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成市实施渔业资本扩张带动农工商各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震[1](2014)在《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是在齐文化、鲁文化和儒家思想、兵家智慧以及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是山东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山东沿海地区商贸经济的迅猛发展,关于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经济发展史以及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研究日益为学界与商界所关注。本文充分吸纳了当前史学界关于山东沿海商业经济、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搜集了清末民初时期山东沿海大量的经济、文化资料,在拥有详实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史料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化视野透视法对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基于此,从深层次文化的角度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侧重于精神、文化层面。从公共精神、包容创新精神、道德伦理精神、智者与重视教育精神以及对山东、.全国的影响等五个角度阐述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则是从微观角度结合具体实例全面系统地分析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从具体层次而言,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探讨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本章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时代背景与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清末民初山东沿海近代新式商人崛起与工商业发展”、“历史大变局中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对于“清末民初时代背景与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这一内容的研究将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清末民初社会巨变和转型与山东沿海商人在内忧外患下奋发图强”、“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影响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于“清末民初山东沿海企业家崛起和工商业迅猛发展及其影响”的研究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清末民初山东沿海新式商人崛起及其组成”、“清末民初山东沿海的工商业迅猛发展和商人经营活动范围扩张”、“传统山东沿海商人经营和近代山东商人沿海经营的区别”。对于“历史大变局中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这—内容的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历程”、“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清末转型期、民初发展期。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顾客至上、诚信为本、勤奋务实、义利结合、科学管理、灵活经营、注重宣传、等级森严和家长制、眷恋故土与小富即安、贾而好儒和崇尚入仕”。第二部分(第二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公共精神。本章将从“服务社会精神”、“支持公益慈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三个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山东商业文化之公共精神。第三部分(第三章)探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包容创新精神。本章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地区商业包容创新文化:包容精神、新儒商文化、创新精神。第四部分(第四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道德伦理精神。本章将从仁爱精神、道义文化、礼仪文化、诚信文化四个角度阐述清末民初山东商业文化之道德伦理精神。第五部分(第五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重智精神。本章将从智者文化和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智者精神。第六部分(第六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影响。本章首先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地区商业文化对山东的建筑、饮食、神祗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然后研究清末民初山东商业的道德伦理精神和新儒商文化在全国的影响。
王大海[2](2014)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我国海水养殖业布局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生态工程养殖战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海水养殖业布局具有资源导向性、空间离散性和产业弱质性等农业布局的一般特性,从而使得海洋养殖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殖海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与工程技术,协调好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选题以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起点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态势,审视海水养殖业在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四化同步的基本原则,探寻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逻辑机理,提出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现代海水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的具体方向,而发展规模经济是海水养殖业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路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理论上,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浅海底播养殖。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涉及到环境、资源、市场、科技、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其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统筹安排、系统考虑、科学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海水养殖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膳食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技术进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骄人业绩,但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养殖环境、海洋生态灾害、产业结构、水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整个世界来看,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优质蛋白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是: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通过养殖技术的创新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加强政府监管提升养殖质量。这些做法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制订工作;强化政府对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科研资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积极开展规模经济的探索: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但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在经济效益、良种培育、养殖方式、病害防治、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影响了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高端发展。规模效率分析能够正确评判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在构建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模型前提下,运用DEA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技术水平过低是导致我国当前海水养殖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应适度规模经营,着重提升海水养殖技术水平,改善资本、鱼苗、海水养殖面积规模的生产效率。从长远来说,应当实现海水养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提升海水养殖的规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产业生态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未来方向,与之相应,工业化养殖就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是: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要措施。其次,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李姣[3](2014)在《基于湿地依赖—承载力的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湿地生态系统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生产力极高。全球发展需求加剧了湿地压力,湿地状况的局部改善和整体恶化趋势并存,严重削弱了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极大地损害了人类福祉。长江中游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经济地位。目前该区面临天然湿地减少、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生态状况与区域发展存在着突出矛盾。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其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考察生态经济区内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状况及变化,分析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应对策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复合系统良性耦合。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律性动态关联。全文以湿地为核心资源类型,针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贡献(供给)→资源依赖(需求)→环境与水的承载力(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况→区域协调发展对策”这一思路,进行了递进式研究。①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角度,考察了湿地生态服务的贡献,反映出湿地供给的巨大价值。②从发展引起的资源需求出发,分析了湖区对湿地的依赖性利用,不仅证实了湿地生态服务的重要贡献,也表明资源利用对生态系统形成了明显压力。③评价了生态经济区2002-2011年的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体现出湿地在生态-经济系统作用下的动态承载力水平,为判断生态系统状态提供了实据。两类承载力评价结果较为统一,反映出区域生态状况不容乐观,需提高管理效率并加大水环境治理。④进一步对区域2002-2011年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发展进行了跨尺度耦合协调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系统发展状况较为理想,但湿地资源有明显恶化趋势,抗逆能力的改善反映出政府在湿地管理中的关键作用。⑤基于区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研究结论,评述了湖区三类管理政策(保护类、发展类、协调发展类),分析了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综合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罗银科[4](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文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当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关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回溯,但是目前学界尚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农业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农业教育”)进行梳理、评析。论文从职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范围三个维度,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与辨析,发现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实然”层面理解职业教育的近代内涵。进而推演出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因而以农业教育为主,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职业教育四类型中的农业教育,三形式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即论题: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将研究范围内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及内战时期四个阶段,并回溯清末农业教育的发展,以便前后衔接。每个阶段主要从农业学校的设置与修订、农业学校课程与教材、农业学校师资、农业学校经费、农业学校与学生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以上各方面做前后的对比,标明特异之点,给予简要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释,希望这样的尝试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章,笔者提出“癸卯学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学制系统,但是并不适用于农业教育。初等农业学堂与中等农业学堂之间不存在断层现象。开设课程适当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土性的课程,一律没有读经课程。清末采取了延聘外国农学教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农业再回国办学和设立农业教员养成所三种方式培养农业师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农业学堂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款、官员富绅出资和适当收取学生学费三种途径,其中官员富绅出资兴办较为普遍。初、中等农业学堂数和学生数有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实业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第二章,笔者认为“学堂”到“学校”称谓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新政府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的一种姿态,但实际并无改变。而从“初、中等”改称“甲、乙种”则有实质性的变化,即意在打破农业教育系统,割断各级农业教育的联系,但在事实层面很难办到。从“壬子癸丑学制”始,高等农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离出去,农业教育限于中等以下。该时期缺乏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本土性农业教材。师资仍然沿袭清末的培养模式,以农业教员养成所为主。农业学校教员人数,多于同期工、商业学校教员数。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农会、私人和学费。该时期实业教育经费在各中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低,但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则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农业学校经费数高于同期工、商业学校经费数。第三章,笔者认为本期农业学校设置“自由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之前学制存在问题的修正,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本期首次拟定了农业学校课程标准,同样体现“自由度大”的特点。出版了一些农业教育教材,但是并未改变农业教育教材难觅的局面。“自由度大”的特点在师资培养上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看似自由度大的规定,事实上是承认了之前学制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式,不做任何改变。该时期职业教育岁出经费数占整个中等教育岁出经费数的比重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1922年新学制后,普通教育职业化吸纳了本该直接投入到职业学校的经费。第四章,本期农业学校设置与“壬子癸丑学制”如出一辙,这是对于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规避”。农业学校设置以立法的形式呈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能高估,它不过是民国法律架构的一小环。首次有了部颁农业教育各科课程表,对于提高农业教育水平不无帮助,但是仍无课标。主观上的不作为是主要原因。终于有了部订农业学校教材,并且在职业教育各科中数量最多,但是仍有不少学科无部颁教材。农业教育师资问题正随着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问题逐渐解决,但是效果还未显现,抗战即爆发。农业教育经费来源在制度层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为了挽救因“壬戌学制”职业教育普通化造成的中等教育严重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张职业学校的措施,但是中学“独大”的状况并未改变。第五章,本期农业教育在制度上为适应战争需要,做了微调。依然沿用1933年的类课标。组建了专为编辑农业教材的“农业职业学校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并且融入了奖励机制。这种机制对农业教材的编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师资问题受到重视,并在实际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远没有达到解决的程度。农业教育经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战时公费制度刺激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原因一方面在于承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在于普通教育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共性问题的探讨。先从农村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维度展开。笔者认为农民与农业的需要,使得农业教育成为必要,农村的状况为农业教育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分析应建立在排除“农业破产论”这一“歧路”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重农”与“重工”论争是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又一歧路。笔者对这一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七章,笔者试图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对《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全208期共3139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从计量的层面分析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关注“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文章的数量、年代分布、介绍国家和介绍中国省份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字表明: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质”“量”兼备;民国时期农业教育“与时俱进”;民国时期农业教育“内外兼顾”。前面单纯的研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得出这些结论的,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这样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梁红梅[5](2011)在《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运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平均用力,实行“一刀切”模式。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种植业优势区域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这一基本观点和策略,并采用信息量法在县级尺度上测度了7种主要农作物区域优势,以信息量为基础识别和划分了相应的优势区域,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演化规律及其与种植业布局变化的关系,最后选择并确定了种植业7个主要优势区域,作为耕地的重点保护区域,并以这一基本策略为依据,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这一研究以种植业区域优势测度和优势区域的识别、划分与选择为重点,试图回答我国究竟哪里应该保护耕地?为什么那里要保护耕地?那里应该怎样保护耕地等基本问题,从一个方面丰富了耕地保护的研究内容,为耕地保护政策有效实施和种植业优势区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也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信息量法模型与要求,构建了“本源+表象”综合指标体系、解决了指标分级、样本单元选择、信息量计算与分析、变量与信息量组合等技术问题,测度了7种主要农作物的区域优势。这一方法克服了多变量分析中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同时还考虑了指标值级的影响,计算简便,结果可信。(2)种植业区域优势根据总信息量大小可划分为优势、弱势与劣势3类,评价单元可相应归为优势单元、弱势单元和劣势单元。以区域优势为基础,遵循一定的原则,识别和划分出7种主要农作物的优势区域。水稻有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3个优势区。小麦有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3个优势区。玉米有东北、北方、西南和新疆4个优势区。大豆有东北、北方和西南3个优势区。薯类有东北、北方和西南3个优势区。棉花有西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3个优势区。油料有华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4个优势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和东北地区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种植业双重优势区。同时,长江中下游还是最显着的种植业三重优势区。(3)根据众数变量和信息量组合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出影响7种主要农作物各优势区形成的主导因素、积极因素和限制因素。在所有优势区中,播种面积、单产、有效灌溉率、农业供水能力、土地生产潜力和劳均耕地面积出现频率最高,在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平均信息量的变化反映了各优势区近20年的演化过程与发展轨迹。尽管生产状况有所不同,但7种主要农作物各优势区的区域优势总体均趋于增强,优势单元数量增加,空间分布更加集中,且优势区地理位置向北移动。(4)生产布局现状图和差值图显示,我国种植业在空间上向北迁移,北方已成为种植业生产重心。优势区是稳定的生产中心,诱导或吸引种植业生产作“向心”运动,一方面使自身区域优势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还决定了生产布局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种植业生产布局变化也会导致新的优势区出现,并力图不断强化,有时也会出现少量背离区域优势现象。(5)我国有7个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东北区、北方区、黄淮海区、西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和东南区)。它们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涉及1624个县级行政区域,国土面积约570x 104km2。1997~2007年间,其耕地面积从9296.04x 104hm2降至8401.51×104hm2,减幅高达894.53×104hm2,变化率为-9.62%。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和基本原因,折射出耕地保护的突出问题。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措施是:①探索和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②产业结构调整应保护种植业区域优势;③特别重视水土资源的充分供给和高效利用;④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陈明宝[6](2011)在《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滩涂是重要的后备国土资源,利用滩涂进行养殖是渔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多年以来,滩涂养殖经营和管理一直是理论界和社会实际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作为后备国土资源的滩涂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沿海滩涂养殖理论研究,尤其是其经营制度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农业/渔业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然而,从现有成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方法的应用似乎都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其中过分地强调制度静态分析和绩效考量分析,忽视了制度的动态性研究,使人们陷入“建构”的陷阱。另一方面,近些年来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快,制度研究不断深入,为从整体上把握制度及其演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特别是1998年复杂网络理论出现以后,各学科积极引入该理论,以从整体上把握领域内的相关问题。顺应这种趋势,利用制度经济学最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演化,并探讨其演化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不仅能为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制度系统演化的研究。据此,论文的逻辑是:从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出发,分别回顾制度演化的两种理路(自发演化和理性设计)以及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制度演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在这种理论框架的指引下,考察了中国60多年来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变化的内在逻辑,包括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网络生成方式、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演化路径(自发演化路径和政府干预下的演化路径)以及政府在滩涂海水养殖发展及其经营制度演化中的重要作用。除对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作整体性的考察之外,论文还分析了滩涂海水养殖中的产权制度和历史上出现的几种较为重要的经营制度(家庭经营制度、集体经营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并探讨了各自的演化规律。基于上述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包括:(1)通过对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实证分析,得出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网络是由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共同构成的。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沿海滩涂养殖中的内在规则,如观念、意识、习俗、渔文化等,国家在管理滩涂海水养殖方面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建立的制度与规范,以及在内在制度和国家管理结合下的生产、流通、分配制度和养殖滩涂的产权制度等。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之间通过嵌入的方式实现相互作用,并通过共同演化的方式推动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变化。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演化路径也是两种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渔民群体推动的自发演化和政府干预下的演化相结合。此外,滩涂海水养殖中的财产权制度、家庭经营制度、集体经营制度和合作经营制度也都是在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演化的。(2)60多年来滩涂海水养殖发展中,渔民群体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研究发现,渔民群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滩涂海水养殖的发展和经营制度的变化。渔民群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是内在制度的重要表现,为此,论文得出,在滩涂海水养殖发展中要以增强渔民群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同时辅以外在化的管理,才能为滩涂海水养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滩涂是处于海陆交汇处的特殊资源,它既有土地资源的属性,又有海洋资源的特性。为此,论文提出用复杂产权来解释这一现象。复杂产权是指处于海陆交汇处的滩涂因同时具有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特性,表现出来的土地产权、海洋国有产权以及海洋资源共有产权的特性。这一核心制度的特性决定在实际的滩涂发展中必须以联合产权的方式进行经营。
伏睿[7](2011)在《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的大国而言,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力资源、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经济基础等禀赋条件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看,以地级市为地理范围的市域经济既是大的区域经济板块的基本单元,又是县域经济构成的区域经济,日益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作为位居我国经济发展前三甲的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对市域经济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发展模式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先总体分析后分类研究的思路,对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典型市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分析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约束条件,提出促进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目前理论界对市域经济的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仍处于相对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随后,对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理论等区域经济有关理论以及市域经济的现有研究进行述评。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创新之处。第二章总结分析市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首先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区域发展思想。随后,对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之后,界定了市域经济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市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行政区经济、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市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发展市域经济的重要性和客观必然性,提出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极核式、梯度式、点轴式、网络式四个基本模式。第三章系统分析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首先回顾总结了山东省经济发展概况,将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全省区域经济政策的沿革进行了分析。随后,在阐述市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重要地位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指出,山东省市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域经济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市域经济总量与发展阶段差异性较强,产业结构均为“二三一”结构但内部结构差异性明显,城镇化水平落后制约市域经济发展。最后,根据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市域经济特色等因素,将山东省的市域经济划分为沿海开放型市域经济、工业主导型市域经济、资源主导型市域经济、贸易特色型市域经济和内陆不发达型市域经济等五个主要类型。第四章对山东省五个主要类型市域经济进行案例分析。以威海为沿海开放型市域经济案例、潍坊为工业主导型市域经济案例、东营为资源主导型市域经济案例、临沂为贸易特色型市域经济案例、菏泽为内陆不发达市域经济案例,结合其市情实际,分别研究其市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市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市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市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五章总结分析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发展方向。首先,通过第四章的分类型案例分析总结出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包括地方政府强力主导市域经济发展、市域统筹与县域竞争的统一,发挥竞争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工业化主导的产业策略,层级化的城镇群发展战略。随后,分析了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五条政策建议:提升政府统筹市域经济发展能力、市域经济发展融入两个国家级战略、发挥区位优势承接日韩产业转移、重点推动市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全力建设层级城镇增长极体系。
江敦涛[8](2011)在《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二元结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瓶颈。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进步与繁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归纳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从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该研究对于山东半岛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综述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复合概念。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分别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的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能够快捷流动、合理配置,各次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城市和乡村在各个层面的建设统一体,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广泛融合。本文从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等角度,对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本文梳理了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构建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到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由此得出如下结论:青岛是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其次是威海,可以把青岛和威海看成是第一层次;烟台和东营为第二层次;潍坊和日照是发展略差的第三层次。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青岛和威海,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规律,即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水平最高,其他依次为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二个层次烟台市和东营市,其发展规律表现为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较为均衡,而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较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三个层次潍坊市和日照市,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规律是,其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均相对较为滞后。通过实地调查,归纳整理出目前山东半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的五种模式,分别是: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同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应遵循的经济地理、因地制宜和各具特色的原则,探讨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即用组团式城市群统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城乡和谐出发,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陈泽浦[9](2010)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繁荣和绝大多数人民的富裕。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对县域经济发展予以足够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拓宽思路,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县域经济实现了长期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显着增强。沿海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面临的新形势,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升,以促进沿海县域经济更好发展,同时也为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运用对比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系统分析法,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力图达到三个研究目的:对沿海已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对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升;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促进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论文以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在借鉴美国、韩国和日本县域(郡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沿海县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之处。并总结归纳了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七种模式。分别是:(1)以即墨市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2)以胶南市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3)以胶州市为代表的开放型经济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4)以垦利县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5)以龙口市为代表的城乡一体化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6)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7)以荣成市为代表的海洋经济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然后,从国内外实际出发,指出当前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沿海县域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正由粗放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县域经济发展由竞争走向竞合。从沿海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出发,确立了创新提升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的总体思路,提出应遵循统筹发展、着眼当前兼顾长远、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三个原则和以工业化、城镇化、特色化、集群化、开放化、城乡一体化、县域发展组团化作为着力点,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升。最后,提出了加快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即: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实施财政支持;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产业指导;正确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大东西合作,统筹区域发展:启动关系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李宝玉[10](2010)在《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对于国家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及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全面剖析环渤海区域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评价并研判环渤海不同区域现代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优势指数分析结果划分该区域主要农产品的优势区;根据区位特点与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特定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与模式选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环渤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环渤海现代农业研究属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内容,其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农业区域优势导向理论、产业演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2)针对环渤海区域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丰厚、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这为该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面临的历史机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国家和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3)以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的总体目标,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分级目标,初步构建了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环渤海各省市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农业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科技水平较为突出,对农业的反哺能力比较强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以及滨海区,而偏远山区及缺乏特色的农业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北京的综合指数最高,达到0.79,其次为天津市,达到0.72,山东省为0.64,辽宁省为0.60,河北省最低,为0.595。分城市看,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达到发达阶段的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有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山东(占5个),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起步阶段。其中,威海市因为发展海洋产业最为突出,其现代化水平最高,达到0.777;最低的张家口市,因为传统农业占据比重大而影响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其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仅为威海市的一半(0.382)。(4)通过构建比较优势指数,对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产中领域”的种植业农产品、养殖业畜产品以及水产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种植规模比较优势和单产比较优势结果,环渤海区域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作物是高粱(1.2)、小麦(1.28)、玉米(1.32)、谷子(1.63)棉花(1.14)、蔬菜(1.24)和花生(1.44)。在畜产品比较优势方面,由于存栏规模比较优势和产量比较优势的相互影响,环渤海区域仅有奶类(1.05)和禽蛋(1.51)具备综合比较优势,应成为今后畜产品发展的重点。环渤海区域水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达到1.43,属于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区,可依托区域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产业。(5)按照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一致等原则,以县为单位,把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划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和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四种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制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即:都市型现代农业区由北京、天津等共8个大城市的城区和近郊区共59个市辖区组成,应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充分利用大中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的优势,发展精品农业、会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共包括70个县市(区),应重点加强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山区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快畜牧业的产业化,同时要重点加强山区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共包括47个县市(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名优特色农产品,建设环渤海区域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加工物流基地和现代渔业基地。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共包括208个县市(区),应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6)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加大现代农业投入、优化区域农业布局、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加快制定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等促进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荣成市实施渔业资本扩张带动农工商各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荣成市实施渔业资本扩张带动农工商各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资料的来源 |
第四节 本文基本结构及创新之处 |
一、文章的基本结构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本文的时间、地域以及文化概念界定 |
一、时间、地域的界定 |
二、文化概念的界定 |
三、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定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 |
一、社会巨变与山东沿海商人的奋发图强 |
二、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和影响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新式商人崛起及其经营活动发展和影响 |
一、近代山东沿海新式商人的定义 |
二、近代初山东沿海新式商人崛起及其向“近代企业家”嬗变 |
三、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商业的大发展 |
四、传统和近代山东沿海商人经营的区别 |
第三节 历史大变局中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
一、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历程 |
二、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公共精神 |
第一节 服务社会精神 |
一、成立商会,发挥其公共管理、协调职能 |
二、制定章程良性地处理商业纠纷 |
三、保障商户正当利益和维护金融正常秩序 |
四、参与地方公共管理和为地方的发展出谋划策 |
第二节 支持公益慈善事业 |
第三节 爱国主义精神 |
一、维护和争取国家和民族权益 |
二、抵制外来经济侵略、保持民族气节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包容创新精神 |
第一节 包容精神 |
第二节 新儒商文化 |
第三节 创新精神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道德伦理精神 |
第一节 仁爱精神 |
一、以人为本 |
二、以“情”为根 |
第二节 道义文化 |
一、个人道义与经营赢利的融合 |
二、民族大义高于一切 |
第三节 礼仪文化 |
一、经营活动和为人处世中注重礼仪 |
二、通过思想教育和培训员工的礼仪,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四节 诚信文化 |
一、诚信为本、信守承诺 |
二、质量为先、信誉至上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重智精神 |
第一节 智者文化 |
一、经营活动中的智慧 |
二、学习、教育中的智商 |
第二节 重视教育精神 |
第六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影响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对山东的影响 |
一、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
二、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
三、对神祗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在全国的影响 |
一、道德伦理精神的影响 |
二、新儒商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
2.1.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
2.1.2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产业要素 |
2.1.3 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的现实意义 |
2.1.4 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
2.2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
2.2.1 规模经济 |
2.2.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
2.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 |
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产业生态理论 |
2.3.3 产业关联理论 |
2.3.4 产业结构理论 |
2.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
2.4.1 工厂化养殖 |
2.4.2 海水网箱养殖 |
2.4.3 海水池塘养殖 |
2.4.4 筏式养殖 |
2.4.5 浅海底播养殖 |
3.1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3.1.1 养殖品种、结构 |
3.1.2 养殖面积 |
3.1.3 养殖产量 |
3.1.4 养殖产值 |
3.2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成为世界海洋渔业大国的重要支撑 |
3.2.2 科技在提升生产要素品质方面的效应日渐突出 |
3.2.3 海水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
3.2.4 海水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
3.2.5 海水产品加工业逐渐呈现专业化、系列化特征 |
3.3 我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3.3.1 养殖环境问题 |
3.3.2 海洋生态灾害问题 |
3.3.3 产业结构问题 |
3.3.4 水产品质量问题 |
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
4.2 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 |
4.2.1 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
4.2.2 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 |
4.2.3 创新养殖技术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
4.2.4 通过政府的监管与支持提升养殖质量 |
4.3 经验借鉴 |
5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5.1 开始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 |
5.2 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
5.3 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
5.3.1 工厂化养殖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5.3.2 池塘围堰养殖稳步发展 |
5.3.3 以清洁生产为主旨大力发展滩涂养殖 |
5.3.4 不断拓展浅海养殖产业发展空间 |
5.4 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
5.5 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 |
5.6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 |
5.7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1 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2 良种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3 养殖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4 病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5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6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6.1.1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
6.1.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6.2 海水养殖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基于 DEA 方法的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
6.3.1 数据处理与说明 |
6.3.2 不同规模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
6.3.3 海水养殖业效率最优规模的确定 |
6.4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 |
6.4.1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方法 |
6.4.2 海水养殖生产函数估计 |
6.4.3 实证结论 |
7 我国海水养殖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率的路径:工业化养殖 |
7.1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方向预测 |
7.2 工业化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
7.2.1 工业化养殖的内涵 |
7.2.2 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 |
7.3 我国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8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对策 |
8.1 通过产业化运营,深化专业化分工,发展规模经济 |
8.1.1 产业化运营对于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推进机理 |
8.1.2 以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具体措施 |
8.2 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 |
8.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
8.4 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 |
8.5 配套措施 |
8.5.1 重视政府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进程中的协调与规制作用 |
8.5.2 以保护—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为原则,优化养殖模式 |
8.5.3 以科技成果转化夯实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技术支撑 |
8.5.4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提升规模效益 |
9 结语 |
9.1 结论 |
9.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湿地依赖—承载力的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立法与政策 |
1.1.2 湿地管理体制 |
1.1.3 湿地保护与利用措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研究说明 |
1.4.1 研究区域选择 |
1.4.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1.4.3 指标选择 |
1.4.4 不确定性分析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 |
2.1.1 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 |
2.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功能 |
2.1.3 区域协调发展与系统耦合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 |
2.2.2 湿地依赖压力与承载力 |
2.2.3 区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 |
2.2.4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现代系统科学理论 |
2.3.2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
3.1 生态系统状况分析 |
3.1.1 自然地理要素状况分析 |
3.1.2 湿地资源状况分析 |
3.1.3 构成湿地的单项资源状况分析 |
3.1.4 生态环境总体特征分析 |
3.2 社会经济系统状况分析 |
3.2.1 社会经济系统的共性特征 |
3.2.2 洞庭湖区社会经济系统特征 |
3.3 生态-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 |
3.3.1 湿地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研究 |
3.3.2 社会经济系统反馈机制研究 |
3.3.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与贡献 |
4.1 湿地生态系统与服务功能 |
4.1.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
4.1.2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
4.2 湖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4.2.1 评估理论与方法概述 |
4.2.2 评估结果分析 |
4.3 洞庭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比较分析 |
4.3.1 评估尺度分析 |
4.3.2 评估方法分析 |
4.3.3 评估视角分析 |
4.4 湿地生态服务与区域产业发展 |
4.4.1 湿地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历史关联 |
4.4.2 湿地生态服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
4.5 本章小结 |
5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依赖评价 |
5.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
5.1.1 研究方法说明 |
5.1.2 变量选择 |
5.1.3 评价结果分析 |
5.2 基十湿地资源依赖的聚类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说明 |
5.2.2 指标体系构建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湿地资源依赖度的分类评价 |
5.3.1 研究方法说明 |
5.3.2 指标体系构建 |
5.3.3 养殖种植农户评价 |
5.3.4 专业捕捞渔民评价 |
5.4 核心湿地区农户生计实证研究 |
5.4.1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
5.4.2 农户生计资本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洞庭湖区湿地环境承载力评价 |
6.1 模型与方法说明 |
6.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指标权重赋值 |
6.4 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洞庭湖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7.1 模型与方法说明 |
7.2 指标体系构建 |
7.3 指标权重赋值 |
7.4 评价结果分析 |
7.4.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7.4.2 省辖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7.4.3 县级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8 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8.1 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8.1.1 已有研究述评 |
8.1.2 指标体系构成与权重赋值 |
8.1.3 综合评价 |
8.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仿真评价 |
8.2.1 研究机理说明 |
8.2.2 耦合测度研究 |
8.3 本章小结 |
9 洞庭湖区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分析 |
9.1 洞庭湖区现行保护政策分析 |
9.1.1 立法层面的保护政策分析 |
9.1.2 洞庭湖区生态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
9.1.3 当前立法和政策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9.2 洞庭湖区现行发展政策分析 |
9.2.1 洞庭湖区的主要发展政策及规划分析 |
9.2.2 当前立法和政策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9.3 洞庭湖区协调发展政策分析 |
9.3.1 当前立法和政策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9.3.2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问题分析 |
9.3.3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 |
9.4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
10.1 研究结论综合分析 |
10.1.1 各章重要结论 |
10.1.2 主要研究结论与问题 |
10.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0.2 洞庭湖区协调发展具体对策 |
10.2.1 健全以湿地立法为基础的综合立法体系 |
10.2.2 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
10.2.3 建设自然保护体系与多元治理制度 |
10.2.4 促进湿地区域的产业发展 |
10.2.5 完善湿地利用与保护的保障体系 |
10.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
选题旨趣 二、 |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三、 |
研究现状 四、 |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五、 |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
农业教育的前奏——清末农业学堂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确立——“癸卯学制”中农业教育的体现 二、 |
课程体系初具,教材付之阙如 三、 |
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四、 |
经费“宽筹” 五、 |
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
农业教育的转向——北洋政府时期甲、乙种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调整——“壬子癸丑学制”中农业教育的缩减 二、 |
课程体系微调,教材缺乏本土化 三、 |
师资标准出台,沿袭清末培养模式 四、 |
明确经费来源 五、 |
办学停滞不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农业教育的转型——军阀混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扩充——“壬戌学制”中农业教育的泛化 二、 |
课程标准初拟,教材仍旧难觅 三、 |
师资问题解决乏术,放任自流 四、 |
经费投入渐少 五、 |
农业学校有所增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农业教育的立法——“黄金十年”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规避——“戊辰学制”中农业教育的轮回 二、 |
类课程标准公布,本土化教材渐出 三、 |
谋师资“统制”化,缺口依然难补 四、 |
政策性经费倾斜难以实现 五、 |
农业学校不断扩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农业教育的应战——抗战及复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的变通 二、 |
承战前类课标,重教材编译 三、 |
农科大学落实师资培养,问题如故 四、 |
政策性经费倾斜目标渐行渐远 五、 |
战时公费制度刺激学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歧路 一、 |
“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 |
“农业破产论” 三、 |
“重农”与“重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的统计分析 一、 |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的统计分析 二、 |
农业教育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
1 |
两职校规程对比 附录 |
2 |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单元与数据来源 |
1.6.1 研究单元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比较优势理论与种植业区域优势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 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与布局变化 |
2.2.1 对种植业优势区域的理论认识 |
2.2.2 种植业优势区域研究历程 |
2.2.3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与布局变化 |
2.3 耕地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2.3.1 耕地保护的涵义 |
2.3.2 耕地保护的理论依据 |
2.3.3 耕地多功能保护 |
2.3.4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
2.4 本章小结 |
3 种植业优势区域基本问题与耕地保护 |
3.1 种植业区域优势的概念、内涵与影响因素 |
3.1.1 种植业区域优势的概念与内涵 |
3.1.2 种植业区域优势的影响因素 |
3.2 种植业优势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
3.2.1 种植业优势区域基本概念 |
3.2.2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农业区划 |
3.2.3 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基本特征 |
3.3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耕地保护 |
3.3.1 种植业优势区域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 |
3.3.2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种植业区域优势测度方法 |
4.1 应用信息量法测度种植业区域优势的原理与模型 |
4.1.1 基本原理 |
4.1.2 计算模型 |
4.2 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结构 |
4.2.2 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
4.2.3 指标分级与变量 |
4.3 样本单元选择 |
4.3.1 样本单元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
4.3.2 主要农作物样本单元的确定 |
4.4 变量及其信息量 |
4.4.1 变量与信息量计算 |
4.4.2 变量与信息量分析 |
4.5 总信息量与变量组合 |
4.5.1 总信息量 |
4.5.2 最佳变量组合 |
4.5.3 众数变量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5 种植业区域优势与优势区域 |
5.1 种植业区域优势 |
5.1.1 水稻区域优势 |
5.1.2 小麦区域优势 |
5.1.3 玉米区域优势 |
5.1.4 大豆区域优势 |
5.1.5 薯类区域优势 |
5.1.6 棉花区域优势 |
5.1.7 油料区域优势 |
5.2 种植业优势区域 |
5.2.1 优势区域划分原则与方法 |
5.2.2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 |
5.3 讨论一:种植业综合优势与比较优势 |
5.3.1 特例1:强综合优势+弱比较优势 |
5.3.2 特例2:弱综合优势+强比较优势 |
5.3.3 综合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
5.4 讨论二:多重优势区域 |
5.4.1 双重优势区域 |
5.4.2 三重优势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6 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形成与演化 |
6.1 优势区域信息量分析 |
6.1.1 优势区域众数变量组合与影响因素 |
6.1.2 变量信息量组合与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形成 |
6.1.3 信息量对种植业优势区域演化过程的反应 |
6.2 水稻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2.1 水稻优势区域形成 |
6.2.2 水稻优势区域演化 |
6.3 小麦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3.1 小麦优势区域形成 |
6.3.2 小麦优势区域演化 |
6.4 玉米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4.1 玉米优势区域形成 |
6.4.2 玉米优势区域演化 |
6.5 大豆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5.1 大豆优势区域形成 |
6.5.2 大豆优势区域演化 |
6.6 薯类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6.1 薯类优势区域形成 |
6.6.2 薯类优势区域演化 |
6.7 棉花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7.1 棉花优势区域形成 |
6.7.2 棉花优势区域演化 |
6.8 油料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8.1 油料优势区域形成 |
6.8.2 油料优势区域演化 |
6.9 本章小结 |
7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生产布局变化 |
7.1 数据分级与制图 |
7.2 水稻生产布局变化 |
7.2.1 水稻生产布局现状 |
7.2.2 水稻生产布局变化 |
7.3 小麦生产布局变化 |
7.3.1 小麦生产布局现状 |
7.3.2 小麦生产布局变化 |
7.4 玉米生产布局变化 |
7.4.1 玉米生产布局现状 |
7.4.2 玉米生产布局变化 |
7.5 大豆生产布局变化 |
7.5.1 大豆生产布局现状 |
7.5.2 大豆生产布局变化 |
7.6 薯类生产布局变化 |
7.6.1 薯类生产布局现状 |
7.6.2 薯类生产布局变化 |
7.7 棉花生产布局变化 |
7.7.1 棉花生产布局现状 |
7.7.2 棉花生产布局变化 |
7.8 油料生产布局变化 |
7.8.1 油料生产布局现状 |
7.8.2 油料生产布局变化 |
7.9 讨论:种植业优势区域与生产布局的相互关系 |
7.9.1 优势区域与生产布局变化方向 |
7.9.2 生产布局变化与优势区域培育 |
7.9.3 背离优势现象 |
7.10 本章小结 |
8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策略 |
8.1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变化 |
8.1.1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变化总体态势 |
8.1.2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耕地变化 |
8.1.3 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选择及其耕地变化 |
8.2 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变化与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
8.2.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与步骤 |
8.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8.3 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0.1.3 研究的意义 |
0.2 相关研究评述 |
0.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0.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0.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3.3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分析的基础 |
1.1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1.1.1 制度的博弈论诠释 |
1.1.2 制度演化的两种分析思路及其融合 |
1.1.3 财产权利与产权制度 |
1.2 制度的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解释 |
1.2.1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理论 |
1.2.2 制度:为什么是一个复杂网络? |
1.3 基于复杂网络的制度演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1 制度网络的发生学考察 |
1.3.2 制度网络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1.3.3 制度网络演化的路径分析 |
2.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特殊性及演变过程 |
2.1 沿海滩涂养殖及经营制度的特殊性 |
2.1.1 沿海滩涂、沿海滩涂养殖及特殊性 |
2.1.2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一般性界定与网络表达 |
2.1.3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基于网络的分类 |
2.2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演变过程 |
2.2.1 合作化经营时期(1949—1956 年) |
2.2.2 集体统一经营时期(1957—1977 年) |
2.2.3 承包经营时期(1978-1991) |
2.2.4 多种经营制度并存时期(1992 年至今) |
3.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网络生成与演化动力 |
3.1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网络的生成机制 |
3.1.1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内在规则的存在形式及网络生成 |
3.1.2 政府管理沿海滩涂养殖的方式 |
3.1.3 内在规则与政府管理的相互嵌入 |
3.1.4 内部规则与外部管理的共同演化 |
3.1.5 制度网络多样性及其解释 |
3.2 渔民群体的认知、创新与制度选择 |
3.2.1 渔民群体认知、学习能力对制度演化的作用 |
3.2.2 渔民群体的认知、学习能力的来源 |
3.2.3 内在规则和外在管理结合下的制度选择 |
3.3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网络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 |
3.3.1 渐进式改革的影响 |
3.3.2 制度环境变化的约束作用 |
3.3.3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引致 |
3.3.4 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
4.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的路径 |
4.1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路径的特征 |
4.1.1 制度的自发演化与强制推行相结合 |
4.1.2 制度由个体向群体的复制与扩散 |
4.1.3 制度网络演化的效率由低到高递进 |
4.2 渔民群体推动制度演化的经济学解释 |
4.2.1 渔民群体推动下的制度演化路径的一般性描述 |
4.2.2 渔民群体推动下的路径分析 |
4.3 政府参与下的制度演化路径分析 |
4.3.1 政府和渔民群体的网络关系表达 |
4.3.2 政府干预下的演化路径的经济学解释 |
4.3.3 政府在制度演化不同阶段的作用 |
4.3.4 渔业组织之间的冲突:基于制度网络的分析 |
4.3.5 渔民群体的利益表达:基于制度网络主体地位的分析 |
4.4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网络演化的效率 |
4.4.1 演化的效率及其衡量 |
4.4.2 演化低效率的突破:基于核心制度和非核心制度的分析 |
5. 财产权利、网络演化与制度互补 |
5.1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制度与网络演化 |
5.1.1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制度的简要讨论 |
5.1.2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权利的演化过程:一个历史截面的分析 |
5.1.3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权利的演化规律 |
5.2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权制度演化与经济绩效 |
5.2.1 私有产权对沿海滩涂养殖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
5.2.2 集体产权与沿海滩涂养殖的经济效率 |
5.2.3 公有产权下权利分离与沿海滩涂养殖的经济效率 |
5.3 财产权利、制度互补与沿海滩涂养殖发展 |
5.3.1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权利冲突的现实表现 |
5.3.2 沿海滩涂养殖财产权利:一种复杂产权的分析 |
5.3.3 制度互补与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 |
6. 沿海滩涂养殖不同经营制度的演化分析 |
6.1 家庭经营制度演化分析 |
6.1.1 家庭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6.1.2 家庭经营制度演化:自发到强制扩散的过程 |
6.1.3 家庭经营制度的内部结构与网络关系 |
6.1.4 家庭经营制度的经济效率分析 |
6.2 集体经营制度演化分析 |
6.2.1 集体经营制度的发展脉络 |
6.2.2 集体统一经营:一种强制实施的制度? |
6.2.3 集体经营制度的网络效率分析 |
6.3 合作经营制度演化分析 |
6.3.1 合作经营制度的演化过程与特征 |
6.3.2 分工发展、专业化与合作经营 |
6.3.3 合作经营具体形式简要分析 |
6.4 不同经营制度的比较:基于演化的视角 |
6.4.1 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
6.4.2 渔民利益的保护与实现 |
7.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的演化趋势及其路径实现 |
7.1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的方向性判断 |
7.2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的方向—联合经营 |
7.2.1 沿海滩涂养殖联合经营的内涵 |
7.2.2 沿海滩涂养殖联合财产权利组合与路径实现 |
7.3 沿海滩涂养殖联合经营的实现形式 |
7.4 联合经营的网络管理与困难 |
7.4.1 沿海滩涂养殖联合经营网络管理的内涵与形式 |
7.4.2 沿海滩涂养殖联合经营网络管理的困难 |
7.5 沿海滩涂养殖联合经营网络管理的实现路径 |
7.5.1 沿海滩涂养殖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完善 |
7.5.2 网络内在制度的管理 |
7.5.3 网络外在制度的管理 |
7.5.4 充分的竞争和避免垄断 |
8. 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 |
8.3 研究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经济的一般理论 |
1.2.2 市域经济的有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突破的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
第2章 市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列宁和斯大林的区域经济理论 |
2.1.3 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
2.1.4 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
2.2 西方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3 梯度推移理论 |
2.2.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5 中心-外围理论 |
2.3 市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 |
2.3.1 市域经济的概念 |
2.3.2 相关概念辨析 |
2.3.3 市域经济的特征 |
2.3.4 发展市域经济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
2.3.5 市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3章 山东省市域经济总体情况 |
3.1 全省经济发展概况 |
3.1.1 省情概况 |
3.1.2 经济发展历程 |
3.1.3 区域经济政策沿革 |
3.2 市域经济发展情况 |
3.2.1 市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 |
3.2.2 全省市域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
3.2.3 全省市域经济的主要类型 |
第4章 山东省典型市域经济发展 |
4.1 沿海开放型市域经济—威海案例 |
4.1.1 威海市情概况 |
4.1.2 市域经济发展历程 |
4.1.3 市域经济发展特点 |
4.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5 市域经济发展方向 |
4.2 工业主导型市域经济-潍坊案例 |
4.2.1 潍坊市情概况 |
4.2.2 市域经济发展历程 |
4.2.3 市域经济发展特点 |
4.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5 市域经济发展方向 |
4.3 资源主导型市域经济—东营案例 |
4.3.1 东营概况 |
4.3.2 市域经济发展历程 |
4.3.3 市域经济发展特点 |
4.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5 市域经济发展方向 |
4.4 贸易特色型市域经济-临沂案例 |
4.4.1 临沂市情概况 |
4.4.2 市域经济发展历程 |
4.4.3 市域经济发展特点 |
4.4.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5 市域经济发展方向 |
4.5 内陆欠发达市域经济—菏泽案例 |
4.5.1 菏泽市情概况 |
4.5.2 市域经济发展历程 |
4.5.3 市域经济发展特点 |
4.5.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5 市域经济发展方向 |
第5章 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发展趋势 |
5.1 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特色 |
5.1.1 地方政府强力主导市域经济发展 |
5.1.2 市域统筹与县域竞争的统一 |
5.1.3 发挥竞争优势打造特色经济 |
5.1.4 工业化主导产业策略 |
5.1.5 层级化城镇群发展战略 |
5.2 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5.2.1 市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5.2.2 市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5.3 加快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5.3.1 提升政府统筹市域经济发展能力 |
5.3.2 市域经济发展融入两个国家级战略 |
5.3.3 发挥区位优势承接日韩产业转移 |
5.3.4 重点推动市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5.3.5 全力建设层级城镇增长极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的理论观点 |
1.2.2 我国相关领域的理论观点 |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 |
2 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理论 |
2.1 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 |
2.1.1 刘易斯模式 |
2.1.2 拉——费模式 |
2.1.3 托达罗模式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论 |
2.2.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
2.2.2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
2.2.3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 |
2.2.4 麦吉的“Desakota”理论 |
2.2.5 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理论 |
2.3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
2.4 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理论 |
3 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分析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分析 |
3.2 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要素流动 |
3.3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关系 |
3.4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
3.5 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
4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与经验借鉴 |
4.1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简述 |
4.2 美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经验 |
4.3 欧盟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经验 |
4.4 日本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经验 |
4.4.1 利用都市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
4.4.2 利用法律法规解决乡村经济社会问题 |
4.4.3 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
4.5 结论与借鉴 |
5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的现状 |
5.1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
5.1.1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2 权重的确定 |
5.1.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5.1.4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
5.2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
5.2.1 拉力机制 |
5.2.2 推力机制 |
5.2.3 城乡互促的动力机制 |
6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模式 |
6.1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1.1 工业化的内涵 |
6.1.2 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 |
6.1.3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案例 |
6.2 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2.1 城镇化的内涵 |
6.2.2 城镇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6.2.3 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案例 |
6.3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3.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
6.3.2 现代服务业与城乡一体化 |
6.3.3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案例 |
6.4 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4.1 现代农业的内涵 |
6.4.2 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
6.4.3 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案例 |
6.5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5.1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内涵与形式 |
6.5.2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功能 |
6.5.3 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
6.5.4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案例 |
7 不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7.1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7.1.1 存在的问题 |
7.1.2 对策建议 |
7.2 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7.2.1 存在的问题 |
7.2.2 对策建议 |
7.3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3.1 存在的问题 |
7.3.2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思路 |
7.4 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4.1 存在的问题 |
7.4.2 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
7.5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5.1 存在的问题 |
7.5.2 对策建议 |
8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
8.1 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
8.1.1 经济地理因素决定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 |
8.1.2 城乡一体化应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
8.2 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
8.2.1 用组团式城市群统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 |
8.2.2 从城乡和谐出发,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8.2.3 发展产业集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 |
(9)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国外研究动态 |
0.2.2 国内研究动态 |
0.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1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
1.1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1.1.1 增长极理论 |
1.1.2 辐射理论 |
1.1.3 梯度发展理论 |
1.1.4 区域分工理论 |
1.2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1.2.1 有关产业结构的理论 |
1.2.2 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 |
1.3 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 |
1.3.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
1.3.2 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模型 |
1.3.3 乔根森模型 |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
1.5.1 县和县域 |
1.5.2 县域经济 |
1.5.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2 国外县域(郡县)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2.1 美国 |
2.1.1 地方政府管理模式高效 |
2.1.2 重视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 |
2.1.3 科学管理农业,保证并提高农民收入 |
2.1.4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 |
2.2 韩国 |
2.2.1 分阶段开展新村运动,促进农村现代化 |
2.2.2 广泛开展组织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
2.2.3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统一规划村镇建设 |
2.2.4 大力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银行 |
2.2.5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新村建设 |
2.3 日本 |
2.3.1 实行农业保护制度,保护农民利益 |
2.3.2 发展信息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
2.3.3 农业金融体系发达 |
2.3.4 规划村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
2.3.5 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创建新产业 |
2.4 国外县域(郡县)经济发展实践的启示 |
2.4.1 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
2.4.2 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新产业和特色经济 |
2.4.3 高度重视城镇的规划建设,努力营造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
2.4.4 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观念,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2.4.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保方面城乡统一 |
2.4.6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3 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山东省县域概况 |
3.2 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有力带动了所在地市和全省经济发展 |
3.2.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
3.2.3 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
3.2.4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
3.2.5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
3.3 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与发达省份县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
3.3.2 县域间存在较大差距 |
3.3.3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矛盾突出 |
3.3.4 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 |
3.3.5 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
3.4 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之处 |
3.4.1 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
3.4.2 沿海县市地理位置优越 |
3.4.3 沿海县市物产丰富 |
3.4.4 沿海县市交通条件优越 |
4 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4.1 民营经济带动型——即墨市 |
4.1.1 即墨市概况 |
4.1.2 即墨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4.2 产业集群带动型——胶南市 |
4.2.1 胶南市概况 |
4.2.2 胶南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4.3 开放型经济带动型——胶州市 |
4.3.1 胶州市概况 |
4.3.2 胶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4.4 生态经济带动型——垦利县 |
4.4.1 垦利县概况 |
4.4.2 垦利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4.5 城乡一体化带动型——龙口市 |
4.5.1 龙口市概况 |
4.5.2 龙口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4.6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寿光市 |
4.6.1 寿光市概况 |
4.6.2 寿光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4.7 海洋经济带动型——荣成市 |
4.7.1 荣成市概况 |
4.7.2 荣成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 |
5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升 |
5.1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5.1.1 沿海县域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 |
5.1.2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改变 |
5.1.3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正由粗放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
5.1.4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由竞争走向竞合 |
5.2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提升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原则 |
5.2.1 总体思路 |
5.2.2 具体原则 |
5.3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提升的着力点 |
5.3.1 工业化 |
5.3.2 城镇化 |
5.3.3 特色化 |
5.3.4 集群化 |
5.3.5 开放化 |
5.3.6 城乡一体化 |
5.3.7 县域发展组团化 |
5.4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提升的途径 |
5.4.1 产业结构的创新提升 |
5.4.2 所有制结构的创新提升 |
5.4.3 技术结构的创新提升 |
5.4.4 市场结构的创新提升 |
5.4.5 要素配置的创新提升 |
6 加快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
6.1 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实施财政支持 |
6.1.1 完善县市财政管理体制 |
6.1.2 灵活运用税收政策 |
6.1.3 加大财政支农支企力度 |
6.1.4 推进和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
6.2 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
6.2.1 发展和壮大农村信用社 |
6.2.2 完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
6.2.3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互动机制 |
6.2.4 营造有利于县域金融发展的社会信用环境 |
6.3 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产业指导 |
6.3.1 合理调整三次产业比重 |
6.3.2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
6.3.3 加快特色经济发展 |
6.3.4 发展块状经济 |
6.3.5 引进外部经济 |
6.3.6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
6.4 正确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对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
6.4.1 省政府 |
6.4.2 地市政府 |
6.4.3 县级政府 |
6.5 加大东西合作力度,统筹区域发展 |
6.6 尽早启动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6.7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现代农业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现代农业研究现状 |
1.2.1.1 现代农业演变过程研究 |
1.2.1.2 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水平 |
1.2.2 国内现代农业研究进展 |
1.2.2.1 现代农业内涵与特点研究 |
1.2.2.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2.2.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
1.2.2.4 环渤海农业现代研究 |
1.2.3 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环渤海区域范围界定 |
2.1.2 现代农业概念与内涵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3 农业区域优势导向理论 |
2.2.4 产业演进理论 |
2.2.5 比较优势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环渤海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3.1 环渤海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特征 |
3.1.1 地形地貌多样,平原面积大 |
3.1.2 光照资源较丰富,降水分布不均但雨热同季 |
3.1.3 可耕地面积比例大、土壤类型多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
3.1.4 水资源短缺,养殖面积大 |
3.1.5 生物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众多 |
3.2 环渤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成就 |
3.2.1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初步形成 |
3.2.2 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土地产出率稳步提高 |
3.2.3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3.2.4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逐步增强 |
3.3 本章小结 |
4 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4.1 环渤海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
4.1.1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农业的重要作用 |
4.1.2 环渤海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
4.2 环渤海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历史机遇 |
4.2.1 环渤海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4.2.2 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
4.3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评价研究 |
5.1 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与构建原则 |
5.1.1 构建原理 |
5.1.2 构建原则 |
5.2 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2 评价指标的解释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评价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数据的标准化 |
5.3.3 标准参考值的确定 |
5.3.4 评价指标测算 |
5.3.4.1 数据来源 |
5.3.4.2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5.3.4.3 现代农业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优势产业研究 |
6.1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1.1 研究方法 |
6.1.1.1 种植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
6.1.1.2 单产比较优势指数 |
6.1.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
6.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2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2.1 研究方法 |
6.2.1.1 存栏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
6.2.1.2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 |
6.2.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
6.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 水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划研究 |
7.1 总体思路 |
7.2 分区原则与分区依据 |
7.2.1 分区原则 |
7.2.2 分区依据与方案 |
7.3 分区农业特征及发展重点 |
7.3.1 都市型现代农业区 |
7.3.1.1 区域范围 |
7.3.1.2 农业发展特征 |
7.3.1.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1.4 案例分析 |
7.3.2 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 |
7.3.2.1 区域范围 |
7.3.2.2 农业发展特征 |
7.3.2.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2.4 案例分析 |
7.3.3 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 |
7.3.3.1 区域范围 |
7.3.3.2 农业发展特征 |
7.3.3.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3.4 案例分析 |
7.3.4 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 |
7.3.4.1 区域范围 |
7.3.4.2 农业发展特征 |
7.3.4.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4.4 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对策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措施 |
8.2.1 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
8.2.2 实施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区域农业协调与管理机制创新 |
8.2.3 优化区域农业产业布局,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
8.2.4 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突出现代农业生态服务功能 |
8.2.5 加快制定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推进区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环渤海区位示意图 |
附录2 农产品优势区分布图 |
附录3 畜产品优势区分布图 |
附录4 水产品优势区分布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致谢 |
四、荣成市实施渔业资本扩张带动农工商各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D]. 黄震.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2]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 王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3]基于湿地依赖—承载力的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及对策研究[D]. 李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4]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D]. 罗银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 梁红梅. 浙江大学, 2011(09)
- [6]沿海滩涂养殖经营制度演化研究[D]. 陈明宝.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7]山东省市域经济发展研究[D]. 伏睿. 武汉大学, 2011(05)
- [8]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 江敦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9]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D]. 陈泽浦.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10]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D]. 李宝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