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竞争的道德效应——对繁峙矿难记者受贿事件的另类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叶伊婧[1](2020)在《《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文中指出记者的媒介形象主要依靠记者自己的采写报道来塑造,在记者节期间,媒体的聚光灯集中到了记者身上,这样一个充满纪念、庆祝、思考的热点时刻,是记者塑造自身媒介形象的良好契机。然而以往关于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并不多,而2019年恰好是官方确立的第20个记者节,20年的时间足以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机会。本研究将“记者”界定为广义上的、在新闻战线上开展各项传播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如编辑、主持人等)。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材料,本文将其在2000—2019年记者节期间发表的所有相关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评论、讲话稿等都纳入研究范围,试图厘清下列问题: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的记者形象;20年来是否发生过变化;记者形象是怎样呈现的、有什么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对筛选出的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借助jieba、wordcloud对样本进行总体的和分年度的分词处理、词频统计及可视化处理。最后,本研究将所有样本导入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中,借助多次的编码和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本研究将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样本的基本量化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样本中呈现出的具体记者形象,主要从记者的角色定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来归纳呈现出的正面形象,从职业道德、采访作风两方面来归纳呈现出的负面形象,并进一步比较了正、负面形象的在样本中的表征差异。第三部分分析记者形象的历时性特征。研究发现,20年来的记者形象有其“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几个特殊年份下记者形象的变动,主要体现在2001年、2003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不变”则指的是记者形象一以贯之的特征,如始终具有政治性色彩、始终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等。第四部分是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分析。现实社会中各方力量对记者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在《人民日报》中的呈现情况,因此,笔者从政治、市场、技术、行业、个人等角度分别分析了记者正、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的记者形象是媒体有选择地进行建构,因此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这样建构的意图和意义。
徐浩[2](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张兰[3](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黎子豪[4](2019)在《影响记者伦理决策的组织和个体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媒体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媒体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新闻赖以生存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受到了严峻挑战。当今中国的传媒产业比任何时候都发达,但同时中国新闻伦理失范正呈“高发”的态势。“有偿新闻”“失实新闻”等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对新闻媒体组织和新闻传播者的形象带来极大的损害,传媒公信力一再降低。记者身为新闻的直接生产者,其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对新闻报道产生正面或是负面的作用。每一位记者在现实情景中考虑的要素不同,即使不同记者面对相似情景的反应也不同。本研究探论的核心是记者的伦理决策过程,即记者遭遇伦理冲突时所做出的决定和选择。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旨在从微观层面解构记者的伦理决策过程。基于里斯的五级圈层模式,记者个体因素居于中心首层位置,居于次层的是媒体组织因素,此两者作为影响记者伦理决策的重要的内外因素,笔者着重分析媒体组织因素和记者个体因素这两个层面对记者伦理决策带来的挑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记者翔实的一线采编经验的反馈,观察记者面对伦理冲突时在具体的新闻生产情景中是如何应对的。通过还原记者的决策过程,探讨媒体组织因素和记者个体因素与分别包含哪些具体的影响因素,各种具体的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记者的伦理决策过程,造成记者伦理失范与否。笔者对记者遭遇伦理冲突时的整个报道过程运用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力求真实全面地复原记者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本文在第一章中交代了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并且梳理了本领域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而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第二章归纳了记者遭遇的典型伦理冲突,分析其特征。第三章在媒体组织因素层面,探讨了媒体组织的多元属性、媒体的组织架构设置因素、消息源自我审核管理因素、新闻条线分配管理因素以及新闻产品质量监控因素如何具体作用于记者的伦理决策过程;第四章在记者的个体因素层面,探讨了记者职业角色定位中的偏向于“宣传者”“监督者”“营利者”三个角色以及记者的地位和能力分别如何具体作用于记者的伦理决策。本文最后从记者的新闻生产实践的角度,针对媒体组织和记者个体这两个层面就如何规避记者伦理失范展开路径思考。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段勃[6](2017)在《比较视域下的中美调查性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查性报道是新闻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学术话题。在中国,调查性报道被视作最能够彰显新闻品质的报道方式之一;在美国,它和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三足鼎立。过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性报道的个案分析、源流梳理、实务探究方面,在中外比较研究领域成果较少。本文主要以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中的获奖调查性报道作品为样本,从概念、历史、采访、写作等方面全景扫描中美调查性报道异同,并从传播观念、新闻体制、调控规制等方面解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求寻找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个性和不足,并尝试提出建议和策略。研究发现,中美两国调查性报道都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中国以外商中文报刊出现为契机,美国则以黑幕揭发运动为标志。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国调查性报道命运多舛,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郁郁勃发,尤其在2003年至2013年进入黄金十年。美国调查性报道在黑幕揭发运动结束后也归为平淡,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步入第二个高峰期,从90年代开始式微,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在采访实务上,中美调查性报道都关注被掩盖的新闻价值含量较大且具有冲突性的负面选题,采访难度高、危险大、相对独立。相较而言,中国调查性报道题材中含有关于社会问题的中性选题,采访对象相对单纯,调查记者面对较大的法律风险;美国调查记者更富有挑战性,大量报道敏感和富有争议的国际选题,调查过程更加复杂,面临较大的人身风险。就作品文本而言,中美调查性报道都趋向于精确、平衡、大篇幅、碎片化、富有逻辑、凸显调查的写作特点。热衷于“寻宝”叙事母题,偏爱线性结构、悬念制造手法以及外焦点叙事视角和二元对立模式。写作语言简洁、准确又富有张力,平实、自然又生动鲜明,客观、公正且表达主题。相较而言,中国调查性报道作品以独立式报道为主,文体多元,经常采用记者加政府调查的模式,叙事结构更加朴直,语言感情色彩相对浓厚,较多运用间接引语。而美国调查性报道以组合式报道为主,文体单一,调查作品由记者单独完成,叙事结构更加曲折,文体互渗现象相对突出,更多运用直接引语。研究发现,中美调查性报道出现上述差异并不完全是调查性报道自身造成的,中美新闻传播观念、体制和调控规制等不同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对比中美两国调查性报道既要看到同一又要看到差异,既要看到中国在重视程度、人才支撑、调查技术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同时更要拥有自信,遵循扬弃原则,保持独立个性,尤其要摒弃美国调查性报道单纯揭丑、制造噱头、过分依赖工商业资本等缺陷。
洪榆峰[7](2015)在《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文中认为矿难是在矿产资源采掘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煤炭,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以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使得煤矿的矿难事故成为我国资源型行业安全事故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始终是学术界、实业界以及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煤矿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来看,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上世纪90年代末,煤炭行业逐步开始通过调整矿区布局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组建大型煤炭企业使小矿逐步退出生产领域,从而达到遏制矿难频发的目的。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随着乡镇煤矿、小煤窑数量和产量的双降,我国矿山安全情况持续好转,2009年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1以下。然而,矿难这种社会顽疾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征:从宏观来看,矿难事态好转但始终遏而不止,且相对西方产煤大国依旧居高不下;从微观来看,近年来重、特大矿难事故的当年死亡人数占比稳中有升:2010-2014年分别为10.1%、10.4%、14.3%、24.6%、24.8%,而且隐瞒矿难、残杀无辜伪造矿难、受贿护黑等问题时有发生,已击穿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煤矿制度和技术设备层面的防范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到位,遏止矿难要转入更深层次的一个新时期,即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更关注煤矿安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内外安全文化成果和我国矿山安全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两点不足:首先,“安全文化”研究中“文化元素”缺失。目前众多研究成果中,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在学理定义上区别是明显和清晰的,但从实践层面探讨安全文化维度、形成机理、评价方式和建设方式等问题时二者界限模糊,仅局限于企业框架内来探讨安全文化问题,忽视了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文化的建构者、重塑者以及承受者(矿主、矿工和监管者)作为“文化人”的社会文化本质属性,忽视了它们与其所处语境中的领域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矿业文化、法律文化等)和传统文化间隐性的、动态的、相互建构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正是这些“文化元素”的缺失,使得目前“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下的安全评估、安全整改、安全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等效果边际化,形成了“讲时重视,建时轻视,忙时忽视”的矿山安全文化现状;其次,“安全文化”研究方式的“自然科学化”。目前对于安全文化的研究,无论是系统性的理论、方法探讨还是局部性的实践对策分析,大多是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显微镜下通过“企业文化”与“人”的相互剥离方式来探讨企业安全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与事故率间的关系,均是基于实践定向论从某个历史截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将安全文化看作自变量,人因失误看作因变量的实证研究模式来观察、探讨安全心理和行为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因素。于是乎,矿难事故的发生则被视为了一条以安全文化为起点,人因事故发生为终点的一维事故链,事故链上的关键因素——人的文化社会属性被抛弃。这种自然科学化的文化研究范式,将安全文化视为一个外显的客观因素,由外至内影响着人的心理,决定着人行为的安全与否,忽视了语境的重要性,忽视了煤矿生产从业人员自出生之日起,就处于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民族、民俗文化和不同的家庭、个人、社会文化交织的意义世界中这样一个事实,忽视了文化刺激意义对于人来说的差异性、动态性和重构性特征,由此得到的量化性成果虽受宠于学界,但在业内的信效度却有待商榷,目前企业安全文化在矿难遏而不止现状当中的力不从心,佐证了该问题的客观存在。本文认为,文化是一个统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宽泛的、核心的概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们不断从其生存的社会文化意向性世界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和资源,因而文化刺激意义和安全心理的多样性、多维性是现实必然,并且二者之间是相互建构关系。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是一脉相承但又有区别的两组文化体系,前者包容后者,但远远不止于此,应是一个宽泛的、宏观的社会性安全文化概念,并且安全文化不是因安全而文化,而是以文化促安全,蕴含在文化刺激意义之中的安全心理是安全得以矗立的基石,安全文化的生命力需以领域文化、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为底蕴和滋养,“安全”中的“人”出了问题,必然是作为“文化人”的文化出了问题,应从更宽泛的视角重新审视“安全文化”中的“文化”,跨越“人为性”研究缺陷,转向“现实性”研究。简言之,目前矿难的研究已出现了人文转向趋势,即将研究视线由技术、制度、经济等“常规”转向了安全文化等“边际”,但仅关注到了安全文化的“自然科学表象”,忽视了“人文科学内涵”,安全文化建设者、重构者和承受者(矿主、矿工和监管者)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民俗、法律文化而孤立存在。尤其当下多元文化交融,基尼系数增大,新常态改革浪潮中社会分层及利益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和人们思想多元化选择,使得不同语境下不同类型企业中的不同从业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成为一种客观实在。煤矿从业人员在其生产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需要或一定目的从领域文化、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个性文化中选取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特定意义的解释来对安全文化进行意义赋予,从而塑成特殊的、个性化的安全文化心理和行为,而这种文化刺激意义作用下产生的安全文化心理,又会反向作用于同语境下不同文化的重构,续而影响后来者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为了对目前安全文化多元和多样化趋势进行文化范式研究,还原安全文化缔造者、重塑者以及承受者作为“文化人”的生态本质,构建更加亲民、更接地气、更有效率的安全文化价值体系,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边际成因”理论模型构建。目前的企业安全文化中,无论是安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物态文化都交汇于“文化人”本身,都是以探究“人因失误”为手段,防治“人因事故”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首先将思维从“企业安全文化”中抽离,用文化心理学的逻辑思维重新审视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化刺激意义与安全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即以重新解构“人因失误”与“人因事故”间的逻辑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心理学、安全文化和文化心理学等相关层面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将以往浅层、显性和普通的技术、经济、制度等矿难诱因归为“常规原因”,将深层次、隐性和催化矿难的文化刺激意义与安全心理相互建构的语境因素内因定义为“边际成因”,并对建国以来国内矿难事故“常规原因”的研究脉络及不足进行了系统化归类整理,在对“常规原因”与“边际成因”间的关系探讨基础上,论述了“边际成因”理论的内涵、特征、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边际成因”理论模型,并对“边际成因”与“常规原因”、“社会文化”间的关系及其研究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论述。“边际成因”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本文探讨“边际成因”并不是试图挖掘或证实在“常规原因”之外还存在另一种矿难事故诱因,而是分析“常规原因”的人文社会文化内因,即原因的内因,探讨在“意义赋予→文化心理形成→刺激反应模式(文化行为)选择→实践活动结果→意义赋予”过程中从业人员对安全文化刺激内在固有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表现出来的符合该文化所规定的行为反应模式,通过挖掘“边际成因”,促进“常规原因”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以2009-2013年期间与笔者同文化语境下的曾发生过重、特大矿难事故的五家乡镇煤矿作为研究语境,选取了目前最受学术界所关注的三类“常规原因”(矿主被动安全投入、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以及监管者自主安全监管理念)作为研究对象,来对“边际成因”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在第三章利用行为经济学、因子分析法和意义解释学方法,从乡镇煤矿矿业史变迁的动态视角剖析了矿业文化语境下,矿主被动安全投入认知失调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投入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第四章,回望现实,以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Q方法论为主要手段,利用P样本中矿工、安全员、安监员、瓦检员和高校科研人员原始的、主观性的排序解释内容,客观性的呈现出社会主流文化意义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间的相互建构过程:第五章,将安全文化边际效应的内因——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难以建立和持续,视为矿难“边际成因”之一,即首先在对企业安全文化边际效应解读基础上,构建了多元文化融合语境下的新常态安全文化树形层次结构,并界定了“安全监管”和“安全监管者”概念,然后利用文献研究法对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依存的安全监管文化语境进行了国内外横向对比梳理,最后通过对中美两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法律文化价值观差异性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难以形成和持续性效力低的文化心理内因,对中华儒学文化语境下的法律文化与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的相互建构过程进行了诠释。文章最后,提出了煤矿安全文化完善的对策和建议,弥补了安全文化研究方式的不足,希望能引导矿山安全文化自觉,遏止矿难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
许深淼[8](2015)在《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有偿新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介传播的途径与速度也在飞速增长。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大众传媒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也越来越大,话语权大增。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相关政府、公众、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传媒的作用,希望能通过大众传媒构筑更加利好的舆论环境,更多地进行正面宣传企划,在最大程度上掩盖或降低负面报道,屏蔽风险。因此,本来就在我国新闻媒体中长期存在的“有偿新闻”现象愈发严重,它以软文、虚假广告、虚构新闻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媒介之中,对新闻行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各种不良影响。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阐释法、深度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有偿新闻这一媒介现象进行辨析,梳理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表现形式。并引入经济学寻租理论的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偿新闻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界定,判定有偿新闻的实质即“新闻话语权寻租”。通过对“陈永洲案”及“21世纪案”进行个案分析,结合寻租理论,找到有偿新闻产生的深层原因,即寻租行为成本过低且新闻话语权缺乏有效监管。并依此提出对有偿新闻更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同时兼顾访谈的方式,将受访者的一般性的论述逐步归纳发展成具体的观念或主题,作为理论研究的补偿,拓展研究的深度与信度。
赵文君[9](2014)在《从记者受贿事件管窥转型期媒介伦理缺失与规范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之下,大众传媒体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媒介真实"也逐渐的替代了"社会真实",然而,传媒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也导致传媒技术与伦理发生了疏离的情况。在社会转型阶段,媒介伦理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导致新闻媒介失去了传统的耳目喉舌效果,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本文主要从记者受贿事件来分析社会转型期媒介伦理缺失与规范路径。
周榕[10](2013)在《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研究 ——以2000-2012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例》文中指出这是一个危机环伺的时代,“在危机中”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调性。当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语境,“嵌入”全球风险社会的国际背景中,公共危机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面临的常态。同时,这是一个媒体逻辑的时代,媒体报道塑造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尤其如此。许多学者认为传播是影响危机处理成败的关键,因此位居危机管理领域的极重要地位。’新闻媒介作为危机传播中的核心要素,一方面属于物质范畴,有着其独特的职能,所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但因为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牵引,它的独立性往往受到侵蚀。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媒介角色”而不用“媒介功能”,实际上承认了媒介行为的复杂性、丰富性,赋予了其人的特点。角色理论以角色期待与个体主观能力的对接来分析和建构角色,用角色理论来研究系统中个体的作用,以及分析制约作用产生的因素,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公共危机传播是由媒介、政府和公众三要素构成的信息系统,本文用角色理论来研究新闻媒介在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系统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分析影响其功能和责任承担的相关因素。主要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的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第二,我国的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实际扮演着什么角色,取得了什么进展,存在哪些困境,困境来源于何处?第三,通过哪些路径解决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之间差距,实现媒体角色的重构?为回答这三个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性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揭示和阐明了我国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重要功能和角色价值,同时剖析其现存矛盾和困境产生的原因,为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实现其应然角色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是研究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角色扮演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本研究正文一共包括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和论文基本框架;第二部分,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建构。主要介绍引鉴来自社会学的角色分析理论,描述角色论中的角色建构逻辑,进而以此为依据,建构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危机前的预警者角色;危机中的沟通者、动员者和监督者角色;危机后的形象塑造者和反思者角色。第三部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演进。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分为启蒙、觉醒和深化三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媒体角色的创新和发展。但这种对角色演进的梳理是反思性的,在梳里进展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演进的性质是政府主导下的媒介角色量变,是媒介作为政府喉舌角色基础上的角色丰富,这种性质的演进和发展带有天然局限性,那就是角色的演进和创新不是ui劳永逸,而会随政府的利益和意志或持续或后退。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演进的原因。第四部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角色冲突困境。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实际上具有的三种角色身份,即政府喉舌角色、市场主体角色以及社会公器角色。这三种角色身份出于承载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引发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冲突。并且将媒体的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相对照,通过定量的分析,系统地研究冲突的具体表现,试图从中探寻出规律性的倾向;最后,指出了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冲突形成的原因。第j五部分,我国公工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重构的路径。依据前一章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冲突困境发生的原因,分别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层而,提出了对媒体实然角色进行重构,实现其应然角色的路径。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且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二、新闻竞争的道德效应——对繁峙矿难记者受贿事件的另类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竞争的道德效应——对繁峙矿难记者受贿事件的另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官方确立的记者节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记者形象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样本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及构成 |
二、样本分析方法 |
三、样本分析指标 |
第二节 样本数据分析 |
一、样本体裁分析 |
二、样本形式分析 |
三、归属版面分析 |
四、样本主题分析 |
五、高频词统计分析 |
第二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的记者形象 |
第一节 记者的角色定位: 集多重身份于一身 |
一、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记录者 |
三、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 |
四、公平正义的社会守望者 |
第二节 恪守职业精神的新闻人 |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奋斗者 |
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吃苦者 |
三、胸怀天下、为民请命的服务者 |
四、敬畏事实、追求客观的坚守者 |
第三节 坚持并提升职业素养的新闻人 |
一、政治素养: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践行者 |
二、业务素养: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进步者 |
第四节 记者的负面形象: 职业道德失范,新闻实践浮躁 |
一、职业道德沦丧,新闻操守堕落 |
二、严重脱离群众,采访浮躁肤浅 |
第五节 不同形象的表征方式: 正面形象被突出,负面形象被弱化 |
一、突出角色模范 |
二、弱化反面典型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变:特殊年份中的记者形象 |
一、2001年、2003年:强调职业险境,突出“弱者”形象 |
二、2008年: 领导人视角下的“宣传者”VS记者自身视角下的“责任人” |
三、2011年、2012年: 响应“走转改”,突出“基层服务者”的形象 |
四、2014年: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凸显“好记者”形象 |
五、2016年: 强调记者的职责与使命,突出“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形象 |
第二节 不变: 20年来记者形象的整体特征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 |
第一节 《人民日报》记者正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
一、政治环境的长期塑造 |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加注重服务受众 |
三、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推动 |
四、新闻专业的引领与规范 |
五、重塑记者队伍良好形象的行业需要 |
第二节 《人民日报》记者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
一、非法市场逐利下的负面滋生 |
二、制度法规不完善导致一些记者逾越红线 |
三、个人修养不足致使行为偏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2)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
一、过度执行 |
二、虚假执行 |
三、目标置换 |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
一、现实倒逼改革 |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强化政治巡视 |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影响记者伦理决策的组织和个体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媒体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当代新媒体环境下记者遭遇的伦理冲突 |
一、“政策宣传者”与“信息传播者”之间的冲突 |
二、“市场参与者”与“公共利益维护者”之间的冲突 |
三、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成员角色之间的冲突 |
第三章 记者伦理决策的组织影响因素 |
一、媒体组织的多元属性对记者伦理决策的影响 |
(一)组织传播工具属性与大众传播媒体属性的冲突所带来的影响 |
(二)大众传播媒体属性与企业经营主体属性的冲突所带来的影响 |
二、媒体组织内部的架构和管理对记者伦理决策的影响 |
(一)媒体的组织架构设置因素:频道制下的“采编营”混合 |
(二)消息源自我审核管理因素:记者核实义务缺位 |
(三)新闻条线分配管理因素:孳生失范利益的温床 |
(四)新闻产品的质量监控管理因素:记者与编辑的微妙关系 |
三、小结 |
第四章 记者伦理决策的个体影响因素 |
一、记者的职业角色定位对伦理决策的影响 |
(一)偏向于“宣传者”角色:政策解读、“舆论导向”优先 |
(二)偏向于“监督者”角色:注重客观中立地呈现事实 |
(三)偏向于“营利者”角色:组织创收和个人利益至上原则 |
二、记者的地位和能力对伦理决策的影响 |
(一)资深记者:理性化解伦理冲突 |
(二)年轻记者:仓促应对伦理决策 |
三、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访谈提纲一 |
访谈提纲二 |
部分访谈记录节选 |
致谢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比较视域下的中美调查性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7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中美调查性报道源流梳理 |
2.1 中国调查性报道的源流 |
2.2 美国调查性报道的源流 |
3 中美调查性报道采访实务观照 |
3.1 调查性报道题材选择比较 |
3.2 调查性报道采访对象比较 |
3.3 调查性报道采访特点比较 |
4 中美调查性报道写作实务辨析 |
4.1 中美调查性报道写作特点比较 |
4.2 中美调查性报道叙事比较 |
4.3 中美调查性报道写作语言比较 |
5 中美调查性报道的差异归因 |
5.1 中美新闻传播观念差异对调查性报道的影响 |
5.2 中美新闻体制差异对调查性报道的作用 |
5.3 中美新闻调控规制对调查性报道的制约和保障 |
6 结语 |
6.1 中国调查性报道要有独立个性 |
6.2 中国调查性报道相对不成熟 |
6.3 网络时代的中美调查性报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矿山安全研究中“人因失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事故致因理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2 安全心理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3 安全文化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 文化心理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1 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复兴和文化心理学的诞生 |
1.4.2 文化心理学解读 |
1.4.3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品质 |
1.5 文献研究综述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创建基于矿难治理国情的“边际成因”理论 |
2.1 我国矿难事故总体情况 |
2.1.1 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
2.1.2 矿难事故总体概述及新时期的新特征 |
2.2 矿难“常规原因”的系统化梳理 |
2.2.1 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
2.2.2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
2.2.3 人文学科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
2.2.4 “常规原因”国内研究趋势横向比较 |
2.3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矿难事故“边际成因”理论建立 |
2.3.1 “边际成因”内涵和特征 |
2.3.2 “边际成因”的几个关键问题 |
2.3.3 “边际成因”的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主被动安全投入的意义过程文化观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行为经济学假设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评价 |
3.3.2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3 权重比例问卷检验 |
3.4 意义过程文化观视野下问卷结果分析 |
3.4.1 “边际成因”理论视角下的认知失调解读 |
3.4.2 问卷结果实证解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的意义过程文化观研究 |
4.1 Q方法论理论综述 |
4.2 当代矿工安全文化心理特点 |
4.3 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调查 |
4.3.1 Q汇论的构建 |
4.3.2 Q样本和P样本的选择 |
4.3.3 Q分类(排序)及数据分析 |
4.4 意义过程文化观视野下的感知调查结果分析 |
4.4.1 F1(Factor 1):境遇型因素 |
4.4.2 F3(Factor 3):内生型因素 |
4.4.3 F2(Factor 2):缺陷型因素 |
4.4.4 F1、F2、F3三因素横向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管者“自主安全监管”的意义文化系统观研究 |
5.1 新常态语境下安全文化边际效应问题 |
5.1.1 安全文化边际效应解读 |
5.1.2 安全文化边际效应研究模式探讨 |
5.2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管文化语境梳理 |
5.2.1 美国 |
5.2.1.1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
5.2.1.2 美国煤矿安全监管文化内核特征及其制度化 |
5.2.2 澳大利亚 |
5.2.2.1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
5.2.2.2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监管文化内核特征及其制度化 |
5.2.2.3 澳大利亚安全文化内涵 |
5.2.3 中国 |
5.2.3.1 “全能型”政府监管模式(1949-1978年) |
5.2.3.2 “有限监管”法制理念的萌芽(1978年-90年代末) |
5.2.3.3 “有限监管”法制理念不断深化(90年代末至今) |
5.2.4 国内外安全监管文化内核差异性溯源 |
5.3 中美安全文化内核差异的意义文化系统观比较 |
5.3.1 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与传统法律文化间的关系 |
5.3.2 中美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差异的传统法律文化溯源 |
5.3.2.1 法律与宗教伦理 |
5.3.2.2 法的精神的差异 |
5.3.2.3 法律本位的差异 |
5.3.2.4 法律价值观的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基本观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6.2 本研究的结论 |
6.3 煤矿安全文化完善建议 |
6.4 本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8)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有偿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2 寻租理论与有偿新闻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关联 |
2.1 有偿新闻的内涵 |
2.2 有偿新闻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
2.3 寻租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
2.4 寻租理论与有偿新闻的耦合逻辑——有偿新闻是一种寻租行为 |
3 寻租的可能:有偿新闻产生的政经环境 |
3.1 计划经济时期:“被抑制”的有偿新闻(1949 年——1992 年) |
3.2 市场经济时期:“被催生”的有偿新闻(1992 年——今) |
3.3 新闻寻租产生的原因 |
3.4 小结:社会结构变迁激活新闻寻租的土壤 |
4 寻租的主客体:有偿新闻的“供需”关系 |
4.1 新闻寻租的主体:“售权”与“获利” |
4.2 新闻寻租的客体:“获权”与“解围” |
4.3 有偿新闻主客体的互需实践——“陈永洲案”剖析 |
4.4 小结:市场条件下的寻租主客体互为所需 |
5 寻租的核心:有偿新闻的话语权交易 |
5.1 新闻话语权的内涵与特质 |
5.2 话语权寻租的权力博弈 |
5.3 话语权交易的公私转变——“21 世纪案”剖析 |
5.4 小结:有偿新闻的实质——公权私用的话语权寻租行为 |
6 寻租的后果:有偿新闻的危害与治理 |
6.1 新闻寻租的危害 |
6.2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有偿新闻治理对策 |
7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从记者受贿事件管窥转型期媒介伦理缺失与规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社会转型阶段媒介伦理的缺失原因分析 |
2.1 人性化因素的影响 |
2.2 政治因素的影响 |
2.3 经济因素的影响 |
2.4 制度因素的影响 |
3 社会转型阶段媒介伦理缺失的规范路径 |
3.1 强化媒介伦理责任, 确定伦理原则 |
3.2 强化他律形式, 完善法律制度 |
3.3 强化媒介从业人员的自律性, 实施传媒伦理道德内化 |
(10)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研究 ——以2000-2012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公共危机传播的研究综述 |
二、媒介角色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公共危机 |
二、公共危机传播 |
三、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 |
四、媒介角色 |
第四节 研究架构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和媒介角色的建构逻辑 |
一、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 |
二、角色论的理论框架 |
三、角色理论用于媒介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
四、基于角色理论的媒介角色建构逻辑 |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应然角色的建构路径 |
一、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应然角色建构的价值标准 |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应然角色建构实践 |
第三章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演进 |
第一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演进的历程 |
一、公共危机传播启蒙期的媒介角色 |
二、公共危机传播觉醒期的媒介角色 |
三、公共危机传播深化期的媒介角色 |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演进的性质和逻辑 |
一、媒介角色演进的性质 |
二、媒介角色演进的逻辑 |
第三节 公共危机传播传媒介角色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环境因素 |
二、文化因素 |
三、媒体因素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冲突 |
第一节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媒介角色身份 |
一、政府喉舌角色 |
二、市场主体角色 |
三、社会公器角色 |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冲突现状 |
一、政府喉舌角色与社会公器角色之间的冲突 |
二、市场主体角色与社会公器角色之间的冲突 |
三、政府喉舌角色与市场主体角色之间的冲突 |
第三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冲突原因 |
一、政府因素 |
二、市场因素 |
三、公众因素 |
第五章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重构路径 |
第一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重构的政府路径 |
一、形成以实现媒介公共性为导向的媒介体制改革目标 |
二、建立实现媒介主体性的配套机制 |
三、制订保障和规范媒介公共危机报道的政策法规 |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重构的媒体路径 |
一、形成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导向的角色意识 |
二、建立行业内的自律和公众监督机制 |
三、制订公共危机报道的相关准则 |
第三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重构的公众路径 |
一、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 |
二、完善公众的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新闻竞争的道德效应——对繁峙矿难记者受贿事件的另类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D]. 叶伊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4]影响记者伦理决策的组织和个体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媒体的考察[D]. 黎子豪. 广州大学, 2019(01)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比较视域下的中美调查性报道研究[D]. 段勃.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7]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D]. 洪榆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4)
- [8]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有偿新闻研究[D]. 许深淼. 暨南大学, 2015(12)
- [9]从记者受贿事件管窥转型期媒介伦理缺失与规范路径[J]. 赵文君. 新闻传播, 2014(01)
- [10]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研究 ——以2000-2012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例[D]. 周榕. 武汉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