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开始试点(论文文献综述)
韦芸[1](2020)在《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要求正在由疾病治疗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转变。然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历经了十几年快速扩张后预期功能被过分放大,设计和实施都背离了“保基本”的原则,承担了太多本不属于它的功能,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被严重削弱。为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政府于2012年决定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框架中引入大病保险,专门用来解决因住院、门诊大病治疗、公共卫生危机疫病救治等引发的高额医疗费用,防止居民发生支出型贫困,弥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障功能的不足。大病保险工作自提出后得到迅速推广,并于2016年前后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覆盖。那么,大病保险的出现会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产生哪些影响,能否有效缓解居民的大病费用负担?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不够深入。研究大病保险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效应,有助于评估大病保险的政策效应并深入认识效应背后的传导机制,对全面建成全民覆盖、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开创健康中国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关于大病保险与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从制度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大病保险政策的发展变迁和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借助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利用理论构建大病保险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014-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采用两部模型、logit模型、OLS回归等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选题背景以及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大病风险、大病保险以及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等核心概念以及需借鉴的健康需求理论和医疗服务利用理论,为后续关于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影响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制度变迁分析。通过回顾大病保险发展历经的自发探索、试点推广、全面覆盖并继续完善三个阶段,梳理其政策设计的变化以及实践探索的创新,在理论认识层面明确大病保险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更大力度的保基本和与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的配合。第四部分为描述性分析。分别从总体均值和分性别、城乡、区域、经济状况、参保状态等多个角度对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服务利用状况展开纵向与横向比较,全面立体地考察了当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现实情况。第五部分为大病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从医疗费用总额、住院费用总额、住院自付费用三个维度检验了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产生的需求释放效应和减负效应,并考察了这些效应在不同收入阶层中的差异,同时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大病保险影响效应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对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大病保险影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两条传导途径,然后利用logit模型、OLS回归以及处理效应模型检验这两条传导途径所发挥的作用,最后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结论中问题的成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大病保险具备明显的医疗需求释放效应。一方面,大病保险能刺激居民进一步释放医疗需求: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后,参保居民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可能性提高了8个百分点,医疗总费用支出金额也增加了3个百分点;大病费用支出存在类似的情况,住院费用支出的可能性虽然没有显着提高,但住院费用支出金额增加了1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大病保险在需求释放上展现出了鲜明的“亲穷人”特征,中等、较低、最低这三个阶层的总体医疗需求和中等、最低这两个阶层的大病医疗需求都得到了有效释放。在考虑了内生性和城乡异质性的稳健性检验后,这一基本结论不变。值得注意的是,大病保险释放的医疗需求既可能是受经济条件限制而一直被压抑的必要医疗需求,也可能存在因就医门槛降低而加剧的需方道德风险导致的过度需求。第二,大病保险尚未发挥出足够的减负效应。在大病保险全面实施之前,基本医疗保险尚能有效降低居民的住院自付费用;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后,这种减负效应却不再明显,并且从对住院自付费用支出影响的估计值大小来看,减负能力还减弱了12个百分点。这可能跟大病保险刺激居民释放大病医疗需求的同时尚无力填补住院费用总额与住院自付费用之间的缺口有关。收入阶层分组回归的结果发现,在大病保险出现后,只有中等收入阶层的大病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而其他收入阶层尚未享受到足够明显的减负成效。从政策设计角度来观察,主要归因于整齐划一的分段补偿模式,既忽略了不同收入阶层购买力的差异,又无法抑制患者的道德风险,削弱了大病保险资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就难以实现对低收入阶层的精准支付。第三,传导机制分析表明,大病保险通过参保和受益可及性两条途径对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产生影响。“已参保”的状态能促进居民做出积极的就医决策,尤其能激励穷人及时就医;受益可及性的提高能增加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但比起低收入者,高收入阶层在大病保险中更多地利用了医疗服务,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状况正在扩大,原因同样跟大病保险补偿政策不具差异性和排斥性有关。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立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探索差异化补偿政策,切实提升大病保险的减负能力;创建动态调整的筹资模式,确保大病保险财务可持续发展;做好大病保险与其他保障层次的衔接,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在研究了整体样本政策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不同收入阶层受大病保险影响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的差异,深入讨论了大病保险政策带来的医疗服务消费公平性问题。这些内容在以往有关大病保险的研究中鲜有涉及,探索这些问题有利于丰富大病保险政策效应的研究内容,也能为优化大病保险政策提供更为全面的建议。二是本研究所用资料不再像以往研究那样只采用区域数据或面向特定群体的调研数据,本研究使用的样本覆盖全国,具有地域广、特征多样化、年龄跨度大等特征,得出的估计结果更具客观性,同时调研时间正好分别处于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前与后,为因果推断提供了合适的数据条件。
侯文博[2](2019)在《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下我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局面以及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农村人口快速涌入城市,在参保、医疗投入和建设环节中出现了许多重复浪费的问题,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和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对城乡居民一体化发展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对于城乡居民权益的公平性造成了削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医疗保障制度依然仍在探索完善阶段,许多由农村医疗制度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未得到合理的解决。医疗保障是每个农民非常关注的话题,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足、公平性的缺失也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愤懑。由于我国特殊的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社会巨大的发展差距,在医疗公共服务领域凸显为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严重脱节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农民的医疗服务需要、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的新时代下,农村优先发展,提升农民可享受到的医疗服务,确保农民医疗保障是必须要做出的制度性措施。根据2017年的卫生方面数据显示,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10.79人,而农村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仅有1.42人,(1)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差距悬殊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观。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农民参保意识淡薄和立法体系残缺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总结学术界的探讨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为背景,以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下的政府干预为理论基础,从农民的医疗保障权益为逻辑起点,分析二元结构下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巨大的理论原因和现实约束,为促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平稳进行,使政府在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上有据可循,本文选择了河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县区最多的南阳市作为案例研究,收集南阳市从2003年试点至今的医保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历程与现状,总结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管理学和法学相融合的视角探究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议,期冀为实现城乡同质化医疗卫生服务做出一些贡献。
罗菲[3](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陈慧[4](2018)在《两次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比较研究 ——以全南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卫生与健康问题始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二者息息相关。注重医疗卫生不仅能够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期达到预防疾病、提升全民健康的效果。而国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也能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增强国力。由此可见医疗卫生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纵观历史发展,中国社会对医疗卫生及其健康的认识基本上经历了懵懂、消极、探索、积极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村的医疗卫生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开辟了新道路,也就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制度开创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模式”。虽然“中国模式”经历了挫折,好在吸取经验教训,又开创了新路径(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前行。而与两次合作医疗制度息息相关的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在不同的时代更是有着其时代的特征,不论是旧农合下的“赤脚医生”还是新农合下的乡村医生,也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对两次合作医疗制度下的“赤脚医生”与乡村医生在选拔条件、学习培训、工作管理、报酬待遇、医患关系方面的比较,从而发现“赤脚医生”与当前的乡村医生存在若干的显着差异。通过这几方面的比较研究,从选拨条件来看,绝大部分赤脚医生来源于中草药学徒,选拨条件严格,较为年轻,文化程度不一,而乡村医生大多通过考核,获得乡村医生证书而来,年龄相比赤脚医生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文化程度相比赤脚医生较有提高,基本上达到中专文化水平,但从社会整体来看,医学学历偏低。从学习与培训上来看,赤脚医生与乡村医生都存在着培训次数不足的情况,赤脚医生由于来源不一,因此学习情况也存在着差异,但都为全科学习,一大部分以中草药学徒出身的赤脚医生通常是短期培训,即可上岗,而其他则是通过几年专业学校培训,总体来说,培训方式以就地培训为主,择优培训为辅,交叉于省市培训,更侧重实践;而乡村医生年龄大的则由赤脚医生转化,年轻的则通过正规专业学校毕业,而后考取乡村医生,其培训内容贴近农村实际,更为精细,方式上看,就地培训为主,且相比赤脚医生来说,省市培训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重于理论,轻于实践,培训时间严重不足。从工作管理上来看,赤脚医生与乡村医生工作总体上都以预防为主,乡村医生的工作量比起过去的赤脚医生加大,药品使用上,赤脚医生侧重中草药的使用,而乡村医生大多数偏重西药,中草药几乎不用,在管理上,赤脚医生接受队(村)与公社(镇)、卫生院的双重管理,而乡村医生接受乡镇卫生院与县卫生局的并轨管理,行政上归于村,但相比过去,明显行政管理脱节,乡卫生院的指导并不到位,并且相比过去,思想道德教育缺失。从报酬待遇上来看,赤脚医生工资水平属于乡土社会的中上层水平,而乡村医生相比过去则属于乡土社会的中下层水平,养老问题亟待解决。从医患关系上来看,赤脚医生时代属于一种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乡村医生继续发扬这种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但由于医疗技术水平和就诊设施条件的限制,以及新农合制度的多种弊端,这种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受到动摇。总体来看,新农合下的乡村医生比起赤脚医生在医疗设施、医疗技术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但相比过去的赤脚医生,很明显,现如今的乡村医生与之相应的制度、措施与服务还存在较多的弊端,不能很好地担负起中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网底“守门神”的重任,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对当前我国乡村医生发展的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如政府应加强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和建设,包括提升乡村医生中西药结合、基本药物方面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以达到拓宽乡村医生医疗服务多样性的目的;强化和完善乡村医生的培训制度,充分满足乡村医生培训活动的经费,培养年轻的后备乡村医生;加强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突出激励机制的作用,分类利用专业化才能;提高乡村医生的工资水平,完善养老机制,提高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积极推进乡村医生的正规化、社会化等等。
崔书玉[5](2018)在《河南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研究(2002-2018)》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健康权益是农民权益得以实现的最基础条件,关系到农村生存力的保护,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振兴,关系到农村社会发展和大局的稳定。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农村农民的医疗保障和农民健康权益的保障,我国的农村医疗制度经历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制度三个形态的演变。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发展的国家背景下,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村医疗事业在实践推进和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当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应不了社会发展要求的时候,河南省就在国家政策的号召和领导下,逐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新型制度的试点到制度的全面推行,在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点”“线”“面”上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广大农民不仅参保率大幅度提高,其所报销的项目、比例也都逐步加大,全省千千万万的农民因此广受恩泽。但是,事物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当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医疗差距问题和医疗公平问题等等。在此形势下,党和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政策,以逐步实现城乡医疗制度的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因此农民健康权益的保障就成为了农村医疗制度的核心和宗旨。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以来,学界很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将在吸纳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河南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和现状出发,研究农民健康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案。首先,本文的绪论主要阐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等。其次,本文将在回顾我国及河南省农村医疗制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基础上,从中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脉络,重点阐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的内容和现状,系统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还将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保障农民健康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王彤[6](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张熠剑[7](2016)在《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影响研究 ——以崇明区为例》文中认为城乡二元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在城乡运行着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影响着社会公平和稳定。加快消除社会保障领域二元化,已经成为了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已在医疗保障领域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但上海城乡医保制度的实施的效果如何?是否能为参保农民带来医疗保障水平的实质提升?是否还有进一步提升和改进的空间?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医保制度运行的过程和农民的切身体会进行调查研究后方能回答。本文对国内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和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和回顾,从新、旧福利经济学等基础理论和中国基本医保制度的实践出发论证了城乡基本医保制度合并的必然性,对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衡量医疗保障水平的标准。本文还对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和制度设置进行了简要回顾,将该保险制度与新农合及国内其他地区城乡医保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后,用数据说明上海城乡医保制度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并提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少量问题。本文以崇明区为例对上海城乡医保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参保农民对城乡医保的满意度及需求,得出结论:上海城乡医保的保障水平比新农合时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群众的对城乡医保的评价总体趋向正面,但不同收入、年龄和身体条件群体对城乡医保各方面的满意度和需求不尽相同,不同人群从城乡医保制度中的获益程度也不尽相同,说明目前基本医疗保障效果与参保农民的实际需要和期望值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在开展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还借鉴了与我国基本医保制度比较接近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总结了它们在基本医保制度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改进城乡医保政策的几点建议:一要强化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法律保障;二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软硬件建设;三要加强医保政策的宣传;四要扩大医疗保障范围,适当提供“增值”服务;五要建立合理的缴费补助机制。
齐慧颖[8](2015)在《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试点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步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将"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在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进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两制并轨)的探索阶段,自2007年各地陆续出台了与当地相适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方案》,目前已有大部分省份开展了“两制并轨”的试点工作。经过八年时间的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机制逐渐成熟,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两制并轨”的制度框架,各试点地区之间制度存在较大差异,阻碍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为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进程,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全面了解和分析各试点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的运行模式和现状成为关键课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了解和总结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的实施现状和特点;其次将已查到的78个试点地区作为研究样本,进一步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解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的运行现状,总结各试点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后的运行模式和规律,分析我国在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全面实施该项制度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主要为:探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理论基础;梳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改革的变迁脉络;总结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并轨现状和特点,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改革试点进程、基金统筹、筹资机制、补偿机制、管理经办五方面内容;并结合目前各试点地区的并轨现状,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的困境和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为:(1)2007年“两制并轨”工作开始试行,2010年后试点地区明显增多,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开展“两制并轨”的试点工作,并且东部地区“两制并轨”工作推进更快,但全国大部分地市仍未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而且各地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2)全国大多数试点地区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已实行市级统筹,但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市级统收统支”模式,另一种为“市级统筹,分级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的统筹层次偏低。(3)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不同,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采取主动上缴模式,个别地区城乡居民采用银行代扣缴费;财政筹资方式一般采取“当年全额预拨、次年据实结算”。在城乡居民个人筹资标准方面,部分地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采用不同的筹资标准;大部分地区是相同的标准,但分多种形式:两档筹资、三档筹资模式、统一档次筹资模式。且各筹资模式不同地区的个人筹资标准以及筹资比例差异较大。在财政筹资标准方面,财政补助一直在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筹资中占主导地位。多档制筹资和统一档次筹资模式的财政补助标准和补助比例有较大差异。目前各试点地区的筹资模式和筹资水平差异较大,尚未形成规范合理的筹资机制。(4)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偿模式不同,有的地区采取“住院统筹+个人账户”,有的地区为“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医疗保险基金用途主要分为住院统筹基金、门诊基金和风险基金。住院补偿起付线、封顶线、补偿比例各地模式以及水平差异较大。普通门诊补偿各地采取的补偿模式多样,其中,门诊统筹为主流模式,其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各地同样各有区别。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补偿模式和效果上各不相同,补偿水平和效果有待提高。(5)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不一,有的地区由卫生部门管理,有的由社保部门管理,还有的试点地区由卫生部门和社保部门联合管理。政府需明确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管部门。最后对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并轨工作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扩大试点,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强化政府责任,全面提升城乡和地区间制度的统一;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尽快达到市级“统收统支”;建立规范科学的筹资机制,统一财政补助标准;加快建立“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的补偿结构,提高补偿水平和效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交由社保部门管理。
周辉[9](2014)在《我国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文中认为这几年,关于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的研究持续升温,涉及社会学、老年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医学等众多领域。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且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但是当前我国在老年生活保障体系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比如收入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我国目前养老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养老服务的重视度还不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无锡市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中国居于前列的地级市,在全国属于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城市,其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但即使是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无锡在这方面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本文认为,借鉴无锡的经验,我国应该把传统的以提供“现金保障”为主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扩展为“现金+服务”的综合性的保障体系。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老年收入保障、老年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政策三个大的方面的内容。老年收入保障是指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收入或者减少支出的政策,所以严格来说,作为以减少就诊者医疗支出为目的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属于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一部分,但是又不仅仅是与收入相关,因此本论文中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分析。老年收入保障政策的体系比较大。世界银行曾经提出了所谓的“五支柱”模式,对许多国家老年收入保障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养老保险、非缴费型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储蓄政策、养老补贴政策等都属于此类,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养老保险政策。无锡市的养老保险政策目前比较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统筹,但是保障水平还需要提高,而且也没有实现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统筹。除此之外,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很匮乏,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更为单一,这在进一步的城乡统筹中需要得到重视。老年医疗保障政策最重要的方面是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无锡市在这些方面基本与全国的主体政策保持一致。不过无锡在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方面的步伐也是比较快的,在3年前就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不过在无锡的调研中我发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是很多老年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城乡老年人在医疗资源获取方面也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现在的医疗保健体系没有专门针对当前我国不断加深的老龄化态势进行制度调整,这方面需要向日本学习。另外,对于老年人而言,医疗体系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社区医疗体系的发展,由于老年人患病多以慢性病为主,对自己的病情很熟悉的老年人不需要经常去大医院,所以加强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对于老年人而言很有意义。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完善对于医疗保健的城乡统筹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而言,大医院离他们有点遥远,村里的小诊所或者乡镇的小医院如果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那就是最理想的了。养老服务体系包括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特别是长期照护)、紧急救援、老年人的社会优待和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无锡市这几年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都属前列,并且这两年正在加速推进养老机构的建设;社区养老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大多数社区和村镇都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此外,无锡市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紧急救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农村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服务的内容、水平、质量都不及城市老年人。无锡市的实践给我们提供的最大启示就是一定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近几年社会大众的反映来看,养老服务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期盼。我国以前建立的是一种以提供现金保障为主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但是这种制度设计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起“现金+服务”的新型综合性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发展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发展是在面临沉重社会压力的情况下逐步完善的,而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吸取教训,从现在开始就重视其城乡统筹发展。在统筹城乡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管理体制和制度机制方面做出创新。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承担主导责任,但是不能统管一切,其他社会主体的作用要得到重视。从管理体制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目前无锡市老龄工作主要由无锡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市属各单位协调配合,目前来看这一体系运作比较顺畅。但是多部门协调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资源,另一方面也容易陷入各自为政,而各自为政或消极应对的根源往往都与部门利益有关。但是在现行的体制之下,又必须要依靠多部门的配合,否则有些事情就搞不下去。应对之策除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削减各部门的权力也是必要的。当资源不完全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自然也就摆脱了对于某些部门的过度依赖,更有利于工作地开展。目前无锡市在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尝试引入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意味着政府正在重新定位自己在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目前农村老年人在享受到的生活照料、养老补贴、精神文化生活、紧急救援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统筹城乡的老年生活保障体系建设离不开这些方面的统筹发展。
胡敏[10](2014)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研究 ——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文中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项制度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下,出台的一项重大的惠农利民政策。这项制度的持续有效推进,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农村工作在整个社会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陕西省旬邑县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经过几年的运行,旬邑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补偿机制、基金管理以及重大疾病报销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贵问题,消除了当地农民因重病致贫、返贫现象,也为其他地区创造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保障国家责任主体、基金来源、保障水平与生产力相适应、基金管理等相关保障思想为指导,以新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论述为总方向,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尤其是结合陕西省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基金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实际和旬邑县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各级政府在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保障思想为依据,以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学术研究为基础,立足陕西省旬邑县县情,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机制、补偿机制、重大疾病报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较之之前研究更新。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创新处等内容。第二章阐述了农村合作医疗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保障思想和论述。第三章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形成历程、现状以及政策建议: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补偿机制,加强基金监管等,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些参考。第四章,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对旬邑县在筹资机制、补偿标准、补偿程序、基金监管等方面尤其是重大疾病报销制度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针对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推进这项制度的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既是出于理论探讨的目的,又力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基本的初衷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方面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有研究不多的情况下,如何从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保障思想中汲取理论素养,运用到当前中国惠及群众最多,保障难度最大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中,并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创新,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进行再指导,这是本文入笔的缘由。但是,由于学识有限,探讨难免在理论层次和深度上有所欠缺和不足。因此,希望得到更多的指正,以期为以后研究有所借鉴。
二、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开始试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开始试点(论文提纲范文)
(1)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及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大病风险 |
二、大病保险 |
三、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 |
二、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理论 |
第二章 大病保险政策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大病保险的发展历程 |
一、前期探索阶段:2006 年—2012年 |
二、试点推进阶段:2012 年—2015年 |
三、全面实施与完善阶段:2015 年底至今 |
第二节 大病保险的功能定位 |
一、更大力度的保基本 |
二、与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配合 |
第三章 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现状 |
第一节 居民处理大病风险采取的主要手段 |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
第二节 我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状况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介绍 |
二、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总体情况 |
三、不同群体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状况 |
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 |
一、居民的发病率与医疗服务利用状况 |
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不同群体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关系 |
三、居民利用大病医疗服务的原因及对服务机构的选择 |
第四章 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影响的理论机制 |
二、研究假设 |
三、模型设定 |
四、数据来源 |
五、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大病保险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
二、大病冲击下大病保险对居民受益的影响 |
三、异质性检验 |
第五章 大病保险影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传导机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大病保险影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传导机制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三、数据来源 |
四、模型设定 |
五、变量选取及处理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大病保险参保对居民就医决策的影响分析 |
二、大病保险的受益可及性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分析 |
三、异质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大病保险具备明显的医疗需求释放效应 |
二、大病保险尚未表现出足够明显的减负效应 |
三、大病保险通过参保和受益可及性两条途径影响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 |
第二节 讨论与政策建议 |
一、讨论 |
二、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下我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优先发展 |
2.1.2 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 |
2.1.3 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2.2 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下的政府干预理论 |
3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
3.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3.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3.1.3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探索过程 |
3.1.4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
3.1.5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革的意义 |
3.2 现状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例 |
3.2.1 南阳市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运行情况 |
3.2.2 南阳市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主要成就和推广 |
4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主要问题 |
4.1.1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
4.1.2 立法体系缺失、位阶较低 |
4.2 原因分析 |
4.2.1 城乡二元结构限制 |
4.2.2 政府职责分担不明 |
4.2.3 农民参保管理机制不健全 |
4.2.4 农村医疗保障基金缺少有效地监管 |
4.2.5 医疗产品过于市场化 |
4.2.6 “定点医疗”限制农民选择权 |
5 我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议 |
5.1 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法律体系 |
5.1.1 遵循全覆盖、保障一体化的立法原则 |
5.1.2 明确农民医保在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中的具体地位 |
5.1.3 因地制宜制定地方立法 |
5.1.4 强化政府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 |
5.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5.2.1 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资金投入 |
5.2.2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5.2.3 创新农村医疗工作者的引进制度 |
5.2.4 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
5.3 完善农民权益保障体系 |
5.3.1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扫除平权障碍 |
5.3.2 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监督体系 |
5.3.3 拓宽农民自由选择医疗的路径 |
5.3.4 普及农民社会医疗保障法律意识 |
5.4 完善医疗机构组织监管制度 |
5.4.1 创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5.4.2 科学管理医保基金 |
5.4.3 建立相应医疗基金考核及奖惩制度 |
5.4.4 建立刺激约束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3)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4)两次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比较研究 ——以全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
第一节 旧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赤脚医生”、乡村医生 |
一、旧农合下的“赤脚医生” |
二、新农合下的乡村医生 |
第二章 全南县新旧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全南县旧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制史 |
一、旧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旧式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全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史 |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背景概述 |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情况 |
第三节 两种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比较 |
一、基金筹资的不同 |
二、管理体制的差异 |
三、医疗补偿政策不同 |
四、医疗保障的迥异 |
五、实施效果的差别 |
第三章 新旧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比较 |
第一节 医疗人员的构成 |
一、两次合作医疗时期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数量变化 |
二、年龄、学历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两次合作医疗时期农村卫生人员队伍的建设比较 |
一、选拨条件的变化 |
二、学习培训的变化 |
三、工作管理的变化 |
四、待遇报酬的变化 |
第四章 新旧合作医疗制度下医患关系比较 |
第一节 医生群体的认识—医方视角 |
一、赤脚医生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医患平等和谐 |
二、乡村医生的医疗风险增强,医患信任下降 |
第二节 农民群体的认识—患方视角 |
一、赤脚医生服务周到—农民信赖 |
二、乡村医生服务有缺—农民质疑 |
第三节 两类医生群体医患关系差异探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成果 |
(5)河南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研究(200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河南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
1.1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发展与衰落 |
1.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背景 |
1.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
1.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
1.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革 |
1.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革的背景 |
1.2.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
1.2.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的意义 |
第二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状况分析 |
2.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健康权益得以保障的制度基础 |
2.2 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的程度反映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 |
2.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保障内容 |
2.3.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农民的权利 |
2.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状况 |
2.3.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保障效果 |
2.3.4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的保障现状 |
第三章 农民健康权益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太康县为例 |
3.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健康权益保障中的问题 |
3.1.1 农民参保意识薄弱 |
3.1.2 报销难且报销比例低 |
3.1.3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高 |
3.1.4 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报销医院较少 |
3.1.5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健全 |
3.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农民健康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参保人员认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3.2.2 参保管理机制不健全 |
3.2.3 政策宣传不到位 |
3.2.4 未实现与其他医疗制度有效衔接 |
第四章 完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体系的对策 |
4.1 优化配置农村医疗资源 |
4.1.1 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资金投入力度 |
4.1.2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4.2 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培养农民维护健康权益手段 |
4.3 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监督体系 |
4.4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4.4.1 扩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统筹范围 |
4.4.2 其他方面的完善建议 |
4.5 加强政策宣传,全方位推广制度效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
三、山河与疟疾 |
四、区位与疟疾 |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
一、恶鬼致病 |
二、疫气致病 |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
一、道德因素 |
二、现实因素 |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
一、病原的认识 |
二、病因的认识 |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影响研究 ——以崇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 |
二、医疗保障水平测定指标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其保障水平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理论概述 |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内涵 |
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类别及定位 |
第二节 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
一、基本医疗保险供给的公平性要求 |
二、基本医疗保险的效率要求 |
第三节 医疗保障水平衡量的指标体系构建 |
一、医疗保障水平的客观标准 |
二、医疗保障水平的主观标准 |
三、衡量医疗保障水平的指标体系 |
第三章 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沿革 |
一、上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历史 |
二、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二节 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安排 |
一、参保范围 |
二、筹资办法 |
三、费用支付 |
第三节 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主要区别 |
一、筹资标准大幅提高 |
二、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 |
三、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明显上升 |
四、经办服务更加方便 |
第四节 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区别 |
一、覆盖人群不同 |
二、筹资方法和筹资水平不同 |
三、保障方式和保障水平不同 |
第四章 上海城乡医保制度对医疗保障水平影响:崇明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法 |
第二节 城乡医保制度对农民医疗客观保障水平的影响分析 |
一、对保障宽度的影响分析 |
二、对保障深度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城乡医保制度对农民医疗主观保障水平的影响分析 |
一、各调查变量的选择 |
二、对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 |
三、城乡医保制度对农民医疗主观保障水平影响的简要分析 |
第四节 城乡医保制度对农民医保水平影响调查的结论 |
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实施效果 |
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法律保障 |
第二节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软硬件建设 |
第三节 提高居民参保和善用保险的意识 |
第四节 合理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和内容 |
第五节 建立更加合理的筹资和补助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问卷 |
(8)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1 相关理论 |
1.1 城乡统筹理论 |
1.2 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
1.3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2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的变迁脉络 |
2.1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
2.2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分割和碎片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
2.3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和并轨成为必然 |
3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现状 |
3.1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试点进程 |
3.2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基金统筹机制 |
3.3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筹资机制 |
3.4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补偿机制 |
3.5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管理经办模式 |
4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困境和问题 |
5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政策建议 |
6 研究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老年生活保障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集体责任与福利共享:德国的社会保险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
第二节 老年生活保障的多元供给主体 |
第三节 “三支柱”和“五支柱”——世界银行的倡议 |
第三章 现金保障——我国当前老年生活保障的主体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分析 |
第二节 我国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分析 |
第四章 无锡市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
第一节 无锡市老年收入保障体系 |
第二节 无锡市老年医疗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无锡市的养老服务体系 |
第五章 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的改革与模式创新——“现金+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完善“现金保障”制度体系 |
第二节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研究 ——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处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视野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
2.1.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
2.1.2 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
2.1.3 列宁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
2.2 历届国家领导人农村卫生和医疗保障论述 |
2.2.1 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
2.2.2 邓小平医疗卫生事业按比例发展的思想 |
2.2.3 江泽民重提发展农村合作医疗 |
2.2.4 胡锦涛关于医疗保障问题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医疗保障问题的论述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成效 |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和形成背景 |
3.1.1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形成和发展阶段 |
3.1.2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衰落阶段 |
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及运行情况 |
3.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
3.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
3.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现状 |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民群众认识不足 |
3.3.2 政策宣传措施还不多样 |
3.3.3 筹资机制还不够健全 |
3.3.4 补偿机制仍不合理 |
3.3.5 组织机构还不健全 |
3.3.6 基金监管不够完善 |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对策 |
3.4.1 政策宣传 |
3.4.2 筹资机制 |
3.4.3 补偿机制 |
3.4.4 基金监管 |
第四章 陕西省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 |
4.1 旬邑县医疗卫生现状 |
4.1.1 旬邑县医疗卫生资源概况 |
4.1.2 旬邑县医疗卫生现状 |
4.2 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 |
4.2.1 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概况 |
4.2.2 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做法 |
4.2.3 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补偿政策实施情况 |
第五章 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及建议 |
5.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 |
5.1.1 保障水平还不够高 |
5.1.2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欠缺 |
5.1.3 信息化手段发展相对缓慢 |
5.1.4 政策宣传手段较为单一 |
5.1.5 经办机构能力不足 |
5.2 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建议 |
5.2.1 加强组织领导 |
5.2.2 科学制订方案 |
5.2.3 强化舆论宣传 |
5.2.4 创新筹资机制 |
5.2.5 改进补偿方式 |
5.2.6 推行大病救助 |
5.2.7 注重基金管理 |
5.2.8 优化服务模式 |
5.2.9 搭建信息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开始试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D]. 韦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下我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 侯文博.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两次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比较研究 ——以全南县为例[D]. 陈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0)
- [5]河南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研究(2002-2018)[D]. 崔书玉.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 [7]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影响研究 ——以崇明区为例[D]. 张熠剑.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8]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试点研究[D]. 齐慧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9]我国老年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D]. 周辉. 南京大学, 2014(04)
-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研究 ——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D]. 胡敏. 西北大学, 2014(09)
标签:医疗论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论文;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论文;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