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APCI-MS对柑橘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定性分析

LC-APCI-MS对柑橘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定性分析

一、柑桔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LC-APCI-MS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严欢[1](2019)在《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leep Disorder Alzheimer’s Disease)模型大鼠(简称SDAD模型大鼠),通过对其行为学(Morris水迷宫)和相应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新鲜代代花低温真空冷冻干燥花蕾及经AB-8大孔树脂洗脱的代代花乙醇洗脱部位在治疗SDAD上的药理作用。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代代花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各种柱色谱方法及波谱技术对70%乙醇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研究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法及乙醇浸渍法得鲜代代花低温真空冷冻干燥花蕾及代代花乙醇浸渍物,后者浓缩浸膏经AB-8大孔树脂洗脱得30%乙醇洗脱部位,70%乙醇洗脱部位。利用睡眠剥夺致睡眠障碍及鼠脑室一次性注射Aβ淀粉样蛋白制作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DAD)模型大鼠,通过行为学(Morris水迷宫)和生理生化相应指标的测定,对代代花各给药部位进行药理活性研究。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Peakview软件中XIC Manager功能建立代代花已知化学成分的XIC数据库,依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理论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各色谱峰对应化合物的分子式,结合相关化合物的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以及同位素分布和化合物裂解规律,并与对照品和文献进行比较,鉴定95%乙醇回流提取的新鲜代代花低温真空冷冻干燥花蕾样品的化学成分。3.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树脂、ODS-C18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析分离技术,对代代花70%乙醇洗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与富集得单体化合物,并应用UV、IR、NMR和MS等技术与方法,解析鉴定上述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1.与SDAD模型组(I/R)大鼠相比,代代花各给药部位能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使动物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体重增加速度趋于正常,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升高,乙酰胆碱酯酶、丙二醛、谷氨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NO、Ca2+含量均降低,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损伤及神经保护作用。2.利用Peakview软件中Formula finder功能,结合相关化合物的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以及同位素分布与化合物裂解规律,并与对照品和文献进行比较,共鉴定和推测以黄酮类、三萜类、香豆素类和有机酸类为主的31个化合物的基本结构。3.代代花70%乙醇有效洗脱部位经不同柱色谱及NMR谱分析,共分离纯化并鉴定出23个单体化合物,其中二氢黄酮类化合物12个:theaflavanosideⅡ(1)、2(s)-theaflavanosideⅣ(2)、theaflavanosideⅢ(3)、橙皮苷(4)、新橙皮苷(5)、柚皮素-7-O-β-D-龙胆二糖苷(6)、2(s)-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7)、枸橘苷(8)、6,8-二甲基-3′-甲氧基-5′-羟基-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2(s)-3′-甲氧基-5,7,4′-三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10)、柚皮芸香苷(11)、柚皮苷(12);黄酮醇-3-O-糖苷类化合物3个: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3)、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4)、4′-甲氧基-异槲皮苷(15);黄酮类:异橙黄酮(16)、6,7,8,3′4′-五甲氧基黄酮(17);1个苯丙素类:阿魏酸甲酯(18);1个三萜类化合物:柠檬苦素(19);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Corchoionol C(20);其他类化合物3个:1-phenyl-1,2-ethanediol(21)、5,7-二羟基色原酮(22)、3-羟甲基呋喃鼠李糖苷(23)。结论:1.代代花各给药部位能使动物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体重增加速度趋于正常,血清中SOD的水平升高,AchE、MDA、谷氨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NO、Ca2+含量均降低,表现出代代花各给药部位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及神经保护能力,证实代代花各给药部位具有改善记忆功能减退和改善睡眠障碍的功能,对AD病症的发生发展起到良好的的防治作用。为代代花用于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理论依据。2.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辨、高灵敏的定性能力和强大的结构表征能力,能快速准确的检测代代花中的化学成分,并更有效、真实地评价药材的质量。3.70%乙醇有效洗脱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以糖苷形式及部分苷元形式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共分离得到23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柑橘属中首次发现化合物8个:柚皮素-7-O-β-D-龙胆二糖苷(6)、6,8-二甲基-3′-甲氧基-5′-羟基-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2(s)-3′-甲氧基-5,7,4′-三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10)、4′-甲氧基-异槲皮苷(15)、阿魏酸甲酯(18)、Corchoionol C(20)、1-phenyl-1,2-ethanediol(21)、3-羟甲基呋喃鼠李糖苷(23);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3个:theaflavanosideⅡ(1)、2(s)-theaflavanosideⅣ(2)、theaflav anosideⅢ(3)、2(s)-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7)、6,8-二甲基-3′-甲氧基-5′-羟基-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2(s)-3′-甲氧基-5,7,4′-三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10)、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3)、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4)、4′-甲氧基-异槲皮苷(15)、阿魏酸甲酯(18)、Corchoionol C(20)、1-phenyl-1,2-ethanediol(21)、3-羟甲基呋喃鼠李糖苷(23);代代花中首次分离18个:theaflavanosideⅡ(1)、2(s)-theaflavanosideⅣ(2)、theaflavanosideⅢ(3)、柚皮素-7-O-β-D-龙胆二糖苷(6)、2(s)-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7)、枸橘苷(8)、6,8-二甲基-3′-甲氧基-5′-羟基-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2(s)-3′-甲氧基-5,7,4′-三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10)、柚皮芸香苷(11)、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3)、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4)、4′-甲氧基-异槲皮苷(15)、阿魏酸甲酯(18)、柠檬苦素(19)、Corchoionol C(20)、1-phenyl-1,2-ethanediol(21)、5,7-二羟基色原酮(22)、3-羟甲基呋喃鼠李糖苷(23)。上述研究,初步阐明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为更深层次开发代代花药用资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意义。

李贵节[2](2018)在《柑橘果汁和精油中的氧杂环化合物:分析方法学、化学表征和降血压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氧杂环化合物(oxygena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OHCs)是主要发现于柑橘中的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OHCs是母环中含有氧的杂环芳香族化合物,主要包括3个化学族系: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es,PMFs)、香豆素(coumarins)和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FCs),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果汁是柑橘加工的主要产品,OHCs在柑橘汁中以痕量存在,不同果汁中组成和含量差异很大。由于浓度低且结构相近,难以对其精确测定,文献中也少有关于果汁OHCs的有效信息。多数柑橘汁中OHCs的含量和种类以及果汁热处理过程中OHCs成分的变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果皮精油是柑橘加工的重要副产品,对精油OHCs的研究也还不够全面。少有方法能够同时对3类OHCs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且这些方法通常较为耗时、需要使用昂贵的LC-MS/MS等仪器。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使用成本相对低廉的仪器设备开发了一套快速、准确和灵敏的针对柑橘汁和精油中OHCs的分析方法;还开发了与之配套的果汁样品前处理程序,达到了从果汁中完全提取和富集天然浓度极低的OHCs并去除干扰成分的效果。利用该方法分析了138份果汁和24份冷榨精油(cold-pressed oil,CPO)样品中的38种OHCs的浓度。研究了不同pH值和温度下柑橘汁中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侧链结构的变化及其反应动力学。还研究了富含OHCs的甜橙CPO缓解大鼠高血压症状的生物活性。(1)分析方法和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开发及方法学验证:建立并优化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实现了3类OHCs共38种物质的单次进样分离。该方法采用四元流动相并与二极管阵列和荧光检测实现联用(HPLC-PDA-FL)。首先利用甲醇/乙腈/四氢呋喃(THF)分别和水组成的不同二元溶剂体系测定了38个OHCs在反相等度条件下的相对洗脱顺序;再根据各二元体系的对数容量因子图,设计并优化了四元流动相梯度,从而完全分离38个目标OHCs。优化后的方法采用C8柱,四元流动相分别为A 0.025%磷酸水溶液、B甲醇、C乙腈、D水/乙腈/THF(55:20:25),采用梯度洗脱。该方法能在50 min内分离全部目标OHCs,色谱分辨率≥1.5,选择性为1.01?1.20,理论塔板数为18,000?1,500,000。测定了所有38个OHCs的紫外吸收光谱(210?400 nm)和荧光发射光谱(340-560 nm),构建光谱数据库用于样品中未知物质峰的定性分析。基于该光谱数据库,OHCs的紫外监测波长设为330 nm;由于各物质发射荧光的波长不同,荧光监测波长分设为400和450 nm。构建上述监测波长下各信号响应的比值数据库,包含OHCs标准物质的FL 450 nm/FL 400 nm、UV 330 nm/FL 450 nm以及UV 330 nm/FL400 nm等数据;这些信号比值具有极强的特征性。由此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定性方法,该方法将保留时间、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质以及特定波长信号比值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能高效地对不同品种柑橘样品中OHCs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定量方法采用内标(补骨脂素)校正的外标曲线法。为了优化灵敏度,定量波长设置为紫外330、270和250 nm以及荧光400、450和50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紫外检出限为0.01?0.31 mg/L、定量限为0.04?1.05mg/L,荧光检出限为0.001?10.5 mg/L、定量限为0.0004-35.0 mg/L。利用荧光信号可实现东莨菪亭等香豆素物质pg级定量分析。回收率、重复性和精密度等指标测定结果良好。为完全提取柑橘汁所含OHCs,首先将果汁样品离心,得到果汁清液和果肉沉淀。清液通过C-18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柱,用27%乙腈水溶液(pH4.0)去除干扰物质,再用乙酸乙酯洗脱OHCs;研究确定了过柱流速、载样量和除杂液极性等关键参数。采用液-固萃取法提取果肉沉淀中的OHCs;研究了5种有机溶剂的提取效率,纯乙腈效果最好。SPE洗脱液与沉淀提取液在氮气流下吹干,再用甲醇复溶,以备HPLC进样。(2)柑橘精油和果汁中OHCs的组成和分布特征:采用新开发的方法对主要采集于重庆地区的24份CPO样品和138份果汁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涵盖了甜橙、宽皮柑橘、葡萄柚、柚、柠檬、枸橼和金柑等经济品种,对其OHCs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表征。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OHCs组成和含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显示其中的特定聚类关系。探讨了OHCs在柑橘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CPO样品中含有34个目标OHCs。甜橙油和宽皮柑橘油中OHCs以PMFs为主,占总含量的92.2%99.9%;甜橙油以七甲氧基黄酮含量最高,川陈皮素和桔皮素次之;宽皮柑橘油以桔皮素含量最高,5-去甲川陈皮素和川陈皮素次之。柚、葡萄柚、柠檬和枸橼以及金柑CPO所含OHCs主要由香豆素和FCs构成,占总含量的93.8%以上。柚油和葡萄柚油OHCs总含量最高,其中琯溪蜜柚CPO中含量为74.0 g/L,而甜橙油中仅约为1.0 g/L。以CPO中33个OHCs为变量构建7个主成分,并对各样品进行分析。二维分值图显示,CPO样品被分为柚和葡萄柚、宽皮柑橘和甜橙以及枸橼和柠檬三大类。通过三维载荷图得知各大类CPOs的特征OHCs成分如下:柠檬和枸橼为5-香叶氧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8-香叶氧基补骨脂素,柚和葡萄柚为橙皮油素和橙皮内酯,宽皮柑橘和甜橙则主要为5个PMFs。柑橘汁样品中含有36个目标OHCs。果汁和精油数据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有环氧取代基的香豆素和FCs,如橙皮内酯、环氧佛手柑素、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和独活素等,存在于精油和少数低酸果汁中;而对应的水合物,即水合橙皮内酯、6’,7’-二羟薄荷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和白芷属脑等,主要分布在酸性果汁中。此外,果汁PMFs还包括未在CPO中检测到的异甜橙黄酮。柑橘汁中OHCs总含量比CPO中低2?5个数量级。各类果汁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葡萄柚39.44mg/L、柚13.10 mg/L、宽皮柑橘8.28 mg/L、枸橼和柠檬2.32 mg/L、甜橙2.15 mg/L以及金柑<1.00 mg/L。以果汁中35个OHCs为变量构成7个主成分,对138个果汁样品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果汁比CPO聚类更紧凑,对不同种类的区分更好。6类常见柑橘果汁形成了6个截然不同的特征向量,根据PCA载荷值确定了各类柑橘汁的特征OHCs成分,如:柠檬汁为水合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素,柚和葡萄柚汁为6’,7’-DHB等。利用柑橘汁OHCs数据集,能够初步区分掺入30%及更高比例宽皮柑橘汁的橙汁和100%橙汁,从而帮助鉴别果汁的真实性。(3)OHCs环氧取代基在柑橘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反应动力学:研究了25℃时橙皮内酯和6’,7’-环氧佛手柑素(6’,7’-EB)在3种酸度(pH 2.0、3.5和5.0)的模拟果汁清液和pH 3.5的果汁样品清液中的反应产物和反应速率,还研究了巴氏杀菌对pH 5.0和3.5果汁清液中两种物质变化的影响。总体而言,香豆素和FCs的环氧取代基在酸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邻二醇,如水合橙皮内酯(MH)和6’,7’-二羟薄荷素(6’,7’-DHB)等,反应遵循亲核加成机理,在pH2.0时速率最快,而在pH 5.0时几乎不发生。橙皮内酯在25℃的pH 2.0模拟清液中发生两步连续反应。第一步是侧链水合反应,即8-(3,3-二甲基-2-环氧乙基)与水加成形成8-(2,3-二羟基-3-甲基丁基),为伪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0.0697 min-1,反应半衰期t1/2 1=9.94 min。第二步反应消耗第一步反应产物MH,为表观一级反应,最终产物未知。相同温度下的pH 3.5模拟清液中,橙皮内酯只发生第一步反应,为伪一级反应,k=0.00726 min-1、t1/2=95.47min。6’,7’-EB在25℃的pH 2.0模拟清液中首先发生平行反应。主反应为侧链水合反应,即5-(6’,7’-环氧-香叶氧基)与水反应生成5-(6’,7’-二羟薄荷素),为伪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0.0597 min-1,半衰期t1/2 1=11.6 min。副反应使侧链从C10缩短为C5,生成异欧前胡素(IIR),该反应也遵循伪一级反应,半衰期t1/2=84.9 min。上述反应的产物6’,7’-DHB和IIR继续发生连续反应,按表观一级反应规律降解,但相应的产物尚未予鉴定。相同温度下的pH 3.5模拟清液中,6’,7’-EB仅发生第一步的平行反应,主反应k1=0.00532 min-1、t1/2 1=130.3 min。25℃的pH 3.5柑橘汁清液中,橙皮内酯和6’,7’-EB环氧化物的水合速率为相同条件下模拟清液中的4倍,前者kmer=0.0305±0.0025 min-1、t1/2 mer=22.7±2.0 min,后者kEB=0.0206±0.0019 min-1、t1/2 EB=33.9±3.5 min,引起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向pH 5.0和pH 3.5的柑橘汁清液中加入橙皮内酯和6’,7’-EB,采用与市售果汁巴氏热处理相似的95℃加热30 s。pH 5.0清液中两种环氧化物含量保持不变,而pH 3.5清液中两者含量分别降低98.9%和96.3%,表明水合反应速率与pH和温度的依赖关系。(4)富含PMFs的长叶橙冷磨精油对左旋亚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的SD大鼠高血压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将7周龄的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6组,即:正常组、高血压对照组、橙皮油低剂量组(Orange Peel Oil-Low Dose,OPO-L)、橙皮油高剂量组(Orange Peel Oil-High Dose,OPO-H)、柠檬烯空白对照组和卡托普利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大鼠。除正常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实验处理,其它组大鼠每日给予700 mg/kg体重L-NNA灌胃,持续61天;灌胃L-NNA后,OPO-L和OPO-H组的大鼠按5 mL/kg体重和10 mL/kg体重分别灌胃长叶橙冷磨精油,柠檬烯组大鼠按每天10 mL/kg体重灌胃D-柠檬烯,药物治疗组大鼠按每天15.6 mg/kg体重灌胃卡托普利。每3天采用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第61天测量完毕后,所有大鼠采用CO2窒息处死,解剖后取血并采集心、肝、肾等组织。测定与血管舒张和收缩相关的5个活性因子的含量: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选择素,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心肝肾组织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与血压调控相关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肾上腺髓质素(ADM)、受体活性修饰蛋白2(RAMP2)以及神经元型、内皮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eNOS和iNOS)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橙皮精油中PMFs含量采用HPLC-PDA快速检测,D-柠檬烯含量采用GC-MS测定。连续61天灌胃L-NNA后,高血压对照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达到174±6和138±4 mmHg,较正常组升高近85/75 mmHg。灌胃橙皮精油10 mL/kg bw(含1.64 mg PMFs/kg bw,OPO-H组)61天后能显着降低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p<0.05),两者分别下降54/43 mmHg;灌胃精油5 mL/kg bw(含0.82 mg PMFs/kg bw,OPO-L组)也具有显着的降压效果(p<0.05),但不及OPO-H组。甜橙CPO显着提升高血压大鼠血清、心、肝、肾组织中NO、CGRP水平,降低了其中MDA、ET-1、VEGF、E-选择素水平,从而舒张血管,防止体内氧化损伤和血管生成。CPO上调HO-1、nNOS和eNOS在心肌中的mRNA表达,同时下调ADM、RAMP2和iNOS的mRNA表达,促进了心血管松弛和心肌细胞的保护。所有结果均在所选剂量范围内呈正相关依赖。OPO-H组的降压效果略低于卡托普利组。通过柠檬烯对照组实验,排除了甜橙精油中含量最高的D-柠檬烯(95.8%m/m)对降压作用的贡献。HPLC分析显示,甜橙CPO中几乎所有的非挥发物都是PMFs,CPO的降血压作用应与PMFs的活性密切相关。

赵梓燕[3](2018)在《柑橘果实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富集与分离纯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4个柑橘品种(‘大红袍’红橘、‘纽荷尔’脐橙、‘尤力克’柠檬和‘梁平’柚)的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其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的类黄酮进行测定;选取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es,PMFs)含量最丰富的红橘果皮为材料,优化了总多甲氧基黄酮(TPMF)的提取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PMFs粗提物中的TPMF进行富集纯化,并应用质谱引导的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离了多种PMFs单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4个柑橘品种果实中主要类黄酮的测定:采用UPLC-Q-TOF-MS/MS对4种柑橘果实中主要类黄酮成分进行测定,鉴定出16种主要的类黄酮,包括7种黄烷酮和9种PMFs。考察了基于UPLC-PDA的柑橘类黄酮含量测定法,16种类黄酮的线性关系均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小于0.7167和1.7917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70%-1.07%和0.38%-1.67%,加标回收率为92.95%-105.71%,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性良好。基于该方法,本研究比较了柑橘不同品种、不同采样地点和不同果实部位中类黄酮的分布,结果表明:‘大红袍’红橘中的PMFs种类及TPMF含量均优于其它三个品种,PMFs仅在果皮中有检出,而果肉无检出。(2)PMFs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大红袍’红橘果皮为实验材料,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各提取因素(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料液比、温度、时间和提取次数)对TPMF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获得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辅助提取TPMF,液料比1:20,提取溶剂为89.1%乙醇/水溶液,提取温度40.9℃,单次提取时间为34.1 min,重复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红橘果皮的TPMF提取量为11.09 mg/g DW。(3)PMFs富集纯化方法的建立:以‘大红袍’红橘果皮提取所得的PMFs粗提物为材料,比较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HPD100、HPD300、HPD400、HPD600、NKA-9、D101、DM130和AB-8)对TPMF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能力,结果表明:HPD300型大孔树脂对TPMF的富集效果最佳。对HPD300型树脂吸附TPMF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该树脂对TPMF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和Langmuir方程,吸附速率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基于动态吸附和解吸附的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出富集纯化TPMF的最佳工艺为:以TPMF浓度为8.70 mg/mL的粗提液上样,上样流速4.0 BV/h,上样体积11 BV;用7%乙醇溶液预先洗脱6 BV进行除杂,再以90%乙醇水溶液为洗脱液,洗脱流速4.0 BV/h,洗脱体积4 BV。经HPD300型树脂富集纯化后,干燥状态下PMFs粗提物中的TPMF含量由31.720±1.255 mg/g提高到594.57±28.05 mg/g。(4)PMFs单体的制备及鉴定:应用质谱引导的制备型液相色谱对PMFs单体进行同时分离和制备,建立了最佳的液相分离条件:采用XBridge Prep RP18制备柱(19×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A)和0.1%甲酸/水(B),流速为20 mL/min,洗脱梯度为0-6 min,18%-30%A;6-35 min,30%-42%A;35-45 min,42%-60%A;45-50 min,60%-18%A。所得单体经UPLC-Q-TOF-MS/MS和核磁共振1H谱、13C谱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红橘果皮PMFs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了甜橙黄酮、5,6,7,4’-四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橘皮素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种PMFs单体,纯度均高于95.3%。

刘成园[4](2018)在《超声雾化萃取/光电离质谱方法学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基于物理学原理,根据带电离子的质荷比来分离分析的分析方法,由于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点,已经成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不可或缺的一种分析手段。目前,基于电离方法和质量分析器的不断改进,以原位、实时、在线、无损和低耗量为目的的快速质谱分析方法的开发已经成为质谱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复杂基质样品的直接分析一直都是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直到2004年解析电喷雾电离(DESI)和2005年实时直接分析(DART)电离源问世以后,无须样品预处理的直接质谱分析才成为了可能。从此,国内外质谱分析领域也掀起了新型电离源的研究热潮,几十种基于不同电离原理,包括光电离、化学电离、电喷雾电离或者等离子体电离,而开发的新型离子源相继问世。各种电离方式各具特色,与其他的电离方式相比,光电离具有无电离极性歧视、电离碎片少以及抗基质效应强的优点。基于光电离开发的快速质谱分析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复杂基质样品(例如昆虫、药片、植物叶子、电路板等)的表面直接分析,但是还无法对基质内部有效成分做定性定量分析。本论文将主要介绍两种基于真空紫外放电灯开发的快速质谱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复杂基质样品内部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论文第二章主要介绍超声雾化萃取/低压光电离质谱分析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将超声雾化系统与低压光电离质谱装置结合。超声雾化系统主要包括超声雾化器、超声雾化池、加热传输管、冷凝管和气路系统。低压质谱装置由一台Micromass LCZ电喷雾/单四极质谱仪改造而成,具体改造内容包括:去除原装电喷雾电离源,在第一级真空腔加装真空紫外光源系统,安装离子传输线加热装置。为了提高电离区抽速,还在电离区增加了一台抽速40 L/s的罗茨泵和一台抽速8 L/s的旋叶泵。进入电离区的气相待测物被真空紫外光电离后,经过两级skimmer差分传输,最终被四极质量分析器检测和记录。此技术的显着特点是,复杂基质样品可在超声雾化池中萃取之后,被气路系统传输至低压光电离室电离,可应用于如茶叶、鼠尾草和柑橘皮等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论文第三章介绍溶剂和电离室真空度对超声雾化萃取/低压光电离质谱分析激素类化合物的影响。光电离引发的分子离子反应在低压和大气压条件下有相似之处,然而大气压下的分子离子反应更加复杂剧烈,在低压环境下研究更加方便。实验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由于乙腈比甲醇的质子亲和力更强,在低压光电离质谱中乙腈加合峰信号比甲醇加合峰信号更强;负离子模式下,甲醇比乙腈对氪灯紫外光的吸收系数更小,会有更多过氧负离子O2·-参与氧化,待测物在甲醇中被氧化的更充分。随着电离室真空度从68 Pa上升至800 Pa,分子离子碰撞频率增加,溶剂加合峰和氧气加合峰的产率都会逐渐增加。在实际复杂样品直接分析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电离室真空度。论文第四章介绍了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超声雾化萃取装置与大气压光电离质谱结合,属于常压质谱分析方法。与其他基于光电离开发的常压质谱技术相比,萃取大气压光电离(EAPPI)具有三大优势:1、EAPPI可以快速分析复杂基质内部的化学成分,而不是仅仅是表面;2、EAPPI可以应用于复杂基质内部化学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很低;3、EAPPI可以用于实时在线监测有机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既可以直接分析固相植物组织,也能分析复方颗粒相氨基酸胶囊和粘稠相重油样品;此外,还可以做土壤粉末中的多环芳烃(PAHs)定量检测。当超声雾化池被同时作为反应器使用时,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还可以实时在线监测肟化反应,获取反应动力学信息。论文第五章介绍了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应用于传统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全面分析和质量控制。中药在东方国家已经延用数千年,中药也是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然而中药体量巨大,难免会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不法行为,为了加强中药市场的品质控制,全面快速分析中药中有效成分就显得特别重要。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可以同时获取中药中生物碱类、萜类、多酚类、木脂素类、黄酮类、氨基酸类、寡糖类以及人参皂苷类等成分信息,无极性歧视。通过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分析两家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片,可以轻易获取两者在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含量上的差异,并可以很好的解释两者在小鼠肝脏肾脏毒理学实验上的差异。本论文在最后也客观讨论了工作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改进的方向。首先,本论文都是基于真空紫外放电灯开发的几种分析方法,存在光子强度不够、能量不可调的缺点,可以换成激光光源或者同步辐射光源提高仪器灵敏度。其次,本论文所用质谱仪均为单四级杆或者单飞行时间质谱,需要配备二级质量分析器,可对待测物做更加准确的定性分析。再者,待测物在经光电离分析之前,需要先气化进入电离区,对于热不稳定或者不挥发的生物大分子分析能力不足,需要通过衍生或者其他解析方式才能被光电离质谱分析。

张晓丹,李建婷,秦丹[5](2016)在《柑橘类黄酮生理活性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柑橘类黄酮作为一种植物天然成分,在柑橘中含量丰富。通过介绍柑橘类黄酮的种类、生理活性,综述柑橘类黄酮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前景。

陈彤[6](2016)在《陈皮的黄酮和风味物质变化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皮和橘皮同为芸香科柑橘属,为同一柑橘种属的果皮,橘皮以陈久者佳,又名陈皮,传统认为来源于广东新会的茶枝柑为道地药材。陈皮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成分和黄酮成分以及其挥发油,由于陈皮受产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造成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贮藏年限和不同产地橘皮、陈皮和陈皮油的成分差异很大,从而直接导致其质量和药效的差异。自古就有“陈久者良”之说,陈皮贮藏时间越长,香气和药用就越好。但“陈久者良”究竟有怎样的物质基础?质量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正因为如此,本文以不同贮藏年限的广陈皮、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以及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为研究对象,对其风味和有效成分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对“陈久者良”的机理变化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探究不同产地陈皮油成分变化规律。采用GC-MS建立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分析法和PCA分析法找出22种陈皮挥发油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22个陈皮挥发油的相似度在0.8861之间,广东四会、四川、江西南丰、广东新会、广西-桂林这5个产地的样品获得了良好的区分,而来自广东云浮、广西梧州、广东清远的样品聚成了一类,其中左旋-α-蒎烯、α-法尼烯、β-蒎烯和大根香叶烯可作为分类陈皮挥发油产地和质量指标。通过比较不同产地陈皮油中川陈皮素、七甲氧基黄酮和橘皮素三种黄酮含量,结果发现三种黄酮含量最高的样品来自广西桂林和广东云浮,而含量较低的的样品来自广西梧州和广东清远。(2)探究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橘皮成分变化规律。采用GC-MS指纹图谱技术以及HPLC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和黄酮成分,两者结合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时间、不同产地橘皮的质量。结果表明,9月份橘皮中,鉴定出广西桂林橘皮香气的品质最佳,其三种黄酮总量达到1.25 mg/g,综合品质最好;10月份橘皮中,广东韶关橘皮与参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达到0.997,香气品质最佳,其三种黄酮总量达到1.33 mg/g,综合品质最好;在11-12月的橘皮中,鉴定出四会蜜桔橘皮香气品质最佳,其三种黄酮总量达到6.56 mg/g,综合品质最好。不同月份广西桂林橘皮中,11月广西桂林橘皮香气品质最佳,其三种黄酮总量高达到1.45 mg/g,综合品质最好。不同月份江西橘皮中,11月江西南丰蜜桔香气品质最佳,其三种黄酮总量达到8.44 mg/g,综合品质最好。(3)探究广陈皮“久置醇香”的物质基础和变化机理。采用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以及GC-O技术深入探究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特征香气物质和合成途径。结果表明对广陈皮“久置醇香”起决定作用的成分是1,5,8-对-薄荷三烯、二氢香芹酮、4-萜烯醇,其中1,5,8-对-薄荷三烯呈现薄荷香味,二氢香芹酮呈现野菊和柑橘味,4-萜烯醇呈现陈旧的木质味。特征香气物质主要通过陈皮中D-柠檬烯的3种代谢途径转化得到,其中D-柠檬烯为特征香气的前体物质,松油醇、右旋香芹酮、香芹醇、香芹酚、百里酚和4-异丙基-3-甲基苯酚为特征香气的中间体物质。(4)探究“陈久者良”黄酮类组分的物质基础和变化机理。采用HPLC技术测定分析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黄酮含量,结果发现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除了2013年陈皮(新皮)外,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整体有一定增加的趋势,而七甲氧基黄酮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呈波动性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同时应用HPLC-MS技术和对比黄酮液相色谱条形图,鉴定出陈皮甲醇部中8种成分:阿魏酸、柠檬油素、5,6,7,3’,4’-五甲氧基黄酮、5,6,7,4-四甲基黄岑素、异橙黄酮、3,5,6,7,3’,4’-六甲氧基黄酮、5,6,7,4-四甲氧基黄酮、5,6,7,8,3’,4’-六甲氧基黄酮,综合广陈皮黄酮成分变化,推断四甲基黄岑素、川陈皮素和橘皮素为对“陈久者良”起关键作用的黄酮物质。三种特征黄酮物质主要通过七甲氧基黄酮、五甲氧基黄酮、柠檬油素转化得到。

张建旺[7](2012)在《板栗花中黄酮及挥发类物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燕山地区板栗品种的板栗花为试验原材料,对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及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板栗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确定了以芦丁为标准对照品的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重现性试验、稳定性试验以及加样回收率试验,确定了该方法快捷准确,为探索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的指标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2)板栗花中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以总黄酮提取率为依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和方差分析得出了两种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辅助萃取法的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90,微波功率800W,萃取时间82s,在此条件下板栗花总黄酮含量提取率约为3.49%;CO2超临界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7.5,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时间为1.0h。在此条件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得率为1.116%。试验采取微波辅助萃取法对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的板栗花以及板栗不同器官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并测定含量。(3)板栗花中总黄酮的纯化与分析试验通过对5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X-5、NKA-9、AB-8、XAD-2的筛选,确定AB-8型树脂适宜于对板栗花总黄酮的纯化。通过AB-8型树脂对板栗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初步得出了AB-8型树脂纯化板栗花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质谱联用技术对纯化后的板栗花提取物进行分析。(4)板栗花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试验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了板栗花中的挥发性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此条件下,板栗花中挥发性物质的得率为1.16%。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中29种化合物首次在板栗花中得到。

于玉涵,焦必宁[8](2011)在《柠檬中类黄酮的含量分析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类黄酮是柠檬中一类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氢等自由基的能力,在预防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方面发挥着独特功效。简要分析了柠檬中类黄酮的种类、结构和影响含量的因素,综述了柠檬中类黄酮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开发提出展望。

高蓓[9](2011)在《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tae)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果皮,作为我国传统药材收载于《中国药典》。主产于广东新会的茶枝柑是陈皮道地药材,因其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本文立足于对广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两大类活性成分进行系统探讨,对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对比分析不同贮藏年份、不同采收期的广陈皮和不同柑橘皮品种中黄酮类化合物组分和含量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并研究6种黄酮单体的抗氧化活性、黄酮单体两两组合及有机酸、氨基酸分别与广陈皮黄酮模拟体系之间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同时,对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比较各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差异。为“陈久者良”和“道地性”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比较了广陈皮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筛选出乙酸乙酯部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活性最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广陈皮乙酸乙酯部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初步鉴定出其中的8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葡萄糖基芹菜素、橙皮苷、3’,4’,5,7,8-五甲氧基黄酮、3’,4’,5,6,7-五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4’,5,7,8-四甲氧基黄酮、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和橘皮素。同时,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对乙酸乙酯部进行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解析(1H-NMR、13C-NMR、MS)鉴定其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4’,5,7,8-四甲氧基黄酮和3’,4’,5,7,8-五甲氧基黄酮。2.不同贮藏年份、不同采收期广陈皮和不同品种柑橘皮黄酮含量的比较。以分离出的6种黄酮类化合物为标准品,建立HPLC定量分析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方法。分别分析了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不同采收期广陈皮和不同品种柑橘皮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广陈皮中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呈减少趋势;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和橙皮苷含量随采收期推迟而显着减少(p<0.05);不同品种柑橘皮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3.不同贮藏年份、不同采收期广陈皮和不同品种柑橘皮抗氧化活性的比较。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分别分析比较了不同贮藏年份、不同采收期广陈皮以及不同品种柑橘皮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陈皮抗氧化能力随贮藏时间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的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正相关,而与FRAP铁还原能力相关性不明显。不同采收期广陈皮抗氧化能力为:青皮>微红皮>大红皮。不同采收期广陈皮的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铁还原能力呈正相关性。不同品种柑橘皮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南丰桔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对不同品种柑橘皮来说,其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铁还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都不强,其中,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5044。4.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协同效应。采用ABTS法和FRAP法测定了广陈皮中6种黄酮化合物单体的抗氧化活性,分析了单体化合物两两之间、5种有机酸和20种氨基酸分别与广陈皮黄酮模拟体系之间的抗氧化协同效应。结果表明,6种黄酮类化合物中,橙皮苷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单体化合物两两组合时,ABTS值除4’,5,7,8-四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两两混合表现为协同效应外,其它4种单体化合物均表现为拮抗效应,当川陈皮素与其他化合物混合时拮抗效应较理论值显着增强(p<0.05);FRAP值各单体均表现出显着的协同效应(p<0.05),其中橙皮苷的协同效应最强。各有机酸和氨基酸在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模拟体系中主要表现为拮抗效应,仅组氨酸和精氨酸显示出协同效应。5.广陈皮挥发油成分分析比较。比较Clevenger法和改进的Clevenger法提取广陈皮挥发油的出油率,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Clevenger法可显着提高广陈皮挥发油出油率(p<0.05)。采用GC-MS分析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中共检测出53种成分,萜烯烃类化合物26种、醇类化合物10种、醛类化合物有10种、酯类化合物3种、酮类化合物2种和酚类化合物1种。萜烯烃类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D-柠檬烯、p-月桂烯、γ-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和异松油烯是萜烯烃类中最主要的成分。D-柠檬烯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中挥发性物质总量的68.2%-76.1%。从Chachi 2008, Chachi 2004, Chachi 2001, Chachi 1998, Chachi 1994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53,48,46,47和45种挥发性物质。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挥发性物质减少。其中,D-柠檬烯和p-月桂烯含量逐渐降低,而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逐渐增加。6.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比较。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分析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平板扩散法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来确定挥发油的抑菌能力。结果显示,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变化较大,仅FRAP值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广陈皮挥发油对11种供试菌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的抑制效果更好。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的抑菌效果差异不大。

韩金旦,王奎武,沈莲清[10](2011)在《HPLC-ESI-MS/MS快速鉴定蜜橘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文中研究表明通过HPLC-ESI-MS/MS技术分离鉴定出蜜橘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分别为蜜橘黄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5-降甲基蜜橘黄素、橘皮晶。干燥蜜橘幼果粉碎后用95%乙醇热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HPLC条件为色谱柱:XBridgeTM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体积比);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30 nm。MS条件:ESI+,鞘气、辅助气为N2,喷雾电压4.5 kV。

二、柑桔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LC-APCI-MS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柑桔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LC-APCI-MS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章 柑橘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的研究
        1.1 挥发油类
        1.2 黄酮类
        1.3 生物碱类
        1.4 香豆素类
        1.5 其他成分
    2 生物活性的研究
        2.1 抗炎作用
        2.2 抗病毒、抑菌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
        2.4 降血脂作用
        2.5 抗氧化作用
        2.6 其他作用
    3 展望
第二章 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研究
    1 代代花的提取及洗脱部位的制备
        1.1 药材
        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药材制备
        1.4.1 新鲜代代花低温真空冷冻干燥花蕾的制备
        1.4.2 新鲜代代花药材总提取物及其各洗脱部位的制备
    2 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部位研究
        2.1 材料
        2.1.1 动物
        2.1.2 药物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动物分组
        2.2.2 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DAD)模型的建立
        2.2.3 Morris水迷宫实验
        2.2.4 自主活动测试
        2.2.5 统计方法
        2.3 结果
        2.3.1 代代花各给药部位对SDAD模型大鼠的Morris水迷宫实验
        2.3.2 代代花各给药部位对SDAD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和体重的影响
        2.3.3 代代花各给药部位对SDAD模型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UPLC-Q-TOF-MS技术开展代代花化学成分的分析与鉴定研究
    1.1 化合物质谱分析与结构鉴定
        1.1.1 仪器和材料
        1.1.2 方法与结果
        1.1.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1.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1.2.3 质谱条件
        1.1.2.4 色谱条件
        1.1.2.5 数据分析
    1.2 UPLC-Q-TOF-MS成分鉴定
    1.3 讨论
第四章 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1.1 代代花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1.1.1 代代花70%乙醇洗脱有效部位的制备
        1.1.2 材料与仪器
    1.2 化学成分分离
    1.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3.1 化合物1 的结构鉴定
        1.3.2 化合物2 的结构鉴定
        1.3.3 化合物3 的结构鉴定
        1.3.4 化合物4 的结构鉴定
        1.3.5 化合物5 的结构鉴定
        1.3.6 化合物6 的结构鉴定
        1.3.7 化合物7 的结构鉴定
        1.3.8 化合物8 的结构鉴定
        1.3.9 化合物9 的结构鉴定
        1.3.10 化合物10 的结构鉴定
        1.3.11 化合物11 的结构鉴定
        1.3.12 化合物12 的结构鉴定
        1.3.13 化合物13 的结构鉴定
        1.3.14 化合物14 的结构鉴定
        1.3.15 化合物15 的结构鉴定
        1.3.16 化合物16 的结构鉴定
        1.3.17 化合物17 的结构鉴定
        1.3.18 化合物18 的结构鉴定
        1.3.19 化合物19 的结构鉴定
        1.3.20 化合物20 的结构鉴定
        1.3.21 化合物21 的结构鉴定
        1.3.22 化合物22 的结构鉴定
        1.3.23 化合物23 的结构鉴定
    1.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合物的图谱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个人简历

(2)柑橘果汁和精油中的氧杂环化合物:分析方法学、化学表征和降血压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和柑橘加工
        1.1.1 柑橘及其果实
        1.1.2 国内外柑橘产业
        1.1.3 NFC柑橘汁
        1.1.4 冷磨(榨)柑橘皮精油
    1.2 柑橘氧杂环化合物
        1.2.1 定义、结构与性质
        1.2.2 氧杂环物质的生物合成
        1.2.3 柑橘氧杂环物质的前处理
        1.2.4 柑橘氧杂环物质的分析检测
        1.2.5 氧杂环物质在柑橘果实中的分布
        1.2.6 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OHCs数据应用
        1.2.7 NFC加工过程对柑橘果汁OHCs的影响
        1.2.8 OHCs生物活性、不良反应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1.3 高血压与柑橘氧杂环物质
        1.3.1 高血压简介
        1.3.2 继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1.3.3 影响血管张力的因素
        1.3.4 川陈皮素对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氧杂环物质前处理与分析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1 仪器设备
        3.2.2 试剂耗材
        3.2.3 标准物质
    3.3 实验方法
        3.3.1 果实处理
        3.3.2 果汁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3.3.3 精油样品前处理
        3.3.4 氧杂环化合物HPLC分离条件的建立和优化
        3.3.5 样品中氧杂环化合物的分析
        3.3.6 方法学检验
        3.3.7 数据处理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氧杂环物质HPLC分离条件
        3.4.2 柑橘果汁前处理关键条件
        3.4.3 样品氧杂环化合物的准确定性
        3.4.4 样品氧杂环化合物的定量及方法学检验
    3.5 方法应用与讨论
        3.5.1 样品定性方法应用实例
        3.5.2 果汁样品前处理方法与常规液液萃取法的比较
    3.6 小结
第4章 氧杂环化合物在不同品种柑橘精油和果汁中的分布特征
    4.1 实验材料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1 仪器设备
        4.2.2 试剂耗材
    4.3 研究方法
        4.3.1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4.3.2 氧杂环物质分析方法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柑橘精油氧杂环物质的分布
        4.4.2 不同品种柑橘果汁中的氧杂环物质分布特征
    4.5 分析与讨论
        4.5.1 精油OHCs的主成分分析与品种分类,及各类别特征成分的确定
        4.5.2 果汁OHCs的主成分分析与品种分类,及各类特征成分的确定
        4.5.3 果汁OHCs特征分布的应用初探
    4.6 小结
第5章 柑橘汁加工过程中氧杂环物质的变化
    5.1 实验材料
    5.2 主要仪器与试剂
        5.2.1 仪器设备
        5.2.2 试剂耗材
    5.3 实验方法
        5.3.1 模拟柑橘汁清液的配制
        5.3.2 柑橘汁清液的制备和酶的灭活
        5.3.3 25℃,pH2.0模拟体系中橙皮内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5.3.4 25℃,pH2.0模拟体系中环氧佛手柑素反应动力学研究
        5.3.5 25℃,pH3.5和5.0模拟体系中橙皮内酯和环氧佛手柑素反应动力学研究
        5.3.6 25℃,pH3.5柑橘汁样品清液中橙皮内酯和环氧佛手柑素反应动力学研究
        5.3.7 巴氏处理对pH3.5和5.0柑橘汁清液侧链环氧化OHCs反应的影响
        5.3.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常温下模拟柑橘汁清液体系中香豆素侧链的反应动力学
        5.4.2 常温下pH3.5柑橘汁样品清液中香豆素侧链的反应速率
        5.4.3 高温处理对模拟果汁清液体系中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富含PMFs的橙皮精油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6.1 实验材料
    6.2 主要仪器与试剂
        6.2.1 仪器设备
        6.2.2 试剂耗材
    6.3 实验方法
        6.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橙皮精油中的D-柠檬烯含量
        6.3.2 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橙皮精油PMFs含量
        6.3.3 动物实验
        6.3.4 血清水平测定
        6.3.5 组织水平测定
        6.3.6 心肌组织中mRNA表达测定
        6.3.7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橙皮精油中PMFs和D-柠檬烯的含量
        6.4.2 橙皮精油对大鼠血压的作用
        6.4.3 NO和MDA水平
        6.4.4 血清ET-1、CGRP、VEGF和E-selectin水平
        6.4.5 心肌组织中HO-1、ADM、RAMP2和NOS的mRNA表达
    6.5 讨论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柑橘果实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富集与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中类黄酮的研究概况
        1.1.1 植物类黄酮简介
        1.1.2 多甲氧基黄酮及其生物学功能
        1.1.3 柑橘中的多甲氧基黄酮
    1.2 多甲氧基黄酮的检测技术
        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2 液质联用法
        1.2.3 气质联用法
    1.3 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方法
        1.3.1 有机溶剂提取法
        1.3.2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1.3.3 酶解法
        1.3.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3.5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4 多甲氧基黄酮的分离纯化
        1.4.1 大孔吸附树脂
        1.4.2 制备型薄层色谱
        1.4.3 超临界流体色谱
        1.4.4 闪式色谱
        1.4.5 高速逆流色谱
        1.4.6 制备型液相色谱
第2章 引言
    2.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试剂
        3.2.1 类黄酮标准品
        3.2.2 大孔吸附树脂
        3.2.3 其他试剂
    3.3 主要设备与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UPLC法测定类黄酮的方法学考察
        3.4.2 柑橘果实主要类黄酮的测定
        3.4.3 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
        3.4.4 多甲氧基黄酮的富集除杂
        3.4.5 多甲氧基黄酮的分离纯化
        3.4.6 数据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柑橘果实主要类黄酮成分分析
        4.1.1 UPLC定量法的方法学考察结果
        4.1.2 不同基因型柑橘果实类黄酮的种类及含量差异
        4.1.3 相同基因型柑橘果实类黄酮的含量变异
    4.2 红橘果皮多甲氧基黄酮提取方法的建立
        4.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2.2 响应面优化结果
    4.3 多甲氧基黄酮粗提物富集纯化方法的建立
        4.3.1 大孔树脂的选择
        4.3.2 HPD300型大孔树脂对TPMF的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
        4.3.3 HPD300型大孔树脂吸附TPMF的吸附热力学
        4.3.4 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与解吸附条件
        4.3.5 富集前后粗提物中多甲氧基黄酮的组分及含量
    4.4 多甲氧基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4.4.1 制备液相分离条件的建立
        4.4.2 自动收集触发条件的建立
        4.4.3 分离纯化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适用于大量提取PMFs的柑橘材料
    5.2 不同提取因素对TPMF提取量的影响
    5.3 大孔树脂对PMFs的富集除杂
    5.4 PMFs单体的分离制备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
附件

(4)超声雾化萃取/光电离质谱方法学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质谱法概述
        1.1.1 离子源
        1.1.1.1 电子轰击电离
        1.1.1.2 大气压化学电离
        1.1.1.3 电喷雾电离
        1.1.1.4 光电离
        1.1.2 质量分析器
        1.1.3 检测器
    1.2 复杂基质样品分析
        1.2.1 概述
        1.2.2 分析复杂基质的质谱法
        1.2.2.1 传统质谱方法
        1.2.2.2 新型质谱方法
    1.3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声雾化萃取/低压光电离质谱直接分析复杂基质样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标准试剂和化合物
        2.2.2 样品制备
        2.2.3 仪器及操作
        2.2.3.1 超声雾化系统
        2.2.3.2 低压光电离质谱仪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参数优化
        2.3.2 UNE-LPPI定性分析
        2.3.3 UNE-LPPI定量分析
        2.3.4 UNE-LPPI对复杂基质样品的直接分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溶剂和离子源真空度对超声雾化萃取/低压光电离( UNE-LPPI)质谱分析激素类化合物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2.2.1 标准试剂和化合物
        2.2.2 仪器及操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剂对UNE-LPPI的影响
        3.3.1.1 正离子模式
        3.3.1.2 负离子模式
        3.3.2 电离室压力对UNE-LPPI的影响
        3.3.3 UNE-LPPI对激素混合物的直接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直接分析的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标准试剂和化合物
        4.2.2 样品制备
        4.2.3 仪器及操作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参数优化
        4.3.2 若干复杂基质样品的快速分析
        4.3.2.1 复合氨基酸胶囊
        4.3.2.2 植物果皮组织
        4.3.2.3 重油和煤
        4.3.3 复杂基质样品的直接定量分析
        4.3.4 实时在线监测有机反应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萃取大气压光电离质谱快速全面分析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样品制备
        5.2.3 仪器及操作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比较EAPPI与ESI
        5.3.2 不同种类活性化合物的检测
        5.3.3 实际中药样品品质控制的研究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柑橘类黄酮生理活性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柑橘类黄酮的种类
2 柑橘类黄酮的生理活性
    2.1 抗氧化作用
    2.2 抗癌抗肿瘤作用
    2.3 预防心血管疾病
    2.4 抑菌、抗病毒作用
3 柑橘类黄酮常用检测方法
    3.1 分光光度法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S-MS)
    3.4 毛细管电泳法(CE)
4 柑橘类黄酮的开发应用前景
    4.1 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
    4.2 开发保健食品和药品
    4.3 其他应用
5 结语

(6)陈皮的黄酮和风味物质变化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所用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陈皮概述及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1.1 陈皮简介
        1.1.2 陈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2 陈皮成分研究进展
    1.3 陈皮主要成分的提取方法
        1.3.1 挥发油的提取
        1.3.2 香气物质的提取
        1.3.3 黄酮化合物的提取
    1.4 陈皮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
        1.4.1 挥发油成分的检测方法
        1.4.2 香气成分的检测方法
        1.4.3 黄酮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1.5 陈皮质量控制和成分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1.5.2 化学计量学方法
        1.5.3“久置醇香”和“陈久者良”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来源
        2.1.2 样品准备与加工保存
    2.2 实验试剂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4 总体技术路线
    2.5 实验方法
        2.5.1 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的制备和挥发性成分测定
        2.5.2 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黄酮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2.5.3 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水分测定
        2.5.4 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2.5.5 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黄酮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2.5.6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2.5.7 GC-MS-O分析不同贮藏年份陈皮特征香气
        2.5.8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黄酮的提取和测定
        2.5.9 HPLC-MS分析不同贮藏年份陈皮黄酮
        2.5.10 实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分析
        3.1.1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和建立
        3.1.2 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和相似度评价
        3.1.3 陈皮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
    3.2 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黄酮成分测定和分析
        3.2.1 对照品及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3.2.2 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黄酮含量比较
    3.3 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水分含量分析
    3.4 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3.4.1 9月橘皮挥发性成分比较
        3.4.2 10月橘皮挥发性成分比较
        3.4.3 11月和12月橘皮挥发性成分比较
        3.4.4 广西桂林不同出产时间橘皮相似度分析
        3.4.5 江西不同出产时间橘皮挥发性成分相似度分析
    3.5 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橘皮黄酮含量比较
        3.5.1 橘皮不同部位黄酮含量对比
        3.5.2 9 月份橘皮黄酮含量对比
        3.5.3 10 月份橘皮黄酮含量对比
        3.5.4 11-12 月份橘皮黄酮含量对比
        3.5.5 不同月份广西桂林橘皮黄酮含量对比
        3.5.6 不同月份江西橘皮黄酮含量对比
    3.6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挥发性成分的测定和分析
        3.6.1 陈皮挥发性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
        3.6.2 精密度实验
        3.6.3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GC-MS指纹图谱建立和分析
        3.6.4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
        3.6.5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GC-MS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3.6.6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GC-MS-O分析
    3.7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黄酮成分的测定和分析
        3.7.1 黄酮检测方法的建立
        3.7.2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黄酮含量对比
        3.7.3 HPLC-MS分析不同贮藏年份陈皮黄酮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产地陈皮油成分的变化规律
    4.2 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橘皮成分的变化规律
    4.3 不同贮藏年份陈皮成分变化规律
    4.4“陈久者良”变化机理分析
    4.5 结论
    4.6 本文创新之处
    4.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附录B 相关实验照片

(7)板栗花中黄酮及挥发类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板栗及板栗花的简介
    1.2 植物中黄酮的研究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
        1.2.2.1 水提取法
        1.2.2.2 有机溶剂提取法
        1.2.2.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2.2.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2.2.5 CO_2超临界萃取法
        1.2.3 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研究
        1.2.3.1 柱层析法
        1.2.3.2 制备型HPLC分离法
        1.2.3.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
        1.2.4 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2.4.1 比色法
        1.2.4.2 平面色谱法
        1.2.4.3 HPLC法
        1.2.4.4 色谱-质谱连用法
        1.2.5 板栗花中黄酮的相关研究
    1.3 植物中挥发油的研究
        1.3.1 挥发油的提取
        1.3.1.1 水蒸气蒸馏法
        1.3.1.2 萃取法
        1.3.2 植物挥发油的分析方法
        1.3.3 板栗花挥发油的相关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4.1 主要研究思路
        1.4.2 具体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板栗花中总黄酮的测定和提取
    2.1 板栗花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2.1.1 试验原料与设备
        2.1.2 试验方法
        2.1.2.1 原料预处理
        2.1.2.2 芦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2.3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2.1.2.4 芦丁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2.1.2.5 稳定性试验
        2.1.2.6 重现性试验
        2.1.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1.2.8 板栗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2.1.3.2 芦丁标准工作曲线
        2.1.3.3 稳定性试验
        2.1.3.4 重现性试验
        2.1.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 微波辅助法提取板栗花总黄酮
        2.2.1 试验原料与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2.2.1 单因素试验
        2.2.2.2 正交试验方案的设计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2.3.2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2.2.3.3 微波提取板栗花总黄酮响应面分析
        2.2.3.4 验证试验
    2.3 超临界法提取板栗花总黄酮
        2.3.1 试验原料与设备
        2.3.2 试验方法
        2.3.2.1 单因素试验
        2.3.2.2 正交试验设计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3.3.2 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
        2.3.3.3 验证试验
    2.4 提取方法的比较
        2.4.1 试验原料与设备
        2.4.2 试验方法
        2.4.3 结果与讨论
    2.5 不同样品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2.5.1 试验原料与设备
        2.5.2 试验方法
        2.5.2.1 不同板栗花品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2.2 不同花期板栗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2.3 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3 结果与讨论
        2.5.3.1 不同板栗花品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3.2 不同花期板栗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3.3 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6 小结
第三章 板栗花中总黄酮的纯化和分析
    3.1 试验原料与设备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树脂的预处理
        3.2.2 装柱
        3.2.3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选择
        3.2.3.1 树脂含水率的测定
        3.2.3.2 树脂吸附率、解吸率的测定
        3.2.3.3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曲线
        3.2.4 大孔吸附树脂 AB-8 对板栗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3.2.4.1 水洗体积的考察
        3.2.4.2 洗脱剂浓度的选择
        3.2.4.3 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花总黄酮的动态吸附试验
        3.2.5 板栗花总黄酮纯化产品的显色试验
        3.2.6 板栗花提取物的质谱分析
        3.2.6.1 板栗花提取物的前处理
        3.2.6.2 气相质谱分析方法
        3.2.6.3 液相质谱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选择
        3.3.1.1 树脂含水率的测定
        3.3.1.2 树脂吸附率、解吸率的测定
        3.3.1.3 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3.3.1.4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选定
        3.3.2 大孔吸附树脂 AB-8 对板栗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3.3.2.1 水洗体积的考察
        3.3.2.2 洗脱剂浓度的选择
        3.3.2.3 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花总黄酮的动态吸附试验
        3.3.2.4 板栗花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流程
        3.3.3 板栗花总黄酮纯化产品的显色试验
        3.3.4 板栗花提取物质谱分析结果
        3.3.4.1 气相质谱分析
        3.3.4.2 液相质谱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板栗花中挥发物质的研究
    4.1 试验原料与设备
        4.1.1 试验原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原料预处理
        4.2.2 CO_2超临界对板栗花挥发物质的萃取
        4.2.2.1 萃取方法
        4.2.2.2 单因素试验
        4.2.2.3 正交试验
        4.2.3 板栗花挥发物质的鉴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_2超临界对板栗花挥发物质的萃取
        4.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1.2 正交试验结果
        4.3.1.3 试验数据分析
        4.3.2 板栗花挥发物质的鉴定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8)柠檬中类黄酮的含量分析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柠檬中类黄酮的种类和结构
2 柠檬中类黄酮含量
3 柠檬中类黄酮的检测技术
    3.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
    3.2 液质联用 (liquid cha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LC-MS)
    3.3 其他检测技术
4 展望

(9)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陈皮概述
        1.1 陈皮的产地、分类和性状
        1.2 陈皮的历史渊源
        1.3 陈皮化学物质基础
    2 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2.1 基本结构与分类
        2.2 提取方法
        2.2.1 有机溶剂提取法
        2.2.2 索氏提取法
        2.2.3 微波提取法
        2.2.4 超声波提取法
        2.2.5 酶解提取法
        2.2.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2.3 分离纯化方法
        2.3.1 柱层析色谱法
        2.3.2 高速逆流色谱法
        2.4 检测与鉴定方法
        2.4.1 分光光度法
        2.4.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2.4.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2.4.4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
        2.5 生物活性
        2.5.1 抗氧化活性
        2.5.2 抗炎活性
        2.5.3 抗动脉硬化活性
        2.5.4 抗肿瘤活性
    3 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3.1 概述
        3.2 提取
        3.2.1 水蒸气蒸馏法
        3.2.2 溶剂提取法
        3.2.3 压榨法
        3.2.4 超临界提取法
        3.3 分离
        3.4 检测与鉴定方法
        3.5 生物活性
        3.5.1 抗氧化活性
        3.5.2 抑菌活性
        3.5.3 其它活性
    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内容
    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第一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制备
        1.2.2 总黄酮测定
        1.2.2.1 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1.2.2.2 广陈皮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2.3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2.4 HPLC-MS测定条件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2.2 广陈皮各部总黄酮含量及DPPH清除效果
        2.3 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鉴定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传统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贮藏年份、不同采收期广陈皮和不同品种柑橘皮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
        1.2.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1.2.3 黄酮类物质的HPLC测定条件
        1.2.4 HPLC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1.2.4.1 检测波长
        1.2.4.2 标准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测限和定量限
        1.2.4.3 精密度试验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HPLC定量分析方法
        2.1.1 检测波长
        2.1.2 标准品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测限和定量限
        2.1.3 精密度分析
        2.2 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2.3 不同采收期广陈皮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2.4 不同品种柑橘皮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贮藏年份、不同采收期广陈皮和不同品种柑橘皮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
        1.2.2 总抗氧化能力TAC测定
        1.2.3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2.4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2.2 不同采收期广陈皮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2.3 不同品种柑橘皮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2.4 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关系
        2.4.1 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2.4.2 不同采收期广陈皮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2.4.3 不同品种柑橘皮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协同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
        1.2.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2.3 总抗氧化能力TAC测定
        1.2.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陈皮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单体和两个单体混合的协同效应
        2.2 氨基酸、有机酸与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模拟体系的协同效应
        2.2.1 有机酸与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模拟体系的协同效应
        2.2.2 氨基酸与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模拟体系的协同效应
    3 讨论
    4 结论
第六章 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成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挥发油的制备
        1.2.2 广陈皮挥发油的GC-MS测定条件
        1.2.3 标准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和加样回收率
        1.2.4 挥发油的定性和定量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陈皮挥发油出油率
        2.2 广陈皮挥发油GC-MS分析
        2.2.1 标准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和加样回收率
        2.2.2 样品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方法提取挥发油的比较
        3.2 "陈久者良"挥发油化学成分基础
    4 结论
第七章 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供试菌种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广陈皮挥发油的制备
        1.2.2 抗氧化能力活性评价
        1.2.2.1 总抗氧化能力TAC测定
        1.2.2.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2.2.3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2.3 抑菌实验
        1.2.3.1 滤纸片平板扩散法
        1.2.3.2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1.2.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氧化活性
        2.2 抑菌活性
        2.2.1 广陈皮挥发油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2.2.2 广陈皮挥发油对微生物的MIC测定
    3 讨论
    4 结论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10)HPLC-ESI-MS/MS快速鉴定蜜橘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步骤
        1.2.1 有效成分提取
        1.2.2 液-液分相萃取
    1.3 仪器工作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LC-MS定性鉴定
    2.2 4种多甲氧基黄酮的质谱图及质谱数据分析
3 结论

四、柑桔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LC-APCI-MS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代代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严欢.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柑橘果汁和精油中的氧杂环化合物:分析方法学、化学表征和降血压活性研究[D]. 李贵节. 西南大学, 2018(05)
  • [3]柑橘果实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富集与分离纯化方法研究[D]. 赵梓燕. 西南大学, 2018(01)
  • [4]超声雾化萃取/光电离质谱方法学及应用研究[D]. 刘成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5]柑橘类黄酮生理活性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张晓丹,李建婷,秦丹. 农产品加工, 2016(14)
  • [6]陈皮的黄酮和风味物质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 陈彤.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板栗花中黄酮及挥发类物质的研究[D]. 张建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2(12)
  • [8]柠檬中类黄酮的含量分析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于玉涵,焦必宁.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2)
  • [9]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 高蓓.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HPLC-ESI-MS/MS快速鉴定蜜橘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J]. 韩金旦,王奎武,沈莲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01)

标签:;  ;  ;  ;  ;  

LC-APCI-MS对柑橘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定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