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级保护的技术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万敏[1](2021)在《5G移动通信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挑战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5G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带来的挑战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5G移动通信技术特点提出了5G网络新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新思路与未来工作构想。研究并分析了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1.0和2.0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关联与差异。从5G需求、空口新技术、网络新技术三方面深入分析5G移动通信技术特点并凝练出5G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面临的安全问题与核心挑战。最后,提出了5G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新思路与未来工作构想。该研究为提升我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李攀攀,朱蓉,翟建宏[2](2021)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视域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全面网络化,为应对网络空间所面临与日俱增的安全威胁,我国推出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制度。这是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确立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技术和人才需求的方向。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基础。基于此,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为基础,探索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5个方向上的人才培养,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和国家所需的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
司壮豪[3](2021)在《基于PKI体系的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cuture,公钥基础设施)体系的电子签章脱离了传统签章方式的纸质媒介,其便捷易用性、完整性及防抵赖性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也使得电子签章能够被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便利,但恶意网络行为也层见迭出。2019年12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开始实施,网络安全监管等保2.0时代拉开帷幕,对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电子签章应用研究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应用需要以及等保2.0的相关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PKI体系和数字签名技术,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等相关技术要求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同时支持符合国密算法标准和国际密码算法标准数字签名的安全电子签章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本文基于等保2.0体系设计并应用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完成了对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为满足实际应用中一些场景和用户对于不同签章算法的需求,进行了同时支持符合国密算法标准和国际密码算法标准的签章应用设计,以实现同时支持两种算法标准数字签名的在线签章管理。二、对安全电子签章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功能、性能测试,并委托和配合第三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对系统进行了等级保护测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测试的结果与期望一致,满足预期的性能指标,符合等级保护三级系统要求。本文设计与实现的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结合当前的网络安全监管要求应用了较为全面的安全防护方案,在密码算法选择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郑岩[4](2021)在《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业正加速迈入互联、共享的数字化时代,金融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机构的个人数据成为数字金融时代金融业数量最为庞大的基础生产资料,传统依赖货币融通的金融业开始转型为依靠数据的信用融通。以海量的、多维度的个人数据为基础,金融机构能够准确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行为习惯、浏览习惯、购物习惯、信用状况等,从而为各种营销服务和风控模型成熟奠定基础。由此,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有序流动,是实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控制金融风险的关键。但是,随着金融机构个人数据价值的提升,因数据衍生的风险也与日俱增,传统个人数据保护理论以及金融机构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体系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规范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行为,构建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流动秩序,是数字金融时代金融市场法治化的迫切需求。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是个人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对其特殊规制有其必要性。一方面,个人数据处理的合理性判断与场景密切有关,脱离场景抽象出来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范原则性强,操作性差。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法律规制应将一般个人数据保护理论与金融场景相结合,统合一般规则和特别规则,提高法律规制的精准性;另一方面,从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生产要素角度看,个人数据在重塑金融市场的同时,对金融秩序和金融法治也带来冲击。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流动秩序会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秩序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因此,规制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流通秩序是金融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机构个人数据价值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演进与发展,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风险也呈现多样性,包括金融消费者层面的权益侵害风险,金融机构层面的数据合规风险,金融系统层面的数据安全风险。个人数据处理风险背后的生成逻辑主要是金融机构个人数据上的多元利益格局,利益主体间的力量不均衡,以及金融数据处理自身的瞬时性、隐蔽性和系统性。我国传统的个人数据赋权保护模式在应对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风险时,在规范逻辑、制度功能、规制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风险已超出私人风险的范畴,演变成公共风险,因此应采用场景风险规制模式,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将场景理论与规制理论相结合,对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实现场景化、类型化、差异化的规制。场景风险规制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金融数据流通秩序为首要目标,以多重利益平衡为价值取向和以风险多元治理为核心。具体的路径设计从数据类型、数据处理行为规范,数据治理法律制度三个维度入手。首先,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类型化构建是实现差异化规制的基础。明确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识别性”法律标准和“匿名化”法律标准,为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划定合理的边界。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金融机构个人数据进行类型化构建,静态维度的类型化,以个人数据的敏感度和识别度为标准划分风险等级,动态维度的类型化,以个人数据流转的不同阶段,进行数据权益的划分,为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中的风险控制和权益分配提供参照标准。其次,基于场景的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行为法律规制,建构有序的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流转规范。结合金融场景的特殊性,在一般个人数据处理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然后针对具体的个人数据处理场景,分别对金融机构个人数据不同的处理行为,如收集行为、共享行为、跨境传输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最后,构建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治理法律制度,为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提供制度保障。对于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应实现从监管到治理的理念转变。在外部,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式监管体系,打造科技驱动型监管模式,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审慎包容性的规制措施等治理机制,对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治理实现约束、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在内部,采取金融数据保护官制度,对金融机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通过设计保护隐私”的理念,依托合规科技实现个人数据数据处理全流程控制等措施,培育金融机构保护个人数据的内在动力,进行自我规制。通过外部治理机制与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机融合,更好的实现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治理的多元目标,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数据权益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释放个人数据价值。
孔斌[5](2021)在《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在党政机关、军工单位等重点领域部署了很多高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发挥着支撑、保障、服务、监管等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安全保密隐患,会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乃至于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确保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成为了研究重点和难点。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特指第三级、第四级和和第五级信息系统。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特点,融合了十几年的风险评估经验和案例,优化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改进了评估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保证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实用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和管理的合理建议,为深入高效的开展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对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关键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优化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依据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特点及防护要求,选取了风险评估指标,并构建了多层次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该指标体系,将博弈理论引入到风险评估中,把评估人员的防御方法与攻击人员的攻击方法作为攻防博弈的基础,通过构建攻防博弈模型,分析了评估人员及攻击人员在攻防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及付出的开销,并结合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计算得到信息系统的风险值,使得风险评估过程更加科学合理。(2)提出了应用虚拟化技术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从虚拟化体系结构入手,全面分析了虚拟化系统在高安全等级网络环境中存在的脆弱性和引入的安全威胁,在传统矩阵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序值法、层次分析法,利用基于风险矩阵的信息安全风险模型将分析结果进行量化,引入了合理的权重分配策略,得到虚拟化系统在高安全等级网络环境中的定量安全评估结果,为虚拟化系统在高安全等级网络环境中的定量安全评估提供有力参考[2]。(3)提出了面向网络互联互通环境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网络互联互通采用的安全防护技术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在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以及虚拟化系统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之间、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虚拟化系统、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等互联互通的风险评估,提出了不同互联互通情况下的风险评估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互联互通环境的风险控制能力。(4)设计并实现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基于优化完善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评估模型,设计并实现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原型系统,从关键评估项入手,量化了不同关键评估项扣分的频次,定位了频繁扣分的关键评估项及其对应的安全隐患。通过多维度的有效的网络特征,实现了同类网络安全隐患的预测。同时,基于采集数据,从常见评估问题入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出现这些评估问题的原因,对于指导评估人员工作,简化评估人员的业务量提供理论支持。另外,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级别、风险等级以及影响程度,划分风险控制区域,制定对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郑川,曹阳,向禹,吴佩嘉[6](2021)在《新形势下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变化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施行将等级保护工作提升到法律层面,随后9个相关国家标准先后完成修订,原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文件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在分析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环境与我国等级保护2.0体系要求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法规标准层、对象层、保障层、制度层、目标层的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框架,梳理了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角色和流程,提出了重视新技术档案安全扩展要求建设、构建纵深互补的档案安全防御体系、保证档案系统内外一致的安全强度、健全长效的档案安全集中管理机制的档案网络安全建设建议。
陈雪秀,刘述忠,聂朝飞[7](2020)在《一种银行应用软件安全的体系化提升方法》文中认为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国家标准及金融行业标准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应用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流程上确保不同类别不同等级需求场景的技术要求能够在具体项目和产品中得到有效实现,保障银行应用系统软件安全。本文首先依据国家等级保护制度,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建立分类分级的应用软件安全体系。然后,论述等级保护2.0时代,结合等级保护对云计算、大数据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安全要求,构建新型应用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增强对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APP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最后,结合建立全球化银行的战略目标,阐述通过对应用软件安全体系的全面提升,不仅满足等级保护2.0等国内监管要求,也满足海外监管要求,为全球化银行的战略目标提供安全合规保障,并且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流程上建立了动态、持续合规的长效机制,确保银行应用软件安全体系可以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孙翊嘉[8](2020)在《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支撑,简化行政办理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1)。在政府政务服务逐渐向互联网平台转移的态势下,甘肃省2017年开始深入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应用大数据、政务云等技术,推行公开透明、信息共享的便捷式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系统和服务平台开始运载越来越多的政府敏感信息数据和公民隐私信息,这种发展趋势下,一旦系统和平台发生信息安全事故,轻则影响政府部门的工作,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重则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安全。目前所公认的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商用密码,因此面对频发的政府信息泄露事件,我们必须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的商用密码安全建设,即以商用密码作为基础支撑和核心能力,构建体系化的信息安全防护架构(2),从而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因此,如何建立完善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系统,成为政府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建设中需要深入谋划的问题。本文以提升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保障系统中商用密码的安全可靠应用和保障能力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系统地结合商用密码使用管理的政策和相关要求,从政务系统中密码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商用密码的管理保障体制、商用密码应用的安全监管几个维度深入分析目前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商用密码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比对国内外在政府信息安全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了甘肃省政府及有关机构如何有效推进商用密码对甘肃“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安全保障能力,对安全保障系统的完善提出了参考建议。
赵英明[9](2020)在《基于等保2.0的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工控领域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面对新技术,我国已有的等级保护制度略显局限。2019年5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等保2.0)正式发布,标志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进入2.0时代,对我国的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铁路客票系统作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客票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事关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随着等保2.0的发布与实施,铁路客票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需与时俱进,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等保的要求进行升级。本文基于等保2.0的体系框架,对铁路客票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铁路客票系统的网络架构和安全防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情况的薄弱点和风险点。根据分析结果,对比等保2.0要求,按照“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框架,对铁路客票系统的安全防护升级需求进行了研究。(2)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本文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管理中心四个层面,设计了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升级方案。(3)为了验证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升级方案效果,本文综合运用了集对分析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分别对铁路客票系统升级前后的安全防护水平进行了安全评估,证明本文所设计的铁路客票系统安全升级方案能够提升铁路客票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等级保护的技术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级保护的技术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5G移动通信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挑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发展概述 |
2.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提出的背景 |
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1.0标准体系 |
2.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 |
3 5G移动通信新技术特点概述 |
3.1 5G移动通信需求分析 |
3.2 5G移动通信空口技术特点 |
3.3 5G移动通信网络新技术特点 |
4 5G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面临的挑战 |
4.1 5G移动通信面临的安全问题 |
4.1.1 5G网络架构演进带来的风险 |
4.1.2 5G网络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
4.1.3 5G行业应用面临的风险 |
4.2 5G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面临的挑战 |
5 5G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构想 |
5.1 更新等级保护对象识别标准 |
5.2 建立等级保护对象测评机制 |
5.3 引入面向5G行业的新型防御技术 |
6 结束语 |
(2)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视域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发展 |
2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挑战 |
(1)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
(2) “重理论、轻实践”陈旧的专业体系建设。 |
(3) 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
3 等级保护2.0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1) 构建面向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性。 |
(2) 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领性。 |
(3) 面向社会需求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战略性。 |
4 等级保护2.0视域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
4.1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
(1) 等级保护2.0视域下明确可持续改进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目标。 |
(2) 等级保护2.0视域下强化以实践为导向的层次化人才培养。 |
(3) 等级保护2.0视域下构建完备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4.2 以国家需求为牵引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细分领域 |
(1) 云计算安全。 |
(2) 大数据安全。 |
(3) 移动互联安全。 |
(4) 物联网安全。 |
(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
5 结 语 |
(3)基于PKI体系的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平台介绍 |
2.1 PKI体系相关概念 |
2.2 相关密码算法 |
2.2.1 对称加密算法 |
2.2.2 非对称加密算法 |
2.2.3 单向加密算法 |
2.3 数字签名与电子签章技术 |
2.4 公钥密码管理服务平台 |
2.4.1 认证机构 |
2.4.2 证书库和证书吊销 |
2.4.3 交叉认证 |
2.4.4 不可否认 |
2.4.5 时间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签章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电子签章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需求概述 |
3.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1.4 系统安全性需求 |
3.2 电子签章系统设计 |
3.2.1 电子签章系统整体规划与设计 |
3.2.2 电子签章系统功能设计 |
3.2.3 支持国际/国密算法的签章应用设计 |
3.2.4 电子签章系统数据库设计 |
3.2.5 基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系统安全方案设计 |
3.2.6 根据系统安全方案设计网络拓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签章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4.1 电子签章系统的实现 |
4.1.1 主要模块实现 |
4.1.2 主要功能实现 |
4.1.3 数据字典 |
4.2 电子签章系统测试 |
4.2.1 系统功能测试 |
4.2.2 系统性能测试 |
4.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
4.3.1 测评目标 |
4.3.2 测评方法 |
4.3.3 测评过程 |
4.3.4 总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键代码示例 |
附录2 数据字典说明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4)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历史研究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个人数据权属问题 |
1.4.2 金融隐私权保护问题 |
1.4.3 金融机构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
1.5 研究逻辑思路与内容 |
1.6 难点与贡献 |
1.6.1 难点 |
1.6.2 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 |
2.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基本界定 |
2.1.1 “数据”与“信息” |
2.1.2 个人数据的界定 |
2.1.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概念 |
2.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内涵 |
2.2.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概念 |
2.2.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特点 |
2.2.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与金融机构个人数据交易的界分 |
2.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特殊规制的法理分析 |
2.3.1 场景维度下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特殊性 |
2.3.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3章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风险及法律规制模式 |
3.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中的风险类型 |
3.1.1 金融消费者层面——数据权益侵害风险 |
3.1.2 金融机构层面——数据合规风险 |
3.1.3 金融系统层面——数据安全风险 |
3.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风险的生成逻辑 |
3.2.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中的多元利益格局 |
3.2.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利益主体之间的力量不均衡 |
3.2.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数据处理风险的扩散性 |
3.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风险的法律规制模式 |
3.3.1 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的场景理论 |
3.3.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风险的公共性及规制逻辑 |
3.3.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场景风险规制模式 |
第4章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识别标准及类型化构建 |
4.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识别标准 |
4.1.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识别性”的法律标准 |
4.1.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匿名化”的法律标准 |
4.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类型化构建 |
4.2.1 个人数据类型化的法律意义 |
4.2.2 国内外关于个人数据类型化标准的分析与借鉴 |
4.2.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静态分类与动态分类 |
第5章 基于场景的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行为的法律规制 |
5.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 |
5.1.1 一般个人数据处理原则的比较分析 |
5.1.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原则的确定 |
5.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收集行为的法律规制 |
5.2.1 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收集行为的转变 |
5.2.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收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5.2.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收集环节法律规制的完善 |
5.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共享行为的法律规制 |
5.3.1 金融数据共享的背景和模式 |
5.3.2 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个人数据共享的法律规制 |
5.3.3 开放银行模式下个人数据共享的法律规制 |
5.4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行为的法律规制 |
5.4.1 金融数据跨境的模式及风险 |
5.4.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跨境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4.3 我国金融机构个人数据跨境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6章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治理法律制度的构建 |
6.1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理念的重塑 |
6.1.1 理念的转变:从政府规制到协同治理 |
6.1.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协同治理的总体框架 |
6.2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外部治理机制 |
6.2.2 打造科技驱动型监管模式 |
6.2.3 加强金融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6.2.4 采取审慎包容性的规制措施 |
6.3 金融机构个人数据的内部治理机制 |
6.3.1 金融机构的数据保护官制度 |
6.3.2 金融机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
6.3.3 金融机构的自我规制中引入“通过设计保护隐私”的理念 |
6.3.4 依托合规科技实现个人数据数据处理全流程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估标准及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虚拟化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基础理论及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 |
2.1.2 虚拟化技术 |
2.1.3 工业控制系统 |
2.2 方法理论概述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2.3 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传统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挑战 |
3.1 传统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3.1.1 风险评估基本原理 |
3.1.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3.2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变化 |
3.2.1 虚拟化技术对传统信息系统的影响 |
3.2.2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 |
3.2.3 虚拟化技术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
3.3 互联互通带来的变化 |
3.3.1 互联互通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3.3.2 互联互通带来的安全风险 |
3.3.3 互联互通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
3.4 研究问题及解决办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博弈论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1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界定及特点 |
4.1.1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界定 |
4.1.2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特点 |
4.1.3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防护要求 |
4.2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
4.2.1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及优化原则 |
4.2.2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步骤 |
4.2.3 风险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4.3 基于博弈论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3.1 风险评估流程 |
4.3.2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3.3 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
4.3.4 信息系统风险计算 |
4.3.5 风险评估模型对比 |
4.3.6 实验与分析 |
4.4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评估结果判定 |
4.4.1 检测结果判定 |
4.4.2 专家评估意见 |
4.4.3 评估结论判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5.1 虚拟化系统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
5.2 虚拟化系统脆弱性分析 |
5.2.1 虚拟机及内部系统 |
5.2.2 虚拟机监控器 |
5.2.3 虚拟网络 |
5.2.4 虚拟化资源管理系统 |
5.3 虚拟化系统威胁分析 |
5.4 虚拟化系统的风险评估过程 |
5.4.1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 |
5.4.2 构建专家二维矩阵 |
5.4.3 风险等级的确定 |
5.4.4 风险量化模型 |
5.5 虚拟化系统评估结果判定 |
5.6 本章小结 |
6 面向互联互通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6.1 互联互通系统架构及防护要求 |
6.1.1 互联互通系统架构 |
6.1.2 互联互通防护要求 |
6.2 互联互通的安全分析 |
6.2.1 互联互通的风险点 |
6.2.2 互联互通的应用场景 |
6.3 不同应用场景的互联互通风险评估 |
6.3.1 多个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
6.3.2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虚拟化系统互联互通 |
6.3.3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互联互通 |
6.3.4 风险评估策略及结果判定 |
6.4 本章小结 |
7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
7.1 信息系统评估内容的关联分析 |
7.1.1 模型构建 |
7.1.2 关联分析方法 |
7.1.3 关联分析结果 |
7.1.4 结论 |
7.2 评估团队能力评估 |
7.2.1 已有相关研究工作 |
7.2.2 模型构建 |
7.2.3 能力分析 |
7.2.4 结论 |
7.3 信息系统安全隐患的关联分析 |
7.3.1 关键评估项分析与感知 |
7.3.2 常见安全隐患的分析与感知 |
7.3.3 结论 |
7.4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建议 |
7.4.1 风险控制策略 |
7.4.2 风险控制应用实例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风险评估模型总结分析 |
8.1.2 研究结论 |
8.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全国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B 全国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C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情况检查表 |
附录 D 评分对照表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新形势下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变化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背景 |
1.1 档案信息安全与等级保护制度 |
1.2 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研究现状 |
2 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面临的变化 |
2.1 档案信息化技术环境的变化 |
2.1.1 档案信息化与云计算 |
2.1.2 档案信息化与物联网 |
2.1.3 档案信息化与大数据 |
2.1.4 档案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 |
2.2 等级保护2.0体系要求的变化 |
2.2.1 档案网络安全定级工作的变化 |
2.2.2 我国等级保护工作体系的变化 |
3 新形势下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对策 |
3.1 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框架与流程 |
3.1.1 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整体框架 |
3.1.2 档案网络安全等保框架法规标准层 |
3.1.3 档案网络安全等保框架对象层 |
3.1.4 档案网络安全等保框架保障层 |
3.1.5 档案网络安全等保框架制度层 |
3.1.6 档案网络安全等保框架目标层 |
3.2 档案网络安全等级建设的建议 |
3.2.1 重视新技术档案安全扩展要求建设 |
3.2.2 构建纵深互补的档案安全防御体系 |
3.2.3 保证档案系统内外一致的安全强度 |
3.2.4 健全长效的档案安全集中管理机制 |
4 结语 |
(7)一种银行应用软件安全的体系化提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建立分类分级的应用软件安全体系 |
2.1 建立基于场景的分类分级原则和方法 |
2.2 安全需求场景分类 |
2.3 安全需求场景分级 |
2.4 基于分类分级的应用安全技术体系 |
2.4.1 安全技术体系框架 |
2.4.2 分类分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
2.5 等级保护和ISMS深度融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
2.5.1 安全组织及岗位设置 |
2.5.2 安全策略和制度体系 |
2.5.3 安全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 |
3 提升对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
3.1 云计算安全 |
3.1.1 威胁与挑战分析 |
3.1.2 结合应用软件安全体系建设进行安全应对分类 |
3.1.3 适用场景分析 |
3.1.4 与现有安全的区别和联系 |
3.1.5 安全应对策略和方法 |
3.2 大数据安全 |
3.3 移动APP安全 |
4 打造自适用并满足全球化监管要求的安全体系 |
4.1 应用软件安全体系满足全球化安全监管要求 |
4.2 建立安全合规内控长效机制和安全体系自适应机制 |
5 结语 |
(8)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2 商用密码的相关概念 |
2.1.3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商用密码安全防护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安全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规则 |
第三章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现状 |
3.1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功能 |
3.1.1 前端的应用平台 |
3.1.2 后台的运行保障 |
3.2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安全保障概况 |
3.2.1 商用密码技术保障 |
3.2.2 商用密码管理保障 |
第四章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密码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密码服务缺乏共性支撑 |
4.1.2 政务系统现使用的密码技术隐含数据裸露风险 |
4.1.3 密码应用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安全漏洞 |
4.1.4 保密意识薄弱导致的人为泄密风险 |
4.1.5 密码专业人才缺失导致的业务风险 |
4.2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商用密码技术发展层面的原因 |
4.2.2 商用密码管理层面的原因 |
4.3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保障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
4.3.1 风险识别 |
4.3.2 风险评估 |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美国 |
5.1.1 重视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 |
5.1.2 重视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监管 |
5.2 欧盟 |
5.2.1 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指导性文件 |
5.2.2 定期发布密码安全风险 |
5.3 广东 |
5.3.1 广东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成果 |
5.3.2 商用密码应用和发展成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的优化对策 |
6.1 推进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应用的技术保障 |
6.1.1 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密码保护体系的基础支撑能力 |
6.1.2 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应用标准的引导作用 |
6.1.3 引领“互联网+政务服务”密码应用技术产业发展 |
6.1.4 构建专业密码人才支撑体系 |
6.2 建立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管理制度保障体系 |
6.2.1 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 |
6.2.2 明确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商用密码安全要求 |
6.3 建立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长效风险控制和安全监管机制 |
6.3.1 形成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安全性评估体系 |
6.3.2 培育和布局本省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机构 |
6.4 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商用密码应用的政策资金和培训保障 |
6.4.1 统筹协调政策和资金保障 |
6.4.2 加强相关单位的商用密码政策和知识培训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等保2.0的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等级保护研究现状 |
1.3 国内等级保护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2 铁路客票系统和等保2.0 |
2.1 铁路客票系统 |
2.2 等级保护制度 |
2.2.1 等保2.0的核心内容 |
2.2.2 等保2.0与等保1.0的差别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等保2.0的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1 铁路客票系统国铁集团层级的架构 |
3.2 通信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3.3 区域边界安全需求分析 |
3.4 计算环境安全需求分析 |
3.5 安全管理中心需求分析 |
3.6 安全评估方法需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等保2.0的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
4.1 设计框架 |
4.1.1 设计原则 |
4.1.2 整体设计框架 |
4.2 安全通信网络 |
4.2.1 通信传输安全 |
4.2.2 可信认证 |
4.3 安全区域边界 |
4.3.1 边界防护 |
4.3.2 入侵防范 |
4.4 安全计算环境 |
4.4.1 身份鉴别 |
4.4.2 恶意代码防范 |
4.4.3 入侵防范 |
4.4.4 数据安全 |
4.5 安全管理中心 |
4.5.1 审计管理 |
4.5.2 系统管理 |
4.5.3 安全管理 |
4.5.4 集中管控 |
4.6 本章小结 |
5 铁路客票系统的安全评估 |
5.1 集对分析综合评价法 |
5.2 层次分析法 |
5.3 德尔菲法 |
5.4 铁路客票系统安全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等级保护的技术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5G移动通信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挑战与思考[A]. 万敏.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
- [2]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视域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探索[J]. 李攀攀,朱蓉,翟建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08)
- [3]基于PKI体系的安全电子签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司壮豪. 广西大学, 2021(12)
- [4]金融机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规制研究[D]. 郑岩. 辽宁大学, 2021(02)
- [5]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D]. 孔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6]新形势下档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变化与对策[J]. 郑川,曹阳,向禹,吴佩嘉. 山西档案, 2021(02)
- [7]一种银行应用软件安全的体系化提升方法[A]. 陈雪秀,刘述忠,聂朝飞. 第十七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0
- [8]甘肃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商用密码安全保障研究[D]. 孙翊嘉. 兰州大学, 2020(01)
- [9]基于等保2.0的铁路客票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D]. 赵英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10)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