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文献综述)
卢一青[1](2019)在《汉英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林业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产生对外交流、树立形象的需求,因而往往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制作对外宣传材料。在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的大型林业资料性工具书《林业年鉴2011-2015》英译项目中,作者参与翻译该书第十六章第二十二至二十八节。本报告在此翻译实践基础上,以语法衔接理论作为支撑,探讨语法衔接手段对汉英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外宣型文本不仅要做到忠实,亦不可忽略行文的流畅与地道。借助语法衔接,英文文本内容得以构成完整的语篇,语言更加地道。语法衔接手段体现在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四个方面。作者首先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原文本出现以下四种特征:鲜少指称词;重复名词而鲜少替代词;动词重复率高;重意轻言,隐含连接关系。作者结合汉英两种语言的衔接差异,采用增补指称词、替代词置换法、省译动词法及增补连词法等四种翻译方法将指称、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衔接方式在译文中展现。本报告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语法衔接理论在林业类文本汉英翻译中有效地改善译文质量,提高语篇衔接度从而使译文的表意完整流畅、逻辑缜密且更加符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曾凡勇[3](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仲艳维[4](2014)在《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土保持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若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得当,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潮白河流域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扩张较快,导致北京市水资源利用形势严峻,因此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状况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现状,结合了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经济学、评价学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通过对水土保持各项效益的内涵和功能进行分析,并从功能和内涵出发选取了用于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27个评价指标,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了22个评价指标构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特征向量和权重,并确定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对于综合效益的权重,确定了水土保持效益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此外本研究还尝试运用了统计数为权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价,为层次分析模型的结论提供支撑和对比。同时,本研究采用水土保持效益价值量估算方法,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价值估算,将效益价值化。本文在计算水土保持效益价值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意义、计算方法、补偿方式和补偿途径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初步构建,在此基础上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以保障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政策的顺利实施。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2000年——2012年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在波动中上升,说明经过治理,潮白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地表覆盖率逐渐增加,侵蚀面积减小,当地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宜居程度增加,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显着。(2)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除了2004年至2006年间出现短暂的下降外,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建能够修护危险坡面,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并且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减少群众的损失,同时能够蓄水减轻旱灾,控制面源污染,提高土地生产率,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3)潮白河流域的经济效益只有在2002年下降,之后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通过修建水土保持措施改造原有低利用率土地,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植树造林增加林产品产量,提高草场质量增加畜牧产量,同时高标准的基本农田能够大大提高当地劳动生产率,这些都是与当地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经济收入。(4)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只有在2002年出现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且综合效益趋势同生态效益趋势最为接近,表明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受生态效益的影响最大。(5)对潮白河流域2001年——2012年水土保持效益产生的价值进行估算,2001年——2012年共产生价值为336.64亿元,2001-2012年综合效益价值分别为14.48亿元、21.68亿元、19.85亿元、24.9亿元、27.7亿元、31.69亿元、31.93亿元、27.71亿元、33.28亿元、34.47亿元、34.33亿元、34.36亿元。2001年——2012年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变化趋势呈现2002年急剧增加,随后一年缓慢减少然后迅速增加的趋势,但是水土保持效益的价值在2008年有显着下降,随后逐年增加;各项指标中占总价值量最多的价值是增加的木材储量的价值和保存水资源的价值;同时各指标价值量占各年度总价值量的比重年差异显着,增加木材储量价值、保存水资源价值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价值各年度均占总价值量较大的比重。本文的创新点:第一,当前关于潮白河流域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无从获悉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产生的效益,更无法对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价。鉴于此,本研究以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核心内容,所形成的指标体系为潮白河流域相关研究中富有探索性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于评价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与价值具有相应的学术示范价值。第二,本研究针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本研究采用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念,尤其是构建区域保护与公平的理念,对于潮白河地区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由于潮白河流域上游和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本研究所构建的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针对性。但是由于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资源有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水土保持能够带来的景观效益涉及很少。由于数据的可获性,本研究在投资方面的分析略显薄弱,没有将水土保持相关的成本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因此可能使得分析出的成本值略小。由此,对水土保持的成本进行更为准确的计量,可以成为下一步的研究关注点。
李双君[5](2013)在《沙地海岸松造林实验及幼林生长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海岸松(Pinus pinaster Ait.)幼林的造林技术、抗寒性、不同氮肥处理对其幼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实验调查,初步海岸松在中国沿海地区造林试验成功。在山东沿海地区探索出适宜海岸松幼林生长的环境因子,并同时对海岸松造林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海岸松造林试验得出最适宜海岸松幼林生长的条件是配比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的配置比例为4∶1∶1)、混交林造林,海岸松在海岸带上造林高生长与基径生长显着高于普通造林地造林,但是存活率显着低于其他环境条件造林。(2)海岸松幼林法国种源的高生长显着高于西班牙种源(P<0.05)。混交林造林的法国种源海岸松幼林高和基径生长显着高于纯林造林的法国种源海岸松幼林(P<0.05),且造林后混交林的成活率显着高于纯林(P<0.05)。(3)海岸松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海岸松幼林法国种源纯林的抗寒性强于其西班牙种源纯林的抗寒性。海岸松法国种源混交林与其纯林相比,未受冻害的植株数量差异不显着,受到轻微冻害的植株高于其纯林,但两者的的绿叶相对电导率差异不显着。(4)氮肥处理对海岸松幼林生长起到显着作用,经过高氮量肥处理后海岸松幼林生长显着高于经过低氮肥处理的海岸松幼林,同时低氮肥处理下,法国种源海岸松幼林生长显着高于西班牙种源海岸松幼林;但是在高氮量肥处理下,法国种源海岸松幼林与西班牙种源海岸松幼林生长差异不显着(P>0.05)。
艾鹏[6](2012)在《苏北沿海防护林造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海头镇海洲湾、射阳市幸福大道旁、大丰市王竹海堤试验地,以附近未造林的光板地为对照。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410月份的每月土壤含盐量和pH,分别用于分析防护林改土作用和探讨土壤含盐量、pH的月动态变化,并对土壤理化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防护林不断生长,其改土功能增强。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比对照地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比对照地略高。成熟防护林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均大于对照地;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地pH自上而下递增,而幼林地和对照地则反之;聚类分析表明,土壤改良能力依次为刺槐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杨树纯林﹥第四类林地,表现为成熟防护林比幼林和对照强。(2)相关性分析发现,容重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极限着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呈显着负相关,与pH呈显着相关;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着相关;有机质与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呈极显着相关,与pH呈极显着负相关;全氮与速效氮、速效磷呈极显着相关,与pH呈极显着负相关;速效氮与速效磷呈显着相关,与pH呈显着负相关;速效磷与pH呈极显着负相关;全钾与速效钾呈极显着相关。(3)测定了410月份的土壤含盐量后发现,防护林地土壤含盐量低于光板地。林地土壤含盐量大致趋势是自上而下递减;410月,表层(010cm)土壤含盐量呈“V”字型变化,7月份土壤含盐量最低,为1.23g/kg;中层(1030cm)土壤含量呈倒“V”字型变化,7月份土壤含盐量最高,为6.25g/kg;底层(3060cm)土壤含盐量变化幅度很小。410月,光板地表层(010cm)土壤含盐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倒“S”变化规律,8月含盐量最低;(1060cm)土层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小。(4)测定了410月份的土壤pH后发现,防护林地和光板地土壤pH均在7.858.73之间,林地土壤pH略低于光板地。林地土壤(3060cm)层pH高于土壤(030cm)层,410月份各层土壤pH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光板地土壤pH自上而下逐渐减少,410月份的土壤(030cm)层pH是先升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过程,8月份pH最低,而底层(3060cm)土壤pH变化较为平稳。
彭少麟,周婷[7](2011)在《广东省植被—林业生态三十年》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广东省获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的国家成果奖和省部一等以上重大奖为主要内容,综述了植被-林业生态领域里广东省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三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我省植被-林业生态学工作者,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学和持续发展生态学等生态学前沿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在林业经营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勇于实践,为创新学科前沿理论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姚鲁烽,何书金,赵歆[8](2010)在《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地理学项目》文中提出为了鼓励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工作,我国每年一度组织评选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涉及到地理学研究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奖励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翁伯琦,张伟利,丁中文,翁启勇[9](2009)在《福建农业科技30年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科技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纵览30年来福建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其大致可以分为整合恢复、调整改革和深入发展3个阶段,它给了我们诸多重要启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改革创新方能培育发展后劲。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主创新、发挥优势,以强有力的科技实力支撑与引领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姜岳忠,赵兰勇,邢世岩,鲁法典,吴玉柱,许景伟,侯立群[10](2008)在《第八篇 林业科学》文中提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对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林学学科已形成了包括林业基础学科、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防护林学、经济林学、园林学、林业工程、林业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学科体系,并不断向纵深和横向交叉方向发展,学科不断分化,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不断出现。
二、"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林业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Task Requirements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dure |
2.1 Pre-task Preparation |
2.1.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2 Translation Working Plans |
2.1.3 Auxiliary Tools |
2.1.4 Terminologie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roofreading and Feedback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Introduction to Grammatical Cohesion Theory |
3.2 Practicability of Grammatical Cohesion Theory in Forestry Text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Translation |
4.1 Grammatical Cohesiv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4.1.1 Omission of Reference Words |
4.1.2 Repetition of Nouns |
4.1.3 Repetition of Verbs |
4.1.4 Implicit Logic |
4.2 Application of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s in Translation |
4.2.1 Using Reference Words |
4.2.2 Using Substitutes |
4.2.3 Ellipsis of the Verb |
4.2.4 Supplying Conjunction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ransl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4)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
1.3.2 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3 研究现状评析与展望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 |
2.1.1 水土保持效益的定义 |
2.1.2 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 |
2.1.3 水土保持价值的定义 |
2.1.4 水土保持措施的定义与分类 |
2.1.5 水土保持效益的类型 |
2.1.6 小结 |
2.2 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2.2.1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2.2.2 价值评估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2.2.4 投资效益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设计 |
3 潮白河流域概况和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
3.1 潮白河流域的重要性和典型性 |
3.2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概况 |
3.2.1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自然地理条件 |
3.2.2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植被概况 |
3.2.3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社会经济情况 |
3.3 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情况 |
3.3.1 基本农田建设 |
3.3.2 修复植被 |
3.3.3 沟道坝系工程建设 |
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1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2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3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2 水土保持效益分类与相关指标 |
4.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内涵 |
4.2.2 水土保持社会服务功能与社会效益内涵 |
4.2.3 水土保持经济服务功能及经济效益内涵 |
4.2.4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初始指标集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甄选 |
4.3.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4.4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1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2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3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5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值 |
4.6 本章小结 |
5.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5.2.2 指标值无量纲化 |
5.2.3 构建判断矩阵 |
5.2.4 计算特征向量 |
5.2.5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2.6 评价权重 |
5.2.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 |
5.3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模型构建 |
5.3.1 统计数为权法的评价原理 |
5.3.2 数据处理过程 |
5.3.3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评价结果 |
5.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型构建 |
5.4.1 灰色关联度的评价原理 |
5.4.2 数据处理过程 |
5.4.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效益评价结论 |
6.1.1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2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3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2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效益评价结论 |
6.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效益评价结论 |
6.4 三种评价方法结果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7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 |
7.1 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方法 |
7.1.1 常用的价值估算方法 |
7.1.2 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方法 |
7.2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 |
7.2.1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量计算 |
7.2.2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 |
7.3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动态变化分析 |
7.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投资效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建分析 |
8.1 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机理分析 |
8.1.1 基于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
8.1.2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成本与收益视角的分析 |
8.2 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8.2.1 建立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
8.2.2 建立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
8.3 构建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
8.3.1 区域与主体公平性原则 |
8.3.2 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
8.3.3 水土保持效益经济原则 |
8.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构建 |
8.4.1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主体 |
8.4.2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客体 |
8.4.3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标准的厘定 |
8.4.4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方式 |
8.4.5 流域水上保持补偿制度的实施 |
9 加强潮白河流域水上保持的政策建议 |
9.1 政策目标 |
9.2 政策措施 |
9.2.1 政策措施框架 |
9.2.2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
9.2.3 优化管理体制 |
9.2.4 健全经济政策 |
9.2.5 加强公众宣教与参与政策 |
9.2.6 完善技术扶持政策 |
9.3 政策措施的保障实施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附表:水土保持学专家打分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沙地海岸松造林实验及幼林生长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沿海防护林现状 |
1.2 引种驯化概况 |
1.3 我国林木引种的发展 |
1.4 松属特征 |
1.5 海岸松特征 |
1.6 海岸松研究状况 |
1.7 国内外海岸松研究现状 |
1.8 海岸松的先进性以及推广前景 |
2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的目的和科学问题 |
2.2 试验地点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数据分析和技术路线特点 |
3 海岸松造林试验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海岸松抗寒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不同氮肥处理对海岸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苏北沿海防护林造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资助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沿海防护林研究概况 |
1.3.1.1 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 |
1.3.1.2 树种的适应性研究 |
1.3.1.3 沿海防护林经营措施 |
1.3.2 沿海地区土壤研究概况 |
1.3.2.1 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1.3.2.2 土壤酶及微生物的研究 |
1.3.2.3 土壤可蚀性的研究 |
1.3.2.4 土壤呼吸作用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2 试验地概况 |
2.2.1 海头镇海洲湾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2 射阳市幸福大道旁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3 大丰市王竹海堤试验地基本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林分调查 |
2.3.2 土样采集与处理 |
2.3.2.1 土样采集 |
2.3.2.2 土样处理 |
2.3.3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理化性质 |
3.1.1 土壤物理性状 |
3.1.1.1 土壤机械组成 |
3.1.1.2 土壤容重 |
3.1.1.3 总孔隙度 |
3.1.1.4 毛管孔隙度 |
3.1.1.5 非毛管孔隙度 |
3.1.2 土壤化学性质 |
3.1.2.1 有机质含量 |
3.1.2.2 全氮含量 |
3.1.2.3 速效氮含量 |
3.1.2.4 速效磷含量 |
3.1.2.5 全钾含量 |
3.1.2.6 速效钾含量 |
3.1.2.7 土壤 PH |
3.1.3 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3.1.3.1 单相关分析 |
3.1.3.2 主成分分析 |
3.1.3.3 防护林的改土能力分析 |
3.2 沿海防护林土壤含盐量的月动态变化 |
3.2.1 地下水状况 |
3.2.2 土壤含盐量月动态变化 |
3.3 沿海防护林土壤 PH 的月动态变化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8)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地理学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 近10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地理学者 |
1.1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 |
1.2 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人条件 |
1.3 国家自然科学奖等级基本评定标准 |
2 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有关地理学研究项目 |
2.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授奖条件 |
2.2 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条件 |
2.3 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等级评选 |
3 近10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地理学相邻学科的学者 |
4 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有关地理学相邻学科研究项目 |
5 国家科技奖的地理学获奖项目特点 |
5.1 获奖项目的学科专业特点 |
5.1.1 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包括: |
5.1.2 生态系统研究。 |
5.1.3 环境化学特征。 |
5.1.4 黄河水沙调控。 |
5.2 获奖项目的区域分布特点 |
5.3 获奖项目的研究方法特点 |
5.4 获奖项目的项目规模特点 |
(9)福建农业科技30年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
(一)发展历程 |
1.整合恢复时期(1978-1983年)。 |
2.调整改革时期(1984-1994年)。 |
3.深入发展时期(1995年至今)。 |
(二)发展经验 |
1.以深化改革促发展。 |
2.以扩大开放促提升。 |
3.以机制创新促升级。 |
4.以科技推广促实效。 |
二、福建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与效应 |
(一)作物良种选育成效显着 |
(二)改进耕作栽培与病虫害防控技术 |
(三)林业科研和推广的发展势头良好 |
(四)畜牧业科研成果的应用效益明显 |
(五)水产业科研与成果推广成绩喜人 |
(六)水利科技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三、福建农业科技发展的若干启示与对策 |
(一)发展启示 |
1.要实行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
2.要注重自主研制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 |
3.要突出基础理论研究与适用技术研发相结合。 |
4.要拓展政府引导扶持与发挥农民作用相结合。 |
5.要倡导面上科学普及与因地制宜模式相结合。 |
6.要密切技术推广应用与培训技术农民相结合。 |
(二)发展趋势 |
1.农业科技将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
2.现代农业科学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 |
3.高新技术必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4.农业科学技术与其他学科联系更紧密。 |
(三)发展对策 |
1.加大农业科研基础投入。 |
2.加强农业应用基础研究。 |
3.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
4.大力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
5.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
四、"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林业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D]. 卢一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4]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D]. 仲艳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5]沙地海岸松造林实验及幼林生长调查研究[D]. 李双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6]苏北沿海防护林造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D]. 艾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7]广东省植被—林业生态三十年[J]. 彭少麟,周婷. 生态科学, 2011(S1)
- [8]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地理学项目[J]. 姚鲁烽,何书金,赵歆. 地理学报, 2010(03)
- [9]福建农业科技30年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J]. 翁伯琦,张伟利,丁中文,翁启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0]第八篇 林业科学[A]. 姜岳忠,赵兰勇,邢世岩,鲁法典,吴玉柱,许景伟,侯立群. 2007-2008山东省学科发展报告,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