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纺织业的入世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卢灿生[1](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周玲玲[2](2020)在《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中国正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全面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推进中国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国与贸易大国,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扩张,农业全面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迄今我国已签订17个自由贸易协定,共涉及世界25个国家或地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是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自贸协定。其中,农产品贸易一直作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重要贸易领域,双边自贸协定的签署实施必将对我国农产品部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中澳FTA建立将引发思考如下问题:首先,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进一步,伴随全球生产分工的日益细化,农业生产链条的延伸将不再桎梏于某个国家或区域内部,那么中澳FTA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又将产生怎样影响呢?更进一步,由于中国不同省份的气候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诸多因素差异悬殊,农业生产的区域非均衡性显着,且农业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特点。因此,中澳贸易自由化可能不仅对我国国家层面的农业经济产生强烈影响,而且还将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那么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以中澳贸易自由化为研究对象,试图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效应。鉴于此,本文综合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与文献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以中澳FTA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国家视角、贸易增加值视角及区域视角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农业部门的影响效应。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不同是,本文不仅采用最新的GTAP 10的数据库与高度细化的中国区域数据库(Sino-TERM Database),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的链接,以细致分解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效应;此外,还构建了GTAP模型与区域CGE模型(Sino-TERM模型)的链接,以进一步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已有文献为本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本文边际贡献则在于以下三大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以往文献主要侧重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端的影响研究,而本文重要区别在于以下两点:其一,不仅考察了中澳FTA对农业经济生产端的影响,还进一步从消费端阐述了中澳FTA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其二,本文还从农产品贸易增加值视角深度挖掘了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分别从国家层面与产业层面阐释中澳贸易自由化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重塑效应。第二,数据方面。为尽最大可能与现实吻合,本文在数据库方面进行了核查与完善。主要在于以下两点:其一,在国家层面。本文采用普渡大学于2019年7月发布的GTAP 10数据库,并运用Walmsley动态递归的方法将该数据库更新到2018年,基于该数据模拟评估了中澳FTA对我国农产品部门的经济效应;其二,在区域层面。本文则运用最新版本的Sino-TERM数据库,并综合现有统计年鉴、海关数据等数据信息,分别从省际生产结构、省际消费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及省际调入调出结构四大方面对Sino-TERM基准数据库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校准完善,以最大可能确保数据库的精准性。第三,模型方面。拓展了中澳FTA分析框架,首先,运用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的链接模型,探究中澳FTA框架下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分解,拆解了自贸区框架下总贸易的影响效应;其次,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模型的链接,深化了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效应的影响,突破了标准GTAP模型评估国家层面经济效应的制约;最后,在标准Sino-TERM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传统“Fan分解”拓展为“FFZZ分解”,即由传统“Fan分解”的国内市场效应、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及出口市场效应三大效应,而无法展示区域间调入调出效应的影响程度。故本文将其拓展为“FFZZ分解”的本地市场份额效应、出口国外市场效应、调出国内其他区域市场效应、进口国外市场效应及调入国内其他区域产品效应五个维度来解构某个区域某种商品产出的变化效应,细化了省际区域间调入调出效应对部门产出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紧紧围绕中澳自贸区对我国农业经济效应展开如下一系列研究:第一,本文采用了世界银行WITS数据库中1992-2018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并依据Chen(2006)的五大类农产品分类,以细致刻画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变。研究发现:首先,分别阐释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谷物油籽植物油、园艺产品、动物产品、加工农产品及纺织原料农产品五大类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变。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深度日趋增强,但我国一直长期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状态在逐步扩大。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以加工农产品、园艺产品及动物产品为主;而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则主要为纺织原料。其次,测算了中澳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MSR)和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评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演变。鉴于中澳两国自然禀赋差异悬殊,中国以加工产品、园艺产品等农产品一直占据相对比较优势,而澳大利亚的纺织农产品则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与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结构保持高度吻合。再次,测度了中澳不同要素禀赋的农产品贸易结构。中国出口澳大利亚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但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份额在逐年递减,表明我国由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逐步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格局过渡,这可能与我国“人口红利”总量渐趋缩小存在密切关系;而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则主要以土地密集型为主,这主要归因于澳大利亚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澳不同要素禀赋农产品的结构演变规律,也揭示出伴随着中国农业的日益发展及居民需求的逐步提高,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结构有所转变。中澳农产品互补性日益凸显,这也将极大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第二,在中澳农产品贸易统计描述的基础上,本文继续运用了GTAP模型研究中澳FTA对农业经济效应,并重点从贸易结构、生产结构和供需结构考察了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基于GTAP模型模拟结果,本文不仅从生产端分析了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而且还从尝试从消费端出发探究中澳FTA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拓展了中澳FTA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澳FTA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无论是GDP、居民福利及贸易条件均有显着增进。从生产视角来看,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部分农业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从消费视角来看,中澳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优化改善,主要表现为:中国家庭消费者进口大米、小麦、谷物等低附加值农产品的增幅要低于进口糖类、牛羊肉、猪肉、奶制品、水产品及加工食品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此外,中国家庭消费进口的牛羊肉、猪肉、植物油、奶制品及加工食品等产品对福利增长贡献程度要远高于大米、小麦、谷物。因此,中澳FTA不仅对我国促进宏观经济增长,而且还会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改善,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需求。第三,为进一步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本文还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有效链接。该链接模型能够综合标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双重优势,进而从贸易增加值层面深度解构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产品不同贸易增加值部分的影响,而非仅局限于整体贸易层面。本文主要从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以下三个层面考察。首先,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国别异质性。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影响具有较强的国别异质性,极大推进中澳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增长,同时对新西兰的优势农业部门造成了正向溢出效应,而其他国家农业部门则会受到负向抑制效应。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澳农产品贸易关税削减后,直接造成贸易成本迅速下降,引致中国同日韩产生大规模的贸易转移效应,如:中国同东盟的水果蔬菜、其他作物、肉类制品及食物制品的不同贸易增加值部门均显着降低。其次,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总体的增加值分解。这里不区分贸易伙伴,将中国与所有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作为分析对象。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总体贸易增加值具有显着影响,不同贸易增加值部分的影响存在显着异质性。从中国视角来看,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产品部门的最终品出口蕴含的增加值部分与中间品出口蕴含的增加值部分影响最为严重,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农产品国内价值链相对较长,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加工品为主;贸易自由化对澳大利亚农业部门贸易增加值的正向促进效应要高于中国,主要原因在于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体量于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体量,中澳农产品贸易一直呈现显着的逆差状态。此外,澳大利亚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业部门的产业链相对而言更长,国内贸易增加值相对更高。最后,中澳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重塑效应。这里区分贸易伙伴,仅指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作为分析对象。中澳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存在显着影响。具体地,从中国视角而言,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棉花、动物产品、牛羊肉、奶制品和食物制品等部门具有重要影响。从澳大利亚而言,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澳大利亚的谷物、棉花、动物产品及奶制品等农产品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澳FTA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中澳重要的农产品部门。第四,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故本文继续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本文不仅修正完善了Sino-TERM数据库,还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模型的链接,并拓展了Sino-TERM模型的分解范式,以期评估中澳FTA对区域层面的农业经济效应,评估了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本文主要基于Sino-TERM的初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的完善与修正。主要通过收集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3)》、《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2013)》及2012年海关数据库,分别从省际生产结构、省际消费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和省际调入调出结构四大方面修正完善数据库,以确保数据库尽最大可能接近现实数据,并经过多次RAS调平处理,以确保数据库的平衡。其次,本文借鉴Mark Horridge与Zhai Fan(2006)的方法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的模型链接,以能够反映出政策冲击对我国区域层面农业部门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还将标准Fan分解进一步拓展为“FFZZ分解”,将传统的国内市场效应、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及出口市场效应三大部分,进一步拓展为本地市场需求效应、出口国外市场需求效应、调出其他区域市场效应、进口国外产品效应及调入其他区域产品效应五大部分,进而能够更加详尽分解出省际区域间调入调出对部门产出变化的影响。基于上述GTAP模型与Sino-TERM模型链接模拟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区域农业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在短期内中澳FTA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性显着,无论从实际GDP变动、实际投资变动、实际消费变动、实际出口、实际进口,均呈现出沿海各个省份受益较大,而内陆地区受益较小,甚至受到负面波及。但从长期而言,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均受到正向波及效应,表明中澳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将有利于宏观经济发展。此外,从Fan分解视角来看,基于“传统Fan分解”发现,在短期内,除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谷物等部门外,其余主要农产品部门的销量有所提升,主要归因于中澳FTA进口效应的影响;在长期内,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部门的销量均有所提升,表明中澳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我国不同区域农产品部门销量的提升。此外,本文在原有Fan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FFZZ分解”,发现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省份的不同农业部门的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拓展的“FFZZ分解”效应,则表明不同区域不同产品部门的销量变化的分解效应大相径庭。限于篇幅,本文以中澳主要农产品部门奶制品、牛羊肉和食物制品为例。在短期内,奶制品、牛羊肉和食物制品虽然总体受到波及,但有些省份的奶制品产出也显示增长态势;牛羊肉和食物制品亦如此,虽然国家层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但有些省份也受到正向溢出效应。在长期内,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奶制品、牛羊肉和食物制品的销量均呈现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归因于长期内生产要素可以实现区域间与部门间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基于拓展的FFZZ分解效应的模拟结果发现省际间调入与省际间调出对农产品部门的销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的经济效应”展开一系列研究。首先,本文从国家层面出发刻画了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并分析了双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本文借鉴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有效链接,探究中澳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再次,为详细刻画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效应,进一步对Sino-TERM数据库进行了修正与完善,并构建了Fan分解的拓展应用“FFZZ”分解,能够从本地市场效应、出口国外市场效应、调出其他区域市场效应、进口国外市场效应及调入其他区域产品效应五个维度解构省际区域层面某种商品销量的变化,以期准确评估中澳FTA对我国不同省际区域农业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还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区域模型的有效衔接,探讨中澳FTA对我国省级区域层面的农产品的影响效应。本文还通过围绕中澳FTA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影响,分别从国家层面、贸易增加值层面和区域层面三个维度展开一系列的模拟评估,在理论方面,能够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崭新视角与研究框架;在实践方面,基于对政策的量化研究为中国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
王彦芳[3](2019)在《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升级问题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形成的国内分工体系融入全球分工网络,通过采取“干中学”与竞争性模仿策略,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快速工业化。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复杂度也已经远超过同等收入国家,甚至接近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然而,由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参与垂直分工,加之“技术封锁”、“市场限制”、“贸易壁垒”等因素,国内代工企业被“俘获”于GVC中低创新能力的低附加值环节,无法向价值链高端跃升。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着力推动我国产业向GVC中高端迈进,加快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也明确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诚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将加剧社会矛盾与不安定因素。从各地区融入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国内分工的实践不难发现,GVC与国内价值链(Natiaonl Value Chain,NVC)分工有效对接机制的缺失将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例,其低附加值的GVC嵌入模式主要是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供给为前提与基础的,与中西部地区的分工协作被限制在初级生产要素的供给层面,并没有很好地履行GVC与NVC之间的二传手功能。不仅东部地区自身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而且也限制了其经济扩散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摆脱低端技术路径依赖的贫困陷阱。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区域经济差异与不平衡问题,致使我国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当前,“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中国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难以为继,更加迫使我国加快价值链升级进程,并从双重价值链分工的视角探索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路径。由此,我们不禁思考,NVC与GVC分工是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GVC与NVC分工之间的对接态势如何?如何通过GVC与NVC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是促使本文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基于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尝试从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出发,为协调我国地区差距、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思路在于首先对现有相关研究及理论进行梳理与计量分析,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参与NVC和GVC分工的程度及演变态势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度与把握,在此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考察国内外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与机制,以及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协调地区差距的作用路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背景、理论及现实意义、研究框架、主要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方面,并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为范畴界定及文献综述。在这一章,本文先基于现有文献对于区域经济差异、GVC与NVC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而后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最后从区域经济差异、价值链分工、双重价值链对接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概括及综述。第三章是关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差异现状的典型事实。本章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态势,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考察了我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我们发现,各省市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动趋势,大多数省份内部的经济差距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运用夜间灯光数据的测度结果与官方统计数据大体不差。第四章是对不同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的测度。本章主要基于现有GVC分工的理论框架及分解逻辑,将中国省际间投入产出表整合到世界投入产出表中,考察我国各省区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演变。研究表明,部分东部省份参与NVC的程度明显下降,而参与GVC的程度有所上升;省际中间品贸易规模趋于扩大,分工日益密切;国内贸易增加值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外贸易;大部分地区的生产链不断延伸,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仍处于微利运营阶段。第五章是关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基于新经济地理和区域专业化分工构建了理论框架,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NVC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结果显示,各区域之间的简单NVC分工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GVC分工对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调节效应并不确定,简单NVC分工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地区与产业偏向性。第六章为GVC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检验。本章首先对GVC框架下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然后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中间品前向及后向关联指数,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间品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的前向关联弱化了经济集聚效应,有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生产率,进而缩小区域差距;中间品出口的后向关联则强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加剧了要素市场扭曲,倾向于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第七章为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本章基于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理论,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维度分析了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路径,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GVC与NVC的有效对接,而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同质竞争,进而缩小地区差距。第八章为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深化NVC分工体系、优化GVC中间品关联及促进双重价值链对接三个方面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总而言之,相比于现有文献,本文对价值链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将中国省区差异及价值流纳入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同时考察GVC与NVC分工及其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并运用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这有别于只考虑NVC或仅关注GVC的研究。其次,将现有研究中笼统的“国外(或境外)”或“国内”进一步细分到国内各个省市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以期更准确细致地把握不同省市在GVC与NVC分工系统中的融入程度及地位演变。第三,本文立足于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提出通过构建GVC与NVC的有效对接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突破了以往研究关注因果关系忽视实际问题的限制。
叶春霞,王松涛[4](2018)在《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江苏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得出存在产品核心竞争力、生产技术不足、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不合理、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运转难、受绿色贸易壁垒和纺织品配额限制等问题,提出强化产品竞争优势、完善产业布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张中华[5](2017)在《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及中国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热点。国际社会为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贸易为其他发达经济体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随着金砖国家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金砖国家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内部从事经济生产活动,以及通过国际贸易向世界其他经济体转移的隐含碳,已成为该领域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通过改进模型设定与重新编制相应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分析了金砖国家成员国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向,结果显示中国是金砖国家中最大的国际贸易隐含碳经流国。进一步地,本文在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同时编制了包含中国30省区的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省级层面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隐含碳及产业部门碳关联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对金砖国家经济体及中国如何减缓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具有创新性的工作。(1)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CNKI数据库中关于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目前学术界针对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方面的实证测算模型,梳理了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实证研究现状。结果表明,随着投入产出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可获得性的增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已经成为测算国际贸易隐含碳的主要分析模型工具。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着力于构建改进的环境型投入产出模型、重新编制相应的世界性投入产出数据库,用于分析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2)本研究通过《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碳排放数据库,梳理分析了金砖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与碳排放概况。结果显示,金砖国家经济体GDP在2000-2015年间不断增长,中国GDP增速较大且总量增长较快;受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金砖国家经济体对外货物与服务贸易陡然下降,2010年之后回弹上升;金砖国家在1995-2011年间的碳排放均呈现上升态势,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总量最大且增速较快,其次是印度、南非、俄罗斯,相应地,巴西贸易隐含碳波动大但总量最小。(3)本研究编制了包含南非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了改进的环境型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考虑区分了中间投入品和最终需求贸易两种情形下的国际贸易隐含碳。与传统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比,该模型更能深入细致地分析国际贸易隐含碳在三国贸易情形下出口再进口的全球性流向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是金砖国家经济体中主要的碳排放经流国,她在吸取大量碳排放的同时也转移了较多的碳排放给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世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4)本研究编制了包含中国省级层面投入产出数据的全球性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了扩展的环境型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其具体做法是将全球范围内的某一大型经济体进行拆分进而嵌入到全球投入产出模型与相应地数据库中。本研究通过该模型对中国省区层面对其他金砖经济体成员国国际贸易隐含碳的流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大多省区都是国际贸易隐含碳净流出省区。中国呈现东、中、西部三阶梯式的区域性特征鲜明的经济发展结构与贸易结构。中国省级层面与其他金砖成员国如俄罗斯、印度的贸易隐含碳呈现显着的区域与行业性特征。(5)本研究将改进的假设抽取法与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基于前文构建的包含中国省区层面的多国多区域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省区层面与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部门碳关联度。结果表明,中国省份层面内部产业部门碳关联度较强的省区依次主要有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等。中国对俄罗斯后向关联较强而对印度前向关联度较强。中国-印度,中国-巴西,中国-南非各自的双边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均有较强的前后向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效应。部门层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份属于净前向碳关联贸易省份。
左为民[6](2015)在《反倾销措施对江苏纺织品外贸影响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反倾销措施对外贸影响的这一视角开展研究。希望管中窥豹,揭开国际贸易摩擦背后的真正规律。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后,概括阐述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在随后的论述中,首先,介绍了 WTO的反倾销制度,它的触发、决策、裁定以及价格确定等机制。然后分析了当前反倾销措施的现状与特点,指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进出口总额预计2015年达到约4.6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比重提高到12%左右。与之伴随的是贸易摩擦不断,欧美发达国家不断挥舞反倾销制裁的大棒,中国也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无论在时间跨度上,还是案件数量上都是占到第一位的。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除了传统的反倾销措施依然大行其道,各种新型的制裁手段也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形势变得异常复杂。然后,通过博弈分析,总结归纳了反倾销措施可能产生双重救济的触发原因。并通过选取江苏纺织品出口遭遇反倾销调查为案例,列举制裁期内贸易数据的变化情况,针对其现状、特征、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还引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工具,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寻反倾销措施的变化与进出口贸易量变动的逻辑关系,研究其影响程度,试图找出内在规律,建立一个可以应用的分析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应对反倾销制裁,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李萍[7](2014)在《中国制造业的贸易条件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的基于最终产品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目前的国际分工的形式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作为经济主体,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全球配置资源,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价值链工序(环节)拆散后,在全球进行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是战后贸易额以及贸易比重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位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配格局中仍处于劣势地位,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中国凭借劳动力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外贸易得以迅猛增长,大量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已较深程度的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并成为“世界加工车间”。只有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才能更为准确的反映中国制造业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贸易利益,本文试图从贸易条件的视角探析中国外贸繁荣的本质,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中国制造业处于怎样的国际分工地位,这些问题均是中国贸易健康发展较为重要的问题。此外本文以发展中国家为理论视角,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分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国际分工下的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分别在比较优势框架内和H-O理论框架内理论分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国贸易利益、贸易条件及福利的影响。接着用入世后中国制造业2002年-2012年的贸易数据从出口价格的角度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且与代表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实证分析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传统国际分工的最终产品的角度测算了中国制造业2002年-2012年的各种贸易条件并与代表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试图较全面了解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进一步地,我们对涉及中间品投入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最后我们试图寻求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影响因素;接着从微观视角用微观企业数据以高技能劳动力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价格的影响因素,宏微观两种视角能更为全面的分析中国制造业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偏低。中国制造业环节的国际分工地位呈现上升态势,但整体仍位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国际比较显示:经过多年的追赶中国制造业环节的国际分工地位到2012年低于马来西亚水平,而接近印度的地位。(2)国别比较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贫困化”增长的痛苦。价格贸易条件的国际比较显示:位于国际分工高端地位的发达国家贸易条件表现出改善态势,而低端的中国家表现出恶化态势,可见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不仅在绝对意义上存在恶化,而且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相对意义上更存在严重恶化。(3)中国非价格因素的大幅度提升弥补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基于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下中国各种贸易条件的测算结果显示:2002年-2012年中国制造业大多数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恶化态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产量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超过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均呈现改善态势。(4)中国要素因素和技术因素更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改善国际分工地位。结合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劳动生产率和研发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有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我国要素禀赋和增加对研发的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外资开放度的系数为正但并不显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吸引外资并没能达到预想的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目的。(5)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但改善幅度相对于贸易发展速度而言非常微小,价值链意义的“贫困化”增长得到支持。虽然利用HS6位码贸易数据测算2002年-2012年制造业大多数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但改善幅度对比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而言非常微小,“贫困化增长指标”显示大部分行业在绝大多数年份“贫困化”增长现象比较严重。(6)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结合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一方面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反映国际技术水平全要素生产率能够促进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提高。(7)利用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高技能劳动力对出口价格有正向影响。利用2004年-2005年中国制造业的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技能劳动力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价格的提高。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出口价格改善贸易条件。
郭慧敏[8](2010)在《开放经济下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省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纺织服装业在浙江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浙江纺织服装业又存在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品牌建设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FDI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从而使浙江纺织服装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弱。如果继续走这种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今后浙江纺织服装业必然陷入发展的泥沼。而通过转型升级,超越已有的发展模式,既是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实施内涵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浙江纺织服装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是在开放条件下来研究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问题,运用比较、数理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研究。文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环环紧扣,层层剖析。首先,分析了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其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从而指出其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其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构建出开放条件下衡量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标体系,并据此指标体系测算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以及全国的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发现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数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其他三省市。再次,对开放条件下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源和国际贸易是影响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最主要的因素。另外,总结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同时对绍兴纺织业、宁波服装业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其领先企业的转型升级模式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三条路径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产品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有效利用FDI,吸引“微笑曲线”左端移入、加快“走出去”步伐等对策。
於晓芬[9](2010)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摘要: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进出口额在我国总进出口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丰富与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纺织业,是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更为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纺织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主要还是在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纺织业。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仅利用劳动力这样的比较优势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并不能使我国的纺织业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也不能实现产业的升级。在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与廉价的劳动力的同时,应当增强我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劳动—资本密集型工业的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首先提出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并对文中所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模型——SCP模型、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对我国纺织业的现状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不足两方面研究了我国纺织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提出建议。
张亮[10](2009)在《欧盟TBT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自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额逐年增加,其中欧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而这几年,欧盟对我国纺织业的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上。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的纺织行业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欧盟纺织业的技术壁垒,势必会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背景研究欧盟TBT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首先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贸易壁垒的理论综述,文章的框架结构。进一步对技术壁垒的相关知识和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政策进行了阐述,特别是欧盟REACH法案,它是迄今为止欧盟制定的影响最大的技术壁垒。接着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欧盟纺织行业的现状并比较中欧之间的贸易情况,实证分析欧盟的TBT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之后,通过经济学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结合我国江苏省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况实证解析欧盟TBT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研究主要发现,欧盟的TBT对我国纺织业除了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之外,还对我国纺织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最后根据江苏省的情况分析和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对我国纺织行业面对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只有在产业结合调整、产品附加价值的提高、落后产能淘汰、环保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努力才能让我国纺织业在面临欧盟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下得到持续的发展,始终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江苏纺织业的入世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纺织业的入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2)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中国农产品贸易开放格局 |
1.1.2 中澳自贸区典型特点及重要意义 |
1.1.3 中国农业区域发展非均衡性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数据资料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澳自贸区经济效应评估 |
2.2 贸易自由化与居民食物消费 |
2.3 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加值分解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 |
3.1 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变 |
3.2 中澳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演变 |
3.2.1 中澳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
3.2.2 中澳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 |
3.3 中澳不同要素禀赋类型农产品贸易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 |
4.1 模型框架与数据处理 |
4.1.1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
4.1.2 数据处理、模型校准及情景设定 |
4.2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生产端 |
4.2.1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宏观层面 |
4.2.2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产业层面 |
4.2.3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进出口贸易 |
4.3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消费端 |
4.3.1 贸易自由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 |
4.3.2 标准GTAP模型家庭消费需求系统 |
4.3.3 中澳FTA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 |
5.1 世界投入产出模型 |
5.2 贸易增加值分解 |
5.3 链接机制 |
5.4 贸易增加值分解测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区域CGE数据库完善与分解拓展 |
6.1 Sino-TERM模型框架结构 |
6.2 Sino-TERM数据库构建与修正 |
6.2.1 Sino-TERM数据库构建 |
6.2.2 Sino-TERM数据库修正调整 |
6.3 Sino-TERM模型中传统Fan分解拓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澳FTA对区域农业经济效应影响 |
7.1 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链接 |
7.2 Sino-TERM模型宏观经济闭合 |
7.3 Sino-TERM模型模拟结果 |
7.3.1 宏观经济变化——BOTE分析 |
7.3.2 宏观经济指标的区域异质性 |
7.3.3 主要农业部门产出波动的区域异质性 |
7.4 Sino-TERM模型Fan分解及拓展 |
7.4.1 Sino-TERM模型中传统Fan分解 |
7.4.2 Sino-TERM模型中Fan分解拓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启示 |
8.2.2 贸易增加值层面的政策启示 |
8.2.3 贸易自由化与居民食物消费的政策启示 |
8.2.4 区域层面的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产品部门分类 |
附录 B 标准GTAP模型主要机制 |
附录 C 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重塑效应 |
附录 D 中澳FTA对主要农产品产出的区域异质性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主要研究背景 |
1.1.2 理论及现实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主要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
2.1.2 全球价值链的界定 |
2.1.3 国内价值链的界定 |
2.2 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2.2.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关于价值链分工的文献计量分析 |
2.3 文献梳理及综述 |
2.3.1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
2.3.2 价值链分工及其分析框架 |
2.3.3 GVC与 NVC对接互动 |
2.3.4 GVC与 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1 区域经济差异的识别及测算 |
3.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2.1 中国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2.2 中国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区域经济差异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NVC与 GVC分工测度 |
4.1 GVC与 NVC分解的理论框架 |
4.1.1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 |
4.1.2 GVC与 NVC的分解框架 |
4.1.3 GVC与 NVC产业微笑曲线的检验 |
4.2 投入产出数据整合及说明 |
4.2.1 多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整合 |
4.2.2 投入产出数据归并及处理 |
4.3 国内各地区GVC与 NVC分工测度 |
4.3.1 GVC与 NVC中间品关联网络 |
4.3.2 双重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 |
4.3.3 双重价值链的收益率与产业微笑曲线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框架 |
5.1.1 模型假设 |
5.1.2 均衡分析 |
5.1.3 存在NVC分工的情形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检验与估计结果 |
5.3.1 散点图趋势分析 |
5.3.2 基准估计 |
5.3.3 倒U型及GVC调节效应检验 |
5.3.4 内生性检验 |
5.4 进一步分析及检验 |
5.4.1 对不同区域GDP增长的影响 |
5.4.2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4.3 对要素流动及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间品关联视角 |
6.0 作用机理与假设分析 |
6.0.1 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
6.0.2 中间品关联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
6.1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6.1.1 基准模型设定 |
6.1.2 中间品前后向关联测度 |
6.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2 实证结果分析与检验 |
6.2.1 基准回归 |
6.2.2 稳健性检验 |
6.2.3 内生性检验 |
6.3 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VC与 NVC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1 内在机理与研究假设 |
7.1.1 理论框架 |
7.1.2 直接效应假设 |
7.1.3 间接效应假设 |
7.2 分析方法及指标说明 |
7.2.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方法 |
7.2.2 作用路径的分析方法选取 |
7.2.3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7.3 实证分析及路径检验 |
7.3.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结果分析 |
7.3.2 GVC与 NVC对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深化NVC分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2 优化GVC中间品关联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3 促进GVC与 NVC有效对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苏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
(一) 出口产品结构 |
(二) 出口企业结构 |
(三) 出口市场结构 |
(四) 出口贸易方式 |
二、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
(一) 产品核心竞争力、生产技术不足 |
(二) 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不合理 |
(三) 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运转难 |
(四) 受绿色贸易壁垒制约 |
(五) 受出口目的国纺织品配额限制 |
三、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发展对策 |
(一) 着力强化产品竞争优势, 提升产品附加值 |
(二) 完善产业布局,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
(三) 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降低生产成本 |
(四) 企业规范生产方式, 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
(五) 合理规避配额, 开拓新兴出口市场 |
(5)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及中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贸易纵深发展 |
1.1.2 气候变化日益严峻 |
1.1.3 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
1.1.4 国际贸易隐含碳概念的提出 |
1.2 研究理论基础 |
1.2.1 投入产出理论 |
1.2.2 资源禀赋理论 |
1.2.3 外部性理论 |
1.2.4 隐含流理论 |
1.3 研究目的及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贸易隐含碳研究现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法 |
2.1.1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英文文献研究现状分析 |
2.1.2 基于CNKI数据库的中文文献研究现状分析 |
2.1.3 研究评述 |
2.2 已有国际贸易隐含碳综述类文献分析 |
2.2.1 国内综述类文献分析 |
2.2.2 国外综述类文献分析 |
2.2.3 研究评述 |
2.3 国际贸易隐含碳研究现状评述 |
2.3.1 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2.3.2 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2.3.3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2.3.4 研究评述 |
2.4 金砖国家贸易隐含碳实证研究评述 |
2.4.1 金砖国家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
2.4.2 金砖成员国单国作为研究对象 |
2.4.3 金砖成员国两国作为研究对象 |
2.4.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砖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与碳排放概况概述 |
3.1 金砖国家经济概况分析 |
3.1.1 金砖国家GDP概况分析 |
3.1.2 金砖国家三大产业构成分析 |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3.2 金砖国家国际贸易概况分析 |
3.2.1 金砖国家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分析 |
3.2.2 金砖国家货物与服务贸易变动分析 |
3.2.3 金砖国家外汇储备与FDI流向分析 |
3.3 金砖国家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概况分析 |
3.3.1 金砖国家能源使用概况分析 |
3.3.2 金砖国家碳排放概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砖国家经济体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分析 |
4.1 金砖国家经济体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背景分析 |
4.2 改进的环境型多区域投入产出隐含碳测算模型构建 |
4.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式 |
4.2.2 考虑中间投入与最终需求隐含碳的环境型GMRIO模型构建 |
4.2.3 考虑出口再进口(进口再出口)的环境型GMRIO模型构建 |
4.3 数据来源选取讨论及预处理 |
4.3.1 数据来源选取讨论 |
4.3.2 编制包含南非的新世界投入产出表 |
4.3.3 未来编制投入产出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
4.4 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结果分析 |
4.4.1 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概述 |
4.4.2 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析 |
4.4.3 俄罗斯国际贸易隐含碳分析 |
4.4.4 印度国际贸易隐含碳分析 |
4.4.5 巴西国际贸易隐含碳分析 |
4.4.6 南非国际贸易隐含碳分析 |
4.4.7 金砖国家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贸易隐含碳转移分析 |
4.4.8 金砖国家经济体内部贸易隐含碳转移分析 |
4.4.9 金砖国家经济体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分析 |
4.4.10 金砖国家单位贸易增加值隐含碳含量分析 |
4.5 金砖国家国家贸易隐含碳测算主要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分析 |
5.1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贸易隐含碳研究背景分析 |
5.2 环境型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构建 |
5.2.1 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模型一般式 |
5.2.2 考虑单一经济体拆分的环境型MCMRIO模型构建 |
5.3 数据来源选取讨论及预处理 |
5.3.1 数据源选取讨论 |
5.3.2 编制包含中国30 省区的新世界投入产出表 |
5.3.3 未来此类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
5.4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结果分析 |
5.4.1 中国省级国内国际贸易隐含碳概述 |
5.4.2 中国-俄罗斯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向分析 |
5.4.3 中国-印度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向分析 |
5.4.4 中国-巴西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向分析 |
5.4.5 中国-南非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向分析 |
5.5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贸易隐含碳测算主要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分析. |
6.1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研究背景分析 |
6.2 改进的HEM产业部门碳关联分析模型构建 |
6.2.1 产业部门碳排放核算方法 |
6.2.2 HEM模型核算产业部门碳关联度一般式 |
6.2.3 改进的HEM模型产业部门碳关联度分析方法 |
6.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6.4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结果分析 |
6.4.1 中国省级国内国际贸易碳关联效应综合分析 |
6.4.2 中国-俄罗斯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度分析 |
6.4.3 中国-印度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度分析 |
6.4.4 中国-巴西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度分析 |
6.4.5 中国-南非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度分析 |
6.5 中国省级层面对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产业部门碳关联主要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砖国家减缓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对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金砖国家经济体控制国际贸易隐含碳对策建议 |
7.2.1 构建中国为中心的金砖国家碳交易市场 |
7.2.2 加强金砖国家间清洁生产技术合作转移 |
7.2.3 积极倡导基于共担责任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 |
7.2.4 提升金砖国家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话语权 |
7.3 中国控制贸易隐含碳排放对策建议 |
7.3.1 推出并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7.3.2 加强高碳强度产业链跨国协同碳减排合作 |
7.3.3 提高中国相关碳排放研究数据可获得性 |
7.3.4 积极推进多样化能源利用模式开发利用新能源 |
7.3.5 构建跨省区联合治理国内贸易隐含碳排放机制 |
7.3.6 倡导中国省级层面与其他金砖国家协同碳减排合作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已有文献实证研究结果 |
附录2 中国30 区域部门层面出口隐含碳分布 |
附录3 中国30 区域部门层面进口隐含碳分布 |
附录4 中国省级国际贸易出口隐含碳前20 大进口贸易伙伴 |
附录5 中国省级国际贸易进口隐含碳前20 来源国 |
附录6 全球隐含煤炭能源流向图 |
附录7 中国8区域隐含煤炭能源流向图 |
附录8 中国8区域隐含石油能源流向图 |
附录9 中国8区域隐含天然气能源流向图 |
附录10 中国8 区域隐含其他能源流向图 |
附录11 新多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对照表 |
附录12 金砖国家经济体国际贸易隐含CO2 流向图 |
附录13 金砖国家贸易增加值流向图 |
附录14 中国国内贸易产业部门净碳关联度较强省区排序 |
附录15 中国国际贸易产业部门净碳关联度较强经济体排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反倾销措施对江苏纺织品外贸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 |
1.1.2 新时期中国进出口表现新特点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传统贸易保护理论 |
2.1.1 重商主义理论 |
2.1.2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
2.1.3 超保护贸易理论 |
2.2 新贸易保护理论 |
2.2.1 保护就业论 |
2.2.2 改善国际收支论 |
2.2.3 保护公平竞争论 |
2.2.4 关税同盟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4 "利益集团"理论 |
2.5 WTO框架下反倾销制度 |
2.5.1 反倾销历史演进 |
2.5.2 反倾销概念定义 |
2.5.3 反倾销触发机制 |
2.5.4 反倾销决策机制 |
2.5.5 反倾销救济措施 |
2.5.6 反倾销价格确定机制 |
2.6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6.1 关于反倾销触发原因的研究 |
2.6.2 关于反倾销经济效应的研究 |
2.6.3 关于反倾销措施联合使用的研究 |
3 反倾销措施的理论分析 |
3.1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现状 |
3.2 反倾销措施的主要特征 |
3.2.1 反倾销是当前主流贸易保护工具 |
3.2.2 反倾销政策趋于透明法制规范化 |
3.2.3 应诉工作复杂艰巨且胜诉难度大 |
3.2.4 多种制裁措施经常会被合并使用 |
3.3 反倾销措施的触发原因 |
3.3.1 国际贸易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
3.3.2 反倾销调查的触发因素分析 |
3.3.3 引发反倾销调查的内外部原因 |
4 反倾销措施对江苏纺织品贸易影响的分析 |
4.1 江苏纺织品出口背景情况 |
4.2 反倾销制裁对江苏纺织业影响 |
4.2.1 反倾销给江苏纺织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
4.2.2 反倾销给江苏纺织出口企业带来困境 |
4.2.3 反倾销打击导致纺织行业利润率下滑 |
4.2.4 反倾销促使纺织业出口产品结构趋向"橄榄型" |
4.2.5 反倾销加剧了江苏本地市场的产品竞争 |
4.2.6 反倾销引发的示范效应加剧了江苏纺织业的困难 |
4.2.7 反倾销影响了江苏纺织品的国际声誉 |
4.2.8 反倾销对上下游企业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
5 江苏纺织品反倾销案例分析—以画布为例 |
5.1 画布反倾销案例背景 |
5.2 反倾销调查程序 |
5.3 企业应诉情况 |
5.4 裁决结果影响 |
5.5 画布案例启示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应对反倾销制裁的对策建议 |
6.2.1 政策层面的应对建议 |
6.2.2 行业层面的应对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制造业的贸易条件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传统国际分工下贸易条件的文献回顾 |
2.2 关于国际分工地位的文献回顾 |
2.3 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文献回顾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静态比较优势框架内的分析 |
3.2 动态比较优势框架内的分析 |
3.3 H-0框架内的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
4.1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测算 |
4.2 分工地位的国际比较 |
4.3 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传统国际分工下中国制造业贸易条件的分析 |
5.1 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的测算 |
5.2 中国制造业收入贸易条件的测算 |
5.3 中国制造业要素贸易条件的测算 |
5.4 中国制造业“属人原则”贸易条件的测算 |
5.5 贸易条件的国际比较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测算 |
6.1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测算 |
6.2 中国制造业加工贸易方式贸易条件的测算 |
6.3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测算 |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7.1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宏观视角 |
7.2 中国制造业出口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微观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
致谢 |
(8)开放经济下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转型升级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2 纺织服装业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
2.2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地位与作用 |
2.2.1 浙江是全国的纺织服装大省 |
2.2.2 纺织服装业是浙江的支柱产业 |
2.3 开放经济下浙江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优势分析 |
2.3.2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劣势分析 |
2.3.3 浙江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
2.3.4 浙江纺织服装业面临的威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
3.1 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
3.1.1 转型概念的界定 |
3.1.2 升级概念的界定 |
3.2 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衡量指标 |
3.2.1 制程转型升级的衡量指标 |
3.2.2 产品转型升级的衡量指标 |
3.2.3 功能转型升级的衡量指标 |
3.3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实证检验 |
3.3.1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3.3.2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服装业GDP占地区GDP比重 |
3.3.3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品服装世界市场占有率 |
3.3.4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机械产业内贸易指数 |
3.3.5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服装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 |
3.3.6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品服装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3.3.7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服装业工业增加值率 |
3.3.8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相对平均单价水平 |
3.3.9 浙江、江苏等四省市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
4.1 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1 国际贸易与产业转型升级 |
4.1.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 |
4.1.3 对外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 |
4.1.4 竞争优势与产业转型升级 |
4.2 影响因素衡量指标的确定 |
4.2.1 指标选择 |
4.2.2 数据来源 |
4.3 计量模型的设定 |
4.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和典型案例分析 |
5.1 境外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
5.1.1 全能型的典型代表:意大利 |
5.1.2 技术型的典型代表:美国 |
5.1.3 营销型的典型代表:韩国 |
5.2 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 |
5.2.1 绍兴纺织业的现状概述 |
5.2.2 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 |
5.2.3 绍兴纺织业的优劣势分析 |
5.2.4 唐龙模式:营销创新 |
5.3 宁波服装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 |
5.3.1 宁波服装业现状概述 |
5.3.2 宁波服装业的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 |
5.3.3 宁波服装业的优劣势分析 |
5.3.4 雅戈尔模式:技术+品牌 |
5.4 本章小结 |
6 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
6.1 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
6.1.1 路径A:技术能力提升为先,市场能力提升随后 |
6.1.2 路径B:市场能力提升为先,技术能力提升随后 |
6.1.3 路径C: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同时提升 |
6.2 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
6.2.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6.2.2 加快实施人才战略 |
6.2.3 优化产品结构和贸易结构 |
6.2.4 提高利用FDI水平 |
6.2.5 加快"走出去"步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
1.3 文章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关联理论 |
2.1.1 产业关联的涵义 |
2.1.2 产业关联度的主要衡量指标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涵义 |
2.2.2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
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综述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2.3.2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2.3.3 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
2.4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
2.5 国内外目前存在的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章 纺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 出口创汇 |
3.2 吸收就业 |
3.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第四章 纺织业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的SCP 分析 |
4.1.1 市场结构 |
4.1.2 市场行为 |
4.1.3 市场绩效 |
4.2 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4.2.1 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4.2.2 我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分析——钻石模型 |
4.2.3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
4.3 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需求结构因素 |
4.3.2 资源供给结构因素 |
4.3.3 国际贸易因素 |
4.3.4 技术进步因素 |
第五章 当前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 我国纺织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冲击 |
5.1.1 人民币升值进程加快对纺织业的影响 |
5.1.2 全球经济衰退对纺织业的影响 |
5.1.3 国内信贷紧缩对纺织业的影响 |
5.1.4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纺织业的影响 |
5.1.5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纺织业的影响 |
5.1.6 周边纺织大国崛起对纺织业的影响 |
5.1.7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
5.2 我国纺织业的内部不足 |
5.2.1 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
5.2.2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5.2.3 缺乏品牌经营理念 |
5.2.4 产品附加值低 |
5.2.5 产能过剩,价格战频繁 |
5.2.6 产业布局欠合理,尚未形成区域间互补格局 |
第六章 纺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6.1 纺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 |
6.1.1 美国纺织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
6.1.2 日本纺织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
6.1.3 德国纺织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
6.2 国外纺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第七章 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建议 |
7.1 政府对策建议 |
7.1.1 产业政策手段 |
7.1.2 产业政策类型 |
7.2 企业对策建议 |
7.2.1 提高创新能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
7.2.2 加快产业重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
7.2.3 利用产业布局政策,实行产业转移 |
7.2.4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品牌培育 |
7.2.5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绿色纺织 |
7.2.6 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 |
7.3 行业协会对策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小结 |
8.2 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资料 |
(10)欧盟TBT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技术壁垒及相关理论 |
1.2.1 WTO/TBT概述 |
1.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 |
2.1 技术性壁垒简介 |
2.1.1 技术壁垒内涵 |
2.1.2 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
2.2 欧盟主要TBT制度 |
2.2.1 BSCI与SA8000制度 |
2.2.2 REACH制度 |
第三章 中国和欧盟纺织业的现状 |
3.1 中欧贸易关系 |
3.2 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 |
3.2.1 我国纺织业竞争力分析 |
3.2.2 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分析 |
3.2.3 我国纺织业出口产品结构 |
3.2.4 我国纺织业出口市场 |
3.3 欧盟纺织业出口现状 |
3.3.1 产品竞争力强但发展受限 |
3.3.2 欧盟纺织业进出口的产品结构 |
3.4 欧盟对我国纺织业的TBT |
第四章 欧盟TBT对我国纺织业影响实证分析 |
4.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 |
4.2 欧盟TBT对我国江苏省纺织业的影响实证分析 |
4.2.1 欧盟TBT对苏州纺织业的负面影响 |
4.2.2 欧盟TBT对苏州纺织业的积极作用 |
第五章 中国纺织业遭遇欧盟TBT的原因及对策 |
5.1 技术壁垒的作用机理 |
5.1.1 技术壁垒的数量作用机理 |
5.1.2 技术壁垒的价格作用机理 |
5.1.3 技术壁垒的复合作用机理 |
5.1.4 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5.2 我国纺织业遭受欧盟技术壁垒的原因 |
5.2.1 纺织品出口产品技术落后、附加价值低 |
5.2.2 我国纺织品出口顺差大容易遭受贸易摩擦 |
5.2.3 信息不灵预警机制建设滞后 |
5.3 中国纺织业应对欧盟TBT的策略分析 |
5.3.1 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 |
5.3.2 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纺织品附加价值 |
5.3.3 淘汰落后产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 |
5.3.4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
5.3.5 充分利用WTO的特殊条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江苏纺织业的入世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2]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D]. 周玲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D]. 王彦芳. 东南大学, 2019(01)
- [4]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叶春霞,王松涛. 对外经贸, 2018(02)
- [5]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及中国对策研究[D]. 张中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6]反倾销措施对江苏纺织品外贸影响的分析[D]. 左为民.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中国制造业的贸易条件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D]. 李萍. 南京大学, 2014(05)
- [8]开放经济下浙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D]. 郭慧敏. 浙江大学, 2010(10)
- [9]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研究[D]. 於晓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6)
- [10]欧盟TBT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D]. 张亮. 天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