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古城遗址初探

现代城市古城遗址初探

一、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园园[1](2021)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文中认为呼和浩特地区是“大窑文化”文明的创造地,是长城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是长城修筑最早的地方,融合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同时又融合着草原文化、阴山文化和黄河文化。在呼和浩特这片地域上,历代王朝在此统治,其特殊的边塞区位使城池发展几经兴衰,历史时期城池建制时有时无,时兴时衰。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池建设的开端在4000多年前即开始。2019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龙山文化后城咀石城既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城,也是放眼全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城池,是目前已知内蒙古中南部最大的史前城址。后城咀石城其瓮城改写了学界中马面、瓮城始现于历史时期的认知,将其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今和林格尔地区的盛乐故城(土城子古城)的西城区是春秋时期所建,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最早营建的历史时期的城市,土城子西城区的发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学界中对于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最早古城是云中城的认知。呼和浩特地区“最后”的古城是民国时期的“土围子”,因城墙系用传统的立板夯筑法修建,在此之后,中国少有再用此法修建的土城,因此,姑且将民国时期修建的围子称为中国“最后”的古城。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城池,即在建设发展中所形成的四周有围墙,部分有护城河,有城址遗迹的古城,包括行政中心的郡县城、驻守军队的军事障城等。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因地理位置重要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是多个王朝的军事防御地带。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的资料调研,将经过文献考察和考古报告确认为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时期城池列入研究范围。呼和浩特地区因其在历史长河中前后建造过近百座城池,亦被称作“百城之城”。本文从呼和浩特地区及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入手,根据考古资料选取其中的105座历史城池作为研究对象。按春秋、战国、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魏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唐(公元581--907年)、辽金元(公元907--1368年)、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时间段分期进行研究,从城池的建城起源、城池发展、延续与消亡的原因、地理位置、规模形制等方面。通过手绘和电脑绘制,对重要时期的城池位置与形态尽可能的复原,提供历史依据。结合各个历史时期城池的建造发展特点,总结出:1.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长城沿线多设置边堡、城障、列亭等以用于作战需要巩固王朝统治;2.城池的发展、延续与荒废与诸多因素有关,就其延续情况来说,那些地理位置或宏伟的建设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城池,在王朝覆灭后被继任统治者因军事需要、政治统治或环境宜居等情况再被利用起来,甚至改建增筑。3.各历史时期城池分布情况呈“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各时期城池分布的重心亦有所不同,呈现出:秦汉城池散布整个区域、北魏城池集中在北部、隋唐城池在中部、辽金元城池集中在中北部、明清城池集中在中南部的特点。城池在各历史时期的集聚分布与呼和浩特地区多元文化核心区(即以赵长城、秦汉长城、金界壕及明清长城沿线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黄河沿岸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阴山地界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土默川文化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耦合度极高;4.往往城池的等级级别越高,规模越大,建造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远,提供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职能越多,如:都城、郡治、州县邑等。反之,城池的等级级别越低,城池数目越多,相互距离越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职能越少,如:长城障城、各类军堡;5.城池建造往往选择地形相对平坦,临近水源的位置,军事类为主的城池多建于北部古阴山的山麓山谷一带和黄河流域地带,倚靠阴山山脉和黄河的天险屏障,都城、宫殿等大型居住类城池多建于呼和浩特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因其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古阴山的“用险制塞”与黄河干流及支流的“以河为塞,逐水而居”、水上兵粮运输及黄河天险屏障作用对城池位置选址的建造产生了较大影响;6.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中,方形城池比重最大,占67%,菱形、三角形、“彐”形、曲尺形、凸字形等,各种形状都出现过,但这种不规则形所占比重较少,往往是因为城的自然环境,随河流山川地势起伏曲折,按照不同地形随机应变;7.随着国家日渐富强,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统治者对自身利益需求逐渐增大,城池在建设过程中,功能逐渐完善,由单一功能逐渐演变成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交通、商业、文化于一体。

苏静[2](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王子奇[3](2020)在《横切面与长时段——试谈宋元地方城市考古研究的两个面向》文中指出本文梳理了以往宋元地方城市考古研究,指出目前应重视两方面的新动向:对历史横切面的整体考察和对城址个案的历时性探索。在对历史横切面的整体考察中,对于新建城市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入手点与研究面向。对个案城址的历时性考察中,应重视考古工作及其方案设计,加强对城内建置变迁的研究。城市遗址体量巨大、沿用时间很长,因此城市考古工作需要将长期的工作成果像"拼七巧板"那样不断积累绘在一张总图中,并据此复原出不同时期的城市平面图,为其他方面和兄弟学科的研究奠定基础。

汶翰[4](2020)在《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秦人都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不乏涉及军事活动的内容。从秦人都邑的建立和不断变迁,可窥见秦人从西垂小国到诸侯国再到统一帝国的过程,秦人的迁都史就像是一部军事史。从秦在陇东南地区的早期都邑,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大堡子山—圆顶山—山坪遗址群、李崖等遗址的发掘概况、文化内涵和建立背景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军事性主要是围绕着戎人而展开的,使之在具体的文化遗物上主要体现为山城的构建、地理环境、秦戎两种文化面貌的共存关系、独具特色的兵器、武库的建造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西山遗址群、大堡子山遗址群应具有边防重镇的性质。随着秦襄公迁都汧城,占据着关陕锁钥之地,是秦人进入关中地区的第一座都邑,凭借着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成功地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使之被封为诸侯。秦人地位的提升,急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都邑,以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继而秦人在关中西部建立了汧渭之会、平阳、雍。由于汧渭之会、平阳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只能从所处地理位置、迁都背景、兵器等方面观察其军事性。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雍城是秦所居关中西部各都邑中,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虽然其作为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身的多功能的都邑性遗址,但仍无法掩盖其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以水御城的构筑方式,城垣与壕沟相结合的多重防御设施,仓储、道路、作坊等组成的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多样化的武器装备等形成了以雍城为中心的势力范围,使其成为秦人进一步进入关中东部的大后方。为进一步扩大秦人在关中东部的势力范围,秦人继续东迁至关中中部,建立了泾阳、栎阳、咸阳,其建立主要是围绕着与晋魏争夺河西之地。地理位置上的东迁,能够减少长距离战争所带来的物资消耗,也便于在关中中部建立起对四周的辐射力量。这三座都邑中,由于泾阳所做的工作较少,情况不明外。栎阳和咸阳的军事性都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城墙、武器装备和仓储、道路、作坊、水利设施等后勤保障设施上。相比较而言,栎阳城的军事性更为突出,而咸阳城除了具有一定的军事性外,还是一座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都城。整体看来,秦人在都邑的建设过程中多善于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经历了山城传统到平原大城的变革,在都邑选址上,多选择在环山面水之地,形成天然的防御设施,以借助“地利”强化军事防御功能。秦人都邑的城防系统经历了从造郭守民到大国无城的过程,既有秦国传统的影响,也有商周都城传统的影响。同时,秦人的后勤保障体系也经历了正规化的过程,秦人都邑通过营造后勤设施进行整体防御,在都邑及附近营建道路、烽燧、驿站、关隘等具有明显军事性质的附属设施,至咸阳时期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军事后勤保障体系。通过运用考古学基本理论方法、城市考古学、军事考古学、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秦人都城的军事特征及秦人的军事文化,通过对秦早期都邑——西山、鸾亭山、大堡子山、圆顶山、李崖、陇县磨儿塬、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太公庙和雍城、栎阳城、咸阳城等遗址的军事考古学研究,从迁都背景、军事地理、军事防御体系及都城的军事意义等多角度对秦人都城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深入揭示秦人都城的军事性,为都城的军事考古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可望推动此方面研究的深入进行。

刘文卿[5](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宋健[6](2020)在《蜀汉政区治所与地理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蜀汉政区的治所和地理格局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地域范围是蜀汉政权的疆域范围,以政区来看便是益州地区,即当时的巴、蜀、广汉、汉中、武都、阴平、犍为、建宁、牂柯、越嶲、永昌等郡;以今日之地域来看便是陕西、甘肃南部,四川东部,以及重庆、贵州、云南的大部分地区。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蜀汉政权的时间范围,即公元221年至公元263年。当然,蜀汉建国之前的汉末乱世,刘焉、刘璋、刘备相继割据益州时,亦与蜀汉颇有渊源,也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蜀汉政权政治、经济、自然等方面的概况,对蜀汉的时间、地域范围,政区制度与结构,人口分布和迁移,经济发展情况,资源分布,交通路线的分布,自然地理的分区与特征等问题得到基本的认识,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章以郡—县的格式,以蜀汉末期景耀五年(262)为断限,综合运用史料、今人研究及考古资料来考证蜀汉22个郡级政区和134个县级政区的治所位置。对于争议不大的治所,考证比较粗略,而对于争议较大的或有新材料出现的治所,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证。考证的形式是先列举如今学术界的观点,再列举材料以支撑或商榷或甄别这些观点,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第三章以第二章的结论为基础,将蜀汉分为五个区域,以区域为单位对蜀汉政区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因素解读各个区域内政区的变化,考察蜀汉政区格局的形成和变化过程。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可以对蜀汉政区的治所位置以及政区演变的过程这两方面有更清楚的认识,这两方面是历史政区地理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可以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其次,本文对蜀汉政区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做了分析。三国时期是自秦统一以来第一个长时段的分裂时代,蜀汉则是在此乱世中存续了数十年的割据政权,具有典型性,研究其政区地理对分裂时期的政区地理研究甚有意义。从政区的视角,对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之间的社会变革问题也有所启示。

马琳[7](2020)在《云南州城镇明清城址空间格局复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州城镇位于云南省西部,明清时为大理宾川州州治,今为大理白族自治区宾川县下辖镇。自明弘治七年(1494)年宾川设州建城,距今已经有526年历史。州城保存有完好的古城格局及大量古建筑遗迹,2010年7月列入“第五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本文以明清两代州城的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田野调查为基础,参考明清地方志及相关文献,按照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州城的城防体系、街巷系统及城内主要建置进行复原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城址空间发展阶段及其与中原北方城址格局的异同。本文共由四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州城概况,包括州城的环境背景以及州城建置沿革。第二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州城现存遗迹遗痕全面论述,包括现存古城墙与桥梁、城内街巷分布及历史建筑留存状况,最后对现代州城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为后文的复原奠定研究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明清州城的空间布局进行复原,结合实地踏查、卫星地图、古代地方志及现代文献资料,对州城的城防体系、街巷系统及城内建置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明清州城的功能区划分。第四章对明清州城的空间布局发展阶段及格局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可知,州城自明朝始建,历经明清两代,其城市形态及城内空间格局均较稳定,未发生大规模变化,具有延续性。其发展历经建设完善、快速发展、衰落改造三个代表性时期。城内功能分区在城市阶段性发展中逐渐形成,可清晰划分为行政管理区、文化教育区及居民生活区。另外州城的格局特征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在中原文化的浸润下,州城形成明确的“方城十字街”格局,城址选择和城内建置都有对中原北方城市的借鉴;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州城的格局特征又折射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赵睿智[8](2020)在《明清时期漳州海澄历史空间信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城乡规划学科针对于历史空间信息整合的研究,大多选择历史古都为研究对象进行整合方法的建构,这类研究对象相对于一般的历史城镇,其历史资料更丰富,历史遗存相对完整,并且历史地理学科对其古城空间形态的研究介入较早。而以城乡规划学为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对历史空间信息的整合方法进行建构时,更多关注在历史空间信息整合的结果如何运用到城市空间管理中。因而其方法缺少对于历史空间信息推敲过程的论述,这对于本身缺乏历史空间信息研究,现状历史遗存更为破碎的一般性历史城镇时,其方法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历史空间信息的转译与整合工作难以推进。为此,希望借助历史地理学中对古城空间形态研究相对成熟的方法,来解决城乡规划学现有整合方法在一般性历史城镇中适用性不足的问题。另外,作为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航港的月港地区,其现有的历史空间信息研究仅停留在现状遗存的描述层面,缺少对于明清海澄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性研究。因此,为进一步补充对明清月港的历史空间信息研究的不足,本文将选择历史风貌破碎、历史空间研究缺失的月港核心区——海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大致确定明清海澄的县域范围,“都图”分布以及山水格局,并将明清海澄的演变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此,进而对明清时期海澄空间形态中城池及防御体系、市肆街巷等要素进行历史空间信息转译的纵向研究,得出不同时期各要素的历史空间信息转译图,并将不同时期的海澄城市空间形态做横向比较归纳,最后得出明清时期海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通过该研究,可以明确海澄历史空间在当今地形图的落位,为海澄城市空间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基础性的研究。另外,研究借鉴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详细论述漳州海澄的历史空间信息整合过程,希望为规划学科提供一个针对于一般性历史城镇的历史空间信息转译与整合的样本,以提高历史空间信息整合方法的普适性。

曹宇[9](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张杰[10](2019)在《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明清大同城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商贸城市,其中保留至今的大量合院民居建筑是构成整个城市人文地理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城合院民居不仅是容纳人类居住生活的空间构筑,而且还是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客观物质载体。对大同城合院民居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究和理解古代人的建筑思想、居住方式以及文化生活,同时,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优秀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目前学界对于合院民居的研究基础之上,聚焦于相对被前人忽视却尤为重要的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及街坊,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测量,充分发挥已有文献与影像资料的作用,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统计学、建筑类型学以及社会人类学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历史考证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既注重基本原则的考察,也强调实物与个案的研究,分别从城市、街坊、建筑空间、结构建造四个不同的角度,由宏观到微观的对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城市尺度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受到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在街坊尺度中,合院民居与街坊会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当合院民居影响较大时,会改变原有街坊形态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当街坊影响较大时,会控制或引导合院建筑的组合与发展;在建筑尺度中,合院建筑的空间构成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在结构建造尺度中,合院建筑的构成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与建造技术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二、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背景
        1.1.2 呼和浩特历史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1.3.2 国内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1.3.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发展相关专题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220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2.1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2.2.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476 年)历史城池概述
        2.2.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221 年)历史城池概述
        2.2.3 秦朝时期(公元前221 年—2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2.2.4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 年—公元220 年)历史城池概述
    2.3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 年—58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3.2 北魏时期(公元386 年—534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4.隋唐时期(公元581 年—907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4.1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4.2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4.2.1 隋朝时期历史城池概述(公元581年—618年)
        4.2.2 唐朝时期(公元618 年—9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4.3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5.辽金元时期(公元907 年—1368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5.1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5.2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5.2.1 辽代时期(公元907 年—1125 年)历史城池概述
        5.2.2 金元时期(公元1115 年—1368 年)历史城池概述
    5.3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6.明清时期(公元1368 年—191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6.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6.1.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6.1.2 明朝时期(公元1368 年—1644 年)历史城池概述
    6.2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6.2.1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6.2.2 清朝时期(公元1616 年—1911 年)历史城池概述
    6.3 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7.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特征研究
    7.1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发展概述
        7.1.1 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
        7.1.2 城池发展、延续与废弃分析
    7.2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分布特征分析
    7.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级别与规模分析
    7.4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位置分析
        7.4.1 城池选址特点分析
        7.4.2 山水地貌对城池建造的影响
    7.5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形态分析
    7.6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功能分析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呼和浩特地区各朝代疆域沿革表
附录B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大事件
附录C 古城平面图绘制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D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沿革图
附录E 呼和浩特地区古城调查一览表
附录F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分布示意图(a)/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与城池位置分布示意图(b)
附录G 赵国重镇云中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附录H 辽代繁华古都丰州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附录I 明代塞外商埠归化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附录J 清代驻防城绥远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致谢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3)横切面与长时段——试谈宋元地方城市考古研究的两个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4)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秦人都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2.2 都城的军事考古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1.3.2 城市考古学研究方法
        1.3.3 军事考古学研究方法
        1.3.4 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1.3.5 军事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早期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2.1 早期秦人都邑建立的背景
    2.2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
        2.2.1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概况
        2.2.2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建立的背景
        2.2.3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所见军事因素
    2.3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
        2.3.1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概况
        2.3.2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建立的背景
        2.3.3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所见军事因素
    2.4 李崖遗址
        2.4.1 李崖遗址概况
        2.4.2 李崖遗址所见军事因素
    2.5 陇县磨儿塬秦城
        2.5.1 磨儿塬秦城概况
        2.5.2 磨儿塬秦城所见军事因素
    2.6 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
        2.6.1 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概况
        2.6.2 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所见军事因素
    2.7 太公庙遗址
        2.7.1 太公庙遗址概况
        2.7.2 太公庙遗址所见军事因素
    2.8 早期秦人都城的军事性
        2.8.1 早期秦人都城的军事特点
        2.8.2 早期秦人军事性的文化渊源
第三章 雍城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3.1 雍城遗址的概况
    3.2 迁雍的背景
    3.3 雍城的军事地理
    3.4 雍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3.4.1 河流
        3.4.2 壕沟
        3.4.3 城垣
        3.4.4 后勤保障设施
        3.4.5 武器装备
        3.4.6 雍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完善过程
    3.5 雍城的军事意义
第四章 栎阳城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4.1 栎阳城的概况
    4.2 迁都栎阳城的背景
    4.3 栎阳城的军事地理
    4.4 栎阳的军事防御体系
        4.4.1 城墙
        4.4.2 建筑基址
        4.4.3 后勤保障设施
    4.5 栎阳的军事意义
第五章 咸阳城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5.1 咸阳城的概况
    5.2 迁都咸阳的背景
    5.3 咸阳的军事地理
    5.4 咸阳的军事防御体系
        5.4.1 城垣
        5.4.2 后勤保障
        5.4.3 武器装备
    5.5 咸阳的军事意义
第六章 秦人都邑的军事性
    6.1 秦文化军事性的历史背景
    6.2 秦人迁都的军事目标
        6.2.1 西垂、秦——在西戎,保西垂
        6.2.2 汧、汧渭之会、平阳、雍——居关中,饮马于河
        6.2.3 泾阳、栎阳、咸阳——东出一统
    6.3 秦人都邑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变
        6.3.1 从山城传统到平原大城
        6.3.2 从造郭守民到大都无城
        6.3.3 逐步正规化的后勤保障体系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蜀汉政区治所与地理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史料梳理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蜀汉政区设置的历史地理背景
    第一节 蜀汉政权与政区:承接汉制,郡县为主
    第二节 蜀汉自然环境:山河表里,高低相间
    第三节 蜀汉社会环境:偏安一隅,稳固发展
第二章 蜀汉政区治所位置考证
    第一节 天府之国——蜀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二节 京畿重地——广汉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三节 冉駹故地——汶山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四节 青衣故地——汉嘉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五节 东部核心——巴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六节 东部边境——巴东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七节 乌江边民——涪陵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八节 北边重镇——汉中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九节 北伐前哨——武都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节 西北氐地——阴平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一节 运输要道——东广汉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二节 北面门户——梓潼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三节 米仓阆水——巴西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四节 南面门户——犍为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五节 枝江符关——江阳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六节 南中孔道——朱提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七节 邛筰旄牛——越巂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八节 南夷诸邑——牂柯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十九节 南中绥定——建宁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二十节 西南边陲——永昌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二十一节 金沙两岸——云南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二十二节 交益界首——兴古郡及属县治所考
    第二十三节 蜀汉政区治所的分布特点
第三章 蜀汉政区格局研究
    第一节 京畿核心区
    第二节 东部综合区
    第三节 北部边防区
    第四节 中部过渡地带
    第五节 南中地区
    第六节 蜀汉政区结构的演变
    第七节 蜀汉政区的圈层结构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7)云南州城镇明清城址空间格局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应用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一 古今重叠型城市的考古学研究
        二 云南地区古城空间布局研究
        三 州城的相关发现和研究
        四 总结
    第三节 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
        一 资料收集
        二 田野调查
        三 综合分析
第一章 州城镇概况
    第一节 地理背景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州城镇现存遗迹与现代空间布局概述
    第一节 古城墙遗址
    第二节 水系与桥梁
    第三节 城内街巷
    第四节 城内历史建筑
        一 文教类遗存
        二 信仰类遗存
        三 行政类遗存
        四 商业类遗存
        五 古井
    第五节 州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第三章 明清州城空间布局复原
    第一节 城防体系
        一 北城门与北城墙
        二 西城门与西城墙
        三 南城门与南城墙
        四 东城门与东城墙
        五 护城河与桥梁
        六 小结
    第二节 街巷系统
        一 主干道
        二 次级街道
    第三节 城内建置
        一 行政机构
        二 公共福利设施
        三 文化教育机构
        四 祠观寺庙
    第四节 城内功能分区
        一 行政管理区
        二 文化教育区
        三 居民生活区
        四 小结
第四章 明清州城空间布局分析
    第一节 州城空间布局发展分期研究
        一 建设完善期(1494——1661之前)
        二 快速发展期(1661——1727)
        三 衰落改造期(1727之后——1950年代后期)
    第二节 与中原北方城市的对比研究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州城古镇地图
    附录二 关于“大罗城”的考证
        一 《重修大罗卫记》中的“大罗城”
        二 《雍正宾川州志》中的“大罗城”
        三 地方志中的“古大罗城”
        四 小结
    附录三 州城文献资料汇总
致谢

(8)明清时期漳州海澄历史空间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历史信息与城市历史空间信息
        1.2.2 城市形态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
    1.3 研究对象与时空范畴
        1.3.1 选择海澄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1.3.2 “月港”位置辨析
        1.3.3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畴
    1.4 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1.4.1 关于“历史空间信息整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1.4.2 月港海澄的相关研究综述
        1.4.3 关于“港市”相关研究综述
        1.4.4 对上述研究的整体评述
    1.5 研究意义
        1.5.1 对完善海澄城市历史史料的意义
        1.5.2 对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借鉴的意义
        1.5.3 对海澄历史环境保护的实践意义
        1.5.4 挖掘并丰富闽南地区海丝文化的现实意义
    1.6 研究目标、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路径与方法
        1.6.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海澄营建之时空背景与演变历程
    2.1 海澄选址之区位与环境特点
        2.1.1 选址区位之军事防御因素
        2.1.2 选址区位之商业交通因素
        2.1.3 山水格局因素
    2.2 九龙江下游区域历史文化特征
        2.2.1 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
        2.2.2 多元共生的信仰文化特征
        2.2.3 宗族文化特征
    2.3 海澄古城营建之演变历程
        2.3.1 第一阶段:有“市”无“城”的初步繁盛期
        2.3.2 第二阶段:“市”“城”繁荣的全盛期
        2.3.3 第三阶段:“市”衰“城”缩的衰落期
        2.3.4 第四阶段:“城”定“市”兴的修养生息恢复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清海澄城池及防御体系历史信息转译研究
    3.1 明隆庆元年(1567年以前)
    3.2 明隆庆至明崇祯五年(1567年-1632年)
        3.2.1 历久不衰的县城防御
        3.2.2 互为犄角的镇城防御
        3.2.3 布局完备的铳城防御
        3.2.4 以备万全的设施防御
    3.3 明崇祯六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1633年-1693年)
        3.3.1 历久不衰的县城防御
        3.3.2 犄角渐失的镇城
        3.3.3 扼守交通的半月城
        3.3.4 逐渐泯灭的设施防御
    3.4 清康熙三十三年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694年-1762年)
        3.4.1 需求饱和的整体防御格局
    3.5 明清海澄城池及防御体系演变分析
    3.6 明清海澄城池及防御体系特色研究
        3.6.1 明代闽南地区最完备的县级城池及防御体系
        3.6.2 拥有晚明最先进的铳城防御设施
        3.6.3 兼顾区域纵深防御的县级防御体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清海澄城池内部空间要素历史信息转译研究
    4.1 街巷与市肆—空间之骨架
        4.1.1 明隆庆元年前
        4.1.2 明隆庆至明崇祯五年(1567年-1632年)
        4.1.3 明崇祯六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1633-1693年)
        4.1.4 清康熙三十三年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694年-1762年)
        4.1.5 各时期市肆街巷的发展规律
    4.2 衙署建筑—空间之核心
        4.2.1 海澄县衙署区
        4.2.2 海澄县衙署区与城市位置关系
        4.2.3 海澄县衙署区的选址需求分析
    4.3 坊社与保甲—空间之肌理
        4.3.1 明清之际海澄县城关人口分布情况
        4.3.2 乾隆年间海澄县城关人口分布情况
    4.4 教化祭祀建筑—空间之节点
        4.4.1 教化空间
        4.4.2 官方祭祀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清海澄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分析
    5.1 明清海澄各发展阶段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
        5.1.1 明隆庆元年以前(1567年以前)—“一心两轴”
        5.1.2 明隆庆至明崇祯五年(1567年-1632年)—“一核两轴三组团多中心”爆发式发展
        5.1.3 明崇祯六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1633年-1693年)—“一核两轴两组团”收缩式发展
        5.1.4 清康熙三十三年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694年-1762年)—“一核两轴三组团一中心”复兴式发展
    5.2 明清海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
    5.3 影响海澄城市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
        5.3.1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是海澄城市形态演变的外部约束力
        5.3.2 政治局势与政策影响是海澄城市形态演变的外部决策力
        5.3.3 经济贸易与产业发展是海澄城市形态演变的内部驱动力
        5.3.4 不同阶段各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对比
        5.3.5 动力机制的作用特征
    5.4 各时期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特征比较
        5.4.1 “核”“中心”的演变
        5.4.2 “轴”的演变
        5.4.3 “空间组团”的演变
        5.4.4 “边缘”的演变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6 本章小结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2.6 本章小结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3.1.1 远古因石而“生”
        3.1.2 古代因矿而“起”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3.1.4 现代由“盛”转“衰”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3.7 本章小结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分类系统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3.1 大冶钢铁厂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4.3.3 黄石东钢厂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4.4.1 内湖水运
        4.4.2 铁路运输
        4.4.3 长江航运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4.5.1 华新水泥厂
        4.5.2 黄石电厂
        4.5.3 源华煤矿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4.6.1 矿冶古城
        4.6.2 工人社区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4.7.1 均质性
        4.7.2 拓扑性
        4.7.3 秩序性
    4.8 本章小结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5.1.1 自然基底要素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5.1.3 主体活动要素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5.3.1 单元体系统
        5.3.2 产业链系统
        5.3.3 整体网络系统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5.4.1 景观表征层级
        5.4.2 文化意义层级
        5.4.3 动力发展层级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5.5.1 时间尺度
        5.5.2 空间尺度
        5.5.3 感知尺度
    5.6 本章小结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6.1.1 价值评价理论
        6.1.2 价值评价方法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6.4.3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10)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为何研究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大同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概述
        1.2.2 合院民居建筑研究概述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研究材料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清大同城市的建城环境与形态特征
    2.1 大同城市区域的地理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人文地理环境
    2.2 明代大同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2.2.1 大同历代主要城址的建置沿革
        2.2.2 明代大同城的兴建与完善
        2.2.3 军事重镇的商业化转型
    2.3 明清大同城市形态与建筑总体布局
        2.3.1 城市的平面结构
        2.3.2 “主要建筑”占据的位置
        2.3.3 居住区与商业的分布
    2.4 明清大同城的里坊街巷结构
        2.4.1 “四坊之城”还是“十六坊之城”
        2.4.2 北魏平城的十六里坊遗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街坊巷道与合院建筑的形态构成
    3.1 合院建筑组合构成的街坊形态
        3.1.1 新型街坊的生成
        3.1.2 旧有街坊的形态构成
    3.2 街坊结构控制下的合院建筑构成
        3.2.1 条状街坊中的合院建筑
        3.2.2 片状街坊中的合院建筑
    3.3 街巷形态与宅院空间布局的关系
        3.3.1 街道走向对宅院平面的影响
        3.3.2 合院建筑对街巷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与功能分化
    4.1 合院民居的空间类型与原型
        4.1.1 原型—单进阔院的典型范式
        4.1.2 类型—合院住宅的构成原则
    4.2 合院外部空间的衔接与调适
        4.2.1 建筑方位与入口开设
        4.2.2 庭院空间的形态分化
        4.2.3 “弹性空间”的调节
    4.3 宅院功能房间的等级分化
        4.3.1 “正”与“厢”—房屋朝向与等级分化
        4.3.2 “厅”与“堂”—宅院的核心功能房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结构与建造
    5.1 结构框架的支撑
        5.1.1 框架的控制与稳定性
        5.1.2 屋顶构架的分隔
        5.1.3 结构形态的地域性
    5.2 围护性表皮的包裹
        5.2.1 墙体围合
        5.2.2 屋顶覆盖
        5.2.3 门窗开设
    5.3 火炕—起居生活的中心
        5.3.1 位置与尺度
        5.3.2 系统的功能与意义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同城合院民居类型统计表
附录B 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测绘图录
附录C 晋系建筑与清代官式主要构件不同术语对照表
附录D 大同地区民居建筑的俚语和词汇
附录E 大同城民国年间商铺统计表
附录F 大同市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一览表
附录G 大同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巷保护规划图

四、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D]. 李园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横切面与长时段——试谈宋元地方城市考古研究的两个面向[J]. 王子奇. 华夏考古, 2020(06)
  • [4]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D]. 汶翰. 西北大学, 2020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蜀汉政区治所与地理格局研究[D]. 宋健. 暨南大学, 2020(04)
  • [7]云南州城镇明清城址空间格局复原研究[D]. 马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明清时期漳州海澄历史空间信息研究[D]. 赵睿智. 华侨大学, 2020(01)
  • [9]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D]. 张杰.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现代城市古城遗址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