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藏传佛教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原[1](2020)在《演变与融合 ——论甘加镇作海寺苯教艺术特色及与藏传佛教之融合》文中研究表明寺院建筑艺术(宗教艺术)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了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美化以及丰富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藏文化是以苯教为根基发展而来,曾深受藏传佛教文化、中原文化等的深刻影响。在漫长的发展历史长河中,苯教建筑艺术不断演变发展,既保留苯教独特的文化符号,又借鉴、吸收、融入了藏传佛教文化,形成了既有苯教个性又与藏传佛教有共性的宗教艺术。笔者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作海寺为研究个案,作海寺是夏河县唯一的具有千年历史的苯教寺院,是唃嘶啰政权之雍仲卡尔城的文化中心,地处以拉卜楞寺为主的藏传佛教文化核心区,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切入,通过对作海寺建筑艺术构造、壁画艺术风格、寺院建筑内各文化符号与藏传佛教之对比、分析。解读苯教(作海寺)艺术特色及佛苯融合在寺院建筑艺术的体现,阐释当今藏区苯教与藏传佛教在宗教艺术上的并行不悖、美美与共的发展现状。第一章、第二章分别描述了苯教的起源与发展,苯教由于种种原因从卫藏地区开始东迁,以及作海寺的发展与历史,见证作海寺千年风雨的睦邻雍仲卡尔城。第三章从符号、佛像、佛塔等视角切入,对作海苯教寺的艺术特色进行逐一描述,这些艺术特色是苯教文化所特有的,如“左旋雍仲符号”、各类反向符号;到较大的建筑,佛像造像、壁画艺术、佛塔艺术。对于苯教而言佛教是外来文化,在二者长期发展与斗争过程之中,相互融合。第四章从文化符号、宗教建筑、壁画艺术展示苯教与藏传佛教的融合。第五章运用文化变迁理论、文化交流与传播归纳与总结宗教艺术间融合的成因以及意义。
杜璐[2](2020)在《“民族志”书写:阿来的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来对藏地的书写,是以藏地文化变迁为主轴,突出对藏地文学真实性的追寻,对“有生命的共同体”的祈愿,对藏地现代性的反思等,这也因此具有了“民族志”的性质。虽有学者介入此话题,却留有较大延伸空间。正因为如此,笔者借鉴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序,细读阿来的小说以及其他作品,呈现藏民族从古至今的社会文化变迁史,并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角度,深描阿来民族志书写的情感追求,从中揭示作品体现的独特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具体如下:第一章:“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呈现。王铭铭认为民族志创作者对社会文化的表述离不开基于三种关系的阐释。纵观阿来的文学创作,发现有部分小说和非虚构作品,具有民族志的特征和价值。以时间为序,主要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佛)三个维度为切入点,探寻阿来对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地理风物、价值观念、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的动态呈现。作者把这些文化素材或以文化背景融入作品,或以文化片段的形式直接插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了民族志般的文化记忆功能。第二章:“民族志”书写的情感理路。从追求藏地文学“真实性”、消除民族隔阂以构建“有生命的共同体”以及现代性反思等角度阐释阿来民族志书写的情感追寻。面对藏地文学市场上存在的文化误读现象,阿来期望以自己的创作实现文学上的“拨乱反正”。他借鉴人类学的写作方式,在“田野归去来”间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并以主客位相结合的视角客观地对其进行解读,从而避免了文化误读。唯有消灭文化误读,正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才能对外实现与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构建“有生命的共同体”,并从传统与现代的对照中实现对本民族内部的现代性反思。第三章:对阿来“民族志”书写的反思。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使作家们开始借用其他不同学科的方法和观念,以期重塑文学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阿来以阿坝嘉绒和甘孜康巴为叙述空间,追溯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并以发展的眼光记录下地域民族文化的变迁,实现了对地域民族文化的深描。他又不仅仅沉醉于对地方和民族的表现,而是以此为窗口,从特殊走向普遍,使其作品深具人类性关怀。“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结合以及对藏民族社会文化从古到今的历时性叙述进一步丰富了藏族文学的表现维度。当然,其民族志书写并不是完美无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由于阿来本人对教职人员的质疑和不信教的价值取向导致其作品对宗教内在精神的揭示不够,对史料的过度引用造成其部分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性失衡。
才吾加甫[3](2018)在《土尔扈特蒙古风俗及祭祀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我国是一个多民旅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些风俗习惯,集中的表现在饮食、居住、服饰、行动、娱乐、礼仪、节庆、婚姻、丧葬、信仰等日常生活之中。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历代沿袭而成的风尚和习俗,与宗教是不同的。但宗教对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民族的风俗习惯又同宗教有密切的联系。换言之,风俗,可以说是研究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的重要方面,是每一民族、族群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民族、族群的主要标志之一。
蒋梨梨[4](2018)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以青海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却西德哇((?),che shos sde ba)是一个以藏汉民族为主、还有少量回族的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社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共和镇,此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藏汉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界地带。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使却西德哇形成了古老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地文化遗产濒危甚至消失。2004年开始却西德哇群众在人类学者的发起和指导下,举办传统村运会成功复活和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建设美丽乡村聚落的行动,成为了青藏高原上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本文以却西德哇村运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我国文化遗产的田野资料,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背景论述,绪论主要叙述选题缘起、意义以及研究综述;背景论述从却西德哇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呈现村运会举办地点的自然人文环境。第二部分参照文化变迁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和笔者2017年6月-2018年2月间对却西德哇及其村运会的实地调研,对却西德哇18世纪中叶以前至1980年、1980年至2003年、2004年至今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变迁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意图呈现却西德哇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一个村落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对却西德哇通过开展村运会保护文化遗产行动的全过程进行深描,此外,对以却西德哇为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延伸行动也做了归纳分析。结论部分主要讨论如下两点问题,首先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是一场被构建的特殊“仪式”活动,是人类学者和当地群众在面对民族传统文化急剧变迁的现实社会情境下,通过参与介入指导文化变迁而做出的一种集体回应。民俗记忆作为却西德哇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村运会为老一辈却西德哇人提供了一个追忆族群记忆的场域,为年轻一代习得本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了民俗记忆、仪式和身体实践三者的结合。通过村运会的重复周期性举办,民俗记忆得以复活和延续,存在于民俗记忆中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村运会中各种传统文化尤其是藏文化的展演,是有意突出族群共同体,加强族群认同的体现。村运会是社会秩序的“展演”,利于当地社会风俗的改良和良好社会秩序的的构建。其次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宗喀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功的、特殊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能够成功且一直传承下去有其突出的特点,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王建海[5](2018)在《2015—2016年国内藏学图书要目(藏文部分)》文中研究说明
王启龙[6](2016)在《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文中提出汉藏关系或藏汉关系,于唐代而言亦称唐蕃关系,这与之后内地与西藏地方关系或者说藏区与中原各民族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这里所谓汉藏关系或藏汉关系并不是狭义的汉族与藏族的关系,而是广义的表达,指以藏族为主体的藏文化民族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多元文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方面的关系史。在藏学领域甚至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汉藏关系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边疆史地研究永久不衰的话题。文章在阅读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1911-2010年百年来的汉藏关系史研究主要成果作一系统介绍和总结。谨供学界同行参考,不揣冒昧之处还望学界同行批评指正。
刘琳琳[7](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研究说明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李世勇[8](2014)在《当代青海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已成为国家政治稳定、边疆安全的重要变量。不仅如此,民族关系及其问题还是世界冲突与纷争的重要根源之一,是世界大国实现其国际战略所借重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民族问题十分突出,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汉民族关系为研究视角,对海西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影响民族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并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民族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文化是民族之根,内化为民族的集体意识,规定着民族的基本特点。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方面,在当今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日益失去政治号召力的时代,文化正成为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从长远来看,积极构建我国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文化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民族之间存在的较大的发展差距是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民族地区带来了消极的政治后果,成为影响西北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最重的要因素。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视野来看,我国民族国家建构尚未彻底完成,特别是构成民族国家核心的中华民族未能发挥应有的民族整合作用,民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是边疆民族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普遍认为,要实现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但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最重要的并不是单一地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资金援助以及照顾性政策,而是着眼于对民族地区当地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民族地区正在实施的工业化过程中,充分保证当地群众的工业化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使其更多地参与到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从而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促进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的现代化变迁;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少数民族人的现代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要不断完善民族地方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重视和创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不断丰富“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当代内涵,赋予其新的共同历史任务,不断激发少数民族的主人翁精神,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增强国家认同意识。此外,国家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文化多元并存基本政策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大力加强国家认同培育,构建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
刘勇波[9](2013)在《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赤峰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个地级市,是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的所在地,在这个地区生活过的北方游牧民族分别有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几个民族;蒙古人于十三世纪开始出现在该地区,自此以后蒙古族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蒙古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与发展着;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更准确的把握赤峰地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来赤峰蒙古族聚居区旅游的人们提供民俗知识方面的指南,本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借用美国着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对生活在本地区蒙古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个历史性的考证,以还原自元代至清代各个时期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原貌,使人们对蒙古人的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清楚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考证的内容包括:赤峰地区的蒙古人来源、蒙古族服饰习俗、蒙古族饮食习俗、蒙古族劳动生产习俗、蒙古族交通习俗、蒙古族居住习俗、蒙古族婚姻习俗、蒙古人丧葬习俗、蒙古族日常交际礼仪、蒙古族节日习俗、蒙古族那达慕、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蒙古族占卜习俗、蒙古人宗教信仰习俗、蒙古族乐舞习俗、蒙古人纪年习俗、蒙古族的姓氏、蒙古族文字、蒙古族语言、蒙古族韵文文学、汉蒙民俗比较等诸方面。
张子新[10](2013)在《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文中指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设立,是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因为资料匮乏等原因,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题研究民国时期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学术成果,因此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深入研究,无疑有助于填补学术界的这一小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西藏驻京办事处是我们认识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窗口,对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因此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民国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间的不正常关系,是目前国外所谓“西藏独立”论的最主要理论根据,本文力图通过展示和分析这一时期西藏驻京办事处对中央和西藏地方间关系界定的各种档案材料,来论述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间关系的实质,从这个角度讲,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深入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国民政府时期西藏驻京办事处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藏驻京办事处创设、发展和最后解散的整个历史过程,不仅从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组织构成、地位待遇、经费管理、人事特征、主要职员接替等方面对西藏驻京办事处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而且结合这一时期的具体藏事,如第三次康藏纠纷、青藏纠纷、九世班禅返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致祭、热振事件等,以及全国性重要会议、抗日救亡等国内重大政治活动和历史事件,论述了西藏驻京办事处在处理这些重要藏事,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本论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考证法,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西藏驻京办事处的汉、藏、英文材料,注意不同材料间的相互印证,并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以确保论述结论的正确性。民国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不仅与这一时期的其他藏区驻京机构有着相似性,并且因为国民政府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管理参照、甚至套用了国民政府其他中央部门的管理办法,因此本文也适当应用了历史比较法,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藏区其他主要驻京机构和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也通过国民政府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管理过程的分析,对国民政府在管理西藏驻京办事处过程中对中央部门管理办法的参照和套用进行了论述,以期较全面地体现国民政府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管理的特点。另外,本文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有关知情人士进行了采访,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确保对西藏驻京办事处认识的全面和准确。通过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全面、深入地研究,可以看出,虽然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地位不高,所任命的官员在西藏地方政府中也并没有非常显赫的政治地位,并且受制于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间极不正常的关系的影响,以及国民政府中央推行的消极治藏政策,它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中央和西藏地方间的关系。但是,正是因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存在,使国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间实现了直接沟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双方发生大的误解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双方关系。正因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存在,使与中央政府相距“鸾远”,且交通极为不便的西藏地方得以就近派遣代表参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全国性重要政治活动,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西藏地方认可并接受国民政府中央政府地位的最主要历史证据之一。总体上来看,虽然西藏驻京办事处所发挥的实际效用有限,但是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间关系来说,却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存在,以及由它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对当时中央政府权威的认可和承认,成为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本文在广泛引用文献材料,对不同历史文献进行相互印证、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误记、漏载的历史问题进行了纠正、补充,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相关历史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
二、青海藏传佛教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藏传佛教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演变与融合 ——论甘加镇作海寺苯教艺术特色及与藏传佛教之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苯教艺术 |
(二) 佛苯融合 |
(三) 作海寺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苯教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苯教的起源 |
第二节 苯教的发展 |
第三节 苯教东迁 |
第二章 作海寺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作海寺历史与发展 |
第二节 作海寺人文环境与现状 |
第三章 作海寺之苯教艺术特点 |
第一节 文化符号 |
(一) 雍仲符号 |
(二) 反向符号 |
第二节 建筑艺术 |
(一) 佛像 |
(二) 佛塔 |
第四章 作海寺佛苯融合之宗教艺术 |
第一节 文化符号融合 |
(一) 莲花((?)) |
(二) 琼鸟((?)) |
(三) 阴阳八卦((?)) |
第二节 祭祀文化融合 |
(一) 煨桑台、煨桑((?)) |
(二) 朵玛((?)) |
第三节 壁画 |
(一) 六长寿 |
(二)和睦四瑞 |
第五章 融合的成因与意义 |
第一节 佛苯接触传播致文化涵化 |
(一) 文化涵化之取代 |
(二) 文化涵化之添加与重新解释 |
(三) 文化涵化之创造 |
第二节 文化本土化、迎合信众需求 |
第三节 佛苯文化各美其美 |
第四节 佛苯融合对生态文化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期刊、学位论文 |
着作类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2)“民族志”书写:阿来的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民族志的界定及与文学的交融 |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现实价值 |
第一章 “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呈现 |
第一节 人人关系的本真体现 |
第二节 人物关系的理性反思 |
第三节 人神(佛)关系的深情爬梳 |
第二章 “民族志”书写的情感理路 |
第一节 作“真实”的记录者 |
第二节 构建有生命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现代性反思与族群焦虑 |
第三章 对阿来“民族志”书写的反思 |
第一节 “民族志”书写的价值 |
第二节 “民族志”书写的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以青海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二、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却西德哇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却西德哇的人文环境 |
一、人口与民族构成 |
二、隆奔措哇的历史沿革 |
三、多元化的宗教信仰与却西活佛 |
第三章 却西德哇的文化发展变迁 |
第一节 18世纪中叶至1980年:“传统”的却西德哇 |
一、传统社会文化面貌 |
二、古老的体育游戏和歌舞 |
第二节 1980年至2004年:“迷失”的却西德哇 |
一、族群文化涵化 |
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三节 2004年至2018年:“复活”的却西德哇 |
一、却西德哇的新面貌 |
二、却西德哇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
第四章 却西德哇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
第一节 却西德哇村运会的发起 |
一、人类学者发起村运会的初衷 |
二、人类学者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 |
第二节 却西德哇村运会的形成 |
一、村运会的名称、时间和地点 |
二、人类学者和村民的共同行动 |
第五章 却西德哇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延伸 |
第一节 古老游戏申遗成功 |
第二节 “冈朵”游戏与锅庄舞的跨文化传播 |
第三节 青海各地农村举办传统村运会 |
一、“多拉仁姆之约”—雪格塘传统体育歌舞会 |
二、“宗拉仁姆之约”—扎西伊玛传统体育与歌舞盛会 |
三、曲嘎塘传统歌舞盛会 |
第四节 其他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行动 |
一、新闻媒体的关注与行动 |
二、政府部门态度的转变和行动 |
三、学者的关注与行动 |
第六章 结语:却西德哇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思考 |
一、村运会是一场被构建的“仪式”活动 |
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式:民俗记忆、仪式和身体实践的结合 |
三、“宗喀模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兴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却西德哇及其传统村运会大事记 |
二、却西德哇古老游戏和歌舞传承人名单 |
三、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顾问和重要贡献者 |
四、藏文拉丁转写对照表 |
五、文中图片、表格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1911-1949年的汉藏关系史研究 |
二、1950-1985年的汉藏关系史研究 |
(一)文章 |
1.通论类文章 |
2.唐蕃关系史研究 |
3.宋代汉藏关系史研究 |
4.元代汉藏关系史研究 |
5.明代汉藏关系研究史研究 |
6.清代汉藏关系史研究 |
7.民国时期汉藏关系史研究 |
(二)着作 |
三、1986-2010年的汉藏关系史研究 |
(一)文章 |
1.通论方面 |
2.唐蕃关系史研究 |
3.宋代藏汉关系史研究 |
4.元代汉藏关系史研究 |
5.明代汉藏关系史研究 |
6.有清一代 |
7.民国时期汉藏关系史研究 |
(二)着作 |
1.汉藏关系史通论性着作 |
2.唐代汉藏关系史研究 |
3.宋代藏汉关系史研究 |
4.元明清汉藏关系史研究 |
5.民国汉藏关系史研究 |
四、余论 |
(7)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
一、资料性图书 |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一)总述·通论 |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
一、资料性图书 |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山西省 |
3、江苏省·浙江省 |
4、山东省 |
5、河南省 |
6、四川省·甘肃省 |
7、辽宁 |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吉林省·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 |
9、安徽省 |
10、福建省 |
11、江西省 |
12、山东省 |
13、河南省 |
14、湖北省·湖南省 |
15、广东省·海南省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
17、重庆市·四川省 |
18、贵州省 |
19、云南省 |
20、陕西省 |
21、甘肃省 |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23、台湾 |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 |
3、河北省·河南省 |
4、山西省 |
5、辽宁省·黑龙江省 |
6、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湖南省 |
12、重庆市·四川省 |
13、云南省·广东省 |
14、陕西省 |
15、甘肃省 |
16、西藏自治区 |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8、台湾 |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
1、北京市 |
2、山西省 |
3、上海市·江苏省 |
4、浙江省 |
5、福建省 |
6、山东省·河南省 |
7、湖南省·四川省 |
8、广东省·云南省 |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
10、香港 |
11、台湾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1、北京市 |
2、山西省·河北省 |
3、辽宁省 |
4、吉林省 |
5、黑龙江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安徽省 |
8、福建省·江西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 |
12、广东省 |
13、重庆市·四川省 |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15、陕西省 |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17、其他 |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
1、全国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黑龙江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南省·湖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重庆市·四川省 |
15、贵州省 |
16、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 |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A 总述·通论 |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
6、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北省·湖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重庆市·四川省 |
16、贵州省·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香港·澳门 |
20、台湾 |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辽宁省·湖北省 |
5、江苏省 |
6、浙江省·安徽省 |
7、山东省 |
8、河南省 |
9、海南省 |
10、重庆市·四川省 |
11、云南省 |
12、陕西省 |
13、甘肃省 |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5、其他 |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
B 其他字典字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 |
A 石刻·刻工目录 |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
1、中国 |
2、台湾 |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
勘误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当代青海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族关系研究 |
二、蒙藏汉民族关系研究 |
三、当代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 |
二、理论假设 |
三、技术线路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相关说明 |
一、关于本研究中的“回族”问题的说明 |
二、空间界定 |
三、田野点的代表性问题 |
四、“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其研究重点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六、本研究困难与不足 |
七、本研究中相关图片使用说明 |
第二章 田野点综述 |
第一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气候、自然资源与物产 |
三、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
四、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
第二节 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一、农、牧业发展概况 |
二、工商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海西人口概况 |
第四节 参照田野点概况 |
一、格尔木市概况 |
二、乌图美仁乡概况 |
三、德令哈市概况 |
四、都兰县概况 |
第三章 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的集体记忆 |
第一节 民族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清王朝及其以前的海西地区蒙藏汉民族关系概况 |
一、蒙藏民族关系 |
二、汉藏民族关系 |
第三节 民国建立以来海西民族关系曲折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民族关系的具体表现 |
一、居住格局 |
二、语言的使用 |
三、族际通婚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蒙藏汉民族关系 |
一、农牧区蒙藏汉民族之间的交往 |
二、城镇社区中的民族交往 |
三、节庆场域中的民族交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差异 |
一、海西蒙古族的日常生活 |
二、海西藏族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
二、自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政治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一、民族地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二、民族干部问题 |
第四节 人口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五节 教育与就业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宗教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的特点 |
第一节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展总体态势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民族矛盾与冲突呈现新的特点 |
一、社会转型期事实上的民族利益分化引发的民族矛盾日益增多 |
二、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碰撞交融增加,民族关系进入不稳定阶段 |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问题日益突显 |
一、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城镇化过程引起的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
三、城市化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接触碰撞,成为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
第七章 海西和谐民族关系建构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 |
一、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化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 |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扩散模式”理论分析 |
三、海西工业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二节 加强国家认同建构,促进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及其关系 |
二、海西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路径探析 |
第三节 加强民族整合,促进国家建构 |
一、民族整合的概念 |
二、“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
三、中国历史上民族整合的经验 |
四、民族整合视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
五、民族整合的路径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资料汇编类 |
三、论文类 |
参考网站 |
附录 |
海西民族文化发展入户调查问卷 |
海西民族关系调查提纲(蒙、藏、汉关系) |
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科研项目 |
后记 |
(9)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赤峰蒙古人来源 |
第一节 赤峰概况 |
第二节 蒙古族起源及发展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来源 |
第二章 赤峰蒙古族物质民俗 |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服饰习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饮食习俗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劳动生产习俗 |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交通习俗 |
第五节 赤峰蒙古族居住习俗 |
第三章 赤峰蒙古族社会民俗 |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婚姻习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姓氏习俗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日常交往礼仪 |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节日习俗 |
第五节 赤峰蒙古族纪年习俗 |
第六节 赤峰蒙古族丧葬习俗 |
第四章 赤峰蒙古族精神习俗 |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占卜习俗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那达慕 |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乐舞习俗 |
第五章 赤峰蒙古族语言民俗 |
第一节 蒙古族文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语言 |
第三节 蒙古族韵文文学 |
第六章 汉蒙民俗比较 |
附录: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专着及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问题和不足 |
第1章 设置西藏驻京机构的动因探究 |
1.1 南京国民政府前的西藏驻京人员 |
1.2 南京国民政府强化对藏治理 |
1.3 西藏地方政府内向的必然性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创设、组织和职能 |
2.1 西藏驻京机构的创设与发展 |
2.2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组织构成 |
2.3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堪准洛松” |
2.4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历任处长及主要职员 |
2.5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基本职能 |
2.6 与藏区其他驻京机构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重大涉藏纠纷中的作用 |
3.1 对康藏纠纷的调处 |
3.2 参与调解青藏纠纷 |
3.3 在“中印运输线”交涉及“外交局事件”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藏内部事务的延伸 |
4.1 与班禅系统的关系 |
4.2 对班禅回藏事宜的交涉 |
4.3 在“热振事件”中的作用 |
4.4 参与达赖喇嘛圆寂致祭及转世灵童的寻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与中央政府的政治活动 |
5.1 参政议政: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作用 |
5.2 参与孙中山奉安大典与中山陵谒陵 |
5.3 积极促成中央大员入藏 |
5.4 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办事处的历史认识 |
6.1 在西藏与国民政府关系方面的作用 |
6.2 西藏驻京办事处与蒙藏委员会的关系 |
6.3 西藏驻京办事处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青海藏传佛教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演变与融合 ——论甘加镇作海寺苯教艺术特色及与藏传佛教之融合[D]. 杨佳原.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2]“民族志”书写:阿来的作品研究[D]. 杜璐. 西南大学, 2020(01)
- [3]土尔扈特蒙古风俗及祭祀文化[J]. 才吾加甫.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18(01)
- [4]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以青海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为中心[D]. 蒋梨梨. 兰州大学, 2018(11)
- [5]2015—2016年国内藏学图书要目(藏文部分)[J]. 王建海. 中国藏学, 2018(01)
- [6]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J]. 王启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2)
- [7]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8]当代青海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研究[D]. 李世勇. 兰州大学, 2014(10)
- [9]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D]. 刘勇波. 山东大学, 2013(04)
- [10]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D]. 张子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