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分析

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分析

一、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齐强[1](2021)在《综合考虑港口服务水平与水域污染风险的泊位布置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愈发受到重视,“绿色港口”成为当前港口发展的重要方向,力求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获得一种良好的平衡,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往实际工程中,港口规划阶段,泊位布置主要考虑水、陆域条件限制,如航道水深、陆域衔接等,较少考虑泊位布置对船舶在港交通状况和水域环境污染的影响。但实际上,不同货种泊位所服务船舶数量、船舶靠泊时长以及污染风险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综合性港区,泊位布置方案直接影响港区水域船舶通航状态与污染风险。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和水域污染风险的泊位布置方法。首先,分析沿海港口船舶航行作业系统,构建沿海港口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探究不同泊位布置对港口服务水平的影响;其次,解析不同泊位布置方案的港口水域污染源以及水域污染风险影响因素,构建水动力条件作用下港口水域污染风险评估量化模型,分析不同泊位布置方案的水域污染风险;然后,提出综合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和水域污染风险的泊位布置方法,以港口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和水域污染风险评估量化模型为基础,建立泊位布置方案评估模型;最后,结合算例对该模型进行应用验证,检验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港口服务水平和水域污染风险侧重角度不同时,泊位布置方案评估结果不同,可根据港口实际情况确定泊位布置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和水域污染风险的沿海港口泊位布置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港口规划提供理论参考,为“绿色港口”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曹乐乐[2](2021)在《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港口吞吐量规模的不断增加和船舶大型化发展,为保障港口未来发展需求,需要通过改扩建或新建航道等疏浚工程,以提高港口航道的通航能力。此时,港口航道处于边通航边施工状态,特别是对于已有一定吞吐量规模的港口来说,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需要考虑运营船舶通航与疏浚船舶施工间的相互影响。然而,现有的疏浚工程施工组织研究中缺少对港口运营与航道疏浚间影响的定量分析。因此,为定量评估港口运营与航道疏浚间的影响,为通航航道疏浚工程配置合适疏浚船舶并制订合适的疏浚船舶施工计划,本文对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进行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明确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内容,并从疏浚施工条件和疏浚船舶资源两个方面分析疏浚船舶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同时,详细分析港口运营对航道疏浚的影响及疏浚船舶施工组织的不确定性。(2)针对疏浚船舶施工组织的不确定性,利用仿真优化理论,建立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仿真优化模型。其中,以疏浚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疏浚船舶施工计划、疏浚船舶溢流时间和疏浚船舶与运营船舶间的避让规则为决策变量,在保障港口航道通航效率和疏浚工程按时完工为主要约束下,建立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优化模型。同时,基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建立通航航道疏浚船舶交通流仿真模型,实现对疏浚船舶施工流程与运营船舶进出港流程的仿真模拟,量化分析运营船舶通航与疏浚船舶施工间的相互影响和优化模型求解。(3)以某一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为例,利用建立的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仿真优化模型,求解得到不同疏浚船舶资源下的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优化方案,并定量分析各优化方案下港口运营与航道疏浚之间的相互影响,为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提供依据,促进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精细化发展。

韩军华[3](2020)在《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评价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两大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滨州市紧紧抓住历史战略机遇,提出“以港兴市”发展战略,经济迅速发展,滨州沿海大型涉水工程及周边沿海市、县(区)土建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辖区及周边附近公路、铁路、码头等土建项目繁多,客观上产生了对砂石料的大量需求。随着环保治理的深入推进,淄博、德州等周边市区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量矿山停业整顿,陆域砂石料运输大量减少,海上运输成为砂石料运输的主要途径。近几年,通过滨州沿海运输的砂石料供应着滨州、东营、淄博、德州等市区。期间,部分施工单位、砂场经营人为了降低成本,罔顾安全,大量招来内河船舶非法参与海上运输。这类船舶船况差、抗风能力不足,不适合海上航行作业,极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严重影响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滨州港水域通航现状、船舶流量和事故险情等进行分析,通过实际管理经验及专家评判等方式,获取对水域砂石运输船舶影响主要的因素,运用突变理论对相关因素影响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的程度进行辨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监管对策。安全监管对策的提出,降低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隐患等级,有效降低或遏制了辖区水上交通险情事故发生的几率,对实现滨州海上经济平稳、健康、安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可为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供措施参考,对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源头治理,多管齐下的安全监管,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王彦杰[4](2020)在《秦皇岛航标处辖区港口航标效能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沿海航标是重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航海保障资源,对维护海上交通安全,在提升航标服务质量,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为秦皇岛辖区的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海上交通环境和交通流密度日益复杂和紧张,各类海上活动及航海用户对航海保障服务的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日益迫切,公众对航标导助航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监督航标运行状况,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清洁,亟需研究航标效能有效地评价方法。本文以秦皇岛航标处辖区秦皇岛港和京唐港的航标配布为研究对象。首先,充分介绍上述两个港口的自然状况、港口现状、船舶交通状况和航标配布的状况等影响航标效能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其航标效能进行总体评价,并根据评判结果,结合港口建设、规划状况及用户意见和建议,提出航标配布的调整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对于增强该区域航标维护的管理质量,充分发挥航标效能作用,完善航标助航服务机制,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江锦云[5](2020)在《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施工期航标配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在总量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要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2019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已仅次于英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虽然海上风力发展的优势明显,但海上风电项目因为远离陆地,存在海缆敷设、施工水域跨度大、施工工艺繁多、周期长、改变习惯航路的情况,对风电场航标的合理配布带来极大的挑战。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在港口、桥梁的航标配布研究、探讨航标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基于技术层面探讨对航标的管理等,针对海上风电场施工阶段场景下的航标配布评价研究还是极其匮乏的。本文以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施工航标工程为实例,尝试从航标效能角度,结合风电场工程建设的特点,查阅相关文献,并通过专家调查,构建了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期航标工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法,即确定所评价的各个因素权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推算出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建议。案例最终是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效果,对于今后类似风电场航标合理配布和安全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得出从航标效能角度出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海上风电场航标工程施工期阶段中亦可推广使用。

王永明[6](2020)在《基于大规模AIS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检测与预警》文中提出随着AIS的广泛应用,海事监管部门能够获取海量的AIS数据,船舶行为检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AIS数据还存在丢失和大量错误,当前AIS数据质量还不能适应海事监管与服务的需要。提高船舶时空轨迹数据的可用性,自动地检测港口和敏感水域内船舶异常行为并实现预警,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船舶异常行为检测这一主题,从异常AIS数据甄别、港口水域和敏感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异常AIS数据甄别方面,结合一段时间内相邻各条AIS数据的特征,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异常AIS数据甄别模型。通过动态调整神经网络的学习速率参数,提升了网络模型的学习效率,并利用AIS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准确率达到95.16%。同时,通过实验分析了甄别模型中AIS数据段长度和隐含层节点数量对准确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合理的数据段长度和隐含层节点数量均会降低甄别模型的准确率,数据段长度为4,隐含层节点数量为6时,甄别模型的准确率达到最高。在港口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方面,根据船舶进出港特点,将异常行为划分为船舶间距异常、船舶进离港异常、船舶轨迹异常三类,针对船舶间距异常,提出了基于船舶领域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应用统计学的方法,结合船舶AIS数据,构建了船舶领域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对单船舶领域入侵、连续船舶领域入侵和区域船舶领域入侵的检测;针对船舶进离港行为异常,根据船舶位置、航速、航向等运动特性,提出了可对船舶进离港和停泊等行为进行准确判断的高效算法,并通过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通过先验的全球港口地理信息数据,结合AIS数据,设计算法实现了船舶与港口快速匹配,以满足在线预警的实时性需要;针对船舶航行轨迹异常,提出了综合K-means和DBSCAN算法优点的混合聚类算法,提高了船舶AIS轨迹异常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在充分考虑船舶起点和终点特征的基础上,首先采用K-means算法对船舶轨迹进行初步聚类。通过提取多个轨迹特征属性,构建轨迹组合距离,采用DBSCAN对子轨迹进行聚类。设定了对DBSCAN算法在船舶轨迹聚类中参数的选择规则,通过选择不同的领域半径值分别实现船舶子轨迹聚类和异常轨迹识别。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敏感水域的船舶异常行为检测方面,选取核心识别因子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结合研究水域特点,利用Delphi专家调查法,设定了层次模型内各层元素的权重。根据不同异常因子对不同敏感水域的船舶异常行为进行了检测,实现了 981平台、春晓油气田和黄岩岛附近水域船舶异常行为的检测,并通过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本文解决了异常AIS数据甄别、港口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和敏感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3方面的问题,研究成果为AIS更加广泛的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利于提升AIS数据适用范围,在海事监管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明慧[7](2020)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是恢复和改善砂质海岸带资源环境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海岸整治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和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命题——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采用现场调查/观测法、数值模拟法、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通过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实施后的海岸带自然环境、海滩资源、景观生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调查/监测与对比分析,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整治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四个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论文选取营口市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和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进行应用实践研究,检验本文研究建立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方面,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空间评价单元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将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分化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在沙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沙滩底质指数;在潮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潮滩侵淤指数、潮滩游乐指数、潮滩底质指数。研究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海滩综合养护指数及其沙滩养护指数和潮滩养护指数,沙滩养护指数包含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和沙滩底质指数,潮滩养护指数包含潮滩游乐指数、潮滩侵淤指数和潮滩底质指数。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可实现砂质海岸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化评价,能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特征。在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针对砂质海岸带以旅游休闲娱乐为导向的整治修复工程实施目标,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格局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构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确定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和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针对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研究构建了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方法及景观主体度指数计算方法;针对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自然度指数和景观丰富度指数;针对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变化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针对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构建了沙滩面积指数和潮滩游乐指数。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对海岸景观格局的改变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方法,可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景观生态效果,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生态效果的宏观定量评价。在砂质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通过对比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海湾水动力环境变化特征,从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和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2个方面确定了海岸带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思路。在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评价方面,构建并遴选了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在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评价方面,构建了海湾水体半交换变化率指标。在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面,研究建立了以海洋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要求为标准的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对比分析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主要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变化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变化,评价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营口月亮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效果。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潮汐水动力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落潮流夹沙侵蚀过程的影响程度;水体半交换率可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海湾内外水体交换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海湾水体交换过程的影响程度;海湾水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海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影响海湾水环境质量的最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改善效果。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果评价方法方面,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研究构建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目标层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准则层分别为海岸带自然环境效果、景观生态效果、海滩资源效果、社会经济效果4个指标;因素层包括准则层自然环境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景观生态效果的4个评价因素、海滩资源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社会经济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共13个评价因素;指标层包括13个评价因素的17个评价指标。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可实现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划分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同时将沙滩资源和潮滩资源各划分为若干个空间评价单元,建立了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海滩资源效果空间差异化多指标评价模型,弥补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将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整体化评价的传统方法不足;(2)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及其评价指标,包括景观主体度指数、景观自然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变化指数等,用于定量描述砂质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对海岸带景观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效果,填补了该方面评价方法空白;(3)从海滩资源养护效果、景观生态修复效果、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的定量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由简单对比分析向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的转变,充实和填补了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缺失。

王静举[8](2020)在《港区通航规则选取对通航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我国航运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正朝着航运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随着船舶大型化、船舶数量增加以及沿海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长,部分沿海港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现有航道的制约,使得港内航道的船舶交通更加繁忙,造成了航道使用的冲突,尤其是单向航道较多的港口,此类现象将会随着航运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频繁的出现。扩建港口、扩建航道虽然可以提高港内船舶的通航效率,但是受到港口建设初期规划的影响,港口整体布局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的难度很大,通过选取合理的港区通航规则来加强船舶通航管理可以尽量的避免改变和扩建航道并且对通航效率产生积极影响。针对不同港区,采取何种通航规则能更加有效的提升港内的通航效率,是海上交通工程中针对港口规划与建设部门面临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国内某北方沿海港口港区内实际的航道通航状况,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技术,构建了先到先服务、大型船舶优先服务、乘潮船优先服务、船舶组成船队进出港口等四种通航规则下港内船舶航行作业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现有的船舶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倍数改变船舶到港的数量设计为不同工况并根据航道利用情况、航道拥堵情况、航道安全情况等航道通航效率的相关内容选取航道利用率、航道空间利用率、航道通过能力、船舶等待时间、港口服务水平、船舶间距等指标对应的通航安全情况作为评价港区通航效率的指标,分析不同工况下港区通航效率指标的变化情况,得出通航规则选取与通航效率的关系。最终得出大型船舶优先和船舶成组成船队进港两种规则在船舶大量到港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的提升港区通航效率。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借鉴内河船舶运输中船队运输的方式,尝试用于港口运输,为实际的港区航道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贾凌杰[9](2020)在《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交通管理复杂,港口水域易成为水上交通事故高发区域。LNG船在港口水域的航行、作业离不开对该港口水域的综合安全评估。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全面的对港口水域进行安全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事故数据,识别了液化天然气(LNG)船在航行、作业、锚泊过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了 LNG船各类事故的事故树模型,构建了 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有效地识别了 LNG船的运输安全风险,能够为LNG船日常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从而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识别了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主要危险源,并通过德尔菲法分别选取航行过程、作业过程、锚泊过程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大鹏湾LNG码头水域的安全评价体系。(2)通过对LNG船在港口水域的事故研究分析,建立了各种类型事故的事故树模型,如LNG船与他船碰撞事故树模型、LNG船锚泊碰撞事故树模型等,同时,计算了各个模型的最小径集、概率重要度以及事故发生概率,明确了每种事故类型的风险。(3)阐释并运用PHA-FTA-灰色AHP方法以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水域进行了安全评价。评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安全管理秩序中,LNG船在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航行、锚泊、作业过程中处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之间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通航安全的需要。(4)根据整个安全评价结果,通过权重和概率重要度两方面围绕大鹏湾水域的安全管理提出决策建议,如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港口管理等。通过对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评价可知,本文将PHA和FTA联合运用到灰色AHP分析方法中所构建的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综合评价模型合理可行。本文的研究计算过程能够为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和建议为保障LNG船航行和港口管理的安全提供了现实参考。

刘宏伟[10](2020)在《外高桥港区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90%以上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海上航行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船舶大型化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落实,庞大的港口交通流量使得港口水域变得更加繁忙,加上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基础建设,复杂的交通环境使得港口水域事故率不断增加,因此对港口水域进行通航安全评价十分有必要,可有效的减少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为贯彻落实“航行安全”的海事价值观要求,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针对以往航道风险评估针对性不强、评估对象单一的特点,提出以AIS数据为依据的因素指标,对航道进行风险评价的方法。通过AIS数据掌握航道内的交通流量、船舶类型、速度分布等相关信息,结合港口航道环境信息,根据专家意见判断各个因素权重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规模、不同速度的船舶进行航道航行的风险评价,为港口航道航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想法和尝试。并以北高桥航道为例进行了通航安全风险评价,得出不同规模船舶在不同航速下的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安全航行建议,为航道的安全航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考虑港口服务水平与水域污染风险的泊位布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绿色港口建设相关研究
        1.2.2 船舶在港通航相关研究
        1.2.3 港口水域污染风险相关研究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泊位布置对港口服务水平影响研究
    2.1 沿海港口船舶航行作业系统
        2.1.1 系统组成及运行分析
        2.1.2 船舶通航特征分析
    2.2 泊位布置对港口服务水平影响分析
        2.2.1 泊位布置水陆域约束
        2.2.2 沿海港口港口服务水平
        2.2.3 泊位布置对港口服务水平影响
    2.3 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
        2.3.1 逻辑流程分析
        2.3.2 仿真模型构建
3 泊位布置对水域污染风险影响研究
    3.1 港口水域污染源分析
        3.1.1 施工产生悬浮物
        3.1.2 生活污水
        3.1.3 船舶废水
        3.1.4 港口生产废水
    3.2 泊位布置对水域污染风险影响分析
        3.2.1 风险概念定义
        3.2.2 港口水域污染风险
        3.2.3 泊位布置对水域污染风险影响
    3.3 港口水域污染风险模型
        3.3.1 数值模型构建
        3.3.2 港口水域分区
        3.3.3 示踪剂扩散模型构建
4 综合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和水域污染风险的泊位布置方案评估模型
    4.1 港口服务水平评估
        4.1.1 港口服务水平指数约束
        4.1.2 仿真模型参数输出
    4.2 港口水域污染风险评估
        4.2.1 示踪剂扩散模型输出
        4.2.2 港口水域整体污染风险
    4.3 泊位布置方案评估模型
5 算例分析
    5.1 港区情况
        5.1.1 港区布局及运营状况
        5.1.2 港区自然条件
        5.1.3 船舶通航特征
    5.2 泊位布置备选方案
    5.3 泊位布置推荐方案
        5.3.1 仿真模型验证
        5.3.2 方案比选结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航道疏浚工程研究
        1.2.2 航道疏浚与港口运营间影响研究
        1.2.3 船舶交通流仿真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架构
2 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分析
    2.1 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
        2.1.1 疏浚船舶施工组织内容
        2.1.2 疏浚船舶施工组织流程
    2.2 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影响因素
        2.2.1 疏浚船舶资源
        2.2.2 疏浚施工条件
    2.3 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不确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仿真优化模型
    3.1 总体框架
    3.2 优化模型
        3.2.1 数学模型
        3.2.2 决策变量
    3.3 仿真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应用实例
    4.1 实例背景
    4.2 仿真模型验证
        4.2.1 到港运营船舶验证
        4.2.2 疏浚船舶验证
    4.3 初始疏浚船舶施工组织方案影响分析
        4.3.1 运营船舶通航对疏浚船舶施工的影响
        4.3.2 疏浚船舶施工对运营船舶通航的影响
    4.4 疏浚船舶施工组织方案优化
        4.4.1 优化方案分析
        4.4.2 优化结果分析
    4.5 探讨避让规则对疏浚和运营的影响
        4.5.1 运营船舶通航对疏浚船舶施工的影响
        4.5.2 疏浚船舶施工对运营船舶通航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评价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船舶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3 国内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监管现状
    1.4 研究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现状分析
    2.1 滨州港通航环境
        2.1.1 自然条件
        2.1.2 航道条件
        2.1.3 交通流统计分析
    2.2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事故险情统计分析
        2.2.1 事故险情统计
        2.2.2 事故类型
        2.2.3 事故等级
        2.2.4 砂石运输船舶事故险情致因分析
    2.3 砂石运输船舶种类分析
    2.4 砂石运输从业人员分析
    2.5 砂石装卸点现状分析
    2.6 小结
3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通航条件安全性分析
    3.1 航道安全性分析
        3.1.1 航道宽度
        3.1.2 航道水深
        3.1.3 航道弯曲度
        3.1.4 航道通过能力
    3.2 码头安全性分析
    3.3 候泊安全性分析
        3.3.1 外海水域候泊区规模分析
        3.3.2 套尔河内候泊区规模分析
        3.3.3 锚抓力分析
        3.3.4 候泊区避风安全性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突变理论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评价分析
    4.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4.2 安全评价模型建立
        4.2.1 突变理论原理
        4.2.2 评价方法改进
        4.2.3 安全评价模型建模
    4.3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影响因素识别
        4.3.1 人的因素分析
        4.3.2 船舶因素分析
        4.3.3 环境因素分析
        4.3.4 管理因素
    4.4 安全隐患指标体系构建
        4.4.1 安全影响因素选取
        4.4.2 专家打分数据收集与处理
    4.5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评价
        4.5.1 归一化计算
        4.5.2 安全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4.6 小结
5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监管对策
    5.1 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5.2 安全监管思路
    5.3 安全监管依据
    5.4 安全监管对策
    5.5 安全监管措施落实情况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因素影响程度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4)秦皇岛航标处辖区港口航标效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现状分析
        1.2.2 现有研究的局限
        1.2.3 评估方法进展
    1.3 本文工作
        1.3.1 主要工作
        1.3.2 章节安排
2 辖区现状
    2.1 辖区两大港区概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港口状况
    2.2 船舶交通状况
        2.2.1 交通流分析
        2.2.2 事故统计分析
    2.3 航标管理及配布现状
        2.3.1 机构设置现状
        2.3.2 航标配布现状
        2.3.3 航标基础设施现状
        2.3.4 航标维护现状
        2.3.5 航标人力资源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航标效能定量评价
    3.1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1.1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3.1.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3.2 对两个港口航标效能进行评价
        3.2.1 确定航标效能评价子目标和各指标权重
        3.2.2 对秦皇岛港航标效能评价指标进行打分
        3.2.3 计算各指标评价向量
        3.2.4 计算子目标评价向量
        3.2.5 计算秦皇岛港航标效能评价向量
        3.2.6 计算等级评定值
    3.3 本章小结
4 效能提高因素分析
    4.1 进一步完善导助航服务体系
        4.1.1 改造完善固定标志
        4.1.2 调整优化浮动标志配布
    4.2 加强航标维护管理能力建设
        4.2.1 航标维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2.2 航标人才配备欠合理
        4.2.3 新技术应用不及时
    4.3 专用航标效能有待提升
    4.4 航标标准规范建设有待提高
    4.5 用户意见
    4.6 航标配布调整建议
        4.6.1 航标优化配布
        4.6.2 加强四季通用标推广应用
        4.6.3 加强航标基础设施建设
        4.6.4 积极探索智能航保体系建设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1.1 服务水平
        5.1.2 技术水平
        5.1.3 管理和维护水平
    5.2 展望
        5.2.1 积极探索智能航保体系建设
        5.2.2 强化航标风险意识
        5.2.3 提升多元化助航手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施工期航标配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2 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项目现状
    2.1 工程整体概况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通航环境
        2.3.1 港口现状
        2.3.2 锚地现状
        2.3.3 其他环境现状
    2.4 航道及沿海航路现状
        2.4.1 工程附近航道现状
        2.4.2 福建沿海航路现状
    2.5 交通环境分析
        2.5.1 交通流统计分析
        2.5.2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
    2.6 助航标志
    2.7 施工期航标与上述因素的相互影响分析
        2.7.1 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
        2.7.2 与通航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
3 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
    3.1 评估方法
    3.2 航标评估的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3.2.2 航标评估的指标体系
    3.3 各因素评估标准
        3.3.1 服务水平
        3.3.2 技术水平
        3.3.3 管理和维护水平
4 评价体系的应用
    4.1 福建长乐外海A区施工期航标效能评估指标权重表
    4.2 评估结果与分析
        4.2.1 评估结果
        4.2.2 评估分析
    4.3 建议
        4.3.1 加深与主管部门的联动
        4.3.2 智能感知系统
        4.3.3 完善质保体系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成果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专家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大规模AIS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检测与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及其应用现状
        1.2.2 船舶AIS数据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船舶行为模式和异常行为识别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文依托项目情况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异常AIS数据甄别方法研究
    2.1 研究实验数据平台
        2.1.1 实验数据平台简介
        2.1.2 实验平台数据规模
        2.1.3 实验区域选取
    2.2 BP神经网络理论
    2.3 异常AIS数据甄别模型
        2.3.1 模型构建
        2.3.2 AIS数据归一化处理
        2.3.3 学习速率动态调整
    2.4 异常AIS数据甄别模型可靠性验证
        2.4.1 实验数据准备
        2.4.2 实验结果
        2.4.3 实验结果分析
    2.5 实例分析
        2.5.1 AIS数据预处理
        2.5.2 异常AIS数据甄别结果
        2.5.3 结果分析
    2.6 结论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船舶领域的船舶间距异常识别方法研究
    3.1 船舶领域研究和异常识别算法流程
    3.2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领域研究
        3.2.1 船舶领域构建流程
        3.2.2 长江武汉段船舶领域验证
    3.3 基于船舶领域的异常行为检测
        3.3.1 船舶领域入侵异常行为检测
        3.3.2 基于船舶领域的异常行为统计和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AIS的船舶进离港识别方法研究
    4.1 船舶行为分析
        4.1.1 船舶行为分类
        4.1.2 船舶进离港行为
        4.1.3 船舶靠泊行为
        4.1.4 船舶间的避碰行为
    4.2 船舶的异常行为分析
    4.3 船舶进离港识别方法
        4.3.1 基于AIS的船舶进离港的定义
        4.3.2 船舶进离港算法研究
        4.3.3 基于船舶位置的港口匹配方法
        4.3.4 进离港捕获算法正确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综合聚类的船舶轨迹异常识别方法研究
    5.1 轨迹特征
        5.1.1 轨迹属性
        5.1.2 轨迹相异度计算
    5.2 轨迹聚类算法和流程
        5.2.1 K-means算法
        5.2.2 DBSCAN算法
        5.2.3 轨迹聚类和异常识别流程
    5.3 实验分析
        5.3.1 实验对象及数据
        5.3.2 湛江港AIS数据实验分析
        5.3.3 武汉轮渡AIS数据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AIS的敏感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研究
    6.1 层次分析法
    6.2 Delphi专家调查法
    6.3 敏感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框架
        6.3.1 异常因子
        6.3.2 敏感区域
        6.3.3 船舶异常得分
    6.4 实例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1.2.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1.2.3 我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2.1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2.2 砂质海岸带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2.2.1 沙滩空间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2.2 沙滩体量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2.3 沙滩舒适度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3 砂质海岸带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2.3.1 潮滩适宜游乐区域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3.2 潮滩剖面形态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3.3 潮滩底质物质养护效果评价指标遴选
    2.4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空间差异化评价方法
        2.4.1 GIS技术及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矢量数据
        2.4.2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2.4.3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3.1 景观生态学主要理论与方法
    3.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方法
        3.2.1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数据
        3.2.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类型划分
        3.2.3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技术流程
    3.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3.4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1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2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3 景观格局优化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4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
    3.5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砂质海岸带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4.1 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4.1.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数值模拟方法
        4.1.2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4.2.1 海洋水环境效果评价方法
        4.2.2 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起源
        5.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原理
        5.1.3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过程
    5.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5.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步骤
        5.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5.3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框架建立
        5.3.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遴选
        5.3.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层次框架建立
        5.3.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5.4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5.4.1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5.4.2 综合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5.5 综合模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5.1 Satty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5.2 最大熵值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5.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6.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6.1.1 营口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概况
        6.1.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6.1.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案概况
    6.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6.2.1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监测
        6.2.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6.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6.3.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6.3.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总体评价
        6.3.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6.3.4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6.3.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6.3.6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6.3.7 结果讨论
    6.4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6.4.1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6.4.2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6.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6.5.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监测
        6.5.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分析与指标赋值
        6.5.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6.5.4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7.1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7.1.1 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概况
        7.1.2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7.2 大连金石滩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2.1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监测
        7.2.2 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2.3 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2.4 海滩综合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3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7.3.1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7.3.2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总体效果分析
        7.3.3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7.3.4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
        7.3.5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7.3.6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7.3.7 结果讨论
    7.4 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文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4.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4.3 海滩底质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5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7.5.1 综合评价指标监测与赋值
        7.5.2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7.5.4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7.5.5 结果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港区通航规则选取对通航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港区通航规则研究现状
        1.2.2 通航效率研究现状
        1.2.3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
    2.1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的组成要素
    2.2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流程及通航规则
        2.2.1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流程
        2.2.2 港区通航规则
    2.3 港区通航效率定义与影响通航效率的因素分析
        2.3.1 港区通航效率的定义
        2.3.2 影响通航效率的因素分析
    2.4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的逻辑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仿真模型设计与指标选取
    3.1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3.1.1 锚地待泊子过程
        3.1.2 船舶进港子过程
        3.1.3 装卸作业子过程
        3.1.4 船舶出港子过程
    3.2 港区通航效率指标选取
        3.2.1 选取原则
        3.2.2 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算例分析
    4.1 港区概况
    4.2 仿真模型参数输入
        4.2.1 自然条件
        4.2.2 航道参数
        4.2.3 船舶参数
        4.2.4 泊位作业装卸效率
        4.2.5 模型运行参数设置
    4.3 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航道利用情况结果与分析
        4.3.2 航道拥堵情况结果与分析
        4.3.3 通航安全情况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船舶到港时间间隔与吨级比例
附录B 潮汐表(随机抽取)
附录C 仿真模型输出指标数据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历

(9)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选取背景
    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图
2 深圳大鹏湾LNG码头及附近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2.1 大鹏湾LNG码头简介和LNG船舶特点
        2.1.1 大鹏湾LNG码头简介
        2.1.2 LNG船舶特点
    2.2 大鹏湾LNG港口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2.2.1 水文气象
        2.2.2 港口航道概况
        2.2.3 锚地环境分析
        2.2.4 VTS系统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以及yaahp软件介绍
    3.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3.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概念
        3.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1.3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步骤
    3.2 事故树分析法
        3.2.1 事故树分析法概念
        3.2.2 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2.3 事故树分析法编制步骤
    3.3 灰色层次分析法
    3.4 yaahp软件介绍
    3.5 PHA-FTA-灰色AHP及其优势
    3.6 本章小结
4 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研究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LNG船舶事故类型的确定及附近通航水域船舶类型分布
        4.2.1 确定事故类型
        4.2.2 附近水域通航船舶类型分布
    4.3 危险因素识别
        4.3.1 LNG船航行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4.3.2 LNG船作业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4.3.3 LNG船锚泊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4.4 评价指标的选取
        4.4.1 航行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4.4.2 作业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4.4.3 锚泊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4.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LNG港口水域风险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5.1 LNG船通航可接受风险
        5.1.1 LNG船舶通航个体可接受风险标准
        5.1.2 LNG船舶通航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
    5.2 LNG船舶航行过程风险定量
        5.2.1 他船与LNG船碰撞概率计算模型
        5.2.2 船舶搁浅概率计算
        5.2.3 船舶触碰概率计算
        5.2.4 LNG船泄漏事故概率计算
        5.2.5 LNG船火灾事故概率计算
        5.2.6 LNG船风灾浪损事故概率计算
    5.3 LNG船舶作业过程风险定量
        5.3.1 LNG船作业碰撞事故
        5.3.2 LNG船装卸作业泄漏事故模型
    5.4 LNG船舶锚泊过程风险定量
    5.5 本章小结
6 深圳大鹏湾LNG港口水域安全评价
    6.1 安全评价准则的构建
    6.2 权重的确定
        6.2.1 确定递阶层次结构底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6.2.2 航行、作业、锚泊过程权重确定
    6.3 港口水域综合评估
    6.4 安全决策建议
        6.4.1 从指标权重提出安全决策建议
        6.4.2 从事故树分析中提出安全决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鹏湾LNG码头水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指标评分影响查表
附录B 专家评级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外高桥港区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内容
2 外高桥港区航道航行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FSA方法简介
    2.2 航道通航安全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2.2.1 人为因素
        2.2.2 环境因素
        2.2.3 船舶因素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4 航道水域通航安全影响因素指标确立
        2.4.1 人为因素评价标准
        2.4.2 航道环境因素
        2.4.3 船舶因素
    2.5 本文指标选取与其他文献异同点
        2.5.1 AIS数据在本文中的应用
        2.5.2 本文指标优化点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模型
    3.1 AHP模型原理
    3.2 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基本步骤
    3.3 本章小结
4 外高桥港区航道航行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4.1 外高桥港区通航情况分析
        4.1.1 外高桥港区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4.1.2 外高桥港区交通流情况分析
    4.2 外高桥港区航道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4.2.1 影响因素分析
        4.2.2 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外高桥水域航道通航影响因素指标值的确定
    4.4 外高桥航道航行安全评价结果及采取措施意见
        4.4.1 外高桥水域航道航行安全评价结果
        4.4.2 提高航行安全措施意见
    4.5 基于AIS的动态风险评价结果以及措施意见
        4.5.1 航道交通分布情况
        4.5.2 动态指标风险值转换
        4.5.3 基于AIS的动态风险结果
        4.5.4 动态评价结果和应对措施意见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考虑港口服务水平与水域污染风险的泊位布置方法研究[D]. 齐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通航航道疏浚船舶施工组织优化研究[D]. 曹乐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滨州港砂石运输船舶安全评价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 韩军华.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秦皇岛航标处辖区港口航标效能评估研究[D]. 王彦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5]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施工期航标配布研究[D]. 江锦云.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6]基于大规模AIS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检测与预警[D]. 王永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20
  • [7]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 张明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港区通航规则选取对通航效率的影响研究[D]. 王静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贾凌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10]外高桥港区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研究[D]. 刘宏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大连港区水域环境质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