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驱虫剂对人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斑鸠菊驱虫剂对人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一、驱虫斑鸠菊对人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热沙拉提·依孜则[1](2020)在《复方驱虫斑鸠菊对氢醌脱色致小鼠白癜风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复方驱虫斑鸠菊对皮肤外涂氢醌建立脱色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复方驱虫斑鸠菊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实验支持。方法:采用氢醌软膏外涂皮肤复制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C57BL/6小鼠,SPF级,128只,雌雄各半,用2.5%氢醌软膏外涂皮肤连续造模20天,造模动物皮肤均出现白斑,根据随机数字表按皮肤白斑大小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中、高剂量组,16只/组,雌雄各半;按20mL/kg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媒,其它各组给予相应药液,每日1次,连续30天。隔天肉眼观察毛发脱色及脱色面积,拍照并进行毛发脱色评估,治疗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酪氨酸酶(TYR)、丙二醛(CHE)、胆碱脂酶(MDA)含量,取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对含黑色素的毛囊进行计数。结果:1)照片评分: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招聘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照片评分高于自然恢复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评分低于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照片评分高于复方驱虫斑鸠菊低、中剂量组;2)有黑色素的毛囊数所占比例:模型组对照、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中、高剂量组有黑色素的毛囊数所占比例小于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有黑色素的毛囊数所占比例大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DA: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MDA值低于模型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MDA值高于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YR值:空白对照组、白癜风胶囊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TYR值大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脾脏系数: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雄性小鼠脾脏系数小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脾脏系数小于自然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雌性小鼠脾脏系数大于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雌性小鼠脾脏系数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胸腺系数:雄性和雌性小鼠胸腺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驱虫斑鸠菊能够促进TYR含量增加,降低CHE、MDA水平,促进有活性的黑素细胞增生,从而促进黑素的生成,毛发脱色评分也明显降低,对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可能与白癜风胶囊有同样的治疗作用。

刘宗洋,昝珂,吴霞,过立农,马双成,郑健,陈筱清[2](2020)在《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维药驱虫斑鸠菊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是维吾尔族常用药材,主产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等地。由于其对于白癜风等皮肤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驱虫斑鸠菊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及其二聚体、黄酮、甾体等类成分。由于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化学成分,倍半萜类成分主要为榄香烷型,该类型倍半萜在菊科其他属中较为少见;并且大多数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在8位上连接有较为少见的2-(羟甲基)丙烯酰基。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也有报道。本文对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苏银妹[3](2019)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5名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I组、对照II组,各组例数为35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对照I组予单纯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II组予单纯火针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在治疗过程中的第4、8、12周记录患者白斑面积并对其白斑复色程度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进行评价。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90天后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有5例脱落病例,实际完成病例为100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I组33例,对照II组33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根据白斑面积大小的变化,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4.11%,对照I组为27.27%,对照II组为33.33%,三组间疗效进行两两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58%,对照I组为39.39%,对照II组为45.4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I组、对照II组比较,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I组为60.60%,对照II为66.66%,各组间总有效率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8周治疗后结果一致。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且各组内前后对比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I组、对照II组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比较: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的DLQI评分均下降,且各组内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I组、对照II组比较,DLQI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对比,D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其在改善患者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味及单纯火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王加利[4](2018)在《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驱虫斑鸠菊为菊科斑鸠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L.)Willd.的成熟果实,是维吾尔族常用药。具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提高黑色素合成能力、抗肿瘤、调节免疫及补充微量元素等功能,主治白癜风、湿寒性炎肿和肠道寄生虫。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驱虫斑鸠菊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临床应用展开,而对于其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对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酪氨酸酶激活、抗氧化及抗肿瘤三个方面的活性评价,结果发现异鼠李素和木犀草素能显着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但异鼠李素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通过提取分离技术与液质联用技术对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药理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旨在为驱虫斑鸠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对驱虫斑鸠菊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进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同时,运用UPLC-LTQ-Orbitrap-MS/MS技术分析总结黄酮和咖啡酰基奎宁酸这两类多酚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并将此规律应用到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快速识别。2.驱虫斑鸠菊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建立同时测定驱虫斑鸠菊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HPLC法。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nm,流速1.0mL·min-1,柱温25℃。3.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药理活性评价: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考察驱虫斑鸠菊中7个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运用DPPH法评价驱虫斑鸠菊中9个多酚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运用CCK-8法筛选驱虫斑鸠菊中9个多酚类化合物对人胰腺癌(PANC-1)和结直肠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4.异鼠李素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应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PANC-1细胞凋亡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ANC-1细胞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及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qRT-PCR试验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的水平;并通过划痕实验检测PANC-1细胞迁移能力。结果:1.从驱虫斑鸠菊的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7个黄酮,4个酚酸,2个吲哚类生物碱及1个甾醇类化合物。单体成分为:N-乙酰基吲哚-3-甲醛(1)、1-乙基吲哚-3-甲酸(2)、豆甾醇(3)、圣草酚(4)、芹菜素(5)、紫铆查尔酮(6)、紫铆素(7)、异鼠李素(8)、硫黄菊素(9)、木犀草素(10)、咖啡酸(11)、原儿茶酸(12)、3,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3)、3,4-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4)。其中,化合物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生物碱类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通过UPLC-LTQ-Orbitrap-MS/MS技术,从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3个多酚类成分,其中包括13个酚酸类和30个黄酮类,且有26个单体成分为首次在该植物中报道。2.通过考察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检测波长及流动相比列,首次建立了一种HPLC法同时测定驱虫斑鸠菊中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的进样量分别在13.44~107.52、30.24~241.92、9.60~76.80、6.25~49.97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8、0.9999、0.9991、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9.70%~100.56%,RSD小于2.0%。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为评价驱虫斑鸠菊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3.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结果表明,从驱虫斑鸠菊中分离的7个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均没有激活作用,反而对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提示这7个黄酮类化合并不能通过激活酪氨酸酶活性来促进黑素合成。DPPH法实验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中9种多酚类化合抗氧化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其中3,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4-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及紫铆查耳酮的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抗坏血酸(VC),且以两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活性最强,这种差异与它们本身的结构有关。CCK-8法实验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中9个多酚类化合物,仅有异鼠李素和木犀草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且半数抑制浓度分为19.6 μM和18.1 μM。4.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异鼠李素对PANC-1细胞核形态没有影响,但能显着抑制PANC-1细胞的早期凋亡,且对晚期凋亡有微弱的促进作用。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异鼠李素可显着诱导PANC-1细胞发生S期阻滞,其主要通过激活Cyclin E-CDK2复合物的活性并下调CyclinA蛋白的表达来抑制PANC-1细胞S期进展。同时,异鼠李素可以从转录水平下调Cyclin A蛋白的表达,但并不能从转录水平调控Cyclin E、CDK2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表明,异鼠李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抑制MEK蛋白的磷酸化,但对ERK蛋白的磷酸化仅有微弱的抑制活性。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异鼠李素可显着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且在高浓度时,几乎完全抑制其迁移活性。结论:通过对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与分析,建立了该植物中多酚类成分快速识别的方法,为驱虫斑鸠菊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指标成分的选择,建立了驱虫斑鸠菊药材含量测定的方法,为驱虫斑鸠菊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驱虫斑鸠菊中分离得到的异鼠李素可以显着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诱导细胞凋亡、调控周期相关蛋白使细胞S期阻滞及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王亚兰[5](2018)在《刺蒺藜对SK-Mel-23细胞黑素代谢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刺蒺藜不同浓度对人黑色素瘤SK-Mel-23细胞黑素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刺蒺藜调节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刺蒺藜水提取物为实验药物,人黑色素瘤SK-Mel-23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刺蒺藜组、H-89+刺蒺藜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SK-Mel-23细胞活性,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1.刺蒺藜组对黑素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1.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刺蒺藜作用SK-Mel-23细胞24、48、72小时后,均对细胞活性有统计学意义(F=19.623,P<0.001;F=5.49,P<0.01;F=2.04,P<0.01),在低浓度的时促进细胞活性,随着浓度增加呈抑制作用。1.2对黑素合成的影响不同浓度刺蒺藜作用SK-Mel-23细胞24、48、72小时后,均对黑素合成有统计学意义(F=11.927,P<0.001;F=9.03,P<0.001;F=16.5,P<0.001),在低浓度时对黑素合成呈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呈促进作用。1.3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刺蒺藜作用SK-Mel-23细胞24、48、72小时后,对酪氨酸酶活性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01;F=3.97,P<0.001;F=21.55,P<0.001),低浓度的时对SK-Mel-23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呈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呈促进作用。1.4对蛋白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刺蒺藜作用SK-Mel-23细胞48h后,与对照组比对TYR、TRP-1、MITF、p-CREB蛋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23.97,P<0.001;F=11.37,P<0.001;F=1.53,P<0.05;F=2.67,P<0.05),低浓度的时候抑制蛋白表达,随着浓度增加促进蛋白表达。2.H-89+刺蒺藜组对黑素代谢及蛋白表达的影响2.1对黑素合成的影响H-89处理后加入刺蒺藜培养48h,不同浓度组与加入H-89对照组比对黑素合成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0.683,P=0.61),不同浓度组与不加入H-89对照组比对黑素合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2915,P<0.001)。2.2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H-89处理后加入刺蒺藜培养48h,不同浓度组与加入H-89对照组比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0.416,P=0.822),不同浓度组与不加入H-89对照组比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354.9,P<0.001)。2.3对蛋白表达的影响H-89处理后加入刺蒺藜培养48h,各浓度组与加H-89对照组对比对TYR、TRP-1、MITF、p-CREB表达无统计学意义(F=2.499,P=0.9;F=3.062,P=0.89;F=0.76,P=0.61;F=0.89,P=0.51),蛋白的表达不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各浓度组与不加H-89对照组对比对蛋白表达有统计学意义(F=7.324,P<0.05;F=2.927.P<0.05;F=10.41,P<0.01;F=7.233,P<0.001)。讨论本实验证实刺蒺藜能双向调节色素代谢,实验最佳时间为48h。刺蒺藜在低浓度时对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时对细胞活性有促进作用;对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呈相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在低浓度时抑制TYR、TRP-1、MITF、p-CREB蛋白的表达,而在高浓度时促进蛋白的表达。加入PKA通路抑制剂后刺蒺藜不同浓度对色素代谢基本无改变,说明刺蒺藜是通过调控cAMP/PKA通路来调控色素代谢的。

高莉,霍仕霞,罗静莺,谭雪,彭晓明,闫明[6](2017)在《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生物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紫铆花素处理人黑素瘤细胞A375 48h后,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黑素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L-DOPA法测定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Na 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5.0μg/m L浓度范围紫铆花素与人黑素瘤细胞A375共孵育48h后,能明显促进人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具有不同程度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及调节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结论紫铆花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瘤细胞A375起促进细胞增殖、提高酪氨酸酶活性、增加黑素合成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紫铆花素对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有关。

梁倩婷[7](2016)在《不同浓度小柴胡汤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TYR、TRP-1、TRP-2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小柴胡汤对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相关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RP-2)m RNA及相关蛋白表达。方法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选取小柴胡汤低、中、高浓度分别为0.1,1,2.5(1mg/ml)用于实验,RT-PCR法检测B16细胞中TYR,TRP-1,TRP-2m 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三种不同浓度小柴胡水煎液药物对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率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出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两组与正常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浓度小柴胡水煎液药物组组间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表现出浓度依赖性。2、三种不同浓度小柴胡水煎液药物对B16黑素瘤细胞TYRm 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两组与正常组比较p<0.01),各浓度小柴胡水煎液药物组组间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表现出浓度依赖性。3、三种不同浓度小柴胡水煎液药物对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1、TRP-2的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两组与正常组比较p<0.01),各浓度小柴胡水煎液药物组组间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结论小柴胡汤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除了通过直接抑制TYR活性外,还可通过下调酪氨酸酶家族其他成员TRP-1,TRP-2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三方面实现其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提示小柴胡汤对黑素生成的抑制可通过对酶蛋白转录后调节途径来实现。

曾文浩,屈保平,张星平,赵琰[8](2016)在《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驱虫斑鸠菊是常用增色素药,具有调控免疫系统、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生成、补充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及调节体内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白癜风、肝病、矽肺等症。本文从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探寻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机理和新药创制提供参考。

古丽娜尔·卡斯木[9](2014)在《阿纳其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活性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对阿纳其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预试,为阿纳其根化学成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对阿纳其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对其脂肪酸进行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3、对阿纳其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酪氨酸酶活性筛选研究。方法:1、采用试管及滤纸预试法对阿纳其根化学成分进行了预试。2、利用三种不同溶剂(正己烷、乙醚、氯仿)经索氏提取法提取阿纳其根中的油脂成分,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微量法测定PTP1B活性抑制作用。3、以活性跟踪为主,对阿纳其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用薄层层析、柱层析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纯化以及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阿纳其根不同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结果:1、通过系统预试可知,其化学成分主要是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生物碱、醌类、黄酮类、强心苷类、氨基酸、糖类等成分,但未检测出香豆素、酚类、肽和蛋白质类、皂苷类等化合物;预试结果与《维吾尔药志》中记载的阿纳其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2、用正己烷提取的阿纳其根油脂中共鉴定出了8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6.341%、棕榈酸为34.268%、油酸为19.656%;乙醚提取的油脂中共鉴定出了10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4.102%、棕榈酸为32.916%、油酸为20.000%、亚麻酸为5.329%;氯仿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5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42.427%、棕榈酸为40.952%、油酸为11.250%;阿纳其根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5.27±0.40μg/mL、4.71±0.08μg/mL、7.01±1.98μg/mL。3、从阿纳其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1H-NMR、13C-NMR、DEPT、HMBC分析确定为:Ⅰ为十四-2E,4E-二烯-8,10-二烯酸酪胺(5.9mg),Ⅱ为十二-2E,4E-二烯酸-4-羟基苯乙胺(8.6mg),Ⅲ为6-甲氧基-7-羟基-2-氧代喹啉(4.4mg),Ⅳ为十-2E,4E-二烯酸-4-羟基苯乙胺;(7.5mg),V为6,8-二甲氧基-7-羟基-2-氧代喹啉(3.9mg);其中化合Ⅲ和V为新化合物。阿纳其根不同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实验中乙酸乙酯部位对酪氨酸酶激活作用最强,p﹤0.05;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的22个馏分对酪氨酸酶也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率;分离得到的5个单体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有一定程度激活作用。结论:本试验中所用的提取方法简单,以植物化学理论和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技术为基础,对阿纳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在此基础上对阿纳其根三种溶剂提取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并测定其对PTP1B抑制作用;阿纳其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并进行酪氨酸酶活性筛选。该研究结果表明,阿纳其根对酪氨酸活性激活作用,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和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及实验基础。

赵萍萍,霍仕霞,彭晓明,高莉,白鹏,闫明[10](2013)在《驱虫斑鸠菊中紫铆素、紫铆花素的分离及其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离纯化驱虫斑鸠菊中紫铆素、紫铆花素,初步探讨这两种化合物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分离纯化紫铆素、紫铆花素;分别采用MTT法、酶学法及NaOH法测定这两种化合物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的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化合物紫铆素、紫铆花素,在0.5010.00μg·mL-1内紫铆素、紫铆花素促进A375细胞增殖,且紫铆花素促增殖作用强于紫铆素(P<0.05);在0.101.00μg·mL-1内两种化合物均上调酪氨酸酶活性;在0.505.00μg·mL-1内,紫铆花素促进黑素合成,紫铆素抑制黑素合成。结论紫铆素、紫铆花素可能是驱虫斑鸠菊的药效成分;紫铆花素促进A375细胞的增殖,且使A375细胞黑素合成增加,紫铆素轻度抑制黑素合成。

二、驱虫斑鸠菊对人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驱虫斑鸠菊对人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驱虫斑鸠菊对氢醌脱色致小鼠白癜风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材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试药给药剂量配制
        2.3 具体实验方法
        2.4 质量控制
    3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教师评阅表

(2)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倍半萜类
    1.2 黄酮类
    1.3 甾体类
    1.4 其他
2 药理活性
    2.1 治疗白癜风的作用
        2.1.1 治疗白癜风的机制
        2.1.2 治疗白癜风的活性成分
    2.2 治疗银屑病作用
    2.3 抗肿瘤活性
    2.4 治疗矽肺作用
    2.5 其他
3 质量控制研究
    3.1 指纹图谱
    3.2 含量测定
    3.3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测定
4 讨论与展望

(3)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我国医学对白癜风的认识
        1.1 病名的渊源
        1.2 白癜风病因病机的看法
        1.3 治疗方法
    2 西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方面
        2.2 发病机制研究
        2.3 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入选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患者白斑面积变化分析
        3.3 临床疗效分析
        3.4 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分析
        3.5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分析
        3.6 安全性评价
        3.7 复发情况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桃红四物汤加味
        2.1 方药前期研究
        2.2 方药组成
        2.3 方药分析
        2.4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白癜风的研究
    3 火针
        3.1 关于火针的针具选择
        3.2 火针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理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临床疗效
        4.2 生活质量
        4.3 安全性及复发情况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驱虫斑鸠菊药材研究现状
        1. 植物学研究
        2. 药材性状
        3. 化学成分研究
        4. 药理作用研究
        5. 质量控制相关研究
        6. 结语
    第二章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药物研究
        1.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2. 胰腺癌的发病分子机制
        3. 胰腺癌的预防药物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第一节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基于U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驱虫斑鸠菊中的化学成分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驱虫斑鸠菊药材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药理活性评价
    第一节 驱虫斑鸠菊中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异鼠李素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周期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Ra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合物的图谱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刺蒺藜对SK-Mel-23细胞黑素代谢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黑素合成相关蛋白和通路
    3 有祛风功效的中药在色素代谢方面的研究
    4.α-MSH/cAMP/PKA通路在色素代谢中的研究
    5.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科学意义
第二章 刺蒺藜不同浓度组在不同时间阶段对黑素代谢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刺蒺藜调节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1. 实验结论
    2. 本实验的创新点
    3. 本实验的不足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6)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生物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紫铆花素的母液配置
        1.2.2 人黑素瘤细胞A375的培养和传代
        1.2.3 四甲基偶氮噻唑蓝 (MTT) 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
        1.2.4 FCM测定细胞周期
        1.2.5 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5]
        1.2.6 Na 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
        1.2.7 FCM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率的影响
    2.2 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周期的影响
    2.3 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2.4 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黑素合成的影响
    2.5 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 讨论

(7)不同浓度小柴胡汤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TYR、TRP-1、TRP-2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药材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培养
        2.2 小柴胡汤水煎液提取方法
        2.3 cck8法筛选合适的药物浓度
        2.4 TYR、TRP-1、TRP-2mRNA表达的检查方法
        2.5 TYR蛋白表达的检查方法
        2.6 TRP-1、TRP-2 蛋白表达的检查方法
        2.7 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CCK8检测法不同浓度对小柴胡汤水煎液对B16黑素瘤细胞增值率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小柴胡汤水煎液对B16黑素瘤细胞TYR、TRP-1、TRP-2mRNA表达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小柴胡汤水煎液对B16黑素瘤细胞TYR、TRP-1、TRP-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中医对色素沉着的认识
        4.2 中医美白方法
        4.3 西医对色素沉着性疾病的认识
        4.4 西医治疗色素沉着疾病方法
        4.5 激光
        4.6 色素沉着与TYR、TRP-1、TRP-2
        4.7 小柴胡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
        4.8 实验结果分析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黑素合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8)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治疗白癜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活性组分研究
    1. 2黄酮类
    1. 3咖啡酸类
    1. 4无机元素
2治疗白癜风的药理机制研究
    2. 1调控免疫系统作用
        2. 1. 1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2. 1. 2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2. 1. 3对免疫系统影响
    2. 2调节体内酪氨酸酶活性
    2. 3对黑色素细胞活性影响
        2. 3. 1促进黑色素合成
        2. 3. 2对黑色素细胞形态影响
    2. 4补充局部微量元素
    2. 5其他
3临床应用
    3. 1驱虫斑鸠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3. 2驱虫斑鸠菊联合光照治疗
    3. 3安全性评价
4展望

(9)阿纳其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活性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阿纳其根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1.1 材料与仪器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阿纳其根脂肪酸及其对 PTP1B 抑制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3. 阿纳其根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筛选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10)驱虫斑鸠菊中紫铆素、紫铆花素的分离及其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药材及细胞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紫铆素、紫铆花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2.2 紫铆素、紫铆花素的结构鉴别及色谱峰归属
        2.2.1 结构鉴别
        2.2.2 色谱峰归属
    2.3 紫铆素、紫铆花素及8-MOP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
        2.3.1 细胞增殖的测定
        2.3.2 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
        2.3.3 黑素含量的检测
3 讨论

四、驱虫斑鸠菊对人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驱虫斑鸠菊对氢醌脱色致小鼠白癜风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热沙拉提·依孜则.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2]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刘宗洋,昝珂,吴霞,过立农,马双成,郑健,陈筱清.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2)
  • [3]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苏银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评价研究[D]. 王加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0)
  • [5]刺蒺藜对SK-Mel-23细胞黑素代谢调控的研究[D]. 王亚兰.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6]紫铆花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生物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 高莉,霍仕霞,罗静莺,谭雪,彭晓明,闫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9)
  • [7]不同浓度小柴胡汤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TYR、TRP-1、TRP-2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梁倩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8]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J]. 曾文浩,屈保平,张星平,赵琰. 中医药学报, 2016(02)
  • [9]阿纳其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活性筛选研究[D]. 古丽娜尔·卡斯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10]驱虫斑鸠菊中紫铆素、紫铆花素的分离及其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作用的影响[J]. 赵萍萍,霍仕霞,彭晓明,高莉,白鹏,闫明. 中国药学杂志, 2013(20)

标签:;  ;  ;  ;  ;  

斑鸠菊驱虫剂对人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