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监控手段 保障医疗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冯思琪[1](2021)在《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先天不足和竞争不对称原因,大多数中医医院以西补中求发展,淡化特色求生存,照搬综合性医院的管理模式,中医医院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以医疗质量三级结构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和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理论依据,研究中医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为改善中医医院内部管理难题,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与研究,界定医疗质量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了解医疗质量管理理论,分析国内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再通过政策研究了解有关医院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评审标准和医疗质量管理法规等政策文件;接下来,选取M三甲中医医院作为案例,通过研究分析该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效果,总结分析该院值得借鉴学习的管理经验,并找出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问卷调研法对湖北省11家不同级别中医医院进行调研,了解这些中医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吸收、运用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和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在国家有关医疗质量管理、中医医院管理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结合中医特色,构建一套科学全面、适合中医医院内部日常管理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结果:本研究建立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考评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5个子体系,每个子体系内包含若干规范和要求,而且每个子体系都具有中医元素和中医特点,从而形成立体网状式全面科学、具有中医特色的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结论:医疗质量管理是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没有好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就没有好的医疗质量。目前中医医院照搬综合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医医院西医化运行,中医特色优势不明显,导致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减弱,中医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中医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方法。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制度、医疗质量监督控制机制、医疗质量考评评价方案以及医疗质量支撑保障措施。本文在立论分析过程中,力求探索和寻求解决中医医院的实际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医医院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期望能够为中医医院加强医疗质量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
王忠庆[2](2021)在《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产生的数据量成爆炸式的增长,大量来自各领域的数据,反映了人类群体生活习惯、社会运行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等客观规律,数据正在演变成为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样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行业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医疗领域迎来了医疗大数据时代。如何获取、分析、运用医疗大数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下,医疗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升医疗质量,降低诊疗过程中的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临床检验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因为临床检验质量所产生的各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安全隐患。传统的依靠人工模式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监控模式效果有限、效率欠佳、标准模糊、时效性差,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需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揭示医疗大数据研究的出版趋势、全球合作模式、研究热点与新兴主题、医疗大数据在医疗风险领域的应用现况;2、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的建立,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知识库的建立,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3、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开发与有效性验证,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1、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和提取医疗大数据相关文献数据。我们使用VOSviewer工具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构建国家、机构、作者、引文和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医疗大数据研究的出版趋势、全球合作模式、研究热点与新兴主题、医疗大数据在医疗风险领域的应用现况。2、本研究从某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系统中采集2012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临床检验数据和诊断数据。我们使用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规约、数据加载等数据清洗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检验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将临床检验数据变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保证数据质量。利用脱敏规则对临床检验数据中涉及的敏感数据字段进行脱敏处理。针对不同的临床检验类型,定义相应的量表,建立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并将进过清洗,脱敏处理过的临床检验数据导入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中。利用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中的数据完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知识库。3、本研究从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中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的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的历史结果来确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 Level,FBG)的限值范围。利用2017年1月至3月的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的历史结果记录,验证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可用性。利用2017年5月至6月期间的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相关信息,验证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利用2017年7月至12月期间的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相关信息,对正式使用后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使用IBM SPSS统计软件23.0版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独立样本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我们从WOS数据库检索到3799篇医疗大数据研究文献。医疗大数据研究年度出版物数量,呈现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IEEE Access(共182篇,被引用3023次)是医疗大数据研究领域出版物最多的期刊。美国(1544篇文章,被引用27512次),中国(839篇文章,被引用13637次)和英国(381篇文章,被引用6803次)是医疗大数据研究领域最具生产力的国家。对前100个作者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形成4个聚类: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研究与医疗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研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医疗大数据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3799篇医疗大数据研究文献中,仅有11篇医疗大数据在医疗风险领域应用的文献。2、本研究中某院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共收录临床检验医嘱项目649个,临床检验医嘱记录总数30859101条,收录检验项目1467个,临床检验项目结果记录197004245条。构建了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知识库,包括危急值规则、限值规则、差值规则、比值规则和逻辑规则。通过对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中的临床检验大数据进行分析,完成限值规则设置。根据医疗管理规定和临床检验专家意见完成危急值规则、差值规则、比值规则和逻辑规则的设置。构建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3、本研究共收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结果157079条,完成凝血四项预警知识库设置。收集在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的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结果记录37821条,其中8656条检验医嘱进行了预警,占总医嘱的22.89%,29165条检验医嘱可正常通过,占总医嘱的77.11%。2017年6月的测试版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运行中,14295个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结果,检验医嘱的预警率为21.25%(3038/14295),检验医嘱的正常通过率为78.75%(11257/14295),其中真阳性892条,真阴性11257条,假阳性2146条,假阴性0条,敏感性100%,特异度83.99%。正式版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运行后,2017年7月到12月间共检测83699条凝血四项检验医嘱,凝血四项检验医嘱每月的预警率为19.72%(2932/14866)到22.09%(2963/13416)之间,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7.91%(10453/13416)到80.28%(11934/14866)之间。临床检验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中位数从126.00分钟缩短到101.00分钟,检测完成-报告发布周转时间中位数从41.00分钟缩短到15.00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Mann-Whitney U检验)。结论:1、本研究揭示了医疗大数据研究的科学趋势,确定了该领域有影响力的期刊、国家、机构、作者,并分析了全球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新兴前沿。2、医疗大数据研究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其在公共卫生、医学诊断、精准医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医疗安全领域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3、本研究充分利用医疗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多元异构的临床检验数据的采集、清洗、脱敏,建立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4、本研究构建了由危急值规则、限值规则、差值规则、比值规则、逻辑规则组成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知识库和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5、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将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形成窗口前移、预防为主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模式,为临床检验领域构建以“进攻防御型”为主的医疗安全预防体系研究提供了基础。6、本研究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对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进行了软件化开发,建立了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并实现与医院HIS系统和LIS系统数据的实时交互,对临床检验项目结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7、利用凝血四项检验医嘱相关数据,对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了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正式运行后有效缩短了TAT,有效提高了临床检验报告的及时性。
张妮[3](2020)在《基于PDCA循环的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安全目标》、《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细则(2011年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及《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相关规定,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成为医院改革的核心,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则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手段,具有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不良事件定义的分析,结合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的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分析该医院现有不良事件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根据医院管理层级,将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用户进行分类,并将该医院的不良事件分为9大类、39小类,对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形成管理有序、全员参与的闭环式管理。引入PDCA循环理论,设计了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七大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制度管理模块、事件报告模块、事件处理模块、事件查询模块、事件统计分析模块以及事例公布模块。本系统使用B/S模式的三层结构、Java编程语言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不良事件报告的上报、处理、查询、统计分析、反馈、学习等功能。本文对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研究,能够对医院各种过失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掌握,从而对各类不良事件形成更为科学的判断,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为提升医院综合医疗水平、实现社会效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杨敏[4](2020)在《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管理思路和临床大数据分析的视角,根据国家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改革措施,以“主诊医师组”这一医疗服务供给侧的核心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医改热点与医院管理实际,构建以DRG指标为主,传统医疗质量、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为辅的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盲点,明确DRG指标在主诊组医疗服务评价中的关键作用,为主诊医师组的考核管理提供科学路径,旨在运用指标评价结果精准施策,调动各级医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规范约束诊疗行为,实现医疗质量与医疗绩效“双提升”,加强组内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建设,探索亚专科合作发展新模式。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医学综合性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和灰色文献查询综合检索主诊医师组、DRG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评价中应用等国内外文献,并梳理分析主诊医师组的管理实践动态与发展趋势、了解现行医疗绩效、质量等医疗服务的评价指标,掌握DRG医疗服务评价指标的计算。2.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在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完成问卷预调查后,邀请19名具有丰富医院管理经验的行政管理专家、临床专家作为咨询对象,运用德尔菲法开展三轮专家函询,根据科学性、层次性、代表性等原则,对初拟指标体系的相关维度、指标适配性、可操作性做出调整和删改建议,并对专家的熟悉程度、权威程度进行评价,直至专家意见逐渐趋于统一,形成最终的指标体系结构。3.层次分析法本研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目标决策和指标赋权,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备选元素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四个步骤确定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指标分权重及整个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4.实证研究法运用本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对样本医院6个诊疗组进行指标评分实证研究,通过临床大数据精细化分析各组在DRG医疗服务指标评分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比较。结果:1.拟定了“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依托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矩阵式组织扁平化管理理念,结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特点和优势,拟定了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9项,涵盖医疗质量、医疗绩效、学科建设、医疗安全四个国际公认的医疗服务评价重要维度。联系19位医院管理和临床专家进行三轮咨询论证,每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参与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857,熟悉程度系数为0.849,表明专家在行业内权威性较高,意见协调性较为统一(协调系数0.488,χ2=223.471,P<0.001);函询中删改2项指标、新增1项指标,校正2项指标。2.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及指标体系组合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医疗质量指标所占权重为0.281、医疗绩效指标所占权重为0.438、学科建设指标所占权重为0.106、医疗安全指标所占权重为0.175。其中,二级指标终末质量是医疗质量评估的关键环节;二级指标服务能力、运营效率、收支结构是医疗绩效考核的重要影响因素;二级指标亚专科发展是学科建设成果的突出表现;二级指标患者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同时,7个DRG指标所占权重均为该层次指标权重最高,显示了 DRG指标评价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和主导性。3.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诊疗水平相当、医疗资源相似、收治患者数相近的肝胆一科、肝胆二科6个主诊组为考核对象,对本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提取6个主诊组2019年全年病案首页信息及医疗相关数据,病案首页经CN-DRGs分组器(2014年版)分组,对两科室的6个主诊医师组进行医疗服务评价。结果显示,肝胆二科E组、肝胆一科C组两个主诊组为6组中最优,(1)在DRG服务能力指数方面,E主诊组DRG收治组数最高,有77组,全组CMI值(病例组合指数)为1.65,远超1.38的全院平均水平,表明虽然该组总体收治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但收治能力强,技术水平高;C主诊组DRG入组率最高,达73.34%,DRG覆盖效果较好。(2)在DRG服务效率方面,肝胆一科C主诊组的时间消耗指数为0.69,CMI校正后平均住院日最短,且C主诊组的CMI值为1.54,表明C主诊组在治疗技术难度水平较高的前提下资源利用率也保持稳健,在6个主诊组中医疗资源利用最佳。(3)在学科建设方面,6个主诊组收治的前十位病种的风险级别高、中高风险组仅有4种,其余均为中低风险与低风险组DRG病种,表明相关科室及主诊组应加强收治高、中高风险组病种,优化病种结构。(4)在医疗安全方面,6个主诊组收治患者的低风险组死亡率均为0;B主诊组2019年出现一例中低风险组死亡病例,将中低风险组死亡率升高至0.08%,其余五组的中低风险组死亡率均为0。结论:1、采用DRG管理指标对科主任负责制下的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进行评价,是主动适应DRG付费模式下竞争格局的有益尝试,丰富了“医院-科室-诊疗组”三级评价体系,同时,利用评价结果进行考核,调动了临床医务人员的主动参与度和热情度,改善了科室经营管理机制,盘活了科室医疗资源存量。2、探究DRG管理思路下主诊组对亚专科建设与发展带来的价值与挑战,具有一定时效性和实用性,对卫生部门决策层与医院管理活动有现实的借鉴参考意义,也为不同亚专科诊疗组的多方位评价、多学科发展提供新思路。3、主诊医师组的推行,实际上也是医院从专科管理深入到病种管理的过程,兼顾了患者多层次的就医需求。放大DRG指标导向作用,把病种评价细化到医师个人,对逐步调整病种收治结构、弱化轻病对科室运营绩效的稀释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减少服务量、推诿重病人等现象,在立足于DRG改革的顶层设计,也要关注主诊医师组运行过程中这一长期而紧迫的问题。本研究为建立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提出三点思考:(1)打造平衡的主诊组生态学科群系统,制定主诊组差异化发展的策略,让主诊组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医院应探索建立以DRG为主导的临床大数据决策中心,利用信息化工具带动临床诊疗的变革;(3)积极拓展医院管理创新的抓手和动力,探寻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的新路径,齐抓共管提升管理效能;(4)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主诊医师组的应急处置管理,将“后疫情”时代医务人员的劳务绩效分配作为今后医院卫生经济工作的重点。
李黎[5](2020)在《Z市市属中医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主旨是了解河南省二级、三级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与发展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河南省中医医院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人事制度、合理的培训制度与文化氛围提供依据,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中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Z市市属中医院,从二级、三级中医院中选取11家为样本机构,根据科室分布,随机抽取医务人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6份,回收率为97.38%。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11家中医院按照综合指标、质量与效率指标、安全指标、人才指标、文化建设指标等五大指标进行评估。现状:一是综合指标,该部分主要考查党建工作及反商业贿赂,其中8家医院的工作细致,其余3家医院的工作不够详实,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二是在质量与效率方面,管理人员与医务工作者的薪酬激励机制普遍存在问题。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创新的工作评价机制,处方合格率低、优质护理服务不完善、医疗服务仍有改进空间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医院安全方面,11家医院在安全保障方面均采取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基本达到90%以上,比例达90.9%;但依然存在着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技术单一、安全设施需要更新换代、医务工作者安全意识缺乏等问题。四是相关学术活动和学术培训,各医院均组织一定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依计划开展相应培训;但在具体培训实践方面,往往缺乏创新,知识更新慢,远远满足不了一线医生对科技知识的需要。五是文化建设,医院文化管理是从微观方向使受管理者的行为从制度上受到影响,并逐渐使受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以习惯得以改变的举措。关于如何实现医院文化管理这一问题,主要是将相关的管理方法、制度与医院文化相融合成相应的医院文化从而使医院员工从思想上产生深刻的影响,最终于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来。要想实现医院文化,必须将医院的微观管理做到位,从细节方面展现医院文化。存在的问题:(1)党建工作档案材料缺失,(2)反商业贿赂工作制度熟悉程度有待提高,(3)病历处方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4)入院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不达标,(5)过度加床现象依然存在,(6)优质护理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医院门诊以及住院人均费用超标,医联体建设情况普遍较差,(7)各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有待加强,(8)患者就医体验感有待提高,(9)医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10)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硬件安全设施需要完善,(11)医务工作者对质控工作重视度不足,(12)医院突发预案意识薄弱,(13)医院学生培养能力较弱,(14)医院规范化培训合格率未达标,(15)院歌、院训知晓率有待提高。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新医改实施以来河南省市级中医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医疗服务效率稳步提高,医院整体收支水平持续改善,医院人员、设备状况逐渐改善。建议:(1)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改进党建工作,(2)加强反商业贿赂管理,(3)加强病历质量控制与管理,(4)提升诊断效率及准确性措施,(5)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过度加床问题,(6)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7)控制医疗费用,(8)加强医联体建设、重点专科建设,(9)提升患者体验感,(10)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11)增强学生培养能力、规范人才培训、加强继续教育项目建设,(1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蒋伊琳[6](2019)在《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效率是医院建筑的永恒主题,提高医院建筑的效率必须从医院建筑系统的各个专业角度做出相应的努力,从建筑学的角度解决医院建筑效率的问题,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系统工作模式,需要将建筑空间这一服务载体与医学专业的技术需求和患者反馈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接,通过医学、建筑、患者三方面的专业协同实现提高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最终目标。本研究从效率优化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务工作者的经验反馈、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行为心理需求实际调研数据为依据,交互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支持,空间环境对医疗流程和对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影响为连接,完成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效率理论的理论建构,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并在实践案例中应用该理论进行了优化验证,完善了医院建筑的效率理论,为提升医院建筑的效率提供设计实践的依据,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对整个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首先从效率的释义、医学专业视角和建筑专业视角出发剖析了效率研究在不同学科范畴内的发展演化,并明确提出了本研究所论述的医院建筑效率的内涵;其次从医院建筑系统的运行现状出发,分析了医学专业子系统,建筑专业子系统和患者综合子系统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和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协同理论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效率优化的载体、内容和作用因素,以及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其次,建构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理论框架,以系统学的逻辑建立医院建筑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协同学的理论建立系统协同的组织结构,以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明确了阶段目标、主体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完成空间要素与效率优化的理论对接,最后根据医疗过程的阶段差异化特征,确定了针对三大医疗阶段的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为:诊断阶段、治疗处置阶段与治疗康复阶段。在理论框架的思想指导下,具体的研究遵循以三大阶段特征解析、空间因子的提取与重要度调查,系统协同机制总结和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建构为统一技术路线。第一为诊断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构了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第二为治疗处置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和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第三为治疗康复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综合以上三大阶段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了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分别为: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以生理、心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目标,以空间导引、诊察环境和信息渠道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以全面支撑医学技术、全面优化处置流程、全面监控患者病程为目标,以专业性单体空间,最优化空间组织和全程监控空间界面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康复阶段的自主协同模式,以提升患者的行为心理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深度为目标,以人性化病房、友好型医护单元和可变的陪护空间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全阶段的系统综合协同模式,以重复、改进和认知升级为系统协同目标,以复合型空间、高效联系通道和转换单元为系统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论文分别以哈尔滨道里区疾控中心和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综合性创伤治疗中心为载体进行了设计优化验证。
张阳[7](2019)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新变化,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全球独立委员会于2010年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正经历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并提出开展“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适应这种社会健康需求格局的改变,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正在逐步由以知识结构和过程为基础的模式转向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方向发生演变。2014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对保障“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将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融入到本科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找出目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力和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建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在综合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标准的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24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优秀组12名,普通组12名,结合学生访谈结果,经过专家讨论后,初步编制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调查问卷》(教师版),选取国内不同区域18所医学院校450名专业及教学管理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标准进行重要性和可行性评价,构建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在全国不同区域选取六所医学院校1620名本科毕业生对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标准的重要性、胜任力现状及本科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和修订胜任力模型。并在辽宁省范围内邀请住院医师(890名)、临床教师(150名)、护士(140名)、管理人员(50名)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的现状进行评价,结合毕业生胜任力自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毕业生胜任力不足。最后,通过调查了解我国目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450名专业教师参与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评价,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72份,回收率93.3%。量表总体信度0.921,各维度信度均大于0.7。经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87,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9686.9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5的因子。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8.14%。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35的条目8个,专家组讨论后决定再删除一个条目,最终模型包含6个维度,51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医学及相关知识”、“临床技能与疾病预防”、“学术科研与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24个访谈样本中,剔除了2个未全部完成访谈。优秀组与普通组毕业生胜任力在访谈长度和访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编码小组编码的一致性可接受。两编码小组访谈结果分析得出7项基准胜任力,5项鉴别胜任力。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不同区域的1620名毕业生,利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调查表》(学生版)进行胜任力重要性和现状评价,回收1585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91,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12321.7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后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9.33%。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4238.364,p=0.12,结果不显着,χ2/df=3.571,CFI为0.902,AGFI为0.812,RMSEA为0.07,这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可以接受的模型。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在各维度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两大领域培养不足,部分能力培养存在缺失。结论:1.与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和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相比,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接轨,胜任力模型涉及内容和领域基本一致,仍需进一步根据国内教育实际进行补充或修订。2.中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方法科学,数据可靠,基本符合中国国情。3.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水平不足,特别是需加强医学生人际沟通、职业精神与素质培养等薄弱环节的培养。4.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和评价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适应新的社会健康要求,积极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张倩[8](2018)在《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及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不断加强。作为医疗服务的供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与提升方面。医疗质量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医疗质量主要指临床直接相关的诊断、治疗、技术、效率等给患者治疗带来的效果。广义的医疗质量不仅包括临床医疗质量,还包括病人的满意度、医院的软硬件环境、系统性和安全性等。国际上对医院医疗质量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主要的体系有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标准(JCI)、国际医疗质量体系(IQIP)、医院质量改进的绩效评价工具(PATH)、英国星级评审制度、临床服务质量指标项目(CIP)、美国百佳医院评价体系等。国内主要的医疗质量体系有中国医疗质量指标体系(CHQIS)、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以上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角度及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主要都遵循了质量评价三层次理论,即结构、过程、结果,将医疗质量分解为基础条件质量、工作环节质量和服务终末质量三个部分。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又称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临床诊疗的进步,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生物复合物和医用生物衍生材料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改变着传统的医学模式与临床手段。西南医院近年来提出“生物强院”战略,不仅催生了诸如生物干细胞治疗、3D打印、组织工程等医疗高新生物材料技术来提升临床医疗水平,还推动了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力的SCI论文,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关于生物材料是否影响临床医疗质量,如何影响临床医疗质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在分析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提升作用的理论基础上,力图阐明生物材料的投入与临床医疗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南医院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生物材料在医院的发展情况以及通过分析相关数据,综合评价其对构成临床医疗质量关键要素的影响,探讨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为医院在生物科技时代的创立新型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焦点组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用于建立医院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西南医院的实证研究数据对指标体系及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Cronbach’s alPha)系数计算进行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评估,采用GLM模型和Logistic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的区分度。最后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探讨了使用了生物材料之后,西南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得分的变化趋势及其合理性。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以西南医院为研究对象,从第三方的角度对临床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将该指标体系与生物材料的使用联系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临床医疗质量的评价理论,确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2)通过焦点组访谈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一步筛选指标体系。(3)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4)利用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系数等统计方法计算指标体系的信效度。(5)利用西南医院妇产科、骨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四个科室使用生物材料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生物材料使用对临床诊疗过程的影响。(6)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评价西南医院四个科室使用生物材料后临床医疗质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本研究最终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了以质量基础、质量效果和质量发展三大类指标为结构的具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24个。其中质量基础包括人力资源、学科建设2个二级指标,质量效果包括诊疗强度、诊疗质量和诊疗效率3个二级指标,质量发展包括诊疗创新1个二级指标。(2)确定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其中质量基础权重0.293,诊疗效果权重0.499,质量发展权重0.208,人力资源权重0.126,学科建设权重0.167,诊疗强度权重0.125,诊疗质量权重0.166,诊疗效率权重0.208,诊疗创新0.208。(3)因子分析显示,按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共有6个公因子被提取,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4%。其中第一因子主要反应临床服务的强度及结果,第二因子主要反应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因子主要反应临床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因子主要反应科研相关的人力资源,第五因子主要反应科研成果的产出,第六因子主要反应诊疗过程的效率。因子分析结果与二级指标的构建基本一致,反应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效度。(4)通过计算克朗巴赫α系数,一级指标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质量基础”0.732、“质量效果”0.807、“质量发展”0.863,二级指标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人力资源0.426、学科建设0.667、诊疗强度0.884、诊疗质量0.964、诊疗效率0.748、诊疗创新0.863,三级指标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879,说明内部一致性较高。总体而言,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较好,指标体系设计较为合理。(5)研究西南医院四个科室的患者数据,结果显示生物材料的使用主要降低病人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长。妇科子宫悬吊术病例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05天,手术时长1.57小时,未使用生物材料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51天,手术时长1.75小时。骨科病例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1.75天,手术时长3.67小时,未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66天,手术时长3.99小时。神经外科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8.85天,未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0.35天。胸外科病例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9天,手术时长1.83小时,未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53天,手术时长1.82小时。(6)评价四个科室的医疗质量得分。妇产科2008-2013年的医疗质量得分为4.939、5.260、5.795、7.003、6.858、7.066。骨科2014-2016年医疗质量得分为5.752、4.958、5.270。胸外科2009-2011年医疗质量得分为2.406、3.008、2.938。神经外科2011-2013年医疗质量得分为3.429、3.532、3.557。(7)科室水平临床医疗质量总得分与生物材料使用数量的相关系数r=0.55(P=0.065),提示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但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及建议:(1)建立的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覆盖全面,信度、效度良好;(2)评估指标的筛选方法是合理的;(3)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是科学的,结果是相对准确的;(4)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得分与生物材料的使用有一定的相关性。(5)生物材料促进临床医疗质量的主要机制是缩短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和诊疗强度,从而提升医疗质量。(6)总体来看,生物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65接近0.05),但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闫景卉[9](2017)在《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实践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和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的开展,国家卫计委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并应用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方式改进医院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和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对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管理、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以及医疗质量管理和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河北省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重点从数字化医疗质量全程管理、数字化医疗质量全面管理、数字化医疗质量精细管理、数字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运用管理工具改进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医院近年来,系统开展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深入剖析。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独立性、代表性和灵敏性的原则,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院近5年实施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前后的六大类医院指标:医疗数量、工作效率、诊疗质量、服务效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疗安全指标进行分析,并运用TOPSIS法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医院实施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的成效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及推广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建议。
白晓霞[10](2017)在《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对医疗安全进行建筑学角度的理性思考是一种时代的需求。本研究致力于探析影响医疗安全的建筑空间环境要素,为相关风险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依据。医疗安全是一个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事关生命健康、社会稳定。频发的医院安全事件显示出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安全水平并未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医疗安全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筑空间环境作为承载医疗活动的平台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建筑设计的安全不仅是本体安全,更重要的是保障医疗安全这个核心目标,建筑学科必须承担起在系统工程中的角色,从建筑领域出发寻找解决医疗安全问题的新途径,并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自由的目标。本研究从医疗安全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安全学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学的经验反馈和实际调研数据为依据,以空间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影响为连接,完成了医疗安全与空间环境要素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的对接,完善了医院建筑设计的安全观,为具体的风险控制和设计实践提供依据,以期达到发挥空间环境对医疗活动的积极作用,规避或降低空间环境对医疗活动的负面影响。筛选与空间环境密切相关且重要的医疗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成果的前提,因此本研究立足多个环节的调研挖掘,确立了四方面问题,依次为医疗失误、医源性感染、意外伤害、职业暴露。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问题按照“问题属性分析——作用机制解析——风险要素提取——风险等级分析——风险控制模型建构——提出风险控制策略”的思路进行专项研究。本研究首先明晰了空间环境与医疗安全之间的作用机制,二者关系的清晰认识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其次,通过医疗安全的数据查阅、医院环境的实况观察、医护专家访谈等多个渠道对上述四大医疗安全问题的具体空间环境影响要素进行遴选,是为风险识别。再次,对空间环境要素的风险等级运用非交锋式专家意见法进行征集,根据影响程度和作用频度两个方向综合确定了空间环境要素的风险等级,并对风险要素的等级分布进行分析,是为风险评估。最后,通过上述研究过程,从建筑学角度建立四个专项医疗安全问题的风险控制模型,并根据风险要素的风险等级及其在建筑学范畴内的可控程度,确立了每类问题的控制要点,并据此提出空间环境视角的控制策略,是为风险控制。(1)针对医疗失误的空间环境控制策略可概括为:提高空间组织的高效精益、控制空间环境的感知混乱度、创造有利于减轻疲劳感的工作环境、提升就诊环境的患者安全感。(2)针对医源性感染的空间环境控制策略可概括为:通过空间环境设计改善微生物环境、减少患者院内转移以及控制人员之间的接触行为。(3)针对意外伤害的空间环境策略可概括为:完善功能布局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移动、尽可能提供移动过程中的各项支撑需求、创造有利于积极护理的护理环境。(4)针对职业暴露的空间环境策略可概括为:通过空间环境措施削弱暴露源、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控制危害范围、通过医疗操作环境的改善控制侵入行为、针对特定侵入途径设置建筑学角度的技术屏障。
二、运用监控手段 保障医疗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监控手段 保障医疗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1.1.2 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
1.1.3 中医医院在新医疗改革大环境下面临较多困难 |
1.1.4 中医医院套用综合医院管理模式,偏离中医医院宗旨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质量 |
2.1.2 医疗质量管理 |
2.1.3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医疗质量三级结构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中医学理论体系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3 研究评述 |
2.4 构建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4.1 重要性分析 |
2.4.2 必要性分析 |
3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现状调查 |
3.1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1.1 M中医医院简介 |
3.1.2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
3.1.3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 |
3.1.4 M中医医院的管理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
3.2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依据 |
4.1.4 体系框架 |
4.2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
4.2.1 健全四级中医组织架构 |
4.2.2 组织层级职责分工 |
4.3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体系 |
4.3.1 标准体系的框架设计 |
4.3.2 标准体系的内容设计 |
4.4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的监控体系 |
4.4.1 建立质控网络 |
4.4.2 完善质控流程 |
4.4.3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
4.4.4 开展多样化监控方式 |
4.4.5 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反馈机制 |
4.5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的考评体系 |
4.5.1 制定中医考评方案 |
4.5.2 实施医疗质量考核评价 |
4.5.3 建立考评督查机制 |
4.5.4 考评结果的反馈与奖惩 |
4.5.5 不断完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 |
4.6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支撑保障体系 |
4.6.1 中医内涵建设 |
4.6.2 建立健全中医医院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实 |
4.6.3 中医人才梯队建设 |
4.6.4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 |
4.6.5 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 |
4.6.6 推进信息化建设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2.1 创新之处 |
5.2.2 不足之处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 |
附录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医疗大数据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获取 |
2.2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
3 结果 |
3.1 出版趋势 |
3.2 高产期刊 |
3.3 高产国家、机构、作者 |
3.4 研究热点与新兴主题 |
3.5 医疗大数据在医疗风险领域的应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建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数据清洗 |
2.3 数据脱敏 |
2.4 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的建立 |
3 结果 |
3.1 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库 |
3.2 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知识库 |
3.3 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软件化实现与评价-以凝血四项为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的软件化实现 |
2.2 凝血四项数据的采集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凝血四项预警规则 |
3.2 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验证 |
3.2.1 历史数据对测试版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验证 |
3.2.2 实时数据对测试版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验证 |
3.3 临床检验风险预警系统的应用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软件核心代码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疗大数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PDCA循环的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良事件基础理论研究 |
1.2.2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
2.1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概述 |
2.1.1 X精神专科医院概况 |
2.1.2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概述 |
2.1.3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分类 |
2.2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现状 |
2.2.1 不良事件报告规章制度管理现状 |
2.2.2 不良事件报告上报流程管理现状 |
2.2.3 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 |
2.3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缺陷分析 |
2.4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
2.5 信息系统构建思路 |
2.5.1 PDCA循环的特点 |
2.5.2 PDCA循环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实现 |
2.6 本章小结 |
3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经济可行性 |
3.1.3 操作可行性 |
3.2 系统实现技术介绍 |
3.2.1 系统层级结构设计 |
3.2.2 编程语言的选择 |
3.2.3 数据库选择 |
3.3 用户类型分析 |
3.3.1 系统管理员用户分析 |
3.3.2 报告用户分析 |
3.3.3 职能管理用户分析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3.4.1 用户需求分析 |
3.4.2 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
3.4.3 系统内容分析 |
3.5 业务流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PDCA循环的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功能设计 |
4.4.1 系统管理模块 |
4.4.2 制度管理模块 |
4.4.3 事件报告模块 |
4.4.4 事件处理模块 |
4.4.5 事件公布模块 |
4.4.6 事件统计分析模块 |
4.4.7 事件查询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保障措施分析 |
5.1 宣传培训 |
5.2 管理制度保障 |
5.3 明确职责管理 |
5.4 资金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主要代码 |
附录三 不良事件报告表 |
(4)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卫生体制改革纵深发展呼唤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 |
1.1.2 DRG本质是医疗服务管理工具 |
1.1.3 主诊医师负责制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热点 |
1.1.4 DRG为主诊组和医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考量维度和标准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 |
2.2.2 医疗服务 |
2.2.3 主诊医师组 |
2.2.4 矩阵型组织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Delphi专家咨询法 |
2.3.3 层次分析法(AHP)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初拟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指标来源与依据 |
3.2.1 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维度 |
3.2.2 DRG指标在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维度中的作用 |
3.3 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四章 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专家选取及问卷设计 |
4.1.1 专家选择 |
4.1.2 问卷设计 |
4.1.3 质量控制(信效度检验) |
4.2 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筛选 |
4.2.1 专家基本情况 |
4.2.2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及意见协调性分析 |
4.2.3 第一轮德尔菲法咨询结果 |
4.2.4 第二轮德尔菲法咨询结果 |
4.2.5 第三轮德尔菲法咨询结果 |
4.3 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确立 |
第五章 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
5.1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
5.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5.1.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
5.2 一级指标权重设置 |
5.3 二级指标权重设置 |
5.4 三级指标权重设置 |
5.5 组合权重设置及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第六章 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
6.1 样本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情况 |
6.2 样本医院主诊医师组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 |
6.2.1 医疗质量指标分析 |
6.2.2 医疗绩效指标分析 |
6.2.3 学科建设指标分析 |
6.2.4 医疗安全指标分析 |
6.2.5 实证研究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1.1 确立以DRG指标为导向的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
7.1.2 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
7.1.3 指标体系改进 |
7.2 讨论与建议 |
7.2.1 打造平衡的主诊组生态学科群系统 |
7.2.2 建立以DRG为主导的临床大数据决策中心 |
7.2.3 积极拓展医院管理创新的抓手和动力 |
7.2.4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主诊组应急处置管理 |
7.3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7.3.1 研究路径和设计目标的创新点 |
7.3.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第一轮专家函询表 |
附录3 第二轮专家函询表 |
附录4 第三轮专家函询表 |
附录5 随机一致性RI值的Matlab编程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Z市市属中医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概念阐述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公立医院管理 |
1.7.2 私立医院管理 |
1.7.3 中医院管理 |
1.7.4 其他相关研究 |
第2章 调研研究设计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3 评价标准与内容 |
第3章 调研结果描述 |
3.1 综合管理现状 |
3.1.1 党委领导作用 |
3.1.2 反商业贿赂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人员制度的知晓情况 |
3.2 质量与效率管理现状 |
3.2.1 病历处方合格率及相关管理制度与质控评价 |
3.2.2 大型设备诊断阳性率、入院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
3.2.3 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 |
3.2.4 优质护理服务 |
3.2.5 门诊以及住院人均费用情况,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
3.2.6 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
3.2.7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情况 |
3.3 安全管理现状 |
3.3.1 医务人员安全及满意度情况 |
3.3.2 规章制度、硬件安全设施调研结果 |
3.3.3 医务工作者对安全重视度情况 |
3.3.4 医院内安全管理自我评价、报告工作情况 |
3.4 人才管理现状 |
3.4.1 医院学术活动组织情况及学生培养能力情况 |
3.4.2 医院实施规范化培训及承担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情况 |
3.5 文化建设情况 |
第4章 问题分析 |
4.1 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党建工作档案材料缺失 |
4.1.2 反商业贿赂工作制度熟悉程度有待提高 |
4.2 质量与效率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病历处方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2 入院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不达标 |
4.2.3 过度加床现象依然存在 |
4.2.4 优质护理服务缺乏长效机制 |
4.2.5 医院门诊以及住院人均费用超标,医联体建设情况普遍较差 |
4.2.6 各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
4.2.7 患者就医体验感有待提高 |
4.3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医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
4.3.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硬件安全设施需要完善 |
4.3.3 医务工作者对质控工作重视度不足 |
4.3.4 医院突发预案意识薄弱 |
4.4 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1 医院学生培养能力较弱 |
4.4.2 医院规范化培训合格率未达标 |
4.5 医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综合管理 |
5.1.1 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改进党建工作 |
5.1.2 加强反商业贿赂管理 |
5.2 质量与效率管理 |
5.2.1 加强病历质量控制与管理 |
5.2.2 提升诊断效率及准确性措施 |
5.2.3 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过度加床问题 |
5.2.4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
5.2.5 建设医联体、医共体以及远程医疗信息平台 |
5.2.6 重点专科建设 |
5.2.7 提升患者满意度 |
5.3 安全管理 |
5.3.1 加强安保,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
5.3.2 建立健全医疗恶性事件处理方案 |
5.3.3 增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
5.3.4 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
5.3.5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
5.4 人才管理 |
5.4.1 规范组织学术活动 |
5.4.2 增强学生培养能力 |
5.4.3 规范人才培训 |
5.4.4 加强继续教育项目建设 |
5.5 增强医院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紧缺与需求增长的矛盾 |
1.1.2 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的差异 |
1.1.3 功能混淆下的效率目标缺失 |
1.1.4 聚焦空间环境提升医院效率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关于医院建筑效率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2 医院建筑设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医院建筑效率内涵与空间现状解析 |
2.1 效率的释义 |
2.1.1 本义 |
2.1.2 引申义 |
2.2 医学视角下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1 古代经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2 近代实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3 现代整体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4 效率价值的演化过程与结果 |
2.3 建筑学视角下的效率多元目标 |
2.3.1 提升建筑本体的功能效率 |
2.3.2 提高建筑建造的经济效率 |
2.3.3 保障建筑全生命的生态效率 |
2.3.4 “医院建筑空间效率”的界定 |
2.4 医院建筑空间现状的低效率问题解析 |
2.4.1 医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
2.4.2 建筑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
2.4.3 受众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
2.4.4 医院建筑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 |
2.4.5 低效率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建构与研究阶段划分 |
3.1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认知 |
3.1.1 效率优化的载体:客体的生理治愈率和心理治愈率 |
3.1.2 效率优化的内容: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 |
3.1.3 效率优化的作用因素:人因属性、物因属性和社会属性 |
3.1.4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 |
3.2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 |
3.2.1 系统理论的基本框架 |
3.2.2 协同理论的组织结构 |
3.2.3 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 |
3.2.4 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 |
3.3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研究阶段划分 |
3.3.1 第一阶段:疾病的识别——医学诊断 |
3.3.2 第二阶段:干预的采取——治疗处置 |
3.3.3 第三阶段:自主的恢复——治疗康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诊断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
4.1 诊断阶段的特征解析 |
4.1.1 诊断阶段的内容组成 |
4.1.2 诊断阶段的典型过程 |
4.2 诊断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
4.2.1 空间影响因子的提取 |
4.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
4.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
4.3 基于系统协同的诊断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
4.3.1 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 |
4.3.2 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 |
4.3.3 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 |
4.3.4 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疗处置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
5.1 治疗处置阶段的特征解析 |
5.1.1 治疗处置的内容组成 |
5.1.2 治疗处置的典型过程 |
5.2 治疗处置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
5.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
5.2.2 空间影响因子重要度调查 |
5.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
5.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处置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
5.3.1 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 |
5.3.2 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 |
5.3.3 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 |
5.3.4 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治疗康复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
6.1 治疗康复阶段的特征解析 |
6.1.1 治疗康复的内容组成 |
6.1.2 治疗康复的典型过程 |
6.2 治疗康复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
6.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
6.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
6.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
6.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康复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
6.3.1 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 |
6.3.2 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 |
6.3.3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 |
6.3.4 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建构 |
7.1 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建构 |
7.1.1 系统交互协同目标 |
7.1.2 系统交互协同模式 |
7.1.3 交互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
7.1.4 诊断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1.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2 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建构 |
7.2.1 系统介入协同目标 |
7.2.2 系统介入协同模式 |
7.2.3 介入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
7.2.4 治疗处置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2.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3 治疗康复阶段的系统自主协同模式建构 |
7.3.1 系统自主协同目标 |
7.3.2 系统自主协同模式 |
7.3.3 自主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
7.3.4 治疗康复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3.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4 全阶段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综合模式建构 |
7.4.1 系统协同综合模式 |
7.4.2 综合模式下的主次作用 |
7.4.3 综合模式下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4.4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专家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比较研究法 |
3 结果 |
3.1 不同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概述 |
3.1.1 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21 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 |
3.1.3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
3.1.4 英国《明日的医生》(Tomorrows Doctors)-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
3.1.5 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评估与认证标准》 |
3.1.6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
3.2 不同国家医师岗位胜任力框架的概述 |
3.2.1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
3.2.2 加拿大专科医师胜任素质框架 |
3.2.3 英国医学总会(GMC)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 |
3.2.4 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 |
3.3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胜任模型框架的比较 |
3.3.1 不同国家地区医学教育标准比较 |
3.3.2 不同国家、组织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标准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研究 |
4.1.1 国内、外主要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 |
4.1.2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6 版与2008 版内容的比较 |
4.2 国内、外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比较研究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行为事件访谈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专家讨论法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 胜任力指标池的初步构建 |
3.2 行为事件访谈 |
3.2.1 人群基本资料 |
3.2.2 访谈时间与访谈录音文本分析 |
3.2.3 编码者平均编码结果分析 |
3.2.4 文本长度与胜任特征频次、平均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相关 |
3.2.5 胜任力特征分析 |
3.3 专业教师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指标重要性评价 |
3.3.1 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
3.3.2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信度分析 |
3.3.3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效度分析 |
3.4 专家组对胜任力模型条目的讨论结果 |
3.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初步模型 |
3.6 专业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
3.6.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
4 讨论 |
4.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 |
4.1.1 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
4.1.2 胜任力模型初步框架的构建 |
4.1.3 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评价阶段 |
4.1.4 模型构建中专家组讨论阶段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1 因子分析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人群一般资料 |
3.1.2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1.3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 讨论 |
4.1 量表的信度 |
4.2 量表的效度 |
4.3 模型的局限性 |
4.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和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小组讨论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 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分析 |
3.1.1 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的得分分析 |
3.1.2 不同人群对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得分比较 |
3.1.3 不同性别住院医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
3.1.4 不同职称临床教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
3.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
3.2.1 培养目标 |
3.2.2 课程设置 |
3.2.3 教学方法 |
3.2.4 考试评价 |
3.2.5 临床实习 |
3.2.6 招生与就业 |
4 讨论 |
4.1 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得分分析 |
4.2 不同人群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的比较 |
4.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
4.3.1 .培养目标方面 |
4.3.2 课程设置方面 |
4.3.3 教学方法方面 |
4.3.4 教育评价方面 |
4.3.5 临床实习方面 |
4.3.6 招生与就业指导方面 |
4.3.7 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初测版) |
附录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修订版) |
附录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调查表 |
附录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住院医师版) |
附录6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临床教师版) |
附录7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护士版) |
附录8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及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医院医疗质量 |
1.2 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情况 |
1.3 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 |
第二章 医院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生物医用材料的使用对临床医疗质量的改善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医疗质量管理及常用工具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实践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医疗质量管理 |
1.3.2 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
2.1 医疗质量与医疗质量管理 |
2.1.1 医疗质量 |
2.1.2 医疗质量管理 |
2.2 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 |
2.2.1 定义和特征 |
2.2.2 方法、目标和评价 |
第三章 某三甲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实践 |
3.1 某三甲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基础 |
3.1.1 某三甲医院概况 |
3.1.2 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建设背景和发展历程 |
3.2 数字化医疗质量全程管理 |
3.2.1 规章制度数字化全程管理 |
3.2.2 病历数字化全程管理 |
3.2.3 科间会诊数字化全程管理 |
3.2.4 药品应用数字化闭环管理 |
3.3 数字化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
3.3.1 医疗质控数字化分层管理 |
3.3.2 重点科室数字化多重监控 |
3.3.3 重点患者数字化联动管理 |
3.4 数字化医疗质量精细管理 |
3.5 数字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
3.5.1 数字化入院风险评估 |
3.5.2 数字化手术安全管理 |
3.5.3 数字化危急值管理 |
3.5.4 数字化不良事件管理 |
3.6 运用管理工具改进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 |
第四章 某三甲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应用效果评价 |
4.1 医疗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4.1.3 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释义 |
4.2 医疗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分析 |
4.2.1 医疗数量指标 |
4.2.2 工作效率指标 |
4.2.3 诊疗质量指标 |
4.2.4 服务效率指标 |
4.2.5 患者满意度指标 |
4.2.6 医疗安全指标 |
4.3 采用TOPSIS法进行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
4.3.1 数据收集 |
4.3.2 归一化处理 |
4.3.3 最优值向量和最劣值向量 |
4.3.4 最优方案距离和最劣方案距离 |
4.3.5 评价指标与最优值的接近程度 |
4.3.6 医院近5年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
4.4 医疗质量管理效果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改进策略 |
5.1 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不足 |
5.2 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改进策略 |
5.2.1 医院文化建设引入数字化理念 |
5.2.2 医院信息建设注重按需发展 |
5.2.3 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医疗安全形势严峻 |
1.1.2 医疗安全与空间环境的相关性 |
1.1.3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面临的困难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建构 |
2.1 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理论认知 |
2.1.1 系统论的思想基础 |
2.1.2 安全学的思维模式 |
2.1.3 医学的实践经验支撑 |
2.1.4 建筑学的控制策略 |
2.2 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价值体现 |
2.2.1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 |
2.2.2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显性价值 |
2.2.3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隐性价值 |
2.3 建筑空间环境风险的特征解析 |
2.3.1 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
2.3.2 认知的主观差异性 |
2.3.3 本征的内在复杂性 |
2.3.4 影响的系统关联性 |
2.3.5 要素的职能倾向性 |
2.3.6 风险的空间区域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环境相关的医疗安全问题的调研与筛查 |
3.1 调研综述 |
3.2 调研过程 |
3.2.1 医疗安全的资料调查 |
3.2.2 医院环境的实况观察 |
3.2.3 医护专家的深入访谈 |
3.2.4 风险等级的专家意见征集 |
3.3 调研结果 |
3.3.1 资料调研关键数据分析 |
3.3.2 实况观察结果归纳总结 |
3.3.3 医护专家访谈结果分析 |
3.3.4 医护专家风险等级意见分析 |
3.4 与空间环境相关的关键医疗安全问题的确立 |
3.4.1 医疗失误 |
3.4.2 医源性感染 |
3.4.3 意外伤害 |
3.4.4 职业暴露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针对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4.1 医疗失误问题的属性解析 |
4.1.1 医疗失误的内容组成 |
4.1.2 医疗失误相关要素及其成因分析 |
4.2 空间环境对医疗失误的作用机制 |
4.2.1 关联机制:医疗条件和人员状态 |
4.2.2 作用途径:医疗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
4.2.3 空间环境对医疗失误的作用机制模型 |
4.3 影响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4.3.1 失误风险要素的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4.3.2 失误相关的风险要素体系的初步建立 |
4.3.3 失误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4.4 针对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4.4.1 基于风险等级的失误风险控制要点提取 |
4.4.2 基于风险要素的失误风险控制模型 |
4.5 针对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4.5.1 提高空间组织的高效精益 |
4.5.2 控制空间环境的感知混乱度 |
4.5.3 创造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疲劳感的工作环境 |
4.5.4 为患者营造具有安全感的就诊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对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5.1 医源性感染问题的属性解析 |
5.1.1 医源性感染的内容组成 |
5.1.2 医源性感染发生原理 |
5.2 空间环境对医源性感染的作用机制 |
5.2.1 关联机制:微生物环境、传播途径、保护措施 |
5.2.2 作用途径:人员行为、物理条件 |
5.2.3 空间环境对医源性感染的作用机制模型 |
5.3 影响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5.3.1 感染风险要素的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5.3.2 感染相关的风险要素体系的建立 |
5.3.3 感染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5.4 针对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5.4.1 基于风险等级的感染风险控制要点的提取 |
5.4.2 基于安全逻辑的感染风险控制模型 |
5.5 针对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5.5.1 利于控制微生物的汇聚与分布的空间环境 |
5.5.2 利于控制微生物生存与繁殖的物理条件 |
5.5.3 利于控制患者院内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5.5.4 利于控制人员接触行为的空间环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针对意外伤害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6.1 意外伤害的属性解析 |
6.1.1 意外伤害的研究内容的筛选 |
6.1.2 患者跌倒的相关要素及成因分析 |
6.2 空间环境对患者跌倒的作用机制 |
6.2.1 关联机制:患者状态、行为条件、护理质量 |
6.2.2 作用途径:直接原因与干预措施 |
6.2.3 空间环境对患者跌倒的作用机制模型 |
6.3 影响患者跌倒的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6.3.1 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6.3 2 意外伤害相关的风险要素体系的初步建立 |
6.3.3外伤害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6.4 针对患者跌倒的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6.4.1 基于风险等级的跌倒控制要点提取 |
6.4.2 基于风险要素的跌倒风险控制模型 |
6.5 针对患者跌倒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6.5.1 利于减少“患者医疗需求相关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6.5.2 利于减少“患者生活需求相关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6.5.3 利于支撑“患者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6.5.4 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的空间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针对职业暴露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7.1 职业暴露的属性解析 |
7.1.1 职业暴露的内容组成与发生原理 |
7.1.2 职业暴露问题的特征解析 |
7.1.3 职业暴露的环境行为属性 |
7.2 空间环境对职业暴露的作用机制 |
7.2.1 关联机制:暴露源、暴露过程 |
7.2.2 作用途径:人员的行为心理和物理防护条件 |
7.2.3 空间环境对职业暴露的作用机制模型 |
7.3 影响职业暴露的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7.3.1 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7.3.2 职业暴露相关的空间环境风险要素体系的初步建立 |
7.3.3 职业暴露相关的空间环境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7.4 针对职业暴露的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7.5 针对职业暴露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7.5.1 利于削弱暴露源的空间环境措施 |
7.5.2 利于控制危害范围的建筑空间布局 |
7.5.3 利于控制侵入行为的医疗操作环境 |
7.5.4 针对特定侵入途径的建筑技术保护屏障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专家访谈记录 |
附录2-风险等级专家意见征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运用监控手段 保障医疗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冯思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2)
- [2]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检验医疗风险预警模型研究[D]. 王忠庆.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PDCA循环的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D]. 张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DRG管理思路下主诊医师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杨敏.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Z市市属中医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黎. 新乡医学院, 2020(01)
- [6]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D]. 蒋伊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D]. 张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8]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及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D]. 张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9]数字化医疗质量管理实践与评价研究[D]. 闫景卉. 河北地质大学, 2017(01)
- [10]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D]. 白晓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