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楼皂甙在乳汁中的测定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尹兴斌[1](2013)在《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生物样品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重楼、贯叶金丝桃和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两药同时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方法1采用LC-ESI-MS/MS法测定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及金丝桃苷在beagle大血浆中的含量。2采用LC-ESI-MS/MS法测定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在beagle犬血浆中的含量。3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给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Ⅶ四种化合物标准品按剂量与25mL0.5%CMC-Na制备为混悬液,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6、8、10、12、24小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浓度,Excel软件绘制药时曲线,Kinetica4.4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4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给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和两者提取混合物按剂量与25mL0.5%CMC-Na制备为混悬液,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6、8、10、12、24小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浓度,Excel软件绘制药时曲线,Kinetica4.4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5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重楼、贯叶金丝桃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6采用HPLC去测定建立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及金丝桃苷在beagle犬血浆中的含量。7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给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重楼克感胶囊按剂量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小时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浓度,Excel软件绘制药时曲线,Kinetica4.4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建立了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及金丝桃苷的LC-ESI-MS/MS方法,五种成分保留时间分别为6.20min、6.82min、2.76min、2.08min、1.32min,检测范围为10-5000ng/mL;低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20%,中、高两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均在80~120%的范围内;五种成分的回收率均大于90%,并且回收率测定的RSD值均小于15%。2建立了同时测定重楼生物样品中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的LC-ESI-MS/MS方法,两种成分的专属性好,保留时间分别为2.44min、2.93min,检测范围为1-50ng/mL;低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20%,中、高两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均在80-120%的范围内;回收率均大于90%,并且回收率测定的RSD值均小于15%。3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标准品口服给药后Tmax分别为3.17±0.41、3.33±0.52、3.00±0.00、3.17±0.41h;Cmax分别为272.30±27.66、192.40±29.11、148.28±16.91、208.33±37.92ng/mL; AUC0-24分别为2482.95±361.031696.88±50.14、1420.86±230.19、913.06±261.35ng-h/mL; AUC0-∞分别为3025.06±439.58、1955.21±94.40、1689.75±272.60、2243.20±352.15ng·h/mL; MRT分别为13.95±2.15、11.77±1.83、12.98±0.45、12.24±1.54h,T1,2分别为9.41±1.67、7.82±1.78、8.14±0.37、7.47±1.03h。4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口服给药后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Tmax分别为3.83±0.41、3.00±0.00、2.83±0.75、3.67±0.52、3.00±0.00、3.00±0.00、2.17±0.41小时:Cmax分别为276.01±66.28、173.01±37.55、143.90±29.60、184.43±18.38、21.28±2.19、23.06±3.10、4063.87±360.91ng/mL; AUC0-24分别为2049.21±663.23、1417.37±242.56、1324.69±300.89、1652.71±223.28、170.66±41.45、207.63±30.09、27030.28±1064.07ng-h/mL; AUC0-∞分别为2610.08±1023.73、1657.53±312.23、1598.51±381.91、2077.97±463.66、196.44±53.30、239.70±37.06、29215.12±1355.75ng·h/mL; MRT分别为14.36±3.77、12.29±3.37、13.29±3.63、14.68±4.39、10.03±3.98、11.87±1.78、8.80±1.33h,T1/2:分别为9.31±2.74、7.77±2.43、8.36±2.66、9.70±3.22、6.22±3.55、7.20±1.10、5.72±1.11h。重楼、贯叶金丝桃提取混合物口服给药后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Tmax分别为4.00±0.00、3.00±0.00、3.17±0.75、3.67±0.52、3.33±0.52、3.17±0.41、2.00±0.00小时;Cmax分别为250.40±46.29、174.58±30.67、154.29±21.49、181.86±13.34、20.72±2.22、19.94±2.38、3542.58±317.45ng/mL; AUC0-24分别为2152.78±415.34、1330.68±205.22、1288.47±191.00、1604.96±134.07、171.41±53.52,167.99±42.00、25336.45±3142.54ng-h/mL; AUC0-∞分别为2649.38±458.35、1548.87±175.72、1557.49±292.46、1999.47±273.62、194.17±63.73、198.56±60.95、27530.00±3546.90ng·h/mL; MRT分别为14.25±1.50、12.39±2.91、13.31±1.90、14.53±2.87、10.37±2.50、12.34±3.37、9.04±0.65h,T1/2分别为9.05±1.84、8.81±2.93、9.62±3.15、10.18±2.36、7.18±1.80、8.15±3.06h、6.03±1.10h。5通过对六种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T检验比较,发现混合给药时七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只有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其余参数均无显着性差异。6建立了同时测定重楼生物样品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的HPLC方法,四种成分的专属性好,检测范围为0.5-100μg/mL;低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20%,中、高两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均在80~120%的范围内;回收率均大于90%,并且回收率测定的RSD值均小于15%。7重楼克感胶囊口服给药后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金丝桃苷的Tmax分别为4.00±0.00.3.83±0.41、3.83±0.41、3.67±1.21、2.17±0.41h, Cmax分别为7.58±0.83、7.42±1.57、5.70±1.49、6.80±1.37、11.42±1.15ng/mL,AUC0-24分别为65.75±4.68、54.66±5.62、53.26±13.88、61.97±13.53、51.61±12.74ng·h/mL, AUC0-∞分别为85.63±7.17、82.03±15.41、70.31±12.01、76.79±14.32、68.89±16.30ng·h/mL, MRT分别为15.77±1.95、13.72±4.71、15.53±2.54、13.80±3.29、6.85±1.43h,T1/2分别为10.12±2.31、8.71±4.01、9.45±1.73、8.65±2.77、5.37±1.32h。结论1建立的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及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样品回收率高,能够满足给药后各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在本测定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中,七种成分含药基质的低浓度偏差均在±20%以内,中、高浓度点的偏差均在±15%以内,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2对beagle犬口服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四种标准品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药时曲线可以看出,四种重楼皂苷的吸收、消除趋势相似,在0.5h均可在血液中发现,4小时内迅速吸收达到最大血药浓度,4小时后开始逐渐消除。分析药时曲线相似的原因为四种化合物同为皂苷类成分,母核类似,分子量接近,口服给药后在被胃肠道吸收的趋势类似。对beagle犬口服重楼提取物后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两种成分的吸收、消除趋势与前四种重楼皂苷类似。对beagle犬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与四种重楼皂苷的吸收消除趋势相比,金丝桃苷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消除更为迅速。2小时内迅速吸收达到最大血药浓度,2小时后开始逐渐消除。分析其原因为金丝桃苷较重楼皂苷极性小,脂溶性更强,易于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更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对beagle犬口服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和两者提取混合物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药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楼皂苷单体化合物给药与重楼提取物给药比较结果表明四种重楼皂苷对彼此的吸收消除没有影响、重楼药材中的其他成分对四种重楼皂苷的吸收消除没有影响。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及两药合用比较结果表明重楼克感胶囊的处方配伍对重楼、贯叶金丝桃的吸收消除影响较小,两药合用时能够发挥相加作用,按照各自的吸收特性被机体吸收,两药的作用能够形成互补,提高单独给药的治疗作用。3建立的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的HPLC方法中样品回收率高,能够满足给药后各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在本测定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中,四种成分的低浓度偏差均在±20%以内,中、高浓度点的偏差均在±15%以内,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4对beagle犬口服重楼克感胶囊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beagle犬口服重楼克感胶囊后重楼皂苷和金丝桃苷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重楼克感胶囊和提取混合物口服给药后五种成分的MRT、T1/2无显着性差异,但重楼克感胶囊给药后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的Tmax明显增大,表明胶囊给药能延迟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的达峰,减缓吸收速率,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但对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的消除无影响。Tmax分别增加10、25min,推测胶囊壳的破裂过程延缓了两种化合物的分散吸收,影响了其药代动力学性质。通过对T1/2实验结果分析,为保证重楼克感胶囊的药效,应考虑将给药间隔改为每日三次,即8小时给药一次,有利于保证药物疗效,降低血药浓度波动。
王欢[2](2013)在《重楼皂苷的提取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楼皂苷经多年研究证明是重楼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显着,然而其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现今仍未见报道。本文探索了重楼皂苷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初步确定其代谢情况。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重楼药材的提取。以重楼皂苷Ⅰ和Ⅱ为目标物,建立了重楼皂苷Ⅰ和Ⅱ含量测定的方法——标准曲线法。考察提取方法及提取溶剂对重楼皂苷百分含量的影响,进而用正交试验来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正交试验中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设计,以重楼皂苷含量和收膏率为标准,通过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两种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方案。最终确定重楼皂苷提取方法为20倍体积的40%乙醇超声提取60min。2.重楼浸膏中有效成分的富集。本章同时采用正丁醇萃取法和大孔树脂法进行提纯并比较其纯化效果。其中,大孔树脂法曾单纯用到70%的乙醇进行总皂苷的洗脱,但结果证明其洗脱能力并不理想。正丁醇萃取法虽然较之升高,但皂苷含量依然很低。因此,最终将纯化方法确定为大孔树脂吸附法,洗脱方法即纯化水、60%、80%乙醇分别5倍柱体积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的洗脱液,回收溶剂并减压干燥得到重楼皂苷提取物。3.重楼皂苷药代动力学研究HPLC-MS/MS方法的建立。建立了重楼皂苷Ⅰ和Ⅱ血药浓度测定的HPLC-MS/MS方法,此方法专属性强,在规定条件下不受其他内源性物质干扰,灵敏性较高,血药浓度的定量下限达18ng/ml,重楼皂苷Ⅰ在18.3585ng/ml范围内、重楼皂苷Ⅱ在18.6596.7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考察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4.大鼠尾静脉注射重楼皂苷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尾静脉注射给予大鼠重楼皂苷提取物溶液,按照所建方法处理血浆样品,测得不同时间点重楼皂苷的血药浓度,将所测数据用软件DAS2.0进行拟合,得到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重楼皂苷Ⅰ和Ⅱ均符合二室开放药代动力学模型,两者在血液内的清除速度都很快。5.大鼠灌胃重楼皂苷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灌胃给予大鼠重楼皂苷提取物混悬液,按照所建方法处理血浆样品,测得不同时间点重楼皂苷的血药浓度,将所测数据用软件DAS2.0进行拟合,得到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重楼皂苷Ⅰ和Ⅱ均符合一室开放药动学模型,可能存在肝肠循环,且重楼皂苷Ⅰ、Ⅱ的生物利用度都极低。
王梦馨[3](2012)在《叶蝉诱导的茶树重要防御相关基因的功能解析和互利素鉴定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起源于中国西南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各样植食性昆虫的为害,但是茶叶的饮用方法又决定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随着人们对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减免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势在必行。当茶树遭受植食性昆虫攻击时,会释放一系列复杂的挥发物,这些挥发物能够吸引天敌到受害植物寻找寄主或猎物,因而对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天敌均有利,称之为互利素,作为化学信号为茶树、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和利用这些挥发物,通过提取和合成挥发物或通过转基因植物释放的挥发物来调控昆虫的行为,抵御害虫危害,显示了极大的潜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如下(1)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是虫害诱导的主要途径,在植物虫害诱导防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OC)是茉莉酸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最为关键的酶,它环化在AOS催化反应下生成的不稳定化合物-丙二烯氧化物,生成茉莉酸产物的最终前体物质12-氧-植物二烯酸(OPDA).本文首次在茶树中克隆了该酶基因,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茶树AOC全长cDNA序列(CsAOC, Genbank登录号:HQ889679)。其cDNA全长为916bp,包括5’和3’非翻译区、poly(A)尾和一个长738bp的开放阅读框(ORF)。CsAOC基因组DNA含有两个内含子,分别为115bp和369bp。CsAO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24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6.5kDa,理论等电点为9.0。没有信号肽,但有一个叶绿体转运肽。多重比对结果表明CsAOC蛋白与其他的AOC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测了CsAOC的二级结构组成,由21.22%α-螺旋、25.31%延伸主链、6.12%β-转角和47.35%随机卷曲组成。成功构建了CsAOC的原核表达载体,结果表明表达出来的蛋白与所预期的蛋白大小一致。该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RT-QPCR结果表明,CsAOC基因可被多种不同诱导因素所诱导,MeJA的诱导最为显着,SA和机械损伤也都明显提高了CsAOC的表达水平。受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处理后CsAOC的转录均出现上调。因此,可以借以调控AOC基因的表达和JAs的合成。(2)在植物群落中,萜类化合物作为一种行为信号的化学信号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昆虫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植物的防御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该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是细胞质萜类化物代谢中的重要调控点。本文首次克隆获得了茶树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CsHMGR)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JN584161)。其cDNA全长为2051bp,包括5’和3’非翻译区、poly(A)尾和一个长1773bp的开放阅读框(ORF)。CsHMGR基因组DNA含有两个内含子,分别为136bp和108bp。CsHMG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59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3.38kDa,理论等电点为6.68。多重比对结果表明CsHMGR蛋白与其他的HMGR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测了CsHMGR的二级结构组成,由21.22%α-螺旋、25.31%延伸主链、6.12%p-转角和47.35%随机卷曲组成。三级结构中则含有两个NADP (H)结合域和两个HMG-CoA结合域。成功构建了CsHMGR的原核表达载体,结果表明表达出来的蛋白与所预期的蛋白大小一致。该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3)为有效利用植物互利素诱集缨小蜂类寄生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卵,遂分别以新鲜的健康茶梢、叶蝉为害茶梢、健康嫩茎、叶蝉产卵嫩茎为味源材料,使用SuperQ为吸附剂,以空气夹带法吸附挥发物,有机溶剂淋洗,氮气吹扫浓缩,使用GC-MS配合标准样品予以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蝉害茶梢和蝉害茎中发现了组分(E-E)-α-法尼烯,并且含量显着。根据以往研究基础得知,在茶园中,(E,E)-α-法尼烯对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骨缨小蜂具有很强的引诱力。夏秋两季在不同地区分别使用多种蝉害茶梢挥发物诱集这两种缨小蜂,均以(E,E)-α-法尼烯效果最好。(E,E)-α-法尼烯与苯甲醛、反-2-己烯醛组成的混合物与素馨黄色板的组合,可有效诱集这两种缨小蜂寄生假眼小绿叶蝉的卵。本文为利用茶树互利素诱集缨小蜂制约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参考。(4)通常,7月上中旬和10月份,茶园中天敌昆虫种类比较丰富,个体数量较多,适合于进行多种互利素诱集效果的比较,筛选出诱效较强的互利素、或互利素配方。本文基于课题组之前的室内行为测定结果,将多种互利素及其混合物制成诱芯,悬挂于素馨黄粘板上,于茶园中检测互利素及其混合物对于各种天敌的引诱效应,比较和筛选诱效最佳的组分。结果表明,诱集的天敌昆虫种数之间、个体数之间和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都比较显着。正己烷和青叶醇引诱天敌昆虫的效应在物种数和个体数方面是最少的,但在多样性指数方面较高。叶蝉为害激活了茶树防御相关基因,释放出挥发性互利素,诱集缨小蜂等天敌昆虫寄生叶蝉,抑制叶蝉种群。本研究为利用互利素诱集天敌控制害虫提供参考。
江雪梅[4](2011)在《球药隔重楼甾体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文中指出甾体皂甙是一类药用价值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探索和研究它的合成途径,并实现其代谢调控,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 Franch)是百合科重楼属的一种,它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主要药效成分是甾体皂甙。甾体皂甙是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该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本论文首次成功提取了球药隔重楼的总RNA,通过比对其他种属HMGR基因,找出它们的同源保守序列,扩增出目的基因的保守片段、3’和5’cDNA拼接,克隆得到了HMGR的全长cDNA,命名为PfHMGR,大小为1973 bp,编码576个氨基酸。PfHMG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蛋白分子量约为61 kDa,理论等电点为6.64,与其他植物的HMGR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有两个HMG-CoA结合位点和两个NADP(H)结合位点,包括两个跨膜区域和三个催化区域。本论文首次构建了PfHMGR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表达,其表达鉴定结果显示PfHMGR能够替代AtIPI基因的功能,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即PfHMGR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以18S基因作为内参照,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扩增了甾体皂甙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其他三个功能基因IPPI、FPS、SS的部分序列,研究了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这三个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IPPI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FPS也是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叶子中最低,而SS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叶中最低。另外,通过one-step PCR检测出PfHMGR基因在根、茎、叶三个组织部位都有表达,但在根中的表达量高于茎中的表达量,而叶中的表达量最低。PfHMGR这样的表达差异很有可能与根部的生长以及甾体皂甙的积累成正相关。
陈炳华[5](2011)在《球兰体外抑菌作用及球兰粗皂苷部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球兰在福建地区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的传统药材,对多种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在民间的应用范围很广。为了科学、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一植物资源,进行了如下试验:1球兰提取物体外抗菌效果研究应用管碟法测定球兰的5种提取液,即球兰茎水提取液、球兰茎80%乙醇提取液、球兰叶水提取液、球兰叶80%乙醇提取液、球兰叶汁5种提取液对嗜水气单胞菌、链球菌、海安气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易损气单胞菌等9种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球兰茎80%乙醇提取液对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球兰茎水提液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球兰叶80%乙醇提取液对海安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球兰叶水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球兰叶汁对易损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总之,球兰提取物在体外条件下对不同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2球兰提取液化学成分验证应用常规化学方法,对球兰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的初步验证。结果:球兰茎80%乙醇提取液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皂苷类、糖(多糖或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内酯或其苷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学物质;球兰茎水提液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皂苷类、氨基酸(蛋白质或多肽类)、糖(多糖或其苷类)、香豆素(内酯或其苷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学物质;球兰叶80%乙醇提取液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糖(多糖或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内酯或其苷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学物质;球兰叶水提取液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皂苷类、氨基酸(蛋白质或多肽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学物质;球兰叶汁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皂苷类、氨基酸(蛋白质或多肽类)、糖(多糖或其苷类)、黄酮类、强心苷、香豆素(内酯或其苷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学物质。总之,球兰提取液主要以皂苷、有机酸为主。3球兰粗皂苷分离与提取使用正丁醇有机溶剂的传统提取方法对球兰中的皂苷成分进行初步提取与分离,经泡沫试验和各种显色反应证实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皂苷。可见,应用该法对球兰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提取是可行的。4球兰粗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研究球兰粗皂苷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和溶血效应。结果:球兰粗皂苷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对O2-·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为63.20%;粗皂苷具有一定的溶血效应,最低溶血溶度为2mg/mL,对红细胞有一定的破坏程度。可见,球兰粗皂苷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体外溶血效应。5球兰粗皂苷对小鼠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球兰粗皂苷对浓氨水引咳小鼠的止咳祛痰效果,以及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兰粗皂苷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3min内咳嗽次数,增加痰液分泌量;能提高正常小鼠的SOD、GSH-Px水平,降低MDA含量;提高正常小鼠血清中总蛋白、AKP含量,降低尿素氮含量。由此,球兰粗皂苷具有较强的止咳祛痰作用,能有效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6球兰粗皂苷中的皂苷成分纯化条件优化采用制备型液相色谱对球兰粗皂苷中的皂苷成分纯化条件进行初步摸索,得出皂苷制备液相色谱的初步分离条件为:柱子:Pursuit XRs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14:86),柱温:20℃左右,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nm、210nm.本试验对球兰茎粗皂苷可能具有的活性功能进行检验,为进一步推广球兰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季晓杰[6](2010)在《不同种重楼药材的品质研究》文中提出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polyphlla Smith var.Yunnanensis (Franch.) 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本课题对重楼药材的胶质和粉质进行研究,其中包括:重楼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重楼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重楼药材醇提取物抗炎和镇痛的药效学研究。利用单因素考察重楼总皂苷含量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以甲醇加热回流提取2h所得总皂苷含量较高。以清洁级ICR小鼠为模型对胶质和粉质重楼药材的80%醇提物进行了抗炎、镇痛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胶质和粉质药材的80%醇提物对小鼠均具有镇痛作用,且在抗炎作用方面,胶质药材好于粉质药材;以色谱柱Zorbax SB-C18 (5μm.,4.6 mm x 250 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60min,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mL/min,柱温40℃的色谱条件以重楼皂苷Ⅰ为参照峰,分别对10个不同来源的重楼药材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得到14个共有指纹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重楼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可用于该药材的鉴定及质量控制;
钱红娟,王冲,赵玉如[7](2010)在《三种用于流产后阴道出血药物作用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筛查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药物。方法: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分别服用五加生化胶囊、宫血宁、桂枝茯苓胶囊,并设立对照组,比较其结果。结果:三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孕囊排出时间的差异无显着性,在阴道流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方面,三个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五加生化胶囊、宫血宁、桂枝茯苓胶囊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值得推广。
杨华,魏振河,王建梅[8](2009)在《宫血宁胶囊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后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应用中药宫血宁胶囊,对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高危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在手术流产后服用宫血宁胶囊2粒,3次/d,共6d;对照组98例,在手术后口服益母草流浸膏15mL,2次/d,共6d。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一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后服用宫血宁胶囊,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晓艳[9](2009)在《宫血宁胶囊预防异常产褥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通过宫血宁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为预防异常产褥提供临床参考。2.方法:2.1研究对象收集2008年4月到2009年2月间武汉市普爱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63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40例(顺产41例,剖宫产99例),对照组123例(顺产37例,剖宫产86例)。2.2治疗及观察方法观察组顺产者产后立即给药,剖宫产者产后6小时给药,分别给予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宫血宁胶囊2粒口服,每日三次,6天为一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对照组空白对照。观察分娩2小时后至产后72小时的出血量。产妇进入病房后,对替换下的卫生纸及卫生巾称重并减去自重。所增加的重量,按1.05g相当于1ml血液的出血量计算。每日测量宫底高度,出院时查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数值,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总恶露时间。产后42天回医院由专人进行产后回访调查。2.3疗效指标:恶露量、恶露时间、子宫底下降程度、血小板、血红蛋白与白细胞计数。2.4统计学处理本课题中应用spss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P>0.05表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3.结果:3.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7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顺产者产后2-72小时红色恶露量169.24±31.25ml,对照组顺产者183.45±29.46ml;观察组剖宫产者178.96±29.78ml,对照组剖宫产者198.46±45.68ml;3.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恶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3与对照组比较,在相同时间里观察组子宫底下降程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3.4与对照组比较,出院时观察组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5产后42天回访,观察组所有患者身体各器官(除乳房外)均恢复,对照组有4例因恶露未净给予治疗后康复。4.结论:宫血宁胶囊对减少产后恶露量及缩短恶露时间、促进子宫复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宫血宁胶囊通过升高血小板达到止血的目的从而具有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作用;同时宫血宁胶囊还具有抗炎预防感染的作用;另外由于宫血宁胶囊能够升高产妇血红蛋白从而改善了产妇机体状态,达到提高产妇抵抗产褥期其他疾病的免疫力。无明显毒副作用,宜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印洁红[10](2009)在《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药物质量控制以及纳米荧光探针的核酸检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第一部分用近红外光谱法分别针对中药重楼及复方氯丙那林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做了相关研究。对于重楼皂苷分离过程的质量控制,本文将AB-8大孔吸附树脂与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控相结合,对整个除杂和分离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控。采用70%的乙醇进行等度洗脱,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皂苷主要包含在前3个阶段,对应的24α-羟基偏诺皂苷、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的分离效率分别为96.22%、92.90%和92.34%。本文认为用该分离方法具有实现重楼皂苷按中药一类新药的分离要求实现分离的可行性。近红外光谱也为药物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采用近红外光纤漫发射技术,以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复方氯丙那林胶囊的三种药效成分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快速同时测定方法。所建立的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定量分析多元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4和0.990,校正集的均方根残差分别为0.028、0.145和0.250,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5、0.120和0.210。由于该方法是在不经任何预处理的情况下的光纤快速同时分析,因此可用于复方氯丙那林的过程质量控制。本文第二部分就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和磁性纳米材料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作了相关研究。采用巯基水相法合成CdTe量子点,即以CdCl2、Te粉、NaBH4和巯基乙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合成了一系列粒径不同的CdTe量子点。通过考察影响因素,能够稳定地得到荧光量子产率在40%左右的绿、黄、橙和红色荧光的高质量CdTe量子点。在此基础上,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合成了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进一步提高了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70%),其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均获得了显着地提高。此外,采用反相微乳法,本文初步制得了分散性和均一性较好的CdTe/SiO2复合纳米粒子。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其磁性能较好(比饱和磁化强度达70.970emu/g,剩磁和矫顽力分别仅为3.493emu/g和23.57Oe),粒径为15nm左右,在水中能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静置数月仍无分层现象。基于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富羟基特征,本文采用硅烷化方法对此粒子进行了表面氨基化修饰。经红外光谱表征,证实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已经被表面氨基化。分别用EDC交联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制备了量子点—核酸探针(CdTe-P,CdTe/CdS-P1)和磁性纳米粒子—核酸探针(MNP-P2),并将这两种探针应用于核酸的定量检测与定性识别。基于探针CdTe-P,构建了发射波长540nm的CdTe量子点与溴化乙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建立了核酸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核酸目标链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188nM,其相关系数达0.997,最低定量限为25nM。以CdTe/CdS-P1为检测探针、MNP-P2为捕获探针构建了三明治型的核酸定性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识别与复合探针完全互补配对的目标链以及与目标链存在一个碱基差异的错配链寡核苷酸,有望应用于临床医学上存在基因突变的疾病检测。
二、重楼皂甙在乳汁中的测定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楼皂甙在乳汁中的测定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重楼克感胶囊研究进展 |
1 重楼克感胶囊制剂来源 |
2 重楼克感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3 重楼克感胶囊的药理、药效、毒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重楼现代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重楼的含量测定方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贯叶金丝桃现代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贯叶金丝桃的含量测定方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金丝桃苷比格犬血浆样品LC-ESI-MS/MS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血浆中五种成分的LC-ESI-MS/MS同时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提取物、贯叶金丝桃提取物、提取混合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案及测定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比格犬血浆样品LC-ESI-MS/MS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血浆中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的LC-ESI-MS/MS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重楼提取物、提取混合物中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案及测定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重楼、贯叶金丝桃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1 Tmax比较 |
2 Cmax比较 |
3 AUC_(0-24)比较 |
4 AUC_(0-∞)比较 |
5 MRT比较 |
6 Ti/2比较 |
7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金丝桃苷比格犬血浆样品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一、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比格犬血浆样品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血浆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二、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金丝桃苷比格犬血浆样品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血浆中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和金丝桃苷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重楼克感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仪器、试药与动物 |
2 实验方案及测定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重楼皂苷的提取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重楼药材的提取 |
1.1 实验仪器、药品及试剂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药品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重楼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2.2 重楼皂苷的提取工艺考察 |
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1.3.1 重楼皂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 |
1.3.2 重楼皂苷的提取工艺考察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重楼浸膏中有效成分的富集 |
2.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前准备 |
2.2.2 正丁醇萃取法 |
2.2.3 大孔树脂吸附法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楼皂苷药代动力学研究 HPLCMS/MS 方法的建立 |
3.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及结果 |
3.3.1 血浆中重楼皂苷的测定方法考察及结果 |
3.3.2 方法学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鼠尾静脉注射重楼皂苷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试剂 |
4.2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及结果 |
4.3.1 给药用重楼皂苷提取物溶液的制备 |
4.3.2 大鼠给药方法及血样采集 |
4.3.3 实验结果 |
4.3.4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鼠灌胃重楼皂苷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试剂 |
5.2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及结果 |
5.3.1 重楼皂苷提取物给药试液的制备 |
5.3.2 大鼠给药方法及血样采集 |
5.3.3 实验结果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叶蝉诱导的茶树重要防御相关基因的功能解析和互利素鉴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与植物的防御反应 |
1.1.1 茉莉酸类物质是植物防御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 |
1.1.2 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中的关键酶 |
1.1.3 茉莉酸类物质与植物的抗虫性 |
1.2 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与植物的防御反应 |
1.2.1 萜类物质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
1.2.2 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中的关键酶 |
1.3 植物挥发性互利素的主要化学成分、释放机制及防御作用 |
1.3.1 植物挥发性互利素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2 植物挥发性互利素的释放机制 |
1.3.3 植物挥发性互利素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茶树茉莉酸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AOC)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RNA提取 |
2.3.2 CsAOC基因中间序列的扩增 |
2.3.3 CsAOC基因3’端序列的扩增 |
2.3.4 CsAOC基因5’端序列的扩增 |
2.3.5 CsAOC cDNA的全长克隆和性质分析 |
2.3.6 CsAOC基因组序列 |
2.3.7 CsAOC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性质分析 |
2.3.8 茶树与其他作物AO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序列联配 |
2.3.9 CsAOC基因进化树的构建 |
2.3.10 CsAOC蛋白的二级结构 |
2.3.11 CsAOC原核表达 |
2.3.12 CsAOC基因表达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茶树倍半萜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RNA提取 |
3.3.2 CsHMGR基因中间序列的扩增 |
3.3.3 CsHMGR基因5’端序列的扩增 |
3.3.4 CsHMGR基因3’端序列的扩增 |
3.3.5 CsHMGR cDNA的全长克隆和性质分析 |
3.3.6 CsHMGR基因组序列 |
3.3.7 CsHMGR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理化性质分析 |
3.3.8 茶树与其他作物HMG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序列联配 |
3.3.9 茶树HMG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系统进化分析 |
3.3.10 茶树HMGR的疏水性/亲水性的预测与分析 |
3.3.11 茶树HMGR跨膜结构域的预测与分析 |
3.3.12 茶树HMGR信号肽的预测与分析 |
3.3.13 茶树HMGR亚细胞定位的预测与分析 |
3.3.14 茶树HMGR结构功能域的分析 |
3.3.15 茶树HMGR二级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3.3.16 茶树HMGR三级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3.3.17 CsHMGR原核表达 |
3.4 讨论 |
第四章 叶蝉为害诱导的茶树互利素分离鉴定及其诱集缨小蜂的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叶蝉为害茶梢和嫩茎的挥发物分离鉴定 |
4.2.2 茶园中几种茶树互利素素对缨小蜂引诱效应 |
4.2.3 利素诱集缨小蜂寄生叶蝉的效应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挥发物的分离鉴定 |
4.3.2 浙江省武义县和安徽省宣城市茶园中几种互利素有效地诱集两种缨小蜂 |
4.4 讨论 |
第五章 茶树互利素对于茶园天敌昆虫的诱集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素馨黄粘板的制作 |
5.2.2 互利素诱芯的制作 |
5.2.3 田间诱捕试验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几种互利素诱集的天敌昆虫种数之间的差异显着 |
5.3.2 几种互利素诱集的天敌昆虫个体数之间的差异显着 |
5.3.3 几种互利素诱集的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显着 |
5.3.4 不同互利素诱集的天敌类群有明显差异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球药隔重楼甾体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分子研究 |
1.1.1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及产物的简介 |
1.1.2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机制的研究热点 |
1.1.3 重楼属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功能酶的研究 |
1.2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研究进展 |
1.2.1 HMG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1.2.2 HMGR的反馈调节研究 |
1.2.3 HMGR基因的研究 |
1.3 RACE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上的研究进展 |
1.3.1 RACE技术的原理 |
1.3.2 RACE技术的关键环节 |
1.3.3 RACE在植物基因克隆上的应用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课题资助情况 |
第二章 球药隔重楼HMGR功能基因基于RACE技术的cDNA克隆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样品来源 |
2.3 实验方法 |
2.3.1 总RNA的提取 |
2.3.2 RNA浓度、纯度检测及纯化与反转录 |
2.3.3 功能基因HMGR保守片段的克隆 |
2.3.4 球药隔重楼HMGR基因3’端的克隆 |
2.3.5 球药隔重楼HMGR基因5’端的克隆 |
2.3.6 球药隔重楼HMGR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 |
2.3.7 核酸与蛋白序列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球药隔重楼总RNA质量检测 |
2.4.2 球药隔重楼HMGR基因同源片段的检测 |
2.4.3 3'端和5'端RACE及全长序列结果 |
2.4.4 球药隔重楼HMG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MGR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鉴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和质粒 |
3.2.2 工具酶 |
3.2.3 试剂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5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HMGR基因编码序列的扩增 |
3.3.2 纯化后的HMGR cDNA与pTrc-AtIPI质粒的双酶切 |
3.3.3 酶切后回收的HMGR cDNA和载体pTrc的连接及载体的自连 |
3.3.4 质粒的转化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含信号肽的PfHMGR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4.2 重组表达载体pTrc-PfHMGR的构建 |
3.4.3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3.4.4 重组质粒pTrc-PfHMGR的序列测定 |
3.4.5 pTrc-PfHMGR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颜色鉴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球药隔重楼功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植物样本 |
4.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RNA的提取和浓度检测 |
4.3.2 引物设计 |
4.3.3 四个基因的PCR扩增及产物的纯化与测序 |
4.3.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样品RNA及反转录的cDNA检测 |
4.4.2 IPPI、FPS、SS基因RT-PCR及测序结果 |
4.4.3 IPPI、FPS、SS基因Real-time PCR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分析 |
4.4.4 球药隔重楼不同组织IPPI、FPS、SS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5 HMGR功能基因的组织表达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球兰体外抑菌作用及球兰粗皂苷部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球兰简介 |
2 中药材及其抑菌作用 |
2.1 中药材抑菌作用机理 |
2.2 中药材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2.2.1 单味中药 |
2.2.2 复方制剂 |
2.2.3 中药与抗生素合用 |
2.3 中药材体外抑菌试验 |
3 皂苷 |
3.1 结构分类 |
3.2 皂苷溶解性 |
3.3 皂苷的鉴别 |
3.3.1 溶血实验 |
3.3.2 泡沫实验 |
3.3.3 显色实验 |
3.4 皂苷活性 |
3.4.1 表面活性 |
3.4.2 抗凝血、溶血作用 |
3.4.3 抗细菌、真菌活性 |
3.4.4 降血脂、血糖、胆固醇作用 |
3.4.5 增强免疫调节作用 |
3.4.6 祛痰、止咳 |
3.4.7 抗癌、抗肿瘤 |
3.4.8 抗氧化作用、抗衰老作用 |
3.4.9 杀虫作用 |
4 中药材及其提取 |
4.1 中药材的提取及原理 |
4.2 中药材提取的必要性 |
5 中药材研究前景 |
6 本试验研究目的意义 |
第一章 球兰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球兰茎水提液、球兰茎8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 |
2.2 球兰叶水提液、球兰叶80%乙醇提取液和球兰叶汁的抑菌效果 |
3 讨论 |
3.1 中药材及球兰的体外抑菌作用 |
3.2 球兰各提取液体外抑菌作用效果的比较 |
3.3 球兰各提取液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的比较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球兰各提取液化学成分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球兰叶汁、80%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
2.2 球兰茎80%乙醇提取液、水提液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药材化学成分验证背景 |
3.2 中药材化学成分验证原理 |
3.3 中药材化学成分验证注意事项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球兰粗皂苷提取、检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水饱和正丁醇的制备 |
1.2.2 球兰总皂苷的提取(粗品) |
1.2.3 球兰粗皂苷的提取(总皂苷初步分离纯化) |
1.2.4 粗皂苷的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泡沫试验结果 |
2.2 显色反应验证结果 |
2.3 滤纸片溶血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药材中皂苷成分常见的提取方法 |
3.2 中药材中皂苷成分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 |
3.3 球兰粗皂苷的提取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粗皂苷溶血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2%兔红血球液的制备 |
1.2.2 球兰粗皂苷生理盐水溶液的制备 |
1.2.3 溶血现象观察(A组) |
1.2.4 最低溶血浓度的测定(B组) |
1.2.5 溶血程度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组粗皂苷的溶血作用观察 |
2.2 B组粗皂苷的溶血作用观察 |
2.3 B组粗皂苷的溶血率 |
3 讨论 |
3.1 中药材皂苷成分的溶血作用 |
3.2 皂苷溶血试验条件研究 |
3.3 球兰粗皂苷溶血性质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粗皂苷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粗皂苷总抗氧化力的测定 |
1.2.2 粗皂苷体外超氧阴离子(O_2~-·)清除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粗皂苷体外总抗氧化力 |
2.2 粗皂苷体外对O_2~-·的清除率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球兰粗皂苷止咳、祛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咳嗽合格实验鼠的筛选 |
1.2.2 试验小鼠的分组 |
1.2.3 试验小鼠的饲养 |
1.2.4 小鼠咳嗽试验 |
1.2.5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6 小鼠祛痰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球兰粗皂苷对小鼠咳嗽的影响 |
2.2 球兰粗皂苷对小鼠祛痰的影响 |
2.2.1 酚红标准曲线 |
2.2.2 球兰粗皂苷对小鼠祛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止咳、祛痰研究背景 |
3.2 皂苷成分的止咳、祛痰作用 |
3.3 祛痰试验研究方法 |
3.4 制造氨水环境的注意事项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球兰粗皂苷对小鼠抗氧化水平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粗皂苷对小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2.2 粗皂苷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皂苷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
3.2 皂苷成分体内、外抗氧化作用与“益气”之间的关系 |
3.3 皂苷成分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球兰粗皂苷活性功能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球兰粗皂苷制备液相条件的初步探索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制备型液相色谱及其在分离纯化皂苷成分中的应用 |
3.2 制备型液相色谱的应用前景 |
3.3 制备型液相色谱在分离纯化球兰皂苷的意义 |
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不同种重楼药材的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重楼药材总皂苷提取及含量测定 |
2.1 仪器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药品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重楼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2.2.2 总皂苷含量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重楼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3.1 仪器和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药材与试剂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2.2 参照物的选择 |
3.2.3 重楼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2.4 非药典规定重楼药材的鉴别 |
3.3 讨论 |
第四章 胶质与粉质重楼药材的抗炎及镇痛药效研究 |
4.1 仪器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药品与试剂 |
4.1.3 实验动物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供试药品的制备 |
4.2.2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试验 |
4.2.3 醋酸扭体法小鼠镇痛试验 |
4.2.4 统计方法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附录(谱图) |
(8)宫血宁胶囊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服药方法 |
1.3 药物来源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间高危因素方面 |
2.2 阴道出血时间 |
2.3 术后阴道出血量 |
2.4 月经恢复情况 |
2.5 药物安全性 |
3 讨论 |
(9)宫血宁胶囊预防异常产褥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情况 |
2.2 疗效指标 |
2.3 随访情况 |
3 讨论 |
3.1 西医对异常产褥的认识 |
3.2 中医对异常产褥的认识 |
3.3 宫血宁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1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药物质量控制以及纳米荧光探针的核酸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近红外光谱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2 纳米材料及其在生物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一部分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药物质量控制研究 |
第一章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纯化重楼皂苷的近红外光谱在线质量控制与评价 |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复方氯丙那林质量检控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量子点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
第三章 CdTe 量子点及核壳型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功能化 |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量子点和磁性纳米粒子探针的核酸检测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重楼皂甙在乳汁中的测定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楼克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尹兴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6)
- [2]重楼皂苷的提取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王欢. 云南中医学院, 2013(02)
- [3]叶蝉诱导的茶树重要防御相关基因的功能解析和互利素鉴定应用[D]. 王梦馨.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4]球药隔重楼甾体皂甙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D]. 江雪梅. 中南大学, 2011(01)
- [5]球兰体外抑菌作用及球兰粗皂苷部分活性研究[D]. 陈炳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7)
- [6]不同种重楼药材的品质研究[D]. 季晓杰. 延边大学, 2010(11)
- [7]三种用于流产后阴道出血药物作用的临床观察[J]. 钱红娟,王冲,赵玉如. 内蒙古中医药, 2010(04)
- [8]宫血宁胶囊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后疗效观察[J]. 杨华,魏振河,王建梅.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9(04)
- [9]宫血宁胶囊预防异常产褥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晓艳.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0)
- [1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药物质量控制以及纳米荧光探针的核酸检测[D]. 印洁红. 苏州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