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还人民一片蓝天碧水(论文文献综述)
潘玲[1](2022)在《看得见的“幸福密码”》文中提出“青青的山,蓝蓝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开……”在悠扬的歌声中,透过静静的青海湖水,一个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青海在人们眼前缓缓铺陈、延展,最终定格成一幅洁净青海的美丽画卷。是啊!青海的天是如此的蔚蓝,水是如此的澄碧,大地又是如此的充满生机,让人对它流连、眷
王倩,胡军华[2](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百年,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实现中国梦、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宇洁[3](2021)在《习近平人民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蓉[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生乃为政、治国之根本。事实上,民生是一个国家根本的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宣布其奋斗目标是为人民谋幸福,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民生接力棒”也在历代领导集体手中依次传递,步步推进,从未停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怀有对人民如此深厚的情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在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及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的基础上而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民生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民生建设、政治民生建设、文化民生建设、社会民生建设以及生态民生建设“大民生观”的重要内容,揭示了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实践途径,内在蕴含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统筹兼顾、辩证思维以及问题导向等新时代民生建设方法论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把握、对新时代民生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引领以及为世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新时代我国民生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罗明甜[5](2021)在《习近平生态观的新闻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生和民心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我们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民生问题也随之变化,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也将改变。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瞩目,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人民开始追求健康、美丽、绿色的幸福生活,要求优质的生活环境,这一时期,生态与民生有了紧密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战略层面,充分吸收马克思生态理念以及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将生态与民生相结合形成生态民生观,也是为民生新闻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方向。通过对民生新闻的起源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民生新闻要想继续生存就需要及时做出调整,需要对其报道内容进行拓展。民生新闻不仅需要为民众提供时事新闻,更需要反映他们的诉求,激励民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本文从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出发,突出生态环境与民生建设的关系,启示民生新闻报道要拓宽自己的报道内容,做好党和国家的喉舌,将生态引入民生报道的范畴之内,之后在民生新闻在生态方面的报道需要借助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用该思想理念指导生态实践,实现生态与民生的和谐发展。其次,对我国取得的现阶段的生态成果途径进行分析,从政策、法律、公民三个方面解释,这些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手段。再次,对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得以成功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凸显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独特性。最后,引入“八步沙·六老汉”的事迹,为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可行性提供支撑,同时从中也突出把生态理念纳入民生新闻的范畴内,它所凸显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文化生活进行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及对整个人类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从新的领域和角度指导我国的民生建设,为民生新闻报道注入新的活力,从人民群众的视角,解读生态环境对人民的意义,为生态和民生建立新的联系,为未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苑腾[6](2021)在《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幸福观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谈到“幸福”、“中国梦”等有关人民美好生活的词汇,这表明追求幸福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主旋律”。通过对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幸福观的研究,既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追寻的需要,又能够促进中国梦的发展,从而达到幸福与中国梦共同实现的美好境遇。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幸福观是基于全新视角对幸福的解读,是习近平结合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现状而凝练出的指导人们追寻幸福的正确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新发展。第一章主要从中国梦这个视域以及幸福的相关概念、内容进行了解读。“中国梦”这一概念的初次提出是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后在2013年又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全面深化,指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将中国梦的实现范围延伸至国家、民族和人民这三个领域。关于幸福的相关解读,主要是从幸福的内涵、特征以及幸福观的内涵入手的。幸福作为人们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状态,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幸福便呈现出主观性、多元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的特征,而幸福观作为人生观的特殊表现,是不同人对幸福问题的不同回答,所以只有辩证的看待幸福,才能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指引人们科学的追求幸福。第二章主要对习近平幸福观的形成历程进行了梳理。将其理论来源归纳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幸福是人的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享受与生活、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幸福来自中华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修身齐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合”文化。实践基础则源于个人生活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即习近平个人的家庭成长环境、知青岁月以及地方任职经历使他对于幸福有了独特见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望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进一步促进了其幸福观的形成。第三章主要对习近平幸福观的四个维度与理论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将习近平幸福观具体划分成四个维度:个人幸福维度、家庭幸福维度、生态幸福维度以及人类幸福维度,并依据这四个维度总结相关的特征,指出习近平幸福观是个体与整体、理论与实践、生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而系统全面的认识习近平幸福观。第四章主要对中国梦对习近平幸福观的统摄作用进行了论证。创造性的将中国梦与习近平幸福观进行了融合与发展,主要将中国梦的三个本质内涵与习近平幸福观进行了结合,指出国家富强是习近平幸福观的有力支撑,民族振兴为习近平幸福观勾画美好蓝图,人民幸福是习近平幸福观的核心旨向,将幸福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密切联结起来。第五章主要对习近平幸福观对中国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展望。以“幸福”作为切入点,将习近平幸福观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强调重视人民的幸福、塑造科学的幸福观、提升社会幸福度以及发挥“青春幸福”的力量能够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结束语则概括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进一步论证了研究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幸福观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更清晰地阐述了中国梦与习近平幸福观的必然联系,对于指导新时代的人民获得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僧海霞[7](2020)在《从“荒滩废垒”至“丝路明珠”:新中国成立后嘉峪关区域空间意象变迁》文中指出嘉峪关及其区域空间意象,在国家"西部开发""改革开放"等经济战略中,随着这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而不断变迁,从建国初的"荒滩废垒",变成欣欣向荣的"钢城",继而又变成举世瞩目的"丝路明珠"。这是国家地理优选和区域空间多维构建的空间效应,也是人们对区域空间认知的文化表征和意指实践。本文借助文学作品,研究嘉峪关及其区域空间意象,充分展现区域空间构建、空间效应、空间感受和空间意义,旨在倡导和践行新文化地理学这一研究思路和学术转向。
徐晓锋[8](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践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习近平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科学思想逻辑严谨,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践行的研究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汲取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智慧,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治理污染、兴修水利等生态治理思想,并借鉴了西方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有益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第二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生态经济观;以“生态环境问题是考验党和政府能否经受得住人民考验的重要政治问题”为代表的生态政治观;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观;以“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代表的生态社会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生态全球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特点。第三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它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并且从全新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场理论创新。“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生态兴则文明兴”思想是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超越;“环境生产力”思想是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第四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就及践行路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污染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绿色发展已成新的增长动力、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启程。我们应该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创建全球生态建设联动体系等四个方面着力,更好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建全球性生态文明。
孟彩霞[9](2020)在《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研究》文中指出临县伞头秧歌是山西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民间音乐、舞蹈、说唱于一身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规模气势宏大,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当地百姓喜欢。每年正月里几乎村村都要组织自己的秧歌队,互相交流、学习,极大地渲染了年的气氛,是人们精神上极好的一种放松和满足。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也陷入了发展与传承的困境。虽有众多学者对伞头秧歌作了梳理和研究,但是运用文化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进行挖掘,还鲜有人涉及。通过对临县伞头秧歌进行研究和梳理,旨在从多角度全面挖掘蕴藏在临县伞头秧歌中的文化内涵。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文献研读法、走访调查法和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对伞头秧歌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伞头秧歌这一民间艺术的丰富性,有利于促进民间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本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讲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临县伞头秧歌的溯源,分别从伞头秧歌的两个别称“阳歌”和“闹社火”分析,认为伞头秧歌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傩仪和祭祀有关;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临县伞头秧歌的发展变化情况。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探索临县伞头秧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分别从地形地貌、节日民俗、审美特色三个方面来研究伞头秧歌独特的文化积淀,分别是伞头秧歌的地域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内涵和审美文化内涵。其中审美文化内涵部分包括伞头秧歌独特的审美形式和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两方面。第四部分概括伞头秧歌的文化价值,即道德情感的升华价值、体察社会风情的认知价值、提倡美学教育的教育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第五部分提出临县伞头秧歌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迫切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去保护与传承。最后一部分对本篇论述内容作了小结。总之,通过对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给人们审视伞头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对其以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满足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山西临县伞头秧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是该地独有的,因此,从文化角度对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有利于激发百姓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保护与传承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人们对伞头秧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将逐渐被大家所发掘。希望通过对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分析,通过灵活变通实现进步和发展,提高临县伞头秧歌适应现代化的能力,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拓宽道路。
张丽娜[10](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二、还人民一片蓝天碧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还人民一片蓝天碧水(论文提纲范文)
(1)看得见的“幸福密码”(论文提纲范文)
蓝天成为最大“卖点” |
山水相融古城显新颜 |
“无废城市”向我们走来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完善党的领导,增强人民的满意度 |
二、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
三、加强政治建设,增强人民的参与感 |
四、繁荣社会文化,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
五、健全民生工程,增强人民的安全感 |
六、弘扬生态文明,增强人民的舒适感 |
(4)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外对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理论创新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创新 |
1.4 民生建设的概念界定 |
1.4.1 狭义的民生 |
1.4.2 广义的民生 |
1.4.3 民生建设 |
2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 |
2.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 |
2.1.1 现实的人的需要是民生的起点 |
2.1.2 社会实践是民生的基础 |
2.1.3 利益分配是民生的关键 |
2.2 传承了中华民族重视民生建设的优良传统 |
2.2.1 富民的思想 |
2.2.2 公平公正的思想 |
2.2.3 扶弱的思想 |
2.3 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 |
2.3.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 |
2.3.2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 |
2.3.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民生思想 |
2.4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产生的现实基础 |
2.4.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2.4.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2.4.3 民生事业发展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
3 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
3.1 发展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
3.1.1 立足民生事业新发展阶段 |
3.1.2 贯彻新发展理念 |
3.1.3 构建民生事业新发展格局 |
3.2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 |
3.2.1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
3.2.2 就业增收是民生经济发展的基础 |
3.3 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3.3.1 创业创新是经济民生建设的重要举措 |
3.3.2 服务业、现代农业是经济民生的重要支撑 |
3.3.3 小微企业是经济民生的重要形式 |
3.4 调整优化分配结构 |
3.4.1 创新民生收入增长链条 |
3.4.2 制定差别化的收入分配政策 |
3.4.3 注重初次分配公平 |
3.4.4 加大再分配政策调节力度 |
4 习近平新时代政治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
4.1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4.1.1 健全民主制度 |
4.1.2 完善选举制度 |
4.1.3 扩大代表和选民权限 |
4.2 加快民生政府建设 |
4.2.1 以民生为导向深化政府改革 |
4.2.2 规范民生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制度 |
4.2.3 建立科学的民生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
4.3 发展广泛多层的协商民主 |
4.3.1 拓宽民主协商渠道 |
4.3.2 健全民主协商参与机制 |
4.3.3 强化民主协商保障机制 |
4.4 提高基层民主自治水平 |
4.4.1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自治法律 |
4.4.2 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
4.4.3 健全基层群众工作机制 |
4.5 推进民生法制化建设 |
4.5.1 推进民生立法进程 |
4.5.2 加强民生法治服务体系建设 |
4.5.3 将民生建设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范畴 |
5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
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民生建设 |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民生理念 |
5.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
5.2 着力构建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5.2.1 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2 民生公共文化的发展路径 |
5.3 健全服务民生的文化产业体系 |
5.3.1 推动服务民生的文化产业发展 |
5.3.2 健全文化民生市场体系 |
5.3.3 创新服务民生的文化产业模式 |
6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
6.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6.1.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
6.1.3 推进教育公平 |
6.1.4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6.2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 |
6.2.1 就业是民生之本 |
6.2.2 多方努力,破解就业难题 |
6.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6.3.1 保基础、兜底线 |
6.3.2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
6.3.3 格外关注困难群众 |
6.4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
6.4.1 全民健康优先发展 |
6.4.2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6.4.3 坚持公平性和公益性 |
6.4.4 完善健康医疗制度保障 |
6.4.5 发展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事业 |
6.5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
6.5.1 坚持住房不炒基本定位 |
6.5.2 多措并举形成住房新格局 |
6.5.3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
6.6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6.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社会治理 |
6.6.2 追求秩序与活力的统一 |
6.6.3 坚持公平正义 |
6.7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
6.7.1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
6.7.2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
6.7.3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
6.7.4 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7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
7.1 强调生态民生关切 |
7.1.1 从保护环境到生态民生建设 |
7.1.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7.1.3 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 |
7.2 构筑生态民生发展规划 |
7.2.1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7.2.2 狠抓生态环境生产力 |
7.2.3 共建共享美好生态环境 |
7.3 严抓落实,改善生态民生 |
7.3.1 加强生态民生顶层设计 |
7.3.2 以法治和制度保障生态环境 |
7.3.3 强化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建设 |
8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方法论重要论述 |
8.1 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的实事求是方法 |
8.1.1 从民生实际出发推进民生建设 |
8.1.2 调查研究是民生建设的基础 |
8.1.3 遵循客观规律开展民生建设 |
8.1.4 推进民生建设要讲求实效 |
8.2 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的群众路线方法 |
8.2.1 将群众路线视为民生建设生命线 |
8.2.2 将群众路线视为民生建设根本工作路线 |
8.2.3 将群众路线贯穿于民生建设工作始终 |
8.3 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的统筹兼顾方法 |
8.3.1 以系统思维统领民生建设 |
8.3.2 加强各项民生措施的关联性和可行性研究 |
8.3.3 民生建设各环节坚持精准施策 |
8.4 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的辩证思维方法 |
8.4.1 民生建设坚持普遍联系的方法 |
8.4.2 民生建设坚持对立统一的方法 |
8.4.3 民生建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
8.5 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的问题导向方法 |
8.5.1 着力解决民生建设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 |
8.5.2 着力解决民生建设关键性和深层次问题 |
8.5.3 循序渐进解决民生问题 |
9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9.1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
9.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
9.3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把握 |
9.4 对新时代民生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引领 |
9.5 为世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习近平生态观的新闻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民生新闻的研究现状 |
(二)习近平生态观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生态环境问题影响民生发展 |
一、生态环境问题影响民生发展 |
(一)不合理的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 |
(一)技术变革 |
(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 |
(三)意识形态的影响 |
(四)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绿色贸易壁垒 |
三、生态问题影响民生新闻报道 |
(一)民生新闻报道的不足 |
(二)民生新闻报道内容扩展 |
第二章 拓展民生新闻内容指导生态实践 |
一、生态环境与民生的关系 |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二、生态经济推动民生发展 |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二)发展生态产业 |
三、生态安全保障民生建设 |
(一)生态安全是民生建设的基石 |
(二)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基础 |
四、构建生态共同体是民生发展的长远目标 |
(一)生态共同体的形成 |
(二)构建生态共同体的价值 |
第三章 生态与民生共赢的必要途径 |
一、打赢防污攻坚战 |
(一)打赢蓝天保卫战 |
(二)打赢净土保卫战 |
(三)打赢碧水保卫战 |
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一)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三)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
三、公民主动参与生态建设 |
(一)加强宣传,提升公民生态保护意识 |
(二)转变生活方式,提倡公民绿色消费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成功实施的条件 |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
(二)美好生活的建设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三、以马克思生态理念为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理念的基本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的中国化 |
四、将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到战略位置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演进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实践案例——“八步沙·六老汉” |
一、治沙内容 |
(一)治沙缘起 |
(二)治沙效益 |
二、八步沙精神 |
(一)历史精神的传承 |
(二)“八步沙精神”的具体内涵 |
(三)“八步沙精神”的文化内涵 |
(四)“八步沙精神”的时代价值 |
第六章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价值表现 |
一、理论价值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
(二)深化了社会主义生态民生建设理论 |
二、实践价值 |
(一)推动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
(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
(三)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幸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跨学科分析法 |
3.理论与现实结合法 |
4.比较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1.视角创新 |
2.内容创新 |
一、视域界说及幸福的相关解读 |
(一)中国梦的初次提出与全面阐述 |
(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
1.国家富强 |
2.民族振兴 |
3.人民幸福 |
(三)幸福的相关解读 |
1.幸福的内涵与特征 |
2.幸福观的内涵 |
二、习近平幸福观形成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
(一)习近平幸福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
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习近平幸福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
1.个人实践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三、习近平幸福观的四个维度与主要特征 |
(一)习近平幸福观的四个维度 |
1.个人幸福之维: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2.家庭幸福之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
3.生态幸福之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
4.人类幸福之维: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
(二)习近平幸福观的主要特性 |
1.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3.生态与发展的统一 |
4.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四、中国梦对习近平幸福观的统摄作用 |
(一)国家富强是习近平幸福观发展的有力支撑 |
1.经济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
2.科技强盛孕育了发展载体 |
3.法治文明规范了社会秩序 |
4.军事强大提供了安全保障 |
(二)民族振兴为习近平幸福观的发展勾画美好蓝图 |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建设是现实的幸福展现 |
2.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精神幸福的实现依托 |
(三)人民幸福是习近平幸福观的核心旨向 |
1.人民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其直接表现 |
2.人民精神境界提高是其内在要求 |
五、习近平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
(一)重视人民的幸福,实现人民幸福与中国梦的交融式发展 |
1.将个人幸福的实现融入到中国梦实现的动态过程中 |
2.以家庭幸福美满作为中国梦实现的检验准则 |
3.将关系人民福祉的生态幸福作为中国梦实现的动力 |
4.展现“中国担当”,为世界人民的幸福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二)引领科学幸福观塑造,助力幸福中国梦的实现 |
1.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养 |
2.坚定理想信念,持之以恒的追寻幸福 |
3.科学规划对幸福的宣介,使幸福之风洋溢在全社会 |
4.打破幸福悖论,满足人的综合发展需要 |
(三)重视和谐社会的构建,全方位提升社会幸福度 |
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人民基本的民生幸福 |
2.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 |
(四)以“青春幸福”之名,着重突出青年群体的重要作用 |
1.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确定好青春幸福目标 |
2.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争做新时代的奋斗幸福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从“荒滩废垒”至“丝路明珠”:新中国成立后嘉峪关区域空间意象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荒滩废垒”的空间意象 |
二、1958年后的“钢城”空间构建和空间意象 |
三、“丝路明珠”空间意象的生成、丰富与提升 |
四、结语 |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生态文明研究起源与意义 |
1.1.1 生态文明研究起源 |
1.1.2 生态文明研究意义 |
1.2 习近平生态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生态 |
1.3.2 生态危机 |
1.3.3 生态文明 |
1.3.4 生态文明建设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
2.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2.1.3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 |
2.1.4 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的借鉴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础 |
2.2.1 早期工作期间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践 |
2.2.2 主持国家工作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
第3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 |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生态经济观 |
3.1.2 生态政治观 |
3.1.3 生态文化观 |
3.1.4 生态社会观 |
3.1.5 生态世界观 |
3.2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特点 |
3.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2.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3.2.3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第4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创新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思想 |
4.1.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
4.1.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 |
4.2.1 “生命共同体”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
4.2.2 “生态兴则文明兴”思想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超越 |
4.2.3 “环境生产力”思想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 |
第5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成就与路径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就 |
5.1.1 污染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
5.1.2 绿色发展成增长新动力 |
5.1.3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启程 |
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路径 |
5.2.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
5.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2.3 加快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 |
5.2.4 创建全球生态建设联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 临县伞头秧歌的历史溯源和发展变化 |
2.1 临县伞头秧歌溯源 |
2.1.1 从“阳歌”看,源于傩仪 |
2.1.2 从“闹社火”看,源于祭祀 |
2.2 临县伞头秧歌的发展变化 |
2.2.1 改造变革,焕发生机 |
2.2.2 十年文革,缓慢前行 |
2.2.3 改革开放,飞速发展 |
3 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 |
3.1 地域文化内涵 |
3.1.1 体现百姓对大山、黄土的深深依恋 |
3.1.2 体现百姓对黄河的热情歌颂 |
3.1.3 体现百姓对当地物产的讴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3.2 民俗文化内涵 |
3.2.1 节日民俗:寄予百姓美好愿景 |
3.2.2 民间崇拜:对来年丰衣足食的期盼 |
3.2.3 节日仪式:狂欢式 |
3.3 审美文化内涵 |
3.3.1 独特的审美形式 |
3.3.2 充满反思与追问的审美文化内涵 |
4 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价值 |
4.1 精神情感的升华价值 |
4.2 认知价值 |
4.3 教育价值 |
4.4 审美价值 |
5 临县伞头秧歌的境遇、保护与传承 |
5.1 当代伞头秧歌的发展困境 |
5.2 伞头秧歌的保护与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临县伞头秧歌选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还人民一片蓝天碧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看得见的“幸福密码”[N]. 潘玲. 青海日报, 2022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J]. 王倩,胡军华. 新生代, 2021(04)
- [3]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 郑宇洁.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4]习近平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王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习近平生态观的新闻实践[D]. 罗明甜. 兰州大学, 2021
- [6]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幸福观研究[D]. 苑腾.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7]从“荒滩废垒”至“丝路明珠”:新中国成立后嘉峪关区域空间意象变迁[J]. 僧海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践行研究[D]. 徐晓锋.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山西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研究[D]. 孟彩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