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彬,张进思,鲍惠芳,王传胜[1](2022)在《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行研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国家对机器人方面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明显,至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来,探究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皖西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实施研学导师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导师制在本科专业实施的缘由,提出了研学导师制方案,给出了目前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实施过程提出思考。研学导师制实施以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一工作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耿悦杰,陈建,张甜[2](2021)在《“3+3”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科生导师制是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立德树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育人举措。最初牛津大学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要义是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而导师制在国内的推行则面临着高等教育规模激增、导师规模相对匮乏的困境。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例,探讨了"3+3"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依据、制度实践及实施效果,总结并指出还需继续在认识、组织、互动、考核等四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该制度。。
吴雅琴[3](2021)在《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工科人才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对工科人才的新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工科"建设。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为例,介绍了"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探讨了"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郭剑平,苏荣瞬[4](2021)在《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专业硕士是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益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则是集教育、科研、生产的有机融合体,双导师制让高校的学术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在专业硕士培养中提供有益良机。但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政府缺位、企业参与感不强、高校机制建设不完备、研究生积极性不足等困境。建议我国应当从观念和行动上弥补政府在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施中的缺位,加大"引企入教"改革力度,提高企业获得感,完备高校机制建设,基于需求理论充分调动研究生积极性,以期进一步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吕婉[5](2021)在《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问题及优化政策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敏[6](2020)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创新、改革发展重点推行的教学模式之一。本科生导师制与不同学科的融合,是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将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于体育学科,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进行解读、归纳了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运行机制,并且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个案,探究其实施状况,发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实行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优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完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可促进高等教育育人目的的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科化提供了条件。(2)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双方参与,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导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助可实现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育人”目的、培养全方面人才的有力保障。(3)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实施办法制定在综合性大学和专业体育院校中存在差异,中南大学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术科指导”提供了参考。(4)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有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导师的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学生的积极态度坚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动向,导师的认同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增加动力,导师的个人素养是本科生导师制优质实施的保障。(5)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未突出体育学科色彩、导师职责权限不清晰、导师工作内容不明确、监督考核机制尚未完善、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缺乏主动性的问题。(6)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化发展还应该加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制度的完善,明确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加强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增强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制度的管理和规范。结合各类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制定考核、评价、奖励办法。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应该具体化、可操作化,评价考核并不是评感觉,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将评价考核细则量化,将导师的指导行为进行打分,根据导师的分数给予奖励与处罚。(2)明确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体育专业导师的指导内容,应该具体到专业培养方面,其中,学业的指导应该具体到学科和术科方面。(3)增大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负责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管理小组应该定期开展导师培训会,为担任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导师进行理论培训,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抓典型案例进行说明。要向学生解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目的、内容、方法,让学生在了解该制度的基础上接受指导。(4)培育导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互动气氛。本科生应该端正对导师的认识,多同导师进行交流,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导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所长,因材施教。学校应规范学生选择导师的方式。(5)形成固定的指导方式。在指导的前期,导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专长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平台,学生要积极落实与反馈。从而形成适合双方的指导方式。
顾晓诗[7](2020)在《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教育质量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要求落实由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双导师制”要求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协同培养师范生,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本研究旨在调查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其次回顾了双导师制的出现与发展脉络,以缄默知识与自由教育为理论支撑。在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后,以参与卓越教师计划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并从学生对双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导师的选聘与配备情况、对双导师的认同度与实施效果的看法、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双导师间的分工与合作情况、激励与监管情况这六个维度对双导师制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最终,结合调查结果探究当前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双导师制度建设不足,主要表现为校内外导师职责不清以及校外导师遴选标准单一;(2)导师的责任心有待加强;(3)学生自主性较低,导致指导效果并未达到预期;(4)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导致校内外导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指导工作难以顺利落实;(5)校内外导师缺乏合作与有效沟通,“协同”培养流于形式。为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建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规范校外导师的选聘标准与程序,完善校内外导师的配备方式;(2)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保证指导工作顺利开展;(3)探究双导师有效合作模式,创建双主体育人平台;(4)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协同培养的推进;(5)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张粲奇[8](2020)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文中指出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并于近代传入中国。它是对学分制的补充与完善。它的实施使学生得到了因材施教的培养,深化了教育改革,使本科教育在各方面都有显着的提升。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专业不同,很多学校所制定的本科生导师制并不适用于全部专业。这使得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没有完全体现。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为对象。并深入探究,找出其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完善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国体育院校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影响与阻碍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体育专业的导师与学生普遍认可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学生认为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中能学习到很多,导师对自身职责了解清楚。但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里所规定的学生权利和义务了解太少。在导师选择上大部分都是学院统一安排,而且并非学生专项领域教师。导师指导人数偏多。研究认为,影响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与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学院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不够重视。学校导师业务繁忙,分身乏术。学院没有遵守双向选择的规定。导师制里的监督、评价及激励体系不完善等。因此为了促进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首先,学院应加强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其次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进行定期培训。第三,选聘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助理。第四,严格遵守师生之间双向选择。第五,加强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监督。第六,完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评价及激励机制。第七,完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制度。
王海凤[9](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张洋洋[10](2020)在《河南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郑大、河大、信阳师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国家提出采用双导师制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双导师制是一种新型培养模式,采用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共同参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其中一位导师来自高校,另一位导师来自合作单位(如中小学,地方体育机构等)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双导师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自身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综合性人才。在各个学校积极响应发展双导师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比较法以河南省具有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三所高校为重点对象,对河南省三所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所包含的90名校内导师,151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79名校外导师发放问卷,从双导师制师资队伍情况、导师队伍管理情况、师生交流对话情况,实习基地建设情况这四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双导师制度落实的比较到位,各所高校能够按照培养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来执行;校内外导师的学历、职称结构良好。但是导师数量相对较少,校外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导师的激励制度;师生沟通频率低,校内外导师联系的频率更低;实践基地的种类不够丰富。分析现在存在以下问题:一、在双导师制师资队伍方面,师资力量不足。二、导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偏大。三、对校外导师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四、导师管理制度不完善。五、师生,师师沟通交流效果较差。六、专业实践环节存在不足。提出如下对策:一、适时调整招聘门槛,吸引年轻教师进入高校任教。二、强化导师队伍,尝试开展岗前培训。三、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四、建立沟通平台并制定制度保障运行。五、创建新型模式的实践基地。
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行研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学导师制方案 |
1.1 研学导师团队选聘与义务 |
1.2 研学导师义务 |
1.3 研学对象 |
1.4 交流平台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
2 研学导师制实施成效 |
2.1 助力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2.2 推动校企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
3 研学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1 研学导师制定位不明、职责不清 |
3.2 监督考核体系不健全 |
3.3 学业导师和学生互动性不强,影响实施效果 |
4 研学导师制实施过程的思考 |
4.1 明确研学导师职责,协调辅导员工作 |
4.2 完善研学导师制度,鼓励开展特色化教学 |
4.3 搭建教师和企业导师团队教科研平台,拟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课题 |
4.4 建立导师和学生的交流机制 |
结语 |
(2)“3+3”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传染理论与“3+3”本科生导师制的耦合 |
(一)社会传染理论的内容 |
(二)“3+3”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
(三)基于社会传染理论的“3+3”本科生导师制特征 |
二、“3+3”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
(一)推进高校“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
(二)完善高校“全程育人”工作机制 |
(三)构建高校“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 |
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现状分析 |
(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情况良好 |
1. 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
2. 师生沟通形式多样。 |
3. 导师的主动性较强。 |
(二)导师制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
(三)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的期待与收获 |
四、结论 |
(3)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分类和意义 |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成效 |
(1)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投入。 |
(2)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3)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 |
(4)培养和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定位目标不明确。 |
(2)导师职责界定不清。 |
(3)指导方式流于形式。 |
(4)“导学关系”不明确。 |
五、“新工科”培养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
(1)加强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 |
(2)合理配备教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
(3)加强导师制的配套保障措施,丰富导师制指导形式。 |
(4)明确“导学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
(4)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理论概述 |
(一)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发展的历史回溯 |
(二)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价值分析 |
1.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
2.促进联合培养单位科研产出 |
3.提升高校深度利用社会人才资源水平 |
二、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践面临的困境 |
(一)政府的缺位 |
1.观念上不够重视 |
2.行动上不够积极 |
(二)企业参与感不强 |
1.“引企入教”改革力度不强 |
2.企业获得感不强 |
(三)高校在机制建设不完备 |
(四)研究生积极性不足 |
1.研究生与校外导师沟通积极性不足 |
2.研究生主动创新积极性不足 |
三、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践的完善路径 |
(一)及时弥补政府的缺位 |
1.观念上引起重视 |
2.行动上积极主动 |
(二)增强企业参与感 |
1.加大“引企入教”改革力度 |
2.提高企业获得感 |
(三)完备高校机制建设 |
1.确立协同创新常态化机制 |
2.明晰培养效果考核规范化机制 |
3.优化经费投入稳定化机制 |
(四)基于需求理论充分调动研究生积极性 |
四、结语 |
(6)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3.4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观察法 |
2.2.5 个案研究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理论依据 |
3.1.1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理论 |
3.1.2 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3.2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实施的现实动因 |
3.2.1 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
3.2.2 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优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
3.2.3 通过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促进高等教育育人目的实现 |
3.3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内涵 |
3.3.1 双方参与、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
3.3.2 师生互助实现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 |
3.3.3 实现“育人”目的、培养全面方位人才的有力保障 |
3.4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 |
3.5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
3.5.1 综合性大学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概况 |
3.5.2 专业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概况 |
3.6 个案考察 |
3.6.1 个案的选择 |
3.6.2 个案的实施 |
3.6.3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
3.6.4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分析 |
3.6.5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分析 |
4 结论 |
5 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制度实施的规范性 |
5.2 明确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
5.3 增大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 |
5.4 培育导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互动气氛 |
5.5 形成固定的指导方式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 |
附件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三 学生访谈 |
(7)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卓越教师培养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
二、教育实习是影响“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转型的关键环节 |
三、“双导师制”有利于卓越教师培养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概念界定 |
二、概念辨析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双导师制”与“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
二、“卓越教师”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双导师制”的相关研究 |
二、“卓越教师”的相关研究 |
三、“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
四、教育实习中双导师制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缄默知识理论 |
二、自由教育理论 |
第二章 “双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起源:牛津大学导师制 |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发展 |
二、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教学理念 |
三、牛津大学的自由教育传统 |
第二节 我国“双导师制”的发展历程 |
一、导师制的引入与发展 |
二、“双导师制”的出现与推广 |
第三章 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双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双导师制落实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对双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分析 |
二、导师的选聘与配备情况分析 |
三、对双导师制的认同度及实施效果的看法分析 |
四、学生对双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分析 |
五、双导师间的分工与合作情况分析 |
六、双导师制的激励与监管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
一、双导师制度建设不足 |
二、导师的责任心有待加强 |
三、学生主动性不高 |
四、激励与监管制度缺失 |
五、双导师之间缺乏合作与有效沟通 |
第二节 改善“双导师制”实施现状的对策建议 |
一、规范校外导师选聘标准,完善校内导师配备方式 |
二、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保证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
三、探究双导师合作模式,创建双主体育人平台 |
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协同培养的推进 |
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A 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
访谈提纲1——学生 |
访谈提纲2——校内导师 |
访谈提纲3——校外导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外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现状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调查 |
3.1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及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况 |
3.2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认同度分析 |
3.2.1 导师与学生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目的的了解程度 |
3.2.2 导师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了解程度 |
3.2.3 学生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中学生权力和义务的了解程度 |
3.3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认同情况 |
3.3.1 学生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必要性的认识 |
3.3.2 导师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必要性的认识 |
3.4 导师配备情况分析 |
3.4.1 学生选择导师的方式 |
3.4.2 导师与学生是否为同一专项领域 |
3.4.3 学生选择导师时的侧重面 |
3.4.4 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情况 |
3.5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分析 |
3.5.1 指导频率方面 |
3.5.2 指导方式方面 |
3.5.3 指导形式方面 |
3.5.4 指导内容方面 |
3.6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与评价方式分析 |
3.6.1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分析 |
3.6.2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评价方式分析 |
3.6.3 学生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态度的评价 |
3.7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下学生的收获 |
第4章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
4.1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缺乏了解 |
4.1.2 选择导师方式不合理 |
4.1.3 师生比例过高,导师资源匮乏 |
4.1.4 指导频率偏低 |
4.1.5 导师与学生交流形式不合理 |
4.1.6 缺乏监督、评价和激励措施 |
4.2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学院方面 |
4.2.2 导师方面 |
4.2.3 学生方面 |
4.2.4 制度方面 |
4.3 改善信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 |
4.3.1 加强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 |
4.3.2 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进行培训 |
4.3.3 选聘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助理 |
4.3.4 严格遵守双向选择制度 |
4.3.5 加强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监督 |
4.3.6 完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评价激励机制 |
4.3.7 完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制度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
一、“学监制”的续存 |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
一、“导师制”的先行 |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河南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郑大、河大、信阳师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调研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比较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导师队伍现状调查 |
3.1.1 校内导师队伍现状调查 |
3.1.2 校外导师队伍现状调查 |
3.2 导师的管理情况 |
3.2.1 校内导师遴选程序与条件 |
3.2.2 校外导师评聘程序与条件 |
3.2.3 导师考核情况 |
3.3 师生,师师交流情况 |
3.3.1 校内导师与学生交流情况 |
3.3.2 校外导师与学生交流情况 |
3.3.3 校内外导师交流情况 |
3.3.4 交流沟通方式 |
3.4 实习基地情况 |
3.4.1 实习基地数量情况 |
3.4.2 实习基地类型 |
3.5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3.5.1 双导师师资力量不足 |
3.5.2 校内导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
3.5.3 对校外导师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 |
3.5.4 导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
3.5.5 师生,师师沟通效果不好 |
3.5.6 专业实践环节存在不足 |
3.6 双导师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6.1 双导师管理制度不科学 |
3.6.2 导师工作绩效评价体制不健全 |
3.6.3 缺乏沟通平台和制度保障 |
3.6.4 实践基地种类较少 |
3.7 河南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发展对策 |
3.7.1 强化双导师队伍,加强岗前培训 |
3.7.2 适时调整准入门槛,吸引高水平年轻教师 |
3.7.3 健全考核机制,创新激励机制 |
3.7.4 建立沟通平台,制定制度保障 |
3.7.5 建立模式创新型实践基地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行研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李泽彬,张进思,鲍惠芳,王传胜. 科技风, 2022(01)
- [2]“3+3”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 耿悦杰,陈建,张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吴雅琴. 中国大学教学, 2021(08)
- [4]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研究[J]. 郭剑平,苏荣瞬.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04)
- [5]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问题及优化政策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吕婉.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6]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为个案[D]. 李敏.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0)
- [7]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研究[D]. 顾晓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D]. 张粲奇.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9]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河南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郑大、河大、信阳师院为例[D]. 张洋洋.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