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人广场空间的创造(论文文献综述)
马凤琴[1](2021)在《基于行为需求的京西农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积极老龄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对乡村建设高度关注,对于乡村设施及环境建设积极投入,但仍存在农村空巢现象及留守老人激增等问题,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凸显。目前农村建设往往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同时设计师缺乏对村内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老年人-特殊需求和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行为特征的深入研究,导致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因此,对农村公共空间进行适老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对农村公共空间适老性的研究主要以北京市门头沟深山地区自然村的老年人及其活动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京西村落空间布局的特色将京西农村公共空间分为三类。通过吸取国内外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方法,对每一类公共空间从物质环境和老年人行为活动情况两方面出发,总结每类村落公共空间的适老性问题与不足,然后针对每类典型村落公共空间提出适老化改造重点。最后对比三类村落公共空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对比总结提出京西农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策略。具体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解读,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了解老年人行为需求、农村公共空间特性、适老化设计等多方面理论知识,确定研究对象以及调研范围。其次对京西农村老年人的行为需求与户外行为特征进行实地调研、观察、访谈,深入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与行为需求,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类型老人行为需求和对公共空间的现状使用的基本特征与需求。然后选取典型村落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不同村落公共空间与老年人行为需求的关系,分析不同村落形态公共空间使用现状与适老性问题,提出不同村落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重点。综上论述,最后进行三类空间对比分析,总结公共空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对于老年人户外行为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京西农村公共空间合理的适老化改造策略,探索符合当下农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何琳娜[2](2021)在《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渗透,城市中各类消费空间被生产出来,从传统的贸易集市到商业街再到购物综合体,商业空间的发展演变不断适应消费模式和人们需求的转变。近年来体验式消费和虚拟网络消费的兴起对实体商业发展造成威胁,原有的单一的购物商业空间向承载生活方式和社交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变,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应运而生,以其复合化的功能空间和开放包容的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在商业和社交层面都有重要价值,具有使用、认知和审美等多种功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界面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历了近二十年高速增量发展,伴随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商业体量规模也迅速增长,当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区域改造更新和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成为重要趋势。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面临消费模式转变、体验经济和线上网络购物等多方面冲击,呈现出空间和商业活力不足的衰落趋势,亟需对承载购物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进行重新思考。西安骡马市步行商业街是明城区内重要的商业中心,从传统商业街发展到现代步行商业街,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作为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的典型代表,受到当时设计理念的局限,在业态功能、空间组织和物质环境等多个层面都难以满足当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其界面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改造提升策略。本文是基于消费文化的背景,对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从规模组成、空间要素、物质要素和行为要素四个方面对比归纳其个性之中的共性,提炼总结出界面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相应的策略手法。接下来针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界面空间现状。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基于心理活动的空间变量、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和步行行为活动变量三类数据,层层剖析目前商业活性的因应,综合评定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状品质。最后结合案例研究,从功能、群体、单体和细部四个层面提出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探索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优化升级、品质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贾晨茜[3](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袁曦[4](2021)在《基于空间与行为研究的乡镇集市设计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乡镇地区的集市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个集市的实地考察以总结当下乡镇集市场所的空间现状,并研究集市活动中赶集者的行为特点,并分析其行为在空间中的呈现规律,以此为基础来探索乡镇集市的空间设计策略。第一章提出乡镇集市研究价值。首先引出乡镇集市这一研究对象,指出其具有的重要经济与文化功能,并指出当下传统集市所面临的发展与转型挑战,得出当下进行乡镇集市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回溯过往学者对中国农村地区集市研究,得出本文同时将集市空间与集市中赶集者的行为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集市设计所具有的创新性与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梳理空间研究与公共活动研究的相关理论作为论文调研的分析工具。第二章到第四章内容是对乡镇集市的分析研究。首先第二章梳理传统集市的历史演变,将传统城乡市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当下集市转型面临困境的原因。同时进一步总结传统集市的发展规律以及空间演变特征,并分析历史上影响集市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四章则开始聚焦于对当下乡镇集市的实地考察。第三章从集市的物理空间切入,研究集市所呈现出的空间格局、空间形态以及局部的空间节点与集市设施现状。通过集市现状调研资料来分析当下集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宜人的空间特征作为集市空间设计的参考依据。第四章在第三章基础上,从赶集者人群的集市行为切入。首先总结集市中的活动类型,并指出当下集市中以赶集商贩与个体农户为主体,以经济交易活动为主导的现状,由此分析赶集者的人群特征与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分析集市中临时摊位搭建与货物陈列规律,并分析临时摊位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与特征,进一步总结人性化的集市设计要点与集市摊位规划布局的依据。第五章是对乡镇集市设计的探索。首先提出总体的由赶集参与者、政府管理者、集市研究者三方共同作用的乡镇集市发展机制。进一步,通过总结前文研究内容,并结合对集市设计案例的研究,分别从集市功能与业态、集市空间与布局、集市节点与设施三个方面探索乡镇集市的空间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乡镇集市设计的研究理论框架,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王孟孟[5](2021)在《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也是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激发村庄公共生活的发生,提高村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公共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城固县垣山村作为秦巴地区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的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成为禁锢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表现,因此本文基于上诉背景,以提升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构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总结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公众活动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提升、集体组织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其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垣山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与村庄发展活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相关理论、相关文献研究,对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2)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相关研究及垣山村实地的调研走访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三大活力构成要素;(3)基于三大构成要素、六大活力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4)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判定其空间活力现状,对其空间活力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活力缺失问题;(5)针对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借鉴相关案例经验针对三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策略。
郭媛媛[6](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马建华[7](2021)在《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其独特的旅游形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在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等发展任务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迅速发展之下的乡村旅游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无论是在市场规模、服务水平还是发展深度上均有很大完善空间,产品同质化和粗放经营的情况仍比较常见,面对游客如今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村落的旅游性更新改造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以“辽南山地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辽南地区在山海相依的格局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山地村落在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同时地区内的旅游业十分发达,这均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村落空间”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旅游改造的主体和村落内涵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特征的解读是在改造中挖掘村落旅游价值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从“村落空间”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出发,重点探讨辽南山地村落在观感范围之外的“集群空间”、承载乡村交往模式的“邻里空间”以及人居尺度下的“单元空间”三个层面内容,从外在形态特征追溯其中所蕴含的乡村文化精髓根源,并将其作为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使得辽南的乡村文化魅力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展现和延续,并希望通过本文思考为乡村的未来探索更多可能性。研究内容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主要内容包括对选题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的阐述,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对象的范围和基本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内容纲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包含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基础研究。第二章是对“村落空间”的理论研究,从旅游体验和遗产保护两个角度分析其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性,并且对村落更新的相关理论、案例和基本方式进行初步探索。第三章基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资料,从集群空间、邻里空间、单元空间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辽南山地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第四章是对辽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的策略提出及设计实践内容。第五章是基于前文研究内容下针对辽南山地村落的具体更新策略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其空间形态的价值延续和改造方式。第六章选取了大连市东马屯村作为改造策略的实践对象,从整体空间规划、邻里空间以及民居建筑改造三方面对前文理论研究加以实践论证。
王佳仪[8](2021)在《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迅猛发展,城市病也在加速蔓延,为了综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的TOD理论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TOD理论强调轨道交通与城市更加融合,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应对城市病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TOD理论由最初的3D原则经过发展被学者们总结出5D原则、八项原则等,TOD的内涵不断深化,但还是离不开线网、线路、站点三个层面,离不开交通与城市共同为人服务这一本质,离不开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这三个原则。北京作为全国轨道交通线网分布密集的城市,TOD指数却不够高,存在着道路交通拥挤、空间拓展相对无序、地铁站域外部空间品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背景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新时代,提高首都北京的TOD水平,优化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势在必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TOD理论用来指导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这两者的联系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TOD的3D原则“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出发,总结归纳出“交通组织慢行优先、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空间组织合理设计”三项设计策略,并应用于北京副中心城市绿心项目的设计实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句法、POI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北京范围内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对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结合居民的满意度分析,总结出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开放性与标识性不足三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慢行优先、功能混合、空间富有魅力的目标,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市与人们的生活,营造公园城市、乐活社区。
王宇[9](2021)在《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认为旧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时代印记和城市演变的见证者,曾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近些年我国快速城镇化历程中,旧城区在以地产导向为开发模式的背景下,逐渐透支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而走向边缘化,大拆大建、城区活力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城市进入存量城市阶段,对城市建成区尤其是旧城区的提质与更新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微空间,作为旧城区一种既存已久而被长期忽视的空间资源,是构成旧城区公共空间和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大型公园、纪念性广场和城市绿地等大型公共空间曾经历过发展高潮,这种大规模建设行为不但忽视了市民最基本的行为活动需求,而且导致了城市空间尺度失衡、城市风貌同质化等问题。在如今倡导城市修补、小微渐进的城市更新模式背景下,充分挖掘微空间的利用价值、激活微空间的活力,成为提升旧城区公共空间品质与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的微空间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微空间的内涵、特性、成因和利用价值等进行了阐述,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街区空间特征以及微空间营造的条件进行了前期基础分析。其次,对街区内微空间的分布范围、形态类型、利用现状和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微空间评价模型并进行样本试评价,归纳出街区微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的评价结果和反馈,以街区内的一处微空间为样本,提出了集宏观产业空间布局、中观功能组团植入、微观节点示范设计和后续实施维护机制于四位一体的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梁家瑄[10](2021)在《基于游客行为需求的成都市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大背景,如何协调好历史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避免“千镇一面”,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空间是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载游客行为最密集的场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在游览过程中,游客的行为和体验可以直观反映空间品质,因此基于游客的行为需求进行古镇公共空间的优化改造,可以避免盲目的开发建设,从而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实现古镇“历史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本文选择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早、游客数量多、公共空间类型丰富且具有代表性、位于成都市下辖邛崃市的平乐古镇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缓解旅游背景下游客的行为需求与古镇公共空间发展的矛盾,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绘制热力图、网格图分析等方法,调研古镇公共空间,梳理游客行为需求和行为特征,探究公共空间与游客行为的关系,总结古镇公共空间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改造策略,达到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对平乐古镇公共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宏观视角下,古镇公共空间结构形式体现为三横、一轴、一江分三水,按层级特性分为核心公共空间、重要公共空间和一般公共空间。微观视角下,古镇公共空间由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小型节点空间、滨江空间四类空间构成,各类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包括平面形态、空间尺度、空间界面,空间要素包括商业要素、设施要素、自然要素。其次,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观察梳理古镇游客的行为需求和行为特征。归纳游客的行为需求包括对公共空间结构的整体性需求、主从性需求,以及对各类型公共空间的舒适度需求、文化体验需求。将游客行为分为文化娱乐行为、游览观赏行为、休闲行为、商业行为和运动行为五类,及动态行为、停留行为两类。再次,对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与游客行为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并总结公共空间现状面临的问题。公共空间与游客行为的关系如下:(1)宏观层面公共空间整体结构形式影响游客游览路线,游客游览路线包括覆盖型、街巷为主全体利用型、滨江空间周边利用型三种;公共空间层级特性影响游客动态人流量、停留行为分布规律。(2)微观层面古镇各类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空间要素诱发游客行为,游客行为偏好开敞度高、尺度宜人的线形、方形等空间形态,水体、绿化、商业、休憩设施等积极的空间要素对游客行为有正向引导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古镇公共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1)公共空间结构方面,古镇缺少合理有序的游览路线,部分主次节点不分明。(2)各类型公共空间方面,部分街巷空间尺度过阔或过窄,缺少休憩设施;广场空间游客穿行率高,停留度低;小型节点空间大多未经整改,风貌欠佳;部分滨江空间缺乏相应休憩设施,对游客吸引力低。最后,针对古镇公共空间现状面临的问题,基于游客行为需求,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更新策略。根据保护优先、适应性、以人为本和特色性原则,宏观上梳理公共空间结构,完善游览路线和功能分区;微观上选取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小型节点空间、滨江空间中存在问题的空间进行优化改造。
二、宜人广场空间的创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人广场空间的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行为需求的京西农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积极应对老龄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 |
1.1.2 理论背景:相关理论研究 |
1.1.3 现实背景:京西农村养老优势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适老性 |
1.2.2 行为需求 |
1.2.3 农村公共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京西农村相关问题调查与研究 |
2.1 农村老年人基本特征及需求分析 |
2.1.1 老年人分类 |
2.1.2 农村老年人基本特征及需求 |
2.2 京西农村基本概况 |
2.2.1 京西农村现状 |
2.2.2 京西农村的养老模式现状 |
2.3 对京西农村公共空间的研究 |
2.3.1 京西村落空间布局分析 |
2.3.2 农村公共空间分类 |
2.3.3 研究农村公共空间适老性的标准 |
2.4 调研情况汇总 |
2.4.1 调研对象 |
2.4.2 调研方法 |
2.4.3 调研内容汇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张家庄村公共空间适老性现状及改造 |
3.1 张家庄村概况 |
3.1.1 张家庄区位 |
3.1.2 人口构成 |
3.1.3 村庄规模 |
3.1.4 村落未来规划 |
3.2 张家庄村公共空间使用现状 |
3.2.1 交通空间 |
3.2.2 休闲娱乐空间 |
3.2.3 公共服务空间 |
3.2.4 老年人休闲活动内容 |
3.2.5 老年人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 |
3.2.6 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 |
3.3 张家庄村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
3.3.1 健身公园舒适度差 |
3.3.2 服务空间功能错位和管理不善 |
3.3.3 交通空间与老年人户外活动交叉较多 |
3.3.4 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差 |
3.4 张家庄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重点 |
3.4.1 提升交通空间适老性 |
3.4.2 合理利用服务空间 |
3.4.3 提高健身公园的舒适度 |
3.4.4 营造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苇子水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现状及改造 |
4.1 苇子水村概况 |
4.1.1 人口构成情况 |
4.1.2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4.1.3 村落发展规划 |
4.2 苇子水村公共空间使用现状 |
4.2.1 以公共服务空间为主的节点空间 |
4.2.2 以交通空间为主的线性空间 |
4.2.3 以休闲空间为主的面状空间 |
4.2.4 老年人活动现状 |
4.3 苇子水村公共空间使用问题 |
4.3.1 公共服务空间利用率低 |
4.3.2 交通空间道路安全性低 |
4.3.3 公共设施布置不合理 |
4.3.4 户外活动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
4.4 苇子水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重点 |
4.4.1 加强休闲空间的适老性 |
4.4.2 提升街巷道路安全性 |
4.4.3 提高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质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燕家台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现状及改造 |
5.1 燕家台村概况 |
5.1.1 区位情况 |
5.1.2 经济人口 |
5.1.3 生态环境 |
5.1.4 村落演变及发展规划 |
5.2 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现状 |
5.2.1 交通空间 |
5.2.2 休闲娱乐空间 |
5.2.3 公共服务空间 |
5.2.4 老年人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特征 |
5.3 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存在的问题 |
5.3.1 服务空间功能单一 |
5.3.2 休闲空间缺少活动氛围 |
5.3.3 活动空间布局不合理 |
5.3.4 景观空间适老性不足 |
5.4 村落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重点 |
5.4.1 提升公共空间活动氛围 |
5.4.2 服务空间多功能化 |
5.4.3 增加节点空间 |
5.4.4 加强景观空间适老化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类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比较及改造策略 |
6.1 三类村落公共空间对比分析 |
6.1.1 三类村落公共空间差异性分析 |
6.1.2 三类村落公共空间适老问题的共性分析 |
6.2 针对差异性提出京西农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原则 |
6.2.1 因地制宜原则 |
6.2.2 安全舒适原则 |
6.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3 影响京西农村公共空间适老性的共性因素 |
6.4 对比总结提出京西农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策略 |
6.4.1 构建安全可达的交通空间 |
6.4.2 搭建丰富全面的公共服务空间 |
6.4.3 增加适老性的休闲娱乐空间 |
6.4.4 提升户外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 |
6.4.5 加强基础设施的适老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 |
1.2.3 界面空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1.4.2 街道界面空间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1.4.3 街道界面空间量化评价相关研究 |
1.4.4 骡马市商业街的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技术路线 |
2.相关理论研究 |
2.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变 |
2.1.1 国外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
2.1.2 中国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
2.1.3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发展诱因研究 |
2.1.4 消费社会下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 |
2.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
2.3.1 界面相关概念研究 |
2.3.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
2.3.3 界面空间的要素 |
2.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相关研究 |
2.3.1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构成 |
2.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功能和价值 |
2.3.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
3.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案例研究 |
3.1.1 成都远洋太古里 |
3.1.2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
3.1.3 西安曲江创意谷 |
3.1.4 界面改造案例——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改造 |
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特征提取 |
3.2.1 功能层面——业态布局与动线组织 |
3.2.2 街区层面——渗透性和开放性 |
3.2.3 群体层面——连续性和秩序性 |
3.2.4 单体层面——复合性与层次性 |
3.2.5 细部层面——地域性和体验性 |
3.3 本章小结 |
4.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评价研究 |
4.1 西安市商业片区发展概况 |
4.1.1 西安市区商圈发展概况 |
4.1.2 钟楼商圈发展现状 |
4.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和现状特征 |
4.2.1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 |
4.2.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分析 |
4.2.3 使用人群调查分析 |
4.3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界面空间量化评价 |
4.3.1 基于心理感知的空间变量 |
4.3.2 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 |
4.3.3 步行行为活动变量 |
4.3.4 界面空间活跃度评价 |
4.4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实问题总结 |
4.4.1 空间形态层面 |
4.4.2 功能组织层面 |
4.4.3 物质要素层面 |
4.4.4 场所塑造层面 |
4.4.5 制度管理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5.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5.1 功能层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业态 |
5.1.1 明确街区定位 |
5.1.2 主力店的入驻 |
5.1.3 现有业态调整升级 |
5.2 群体层面:空间重构——塑造积极空间 |
5.2.1 周边街道空间结构整合 |
5.2.2 提升界面空间连续性——廊道体系设计 |
5.2.3 场景的沉浸度——空间序列设计 |
5.3 单体层面:界面整合——促进互动交流 |
5.3.1 底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
5.3.2 中高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
5.4 细部层面:场所营造——展示地域人文 |
5.4.1 人性化街道设施和景观绿化 |
5.4.2 展现地域性文化传统 |
5.4.3 打造街区文化艺术主题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空间与行为研究的乡镇集市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乡镇集市的价值 |
1.1.2 集市发展的新时代挑战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乡镇集市研究综述 |
1.4.2 空间与行为研究相关理论 |
1.4.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传统市场发展及集市空间演变脉络 |
2.1 传统城乡市场体系发展历史 |
2.1.1 早期市场萌芽——原始社会 |
2.1.2 城乡市场独立发展——夏朝至唐朝 |
2.1.3 城乡市场体系形成——宋朝至清朝 |
2.1.4 城乡市场转型过渡——清末至今 |
2.2 传统集市空间演变 |
2.2.1 集市形成的影响因素 |
2.2.2 集市格局的时空发展 |
2.2.3 集市空间形态演变 |
第3章 乡镇集市空间研究 |
3.1 研究区域集市格局 |
3.1.1 调研乡镇集市概况 |
3.1.2 集市体系分布格局 |
3.2 集市空间形态分析 |
3.2.1 集市空间形态格局 |
3.2.2 乡镇集市空间形态 |
3.3 集市空间局部分析 |
3.3.1 节点空间 |
3.3.2 公共设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赶集者的集市行为研究 |
4.1 集市活动现状 |
4.1.1 集市中的活动类型 |
4.1.2 赶集者特征 |
4.2 临时摊点搭建与陈列 |
4.2.1 临时摊点形态 |
4.2.2 临时摊点构件 |
4.3 临时摊点分布规律 |
4.3.1 不同货物摊点的分布规律 |
4.3.2 不同摊户群体的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镇集市空间设计策略 |
5.1 对乡镇集市未来的思考 |
5.1.1 乡镇集市发展思考 |
5.1.2 乡镇集市设计思考 |
5.2 集市功能与业态设计 |
5.2.1 设计案例研究 |
5.2.2 设计策略 |
5.3 集市空间与布局设计 |
5.3.1 设计案例研究 |
5.3.2 设计策略 |
5.4 集市节点与设施设计 |
5.4.1 设计案例研究 |
5.4.2 设计策略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Ⅰ:调研乡镇集市地图 |
附录Ⅱ:调研乡镇集市赶集摊位分布 |
附录Ⅲ:南岳赶集市场调研问卷 |
附录Ⅳ:毕业设计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5)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
1.1.2 问题背景—空间活力缺乏,环境有待提升 |
1.1.3 学术背景—学术思潮涌起,研究意义重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空间活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畴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概念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乡村概念 |
2.1.2 空间活力的概念 |
2.1.3 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 |
2.1.4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
2.2 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田园城市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3 乡村振兴理论与乡村建设 |
2.3 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
2.3.1 场所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2 外部空间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3 新陈代谢-共生理论与公共空间 |
2.4 空间活力的相关理论 |
2.4.1 触媒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2 空间生产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3 环境行为理论与空间活力 |
2.5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分析 |
2.5.1 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 |
2.5.2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 |
2.5.3 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
2.5.4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 |
2.5.5 德国欧豪村 |
2.5.6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模式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垣山村公共空间概况 |
3.1 垣山村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土地及人口现状 |
3.1.3 村庄特色及周边资源 |
3.1.4 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
3.1.5 村庄建设概况 |
3.1.6 村庄发展定位 |
3.2 垣山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 |
3.2.1 传统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2 集体化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3 开放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
3.2.5 小结 |
3.3 村民的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
3.3.1 空间需求的理论解读 |
3.3.2 空间需求的实际调查 |
3.3.3 小结 |
3.4 公共空间识别与分类特征研究 |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 |
3.4.2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分析 |
3.4.3 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4.4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分析 |
3.5 村庄现状公共空间与空间需求的匹配度分析 |
4.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及构建流程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流程 |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 |
4.2.1 公共空间活力的的基本构成力 |
4.2.2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 |
4.2.3 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
4.2.4 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因素 |
4.3 活力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活力指标体系借鉴 |
4.3.2 大众调查结果 |
4.3.3 专家指标因子打分法 |
4.3.4 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
4.3.5 最终评价指标数据集的选取 |
4.3.6 指标内涵说明 |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5 指标体系的赋值与计算方法 |
4.5.1 指标体系的赋值 |
4.5.2 评价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1 评价流程 |
5.2 空间编码与问卷发放 |
5.2.1 空间编码 |
5.2.2 问卷发放 |
5.3 综合活力评价 |
5.3.1 问卷评价 |
5.3.2 整体评估 |
5.3.3 重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4 重点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5.4.2 公共空间可视性分析 |
5.5 公共空间活力的问题总结 |
5.5.1 公共空间功能设施不齐全 |
5.5.2 公共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
5.5.3 村庄居民的凝聚力不强 |
5.5.4 村庄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较差 |
5.5.5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管理 |
5.5.6 村庄公共活动丧失 |
5.6 本章小结 |
6.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
6.1 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
6.1.1 以人为本,注重需求 |
6.1.2 讲究实际、有限成本 |
6.1.3 多元融合,复合利用 |
6.1.4 传承文脉,引领发展 |
6.2 总体层面的营造策略 |
6.2.1 加快村庄生态化建设 |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 |
6.2.3 加强村庄组织建设 |
6.3 中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3.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 |
6.3.2 提升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
6.3.3 完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 |
6.4 微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4.1 重点空间整治 |
6.4.2 公共活动策划 |
6.4.3 加强公共空间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结论 |
7.1.2 实践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2.1 内容创新 |
7.2.2 方法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6)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社会发展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社区公园 |
1.5.2 微区位 |
1.6 研究内容 |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平正义理论 |
2.1.2 微区位理论 |
2.1.3 扎根理论 |
2.1.4 有机更新理论 |
2.1.5 环境行为理论 |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
3.3.1 研究方法 |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
3.4 存在问题剖析 |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
4.3.1 区位可达性 |
4.3.2 地点实体特征 |
4.3.3 区位可视性 |
4.3.4 地点周边特征 |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评价方法概述 |
4.4.3 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
5.2.1 区位可达性 |
5.2.2 地点实体特征 |
5.2.3 区位可视性 |
5.2.4 地点周边环境 |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
5.3.2 区位可达性 |
5.3.3 地点实体特征 |
5.3.4 区位可视性 |
5.3.5 地点周边环境 |
5.3.6 综合评价分值 |
5.4 存在问题剖析 |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
5.5 本章小结 |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
6.1 优化原则 |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
6.2 优化目标 |
6.3 优化策略 |
6.3.1 布局优化 |
6.3.2 微区位优化 |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7)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1.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1.1.3 乡村研究工作尚有完善空间 |
1.1.4 乡村旅游性更新改造仍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村落的保护 |
1.2.2 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索 |
1.3 研究视角选取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乡村旅游 |
1.4.2 辽南地区 |
1.4.3 山地村落 |
1.4.4 空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相关学科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 “村落空间”的理论研究概述 |
2.1 内涵解析 |
2.1.1 空间内涵 |
2.1.2 社会内涵 |
2.1.3 文化内涵 |
2.1.4 生态内涵 |
2.2 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性分析 |
2.2.1 体验空间和体验需求的互动关系 |
2.2.2 遗产保护和延续利用的存在关系 |
2.3 更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有机更新理论 |
2.3.2 批判性地域主义 |
2.3.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4 旅游行为相关理论 |
2.4 更新的基本方式 |
2.4.1 保留维护 |
2.4.2 功能置换 |
2.4.3 新建增建 |
2.5 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
2.5.1 莫干山庾村 |
2.5.2 袁家村 |
2.5.3 案例总结 |
2.6 更新面临的问题分析 |
2.6.1 传统风貌的遗失 |
2.6.2 生态环境的破坏 |
2.6.3 整体空间的不协调 |
2.6.4 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
2.7 本章小结 |
3 辽南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
3.1 辽南地区概况 |
3.1.1 地理条件 |
3.1.2 人文条件 |
3.1.3 调研对象选取 |
3.2 宏观层面特征——以村落为主体的集群空间 |
3.2.1 村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
3.2.2 集群形态特征 |
3.2.3 组成要素特征 |
3.3 中观层面特征——建筑之间的邻里空间 |
3.3.1 交往活动下的空间特性 |
3.3.2 空间形态类型 |
3.4 微观层面特征——以建筑为中心的单元空间 |
3.4.1 空间性质 |
3.4.2 地域材料应用 |
3.4.3 装饰风格特点 |
3.4.4 典型平面布局 |
3.4.5 院落空间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辽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4.1 发展概述 |
4.2 发展优势分析 |
4.2.1 自然资源丰富 |
4.2.2 乡村产业类型丰富 |
4.2.3 市场潜力大 |
4.3 面临问题分析 |
4.3.1 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 |
4.3.2 旅游形势单一 |
4.3.3 地域竞争压力大 |
4.3.4 客源地过于集中 |
4.3.5 淡旺季明显 |
4.3.6 基础设施不完善 |
4.4 大连市小南村实例调研 |
4.4.1 概况 |
4.4.2 旅游发展现状 |
4.4.3 问题分析 |
4.4.4 调研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
5.1 更新导向分析 |
5.1.1 更新目标 |
5.1.2 更新原则 |
5.1.3 更新思路 |
5.2 宏观层面——集群空间更新策略 |
5.2.1 延续集群空间特征 |
5.2.2 构建系统性旅游功能 |
5.3 中观层面——邻里空间更新策略 |
5.3.1 延续邻里场所精神 |
5.3.2 重塑旅游功能邻里空间 |
5.3.3 完善公共设施 |
5.4 微观层面——单元空间更新策略 |
5.4.1 延续建筑地域风貌 |
5.4.2 适应性调整空间功能 |
5.4.3 提升人居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6 设计实践:大连市东马屯村 |
6.1 项目前期分析 |
6.1.1 概况 |
6.1.2 旅游发展SWOT分析 |
6.1.3 发展定位分析 |
6.1.4 设计分析 |
6.2 整体空间规划 |
6.2.1 集群特征的延续与更新 |
6.2.2 道路系统组织 |
6.2.3 功能组团划分 |
6.3 邻里空间营造 |
6.3.1 街巷空间 |
6.3.2 滨水空间 |
6.3.3 广场空间 |
6.4 单元空间设计 |
6.4.1 改造案例介绍 |
6.4.2 宅院功能调整 |
6.4.3 地域风貌延续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
1.1.2 TOD理论承担时代使命 |
1.1.3 北京TOD外部空间的提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地铁站域综合体及相关概念 |
1.3.2 外部空间 |
1.3.3 TOD理论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TOD理论相关研究 |
1.5.2 地铁站域综合体相关研究 |
1.5.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和TOD理论基础研究 |
2.1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基础分析 |
2.1.1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核心特征与作用 |
2.1.2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分类 |
2.1.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需求分析 |
2.1.4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要素分析 |
2.2 TOD理论的指导 |
2.2.1 TOD理论的概念解读 |
2.2.2 TOD理论的中国内涵 |
2.2.3 TOD概念外延:不同层面的TOD模式 |
2.2.4 TOD理论指导外部空间设计的优越性 |
2.3 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案例 |
2.3.1 国外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地区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研究 |
3.1 北京TOD发展现状 |
3.1.1 推进TOD发展的政策与尝试 |
3.1.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分布情况 |
3.1.3 北京TOD发展的困境 |
3.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调研 |
3.2.1 实地调研情况 |
3.2.2 交通组织分析 |
3.2.3 功能混合度分析 |
3.2.4 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问题总结 |
3.3.1 交通组织方面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 |
3.3.2 功能组织方面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
3.3.3 空间组织方面开放性和标识性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TOD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总体定位,契合城市发展 |
4.1.2 慢行交通,实现步行可达 |
4.1.3 功能混合,集约利用土地 |
4.1.4 生态持续,改善公共空间 |
4.2 交通组织慢行优先策略 |
4.2.1 步行空间连续宜人 |
4.2.2 自行车空间分区规划 |
4.2.3 机动车空间公交优先 |
4.3 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策略 |
4.3.1 功能多样满足需求 |
4.3.2 功能侧重突出优势 |
4.3.3 功能共享协同优化 |
4.4 空间组织合理设计策略 |
4.4.1 广场空间开放性 |
4.4.2 景观空间生态性 |
4.4.3 入口空间标识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起步区外部空间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及基地分析 |
5.1.2 起步区概况 |
5.1.3 设计愿景与目标 |
5.2 设计分析 |
5.2.1 交通组织 |
5.2.2 功能组织 |
5.2.3 空间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满意度评分问卷 |
附录二:回收调查问卷各项问题均分统计与对应权重 |
致谢 |
(9)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而美”的空间是城市温度的体现者 |
1.1.2 城市微更新理念的提出 |
1.1.3 存量城市下盘活闲置空间的呼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旧城区更新国内外研究 |
1.5.2 微空间国内外相关研究 |
2 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微空间的内涵及特性 |
2.1.1 微空间的内涵 |
2.1.2 微空间的特性 |
2.2 旧城区微空间的成因及利用价值 |
2.2.1 旧城区微空间的成因 |
2.2.2 旧城区微空间的利用价值 |
2.3 微空间平面形态及构成要素 |
2.3.1 微空间的平面形态 |
2.3.2 微空间的构成要素 |
2.4 微空间更新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城市触媒理论 |
2.4.2 拼贴城市理论 |
2.4.3 简·雅各布斯与城市“微空间” |
2.4.4 有机更新理论 |
2.5 相关实践案例 |
2.5.1 巴塞罗那城市微空间“针灸式”改造 |
2.5.2 纽约珍珠街三角广场与佩雷公园项目 |
2.5.3 上海市“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实践 |
2.5.4 北京茶儿胡同“微杂院”项目 |
2.6 本章小结 |
3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基础调研 |
3.1 近代旅顺太阳沟历史沿革及规划 |
3.1.1 太阳沟街区的历史沿革 |
3.1.2 太阳沟街区的人口构成 |
3.1.3 太阳沟街区的规划格局 |
3.2 太阳沟空间整体认知可视化分析 |
3.2.1 空间整合度(TNT)分析 |
3.2.2 空间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分析 |
3.2.3 空间可视域(VGA)分析 |
3.2.4 模拟人流(ABM)分析 |
3.3 太阳沟微空间的统计范围及位置分布 |
3.3.1 太阳沟微空间的统计范围 |
3.3.2 太阳沟微空间的位置分布 |
3.4 太阳沟街区微空间的空间类型 |
3.4.1 街头转角空间 |
3.4.2 广场绿地空间 |
3.4.3 建筑边界空间 |
3.4.4 滨水休闲空间 |
3.5 太阳沟微空间的承载功能及辐射半径 |
3.5.1 微空间的承载功能 |
3.5.2 微空间的辐射半径 |
3.6 本章小结 |
4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研究及品质评价 |
4.1 微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研究 |
4.1.1 使用者基本情况 |
4.1.2 活动场所选择倾向 |
4.1.3 空间品质关注点 |
4.1.4 行为活动类型 |
4.1.5 户外活动时间 |
4.2 微空间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4.2.1 微空间评价模型构建的目的及原理 |
4.2.2 微空间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3 微空间评价模型的结构层次构建 |
4.2.4 微空间各指标层权重确立 |
4.3 微空间案例评价应用 |
4.3.1 案例评价样本选择 |
4.3.2 案例评价过程 |
4.3.3 案例评价结果 |
4.4 空间品质层面——功能匮乏特色欠缺 |
4.4.1 微空间功能布局不合理 |
4.4.2 微空间环境品质欠佳 |
4.4.3 微空间缺乏文化特色 |
4.5 规划管理层面——利用不当权属不清 |
4.5.1 微空间资源荒置严重 |
4.5.2 微空间权属不清、营造混乱 |
4.6 本章小结 |
5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与实践 |
5.1 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原则 |
5.1.1 动态渐进原则 |
5.1.2 整体协调原则 |
5.1.3 文脉延续原则 |
5.1.4 公众参与原则 |
5.2 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
5.2.1 化零为整,组团化功能整合 |
5.2.2 强化节点,构建城市历史轴线微场景系统 |
5.2.3 微空间设施模块化设计 |
5.2.4 因地制宜,功能多元化 |
5.2.5 微介入下基面要素微改善 |
5.3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更新利用实践 |
5.3.1 街区总体发展定位与目标 |
5.3.2 宏观层面——产业空间布局 |
5.3.3 中观层面——功能组团植入 |
5.3.4 微观层面——微空间试设计 |
5.4 实施保障与管理维护 |
5.4.1 实施保障措施 |
5.4.2 管理维护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微空间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问卷 |
附录B Matlab权重计算程序代码 |
附录C 图片索引 |
附录D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游客行为需求的成都市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1.2 成都古镇旅游业快速发展,古镇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
1.1.3 成都古镇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
1.1.4 基于游客行为需求层面研究古镇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古镇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研究 |
1.4.2 古镇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古镇 |
2.1.2 古镇公共空间 |
2.1.3 游客行为 |
2.2 古镇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
2.2.1 古镇公共空间的研究层次 |
2.2.2 古镇公共空间结构 |
2.2.3 古镇公共空间分类 |
2.3 空间游客行为的相关理论 |
2.3.1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2 游客行为特征 |
2.3.3 游客行为需求 |
2.3.4 游客行为分类 |
2.4 古镇公共空间与游客行为的关系研究 |
2.4.1 宏观——公共空间结构与游客行为总体分布特征的关系 |
2.4.2 微观——各类型公共空间与该空间中游客行为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
3.1 平乐古镇总体特征分析 |
3.1.1 古镇基本概况 |
3.1.2 古镇空间形态类型 |
3.1.3 古镇历史演化进程 |
3.1.4 古镇历史遗产价值 |
3.1.5 小结 |
3.2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2.1 古镇公共空间结构形式 |
3.2.2 古镇公共空间层级特性 |
3.3 平乐古镇各类型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3.1 街巷空间 |
3.3.2 广场空间 |
3.3.3 小型节点空间 |
3.3.4 滨江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乐古镇游客行为需求与行为特征调研分析 |
4.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1.1 调研内容 |
4.1.2 调研方法 |
4.1.3 调研时间 |
4.2 古镇游客的行为需求分析 |
4.2.1 游客的基本属性 |
4.2.2 游客的使用偏好 |
4.2.3 游客对古镇公共空间的满意度 |
4.2.4 游客对古镇公共空间的需求总结 |
4.3 古镇游客的行为特征分析 |
4.3.1 游客行为内容 |
4.3.2 基于频率的行为内容分析 |
4.3.3 游客行为的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与游客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
5.1 宏观——古镇公共空间结构与游客行为总体分布特征的关联 |
5.1.1 游客行为动线观测分析 |
5.1.2 古镇公共空间动态人流调研 |
5.1.3 古镇公共空间停留行为调研 |
5.2 微观——古镇各类型公共空间与各类游客行为的关联 |
5.2.1 街巷空间 |
5.2.2 广场空间 |
5.2.3 小型节点空间 |
5.2.4 滨江空间 |
5.2.5 各类型公共空间影响因素与游客行为的关系 |
5.3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总结 |
5.3.1 公共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 |
5.3.2 各类型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改造 |
6.1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原则 |
6.1.1 保护优先原则 |
6.1.2 适应性原则 |
6.1.3 以人为本原则 |
6.1.4 特色性原则 |
6.2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
6.2.1 公共空间结构整体性保护与优化策略 |
6.2.2 各类型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
6.3 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改造设计 |
6.3.1 公共空间结构优化 |
6.3.2 各类型公共空间优化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宜人广场空间的创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行为需求的京西农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研究[D]. 马凤琴.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D]. 何琳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空间与行为研究的乡镇集市设计探索[D]. 袁曦.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王孟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乡村旅游视角下辽南山地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马建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 王佳仪.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D]. 王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游客行为需求的成都市平乐古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D]. 梁家瑄. 西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