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显微三维表面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聂日刚[1](2021)在《锶基钙钛矿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开发清洁环保型的能源已是大势所趋,氢能因表现出的各种优势而备受关注,但电解水过程中缓慢的析氧动力学过程严重掣肘了它的发展,所以,开发设计出价格低廉、稳定高效的催化剂材料是其关键。本文,以锶基钙钛矿为基础,通过改善结构和优化其微观形貌为出发点探索高效实用的钙钛矿氧化物析氧催化剂,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溶胶凝胶法合成SrCoxFe1-xO3-δ催化剂,通过在B位加入不同比例的Co元素,得到相对稳定、平滑疏松多孔的SrCo0.8Fe0.2O3-δ催化剂,在析氧(OER)性能对比上,经过合理掺杂后的SrCo0.8Fe0.2O3-δ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具有396 mV的过电势,而初始的Sr Fe O3-δ的过电位为510 mV,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电化学比表面积也有着不小的提升,表明设计初期对钙钛矿的B位掺杂而引发材料一系列的变化的证实,但由于其自身比表面积的限制,难以完成性能上的质变。(2)在此,将SrCo0.8Fe0.2O3-δ(SCF-0)材料简单地在H3BO3溶液中以水浴加热方式形成了具有优异的OER活性的合成催化剂。经过优化的SCF(SCF-0.2)在电流密度为10mA cm-2时具有287 mV的过电势和50 mV dec-1的Tafel斜率(SCF-0的两项分别为396mV和102 mV dec-1)。随后的材料表征证实,由于材料表面形态的有效改善,光滑的平面产生了许多大小为30-50 nm的针状纳米花结构,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这归因于以选择性地缓慢溶解出大量的Sr和少量的Fe。除此之外,钙钛矿SCF-0.2+Pt/C用作自组装锌-空气电池的空气阴极,它具有出色的峰值能量密度~106 mW cm-2和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寿命。特别地,这种简单的表面改性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优化策略,可改善材料的比表面积和OER性能。(3)在上一章工作的基础上,对这种温和条件下稳定的表面重构方式进行通用性验证,并进一步在大电流下加强其催化剂析氧性能,对SrCo0.8Fe0.2O3-δ先进行A位的掺杂,提升其材料本征活性,并合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钙钛矿La0.2Sr0.8Co0.8Fe0.2O3-δ,再进行表面重构,结果显示,微观形貌变化与上章相似,产生纳米花结构,材料的比表面积从8.31m2/g提高到73.70 m2/g,优化后的LSCF-B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具有291 mV的过电势和65 mV dec-1的Tafel斜率(LSCF的两项分别为380 mV和115 mV dec-1),并在大电流密度下也表现优异,为今后的材料表面重构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超[2](2021)在《基于颜色信息的复杂物体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字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三维测量技术在越来越广泛的市场上得到了运用。大到飞机制造,小到手机人脸识别,基本人人都可以接触到的应用。随着应用市场的发展,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但使用该技术对高反射率和颜色复杂的物体进行三维表面重建的过程中,高反射率物体表面的强反射特性会导致图像饱和与颜色复杂的物体表面会导致图像中条纹对比度不高,使得相机采集信息不全、条纹丢失,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三维形貌测量领域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对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并且将其运用于表面形貌测量领域。针对金属、陶瓷等表面光滑的物体进行三维测量时,调节三维测量系统与物体之间角度无法完全消除强反射光的问题,提出一种反射分离结合改进的图像修复算法,去除图像中的高光。首先对反射分离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原图像素值与修正的近似无镜面图像差值的区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像素,但是对实际测量拍摄高反射率物体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时,发现该方法仍然不能有效的去除高光,恢复物体表面的真实信息。因此本文对图像修复理论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曲线拟合与颜色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将因反射分离导致图缺失的信息修补完整。针对表面颜色复杂的物体测量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光的反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互补色的格雷码编码策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不同格雷码编码策略位码图投影下相机获取图像的对比度,使得摄像机获取的图像可以适应更大范围的曝光时间变化,保证物体表面的纹理信息被更加完整的获取,为后续表面三维形貌重建打下基础。本文分析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实验。首先搭建实验平台,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标定,最后进行了三维重建实验。针对高反射率物体,所提方法去除高光之后基本能还原物体表面真实信息,并且条纹修复效果理想,三维重建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对颜色不连续的物体,采用所提的投影模式进行了实验,分析了所提方法投影下相机捕获图像的对比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效果。并且使得相机在大曝光量下获取的图像中饱和像素少。最后的物体表面三维重建分析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张昭琳[3](2021)在《损伤表面三维微观形貌的仿真与重构》文中认为在高能激光应用领域,光学元件的抗激光损伤阈值大小及损伤识别已引起高度关注,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对激光作用光学薄膜元件后造成的损伤过程,以及损伤图像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借助光学薄膜损伤表面三维微观形貌的重构,以便揭示其损伤机理,为薄膜制备及损伤识别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基于白光干涉显微原理,对损伤表面的干涉显微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采样,结合激光作用下薄膜元件实际损伤形貌的特征,运用Delaunay三角剖分法构建了损伤表面的三角网格模型,通过可视化仿真,实现了损伤表面三维微观形貌重构与再现,探究了薄膜损伤原因及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为准确地获取损伤表面的数字化三维形貌信息,结合光学薄膜激光损伤的随机性,在对比分析了多种微表面三维形貌点云数据获取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白光干涉显微检测技术获取损伤表面点云数据。以脉冲激光作用下的单层二氧化铪(HfO2)、二氧化硅(SiO2)和二氧化钛(TiO2)光学薄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束热蒸发法在K9玻璃基底上完成测试样片制备,并对镀膜前后基底面形的变化及成膜致密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HfO2和TiO2薄膜呈张应力,SiO2薄膜呈压应力;SiO2薄膜的成膜致密度最高,HfO2薄膜次之,TiO2薄膜成膜较疏松。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采用逐点插入式的构网方式建立了损伤表面的三角网格模型;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利用配置的可视化工具包,编写了 C++程序代码,实现了损伤表面的重构与再现。建模前,对获取的原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保留有效数据,滤除无效数据,以降低点云数据量,消除噪声对计算程序和模型质量的影响。重构结果表明,再现的单层HfO2、SiO2和TiO2薄膜的损伤形貌均为坑状凹陷,整体表现为热破坏和热致应力破坏。损伤形貌的复杂程度各异,损伤区域边缘陡度变化大,内部有鼓包、裂缝和深坑等。为更好地探究薄膜损伤形貌特征及动态损伤过程,在对重构后的不同薄膜损伤形貌分析发现,再现的HfO2和TiO2薄膜的损伤区域为单一的损伤斑,SiO2薄膜的损伤区域则呈现多个损伤斑。相同脉冲激光累积效应下,HfO2薄膜损伤区域的纵向高度总是最大,损伤形貌最为复杂多变;SiO2薄膜次之,损伤形貌变化较平缓;TiO2薄膜损伤区域高度的峰谷值最小。为验证重构的准确性,文中将重构效果与测量精度为0.1nm的非接触式轮廓仪测试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二者精度“相当”。论文对激光作用下光学薄膜元件的三维微观损伤形貌进行了建模、仿真与重构,探究了光学薄膜元件的动态损伤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对分析损伤表面的形貌特征,调控高损伤阈值薄膜的制备工艺可提供技术支持。
蔡永青[4](2021)在《铁基超导体和MoS2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文中指出铁基超导体作为第二大高温超导家族,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研究热点。尽管理论和实验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其超导机理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ARPES),作为唯一能直接探测材料内部电子能量、动量和自旋信息的实验手段,在铁基高温超导体以及过渡金属硫化物电子结构的研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使用高分辨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详细研究了铁基超导体(Ba0.6K0.4)Fe2As2和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的电子结构。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简单地介绍了超导体的性质、应用以及发展历程,对铁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相图、电子结构、超导能隙以及超导机理研究做了综述,最后简单地介绍了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2.详细介绍了APRES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构造,简单介绍了实验室内深紫外激光ARPES系统、自旋分辨ARPES系统、飞行时间ARPES系统和大动量极低温ARPES系统等。3.使用高分辨的氦灯和激光ARPES对最佳掺杂(Ba0.6K0.4)Fe2As2超导体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布里渊区中心Γ点和角落M点的本征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结构。实验表明:(1).揭示了Γ点附近观察到的平带的起源,是由M点处一个能带在Γ点的复制以及Γ点处一个能带的超导回弯两部分组成;(2).在超导态和正常态下都直接观察到能带在Γ点和M点之间复制的证据;(3).在超导态和正常态都同时在M点观察到一个小的电子型能带和一个M型的能带,确定了M点处的超导能隙为5.5 me V,远小于之前所有报道的结果。这些结果解决了关于最佳掺杂(Ba0.6K0.4)Fe2As2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的一系列争议,建立了新的超导能隙图像,为理解铁基超导体的超导机理,检验和建立相关理论提供了关键的信息。4.发现了Fe As基超导体中(π,π)能带复制的普遍存在并揭示了其起源。(1).利用高分辨ARPES对Ca KFe4As4,KCa2Fe4As4F2和(Ba0.6K0.4)Fe2As2这三种FeAs基超导体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测量,从测量的费米面和能带结构两方面都发现了存在Γ点和M点之间的(π,π)能带复制;(2).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发现Ca KFe4As4解理后的表面存在21/2×21/2重构。提出了FeAs基超导体中普遍存在的21/2×21/2表面重构,和电子结构中发现的(π,π)能带复制密切相关。5.研究了(Ba0.6K0.4)Fe2As2的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随着蒸K的演化,发现超导能隙蒸K后得到了显着的增加。(1).随着蒸K的进行,Γ点的空穴型费米面在不断变小,M点的电子型费米面在不断变大;(2).超导能隙在蒸K后得到了显着的增加。这些工作表明,(Ba0.6K0.4)Fe2As2的超导转变温度在蒸K之后有可能得到显着提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6.研究了Mo S2的电子结构随着蒸K的演化,发现了一个新的能带的出现以及半导体-金属-绝缘体的转变。(1).随着蒸K的进行,观察到半导体-金属转变,导带形成的费米面随着载流子浓度的增加而变大,在导带底部出现了一个新的能带;(2).继续增加载流子浓度,费米能级附近的谱重开始消失,出现金属-绝缘体转变。
何超华[5](2021)在《面向电化学CO2还原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反应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使我们的工业生产对化石能源产生极大的依赖,而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这对地球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迫切地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与此同时,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固定也是降低其浓度的重要途经,利用电化学的方法来还原二氧化碳既可以实现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又可以得到其他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还可以充分利用来源丰富的清洁电能,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来众多课题组对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一系列优秀的成果喷涌而出,众多高效催化剂体系吸引大家的目光,金属铜便是其中最为闪耀的一颗明珠。相比于其他催化剂,铜基材料可以实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多碳产物和多种碳氢化合物,应用前景广泛。在本论文中,我们从多个角度对铜基材料进行设计、加工以及研究,评价这些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设计性能更为优越的催化剂体系提供扎实的基础。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铜基催化剂在电催化过程中会发生结构演化和表面重构,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方法得到的电催化剂往往会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我们选择Cu2-xS作为原始材料来探究其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性能以及在电催化过程中的演化路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经过长时间连续性测试,Cu2-xS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的法拉第效率从25.3%提高到68.8%,结合多种原位测试结果我们发现了由Cu2-xS衍生得到的多晶铜纳米颗粒表面的高指数晶面比例与乙烯法拉第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原位拉曼测试首次检测到了*COCHO中间体。本工作为理解铜基催化剂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和构效关系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为设计更加高效的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2)明确了铜基催化剂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和表面重构之后我们又从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出发进行探索。MOFs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结构为众多催化反应提供了广泛的研究空间,Cu-BTC便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材料,我们通过在合成过程中适当加入苯并咪唑来调控有机配体与Cu离子之间的配合方式,从而改变其结构。利用新得到的N掺杂Cu-BTC进行合适的煅烧处理,成功获得了 Cu-C-N多孔复合结构,该催化剂在电催化二氧化碳生成乙烯方面展现出极为优异的性能。本工作为我们设计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广阔的思路。(3)空心结构催化剂由于其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传质过程可控等优点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形成了完美的契合;在金属晶格中掺杂加入其他金属元素或者非金属元素可以调控其电子结构以及表面结构,从而实现催化剂改性。我们将上述两种思想结合在一起,通过精准合成得到一种CuIn合金纳米颗粒,利用自模板法向体系中加入硫源将其转化为具有空心结构的CuInS2催化剂,如此可以同时实现催化剂的结构调整和组分调整,我们通过对两种催化剂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探索和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该体系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特征,并且深刻意识到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性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郝圣洁[6](2021)在《非贵金属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虽然在地壳的总储量丰富,但化石能源究其根本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其被过度地使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出现温室效应等问题,这就促使人们必须研究开发一些可再生的新能源来缓解化石能源的短缺。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研究,电催化水分解技术因其工艺简单,所产氢气纯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制氢方法。在水分解反应中,涉及多电子转移的水氧化反应是水分解反应的关键步骤。目前投入到工业化应用的水氧化电极材料多是一些贵金属基催化剂(钌、铂、铱的氧化物等),但贵金属因其价格高、储量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地工业化应用,因此研发高催化活性非贵金属电极材料是现在主要的研究趋势。传统的电极,往往是用一些高分子粘合剂将催化剂粉末粘结到电极上面,而自支撑电极则是通过直接原位生长的方式使催化剂长在导电基底上面,避免了粘合剂的添加,可直接作为电极使用,简化了电极制备过程并降低了成本。因此,自支撑电极是未来电极的发展趋势。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电极上面原位生长了碳酸锰立方晶体,再通过电沉积法在碳酸锰立方晶体表面修饰一层氢氧化铁,制得Fe(OH)3/Mn CO3-NF自支撑电极。电解液为1 M KOH,在1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为213 m V,塔菲尔斜率为31.8 m V/dec。在计时电位稳定性测试中,电流密度10 m A/cm2可以稳定23 h以上,效果基本保持不变。我们还通过简易的一步电沉积法在泡沫铜基底上生长了Co Se纳米片团簇结构,通过电化学测试,在电流密度为10 m A/cm2,过电位为251 m V时,塔菲尔斜率66.5 m V/dec。经过一系列表征发现,Co Se在电化学活化的过程中,Se逐渐从表面脱离,Co Se纳米片团簇转化为含有Se缺陷的CoOOH六边形纳米板,表明在水氧化的过程中真正的活性中心是CoOOH,这种含有缺陷的CoOOH六边形纳米板展现了出色的电催化水氧化性能。
孙静[7](2021)在《纳米氧化物的反常铁电性与局域结构》文中研究说明铁电材料丰富的电学性能使其在非易失性存储、电容及传感器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纳米铁电作为电子器件集成化和微型化的技术基础,成为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门领域。然而,随着铁电体物理尺寸的减小,铁电性通常会发生衰减,甚至达到临界尺寸时,铁电性消失。因而在纳米铁电体中保持良好的铁电性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铁电有序的建立本质上依赖于材料的晶体结构,因而对于晶体结构的理解是研究铁电理论和解释物理性能的重要依据。由于纳米铁电材料特殊的存在形式,尺寸、界面效应及应力等显着影响其性能。所以,研究纳米材料的局域结构与铁电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纳米铁电氧化物材料的局域结构和铁电性能;通过控制尺寸、表面状态等方式对铁电自发极化进行调控;同时揭示了纳米铁电氧化物的原子排布、局域结构和铁电性能的耦合关联,探索其中的物理机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调控样品尺寸及表面暴露状态,实现了对零维钛酸铅纳米材料的铁电性能调控。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随着尺寸减小,晶体的四方性反常增大。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全散射技术、拉曼光谱等,揭示其局域结构以及自发极化的增强。进一步通过X射线吸收谱等,揭示了钛酸铅纳米颗粒表面的原子端面暴露状态。第一性原理计算从电子结构层面证明了这种特殊的表面状态与增强的极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反向蒙特卡洛方法(RMC)对零维钛酸铅纳米颗粒的铁电自发极化分布进行了三维解析。中子全散射实验和电子显微分析发现尽管纳米钛酸铅中主体上极化沿c轴具有线性特征,但表面和内部极化分布呈现较大差异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差异性与极化的一致性相互关联。最后以原子坐标参数作为衔接局域结构与长程平均结构的桥梁阐明了整个纳米颗粒中两者的关系。通过调节尺寸、设计相结构的方法,在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上诱导出铁电性。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二氧化锆纳米材料的平均晶体结构为立方相。结合X射线、中子全散射实验,揭示了材料的正交相局域结构畸变。进一步通过反向蒙特卡洛拟合结果的键角、配位数等分析,发现具有极性的正交相局域结构的主导性分布,这正是纳米二氧化锆诱导铁电性的结构起源。本论文提供了一种基于局域结构认识并调控非传统纳米铁电氧化物的有效途径,通过界面、应力与材料局域结构、相结构的精确表征,获得铁电相关物性优化的构效关系基础,对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设计具有启示性。
朱可,霍彦文,武通海,陈志雄[8](2021)在《基于光度立体视觉三维重构算法的微观磨损形貌原位测量原理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图像的表面微观磨损形貌分析在磨损机理及状态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已经将二维磨损形貌图像分析拓展到更丰富的三维分析领域。然而,从设备维护及故障监测的角度,在机或原位测量显然比上述先进测量更具吸引力,并且复杂、昂贵的先进表面测量技术至今无法打破其在机或原位测量的壁垒。针对现场检测与三维分析的需求,将光度立体视觉原理引入至微观磨损形貌的原位测量,借助便携式平面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光学设计,提出一种采用多阴影平面图像的三维表面重构方法。首先,通过张正友标定法实现空间点由图像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转换;然后,基于成像系统建立近场点光源模型,并由光度立体视觉算法求解表面法向量;最后,基于FC算法计算表面深度与高度信息,完成磨损表面微观形貌三维重构。基于上述方法,研制便携式图像采集与三维重构系统,分别对平面和曲面两类表面进行检测试验,并与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测量与对比结果表明,截面曲线上特征点之间的高度差误差小于4.2%,截面二维参数误差小于10.9%,三维表面参数误差小于12.9%。上述工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为机械设备部件磨损表面原位测量与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罗宏利[9](2021)在《数字式双目体视显微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推动测量领域不断向高效化、精确化、微观化等方面拓展,近年来显微立体视觉广泛用于微观三维测量,在工业检测、医疗、微机电等领域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显微立体视觉是通过搭建体视显微镜与双相机,获取微观视角下的双目图后进行立体匹配以实现目标三维重建的技术。本文以显微立体视觉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较高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的数字式体视显微系统。首先使用市面上常见的体视显微镜及双相机搭建一个基础显微系统,针对显微镜目镜与相机尺寸,设计一个可拆卸的目镜与相机的连接件,实现距离可调并且同轴心的连接。通过机构位置调整的设计、图像变化与位移关系的研究、非线性参数的标定及图像参数的调节后,采集合适的双目图像。其次基于CUDA架构平台研究高效、准确的立体匹配算法。包括进行双目图像对齐、预处理等步骤;另外对常用的SGBM立体匹配算法做出两点改进,一是提出新型复合BT代价改善多通道图片的边缘细节提取,增强匹配特征;二是提出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半全局匹配算法进行代价聚合获取视差,同时提高双目图匹配的效率,之后通过中值滤波与置信度检测进行后处理,得到良好的视差图。然后将得到的视差图转化为深度图,并以芯片、电容为目标对象,定量分析了图像放大倍数-视差值-精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光照环境的图像处理分析了系统的局限性,同时更换高倍物镜及目镜研究7.5X至180X放大倍数下的误差范围与误差原因,确定了系统及算法的鲁棒性与准确性。与其他研究成果的对比也表明该系统在精度及速度上均具备较高的优势。研究的双目体视显微系统能够实现最高2μm误差范围的微观测量,针对1024*768分辨率的双目图像,可在0.1s内获得三维测量数据;根据深度图生成的点云图可以直观观察三维重建效果。利用本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基于深度检测的应用开发,论文以线束端子的到位检测为例,结合CUDA、Qt编写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图像形态学方法提取相应检测区域的深度,快速实现了端子检测应用。
于晓晓[10](2021)在《Ag与Au纳米颗粒退火条件下的表面重构和晶格畸变》文中研究说明纳米颗粒在退火条件下,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微观结构演变,并对材料的宏观性质产生影响。了解纳米颗粒的精确的结构对于确定它们的稳定性和相关性质是非常有用的。但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在原子尺度上仍有许多关键现象没有被观察到,目前,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所具有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特性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利用原位加热透射电镜对Ag与Au纳米颗粒在退火条件下的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由于非晶碳覆盖在纳米颗粒表面,Au对C元素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高温下将非晶碳催化为石墨烯,并且包裹在Au纳米颗粒表面,而Ag不会使非晶碳生成石墨烯。所以,我们研究了原子尺度下Ag纳米颗粒表面重构过程和石墨烯束缚下Au纳米颗粒的晶格畸变。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Ag纳米颗粒在高温退火条件下表面自由原子迁移发生了表面重构。表面重构分为两个过程。一,弧形表面由于原子迁出,导致表面台阶逐渐消失,弧形表面被重构为平坦的(111)刻面。二,原子迁入并填充相邻表面台阶处的缺陷位置,逐渐形成平坦的(11-1)刻面,并且(11-1)刻面继续逐层生长。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并最终形成表面被{111}刻面包围的Ag纳米颗粒。(2)Au纳米颗粒表面原子受石墨烯束缚,无法迁移,且石墨烯的应力作用使Au纳米颗粒发生晶格畸变,形成了由不同类型晶粒组成的多晶结构。不同晶粒的晶面间距比标准FCC Au有3.0%–6.8%的膨胀,且{111}晶面之间的夹角也发生了-2°–35°左右的变化。并且形成了孪晶、堆垛层错、位错等晶体缺陷。
二、显微三维表面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显微三维表面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锶基钙钛矿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解水析氧反应机理 |
1.3 析氧反应动力学过程及评价标准 |
1.3.1 过电势 |
1.3.2 Tafel斜率 |
1.3.3 交换电流密度 |
1.4 电解水析氧催化剂 |
1.4.1 贵金属催化剂 |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钙钛矿金属氧化物 |
1.5 锌空气电池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样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PESEM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2.5 BELSORP-MINI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
2.3 材料的合成方法 |
2.3.1 溶胶凝胶法的发展及应用 |
2.3.2 溶胶凝胶法的步骤机理 |
2.3.3 溶胶凝胶法的影响因素及优势 |
2.4 材料电化学测试方式及计算方法 |
2.4.1 电化学测试方法及性能比较 |
2.4.2 电化学计算方式 |
第三章 SrCo_xFe_(1-x)O_(3-δ)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的合成 |
3.2.2 材料的表征 |
3.2.3 电极准备 |
3.2.4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材料结构和形态分析 |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rCo_(0.8)Fe_(0.2)O_(3-δ)钙钛矿的表面重构及OER性能研究并应用锌空气电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的合成 |
4.2.2 材料的表征 |
4.2.3 电极准备 |
4.2.4 电化学测试 |
4.2.5 锌空电池的组装和测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材料结构和形态分析 |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3 应用于锌空气电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a_(0.2)Sr_(0.8)Co_(0.8)Fe_(0.2)O_(3-δ)钙钛矿催化剂的表面重构及其析氧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的合成 |
5.2.2 材料的表征 |
5.2.3 电极准备 |
5.2.4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材料结构和形态分析 |
5.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2)基于颜色信息的复杂物体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高反射率工件测量研究现状 |
1.2.2 彩色投影条纹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编码的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 |
2.1 结构光方法基础 |
2.1.1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方法 |
2.1.2 单目视觉测量方法 |
2.2 结构光编码策略 |
2.2.1 编码光的发展 |
2.2.2 相移法 |
2.2.3 二值码 |
第三章 基于颜色信息的高光抑制方法 |
3.1 反射分离 |
3.1.1 双色反射模型 |
3.1.2 高光区域的选择 |
3.1.3 反射分量分离 |
3.2 Bézier曲线拟合技术 |
3.3 图像恢复原理 |
3.3.1 像素优先级计算 |
3.3.2 高光区域的恢复 |
3.4 数据分析 |
3.4.1 可行性 |
3.4.2 适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互补色的格雷码编码策略 |
4.1 光照模型 |
4.2 彩色补偿 |
4.3 互补光基本原理 |
4.3.1 互补光计算方式 |
4.3.2 格雷码编码方式 |
4.3.3 互补光结合格雷码编码策略 |
4.3.4 解码策略 |
4.4 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表面重构实验及结果 |
5.1 实验系统与流程 |
5.2 结构光系统的标定 |
5.2.1 摄像机光学模型及标定 |
5.2.2 投影仪标定 |
5.3 三维测量实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损伤表面三维微观形貌的仿真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表面微观形貌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方法 |
1.2.2 三维重构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损伤表面形貌的三维重构与损伤机理分析 |
2.1 白光干涉显微检测技术 |
2.1.1 白光干涉原理 |
2.1.2 显微干涉检测技术 |
2.1.3 白光干涉显微镜检测原理 |
2.2 三角剖分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凸包基本概念 |
2.2.2 Voronoi图定义及性质 |
2.2.3 Delaunay三角剖分定义及特性 |
2.3 光学薄膜的激光诱导损伤 |
2.3.1 激光与薄膜的作用过程 |
2.3.2 光学薄膜的激光诱导损伤机理 |
2.3.3 影响光学薄膜损伤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激光诱导光学薄膜损伤数字图像的获取 |
3.1 薄膜制备工艺及面形参数检测 |
3.1.1 镀膜材料的选取 |
3.1.2 薄膜的制备及工艺流程 |
3.1.3 薄膜面形参数测试 |
3.2 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测试 |
3.2.1 激光作用形式 |
3.2.2 激光损伤测试装置 |
3.3 损伤图像的采集及其数字化 |
3.4 本章小结 |
4 损伤表面三维重构模型的建立 |
4.1 损伤表面点云数据的特征 |
4.2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4.2.1 点云数据的下采样 |
4.2.2 点云数据的统计滤波 |
4.2.3 点云数据的半径滤波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损伤表面模型的建立 |
4.3.1 点云数据的邻域索引 |
4.3.2 三维点云数据的二维投影 |
4.3.3 Bowyer-Watson算法 |
4.3.4 算法实现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损伤表面三维仿真重构与再现及其分析 |
5.1 仿真环境 |
5.1.1 软件平台选择 |
5.1.2 第三方开源库选择 |
5.2 薄膜表面损伤形貌的三维重构 |
5.2.1 HfO_2薄膜表面损伤形貌的重构 |
5.2.2 SiO_2薄膜表面损伤形貌的重构 |
5.2.3 TiO_2薄膜表面损伤形貌的重构 |
5.3 薄膜表面损伤形貌再现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
5.3.1 非接触式轮廓仪测试结果 |
5.3.2 结果对比分析 |
5.4 激光累积效应对不同薄膜损伤形貌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4)铁基超导体和MoS2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超导简介 |
1.1.1 超导体的性质和应用 |
1.1.2 超导的发展历程 |
1.2 铁基超导体简介 |
1.2.1 晶体结构 |
1.2.2 相图 |
1.2.3 电子结构 |
1.2.4 超导能隙 |
1.2.5 超导配对机理 |
1.3 过渡金属硫化物简介 |
1.3.1 晶体结构 |
1.3.2 电子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理及技术 |
2.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
2.1.1 基本原理 |
2.1.2 三步模型和突发近似 |
2.1.3 单粒子谱函数 |
2.1.4 矩阵元效应 |
2.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
2.2.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的构造 |
2.2.2 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
2.2.3 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
2.2.4 飞行时间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
2.2.5 大动量极低温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Ba_(0.6)K_(0.4))Fe_2As_2 的本征电子结构和能隙结构 |
3.1 背景介绍 |
3.2 实验方法 |
3.3 (Ba_(0.6)K_(0.4))Fe_2As_2在Γ点精细的电子结构 |
3.3.1 (Ba_(0.6)K_(0.4))Fe_2As_2在Γ点平带的发现以及可能的物理图像 |
3.3.2 未退化和退化的(Ba_(0.6)K_(0.4))Fe_2As_2在Γ点附近的平带 |
3.4 (Ba_(0.6)K_(0.4))Fe_2As_2在M点精细的电子结构 |
3.5 (Ba_(0.6)K_(0.4))Fe_2As_2在Γ和 M点之间存在能带复制 |
3.5.1 M点到Γ点的能带复制 |
3.5.2 Γ点到M点的能带复制 |
3.5.3 Γ点附近平带的形成 |
3.6 (Ba_(0.6)K_(0.4))Fe_2As_2的超导能隙 |
3.7 本章小结 |
第4 章 FeAs基超导体中普遍的(π,π)能带复制和表面重构 |
4.1 背景介绍 |
4.2 实验方法 |
4.3 FeAs基超导体中发现的能带结构的复制 |
4.3.1 FeAs基超导体中费米面的复制 |
4.3.2 FeAs基超导体中能带的复制 |
4.4 (π,π)能带复制的起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Ba_(0.6)K_(0.4))Fe_2As_2 的电子结构和超导能隙随碱金属掺杂的演变 |
5.1 背景介绍 |
5.2 实验方法 |
5.3 (Ba_(0.6)K_(0.4))Fe_2As_2电子结构随蒸K的变化 |
5.3.1 (Ba_(0.6)K_(0.4))Fe_2As_2的费米面随蒸K的变化 |
5.3.2 (Ba_(0.6)K_(0.4))Fe_2As_2的能带随蒸K的变化 |
5.4 (Ba_(0.6)K_(0.4))Fe_2As_2超导能隙随蒸K的演变 |
5.4.1 Γ点的费米动量和超导能隙随蒸K的演化 |
5.4.2 蒸K后Γ点处能带随着温度的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MoS_2的电子结构随着碱金属掺杂的演化 |
6.1 背景介绍 |
6.2 实验方法 |
6.3 单层和块材的MoS_2的能带结构 |
6.4 导带底未知能带的出现 |
6.5 MoS_2中的金属绝缘转变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面向电化学CO2还原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意义与价值 |
1.3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研究现状 |
1.3.1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基本原理 |
1.3.2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评价指标 |
1.3.3 铜基电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设计策略 |
1.3.4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表征方法 |
1.3.5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化学试剂与实验设备 |
2.1 主要化学试剂信息 |
2.2 主要仪器信息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3章 硫化亚铜衍生的铜纳米颗粒用于高效乙烯生成及其构效关系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Cu_(2-x)S纳米晶的合成及电催化剂的制备 |
3.2.2 样品的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3.3.2 催化剂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 |
3.3.3 催化剂的结构演化过程及反应机理分析 |
3.3.4 利用原位电化学拉曼探究生成乙烯的反应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由Cu基MOFs衍生得到的Cu-N-C多孔结构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不同氮掺杂含量的Cu-BTC的合成 |
4.2.2 由氮掺杂Cu-BTC衍生得到Cu-N-C多孔复合结构 |
4.2.3 Cu-N-C多孔复合结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氮掺杂含量的Cu-BTC及其煅烧衍生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4.3.2 Cu-N-C多孔复合结构催化剂电催化性能测试及反应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铜铟硫空心纳米颗粒用于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CuIn合金以及CuInS_2空心纳米颗粒的制备 |
5.2.2 样品的相关电化学测试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uIn合金颗粒以及CuInS_2空心结构的结构表征 |
5.3.2 催化剂的电催化二氧化碳性能测试及分析 |
5.3.3 利用原位电化学拉曼测试对该反应体系进行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非贵金属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电催化水分解反应及机理 |
1.2 自支撑电极 |
1.3 用于水分解自支撑电极的材料 |
1.4 自支撑电极的制备方法 |
1.4.1 模板导向法 |
1.4.2 水/溶剂热法 |
1.4.3 电化学沉积法 |
1.4.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5 自支撑电极催化性能的提升策略 |
1.5.1 组成调节 |
1.5.2 形貌调节 |
1.5.3 界面调节 |
1.6 评估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参数 |
1.6.1 过电位 |
1.6.2 塔菲尔斜率(Tafel斜率) |
1.6.3 法拉第效率(FE) |
1.6.4 周转频率(TOF) |
1.6.5 稳定性 |
1.6.6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 |
1.7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 |
2 Fe(OH)_3/MnCO_3-NF电极的制备及其OER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Fe(OH)_3/MnCO_3-NF电极的制备 |
2.2.3 Fe(OH)_3/MnCO_3-NF电极的表征 |
2.2.4 Fe(OH)_3/MnCO_3-NF电极的电催化水氧化性能测试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Fe(OH)_3/MnCO_3-NF电极形貌表征 |
2.3.2 Fe(OH)_3/MnCO_3-NF电极的结构表征 |
2.3.3 Fe(OH)_3/MnCO_3-NF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4 水氧化后Fe(OH)_3/MnCO_3-NF电极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CoSe-CF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电极的制备 |
3.2.3 电极的表征 |
3.2.4 电催化水氧化性能测试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电极形貌表征 |
3.3.2 电极结构表征 |
3.3.3 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4 长时间电解后CoSe-CF/20CV电极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纳米氧化物的反常铁电性与局域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纳米材料与局域结构 |
2.1.1 纳米材料概述 |
2.1.2 材料的局域结构 |
2.1.3 纳米材料的局域结构 |
2.2 材料的铁电性 |
2.2.1 铁电性概述 |
2.2.2 铁电材料的基本特性 |
2.2.3 纳米铁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
2.2.4 局域结构调控纳米铁电材料的性能 |
2.3 局域结构的主要研究手段 |
2.3.1 基于全散射的原子对分布函数 |
2.3.2 X射线吸收谱 |
2.3.3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3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3.1 样品制备 |
3.2 实验表征手段 |
4 纳米钛酸铅反常增强的铁电性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4.2.1 样品的合成与处理 |
4.2.2 样品的表征与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钛酸铅增强的四方性 |
4.3.2 纳米钛酸铅增强的自发极化 |
4.3.3 PbO终端在纳米钛酸铅表面的分布 |
4.3.4 表面状态与极化的耦合机理 |
4.4 小结 |
5 纳米钛酸铅极化分布的三维分析 |
5.1 引言 |
5.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5.2.1 样品的合成与处理 |
5.2.2 样品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钛酸铅的局域结构畸变 |
5.3.2 基于RMC的三维极化分布分析 |
5.3.3 基于透射电镜手段的二维极化分布分析 |
5.3.4 铁电有序的相关性分析 |
5.3.5 局域/平均结构的关联与耦合分析 |
5.4 小结 |
6 纳米二氧化锆的铁电性 |
6.1 引言 |
6.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
6.2.1 样品的合成与处理 |
6.2.2 样品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二氧化锆的形貌和平均结构 |
6.3.2 纳米二氧化锆的铁电性 |
6.3.3 纳米二氧化锆的局域结构畸变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RMC数据分析脚本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光度立体视觉三维重构算法的微观磨损形貌原位测量原理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微观形貌图像三维重构方法 |
1.1 成像系统坐标系环境构建 |
1.2 基于近场点光源的表面法向求解 |
1.3 基于Frankot-Chellappa算法的深度恢复方法 |
2 试验与分析 |
2.1 便携式图像采集系统 |
2.2 验证试验的方案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轴承内圈曲面测量 |
2.3.2 盘摩擦试样测量 |
3 结论 |
(9)数字式双目体视显微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2章 双目显微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
2.1 系统的结构与搭建 |
2.1.1 系统硬件选型 |
2.1.2 系统的整体搭建 |
2.1.3 连接件设计 |
2.1.4 标定板与光源 |
2.2 显微系统的等效光路 |
2.3 机构的对准 |
2.4 深度距离的计算原理 |
2.5 显微系统的标定 |
2.5.1 横向放大倍率的标定 |
2.5.2 非线性矫正系数的标定 |
2.5.3 不同绝对物距下的深度距离矫正 |
2.6 图像的采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像的矫正及立体匹配 |
3.1 图像的矫正 |
3.2 图像的立体匹配 |
3.2.1 新型复合BT代价 |
3.2.2 SGM半全局动态规划 |
3.2.3 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半全局渐近匹配算法 |
3.3 视差图后处理 |
3.4 CUDA平台的优化加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显微系统的深度精度分析 |
4.1 图像的采集及处理 |
4.2 系统测量深度的精度分析 |
4.2.1 不同放大倍数的深度精度分析 |
4.2.2 不同光照环境的深度精度分析 |
4.3 系统极限精度的测量 |
4.4 研究成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式双目体视显微系统应用 |
5.1 系统的应用场景 |
5.2 视差图的三维重建与点云图 |
5.3 线束端子的到位检测应用 |
5.3.1 线束端子的深度检测 |
5.3.2 线束端子插入到位检测的交互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Ag与Au纳米颗粒退火条件下的表面重构和晶格畸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演变的研究现状 |
1.2.1 纳米颗粒表面重构的理论研究 |
1.2.2 退火条件下纳米颗粒表面重构的原位观察 |
1.2.3 Au纳米颗粒晶格膨胀的理论研究 |
1.2.4 退火条件下金属纳米颗粒晶格畸变及缺陷的研究 |
1.3 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演变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的发展 |
2.1 引言 |
2.2 原位加热透射电镜技术 |
第三章 高温退火条件下Ag纳米颗粒的表面重构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与表征方法 |
3.2.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g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3.3.2 原子迁出导致Ag纳米颗粒表面结构的演变过程 |
3.3.3 原子迁入导致Ag纳米颗粒表面结构的演变过程 |
3.3.4 Ag纳米颗粒表面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束缚下Au纳米颗粒的结构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u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 |
4.3.2 小尺寸Au纳米颗粒的晶格畸变 |
4.3.3 大尺寸Au纳米颗粒中晶粒的晶格畸变 |
4.3.4 Au纳米颗粒中的晶界、孪晶与位错 |
4.3.5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显微三维表面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 [1]锶基钙钛矿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研究[D]. 聂日刚.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颜色信息的复杂物体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方法[D]. 杨超.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3]损伤表面三维微观形貌的仿真与重构[D]. 张昭琳.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4]铁基超导体和MoS2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D]. 蔡永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
- [5]面向电化学CO2还原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反应机理研究[D]. 何超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非贵金属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D]. 郝圣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纳米氧化物的反常铁电性与局域结构[D]. 孙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8]基于光度立体视觉三维重构算法的微观磨损形貌原位测量原理及方法[J]. 朱可,霍彦文,武通海,陈志雄. 机械工程学报, 2021(10)
- [9]数字式双目体视显微系统设计[D]. 罗宏利.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10]Ag与Au纳米颗粒退火条件下的表面重构和晶格畸变[D]. 于晓晓.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