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巷锚杆支护的力学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高迅[1](2021)在《袁二矿西翼回风大巷破碎带合理支护参数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安徽两淮矿区及全国其他矿区煤炭开采已经进入深部,由于深部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围岩发生破坏情况普遍存在,采用常规支护很难保持深部断层破碎带稳定,选择合理支护保持断层破碎带稳定对深部煤炭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淮北袁店二矿西翼回风大巷直墙半圆拱巷道掘进为工程背景,对巷道经过深部断层破碎带变形程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了高强预应力锚杆(索)压缩拱形成机制,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选择合理预应力锚杆(索)参数,提出优化后的新型支护方案,确保巷道安全稳定,为后续深部巷道经过断层破碎带合理支护提供指导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深部断层破碎带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松动破碎分布特征;(2)通过巷道围岩高强预应力锚杆(索)在围岩中形成的附加应力场分布,来分析高强预应力锚杆(索)对压缩拱形成影响因素,找出围岩易于“失稳”关键部位;(3)提出高强预应力锚杆(索)压缩成拱机制;(4)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压缩拱厚度确定预应力锚杆(索)合理支护参数。采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分析不同锚杆间排距(400mm、500mm、600mm)、不同锚杆长度(1500mm、2000mm、2400mm、2600mm)、不同锚杆预紧力(50k N、70k N、90k N),以及不同锚索长度(1000mm、4000mm、5000mm、6300mm)、不同锚索预紧力(80k N、100k N、120k N)条件下,围岩的附加应力分布,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巷道围岩破碎范围和破碎程度规律通过附加应力发现,深部断层破碎带直墙半圆拱巷道开挖支护的关键部位在拱基线以下帮部位置,从而通过强支护可避免发生从局部到整体的失稳现象。(2)锚杆间排距的改变对断层破碎带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压缩拱厚度无明显影响,但对压缩拱范围内附加应力大小影响显着,当间排距由600mm减至400mm时,附加应力增大46.67%;锚杆长度改变会对断层破碎带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压缩拱厚度产生显着影响,而对压缩拱范围内附加应力无明显影响。当长度从1500mm增至2600mm时,压缩拱厚度增加88.24%;锚杆预紧力改变则对围岩压缩拱厚度影响不明显,而对压缩拱范围内附加应力大小影响显着,预紧力从50k N增至90k N时,附加应力增大73.33%。(3)锚索长度超过4000mm时,巷道围岩附加应力和压缩拱厚度均无明显改善。因此在对深部断层破碎带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支护时,预应力锚索长度不宜超过4000mm;而锚索预紧力可显着影响巷道围岩附加应力大小。(4)通过FLAC3D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发现,锚杆(索)的间排距、长度、预紧力等参数在合理范围内优化调整后可使巷道围岩附加应力增加0.15~0.20MPa,压缩拱强度提升25%,压缩拱厚度得到明显改善,证明使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索)支护技术经过参数调整优化后可形成压缩拱,此技术可成为直墙半圆拱巷道经过深部断层破碎带的合理支护最优选之一。针对该条件下的巷道锚杆(索)合理支护布置详细情况将在正文中给出,本文相关试验参数和数值模拟分析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图[56]表[10]参[66]
黄庆显[2](2021)在《平顶山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部煤岩体的“三高两强”赋存环境给矿井巷道支护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是业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我国典型深部矿区之一,平顶山矿区主力矿井开采深度已不同程度超过800 m,现有实践表明,深部巷道围岩松软破碎,具有变形大、流变性强等特点,采用浅部巷道的支护技术,巷道围岩难以保持长期稳定。因此,系统深化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综合采用现场实测、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以提高围岩自承能力为核心,对围岩协同控制机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深井巷道支护方式选择和技术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了平顶山矿区主力生产矿井构造应力显着的地应力分布特征,掌握了深井巷道围岩结构特点和典型物理力学特性。结合围岩蠕变试验结果,推演了围岩蠕变等围压三维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在多个矿井进行了普适性分析。原位实测分析了巷道围岩强度、内聚力和弹性模量衰减的时空演化特征,建立了围岩强度衰减模型,研究了侧压系数变化对巷道围岩应力演化及变形的影响,掌握了深井巷道全断面持续收缩、底鼓量和两帮移近量明显大于顶板下沉量的总体破坏特征,明确了巷道围岩主要承载区的位置(2.4-3.0m)与力学特性。(2)以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结构协同承载、支护(力)协同作用、“支护—围岩”协同控制(“三协同”)为切入点,分别建立了围岩内外承载结构、支护(力)间协同作用和“支护—围岩”(粘)弹塑性“三区两圈”(弹性区-塑性区-破碎区,内承载圈-外承载圈)力学模型,研究了深井巷道内外承载结构协同作用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支护强度下深井巷道变形随支护时间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三协同”控制机理,确定了协同支护合理的支护强度与时机。(3)根据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分为高应力型、低强度型和复合型三类,明确了“协同支护构建承载结构,结构协同承载控制围岩变形”的控制思路,明确了以高强支护强化外承载结构、注浆改性内承载结构和卸压改善应力为主要途径的深井巷道承载圈层“强外稳内”控制对策。提出了以双层喷浆、锚杆-锚索(束)注浆、锚索棚支护、底板卸压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关键支护技术,研发了配套材料及设备,探索完善了相应的注浆工艺措施,构建了协同作用效率评价方法,形成了深井巷道围岩内外协同承载控制技术体系。(4)结合热轧厚壁中空注浆锚杆、锚索和水泥注浆添加剂等新型材料大范围强力锚固的特点,针对高应力低强度复合型、低强度型、高应力型巷道围岩控制需求,基于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确定了三类巷道合理的支护方式、参数及支护时机。实测掌握了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变形与破碎破裂区发育特征,建立了巷道表面围岩变形量和协同作用效率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巷道掘前支护效果预估和掘后围岩变形预警的协同效率评价方法并指导巷道支护。上述研究成果在平顶山矿区一矿、四矿的典型深井巷道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技术能有效提高内外承载结构的承载性能,三类巷道内外承载结构的协同作用效率分别达到86.33%、80.8%、86.05%,显着控制了围岩变形。该论文有图142幅,表20个,参考文献182篇。
何东升[3](2020)在《城郊矿高应力煤巷掘锚护一体化快速掘进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浅部炭资源减少,城郊煤矿开采深度越来越大,最大开采深度已经超过900m。深部开采具有高地压、高地温、强开采扰动严重等特征,造成深井巷道变形严重。深井高应力煤巷快速掘进与稳定支护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城郊矿二水平西翼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原位探测、实验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等方法,围绕高应力煤巷掘锚护一体化快速掘进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在城郊矿二水平西翼回风大巷取样,通过实验室煤岩矿物组分与力学特性测试得到了煤岩物理学参数;现场钻孔窥视探测了巷道围岩裂隙分布范围,揭示了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特征。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等方式,综合考虑应力分布、巷道断面利用率、掘进难易程度等因素比较了5种不同巷道断面形状的特点,确定矩形为合理巷道断面形状,计算得出巷道断面最佳宽高比为1.5,巷道断面净尺寸为宽×高=4.8 m×3.2 m。(2)建立了高应力煤巷围岩支护结构模型,使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了不同断面形状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变形破坏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预应力锚杆(索)形成的应力分布和围岩变形规律,确定采用“锚网带+锚索梁”的巷道联合支护方式,顶锚杆采用Ф22×2500mm型高强锚杆、间排距750×700 mm,顶锚索采用Ф21.6×8200 mm钢绞线。(3)根据掘锚护一体机结构特点,分析了顶板侧帮补打锚杆的支护设计,当提高锚杆预应力与预紧扭矩有利于提高锚杆主动支护作用,设计顶板高强锚杆扭矩不低于200 N·m,帮部高强锚杆扭矩不低于150 N·m;根据现场掘进支护各工序存在问题,提出了工序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改进施工顺序、施工方式、工作人员交接等环节,现场试验掘进速度提高了31.7%。(4)在城郊矿开展了深井高应力巷道表面变形监测、深部位移监测、锚杆(索)受力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顶板离层量最大为36 mm,帮部位移量最大为120 mm,底鼓量100mm。根据煤巷围岩变形特征,设计了矩形巷道两帮外倾一定角度的微梯形巷道断面形式,提出了支护优化设计方案,将顶板四根锚索的中间两根锚索变为锚杆、巷道中心锚杆变为锚索,并将帮部两侧靠近底板处两根锚杆向下倾斜15°布置,现场应用有效控制了高应力煤巷围岩变形。本论文由图69幅,表40个,参考文献87篇。
曹俊才[4](2020)在《煤矿巷道预应力锚杆时效支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巷道的开挖与支护是一个非线性过程,不同的开挖强度、开挖速度、开挖方式、开挖工艺、支护时机、支护参数,导致了不同的围岩变化规律和不同的围岩损伤程度。围岩的损伤变形与时间密切相关,由于围岩的时效机理复杂,造成合理的支护形式和支护时机确定困难。针对围岩的时效支护问题,本文构建了时效围岩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围岩的扰动边界与时间的关系函数,确定了时效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计算方程,探究了预应力锚杆的时效支护机理,给出了预应力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应力、变形计算方法;研究了锚杆的支护长度和预应力的最优匹配值,揭示了锚杆托盘的应力扩散机制;提出了超级预应力锚杆支护的理念,探讨了超级支护与时效支护的关系;编制了时效围岩的计算软件,给出了时效计算软件的工程算例。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揭示了围岩扰动范围随应力传递时间变化的规律。巷道围岩的扰动范围与时间的二次方根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岩扰动范围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急速变大,然后是缓慢衰减;在急速变大阶段的扰动范围一般为巷道半径的3~5倍;岩性极差的围岩容易在急速变大阶段发生失稳,缺失缓慢衰减阶段。(2)研究了围岩时效变化的对称性原理。时效围岩持续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称性或缺,围岩的对称性或缺主要包括围岩深部和浅部的应力不对称和变形不对称两方面;减弱时效围岩的应力不对称和变形不对称有助于长时稳定支护,大幅提高支护预应力可以有效减弱围岩的应力和变形不对称。(3)探索了预应力锚杆支护的时效性。预应力锚杆在支护过程中,随着围岩的时效变形,锚杆轴力发生了变化;当锚杆轴力超过了临界拉拔力时,锚固界面发生渐进脱粘,使得锚杆自由段和锚固段长度发生了变化,影响了锚杆的临界预应力和锚固盲区的范围;同时,锚杆轴力的时效变化改变了托盘的弹性变形、蠕变变形和受力状态,影响了托盘的应力扩散规律;这些都表现出了锚杆支护的时效性。(4)揭示了锚杆自由段长度和临界预应力之间的关系。预应力锚杆支护存在两个有效压应力区,锚固段有效压应力区和自由段有效压应力区;随着预应力的不断增大,两个压应力区逐渐靠近,最终融合;当两个压应力区即将融合时,锚杆的预应力为临界预应力;不同长度的锚杆具有不同的临界预应力,锚杆自由段的长度越长,临界预应力越大。(5)探究了锚杆长度、预应力对锚固盲区的影响。预应力的大小不能改变锚固盲区的范围,只能缓解盲区的受力环境;锚固盲区的范围与锚杆的长度有关,锚杆自由段长度越长锚固盲区范围越大;锚固盲区的岩体主要靠岩体自身的强度自稳和护表网片等维护;锚固盲区不能自稳时,缩小锚杆间排距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6)分析了锚杆托盘的应力扩散机制。锚杆轴力不能完全反映锚杆支护的真实工况,还需要结合托盘的受力和变形;托盘应力呈中间大?边缘小的分布规律;托盘的尺寸越大?厚度越厚,围岩变形过程中,锚杆支护增阻越快,控制围岩变形越有效;大托盘受力面积大、支护范围广,有利于提高围岩的护表能力,缺点是大托盘的边缘力矩较大,不利于托盘的受力优化,容易变形。(7)提出了超级支护的理念。施加预应力超过锚杆最优预应力的支护方式称为超级支护,锚杆最优预应力取锚杆临界预应力的40%。试验表明,超级锚杆支护可以显着改善围岩的应力环境,可以延缓和抑制围岩的变形速度、缩小围岩的损伤范围,可以改善特定环境下特定位置的疑难支护问题;能够扩大锚杆支护的间排距,而不降低支护的整体强度,这有助于巷道快速掘进。(8)设计了实现超级预应力的组锚杆结构。组锚杆结构是将多个杆体安装在一个托盘上,并将锚杆均匀布置在了托盘的边缘附近;组锚杆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支护?节约支护空间,可以匹配空间资源稀缺的智能掘进;组锚杆结构有利于快速实现超级预应力支护,有利于弱化托盘的边缘力矩,有利于托盘预应力的长期维持。(9)编制了模拟预应力锚杆时效支护的计算软件。该软件不仅可以模拟时间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综合模拟开挖?支护?回采及下一个工作面接续全过程,实现了超大尺寸模型的精细化求解;计算模型的尺寸可以依据研究对象尺度灵活放缩。该论文有图87幅,表5个,参考文献217篇。
王彬[5](2020)在《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支护速度远远赶不上掘进速度,锚杆(索)支护时间占整个巷道成巷时间的60~70%,且巷道掘进与锚杆(索)支护不能够完全平行作业,严重制约了巷道的快速掘进。由于巷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空间+时间”效应,使得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不能一次性完成。本文依据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展开对掘进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进行研究,并提出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的思想,旨在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并总结现有煤矿掘进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的变形特性,针对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分别从物理效应、力学效应以及时间效应进行描述。在开挖面“空间+时间”效应的影响下,巷道围岩纵向变形形式可分为:稳定变形型、持续变形型、加速变形型。(2)现有的煤巷支护设计均采用一次成巷的支护技术,锚杆(索)支护时间过长,忽略了开挖面的时空效应,未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变形特性且支护理念不适应巷道的快速掘进,严重影响巷道的掘进效率。依据巷道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影响,提出了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的思想,旨在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以此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实现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3)对掘进巷道建立时空效应下的力学模型,通过弹性-粘弹性对掘进巷道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出巷道在掘进时围岩的变形、应力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掘进面的循环推进,巷道围岩应力释放逐渐增大,围岩的变形和塑性区半径逐渐增大。通过理论分析在靠近开挖面附近处,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较小,紧跟工作面支护一定数量的锚杆保证掘进空间安全稳定,剩下的锚杆在不影响掘进的情况下进行支护,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提高巷道的掘进效率,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4)以柠条塔S12001掘进巷道为背景,结合具体地层参数,利用分次支护的思想进行支护设计,并形成一套分次支护施工工艺。应用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分次支护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掘进空间安全,还能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提高巷道的掘进效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李辉[6](2020)在《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煤系地层的开采带来了诸多技术难题,其中最为复杂的是富水条件下,特别是富碱性水条件下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掌握水岩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与规律,揭示水化学损伤下的围岩失稳机理,从而提出合理支护方案,实现巷道安全稳定。本文基于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水文地质调研,围绕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围岩物理力学损伤机理与变形控制,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对进一步丰富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指导富水条件下弱胶结地层开采实践、推动我国西部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及理论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赋存环境调研,提出了碱性水-弱胶结软岩水化学作用实验方法,得到了弱胶结泥岩和弱胶结粉砂岩在不同碱性水、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特性损伤规律。掌握了浸泡液溶液离子种类及浓度变化规律。(2)根据矿物组分与浸泡液离子浓度变化规律,推演了水岩作用化学方程式,揭示水岩化学作用本质与岩石物理力学损伤机理。根据实验室测试数据,拟合变量因子与损伤因子的关系曲线,建立了基于时间效应、碱性程度以及微观孔隙变化的宏观力学损伤演化方程,得到了损伤演化本构关系。(3)分析测试了锚固剂、锚杆杆体及锚索钢绞线在不同碱性水环境中的物理腐蚀特征以及力学性能损伤规律,研究了不同锚固区围岩、pH值、腐蚀时间对锚固体拉拔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条件下锚固体主要破坏形式与破坏机理,提出了锚杆碱蚀防治方法。(4)根据巷道围岩含水层分布、富水环境pH值、以及水岩作用下锚固区围岩的可锚性,将巷道围岩分为5类,并分别设计给出支护形式。以大南湖七矿实际开采地质条件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确定了不同支护形式的合理支护参数,形成了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分类支护技术方案。(5)对试验区域巷道围岩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分类,提出了分类支护方法,对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分类支护技术方案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并对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实现了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受力等的现场监测。该论文有图131幅,表31个,参考文献139篇。
刘泽[7](2020)在《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围岩力学特性及稳定性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西百色右江矿务局林场煤矿3402工作面回风巷巷道为工程背景,围绕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支护与稳定性控制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工程应用的综合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及稳定性控制,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现场调研,掌握了矿井地质概况、巷道断面参数、巷道围岩变形情况以及原始支护方案参数等,并取顶板部分岩样,根据巷道变形破坏情况以及微观结构和物化成分分析,总结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2)针对3402工作面回风巷顶板特性进行了岩石力学单轴压缩试验和弱胶结试验,对岩块进行了强度以及遇水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松散软弱、强度低、自稳能力差且遇水易软化等,原有锚网索支护效果不佳。(3)根据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失稳原因,以及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对策,再综合矿上实际经济和现场施工条件,设计了“超前注浆+顶板锚杆+锚索”组合支护方案。(4)对巷道围岩失稳机理进行结构力学分析,采用普氏拱理论及简支梁和超静定力学关系,通过力学分析得出围岩应力以及发生剪切滑移破坏的力学原理。根据现场地质条件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注浆前后作用效果,并且对提出补强优化支护方案进行模拟演化对比,结果表明:对破碎围岩顶板注浆加固后,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优化方案效果更佳。(5)基于林场煤矿弱胶结巷道围岩失稳特征,提出合理的稳定性控制原则,并从设计的几种补强支护方案中选出最优支护优化方案应用于现场,以便达到预期目的,实现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
王小康[8](2020)在《不同埋深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支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原岩应力与构造应力越来越大,巷道围岩稳定性逐渐降低。浅部时巷道围岩多表现为弹塑性变形,进入深部后会表现出软岩的非连续、非协调大变形特征。本文通过收集大量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并进行统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埋深变化对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锚固围岩变形对于锚杆支护作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以大量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为基础,根据巷道服务阶段将巷道分为仍在掘进中未受工作面回采影响的新掘巷道和掘成后受工作面回采影响的采动巷道两种,分析了埋深变化对于两类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得出新掘巷道在掘成后的50天内,前5天的巷道变形量基本不受埋深变化的影响,且各埋深段巷道的变形期相同,均可分为变形剧烈期(1~15天)、缓和期(15~35天)和稳定期(35~50天)。采动巷道在工作面回采的100 m范围内,可将其分为采动影响剧烈范围(10~60 m)和采动影响缓和范围(60~100 m)。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巷道断面大小和不同顶底板岩性对新掘巷道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断面大小和围岩岩性对于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从而验证了埋深是影响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主要因素。(2)基于淮南谢桥矿三条埋深相近巷道的围岩变形实测数据,分析了埋深在无明显变化情况下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出各条巷道掘进期间受掘成时间影响所呈现的变形规律相同,且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的变形规律也相同,三条巷道最终变形量的最大差值约13%,进一步验证埋深变化对于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3)基于谢桥矿12521巷道的现场条件,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了锚固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对于锚杆支护作用的影响,得出了锚固围岩变形后,围岩内部位于托盘下部和锚杆锚固段周围的岩体会出现呈半椭圆状和椭圆状的压应力集中区,当围岩变形量持续增大,应力集中区域稍有减小。在锚杆与围岩不发生同步位移的情况下,锚固围岩的变形会引起锚杆自由端的轴力值大于锚固端,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两者轴力差值逐渐减小,而锚杆与围岩同时位移时,锚杆两端轴力差值随围岩变形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大。
张嵘[9](2020)在《园子沟煤矿大跨度切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切巷作为采煤工作面回采的起点,主要用于安装回采相关设备,是煤矿开采的重要场所。工作面相关设备的安装和工作面回采需要相对稳定的切巷围岩条件,因此合理有效的切巷围岩控制技术在确保工作面的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巷道支护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切巷不同于一般的煤层巷道,其跨度、宽高比大的多,切巷宽度成为影响其围岩稳定性的主控因素。另一方面,厚煤层工作面的切巷大部分都设计于煤层的底部,巷道两帮及顶板均为煤体,围岩力学性质较差,原生裂隙较发育,应力环境复杂,极易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及破坏范围。上述情况对此类巷道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支护难度较大。因此,大跨度切巷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煤矿开采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园子沟煤矿101200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其切巷沿2煤底板掘进,设计的断面尺寸高为3950mm,宽为9600mm,断面尺寸、跨度均较大、顶煤厚,同层位的工作面顺槽在掘进过程中暴露出巷道片帮严重、顶板下沉剧烈等问题,威胁工作面施工和人员安全。若仍沿用原顺槽支护理念,切巷掘进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顶板下沉、帮部鼓出等问题,影响设备正常安装及矿井接续计划。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可以有效地增加切巷围岩的稳定性:锚杆用来加固围岩浅部岩体,从而承担浅部围岩施加的作用力,减少围岩变形,锚索则穿过围岩浅部岩体中的锚杆锚固体组合拱结构,从而将该拱固定在深部岩体中,利用深部岩体的稳定性,变“托”为“拉”,通过此方法围岩中形成多层保护支护体系,以此达到使围岩浅部岩体稳定性增大的目的,从而使围岩浅部岩体作为支护体系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进而增加围岩稳定性。基于锚杆支护的悬吊理论和组合梁理论,提出了基于桁架锚索的顶板控制技术,确定切巷围岩支护方案及支护参数。为了客观评价切巷围岩的稳定性控制效果,对切巷围岩进行了矿压观测。结果显示,切巷顶板离层程度小,属于平稳不变型离层;围岩变形量和变形速度均在合理范围内;锚杆(索)锚固效果较好,进行支护后的围岩稳定性较强,大跨度切巷得到较好的控制。论文共有图41幅,表12个,参考文献63篇。
李甲[10](2020)在《阳煤五矿小断面岩石巷道钻爆法掘进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阳煤五矿小断面岩巷钻爆法掘进面临的单进水平低、工效低而导致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针对岩巷断面、岩性等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和岩巷实际情况,形成以岩石物理力学测试为基础,数值模拟为参考,掏槽爆破技术和支护技术为核心,优化施工组织为辅助的小断面岩巷掘进工艺,提高单循环进尺和月进尺水平,降低劳动强度,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工效。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试验巷道围岩岩样采集,并对岩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试验、单轴抗拉强度试验以及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表明,岩石动态抗压和抗拉强度均增长20%左右,测试结果为数值模拟奠定基础。(2)采用ABAQUS数值软件分别对楔形掏槽、楔直复合、双楔形掏槽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掏槽爆破时爆炸应力场的分布特征,数值模拟表明楔直复合掏槽对岩石破碎的作用优于楔形掏槽和双楔形掏槽。同时支护设计时,采用理论计算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为方案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3)通过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从爆破方案、支护方案、劳动组织等方面进行优化,能够取得单循环进尺平均2.15m,日进尺达到6.4m左右,实现了月进尺160m以上的掘进目标,月进尺较原施工方案提高33%,为阳煤五矿同类型岩巷掘进提供参考和借鉴。该论文有图61幅,表22个,参考文献93篇。
二、岩巷锚杆支护的力学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巷锚杆支护的力学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袁二矿西翼回风大巷破碎带合理支护参数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支护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深部破碎区支护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实验参数测定 |
2.1 工程概况 |
2.1.1 总体概况 |
2.1.2 岩层情况 |
2.1.3 西翼回风大巷目前支护形式 |
2.2 工程实测 |
2.2.1 巷道位移测量 |
2.2.2 锚杆(索)承载测量 |
2.2.3 松动破碎测量 |
2.2.4 围岩力学性质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部巷道围岩特征及锚杆支护机理 |
3.1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
3.2 破碎带围岩基本破坏形态 |
3.2.1 围岩拉裂破坏 |
3.2.2 围岩剪切破坏 |
3.3 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
3.3.1 施加支反力,快速阻止有害变形发生 |
3.3.2 使围岩破碎区转化为组合梁或组合拱 |
3.3.3 增强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围岩承载力 |
3.3.4 改善围岩应力场和岩层受力状态 |
3.3.5 锚杆(索)联合支护构成更加稳固叠加承载拱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数值模型建立 |
4.1 FLAC~(3D)数值计算简介 |
4.1.1 FLAC~(3D)软件简介 |
4.1.2 FLAC~(3D)软件原理简介 |
4.1.3 FLAC~(3D)软件优缺点总结 |
4.1.4 边界条件 |
4.1.5 应变软化模型 |
4.1.6 网格的建立与选取 |
4.1.7 接触面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数值模型建立原则 |
4.2.2 模型的基本建立过程 |
4.2.3 数值模型计算基本程序 |
4.3 根据围岩位移量及位移梯度验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部断层破碎带巷道支护形式及参数选择 |
5.1 目前支护条件巷道围岩松动破碎变形特征 |
5.1.1 目前支护围岩附加应力分析 |
5.1.2 目前支护围岩松动破碎变形 |
5.2 锚杆支护参数对围岩附加应力分布影响 |
5.2.1 锚杆间排距对围岩附加应力分布影响 |
5.2.2 锚杆长度对围岩附加应力场影响 |
5.2.3 锚杆预紧力对围岩附加应分布影响 |
5.3 预应力锚索支护参数对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影响 |
5.3.1 预应力锚索长度对围岩附加应力分布影响 |
5.3.2 锚索预紧力对围岩附加应力分布影响 |
5.4 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承载 |
5.4.1 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2 承载能力估算及压缩拱内围岩粘结力及内摩擦角 |
5.4.3 压缩拱成拱厚度 |
5.5 袁店二矿西翼回风大巷断层破碎带合理支护形式及参数选择 |
5.5.1 数值计算模型 |
5.5.2 数值计算结果 |
5.5.3 预应力锚杆(索)支护布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平顶山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工程地质特征 |
2.1 生产条件与地质特征 |
2.2 典型巷道围岩结构与力学特性 |
2.3 围岩蠕变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深井巷道围岩承载特性演化特征 |
3.1 围岩强度时空演化特征原位实测 |
3.2 深井巷道围岩应力演变规律 |
3.3 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
3.4 深井巷道围岩承载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机理 |
4.1 内外承载结构协同控制理念及力学模型 |
4.2 巷道围岩内外承载“三协同”作用机理 |
4.3 巷道围岩协同控制支护强度与时机 |
4.4 本章小结 |
5 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技术 |
5.1 平顶山矿区巷道围岩稳定影响因素及分类 |
5.2 不同支护方式下内外承载结构演变特征 |
5.3 深井巷道围岩协同承载控制思路与对策 |
5.4 内外承载结构协同控制效果 |
5.5 围岩内外协同承载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及技术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工业性试验 |
6.1 平煤一矿千米埋深复合型巷道协同控制方案及应用 |
6.2 平煤四矿低强度型巷道协同控制方案及应用 |
6.3 平煤四矿高应力型巷道协同支护方案及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城郊矿高应力煤巷掘锚护一体化快速掘进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 |
2 煤岩物理力学特性测试及围岩结构特征探测 |
2.1 巷道地质工程背景 |
2.2 煤岩物理力学特性测试分析 |
2.3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2.4 深部巷道地应力测试分析 |
2.5 巷道围岩结构裂隙发育特征探测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掘锚护一体化煤巷合理断面形状与尺寸设计 |
3.1 巷道断面形状合理设计 |
3.2 巷道宽高比合理设计 |
3.3 巷道断面合理尺寸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应力煤巷围岩支护参数合理设计 |
4.1 高应力煤巷围岩支护结构 |
4.2 高应力煤巷围岩支护数值模拟 |
4.3 煤巷合理支护参数设计 |
4.4 煤巷支护参数数值模拟合理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掘锚护一体化煤巷掘进支护工艺优化 |
5.1 支护材料力学特性改进设计 |
5.2 掘锚护快速掘进技术设备应用 |
5.3 掘进与支护工艺组织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应力煤巷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效果评价 |
6.1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
6.2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6.3 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
6.4 巷道围岩控制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煤矿巷道预应力锚杆时效支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时效围岩的内涵与模型构建 |
2.1 时效围岩的内涵 |
2.2 时效围岩机制探究 |
2.3 时效围岩的衡量方法 |
2.4 时效围岩模型建立 |
2.5 时效围岩模型参数分析 |
2.6 时效围岩承载曲线的简化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锚杆时效围岩支护机理 |
3.1 预应力锚杆支护与时效围岩的联系 |
3.2 预应力锚杆的计算模型和关键指标 |
3.3 预应力锚杆脱粘失效数值分析 |
3.4 锚杆托盘的变形应力演化规律 |
3.5 时效锚杆的计算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时效围岩超级锚杆支护机理研究 |
4.1 超级锚杆支护的内涵 |
4.2 超级支护与时效支护的关系 |
4.3 时效围岩超级支护试验研究 |
4.4 时效围岩超级支护理论分析 |
4.5 超级预应力锚杆支护机理分析 |
4.6 煤矿超级锚杆结构设计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时效围岩模型软件开发与应用 |
5.1 时效围岩软件与理论模型评价 |
5.2 时效围岩软件在孤岛工作面的应用 |
5.3 时效围岩软件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5)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巷道锚杆(索)支护研究现状 |
1.2.2 巷道快速掘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的提出 |
2.1 围岩变形破坏类型及机理 |
2.1.1 拉裂破坏 |
2.1.2 剪切破坏 |
2.1.3 巷道围岩失稳力学机理分析 |
2.2 掘进巷道开挖面的时空效应 |
2.2.1 物理效应 |
2.2.2 力学效应 |
2.2.3 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 |
2.3 时空效应下巷道围岩纵向变形分析 |
2.4 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 |
2.5 小结 |
3 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力学计算分析 |
3.1 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3.2 巷道开挖时空效应及参数分析 |
3.2.1 时空效应分析 |
3.2.2 参数分析 |
3.2.3 算例验证计算分析 |
3.3 巷道掘进时围岩应力分析 |
3.3.1 围岩释放应力 |
3.3.2 掘进巷道分次支护设计 |
3.3.3 巷道分次支护时间关系 |
3.4 锚杆(索)分次支护设计思路 |
3.5 小结 |
4 柠条塔S12001辅运顺槽分次支护设计及效果评价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质条件 |
4.1.2 水文条件 |
4.1.3 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性及其他地质情况 |
4.1.4 煤层顶底板性质 |
4.2 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方案设计 |
4.2.1 现有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
4.2.2 锚杆(索)分次支护设计方案 |
4.2.3 分次支护时机分析 |
4.3 S12001辅运顺槽分次支护施工及效果分析 |
4.3.1 巷道掘进方式 |
4.3.2 分次支护工艺 |
4.3.3 分次支护效果模拟分析 |
4.4 现场监测方案及结果 |
4.4.1 监测方案 |
4.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4.4.3 分次支护经济效益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弱胶结地层水文地质调研 |
2.2 水-岩作用实验方案与设计 |
2.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力学性质劣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物理-化学-力学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
3.1 碱性水作用对弱胶结软岩物理特征影响研究 |
3.2 碱性水作用对弱胶结软岩水化学损伤机理研究 |
3.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损伤力学演化关系推导 |
3.4 本章小结 |
4 碱性水环境锚固系统失效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 |
4.1 锚固系统失效方式、腐蚀机理 |
4.2 不同支护构件及锚固体劣化特征及表征形式 |
4.3 锚固单元失效及围岩破坏形式研究 |
4.4 不同碱性水条件下锚固体防护措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围岩分类及控制技术研究 |
5.1 巷道围岩地质环境分类及控制策略 |
5.2 考虑pH值、时间劣化效应及改进屈服准则下蠕变本构模型数值实现 |
5.3 不同pH值、不同腐蚀龄期下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支护对策 |
5.4 不同围岩分类下支护参数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分类控制技术现场试验 |
6.1 试验区域概况 |
6.2 围岩控制方案 |
6.3 围岩稳定性监测与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围岩力学特性及稳定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弱胶结巷道支护理论研究 |
1.2.2 弱胶结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围岩力学特性 |
2.1 矿井地质概况 |
2.1.1 工程地质 |
2.1.2 3402工作面回风巷工程概况 |
2.1.3 试验巷道断面及原有支护方案 |
2.2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变形特征及分析 |
2.2.1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变形情况 |
2.2.2 巷道顶板支护失效特征及主要问题 |
2.2.3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成因分析 |
2.3 巷道顶板粉砂岩矿物成分分析 |
2.3.1 微观结构分析 |
2.3.2 物化成分分析 |
2.4 点载荷实验 |
2.5 巷道顶板粉砂岩浸水崩解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失稳机制 |
3.1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失稳机理 |
3.1.1 弱胶结粉砂岩对顶板稳定性影响 |
3.1.2 水-岩作用破坏机理 |
3.2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失稳力学分析 |
3.2.1 力学模型选取与基本假定 |
3.2.2 松散体围岩压力计算及破坏失稳分析 |
3.3 巷道围岩支护结构失效机理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注浆方案的弱胶结粉砂岩注浆体力学试验 |
4.1 试验设备 |
4.2 试件制备和试验方法 |
4.2.1 马丽散与粉砂岩胶结试件制备 |
4.2.2 水泥与粉砂岩胶结试件制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马丽散与粉砂岩胶结试件分析 |
4.3.2 水泥与粉砂岩胶结试件分析 |
4.3.3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及支护优化 |
5.1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 |
5.1.1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原理 |
5.1.2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 |
5.2 关键技术 |
5.2.1 注浆加固支护技术 |
5.2.2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 |
5.3 联合优化支护方案设计 |
5.3.1 巷道顶板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
5.3.2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设计 |
5.4 弱胶结粉砂岩巷道围岩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 现场工程设计及实际应用效果 |
5.5.1 工程应用设计 |
5.5.2 实际应用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8)不同埋深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支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研究 |
1.2.2 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埋深对巷道围岩变形影响规律分析 |
2.1 巷道围岩变形数据统计 |
2.2 新掘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2.2.1 巷道顶底板移进量分析 |
2.2.2 巷道两帮移进量分析 |
2.3 采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2.3.1 采动巷道顶底板变形量分析 |
2.3.2 采动巷道两帮变形量分析 |
2.4 不同岩性和断面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2.5 巷道变形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巷道变形实测数据分析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巷道支护参数 |
3.3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站设置 |
3.4 掘进期间巷道表面变形规律分析 |
3.5 回采期间巷道表面变形规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锚固围岩变形对锚杆支护作用影响分析 |
4.1 FLAC3D软件简介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方案 |
4.2.1 模型建立 |
4.2.2 计算方案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围岩位移分析 |
4.3.2 模型应力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园子沟煤矿大跨度切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作面概况 |
2.2 工作面覆岩性质判别 |
2.3 煤岩体力学特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切巷围岩控制机理及支护参数确定 |
3.1 锚杆支护机理 |
3.2 锚杆支护理论 |
3.3 切巷锚杆(索)支护参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切巷围岩控制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型建立 |
4.2 数值计算方案 |
4.3 支护对切巷围岩控制效果分析 |
4.4 切巷顶板岩梁下沉演化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切巷围岩控制方案 |
5.1 第一次掘进——导硐掘进支护设计 |
5.2 第二次掘进——扩刷支护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矿压观测及效果分析 |
6.1 观测内容及方法 |
6.2 围岩表面位移监测数据及分析 |
6.3 围岩顶板离层监测数据及分析 |
6.4 锚杆(索)受力监测数据及分析 |
6.5 切巷支护效果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阳煤五矿小断面岩石巷道钻爆法掘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巷道围岩力学参数测试及分析 |
2.1 采样布置及采样要求 |
2.2 试件规格及实验设备 |
2.3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测试 |
2.4 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测试 |
2.5 岩石三轴压缩实验测试 |
2.6 岩石动态断裂特性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数值模拟的掏槽方式选择研究 |
3.1 二维平面掏槽爆破数值模拟参数 |
3.2 楔形掏槽数值模拟 |
3.3 楔直复合掏槽数值模拟 |
3.4 双楔形掏槽数值模拟 |
3.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阳煤五矿8504高抽巷爆破及支护方案优化 |
4.1 原爆破方案及爆破效果评价 |
4.2 爆破方案优化 |
4.3 巷道支护参数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运用与实践 |
5.1 掏槽及爆破技术应用效果 |
5.2 优化后支护效果 |
5.3 巷道掘进工艺及组织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岩巷锚杆支护的力学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袁二矿西翼回风大巷破碎带合理支护参数选择[D]. 高迅.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9)
- [2]平顶山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研究[D]. 黄庆显.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城郊矿高应力煤巷掘锚护一体化快速掘进支护技术研究[D]. 何东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煤矿巷道预应力锚杆时效支护理论研究[D]. 曹俊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D]. 王彬.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D]. 李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弱胶结粉砂岩巷道顶板围岩力学特性及稳定性控制[D]. 刘泽.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不同埋深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支护作用研究[D]. 王小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园子沟煤矿大跨度切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张嵘.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阳煤五矿小断面岩石巷道钻爆法掘进技术研究[D]. 李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