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福天都市空调通风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寇凡,黄翔,罗绒,马健,乔小博[1](2021)在《蒸发冷却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形式探讨》文中提出介绍了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三种应用形式,并通过测试数据论述该技术在解决目前国内地铁工程中存在的地铁高架站候车区环境舒适性差、冷却塔布置困难等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赵雅宁[2](2021)在《基于物质循环理念的城市屋顶温室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人口加速集中,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加快了城市资源的消耗速度,阻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造成了能量和养分资源的单向流失和线性代谢。论文从微观层面关注城市建筑屋顶循环温室,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去探索一种可以改善当前城市环境以及代谢问题的方法。论文依托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项目,将建筑与物质循环代谢系统关联,从养分、水分、能量三个方面构建循环体系,并进行数据测算。为了量化实验数据,将“城市代谢实验室”和建艺馆五层的实际代谢为研究范围,并以此为代谢实验单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量化计算以及数据比较,对“城市代谢实验室”建设前后建筑内资源消耗进行分析。利用屋顶循环温室构建建筑内部闭合物质循环体系,改善当前城市线性代谢的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含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框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对于相关文献的综述等。第二章是屋顶循环温室的解析,通过对屋顶循环温室的概念、系统组成以及特征进行界定,阐述屋顶循环温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空间系统、种植系统、循环系统三个方面总结出设计建造的通用策略,构建物质循环体系,并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第三章是关于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项目的研究,从空间系统、种植系统、循环系统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项目的建造过程,并对建造成果进行展示。第四章是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的循环性研究,结合建筑屋顶温室农业的相关理论,从食物、水分、能量三个方面的量化计算。最后第五章是关于论文的总结与展望,对于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该研究的一些不足以及对于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论文将建筑学与生态学以及农业等学科的知识内容结合在一起,统筹空间系统、种植系统、循环系统策略,量化循环体系的相关数据计算,提高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屋顶循环温室的研究价值,可为我国建筑层面的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谢飞[3](2020)在《基于IFD理论的综合医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医院是通过应用前沿科技造福人类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位患者与具备医疗知识的医护人员并肩协力。把握未来综合医院发展趋势的脉搏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如何应对基于人、信息和技术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复杂语境。与此同时,环境危机、人力资源短缺以及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也为综合医院新时期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也对综合医院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目前阶段的综合医院建设中出存在诸如床均面积紧张、缺乏系统性设计思维、频繁改扩建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应急能力偏低等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IFD理论,从I(工业化)、F(弹性)、D(可拆卸设计)三个角度研究综合医院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以促进综合医院未来的体系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研究缘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全文共由五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为研究缘起部分,绪论章节,包括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并按照时间线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对于IFD理论及综合医院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进行了必要的说明。第二章为分析问题部分,本章通过结合调研内容及相关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综合医院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综合医院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并行的是对IFD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IFD理论的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同时,根据IFD理论的特点从I(工业化设计)、F(弹性设计)、D(可拆卸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IFD理论与综合医院设计的契合性,进而提出了基于IFD理论的综合医院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本文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解决问题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紧密围绕第二章所归纳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分别针对I(工业化设计)、F(弹性设计)、D(可拆卸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综合医院模块标准化设计、综合医院弹性设计及综合医院集成化设计的具体策略。其中第三章选取诊室、手术室、病房为典型空间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诊室模块、手术室模块、病房模块的标准化设计策略;第四章则从规划布局与功能模块两个角度对综合医院的弹性设计进行了阐述;第五章通过总结IFD理论中的建造技术特点从建造系统、支撑体结构选型、可拆体建筑构件与集成化设备空腔四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医院集成化设计策略。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期望为我国综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IFD理论结合综合医院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观点,以期对我国综合医院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安家》编辑部[4](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文中研究指明
吴学谦[5](2016)在《不同绿化类型对城市街谷夏季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杭州市凤起东路为例》文中提出城市街谷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其区域的热环境占据城市综合热环境主导地位,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休戚相关。绿化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因子,但是目前国内对街谷热环境改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杭州强热岛区域的江干区凤起东路为例,选择三个样地,于2015年7-8月调查其下垫面类型、绿化情况,并测定绿化环境、道路表面以及墙面等温湿度的变化,运用聚类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分析街谷相关要素与绿化因子的关系,基于不同道路绿化形式对周边区域温湿度的改善效应,最终提出相应的绿化提升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绿化与街谷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对凤起东路进行系统调查,实测分析街谷热环境温湿度情况,发现绿化面积越大,样地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筛选出53个街谷热环境影响指标,通过聚类与相关性分析,发现绿化面积指标与其它指标有明显区别,绿化状况对于局部气温分布与温湿度差异有显着影响。(2)道路绿化对凤起东路街谷热环境影响研究(1)对街谷内绿化、铺装和道路三种下垫面表温实测发现,道路与铺装的升温与降温速度均很快,绿化表面温度变化则较为平稳。在全天温度最高时段,机动车道表面温度为55.03℃,而绿化(地被草坪)温度仅为36.4℃,两者温差达18.63℃。相关性分析表明,绿化与道路和铺装的表温均呈现极显着差异(P<0.01)。(2)夏季街谷内行道树树下温度在15:00-16:00时段达到全日温度峰值,同时段内悬铃木的树下温度及不舒适指数均低于香樟,相对湿度则相反。在气温最高时段,香樟树下温度比悬铃木高出2.64℃。(3)在不同群落的夏季实测中发现,各群落气温均低于对照点气温,在13:00-14:00时降温效果最强。对照点的日均温度值为38.04℃,气温最高值达41.53℃;而降温最强的群落1悬铃木日均温仅为35.10℃,最高温度仅36.8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乔灌草结构群落5与对照点温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群落1与对照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说明这两种类型的群落具有明显的降温功能,灌木群落9降温能力最差。各群落的舒适度都优于对照,且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3)基于夏季街谷实测结果,从乔木树种选择、群落配置、绿化与建筑结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绿化改善策略,以优化街谷空间小气候,提高街谷热舒适性,对改善城市街谷人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贤骥清[6](2014)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近代上海剧场演出史为背景,以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史为脉络,借鉴剧场建筑学方面研究成果,考察上海民国时期(1912~1949)的剧场、戏院、舞台等演剧场所及舞台艺术史迹。考察和研究内容如下:其一,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的背景考察与分析;其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大小剧场、戏院、舞台的类型、数量、区域概况调查与整理;其三,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舞台资料、重要剧目及演出的考察和史述;其四,民国上海剧场名称的更替考证与制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区域位置分布图的考证与绘制;其五,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美术演化发展轨迹的考察,舞台美术布景设计案例的介绍,舞台美术家小传的编纂;其六,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渊源与影响分析,演出场所整体特征描述、演变脉络梳理和嬗变规律探究。最后,民国上海剧场遗存现状统计报告,剧场保护和发展展望。具体而言,本文含导论一章、正论五章、馀论一章及附录。导论,主要介绍民国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基本概念。第一章,主要梳理上海历史沿革和宏观文化背景,考察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分析近代上海的剧场演化轨迹。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上海演出场所分布状况,从老城厢、公共租界、苏州河北以及沪西四个区域,分析剧场分布和聚集的剧场圈现象。第三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功能类型及演化轨迹,归纳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剧场变迁特征。第四章,主要整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出中的舞台美术类型样式、舞美布景行业状况和舞美从业者档案。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比较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东西文化渊源与影响。馀论部分,主要统计报告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和发展的展望。附录部分,整理统计了剧场的个体档案、舞美师个人小传、剧场生存年表、剧场分布图以及相关图纸资料等。本文的史料叙述,主要从纵向上梳理清中期开埠以降至民国时期上海中西两大支演出场所的数量、地位、型制、演出状态和生存状态。分析立论,主要从横向面上对比研究同时期西方剧场对中国剧场演化的影响与冲击,寻找二者间文化交流的关联状况,时间维度上梳理中国传统剧场在演化中的遗传继承、基因突变、时代气候的演化渊源,从空间向度上探究城市演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布局特点。总体研究目标是:考察上海地区传统剧场的渊源背景,梳理上海近现代化过程中剧场的形态及其轨迹,探赜剧场舞台美术演变发展过程,补阙上海地区断代剧场史,整体上完成20世纪上半叶上海舞台演出场所的宏观整理和演化分析。
贾莹[7](2013)在《重庆南坪中心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商圈作为城市繁荣形象的主要标志和世界性的城市发展现象,是商业文明和社会经济进步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商圈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空间问题。随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关注度和空间宜居性的要求越来越多,城市商圈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对其空间品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我国商圈建设实践的特点,在城市规划科学发展要求下,充分吸收现有城市空间品质研究的经验与技术,提出影响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的要素构成,构建出针对于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重庆南坪商圈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品质进行评价分析,并从中寻找商圈空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策略,为重庆这座山地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空间品质的改善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系统的对国内外对于城市商圈、城市空间品质和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城市商圈和城市空间品质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第3章):在前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商圈空间特征提出影响商圈空间品质的内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自然人口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产业影响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个层面,并在内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9个一级指标要素和42个二级指标要素。为下文对南坪商圈的空间品质评价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第4、5章):阐述了南坪商圈区域发展背景和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从空间使用人群的综合性需求出发,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对商圈空间品质进行综合性主观评价;然后再站在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对构成城市商圈空间品质影响因素的各个因子进行客观分析,作为对综合性主观评价结果的阐述和补充,最后综合以上评价分析总结出南坪商圈空间品质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第6、7章):国内外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案例研究和方法总结,针对上文对南坪商圈空间品质的问题总结提出提升和优化的策略。
李霞[8](2013)在《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有机生长的整体,它受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双重影响,城市急剧向外扩张,通过中心城区的蔓延扩展和郊区城镇的行政区划整合,武汉市建成区面积由1979年初的168.4平方公里急剧扩张到2009年的超过260平方公里,急剧拓展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混乱,对城乡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威胁。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建立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人文基础上的空间优化成为城市集约、健康、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1861-2009年武汉市空间发展形态的演变的回顾分析,探析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未来驱动武汉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的探析,对其未来“黄金三十年”(2009-2039年)的空间发展做出规划。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对武汉市空间拓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通过对武汉市发展背景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拓展研究成果的借鉴,结合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综述结论,探求武汉城市空间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为下文分析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简要介绍武汉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并对武汉市历史时期(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的空间拓展进行简单概括。主要研究1979-1989年、1989-1999年、1999-2009年三个阶段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历程和特征。论文首先对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因为“只有把城市形态放在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加以考察,才能有深入的理解”(周霞,2005)。然后分析了本阶段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结构、面、线和点等要素,最后,对本阶段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九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探析武汉市“黄金三十年”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的策略。论文首先分析了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等分析软件对这些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评估,得出影响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因子。并结合未来发展中推动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预测了武汉市未来的城市空间拓展的导向、目标。最后提出了武汉在2009-2019、2019-2029、2029-2039年三个阶段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保障措施。系统地阐释了本次空间优化的思路和对策。结论部分对武汉市空间拓展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概括了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阐述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苏秋迎[9](2012)在《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和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9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都市地下利用国际会议发表了《东京宣言》,认为在城市建设方面19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利用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得到了高速发展,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开发。本文以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为依托,结合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山城的特点,针对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和需求分析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强调、地下空间开发的效益、重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面入手,指出了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对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必要性;②通过对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特性的分析,并结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提出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在开发过程中应该以满足功能需求—建立空间认知—形成各类活动场所的顺序进行空间的建构,并具体从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总体布局方案、内部功能设置、空间利用形态和交通组织以及内部空间节点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形成了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③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为例,从客流量、站点区位条件、在整体规划线网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对三号线站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需要进行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的地下站点,并具体分析了这些站点可以开发的交通、商业功能类型和经营运作方式;④在仔细分析了现有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量预测的新方法,并以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南坪站为例进行了开发需求量的预测分析。
张辉[10](2011)在《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以夏热冬冷地区OOOPK建筑研究为例》文中认为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建筑技术在给人们提供舒适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占据了人类30%的能源消耗以及同比例的环境污染。建筑节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为缓解我国的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着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本课题正是立足于建筑节能的目标和要求,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000PK建筑为例,提出了新型建筑围护结构——动态复合围护结构,将室内热交换废风主动送入动态围护结构空气间层,在充分利用建筑能量的同时,不仅改善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同时调节了围护结构对表面的热辐射,达到了节能环保和改善热舒适的双重目的。本文针对动态复合围护结构,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结合相关的建筑热物理学理论,对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的传热模型、传热系数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相关理论分析进行了动态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并得出相关结论。(2)通过对动态复合围护结构在不同季节、不同状态时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对比发现,动态围护结构空气间层的主动通风不仅改善了围护结构夏季的隔热特性和冬季的保温特性,同时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表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对比验证了结果的一致性。(3)通过对动态复合围护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状态的数值模拟表明,围护结构在不同季节的主动通风调节影响了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辐射,夏季主动通风有效增强了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冷辐射”,冬季主动通风有效降低了内表面的“冷辐射”。同时,通过动态围护结构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得出了围护结构的动态传热系数结论,并针对不同状态的动态围护结构主动通风情况的传热分析,同时得出了根据不同气候条件进行围护结构主动动态调节的合理建议。(4)以000PK建筑为例,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状态的动态围护结构与建筑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夏季高温情况下,围护结构的主动通风调节不仅增强了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降低了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辐射,同时降低建筑室内的温度,改善了建筑室内的热舒适性;冬季低温情况下,围护结构的主动通风调节增强了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改变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辐射温度,同时抑制建筑室内温度的降低趋势,改善了室内热舒适性。就建筑系统而言,动态围护结构的主动调节在夏季形成了形成“冷墙”效应,冬季形成了“暖墙”效应,对建筑节能和建筑热舒适调节有帮助作用。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000PK建筑研究为例,对提出的动态复合围护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验证。其研究成果对为指导和实施目前建筑节能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重庆福天都市空调通风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福天都市空调通风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物质循环理念的城市屋顶温室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
1.1.2 城市代谢问题 |
1.1.3 都市农业的发展 |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实践综述 |
1.4.1 城市屋顶温室农场研究 |
1.4.2 关联物质循环与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 |
1.4.3 研究简评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屋顶循环温室解析 |
2.1 概念 |
2.2 系统组成 |
2.3 特征 |
2.3.1 生产性 |
2.3.2 循环性 |
2.3.3 生态性 |
2.4 理论基础 |
2.4.1 城市农业理论 |
2.4.2 循环理论 |
2.5 发展价值 |
2.5.1 生态价值 |
2.5.2 经济价值 |
2.5.3 社会价值 |
2.6 屋顶循环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
2.6.1 空间系统 |
2.6.2 种植系统 |
2.6.3 循环系统 |
2.7 案例分析 |
2.7.1 空间系统案例 |
2.7.2 种植系统案例 |
2.7.3 循环系统案例 |
2.7.4 案例总结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实践 |
3.1 项目简介 |
3.1.1 基地概况 |
3.1.2 项目目标 |
3.2 项目图纸 |
3.3 建造过程 |
3.3.1 空间系统 |
3.3.2 种植系统 |
3.3.3 循环系统 |
3.4 建成效果展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循环性研究 |
4.1 养分量化计算 |
4.1.1 养分生产 |
4.1.2 养分消耗 |
4.2 水分量化计算 |
4.3 能量量化计算 |
4.3.1 能量生产 |
4.3.2 能量消耗 |
4.4 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基于IFD理论的综合医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医疗需求及医疗模式的变化——主观需求 |
1.1.2 建筑工业化、标准化的推行——客观动力 |
1.1.3 突发性疾病或灾害的不可预见性——社会因素 |
1.2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2.1 综合医院的概念界定 |
1.2.2 IFD理论的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IFD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2 IFD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综合医院设计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4 综合医院设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综合医院及IFD理论相关先导性研究 |
2.1 综合医院的发展概况 |
2.1.1 国外综合医院的发展现状 |
2.1.2 我国综合医院的发展现状 |
2.1.3 我国目前综合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4 综合医院现阶段发展趋势 |
2.2 IFD及其相关理论基础性研究 |
2.2.1 层级理论 |
2.2.2 决策控制权理论 |
2.2.3 支撑体与可拆体理论 |
2.2.4 对IFD理论的解读 |
2.3 IFD理论与综合医院设计 |
2.3.1 IFD理论与综合医院设计的契合性 |
2.3.2 基于IFD理论的综合医院设计原则 |
2.3.3 基于IFD理论的综合医院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FD-I的综合医院模块标准化设计 |
3.1 诊室模块标准化设计 |
3.1.1 门诊部及其功能概述 |
3.1.2 诊室模块的标准化设计 |
3.1.3 标准化通用诊室 |
3.2 手术室模块标准化设计 |
3.2.1 医技科室及其功能概述 |
3.2.2 手术室模块的标准化设计 |
3.2.3 标准化整装手术室 |
3.3 病房模块标准化设计 |
3.3.1 住院部及其功能概述 |
3.3.2 病房模块的的标准化设计 |
3.3.3 标准化敏度适应性病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FD-F的综合医院弹性设计 |
4.1 规划布局的弹性设计 |
4.1.1 水平扩展体系 |
4.1.2 垂直扩展体系 |
4.1.3 复合式扩展体系(弹性空间与非弹性空间的组合) |
4.2 功能模块的弹性设计 |
4.2.1 功能模块的弹性扩展 |
4.2.2 统一模数下功能模块内的弹性空间应用 |
4.3 兼顾应急的弹性设计 |
4.3.1 重要专科门诊、特殊病房自成一区 |
4.3.2 针对特定专科预留适当应急用地 |
4.3.3 构建智慧医院、打造标准化资源共享平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FD-D的综合医院集成标准化设计 |
5.1 集成化的建造系统 |
5.2 支撑体结构选型 |
5.3 可拆体建筑构件与节点设计 |
5.3.1 集成化层板构件系统 |
5.3.2 集成化墙体构件系统 |
5.3.3 开放式干节点细部设计 |
5.4 集成化设备空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局限性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不同绿化类型对城市街谷夏季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杭州市凤起东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杭州市街谷热环境现状研究 |
1.3.2 绿化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
1.3.3 缓解街谷热环境的绿化技术研究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形与人口 |
1.4.2 气候特征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归纳法 |
1.5.2 科学实验法 |
1.5.3 数据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街谷热环境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小气候 |
2.1.2 城市热岛效应 |
2.1.3 城市热环境 |
2.1.4 城市街谷 |
2.1.5 绿化与道路绿化 |
2.2 城市气候尺度研究 |
2.3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
2.4 绿化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2.4.1 植被覆盖度对热环境的影响 |
2.4.2 不同绿地布局及群落结构对热环境的影响 |
2.5 城市街谷热环境及其影响因子 |
2.5.1 自然环境因素 |
2.5.2 人工建成因素 |
2.6 城市街谷热舒适 |
2.7 本章小结 |
3 目标街谷的选择与样地现状调查 |
3.1 研究方法 |
3.1.1 目标街谷的选择 |
3.1.2 指标设定与测定方法 |
3.2 凤起东路街谷概况与研究场地设计 |
3.2.1 凤起东路概况 |
3.2.2 研究场地设计 |
3.3 街谷现状调查 |
3.3.1 绿化现状 |
3.3.2 建筑道路铺装现状 |
4 街谷绿化与热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实地观测法 |
4.1.2 聚类分析法 |
4.2 街谷热环境温湿度情况分析 |
4.2.1 绿化空间温湿度情况 |
4.2.2 硬质环境温湿度分析 |
4.3 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道路绿化对凤起东路街谷热环境影响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实验观测法 |
5.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1.3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
5.2 不同下垫面温湿度差异及对街谷热环境的影响 |
5.2.1 不同类型下垫面类型的日间变化趋势 |
5.2.2 不同类型下垫面温度的日间均值比较 |
5.2.3 不同类型下垫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比较 |
5.2.4 不同类型下垫面温度的降温(增温)强度比较 |
5.2.5 小结 |
5.3 不同行道树的夏季热环境改善能力分析 |
5.3.1 行道树树下1.5m处温湿度和舒适度差异 |
5.3.2 不同朝向行道树温湿度差异分析 |
5.3.3 小结 |
5.4 不同群落的温湿度差异分析 |
5.4.1 空气温度 |
5.4.2 相对湿度 |
5.4.3 舒适度评价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5.6 讨论 |
6 改善城市街谷夏季热环境的绿化策略 |
6.1 道路绿化策略 |
6.1.1 基于实测结果的道路绿化提升建议 |
6.1.2 行道树绿带 |
6.1.3 路侧绿带与分车绿带 |
6.2 墙面绿化 |
6.2.1 攀爬式绿化 |
6.2.2 模块式绿化 |
6.3 屋顶绿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价值 |
第四节 剧场概念辞源考辨 |
第一章 民国前的上海演剧及其场所 |
第一节 古代上海文化沿革及演剧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演剧及场所概况(1843~1911) |
第三节 近代上海剧场圈及演化轨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分布及演化轨迹 |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公共租界”剧场圈 |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
第五节 小结: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演化轨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 |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演出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三节 其它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四节 小结: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分析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中的舞台美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的舞台美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的舞台美术 |
第三节 舞台美术的设计师和从业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渊源与影响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剧场的遗传影响 |
第二节 上海开埠与欧美西风对上海剧场的影响 |
第三节 日本与苏俄剧场对海派剧场文化的影响 |
馀论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报告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佚失状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遗存现状 |
结语 |
附录1:剧场档案 |
1.1 近代上海的传统演剧场所(1843~1911) |
1.2 近代上海的西式剧场(1843~1911) |
1.3 民国前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12~1927) |
1.4 民国中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27~1937) |
1.5 民国后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37~1949) |
附录2:民国期间舞台美术师小传(1880~1930) |
附录3:上海演剧场所年表 |
附录4:剧场分布图 |
附录5: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 图书馆访问网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 |
致谢 |
附图 |
(7)重庆南坪中心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城市空间关注度的提升 |
1.1.2 城市商圈大规模建设时代的来临 |
1.1.3 我国城市商圈建设所存在的现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商圈 |
2.1.2 城市空间品质 |
2.2 城市商圈理论研究概述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研究小结 |
2.3 城市空间品质理论研究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研究小结 |
2.4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研究 |
2.4.1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方法理论研究 |
2.4.2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4.3 研究小结 |
3.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
3.1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目标和原则 |
3.1.1 构建目标 |
3.1.2 构建原则 |
3.2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影响要素分析 |
3.2.1 外部影响因素 |
3.2.2 内部影响因素 |
3.3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 |
3.3.2 城市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思路和方法选取 |
3.3.3 评价方法的运用策略和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南坪商圈区域发展背景与空间格局演进 |
4.1 宏观层面—重庆多商圈城市格局研究 |
4.1.1 重庆多商圈格局的形成机制 |
4.1.2 重庆五大商圈形成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特点 |
4.1.3 多商圈建设在重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
4.1.4 研究小结 |
4.2 中观层面—南坪商圈区位环境研究 |
4.2.1 南岸区区位 |
4.2.2 南岸区经济产业概况 |
4.2.3 南岸区人口与居民生活概况 |
4.2.4 南岸区发展优势 |
4.2.5 研究小结 |
4.3 微观层面—南坪商圈发展模式和空间格局演进 |
4.3.1 南坪商圈的发展模式 |
4.3.2 南坪商圈空间形态格局演化过程 |
4.3.3 南坪商圈经济产业概况 |
4.3.4 研究小结 |
5.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评价研究 |
5.1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评价路径和方法 |
5.2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综合性评价 |
5.2.1 空间评价人群选取 |
5.2.2 多级模糊评价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
5.2.3 指标权重计算 |
5.2.4 综合性评价 |
5.3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单因子评价研究 |
5.3.1 用地功能布局 |
5.3.2 空间交通系统 |
5.3.3 硬质空间要素 |
5.3.4 软质环境要素 |
5.3.5 空间基础设施 |
5.3.6 地下空间开发 |
5.3.7 空间维护水平 |
5.3.8 商业业态管理 |
5.3.9 空间文化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5.4.1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优势总结 |
5.4.2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问题总结 |
6.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提升和优化策略 |
6.1 核心问题与原则 |
6.1.1 核心问题 |
6.1.2 提升原则 |
6.2 提升和优化策略 |
6.2.1 优化功能分区和布局 |
6.2.2 构建畅通的绿色交通体系 |
6.2.3 打造和谐的商圈风貌 |
6.2.4 提供丰富的空间服务设施 |
6.2.5 完善一体化的地上地下空间 |
6.2.6 制定科学的空间管理手段 |
6.2.7 统筹多元化的商圈业态布局 |
6.2.8 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商圈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存在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南坪商圈问卷调查 |
C. 南坪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
D. 南坪商圈商业业态调研信息汇总 |
(8)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世界 |
1.1.2 城市化的世界 |
1.1.3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
1.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变化 |
1.1.5 中国大城市的核心力量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理论意义 |
1.2.4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空间拓展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辨析 |
2.1.1 城市空间 |
2.1.2 城市空间结构 |
2.2 城市空间拓展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市人文 |
2.2.2 空间协调理论 |
2.2.3 聚集经济理论 |
2.2.4 地租理论 |
2.2.5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6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 武汉城市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历程 |
第3章 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背景 |
3.1 自然地理 |
3.1.1 九省通衢的交通区位 |
3.1.2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
3.1.3 地形多样化 |
3.2 历史沿革 |
3.3 社会人文 |
3.4 城市历史空间演变过程 |
3.4.1 古代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历史 |
3.4.2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4.3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分析 |
3.4.4 1949年-1978年武汉空间发展历史 |
3.5 小结 |
第4章 1979-198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4.1 历史背景 |
4.2 历次城市规划情况 |
4.2.1 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
4.2.2 1988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
4.3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
4.3.1 结构要素 |
4.3.2 面要素 |
4.3.3 线要素 |
4.3.4 点要素 |
4.4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1989-199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5.1 历史背景 |
5.2 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分析 |
5.2.1 “八五”时期 |
5.2.2 “九五”时期 |
5.3 1996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
5.3.1 总体规划背景 |
5.3.2 指导思想 |
5.3.3 基本思路 |
5.3.4 主要内容 |
5.3.5 空间布局 |
5.3.6 实际空间演化情况 |
5.4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
5.4.1 结构要素 |
5.4.2 面要素 |
5.4.3 线要素 |
5.4.4 点要素 |
5.5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1999-200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6.1 历史背景 |
6.2 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 |
6.3 2006年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
6.3.1 总体规划背景 |
6.3.2 城市性质 |
6.3.3 城市规模 |
6.3.4 新城规划 |
6.3.5 都市发展区规划 |
6.3.6 住宅建设 |
6.3.7 工业区布局 |
6.3.8 综合交通规划 |
6.3.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6.4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
6.4.1 结构要素 |
6.4.2 面要素 |
6.4.3 线要素 |
6.4.4 点要素 |
6.5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
6.6 小结 |
第三部分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策略 |
第7章 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评估 |
7.1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经济因素 |
7.1.2 技术因素 |
7.1.3 政治政策因素 |
7.1.4 社会文化因素 |
7.1.5 外部约束因素 |
7.2 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影响因子评估 |
7.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7.2.2 指标选取 |
7.2.3 数据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动力机制 |
8.1 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动力机制 |
8.1.1 外在动力机制 |
8.1.2 内在动力机制 |
8.2 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趋势预测 |
8.2.1 空间拓展模式 |
8.2.2 空间扩展方向 |
8.3 小结 |
第9章 2009-2039年武汉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9.1 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 |
9.1.1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
9.1.2 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
9.2 城市用地布局优化的导向和目标侧重 |
9.2.1 规划布局的导向 |
9.2.2 优化目标的侧重 |
9.3 2009-2019年空间拓展要素优化 |
9.3.1 结构要素 |
9.3.2 面要素 |
9.3.3 线要素 |
9.3.4 点要素 |
9.4 2019-2029年空间拓展要素分析 |
9.4.1 结构要素 |
9.4.2 面要素 |
9.4.3 线要素 |
9.4.4 点要素 |
9.5 2029-2039年空间拓展要素分析 |
9.5.1 结构要素 |
9.5.2 面要素 |
9.5.3 线要素 |
9.5.4 点要素 |
9.6 空间布局优化保障机制 |
9.6.1 国际化城市的经验借鉴 |
9.6.2 武汉空间布局优化保障措施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9)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和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空间利用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研究进展 |
1.2.3 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利用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
2.1 现代城市开发 |
2.1.1 现代城市运动与地下空间开发 |
2.1.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效益 |
2.2 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
2.2.1 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 |
2.2.2 重庆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的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3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
3.1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3.1.1 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特性 |
3.1.2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
3.1.3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 |
3.2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
3.2.1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总体布局方案 |
3.2.2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功能设置 |
3.2.3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与交通组织 |
3.2.4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内部节点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轨道交通三号线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
4.1 轨道交通三号线客流预测 |
4.1.1 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过程 |
4.1.2 轨道交通三号线客流预测结果 |
4.2 轨道交通三号线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布局 |
4.2.1 轨道交通三号线站点特征 |
4.2.2 轨道交通三号线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布局方案 |
4.3 轨道交通三号线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功能设置 |
4.3.1 交通功能开发 |
4.3.2 商业功能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5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需求研究 |
5.1 概述 |
5.1.1 需求影响因素 |
5.1.2 现有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方法评价 |
5.1.3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思路 |
5.2 地下站点所在区域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总体需求预测 |
5.2.1 生态城市建设 |
5.2.2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建构 |
5.2.3 地下站点所在区域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总体开发量预测 |
5.3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需求预测 |
5.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5.3.2 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基本开发量预测 |
5.3.3 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开发量预测 |
5.4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坪站周边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量预测 |
5.4.1 南坪副中心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总需求量预测 |
5.4.2 基本需求量预测 |
5.4.3 南坪站周边地下空间各功能类型开发量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以夏热冬冷地区OOOPK建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概括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小结 |
2 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理论分析研究 |
2.1 围护结构对建筑环境的影响分析 |
2.2 000PK建筑介绍及动态复合围护结构原理 |
2.3 动态复合围护结构传热分析 |
2.4 动态复合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分析 |
2.5 动态复合围护结构传热计算分析 |
2.6 小结 |
3 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的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 |
3.1 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概述 |
3.2 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对比分析 |
3.3 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结论综述及误差分析 |
3.4 小结 |
4 不同状态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热辐射影响分析 |
4.1 夏季不同状态动态围护结构热辐射影响分析 |
4.2 冬季不同状态动态围护结构热辐射影响分析 |
4.3 小结 |
5 不同状态动态围护结构与建筑环境影响分析 |
5.1 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相关说明 |
5.2 夏季不同状态动态围护结构对建筑环境影响分析 |
5.3 冬季不同状态动态围护结构与建筑环境关系分析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围护结构通风空气间层传热分析 |
附录3 主要符号列表 |
四、重庆福天都市空调通风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蒸发冷却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形式探讨[J]. 寇凡,黄翔,罗绒,马健,乔小博.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03)
- [2]基于物质循环理念的城市屋顶温室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城市代谢实验室”为例[D]. 赵雅宁.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基于IFD理论的综合医院设计研究[D]. 谢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5]不同绿化类型对城市街谷夏季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杭州市凤起东路为例[D]. 吴学谦.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4)
- [6]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D]. 贤骥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 [7]重庆南坪中心城市商圈空间品质研究[D]. 贾莹. 重庆大学, 2013(03)
- [8]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D]. 李霞. 武汉大学, 2013(06)
- [9]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和需求分析[D]. 苏秋迎. 重庆大学, 2012(04)
- [10]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以夏热冬冷地区OOOPK建筑研究为例[D]. 张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