潜在的致病菌和有益菌的影响 |
4.2.4 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免耕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4.3.2 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5.1.2 固氮菌nif H基因的定量PCR分析 |
5.1.3 固氮菌nif H基因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
5.1.4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
5.1.5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
5.2.2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2.3 土壤固氮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免耕对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5.3.2 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
1.3.1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3.2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3.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 |
2.3.2 小麦生长特性的测定 |
2.3.3 小麦籽粒品质的测定 |
2.3.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1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1.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3.1.4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供肥特性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3.2.1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成熟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
3.2.2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后期上三叶叶面积的影响 |
3.2.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开花期植株氮磷钾含量及吸收量的影响 |
3.2.4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成熟期植株氮磷钾含量及吸收量的影响 |
3.2.5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3.3.2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1.2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4.1.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J]. 李水云. 山东农机化, 2022(01)
- [2]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肥特征与作物产量的影响[D]. 杨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吉林省半湿润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 李瑞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D]. 王奕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 敖曼,张旭东,关义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10)
- [6]中国保护性耕作政策变迁进程、逻辑与展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J]. 崔宁波,范月圆,巴雪真. 中州学刊, 2021(10)
- [7]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尚小龙,曹建斌,王艳,杨炳南,李道义,王辉.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06)
- [8]免耕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李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9]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D]. 张培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10]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D]. 周正萍. 扬州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