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变革探略(论文文献综述)
廖金兰[1](2019)在《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合法权益,近些年,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日益深入,对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也开始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但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过程一直以来受限于滞后、僵化的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改革的势头不断高涨,改革的实践也层出不穷。通过文献查阅和现有资料分析,理清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相关概念、特点和相关分析理论等基础要点,接着查找相关文献,明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演变以及研究现状,随后对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目前的管理体制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使用SWOT法对当前福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一一分析,通过SWOT矩阵全面认清当前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目标、改革思路和改革建议。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困难主要在于管理职责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管理方式不当和监管体制不全,以及来自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复杂的威胁。要解决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自身实力、社会影响力和队伍综合力,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内外同步升级,做好内部优化和外部控制,通过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实现有效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目标。
陈方芳[2](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法宝”和“利器”。而近年来,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功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发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用尽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总是难如人意。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项“时代难题”,激起学界各路“大军”竞相去探索。随着“生态化”理念从生态学中发掘出并成功运用于指导许多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也开始将其“嫁接”过来,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哲学高度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对于破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是”论域上的解读。具言之,认真辨析了“生态”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解读了何为“生态化理念”和“生态化”;阐明了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界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内涵,突显了其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竞争性、开放性、生活性、平衡性等表征,还论证了其“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内在逻辑。反思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为何能”论域上的思考。首先,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适切性来讲清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其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对于“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外生态”——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价值意蕴;再次,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需要坚持的六大规律,即“立德树人律”“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资源配置律”“环境育人律”“顺应超越律”等;最后,从理论、应然、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支撑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有何理”论域上的阐析。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理论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理论指导。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理论溯源。最后,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是理论镜鉴。现实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困”论域上的审视。首先从整体上审视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态势,然后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与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主体的主体性亟需彰显、客体的自觉性有待提升、目标的统摄性尚且不够、内容的营养性需要充实、方法的艺术性尚需着力、情境的涵润性仍要拓展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与渊薮进行了阐析,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的经济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的政治生态、多元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生态这几个方面。实践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如何做”论域上的探赜。在生态化理念指引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链条的最优化建设与完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需要从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的主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的客体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目标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方法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的情境生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需要从建好经济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建好政治生态,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府执政氛围;建好文化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生态。保障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能续”论域上的建构。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着眼于从“有方向”“有力量”“有底蕴”“有保障”这“四有”来巩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耿然[3](2017)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教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教育法制建设关系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本文共分为绪论、文章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主体部分包括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路径选择等。绪论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及问题,指出了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价值,同时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及思路。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基础理论研究。对教育法制价值取向进行了简单概述,并从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司法三个方面对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进行了解释,同时从实体价值、形式价值和程序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系统进行了阐述,最后明确了教育法制价值取向建设的原则与意义,从而为研究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路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为使我国教育法制价值取向建设科学合理,并使之更符合国情,回顾历史、正视现状才是基础和前提。因此,笔者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萌芽和实践两个阶段详细地介绍了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再次,正视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现状,指出教育立法价值取向的不民主及滞后,教育司法价值取向缺乏公正和人权保障,教育执法价值取向的过度“自由”等问题,并以案例形式对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现状进行说明,同时深入分析现状成因,为构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提供依据。接着,通过剖析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存在问题与偏失的成因,找到影响和阻碍我国教育法制价值取向建设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有效的、科学的破解对策,如完善教育立法、执法、司法机制及公民监督机制等,树立公平、公正、高效的价值取向,同时坚持“依法治国”,培养公民法律意识,为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积极、合理的价值取向的形成,最终实现教育法制的发展与进步。
石磊[4](2015)在《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但长期以来,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低效一直制约着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2015年4月和7月,李克强总理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东北地区调研并指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目前东北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辽宁地方高等教育作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样处于改革发展的下行压力中,特别是高校教师聘任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地方高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辽宁省23所地方高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以组织设计等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及辽宁省相关管理政策,对当前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力求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地方高校人力资源配胃效率,提升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本文除绪论外,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界定了地方高校、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基本内涵,重点阐述的组织设计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高等教育功能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是全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并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系统地梳理了本文研究的政策依据。第二章主要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调研材料,概括提出目前辽宁省地方高校在教师聘任制实施中所出现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倒置、聘任制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强、聘任方式单一、聘任制配套机制流于形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第三章则从教师聘任制度伦理缺陷、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不独立、地方高校执行力不足、地方高校发展缺乏市场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对教师聘任制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基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五个转变”总体思路为导向,以组织再造设计理论为指导,重点提出了提升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执行力的七项具体措施。并从政府、社会、高校三者联动的系统关系视角,构建起“政府宏观管学、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客观评学,,的聘任制改革模式。辽宁省地方高校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本省历史和现实发展需要,从地区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特点切入,运用系统思维、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提出解决聘任制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真正发挥出聘任制在提高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效率、切实推进辽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刘正[5](2015)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高等教育规模快速膨胀,如何确保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性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天然的决定了政府财政投入是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因此,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规模大幅扩张的情况下,研究如何通过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体系以提高高等教育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就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原来的财政投入政策已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的需求,亟待调整。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已进入绝对规模相当庞大的“新常态”,对应的财政投入政策所需要完善的问题早已不是简单的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而是更为迫切的投入方式完善以及投入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调整财政投入规模,改进财政投入方式,优化财政投入结构以及转变财政投入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本文将高等教育相关理论作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政府介入高等教育必要性方面的理论以及主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为后文论述奠定理论基础;接着简单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现状从规模、方式以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简单介绍,总结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优化完善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黄俭[6](2015)在《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义务教育省级统筹,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本研究以政府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统筹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初步构建了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借鉴部分国家及港台地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对策建议。义务教育省级统筹是指省级政府对全省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的统一筹划的思路和方法。或者说,义务教育省级统筹是省级政府运用统筹方法促进本省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为。影响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行政体制、义务教育管理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内容主要包括统筹全省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师资队伍、经费、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省域内相关主体责任划分。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机制包括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省域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保障机制、协调沟通机制以及监督评估机制。从清末到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由于受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内容、实现统筹的机制及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义务教育统筹机制并未真正建立,义务教育省级统筹尚处于探索阶段。行政集权对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制约,省级政府义务教育统筹能力的有限性、方法论的滞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我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还存在包括主体权责不够明确、统筹机制和措施不够健全合理等问题。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港台地区,都十分注重义务教育的省级统筹。在实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过程中,这些国家和地区一方面简政放权,即赋予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义务教育发展的人、财、物及制度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的自主权并明确其相关责任,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法律法规、教育规划、教育经费等方面也加大支持甚至是干预力度,同时还注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也十分注重省级政府与省级以下地方政府间的协调。进一步完善省级义务教育统筹,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首先,中央政府要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在义务教育发展中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及转移支付工作,省级政府应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主体。省级政府主要负责统筹全省的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师资队伍、经费和学校的教学设施,还应承担与中央政府及各部门、省级各部门、以及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其次,必须理顺省级政府与中央各部委的关系。尽量减少因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与省级政府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政策失误,建立与教育部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常态化的协调沟通机制,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互利合作关系和地方利益的表达、协商和平衡机制,完善现行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定中央与地方在行政管理领域的职责,分别制订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法,并建立对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裁决机制。理顺省委系列的组织部,以及隶属于省政府的编制办、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委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解决好教师的编制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和义务教育校长的任免问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包括省级转移支付的问题等。第三,理顺省级政府与市、州、县的关系。义务教育省级统筹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省级政府统得过多、统得过死,按照政府治理变革的要求,适当下放权力,充分发挥地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要明晰市、州、县政府的具体责任和权力边界。市、州、县政府应该成为省级统筹机构的可靠的“信息源”,成为忠实的政策响应者和执行者,成为省级统筹机构与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的“联络员”,并作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监督员’第四,科学构建义务教育资源省级统筹的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法律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省级统筹主体的责任机制及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协商会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绩效评价及反馈机制、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
李萌[7](2011)在《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文中指出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来看,大众化进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财政经费日益紧张是这一阶段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各省于90年代末期开始陆续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此进程中,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有效激励各级政府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持续、稳定、充足的经费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内在要求。在“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下,明晰中央与省的财政责任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河南地处中原,作为我国的经济总量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与生源大省,对该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财政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其经济、社会的振兴与发展都对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在发展机遇面前明确河南省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客观认识自身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履行状况及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能真正助力中原崛起,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文章依据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思路,首先从理论视角分别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承担依据、主体博弈、成本补偿、目标矫正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对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进行了定位分析,明确了中央与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划分,理论回答了省级政府是否应该承担、应该如何承担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问题。接着通过构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履行指标体系,运用22个指标从履行能力、履行意愿、履行效果三个层面对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了客观实证,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功效系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综合履行情况基本位于全国中档,在能力薄弱、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努力程度较高。可取之处是履行意愿高涨,能够彰显其科教兴省的发展目标;履行效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财力不足的现实困扰。此外,差距也十分明显:一是高教资源紧缺,“先天不足”使得高等教育发展任务艰巨;二是财政能力薄弱,高等教育发展欠缺坚强保障;三是生均经费过低,高等教育质量面临严峻挑战。最后,针对以上不足,分别对河南省及中央政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整体来看,文章为中央与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界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河南省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建立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履行考核指标体系提供了框架及评价方法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杜安国[8](201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靠保证,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既是长远大计又是当务之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加迫切,这些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更为强烈,从而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这样的形势与认识,本文专门就高等职业教育财政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审视构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的思路与框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研究意义与本文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描述,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包括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两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的理论基础综述和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具体分析。第四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研究及其成本分担理论的综述。包括对高等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概念界定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分析。第五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的国别研究,对美、德、澳、英、日五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财政进行分析比较。第六部分为中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财政政策比较和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七部分为基于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构建的研究,首先综述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变革,并在第五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最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
黄臻[9](2010)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稳定、自由与和谐的精神基础。优先、着重发展公平与公正的教育,是国家乃至民族重大的战略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安定和谐的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性的产生根源即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公,由此而产生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现象势必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滞后国家整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为背景,以财政投入公平性与高等教育效率的正比关系为指导思想,从政府对于高校的财政投入政策入手,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定位,探析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与高等教育事业整体效率的辩证关系,为促使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趋向最大化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公平与效率基本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分析出发,比较国内外对教育投入与教育效率的研究,结合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研究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不公性对大学及教育整体效率的影响。最后,从趋向公平追求效率的角度提出具体对策。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从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入手,通过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研究,揭示高校存在的困境及政策导向的影响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指出对各教育主体高校的投入不公,势必降低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势必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稳步发展。综上所诉,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非营利性的高等教育事业,只有国家财政投入趋向公平才能促使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趋向最大化的提高;(2)为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需加大中央政府财政投入力量;加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创建趋于公平性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积极倡导财政投入公平化。
马艳芬[10](2009)在《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 ——个人教育选择视域》文中研究说明在受教育者利益被忽略的教育背景下,张扬个人利益具有实践价值;在习惯于从社会需要、集体利益视角发展教育理论的研究取向下,个人主义的视角是一种有益补充。个人教育选择是主体意愿的行动表达,是个人内在利益的外在表现。为了寻求个人欲求表达的有效途径,也为了如实展现受教育个体的教育诉求,本研究从个人需求入手,以教育选择为手段,尝试用制度的分析寻求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解决,并试图为困境的摆脱寻求研究视角上的突破。本研究通过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为人们的教育活动赋予了经济属性和特征,也使得个人教育意愿的表达与教育选择行为紧密相关。人力资本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教育活动消费属性的认知,使得教育投资属性深入人心。教育选择作为一种伴随个体教育活动始终的行为,成为人们对于教育投入与收益关系理性的计算结果,选择行为本身就表达了教育对于个体需求的实现状态。依据此思路,本研究从个体教育选择的视角展开对教师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并对于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成因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探究。第一章从研究的奠基性工作入手,对于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进行了阐释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的方向定位。第二章是研究思路的构建,提出了人力资本视域下个人教育选择的内在逻辑——效益优化。通过人力资本理论的介入,对教育及教育选择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与解读。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和服务,它还具备了经济价值和生产功能,对于个体而言,是其知识、技能、身体素养等提升的途径,并能通过货币收入的提升转换为经济收益。教育选择是一种寻求效益优化的理性抉择。效益优化作为教育选择的内在需求,它决定了教育选择的多样性、教育选择的实现路径,同时也规约了教育选择的评判方式。最终制度成为实现效益优化的有效机制。第三章是对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描述及个体教师教育选择效益的探寻。研究首先通过现状的描述对于当前个体教师教育选择意愿的状况进行呈现,并认为人们对于教师教育的选择意愿孱弱。接着又通过教师教育选择的投入与产出项目的分析,得出教师教育选择的效益具有局限性,这不仅为教师教育选择意愿的孱弱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也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第四章对于教师教育选择效益低下的成因进行了探寻与挖掘。追根溯源,教育制度的不良状态是造成教育选择效益低下的主要根源。研究主要从教育制度的变迁、教育制度的缺失、教育制度的低效三个维度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分析与探求,并认为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和高等教育投资制度的变迁、教师继续教育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的缺失、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的低效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教师教育选择效益的低下,进而呈现教师教育选择意愿的缺失。第五章是对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尝试性解困。困境的解决以提升教师教育个体选择效益为主旨。首先明确了实现教师教育个体选择的变革逻辑,核心是确保个体选择的效益和权利,主要通过利益满足、需求尊重、物质供给和制度创新得以实现。最后,基于教育制度背后隐匿的悬而未决的三组关系的明确,对教育制度的改进进行尝试性探索,明确政府为主的教师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个体与社会目标兼容的激励制度,以及确立适度倾斜的教师教育制度,是增进个人选择的制度构建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变革探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变革探略(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性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沿革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形成 |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今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一、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演变 |
二、改革开放至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革成效 |
第三章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
第一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概况 |
一、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
二、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效与不足 |
一、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
二、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
一、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要性 |
二、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用分析 |
第四章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SWOT分析 |
第一节 SWOT分析法简述 |
第二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势分析 |
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 |
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
三、队伍综合力持续上升 |
第三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劣势分析 |
一、内控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不足 |
二、信息共享程度低,管理方式缺乏科学 |
三、资产利用效益低,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
四、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督机制缺乏效力 |
第四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机会分析 |
一、大量政策支持 |
二、国内外经验借鉴 |
三、管理理念创新 |
第五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威胁分析 |
一、市场经济考验 |
二、外部环境复杂 |
第六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SWOT矩阵分析 |
一、SWOT矩阵分析 |
二、SWOT矩阵分析的现实意义 |
第五章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
第一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与思路 |
一、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 |
二、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内控体系 |
二、完善制度建设,明晰责权归属 |
三、探索共享机制,提高资产效益 |
四、借助信息技术,加强资产监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生态”和“环境”内涵辨析 |
2.1.1 概念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内涵 |
2.1.2 关系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关系 |
2.1.3 价值维度——“环境”到“生态”的意义 |
2.1.4 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审视 |
2.2 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
2.2.1 何为“生态化理念” |
2.2.2 何为“生态化” |
2.3 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
2.3.1 社会生态的内涵分析 |
2.3.2 社会生态的逻辑构成 |
2.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界说与特征 |
2.4.1 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具体界说 |
2.4.2 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表征论析 |
2.4.3 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性省思 |
3.1 有“桥”相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
3.1.1 理论适切性 |
3.1.2 实践适切性 |
3.1.3 方法适切性 |
3.2 有“值”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意义 |
3.2.1 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3.2.2 外生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好氛围 |
3.3 有“道”可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规律遵循 |
3.3.1 规律一:“立德树人律” |
3.3.2 规律二:“主体需求律” |
3.3.3 规律三:“叠加增值律” |
3.3.4 规律四:“资源配置律” |
3.3.5 规律五:“环境育人律” |
3.3.6 规律六:“顺应超越律” |
3.4 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 |
3.4.1 理论可行性 |
3.4.2 应然可行性 |
3.4.3 现实可行性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
4.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
4.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 |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的论述 |
4.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哲学思想 |
4.3 理论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4.3.1 儒家之“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人文化成” |
4.3.2 道家之“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知足知止” |
4.3.3 佛家之“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圆融无碍” |
4.4 理论镜鉴: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
4.4.1 阿伦·奈斯关于深层生态学思想 |
4.4.2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审视 |
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态势 |
5.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的有序运转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的平稳发展 |
5.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及其归因 |
5.2.1 主体生态:主体性亟需彰显 |
5.2.2 客体生态:自觉性有待提升 |
5.2.3 目标生态:统摄性尚且不够 |
5.2.4 内容生态:营养性需要充实 |
5.2.5 方法生态:艺术性尚需着力 |
5.2.6 情境生态:涵润性仍要拓展 |
5.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渊薮 |
5.3.1 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 |
5.3.2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 |
5.3.3 文化生态:多元文化交融中仍会有乱象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 |
6.1 主体生态: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 |
6.1.1 前提——明确主体性意识,筑牢“思想战线” |
6.1.2 根本——强化主体性素质,练好“打铁硬功” |
6.1.3 抓手——发挥主导性功用,做到“行为世范” |
6.2 客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 |
6.2.1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差异性需求 |
6.2.2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的主体性 |
6.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免疫力 |
6.3 目标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
6.3.1 确立统摄性的目标 |
6.3.2 确立实践性的目标 |
6.4 内容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 |
6.4.1 内容供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6.4.2 内容供给需要把握的总体思路 |
6.4.3 内容供给需要着力的具体实践 |
6.5 方法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
6.5.1 吸收中国传统教化与修身之良“术” |
6.5.2 借鉴西方国家公民道德教育之“技” |
6.5.3 创新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法” |
6.6 情境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 |
6.6.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态建构的原则 |
6.6.2 探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开发的具体路径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 |
7.1 建好经济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 |
7.1.1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
7.1.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致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7.1.3 不断改善民生利益机制,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7.1.4 融入先进思想道德元素,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7.2 建好政治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府执政氛围 |
7.2.1 根本要求:继续扩大党内民主 |
7.2.2 关键之举: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
7.2.3 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反腐倡廉 |
7.2.4 活力基因: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
7.2.5 必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7.3 建好文化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 |
7.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 |
7.3.2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
7.3.3 吸收和借鉴域外有益文化,实现洋为中用 |
7.3.4 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
7.3.5 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净化传媒氛围 |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长效机制建构 |
8.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 |
8.1.1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分析 |
8.1.2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运行 |
8.2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 |
8.2.1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分析 |
8.2.2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运行 |
8.3 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 |
8.3.1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分析 |
8.3.2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运行 |
8.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 |
8.4.1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 |
8.4.2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3)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价值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基础理论 |
2.1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概述 |
2.2 教育法制的价值系统 |
2.2.1 教育法制的实体价值 |
2.2.2 教育法制的程序价值 |
2.3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 |
2.3.1 教育立法的价值取向 |
2.3.2 教育执法的价值取向 |
2.3.3 教育司法的价值取向 |
2.4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 |
2.4.1 多元制衡原则 |
2.4.2 人权原则 |
2.4.3 合教育性原则 |
2.4.4 程序正义原则 |
第3章 我国教育法制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 |
3.1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思想的萌芽 |
3.2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思想的实践 |
3.2.1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思想的实践的起步阶段(1970—1991 年) |
3.2.2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思想的实践的提速阶段(1992—1997 年) |
3.2.3 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思想的实践的深化阶段(1998 年之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我国教育立法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2 我国教育执法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3 我国教育司法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5章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路径选择 |
5.1 坚持推进“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教育法律文化环境 |
5.2 完善教育立法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
5.3 优化教育执法机制,实现更高效率 |
5.4 健全教育司法机制,提供可靠保障 |
5.5 培养公民教育法律意识 |
5.6 建立健全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地方高校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
(二) 教师聘任制是地方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 |
(三) 教师聘任制问题是影响地方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
(四) 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关于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主要创新点 |
(四)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基本概念 |
(一) 对地方高校的内涵界定 |
(二) 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概念阐析 |
二、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 组织设计理论 |
(二)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
(四) 系统管理理论 |
三、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研究的政策依据 |
(一) 国家高校教师聘任制政策的主要演变历程及述评 |
(二) 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述评 |
第二章 对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的调查分析 |
一、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
(一) 教师队伍人才流失严重 |
(二) 引进和稳定高端教师人才成为“瓶颈” |
二、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 政府管理主导着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的各个环节 |
(二) 地方高校实施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成因探究 |
一、伦理缺陷必然带来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诸多困难 |
(一) 主体伦理取向差异是聘任制制定与实施的主要障碍 |
(二) 制度本身的伦理缺陷是聘任制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
二、办学定位不准确影响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科学施行 |
(一) 脱离实际的办学定位增大了教师聘任工作的难度 |
(二) 大学章程制定实施工作不力使得教师聘任工作难以落实 |
三、办学自主权不独立是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的根源 |
(一) 地方高校产权结构不明晰直接影响教师工作态度 |
(二) 地方高校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不利于教师聘任制全面推行 |
(三) 行政权力主导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阻碍教师聘任制实施 |
四、地方高校执行力不足影响了教师聘任制的有效实施 |
(一) “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信息机制失衡 |
(二) “近亲繁殖”、“人情因素”不利于地方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
(三) 教师管理文化的惯性思维歪曲了对教师聘任制的正确认识 |
五、缺乏市场化意识加大了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的难度 |
(一) 高等教育市场化意识不足使得教师聘任制缺乏活力 |
(二) 低市场化的分配制度无法吸引和激励地方高校教师 |
(三)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了教师聘任制的全面实施 |
(四) 不发达的人才市场难以为教师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平台 |
第四章 系统推进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对策 |
一、以“五个转变”的总思路来清除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障碍 |
(一) 教师自身观念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
(二) 教师管理方式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
(三) 教师聘任地位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转变 |
(四) 教师聘任目标从“效率至上”向“学术优先”的转变 |
(五) 教师聘任形式从“评聘合一”向“评聘分离”的转变 |
二、加强组织再造设计,提升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执行力 |
(一) 规范教师遴选机制 |
(二) 科学设置教师聘任岗位 |
(三) 规范教师聘任合同的拟定 |
(四)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五)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
(六)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
(七) 建立教师争议处理及退出安置机制 |
三、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联动的聘任制改革模式 |
(一) 强化政府宏观“管学”职能,做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工作的“掌舵人” |
(二) 增强高校自主“办学”能力,做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工作的“主导者” |
(三) 完善社会组织客观“评学”功能,做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工作的“保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论文架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架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教育 |
2.1.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必要性理论 |
2.2.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类型 |
3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历史演变 |
3.1 完全财政拨款阶段(1949—1985) |
3.2 多元化投入萌发阶段(1986—2002) |
3.3 多元化投入拓展阶段(2003—) |
4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规模的分析 |
4.1.1 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的规模分析 |
4.1.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规模分析 |
4.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式的分析 |
4.2.1 高等教育直接财政投入方式 |
4.2.2 高等教育间接财政投入方式 |
4.3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分析 |
4.3.1 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级别结构 |
4.3.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的区域结构 |
4.3.3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科研经费的资金应用结构 |
5 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借鉴 |
5.1 美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政策 |
5.2 英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政策 |
5.3 香港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政策 |
5.4 经验借鉴启示 |
6 政策建议 |
6.1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的事权和财权 |
6.2 稳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对公共属性强弱不同的高等教育进行区别投入 |
6.3 积极变革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政策体系 |
6.4 快速推进高等教育间接财政投入方式多样性的建设 |
6.5 加快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步伐 |
6.6 尽快建立高校高等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2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2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治理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教育公平理论 |
2.2.4 统筹学的相关理论 |
2.3 影响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因素 |
2.3.1 教育行政体制 |
2.3.2 义务教育管理的纵向结构 |
2.3.3 义务教育管理的横向结构 |
2.4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2.4.1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目标 |
2.4.2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基本原则 |
2.5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主体、内容及机制 |
2.5.1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主体 |
2.5.2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内容 |
2.5.3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机制 |
3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历史渊源 |
3.1 清末义务教育省级管理考察 |
3.1.1 清末义务教育的萌芽阶段 |
3.1.2 清末义务教育管理的主体、内容及机制 |
3.1.3 清末义务教育省级管理的特征 |
3.2 民国义务教育省级管理考察 |
3.2.1 民国义务教育的推进阶段 |
3.2.2 民国义务教育管理的主体、内容及机制 |
3.2.3 民国义务教育省级管理的特征 |
3.3 新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管理考察 |
3.3.1 1949-1976年义务教育省级管理的探索发展阶段 |
3.3.2 1977-1985年义务教育省级管理从发展到普及的过渡阶段 |
3.3.3 1986-2005年义务教育省级管理的全面普及阶段 |
3.4 新中国义务教育从省级管理到省级统筹 |
4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现状分析 |
4.1 加强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总体格局正在形成 |
4.2 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
4.3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机制构建初见成效 |
4.4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环境不断改善 |
4.5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省级统筹得到重视 |
4.6 教师队伍建设省级统筹明显加强 |
4.7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应对了有关热点难点问题 |
4.8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区域差异缩小 |
5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5.1 义务教育省级政府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义务教育省级政府统筹责权不够明晰 |
5.1.2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机制不够完善 |
5.1.3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省级统筹差异性大 |
5.1.4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省级统筹力不足 |
5.1.5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省级统筹需加强 |
5.2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的归因分析 |
5.2.1 我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还处于探索阶段 |
5.2.2 行政集权对义务教育省级统筹有一定制约 |
5.2.3 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统筹能力有限 |
5.2.4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方法论滞后 |
5.2.5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 |
6 部分国家与地区义务教育省(州)统筹的主体、内容及策略 |
6.1 美国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1.1 美国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和内容 |
6.1.2 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及师资统筹的策略 |
6.2 法国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2.1 法国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和内容 |
6.2.2 法国义务教育经费及师资统筹的策略 |
6.3 德国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3.1 德国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和内容 |
6.3.2 德国义务教育经费及师资统筹的策略 |
6.4 芬兰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4.1 芬兰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和内容 |
6.4.2 芬兰义务教育经费及师资统筹的策略 |
6.5 印度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5.1 印度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和内容 |
6.5.2 印度义务教育经费及师资统筹的策略 |
6.6 港台地区义务教育统筹的主体、内容及策略 |
6.6.1 香港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6.2 台湾义务教育统筹分析 |
6.7 部分国家与地区义务教育省(州)统筹的共性特点 |
7 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对策建议 |
7.1 科学界定义务教育省级统筹主体的权责 |
7.2 理顺义务教育各相关部门的关系 |
7.3 扩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的权力 |
7.4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机制 |
7.4.1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法律保障机制 |
7.4.2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省级统筹主体的责任机制 |
7.4.3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问责机制 |
7.4.4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协商会商机制 |
7.4.5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的专家咨询机制 |
7.4.6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监督机制 |
7.4.7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省级统筹绩效的评价及反馈机制 |
7.5 提升义务教育省级统筹主体的统筹素质 |
7.6 学习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有效做法和经验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访谈提纲(一) |
附录2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访谈提纲(二) |
附录3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访谈提纲(三) |
附录4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访谈提纲(四) |
附录5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访谈提纲(五) |
附录6 《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访谈提纲(六) |
附录7 义务教育省级统筹调查问卷(校长卷)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大众化背景的时代要求 |
1.1.2 中原崛起的内在呼唤 |
1.1.3 高教投入体制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 |
1.2.2 关于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研究 |
1.2.3 以省为例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相关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创新点 |
第二章 大众化进程中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等教育 |
2.1.2 财政责任 |
2.1.3 高等教育财政责任 |
2.2 大众化进程中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理论依据 |
2.2.1 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承担依据 |
2.2.2 财政分权理论——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主体博弈 |
2.2.3 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成本补偿 |
2.2.4 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目标矫正 |
2.3 大众化进程中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定位分析 |
2.3.1 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定位的原则 |
2.3.2 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定位的具体内容 |
2.3.3 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定位的实现路径 |
第三章 河南省履行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评价指标和现状分析 |
3.1 履行现状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履行现状研究框架的确定 |
3.1.2 履行现状研究的指标选取 |
3.2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履行能力现状 |
3.2.1 河南省高等教育基础 |
3.2.2 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 |
3.2.3 河南省财政支持能力 |
3.3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履行意愿现状 |
3.3.1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收支规模 |
3.3.2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收支层次 |
3.3.3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收支类别 |
3.4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履行效果现状 |
3.4.1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充足情况 |
3.4.2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履行效率 |
3.4.3 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发展潜力 |
第四章 河南省履行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综合评价 |
4.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功效系数法 |
4.1.1 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及模型 |
4.1.2 功效系数法的标准值的确定 |
4.1.3 功效系数法的分析评价步骤 |
4.1.4 功效系数法的得分评价标准 |
4.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AHP 法(层次分析法) |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4.3 河南省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履行情况综合得分计算 |
4.3.1 原始数据的收集与计算 |
4.3.2 数据的无量纲化 |
4.3.3 权重值的确定 |
4.3.4 各指标层得分 |
4.4 得分情况评价 |
4.4.1 要素层得分评价 |
4.4.2 准则层得分评价 |
4.4.3 综合得分评价 |
4.5 履行情况总评 |
4.5.1 意愿高涨,彰显了科教兴省的发展目标 |
4.5.2 履行高效,弥补了财力不足的现实困扰 |
4.5.3 高教资源紧缺,“先天不足”使得高等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
4.5.4 财政能力薄弱,高等教育发展欠缺坚强保障 |
4.5.5 生均经费过低,高等教育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
第五章 河南省履行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政策建议 |
5.1 对河南省政府的政策建议 |
5.1.1 新建与提升并重,改善高等教育基础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
5.1.2 经济提速与产业调整并重,提升高等教育的财政保障能力 |
5.1.3 开源与效率并重,促进高等教育效果提升 |
5.2 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建议 |
5.2.1 适度倾斜,提升河南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 |
5.2.2 经济协调,加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的经济支撑 |
5.2.3 注重公平,加大河南高等教育资金的转移力度 |
5.2.4 科学评价,制定高努力程度省份的激励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教育财政 |
三、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第五节 论文可能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一、理论创新 |
二、政策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 |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一、二战前的高等职业教育 |
二、二战后的高等职业教育 |
第二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高职教育时期(1949年—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职教育时期(1978年—)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19世纪40年代) |
二、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 |
三、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20世纪70年代) |
四、新增长理论与经济附加值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 |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研究及成本分担理论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分析 |
一、基础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经济属性比较 |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品公共性强弱的时代表现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 |
一、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 |
二、高等职业教育成本 |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在中国 |
三、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之国别研究 |
第一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特征 |
第二节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特征 |
第三节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特征 |
第四节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一、英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二、英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特征 |
第五节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财政 |
二、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特征 |
第六节 以上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综合比较 |
第七节 以上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的借鉴分析 |
第六章 财政视角:中等职业、高等职业与本科教育比较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财政政策比较 |
一、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现状 |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比较 |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财政政策比较 |
第二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构建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变革 |
第二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基本框架构建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考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动态 |
1.2.2 国内高等教育效率研究动态 |
1.2.3 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动态 |
1.2.4 国外高等教育效率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与效率的理论分析及现实分析 |
2.1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论认识 |
2.2 高等教育投入公平性与效率的现实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与高等教育效率的现状分析 |
3.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 |
3.2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资金的构成现状及问题 |
3.3 我国财政“新策”对高校财政的影响 |
3.3.1 财政政策对高校“收”的影响 |
3.3.2 财政政策对高校“支”的影响 |
3.4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公的表现及对高等教育整体效率的影响 |
3.4.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公表现 |
3.4.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公对效率产生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效率的衡量 |
4.1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及其形势分析 |
4.2 我国高等教育效率的衡量尺度 |
第五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
5.2.2 创建趋于公平性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
5.2.3 加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 ——个人教育选择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 教师教育备受关注,改革实践如火如荼 |
(二) 主体地位受到漠视,利益机制有待开发 |
(三) 拓宽研究视角,转换思维模式 |
二、研究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 多学科视野中的教师教育改革 |
(二) 教师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 |
(二) 访谈法 |
(三) 方法论个人主义 |
五、论文新意 |
(一) 理论视角的转换 |
(二) 方法论的转换 |
(三) 观点上的突破 |
第一章 概念解读和理论界说 |
一、概念解读 |
(一) 教师教育 |
(二) 制度 |
(三) 教育制度 |
(四) 个人教育选择 |
二、理论界说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二) 产权理论 |
第二章 个人教育选择的实现逻辑 |
一、人力资本理论下的个人教育选择 |
(一)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 |
(二) 人力资本理论与个人教育选择 |
二、个人教育选择的逻辑思路——效益优化的理性抉择 |
(一) 何谓“效益优化” |
(二) 如何实现效益优化 |
(三) 效益优化实现的基础 |
三、个人教育选择的内在取向——选择效益的优化 |
(一) 效益优化的全面性决定了选择的多样性 |
(二) 效益优化决定教育选择的实现方式 |
(三) 效益优化规约教育选择的评判方式 |
四、个人教育选择的实现路径——教育制度规引 |
(一) 教育制度的预期功能 |
(二) 教育制度的激励功能 |
(三) 教育制度的宽容功能 |
(四) 教育制度的妥协功能 |
第三章 个人选择意愿缺失:教师教育发展之困境 |
一、考察:教师教育选择意愿孱弱 |
(一) 职前教师教育选择意愿不足 |
(二) 教师在职培训选择意愿缺失 |
二、考核:教师教育选择的投入与收益 |
(一) 职前教师教育的投入 |
(二) 职前教师教育的收益 |
(三) 教师职后教育的投入 |
(四) 教师职后教育的收益 |
三、考证:个人教师教育选择的效益局限 |
(一) 教师教育的投入状况:自主承担与不堪重负 |
(二) 教师教育回报有限:有限收益与就业风险 |
第四章 个人教育选择与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归因 |
一、教育制度变迁与个人教师教育选择困境 |
(一) 教育制度变迁素描 |
(二) 师范教育收费制度的变迁加重教师教育投入负担 |
(三) 高等教育投资制度的变迁与师范院校的“失落” |
二、教育制度缺失与个人教师教育选择意愿不足 |
(一) 教育制度缺失素描 |
(二) 教师继续教育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个体利益弱化 |
(三) 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的缺失抑制个体选择意愿 |
三、教育制度的低效与个人教师教育选择意愿缺失 |
(一) 教育制度低效素描 |
(二) 教师资格制度的低效降低教师教育选择收益 |
(三) 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的低效模糊教育选择的投入责任 |
第五章 寻解:基于效益优化的制度变革 |
一、教师教育的变革逻辑 |
(一) 以教育需求为指引 |
(二) 以物质积累为基础 |
(三) 以利益调整为核心 |
(四)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
二、增进个人选择的教育制度构建 |
(一) 明确政府为主的教师教育投入机制 |
(二) 确立与教师教育地位相符的适度倾斜的教育制度 |
(三) 实现个体与社会目标兼容的激励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在校师范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在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在校师范生访谈记录1 |
附录四 在校师范生访谈记录2 |
附录五 教师访谈记录1 |
附录六 教师访谈记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变革探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 廖金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2]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D]. 陈方芳. 湖南大学, 2019(07)
- [3]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D]. 耿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5)
- [4]辽宁省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石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0)
- [5]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优化研究[D]. 刘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01)
- [6]中国义务教育省级统筹问题研究[D]. 黄俭. 武汉大学, 2015(07)
- [7]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D]. 李萌.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6)
- [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 杜安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12)
- [9]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的研究[D]. 黄臻. 湘潭大学, 2010(06)
- [10]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 ——个人教育选择视域[D]. 马艳芬.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