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迩睿,武涛,李瑞萍,李志革,张宝平[1](2020)在《基于锥形束CT分析上前牙区多生牙的三维解剖形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多生牙解剖形态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为口腔多学科治疗与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4月在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经锥形束CT(CBCT)确诊为上颌前部多生牙的237例患者的309颗多生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7例,女性50例,年龄6~47岁(平均20岁)。通过CBCT三维重建影像并使用扫描软件自带长度测量工具,分析测量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数目、形态、大小、三维空间位置、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对邻牙及其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生牙多埋伏于颌骨腭侧及牙弓内,其中1颗占71.4%,2颗占27.5%,3颗占1.1%。11与21牙位间占89.5%,其他部位占11.5%。位于腭侧占87.5%,唇侧占4.5%(n=14),唇腭弓内占8.0%(n=25)。圆锥形占79.3%,结节形占9.8%,侧切牙形占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占77.4%,正位占17.0%,其他横向埋伏占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Ⅰ类、Ⅱ类、Ⅲ类骨壁描述分别占83.1%、5.6%、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邻近恒牙或恒牙胚接触占86.7%,与邻近恒牙或恒牙胚距离≥1 mm的占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长度为11.92±2.84 mm,最大冠周径为6.06±2.15 mm。就诊年龄与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临床分型的相关(P<0.05),性别方面以男性较为多见(P<0.05)。结论上前牙区多生牙解剖形态以及空间位置相对恒定,CBCT能清晰显示多生牙与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为早诊断、开展早期口腔临床干预提供实验测量的数据。
许凌[2](2020)在《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口腔科接收的78例门诊X线检查确定上颌前部有埋伏牙的患者,采用CBCT进行术前定位诊断,确定埋伏牙的具体位置。结果 78例患者中上颌前部埋伏牙牙数为97枚。其中56例(71.79%)患者含一枚埋伏牙,14例(17.95%)患者含2枚埋伏牙,8例(10.26%)患者含3枚埋伏牙。上颌中切牙38枚,上颌侧切牙9枚,上颌尖牙50枚。结论 CBCT三维重建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术前定位诊断中能准确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萌出方向及与邻牙和周围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周航天[3](2020)在《儿童正中多生牙的三维空间位置和生长方向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正中多生牙在儿童口腔中十分常见,其较为隐蔽。正中多生牙的发病原因在学界仍没有定论,其多发生于患儿牙列更替、牙弓发育的阶段,往往会对患儿前牙牙列的美观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正中多生牙进行及早的正确诊治是十分必要的。CBCT技术相比其他口腔二维摄影可以从三维视角检查口腔,更有利于排除影像上的干扰因素,直观地诊断位置隐蔽的多生牙,且对于正确拟定手术计划和术后维护的设计也有很大帮助。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了多名患有正中多生牙的儿童的锥形束CT(Cone Bea 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资料进行多角度观测,分析不同层面的位置和生长方向与正中多生牙并发症的相关性,并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正中多生牙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治方法等进行了讨论。研究方法收集于2014年6月至2020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患有正中多生牙的儿童CBCT影像资料,根据患儿口腔及全身情况、家族史、影像情况等对所收集的CBCT资料进行筛选,筛选完成后对所有CBCT资料分别在冠状面、矢状面、横截面下对其正中多生牙的位置、生长方向等进行分类记录,并记录每颗正中多生牙相应造成的并发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22.0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研究结果106例患儿共计150颗正中多生牙,年龄4-11岁。其中78颗出现并发症状。统计中正中多生牙大多埋伏于两恒中切牙近中面之间、牙弓偏腭侧,生长方向上正向、腭侧向、鼻侧向都有分布,形态以锥形为主。所有统计病例中有78颗多生牙出现并发症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两恒中切牙之间的间隙增宽。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正中多生牙在冠状面、矢状面、横截面的位置与形成并发症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1、0.030、<0.001)。而正中多生牙的生长方向与并发症并没有显示相关性。研究结论正中多生牙的位置与正中多生牙的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通过CBCT早期确定正中多生牙的位置对于确定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若判断多生牙位置将会对前牙发育造成影响,建议及早行外科多生牙拔除手术治疗并辅以术后的进一步修复;若多生牙的位置对邻牙发育的干扰轻微,或手术可能造成患儿的较大创伤,则不应盲目手术,而应适当调整手术时机,或持续观察,保守治疗。CBCT的使用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及早确诊正中多生牙的情况,减少对患儿恒中切牙发育造成的影响。但考虑到儿童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使用时需谨慎考虑,确保照射结果能够对诊疗过程起到积极作用。
阚诗怡[4](2020)在《唇腭裂易感性位点与非综合征型多生牙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生牙是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常伴有埋伏牙、错牙合畸形、牙列拥挤等并发症,给口腔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根据是否与综合征相关,可分为综合征型多生牙和非综合征型多生牙。唇腭裂是亚洲人易患的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缺陷疾病,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伴发的临床表现其中一项即为多生牙。非综合征型多生牙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决定因素。本课题组之前开展的首个汉族中国人群大样本GWAS中,对4个既往报道的染色体区域1q32.2,10q25.3,17p13.1,和20q12,及一个新发现的区域16p13.3进行了探究,确定了5个SNP(rs2235371、rs7078160、rs8049367、rs4791774和rs13041247)与中国人群NSCL/P易感性相关。鉴于中国汉族人群中NSCL/P相关多态性位点与多生牙发病风险相关的研究尚空白,本研究选择这5个NSCL/P易感SNPs,在163例非综合征型多生牙病例和326例对照中探讨这些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多生牙及其临床亚型发病风险的关系,并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这5个SNP与NSST总体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结果证实其中两个位点:rs4791774(A>G)和rs13041247(T>C)与NSST风险相关(P<0.05)。在临床亚型研究中对多生牙发生牙数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rs4791774和rs13041247与单颗多生牙发病风险相关。其中,相加模型、显性模型和杂合子模型结果表明rs4791774的G等位基因对于单颗多生牙发病风险起到了保护性的作用(相加模型:P=0.010,OR=0.60,95%CI:0.41-0.88;显性模型:P=0.009,OR=0.56,95%CI:0.36-0.87;杂合子模型:P=0.015,OR=0.57,95%CI:0.37-0.90),与A等位基因相比,G等位基因降低了中国人群发病风险,约39%(P=0.010,OR=0.61,95%CI:0.42-0.89)。相加模型结果表明rs13041247(T>C)与单颗多生牙患病风险增加相关(P=0.040,OR=1.33,95%CI:1.01-1.76),rs13041247 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可增加单颗多生牙发病风险至1.82倍(P=0.034,OR=1.82,95%CI:1.05-3.15),C等位基因显着增加中国人群35%的单颗多生牙发病风险(P=0.035,OR=1.35,95%CI:1.02-1.79)。多生牙发生牙位的临床亚型分层分析结果表明rs4791774(A>G)与仅上颌多生牙的罹患风险相关(P=0.010)。相加模型、显性模型以及杂合子模型数据结果表明rs4791774的G等位基因在仅上颌多生牙发病中起到了保护性作用(相加模型:P=0.010,OR=0.60,95%CI:0.41-0.89;显性模型:P=0.016,OR=0.59,95%CI:0.39-0.91;杂合子模型:P=0.035,OR=0.62,95%CI:0.40-0.97),等位基因比较结果的显示,携带rs4791774 AG基因型的患者较AA基因型者仅上颌多生牙发病风险降低(P=0.012,OR=0.62,95%CI:0.42-0.90)。多生牙所在牙列的分层分析结果表明rs4791774的G等位基因在恒牙列多生牙发病中起到了保护性作用(显性模型:P=0.005,OR=0.53,95%CI:0.34-0.83;等位基因比较:P=0.004,OR=0.57,95%CI:0.39-0.83)。在110例有CBCT信息的患者中对多生牙与正常牙列的相对位置进行临床分型,结果显示rs13041247的C等位基因可能与发生在正常牙列腭侧的多生牙患病风险增加相关(等位基因比较:P=0.0001,OR=3.32,95%CI:2.45-4.49)。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s4791774的G等位基因可以改变与Myc_disc7间的亲和力,进而参与牙齿发育;rs13041247的C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影响与NF-E2和Nrf-2间亲和力调控细胞过程,如凋亡、增殖等。而对rs13041247相关基因MAFB功能通路分析结果也提示其在HOX基因分化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咽弓和上颌发育的过程。
于美清,张扬,张旭东,董福生,刘丽瑾,杨新光,武利孔[5](2020)在《锥形束CT对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9月来本院就诊上颌骨内埋伏牙儿童患者263例行锥形束CT扫描,获取牙体表面三维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图像和任意曲面体层图像,从多个角度显示埋伏牙的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唇腭侧位置及与邻牙位置的关系。结果 263例患儿312颗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252颗位于腭侧,50颗位于唇侧,10颗位于牙槽骨中部;牙冠正向生长77颗,牙冠倒置生长154颗,牙冠横向生长81颗。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诊断与术中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结论锥形束CT是精确定位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有效方法,可直接、准确地反映埋伏多生牙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彭兆伟,钟天航,韩剑丽,贺全,孔杰,邝亦元[6](2020)在《173例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173例儿童的211颗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年龄儿童多生牙对上中切牙位置的影响以及多生牙伴发含牙囊肿的差别,探讨拔除儿童多生牙的适合时机。方法收集173例连续病例的211颗多生牙,对其形态,方向,位置等进行分类;将患儿分为6岁以下组和6岁及以上两组,对比多生牙对患儿上中切牙位置的影响并行统计学分析。将211颗多生牙按年龄分为6岁以下、6~8岁以及8岁以上三组,对患儿多生牙含牙囊肿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岁以上组患者中切牙位置改变的发生率要明显多于6岁以下组患者(P <0.05);多生牙含牙囊肿的发生率在3个年龄组中明显不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含牙囊肿的发生率也上升(P <0.05)。结论乳牙列埋伏多生牙尽量观察,混合牙列埋伏多生牙若影响恒牙的发育、萌出及排列,在不损伤恒牙的情况下,应尽早拔除,若对恒牙没有影响,可等恒牙根发育完成后再考虑拔除。
于婷婷,咏梅,王新艳[7](2019)在《儿童上颌前部多生牙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前部多生牙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诊断及多生牙的拔除。方法:收集345名病人,总计463颗多生牙,采集病人基本信息,通过CBCT分析多生牙的数目、形态、萌出状态及对邻牙的影响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显示上颌前部多生牙多位于腭侧及牙弓内,多埋伏于颌骨内,埋伏多生牙以倒置多见;(2)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就诊年龄与位于颌骨内的深度有显着相关性(P<0.001,Cramer V=0.3579);(3)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发生对邻牙及牙列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多生牙诊治有重要意义。
洪虓,刘亮,徐锦程[8](2018)在《口腔全景片联合锥形束CT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口腔全景片联合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诊断及定位中的协同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51例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218岁。患者均行口腔全景片检查发现埋伏多生牙,再行CBCT定位多生牙;根据口腔全景片及CBCT制定手术方案,并按照预定方案实施多生牙拔除术。以手术为金标准,评价口腔全景片联合CBCT对多生牙诊断及定位的准确率。结果本组51例患儿术前口腔全景片联合CBCT对多生牙检出数目以及定位均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其中42例多生牙位于腭侧者采用腭侧入路手术切口,8例位于唇侧者采用唇侧入路手术切口,1例位于领骨中央者采用唇腭侧联合入路手术切口,51例均顺利拔除多生牙。患者术后伤口均达到一期愈合。随访13个月,局部伤口瘢痕均较轻,并软化。结论口腔全景片能帮助发现埋伏多生牙,CBCT能清晰显示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根据口腔全景片及CBCT制定精准手术方案,减少手术创伤,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沈燕,石羽,周建国,沈海平[9](2018)在《178例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的临床分级》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儿童埋伏多生牙(embedded and multiple teeth in children,EMTC)的拔除难度及方法。方法:对178例250颗EMTC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检查,根据埋伏多生牙与恒牙的相邻关系分为3型。Ⅰ型为多生牙位于恒牙的冠端,Ⅱ型为多生牙位于恒牙的体部,Ⅲ型为多生牙位于恒牙的根端。根据埋伏多生牙牙体形态分为2类。A类,与牙冠-根中轴形成的畸形角度<90°,牙体直形畸形;B类,与牙冠-根中轴形成的畸形角度>90°,牙体钩形畸形。根据各型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畸形分类、恒牙的发育状态、拔除难度,选择时机拔除。结果:拔除难度Ⅰ-Ⅱ级为Ⅰ型、Ⅱ型的A类l76颗,在相邻恒牙尚未完全发育时,作即刻拔除。拔除难度Ⅲ级为Ⅱ型A类12颗、Ⅲ型B类62颗,在相邻恒牙基本发育后,作延期拔除。本组EMTC均完全拔除,无相邻恒牙损伤。结论 :根据EMTC的临床位置分型、牙冠-根畸形的临床分类预测拔牙的手术难度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刘晓华,王恩博[10](2018)在《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定位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儿童埋伏多生牙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常导致错畸形,并可伴发囊肿等破坏性病损,临床中多需尽早拔除。在拔除术中,埋伏多生牙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在精确的定位引导下可以正确地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少牙槽外科的手术创伤。近十几年来,在口腔牙槽外科诊疗中,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可以说是最先进、精准的影像学技术。目前,CBCT是理想的判定埋伏牙位置的技术手段,其提供的三维图像可在不同的轴向观察埋伏牙及其与邻牙的关系,并判断埋伏牙唇腭侧骨板的距离。当前,CBCT在口腔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CBCT在儿童埋伏多生牙定位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二、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锥形束CT分析上前牙区多生牙的三维解剖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CBCT扫描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多生牙数目、形态以及方向分布特点 |
2.2 多生牙大小与恒牙唇舌向的位置关系 |
2.3 多生牙与邻牙的接触关系、唇腭侧骨壁厚度分析 |
3 讨论 |
(2)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儿童正中多生牙的三维空间位置和生长方向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采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影像学资料纳入标准 |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材料 |
2.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2.2 实验软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术前临床数据的获取 |
2.3.2 术前影像学检查 |
2.3.3 位置分类原则 |
2.3.4 生长方向分类原则 |
2.3.5 形态分类原则 |
2.3.6 并发症分类原则 |
2.4 数据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位置分组下各类并发症数量及比例 |
3.2 不同生长方向下各类并发症数量及比例 |
3.3 各分组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儿童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点 |
4.1.1 正中多生牙概述 |
4.1.2 正中多生牙的位置 |
4.1.3 正中多生牙的生长方向 |
4.1.4 正中多生牙的形态 |
4.1.5 正中多生牙的病因学分析 |
4.1.6 正中多生牙的并发症 |
4.1.7 正中多生牙的诊断 |
4.1.8 正中多生牙的手术治疗 |
4.2 CBCT在正中多生牙诊治的应用 |
4.2.1 CBCT技术概述 |
4.2.2 CBCT的应用选择 |
4.2.3 CBCT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的应用 |
4.3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CBCT技术在口腔疾病诊治的应用进展 |
1 CBCT技术概述 |
2 CBCT的优势应用 |
2.2 CBCT在口腔外科诊治上的应用 |
2.3 CBCT在正畸诊治上的应用 |
2.4 CBCT在颞下颌关节诊治上的应用 |
2.5 CB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治上的应用 |
2.6 CBCT在检查中的额外辅助诊断功能 |
3 CBCT现有的局限性 |
4 CBCT的功能发展 |
5 结语 |
6 参考文献 |
(4)唇腭裂易感性位点与非综合征型多生牙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缩写词表(按首字母排序)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多生牙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文章PDF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锥形束CT对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BCT扫描及重建 |
2 结果 |
3 讨论 |
(6)173例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埋伏多生牙分类 |
3.埋伏多生牙对上中切牙位置影响的判别 |
4.埋伏多生牙伴发含牙囊肿的判别 |
5.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病例资料 |
2.多生牙的临床分类 |
3.多生牙对中切牙位置的影响 |
4.埋伏多生牙伴发含牙囊肿情况 |
讨论 |
(7)儿童上颌前部多生牙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CBCT |
1.3.2 测量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1.1 上颌前部多生牙发生的颗数 |
2.1.2 上颌前部多生牙形状 |
2.1.3 上颌前部多生牙好发区域 |
2.1.4 上颌前部多生牙在矢状面位置 |
2.1.5 上颌前部多生牙萌出状态 |
2.2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就诊年龄与位于颌骨内深度的相关性 |
2.3 上颌前部多生牙对邻牙的影响 |
3 讨论 |
(9)178例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的临床分级(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埋伏多生牙分类 |
1.2.1 位置关系分型 |
1.2.2 牙体形态分类 |
1.3 方法 |
1.3.1 临床手术路径的选择 |
1.3.2 临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
1.4 疗效评估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分级与定位的关系 |
3.2 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分级与埋伏多生牙牙位的关系 |
3.3 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分级与埋伏多生牙牙体的关系 |
3.4 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分级设置 |
3.5 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分级与拔除时机的关系 |
(10)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定位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多生牙的临床表现 |
2???多生牙埋伏位置的分型 |
3???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手术入路 |
4???多生牙的影像学定位 |
4.1???传统的影像学定位 |
4.2 CBCT的影像学定位 |
5 CBCT定位效果的临床评价 |
6??小结 |
四、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锥形束CT分析上前牙区多生牙的三维解剖形态[J]. 王迩睿,武涛,李瑞萍,李志革,张宝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04)
- [2]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 许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9)
- [3]儿童正中多生牙的三维空间位置和生长方向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D]. 周航天.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4]唇腭裂易感性位点与非综合征型多生牙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 阚诗怡.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5]锥形束CT对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的研究[J]. 于美清,张扬,张旭东,董福生,刘丽瑾,杨新光,武利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1)
- [6]173例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研究[J]. 彭兆伟,钟天航,韩剑丽,贺全,孔杰,邝亦元. 北京口腔医学, 2020(01)
- [7]儿童上颌前部多生牙的相关研究[J]. 于婷婷,咏梅,王新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06)
- [8]口腔全景片联合锥形束CT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手术中的应用[J]. 洪虓,刘亮,徐锦程.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06)
- [9]178例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的临床分级[J]. 沈燕,石羽,周建国,沈海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03)
- [10]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定位的应用进展[J]. 刘晓华,王恩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